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睛看诺贝尔文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第三只眼睛看诺贝尔文学

出版社:内蒙古大学
出版日期:2011-8
ISBN:9787566500304
作者:王芳
页数:294页

作者简介

王芳编著的《第三只眼睛看诺贝尔文学》依例对诺贝尔文学奖进行了“宏观”与“微观”的双重关照,拿出十三个章节,对诺贝尔文学精神、诺贝尔文学的局限与缺憾、诺贝尔文学与古代欧洲文学传统的新生以及诺贝尔文学与德国文学、俄罗斯文学、法兰西文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亚洲文学、拉丁美洲文学、东方文化、女性作家、北欧文学的互动关系逐一进行了细化研究。而该书最重要、最有建设性的部分,是最后第十四章《中国文学的诺贝尔奖情结》,充满了批评意识与反思精神,是《第三只眼睛看诺贝尔文学》“风暴眼”。
第三只眼睛究竟看到了什么?第一,中国当代作家如何继承和创新文学传统、如何在保持民族性的同时兼备世界性,这比争获诺贝尔文学奖本身更应该成为当务之急(正像评论家李建军所言“几乎构成伟大文学要素的重要条件和品质,我们都缺乏”);第二,作家沈从文以“独立乡下人”姿态挖掘乡土中国的山水、人性之美,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美丽人格的提纯,将国民精神的另一面展示于世,在某种程度上矫正了启蒙视域下被妖魔化了的乡土中国和底层群众形象(如鲁迅笔下的闰土、华老栓、阿Q),其代表作《边城》既有民族性追求又与诺贝尔文学奖的理想主义诉求相一致(这位最有希望在一九八八年获奖的中国作家只因早逝世半年而错失良机),他的“自身独立的写作姿态”为中国作家树立了表率;第三,中国作家至今未获诺贝尔文学奖,与百年来国家政治经济滞后的社会历史原因有关,也与主观上抵制漠视、语言文化存在隔阂有关;第四,中国作家普遍存在“使命感淡漠”、“文学表现力贫弱”、“内心肤浅浮躁功利,精神资源欠缺”、“原创力缺乏”、“文学的世界影响力不够”等软肋,与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标准距离尚远;第五,中国文学传统的厚重、创作题材资源的丰富以及日益宽松自由的环境,为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供了可能性。

书籍目录

绪论:走近世界性的文学大奖第一章  诺贝尔文学精神探析  一、高擎理想主义的火炬  二、捍卫人性的尊严与崇高  三、追求和平正义、反对战争、抵制暴力  四、深刻的反思精神和忧患意识  五、强调民族意识突出民族色彩  六、跨文化的视野  七、彰显时代精神  八、作家独立的写作姿态  九、艺术创作的创新意识和多元化追求  十、维护纯文学,拒绝平庸和炒作第二章  诺贝尔文学的局限与缺憾  一、欧洲中心主义的倾向  二、评判标准政治或艺术的偏见  三、中国文学遭遇的冷遇第三章  诺贝尔文学与古代欧洲文学传统的新生  一、诗人的崛起与希腊文学的繁荣  二、塞菲里斯的古希腊艺术气质  三、爱琴海诗人埃利蒂斯  四、意大利文学的勃兴第四章  诺贝尔文学与德国民族文学的复兴  一、德国文学的现代进程  二、托马斯·曼——德国20世纪文学的火车头  三、黑塞——德国浪漫派文学最后一位骑士  四、伯尔——德国废墟文学的代表第五章  诺贝尔文学与俄罗斯文学的精神品格  一、俄罗斯文学的精神品格  二、布宁——俄罗斯最后一位经典作家  三、肖洛霍夫——顿河史诗的谱写者  四、索尔仁尼琴——俄罗斯文学的良心  五、帕斯捷尔纳克——俄罗斯“回归文学”的杰出代表第六章  诺贝尔文学与法兰西文学大国的风范  一、文学思潮的领舞者  二、萨特——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  三、西蒙与新小说  四、勒·克莱齐奥——世界的漂泊者第七章  诺贝尔文学与英国文学的现代性  一、英国20世纪文学的现代性  二、T·S艾略特——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现代派诗人  三、卡内蒂笔下的异化世界  四、戈尔丁——英国当代文学的典范第八章  诺贝尔文学之旅与美国文学的勃兴  一、美国文学与美国文化的多元化  二、海明威——为现代美国小说闯出一条新路的作家  三、福克纳——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  四、约翰·斯坦贝克——一个具有人道主义情怀的作家第九章  亚洲文学与诺贝尔文学的世界性  一、亚洲文学的古老传统与现代性转折  二、泰戈尔——亚洲文学走向西方的桥梁  三、川端康成——日本文学美学精神的代表  四、大江健三郎——一个日本文学中的另类第十章  诺贝尔文学与拉丁美洲的爆炸文学  一、诺贝尔文学园地的拉美风情  二、拉丁美洲理想的象征——米斯特拉尔  三、马尔克斯与拉丁美洲的“文学地震”  四、拉丁美洲当代诗坛的一颗明星第十一章  诺贝尔文学与东方文化的解读  一、阿格农与希伯来文学传统  二、纳吉布·马哈福兹——让阿拉伯文学走向世界  三、帕慕克视野中的东西方文明冲突第十二章  诺贝尔文学奖坛上的女性作家  一、女性作家对诺贝尔文学理想主义的诠释  二、拉格洛夫——诺贝尔文学奖女性得主的一面旗帜  三、多丽丝·莱辛——女性作家中的长青树  四、女性作家对诺贝尔文学的意义第十三章  诺贝尔文学与北欧文学的奇幻异彩第十四章  中国文学的诺贝尔奖情结  一、焦虑与不屑  二、沈从文与诺贝尔文学的情缘  三、追问与思考  四、中国文学离诺贝尔文学奖有多远  五、中国文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可能性附录一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及其代表作名录附录二  诺贝尔文学奖大事记附录三  各国获奖数量(截止2010年)参考文献后记

内容概要

王芳,女,1960年11月19日出生。1983年本科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汉语言文学系,1986年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担任全国高等教育外国文学指导委员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出版专著《中西方文学人文精神比较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代表论文《红楼梦与魔幻现实主义》《中西方文学自我意识比较》《中国五四新文学与俄白银时代比较》等,被《人大复印资料》《高校社科文摘》《新华文摘》等刊物转载或收入要目。曾主持内蒙古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一项,主持自治区教育厅项目两项,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一项。获“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

章节摘录

  黑塞文学生涯前后长达60年,在这期间他兼收并蓄从丰富的哲学和文学著作中汲取思想、主题和叙事技巧。黑塞专家们找出了他的阅读造成的几种最重要的影响。德国浪漫派作家中的歌德、让·保尔、诺瓦利斯和其他人对他的影响是如此深远,在哲学家里面要数康德、叔本华和尼采给他的印象最为深刻。他还沉浸于东方哲学和宗教思想之中,其中包括中国古代诗人和印度的《奥义书》等。历史学家布克哈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荣格,以及俄国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对黑塞的思想和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浪漫主义者强调直觉的个人主义、叔本华和尼采的意志哲学以及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深层心理学中间,黑塞发展出一种类似现代存在主义的浪漫派个人主义,一种避免了早期德国浪漫主义那种多愁善感的个人主义。他的具有高度自传性和自白性的作品主要描述他称之为内心旅程的个体的发展。黑塞自称,在他生命里,对他影响最大的要数印度和中国的哲学,黑塞的东方主义将亚洲视为个人新生和精神价值的源泉。黑塞一生热爱东方文化,尤其偏爱中国古代思想,从1911年开始直至逝世,五十多年未曾中断对中国的论述工作,《玻璃球游戏》便是这一种探索的最重要著作,作家努力熔铸世界文化于一炉,以寻求不同文化融和途径,其中尤以涉及中同的内容为最多,全书从头至尾不断写到中国,引言里有“中国语言”、“中国古代圣贤”、《吕氏春秋》和中国古代音乐等,正文里则更进一步,竟然让自己化身为“中国长老”,向主人公传授中文、中国书法和《易经》等,最后,甚至把玻璃球游戏的高峰定位于“中国屋落成庆典”。  在世人眼中,黑塞这位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是一位小说家,然而,他实际上是一位本质上的诗人。在13岁的时候,他已经清楚自己“一心只想成为一个诗人,其他皆非所愿。”在他大约30岁的时候,他曾为自己拟过一则墓志铭:“诗人黑塞长眠于此,他不被人们视为诗人,却被当作消遣小说家受到过赞誉。”这虽不无自嘲之意,但在幽默中也带着几分不为人知的遗憾。黑塞的小说充满人道主义追求和哲理思辨,他确确实实是一位诗人,在他的散文和小说中,满是诗意的意象和诗一般的语言,而黑塞毕生诗作也不断,1895年发表第一首诗,1899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浪漫歌集》,1961年出版自选的最后一本诗集《阶段》,最后一首诗《裂枝的嘎鸣》写于1962年8月,就在他去世前的一星期。可以说,近70年的时光中,黑塞与诗结下了不解之缘。  黑塞是一位极具特色的小说家,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和唯美主义者,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精神的和谐与完美。同时,他也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他作品的主题是人的命运,侧重于探索人的精神世界。终其一生,不但从未任过公职、从不参加任何党派团体,而且连普鲁士艺术学院院士的头衔他也辞掉,是一位名符其实的独行者。他一生不喜欢做公众人物,尽量避免接受采访。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也没有去参加,只写了一篇简短的答谢辞。他所注重的是人,通过不留情地剖析自己的灵魂,进而剖析人类的灵魂。他的作品发出的信息是要人们听从自己最内部的感情与灵魂和良知的召唤,更好地认识自己是天地的一部分,从内部更新自己。正是这种精神使黑塞拥有世界各地读者,黑塞的作品已不仅仅属于瑞士或德国,而是属于全世界的。  ……

图书封面


 第三只眼睛看诺贝尔文学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