顾随诗词讲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顾随诗词讲记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9-1
ISBN:9787300120201
作者:顾随
页数:278页

后记

从最初整理嘉莹教授青年时听我父亲讲课所作的课堂笔记,至今已是二十五年,四分之一个世纪了。当这一册全是依据嘉莹教授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的《顾随诗词讲记》即将付梓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嘉莹教授近年所写的一段动情的话:我之所以在半生流离辗转的生活中,一直把我当年听先生讲课时的笔记始终随身携带,惟恐或失的缘故,就因为我深知先生所传述的精华妙义,是我在其他书本中所绝然无法获得的一种无价之宝。古人有言“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先生所予人的乃是心灵的启迪与人格的提升。(《顾随全集·序言》)父亲终生执教。暑往寒来四十度秋冬春夏,他登堂说法,一班又一班,一代又一代,无以数计的青年学子在他的讲堂上倾听着他“所传述的精华妙义”,当年的课堂盛况,身后众多卓有成就的弟子,早已传为教坛佳话。

作者简介

《顾随诗词讲记》内容简介:叶嘉莹教授已是蜚声海内外的学者,半生辗转流离,却仍然将当年听顾随先生讲课时的八本笔记随身携带,可见恩师对其人生学问之影响何其深广。此书虽名为讲记,看似纯以感发为主,全任神行,一空依傍,但诗歌妙理信手拈来,自见先生对诗歌敏锐的感受力与深刻的洞见。所有的诗词评述,都直逼性灵,或寥寥数语,点到即止,却让人顿悟其诗心、诗味;或如行云流水,出古人今,东引西联,务求将一家词作的精华妙义点至肺腑之中;或将人生与创作之感悟,以极幽默而练达的态度融人诗词之观感,务求以诚示人,以真问道,在先生看来,此为诗之根本,亦是为人之根本。
顾先生之讲诗,可说如同他所论之诗,古今中外,旁征博引,纯任自然,纵横开阖,了无窒碍,又如羚羊挂角,无痕迹可寻,只觉妙不可言。拍案惊奇之余,只盼仍能不断聆听悟道。

书籍目录

纪念我的老师清河顾随羡季先生
——谈羡季先生对古典诗歌之教学
驼庵诗话
总论之部
分论之部
补编
驼庵说诗
《诗经》谈片
太白古体诗散论
论杜甫七绝
说长吉诗之怪
论小李杜
宋诗略说
说竹山词
论王静安
知·觉·情
欣赏·纪录·理想
漫议S氏论中国诗
古代不受禅佛影响的六大诗人
后记
重版后记

编辑推荐

《顾随诗词讲记》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概要

顾随(1897-1960),字羡季,别号苦水,晚号驼庵,河北清河县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终生执教并从事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先后在河北女师学院、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中法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等校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四十年来桃李满天下,很多弟子早已是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叶嘉莹、周汝昌、史树青、郭预衡、颜一烟等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顾随先生有《稼轩词说》、《东坡词说》、《元明残剧八种》、《揣龠录》、《佛典翻译文学》等多种学术著作行世,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有《顾随文集》、《顾随:诗文丛论》、《顾随说禅》等。
叶嘉莹,号迦陵,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大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担任国内外多所知名大学的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著有《迦陵论词丛稿》、《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中国词学的现代观》、《清词名家论集》、《迦陵文集》(十册)等。
1941年,年仅十七岁的叶嘉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专业。大学期间,叶嘉莹从师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并深得其赏识。师生常常唱和往来,留下篇篇佳作。
此后,叶嘉莹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传播与教学工作,并取得了杰出成就。她还捐资在南开大学设立了以老师顾随先生的晚号为名的“驼庵奖学金”,不仅是为纪念恩师顾随先生,也是为使受奖学生体会到对于中国古典文化事业薪火相传的重要意义和责任。

媒体关注与评论

苦水,先师顾随先生的早期别署。那时北京(一度称北平)的文人学子,无人不知“苦水词人”的名气。他以词曲最为擅场,但诗也毫不逊色。……我这样写成“文字”,就没趣了,在他当时“上堂说法”,那真是音容笑貌,精彩百出。名师上堂,正如名角登场,你没见过那种精气神,一招一式之美、一音一字之妙……  ——周汝昌思顾随

章节摘录

如何始能有心的探讨、生的色彩?此则需要有“物”的认识。既日心的探讨,岂非自心?既日力的表现,岂非自力?既为自心自力,如何是物?此处最好利用佛家语“即心即物”。自己分析自己探讨自己的心时,则“心”便成为“物”,即今所谓对象。天下没有不知道自己怎样活着而知道别人怎样活着的人。不知自心何以能知人心?能认识自己,才能了解人生。老杜的诗是有我,然不是小我,不专指自己,自我扩大,故谓之大我。诗之好,在于有力。有力,然,一、不可勉强。勉强便成叫嚣,不勉强即非外来的;二、不计较。不勉强不是没力,不计较不是糊涂。一般人享权利惟恐其不多,尽义务惟恐其不少。所谓不计较不是胡来,只是不计算权利义务。栽树的人不是乘凉的人,但栽树的人不计较这些,是“傻”,但是伟大。有力而不勉强不计较,这样不但是自我扩大,而且是自我消灭。文人是自我中心,由自我中心至自我扩大至自我消灭,这就是美,这就是诗。否则,但写风花雪月美丽字眼,仍不是诗。凡诗可以代表一诗人整个人格者,始可称之为代表作。诗所表现是整个人格的活动。文人,特别是诗人,“自我中心”。人说话总是三句话不离本行。诗人写诗也有个范围,只是并非别人给他划出。试将其全集所用名词都记下来,夕阳、残阳、斜阳、晚日……可见其不说什么,爱说什么,范围之大小,其中皆不离“我”。

图书封面


 顾随诗词讲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没有06版的好,无论封面,印刷,以及纸张。或者,我在卓越上买到假货了?怀念06年的版本。没有06版的好,无论封面,印刷,以及纸张。或者,我在卓越上买到假货了?怀念06年的版本。
  •     终究算是看完了这本书,耐着性子,真不容易,即便是在保研的事定下来了之后时间比较充裕,想看一点跟经济没有任何关系的书的心态下。之所以会想看这本书,是因为心有不甘:从小到现在学过、读过的诗词百篇以上,到现在还能背出来的也不下数十首,但一直觉得这些诗词跟自己有隔阂感,很陌生,很遥远,虽然不得不在上面投入了大量时间,它们在心中依旧没什么分量,甚至比不上几个数学公式的影响大,投入产出比很低,我想其中原因多半在讲诗词的人不会讲。尽管如此,我想基础已经在那了,应该只要经高人点拨,我也能打开那扇神秘的诗词之门,进入一个独有一番风味的美的天地。碰巧dou有这么一本《顾随诗词讲记》,虽是第一次知道有顾随这号人物,但一看是叶嘉莹的听课笔记,想来一定错不了,觉得就快找到开门的钥匙了,因此迫不及待借来一看。结果,比较失望。我觉得顾随讲诗词比较晦涩、抽象、拔高,追求纯粹的诗的美,带很浓厚的佛家思想在其中;对诗人、词人要求非常高,在我看来,可以说得上是苛求和吹毛求疵了。诗词于我来说,本不容易懂,经他一抬高,我更加觉得诗词是阳春白雪、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我原本对李白的诗还是有感觉的,读李白的诗时心中不禁为其才情、恣意汪洋的仙气所折服,但顾随却对他有许多的批判,且他的批判带着很浓重的个人色彩,并不能以理服人。等等。顾随极其推崇陶渊明。听他一讲,我觉得,陶渊明不是人,是神...还是说点收获吧,但大多与诗词无关。1. “使人力成为自然”2. “凡事留有余味”3. “开合”“忌平铺直叙”4. “真正的乐是由苦奋斗而得。”5. “伤感最没用。”6. “真,就是人情味。”7. “诗最高境界乃无意。如: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岂止是无是非,甚至无美丑,而纯是诗。如此方为真美,诗的美。孤雁啼永昼,细雨湿高城。亦然。”8. “若人能开自己玩笑是真正幽默家,能欣赏自己的痛苦才行。”9. “所谓俗,即内容空虚。”等等....留待发掘。这里所说的失望完全是对应着我看此书的初始目的而言的,若论其他,收获还是很多的。
  •     陆起龙蛇,归去无家。又东风、悄换年华。已甘沦落,莫漫嗟呀。拚一枝菸,一壶酒,一杯茶。我似乘槎,西渡流沙。走红尘、晚日朝霞。卅年岁月,廿载天涯。共愁中乐,苦中笑,梦中花。——顾随:《行香子·三十初度自寿》近读木心,想起顾随老头子。依稀记起十年前,初遇顾随之书。在那个号称东北亚最大的图书馆的浩瀚书海中某个灰暗角落,偶然捡起一本薄薄的小书《诗文丛论》。书扉页泛黄,挤在一本本沉厚的书籍中间丝毫不起眼。而十年前读书,心绪浮躁,草草翻阅,并无太多感触,而十年后再翻读,多了些沉静与感慨。大概诗书之类,非比较不能读也,一经比较,高下立见。顾随与木心,著作同是由学生整理而成,一个是叶嘉莹,一个是陈丹青,前者早于后者半个世纪。同样论文,同样参禅,一个在学院庙堂,一个在江湖海外,一个专论诗词专精而深,一个古今中外广泛撒网。木心以比喻见长,是典型的中国文人,直接下结论,不屑论证,由读者自发去揣摩去论证,讨巧却不免单薄,往往感性有余而理有不足。如果存心要反驳,一驳一个漏洞。随手找找,即找到两例如下。木心《琼美卡随想录》曰:人类文化史,二言以蔽之......自作多情,自作无情。《顾随诗词讲记》曰:元遺山《論詩絕句》之一云:「朱弦一拂遺音在,卻是當年寂寞心。」不論派別、時代、體裁,只要其詩尚成一詩,其詩心必為寂寞心。最會說笑話的人是最不愛笑的人,如魯迅先生最會說笑話,而說時臉上可刮下霜來。抱有一顆寂寞心的人,並不是事事冷淡,並不是不能寫富有熱情的作品。二则所论,有近同之处。一则收,一则放,究其根本,木心像诗人,而顾随是学者。可悲的是,诗人并没有留下精美辞句,倒是学者一下笔即颇为不俗。随手摘些顾随的词分享一下。生查子身如入定僧,心似随风草。心自甚时愁,身比年时老。空悲眼界高,敢怨人间小。越不爱人间,越觉人间好。蝶恋花我愛天邊初二月。比著初三,弄影還清絕。一縷柔痕君莫說。眉彎纖細顏蒼白。休盼成圓休恨缺。依樣清光,圓缺無分別。上見一天星歷歷。下看一箇飄零客。蓦山溪年年客裏。看得春光賤。愛讀放翁詩,總覺我、比春還懶。今年何事,著意想迎春,風似翦。天猶短,偏又春來晚。人言南國。早已梅開遍。便拟趁長風,破浪去、大江彼岸。沈吟又怕,待我到江南,春更遠,回頭看,卻在黃河畔。发散一点点说,有的人善于理论却不善于文学实践,如闻一多、胡适之流;有的人善于评论亦工于诗词,如王国维、顾随之辈。可见创作若无足够的学问根基,常浅薄失范。读书是本,写字是末。郁达夫诗曰:“出卖文章为买书”,诚哉斯言。最后想说的是,本书中顾随的观点,大部分我不同意,但并不妨碍我的敬仰之情。推荐书目:《顾随诗词讲记》,对比阅读《文学回忆录》。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可反复品读
  •     很好看,需细细品,而且坦白说,有些评论太内行而看不懂呀
  •     看似随意,实则精深。读诗读到这种程度,当成大家。龙榆生,顾随,叶嘉莹,王力…都是诗词研究大家,可以见一本藏一本。
  •     这是叶嘉莹先生的课堂笔记,也是顾随教授的心血之作,内中所论不仅涉及诗词,更兼哲学,宗教,美学以及做人等方面,该书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有社会教育价值和美学欣赏价值。从内容来看,论述精绝,不愧精心结撰,允称独步。
  •     书是从图书馆借来看过一遍的,曾经看叶先生写的文章时就很有感触,后来才认识了顾随先生。先生的诗词感悟是有心而发的,一些语词很难理解,但是感悟诗歌的方法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新书的字号很大,我怀疑是不是有删节,记得以前看过的版本比这个厚且字小,哪天去对对......
  •     大师级的著作。
    尚未完全读完,全书采用语录式的写法,读来感觉仿佛和先生随心交流,感觉颇为奇妙。
    先生对用宝贵的人生感悟和深厚的学术素养对诗词进行了精到的点评。只是自己学力浅薄,很多虽不甚懂,无法深刻体会真正的妙义所在,但能懂之处均觉颇有启迪。
    读后,甚为仰慕民国那个群星灿烂的时代。
  •     嗯。还需努力。
  •     罗大耳朵羡慕叶嘉莹有顾随这样的老师,羡慕顾随有叶嘉莹这样的高足!
  •     他谈诗让我受益最多的两点,一是“为人生而艺术”,二是“力量”——“雅不足以救俗,去俗要有力。”
  •     诗词不仅是古代经典,更是感受自我感受万物的态度和能力的表达,体现品格。
  •     有关于诗词之境界的描述,很有独特见解,其他看法有点偏颇
  •     叶嘉莹先生的书就非常好,能够得到她推崇的,肯定好,顾随先生的这本书,读起来很有启发性,与一般的欣赏诗词的书截然不同,喜欢古典诗词的朋友一定要读一读。
  •     读得眉飞色舞。想来,当年先生也是眉飞色舞罢。
  •     顾随是大家,叶嘉莹也是大家。顾随的讲稿,有自己的见解,并不拘泥于哪家学说,原生态的,好。怕就怕从理论出发而没有自己见解的东西。物有所值。情有独钟。旧社会的学者,总有自己的见解,新社会的学者,见解总是人家的。
  •     大学时代在图书馆偶然借到这本书,对顾随大师惊为天人,大师对诗词的感觉是一流的,很敏锐,很多不太明白的事情经过大师一讲,豁然开朗!也开始认识叶嘉莹老师的,这本书是叶嘉莹老师的听课笔记整理出来的,顾随大师一事一议,发人深省。因为是听课笔记,所以阅读本书需要有一定古文学基础以及诗词鉴赏能力,并结合所讲的诗歌深入分析理解。
  •     真好,真好,真好。顾随和扬之水一样推崇《七月》,两人对陶潜的态度却迥然。讲座值得五星,整理却得扣分,有重复,支离,常常感到断得无头无脑。
  •     看顾随先生讲诗词受益非浅
  •     顾随诗词讲记是叶嘉莹先生整理的。是学习古代诗词不可多得的经典。 叶嘉莹教授是蜚声海内外的学者,顾随先生作为她的授业恩师,对其人生学问的影响自不待说,而听顾随讲课的八本笔记一直被叶氏视为一生治学之圭臬,此次,《顾随诗词讲记》则是根据叶嘉莹先生20世纪40年代的课堂笔记整理而成。顾随先生的女儿之京女士又从新发现的叶氏笔记中整理增补《古诗中的夏天》、《说竹山词》等一万多字篇幅,讲记包括顾随在课堂上泛谈的诗歌妙理,以及诗人诗歌的专论。顾先生对诗歌极其敏锐的感受力与深刻的洞见,纯以感发为主,全任神行,一空依傍,“凡是在书本中可以查考到的属于所谓记问之学的知识,先生一向都极少讲到,先生所讲授的乃是他自己以其博学、锐感、深思以及丰富的阅读和创作之经验所体会和掌握到的诗歌中真正的精华妙义之所在,并且更能将之用多种之譬解,作最为细致和最为深入的传达”。 顾随(1897一1960),字羡季,别号苦水,晚号驼庵,河北清河县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终生执教并从事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先后在河北女师学院、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中法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等校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四十年来桃李满天下,
  •     受教了。
  •     这个版本的顾随诗词讲记 最为大气。
  •     顾随诗词讲记,有思想,有深度
  •     2015.11.18-2015.11.19。匆匆翻过一遍,对诗词有敏锐的感知,又能跳脱出传统成见,果有妙赏。得空时需再细读,常读常新。
  •     迦陵先生整理的顾随先生讲义 实在很好!美丽 美妙 美好~
  •     很大影响了我对李贺的看法
  •     顾随久闻其名,但未见其书,今终尝所愿。近年来说诗赏词的书出了不少,也泛泛浏览一二,平心而论,难以动心,皆风花妩媚之词,不得诗词之真精神。但顾先生的书最大特色在于打通儒释道三家于一炉,烘炙诗词,渊深词句,读之,让人痛快淋漓,不得不佩服五四一代之学识博大精湛,49已降无人矣!读得此书,我于诗词有别开一世界也。好书,力荐!
  •     顾随是叶嘉莹的老师,也是一代诗词研究专家,这本书是他的一本讲义,分析鞭辟入里,是学习诗词的不错教材。书的排版、纸质也很好!
  •     以前买叶嘉莹词论,便觉评一首词能写成一本小说这种不甚好,评论者要说一个人牛逼,必须先骂另一个人sb,这样牛逼者才有价值。顾随作为其老师就好得多,虽然引用总是那几句,但不掩自己喜好。可惜骂的总是古人,碰见王国维也只敢提商榷了
  •     顾随先生虽是苦雨斋弟子,但在偏好上却重鲁迅而轻周作人,骨子里是诗人,形式上是诗、文、小说、研究皆重的文化家,尤以诗词为名,并有作曲之力。所以,顾随先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把握,是必须拜读的书。
  •     买这本书的原因是想看看叶先生的学术渊源。原来买过《顾随说禅》,老实说,看不懂。不过这本书虽只是笔记,但很清楚地体现出了顾先生的学养,就象大师面聊一般,好得有点出乎意料
  •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诗词理论书,但作者又不是讲空动的纯理论,而是就诗词有感而发,因而理论联系实际,生动、透彻,难怪他的学生,叶嘉莹教授当年将课笔记是如此的爱不釋手,随身携带呢?
  •     比想象得更好,顾羡季没有被高估。
  •     诗心与世心,为学与为道,作诗与做人一也。读此书如同坐谈,快意处要击掌。顾先生的课堂多么神往啊= =还是赶紧得空听一次叶嘉莹的讲座吧TT
  •     开始就带着诗人的自信,诗本就是最好的文字,他这样讲也实在是潇洒,“全任神行,一空依傍”,那些诗句在他的讲解下顿时亮晶晶!(一开摩的的那里借来的,两天读完,第二天没太阳,读到后面重叠处颇多,情有可原;感觉其整个笔记应公开,不过为什么不写笔记的来整理要他儿子整理呢)
  •     于丹之流就不要讲了,虽然顾先生也有些迂腐之见,但还是多新意,这样才是才情
  •     片言间的闪光引人思悟甚多。
  •     顾的审美是儒家的
  •     功夫,一横一竖。
  •     喜欢叶嘉莹先生,顾随先生是叶嘉莹先生的老师,水平确实很高
  •     看此书,才发现诗词是这样欣赏、创作才最好。天才顾随!
  •     顾随先生和叶嘉莹先生都是诗词方面的大家,非常令人敬佩,内容非常好,深入浅出,非常好懂,纸张也很不错,印刷很精美,看的出有很深的底蕴在其中。
  •     力荐!
  •     在這個文論「失語症」蔓延的時代,詩詞品鑒反成小道。中國的詩有論理不及之處,必當以氣韻感發為之。迦陵先生此般因詩話之形傳其師之著,妙哉。駝庵先生頗有見地,我輩與其對陶詩的理解有共鳴,更有收穫:誠知元好問「豪華落盡見真淳」,而先生將何謂豪華、何謂真淳娓娓道來,佩服不已。再則詩人「寂寞心」,「凡抱有寂寞心的人皆好酒」,此言便可體悟淵明太白之屬。感發闡述是一種很玄的東西,難免主觀。閱讀過程中我曾覺得先生缺乏文學史知識建構,將風騷與唐詩置於共時層面探討頗為不妥,而後其學識打消了這個想法。但先生對李長吉詩的評價實難苟同。在駝庵先生處,思想性(人生關照)和積極爽朗感是評判詩歌好壞的重要標準,但這並非文學之必須,文學自有其獨特使命。對李義山的喜愛也太明顯了些。如此性情,大概是古典詩家當有的吧,不可隨意抹殺。
  •     2013-04-27 极好 以前读过的讲诗之书相形之下须统统降格。自我消灭 吸纳与放射 矛盾即调和 力可去俗 诗心的宽裕与恬静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去昏散病绝断常坑 笔记必须细细整理才行
  •     之前阅读过叶嘉莹先生的一些诗词讲解的著作,其中不乏提到顾随先生的地方,遂找来翻阅,所得处甚多。
  •     幸而有叶嘉莹,我们才能知道顾随。有人批评叶嘉莹只学到皮毛,那也是皮毛呀。很遗憾自己没有遇到这样的名师,只能在别人的文字里过瘾了。
  •     装帧等各方面都不错。是叶嘉陵听顾随讲课的笔记。
  •     顾随诗词讲记-很好的书 慢慢读
  •     生性适灵 风雅恬淡
  •     有。
  •     不连贯,有些地方觉得还有未尽的话,也可能是之前说过而未记录。体系来讲稍差一点。内容很好。读一遍有点可惜。
  •     在图书馆里借的这本书,非常喜欢,在当当上收藏了,居然很久都缺货。现在看它居然在打折区,买了,觉得很优惠,但也觉得悲哀。//喜欢顾随先生的讲义,喜欢他说的有余裕的人生。那个时代的人旧文学的底子很厚,特别有敦厚儒雅的学者风范,但同时也不排斥西学,兼收并蓄,互相印证。//很不错的封面和版本。
  •     在叶嘉莹先生的诗词讲演中,曾多次提到她的恩师顾随先生,于是我就在想:偶像的偶像会是何等风采?于是就买了这本书。

    看了几个章节之后,忍不住感概:不是每个有才华的人都有机会得到施展的机会和世人的认可,沙里埋金自古皆然。看完之后又有所悟:吹尽黄沙始见金,先生生活的年代没能给他提供阔大、高远的舞台,但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演进终不会埋没他的才华。

    顾先生讲诗词,有几个非常鲜明的特色:

    一是哲学的思辨。中国的传统文学评论可以说是有“评价”而无“理论”,所用术语如“风骨”、“气象”、“兴趣”、“神韵”、“境界”等,皆是玄而又玄,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作为一门没有逻辑可循的知识,必定难以普及大众。先生的讲解落实而有高致,让学生的思维既接地气又不失灵气。常常用一个日常的字眼,就说出了我们搜肠刮肚也说不出来的感受。

    二是佛学的禅悟。佛学虽为外来学问,但已与本土文化濡染了一千七百年,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中国文人性格的塑造影响深远。佛教传入中国时,恰逢中国文学自觉与独立的时期;又是由于翻译佛经的需要,中国人才注意到声韵之美,才有了格律之学;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受佛学影响的文人少之又少(在本书中,顾先生列举了六位)。所以,不懂佛学,无以谈诗。然而,佛学与诗学,皆讲悟性和机缘,似我等肉眼凡胎,若无先生点拨、调教,恐怕永不可能入其法门。

    三是独特的视角。平常人读诗大致分两类:一类是人云亦云,迷信权威;一类是不得要领,胡乱点评。无论哪一类,总之是辜负了诗人的心眼与才情。顾先生不拾人牙慧,不美化先贤,总能从他人忽略处翻出新解、奇解。好的诗句,先生绝不吝啬赞美之词;坏的诗句,先生也绝不虚伪逢迎。就连李白、杜甫、东坡这样伟大的文学巨匠,先生也勇于批判且言之有据。很多时候,在佩服先生功力之余,甚至不得不感叹先生的眼不仅“慧”,而且“毒”。

    四是幽默的犀利。先生的评点绝不云山雾罩,而是切中要害,一针见血。这种锋芒,犀利但不伤人,经过先生幽默化处理,令人莞尔的同时记住了诗句也分清了好坏,可谓一石三鸟。比如:
    陶渊明心中有许多不平事,所差者,自己不愿把自己气死。
    陶诗“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赶快活完了事。
    太白“会须一饮三百杯”便只是直着脖子嚷。
    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如同说吃饱了不饿,但实在是好。
    欧阳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东风容易别”:人生不过百年,因此而不努力是纯粹悲观。不用说人生短短几十年,即使还剩一天、一时、一分钟,只要我有一口气,在我就要活个样给你看看,绝不投降,绝不气馁。“洛城花”不但要看,而且要看尽,每园、每样、每朵、每瓣。看完了,你不是走吗?走吧!
    放翁忠于自己,故其诗各式各样。因他忠于自己,故可爱。他是我们一伙的。
    中国诗最俊美的是诗的感觉,即使没有伟大高深的意义,但美。如“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若连此美也感觉不出,那就不用学诗了。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就从这口吻,我们就能想像到先生授业时飞扬的神采和学生们如饮甘泉、如酌美酒的陶醉神态。

    顾先生讲陶诗时曾经提到:做人就做一个像样的人、不含糊的人。叶先生的笔记,为我们展现的正是这样一位像样的、不含糊的文学大师。他的敏锐、渊博、洞彻、精准,他的不苟同、不盲从,不糊弄,既是为学的境界,也是做人的标杆。

    不得不提的是,如果不是叶先生的精心保存,今人将失去多么丰厚的一笔财富!抛开叶先生本人的成就不说,单就她对恩师这一份感情,就值得我们敬重一辈子!

    最后补充一下:在读本书之前,最好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对作家的字、号和代表作品都比较熟悉,然后方能随同先生一同在两千多年的诗海里徜徉。这感觉有点类似于炒股:形形色色的指标和数据,在刚入门的菜鸟看来就是味同嚼蜡的数字,一旦了解了它们背后的意义,转换间展现的将是炫目的财富。
  •     以后有机会还会读
  •     叶嘉莹的老师顾随先生的讲稿,叶先生一直随身携带,对她影响至深的课堂笔记。
  •     前半部断片杂论,后半部不如《诗词感发》全。
  •     顾先生讲诗,叶先生笔记,聆听悟道,妙不可言。
  •     听听顾随讲诗词 受益很大 现在不会有这样的老师了 哎。
  •      顾随是京派学人,与周作人那个圈子里的人很熟悉,但他看人看事,并不以权威眼里的是非为是非,而是有特立独行的一面的。他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在苦雨斋里也执弟子之礼。周氏的学生们对老师恭恭敬敬,像俞平伯、沈启无,甚至对周作人有崇拜感。顾随呢,则以平常目光视之,对苦雨斋主人的短长颇为清楚。虽然在学问上,多少受到周作人的影响,但在那个圈子里,顾氏应该说是个“鲁迅党”的一员,虽然他和鲁迅并无什么交往。   他毕生从事教书工作,但对创作又别有情怀,一直关注文坛的动态,自己也写过小说、散文,而尤以古诗词多见功力。冯至先生说他“多才多艺,写诗、填词、作曲,都创有新的境界;小说、信札,也独具风格;教学、研究、书法,无一不取得优越的成就;只是他有一时期说禅论道,我与此无缘,不敢妄置一词。但除此以外,他偶尔也写点幽默文字、调侃词章,既讽世,也自嘲。”
  •     像顾随这样的诗词大家,在当代已少之又少。透过他们的作品,我们能感受到那时的学人风范,率性、脱俗,不随波逐流,让人唏嘘不已。
  •     值得推荐的好书。只是 诗歌非要那么高尚不可吗,失去平衡也
  •     “偷得浮生半日闲”,临阵脱逃。“看人获稻午风凉”,毫无心肝。担荷与怜悯,谨记。
  •     顾随和他的学生叶嘉莹我都挺喜欢的。
  •     对于喜欢古典文学和诗词的读者,这本顾随教授的授课演讲记,是绝对的精彩和丰富。对于这位年代久远的大师,我们知之甚少,但他的学生叶嘉莹名气不小。看了顾随,再看叶嘉莹,两者立分高下。顾大师不仅才高八斗,而且深入浅出,诗文典籍,信手拈来,这真正是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才能做到的自信和淡定。这绝对是一部不会让人失望的经典,可笑的是他被当当贱卖到满200立减100的促销,而他的学生的书,不仅热销而且不参加活动,想想令人扼腕。
  •     作为叶嘉莹先生的老师,顾随先生的水平可想而知。在图书馆借这本书看了几页,就觉得需要买一本慢慢地细细地看,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真意。
    美中不足是这一版无论是纸质还是封面都不如上一版,但是上一版好长时间都没货,只好买这版了。
  •     顾随先生是被淹没的民国大家,现在重新发掘出来,读读他的诗词著作,不一样的感觉
  •     顾随的讲记强力推荐入手 是图书馆看过之后再买的 版本不如其他 胜在便宜
  •     忘了到底看的是哪个版本了。。
  •     叶嘉莹教授已是蜚声海内外的学者,半生辗转流离,却仍然将当年听顾随先生讲课时的八本笔记随身携带,可见恩师对其人生学问之影响何其深广。
    敬佩!
  •     顾随是叶嘉莹的老师,其诗词讲记当然要好好看看
  •     因为叶嘉莹喜欢上顾随,好书,一点不失望。
  •     虽然内容比较散(其实是因为这是课堂笔记来的,讲课本就有兴之所至之感,但也由此看出学问的深厚,对诗词的熟稔)但很能点中要害,很值得一读!
  •     我们都爱读的干货
  •     字字珠玑,特别好。叶嘉莹等不免相形见拙。能见诗文长处,亦能批其短处。诗从思想、感情、观感看,苦水先生对感情的力,观感的美较为敏感。语录体的憾处,观点不集中,散见各条,且多重冗。
  •     真正的学者,大家之作。推荐给每一个想要搞创作的人。
  •     每一个读词的人都应该买一本顾随先生的书,享受一下真正的学者带来的醍醐灌顶之感悟。顾先生的文字“发煌”。
  •     就内容来说,顾随先生真真是个妙人。看到妙处,不经拍手称快。古语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可惜不能亲眼听先生讲课。叶嘉莹先生做的笔记稍弥补这一遗憾。 排版,纸质也是顶好,书有味道,是很久没闻到的一种书香,很熟悉,就是想不起以前哪本书也是这个味道。书有包装,发来的没有损伤,另一本闲情偶寄就有点旧了。绝对值得推荐!
  •     掩卷回味,余韵袅袅,极好,极好。
  •     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是在飞机上,全然静心看书,没有手机扰心,却也忘了飞机的轰鸣,恰巧书从内心体悟着手,第一次读觉得新奇,相较于一诗一析的刻板,更觉舒心和向往。真心觉得,诗,需如此讲。书,需反复读。
  •     似乎不比另一个版本差。主要有先入为主的原因。顾随先生的论点堪比清代的王国维大师,推荐研究古体诗词的爱好者阅读。
  •     真的大师
  •     一生参。
  •     讲诗,亦是讲人生。
  •     发散发散,偶尔驶过黄金。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州。
  •     大家之作,潜心精度才能领悟。
  •     看到P9,我觉的,读别人的课堂笔记,是真真没有读头的。特别是自己又没有亲临过课堂。笔记读来全是断章取义,不通不通。//看到P60,不管通不通,还是有大体的诗词分享,赞这个#看完,后半部分好看些,是个整体,155页开始。也还是能有所收获,但没再读一遍的劲,太割裂,不整体
  •     苦水先生为近代著名词人和诗词论家。其词在词史上自城一格,不可磨灭,而其诗词理论,纯靠天才一点,以生命以力论诗,真高僧讲道直震得三日耳聋。
  •     顾随是隐藏的大师呢,我的老师专门建议我们读一读顾随大师的诗词讲记,他鉴赏诗歌可谓旁征博引,生趣灵活,不是单调的说教,不是那类照抄章法,而是贯通古今的,把诗歌读活了,把古典文学的美阐释的充满生气,很难得得好书,好文章,好讲记,这本书买的真值。
  •     人生哲学和诗词
  •     好看。精警。
  •     很有情怀的诗词讲记。读时仿佛顾随先生讲课时的身影浮现眼前,感受到活泼泼的生命力。像后记中用《小雅·天保》对先生的称赞: 如月之恒 如日之升 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这是叶嘉莹先生的笔记,如今吾辈少有如此认真的。
  •     顾随先生善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远的含义。本书突出了“诗”与“思”的区别和联系,强调诗歌中敏锐的感性、深厚的学养和高尚的人格,读之不仅是文学的熏陶,更是境界的精进。
  •     我才疏学浅并不识大师,无意间遇到了《顾随诗词讲记》,这本书给了我莫大的惊喜。充满灵性的文字来自真情真性,字字珠玑。于是开始疯狂寻求先生著作,无奈难求。感谢这一场相遇,惊喜、感动、受益匪浅。
  •     含英咀华
  •     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     顾先生是叶嘉莹先生的老师,读了叶嘉莹先生的书,对顾先生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当当网上毫不犹豫就买下来了,正在读,非常吸引人,尤其对我们这些向往诗歌境界的读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本书,建议其他读者购买,收藏!!!
  •     要是我也能有这么个老师就好了…
  •     他日应会重读
  •     顾随先生值得敬仰
  •     想买好久了,书很棒。顾随先生,大才。
  •     其实一般更注重诗词对自己的感情共振,但顾随的态度完全可以参考。
  •     能看出先生是通人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