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的家庭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随笔 > 康复的家庭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4-04
ISBN:9787544227056
作者:大江健三郎
页数:208页

作者简介

出生于一九三五年,在日本的四国岛爱媛县喜多郡大濑村的大江健三郎。长大后曾推出的系列随笔集“温暖人文”(全四卷,《在自己的树下》、《康复的家庭》、《宽松的纽带》、《致新人》)。
大江健三郎“温暖人文”散文系列还有一特特点,那就是文中所有的插图均为大江夫人由佳里所作。这些彩色画作与大江的文字共同构成了一个绚丽的世界,吸引我们进入其中的美丽世界。透过这些充满挚爱之情的文字和画面,我们将为共生共存的这一家人而感动,而赞叹。

书籍目录

1 痛苦的样子
2 慎直的幽默
3 击中中心
4 同情
5 接受
6 啊,我的故乡现在灯火初明
7 个性
8 没法子,干吧!
9 独立个性的裂缝
10 哪个家庭都一样
11 异人
12 经过推敲的语言
13 残疾人十年活动
14 优情(一)
15 优情(二)
16 萨尔茨堡・维也纳之旅(一)
17 萨尔茨堡・维也纳之旅(二)
18 声音的表情
19 哭叫的灵魂
20 一切都完了
21 后记/大江由佳里

图书封面


 康复的家庭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每一个灵魂与生俱来都是伟大而独特的,大江光如是,整个康复的家庭成员也是。就像大江健三郎所说,如果光不是他的孩子,那他还有机会表现自己,发展自己的天赋吗?整个随笔集,作者一边从患者家属角度思考、成长,一边娓娓道来康复与人生哲学。与一般的随笔集不同,这更像一个故事,一个真实的传奇。大江健三郎的作品有两个风格,其一,他的目光一直盯着核与地球环保等当前的大问题;其二,着眼于对家庭和村庄这种“小世界”的描写。而其代表作长篇小说《个人的体验》,更是将其推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高峰。这本《康复的家庭》是大江健最真实的感受,像他的日记一般,从其中我们可以窥见其作品风格、思想以及家庭生活。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本书的主人公,大江光。光是大江健三郎的长子,智障,伴随癫痫,无法康复。他的词汇量很少,只能通过少量的字去表述。在其很小的时候,母亲发现他对音乐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于是开始致力于光的音乐培养,并发动一切资源出版光的作品。他创作的长笛与钢琴曲《毕业》,由大江健三郎填词,小泉浩演奏长笛,海老彰子演奏钢琴。大江健从这首作品中看到儿子在痛苦的梦中双手合十,拼命挣扎,千方百计想要脱离地狱,前往炼狱那活生生的样子。光的一生是活在音乐里的,通过光创作的音乐,可以窥视他内心最深处的感情。光自身也通过音乐自信而生动的表现自己最美好的人的素质,如果没有音乐,光一生都没有办法表达。而赋予光这一切的,都要归功于其家人。会有很多书是从患者的角度去写,尽力去剖析患者的行为所代表的思想,从而得出患者的需求。而大江健是从患者家属的角度去思考、写作。还记得李连杰和文章参演的一部电影叫《海洋天堂》,电影中,智障孩子的父亲为了教会他打鸡蛋,每天都花费大量时间去打鸡蛋。为了让孩子在自己死后不孤单,他扮成乌龟的样子天天带儿子去水族馆游泳,最后的一幕就是智障儿子在水族馆里陪着乌龟。作为患者,他的生活和精神十分艰难,而这些其实都取决于患者家属。如果光没有一个作家父亲、插画家母亲、大导演舅舅,热心公益的妹妹,平常弟弟。缺少任何一个家属,都不可能成就他作曲家的风采。大江健在书里写到自己有时候会按捺不住对光的火气,有一次差点把光给弄丢了,以及自己和光的心理对立和抵触。其实,对于一个举世闻名的作家来讲,把这些真实感受写出来是需要勇气的,一种近似悲哀的勇气,尤其写到妻子对光的无私奉献和护理特性时,他充满了敬意和感谢。光的疾病已无法治愈,但是一家人都没有放弃希望。本书所说的“康复”既是“恢复医学”,而整个家庭也一直在为光的“康复”进行努力,这种“康复”是指让患者拥有与正常人生活的权利。大江健谈到,接受残疾人是人类共同的课题,即与残疾人共生。整本《康复的家庭》是插画式的,里面所有插画均由妻子写生完成,让人深深感觉到大江健三郎的家真的是一个共生的家庭。这个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独立、特别的存在,但是他们互相接受、同情,尊重,即便是光也活出了人生的价值。看完这本书,我对“同情”一词突然有了不一样的感悟。如果有一个人,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如切身体会般的与当事人拥有同样的感情、感受,并基于这份同样的感情去给予帮助,那么这份“同情”将是多么可贵。如光的母亲对光一样,即使光只说出一个字,她也能表述出光的完整意思。
  •     做作家的父亲在与天生弱智的儿子的共生生活中吸取了生的勇气和力量,这样的家庭故事让人感觉很温暖。这让我想起大学时候到一间专为弱智人士而设的特殊学校做义工的经历(虽然我只去了两三次),一对白发斑斑的父母来接那位几乎和我们同龄的残疾儿子放学时的那种忧郁而慈祥的目光。
  •     因为GZ的病,两年多来陆陆续续看了些与疾病、健康有关的书。大致分几类:1是针对她这种癌本身的,多为译书,2是泛泛论健康的保健类书,3是食疗、营养方面的书,4是中医的书,5是病人自述性质的书,有的是活下来的光辉案例,有的是人已去的挥手惜别。6、有助于面对疾病、调整心态的,一些宗教以及心理类书被我归入此类。除了最初几本,多半是她买的。其中有几本,被我放在书架最不容易看到的那一层,如无必要,不想再去翻看。其中有一本宗教方面的,看了之后甚至有点害怕,那样的拥抱疾病与灾难,我只能说,我宁愿永远也不需要把握那种心态。第一次体会到,极端的顺服对人性来讲,不是也含有暴力的成分吗?对一个病人来说,可看、该看的还真不少。有的书相见恨晚,令人扼腕,有的书令人出于同情而放弃做智力上的批评,有的书在基本知识点上相互矛盾令人迷惑,觉察出科学的露怯。而我却一直没读到真正贴心的书,没有一本写给病人身边的人的书,或许这个群体太小了吧,又或者与病人相比,作者和普通读者都很自然地更关注更具命运感的病患本人,这也是出版界无从非议的商业规律吧。直到遇到大江健三郎为止。接触他的小说要早得多,虽然知道他的创作都是半自传性质,源自他和妻子与天生有智障残疾的儿子大江光一同并仍在努力度过的日子,但毕竟小说本身有文体的要求,坦率讲,当一个人觉得自身的经历与小说无异的时候,是很难再从虚构性的作品中获得激励的。于是保持着一份模糊感受到的心灵支持,直到翻开《康复的家庭》。我觉得,这是一本写给护理人的书,写给与病人一同生活者的书。而这本随笔集,最初的确是发表在一份日本医疗团体的刊物上的。不知温和而坚韧的小个子的大江先生,知道有中国读者这样读他,会做何感想?以他的书在日本激起的反响,我料想他不会觉得意外吧,或许应该惊讶的倒是,怎么才有中国读者这样读呢,要知道,中国的病人人数(也就是与病人共同生活者的人数)要远远多过日本啊。其实并不需要什么太深刻的见解,我只是看到大江先生说,“我每次去取药总要浪费半天的时间,但发现如果在医院里看书,其实和在书房里没什么两样,于是便还主动要求去取药”,就觉得很体贴了。对着大江先生的书,照样子写一本类似性质的东西,亦非难事吧,只是体会不到这种必要,缺乏动力,不需自我鼓励,也无力承担鼓励别人的任务。这个社会的氛围更需要坚持骂人的、坚持逗人的,如果忽然冒出来一个坚持鼓励人的,呵呵,命运想必将迅速转化,会迅速被骂人的揭黑、被逗人的解构,转眼变成一个需要被鼓励的人了。偶尔进入记录生活段子的博客,这类博客颇多颇热,想到平凡的日子里无数嘻嘻哈哈的情节都被我们扔进垃圾桶里,坐在电脑前,不知道为什么要记录这些?古人随身带着纸条记下偶得的诗句,今人随时用手机记录段子。要说中国写给与病人共生者的书也有一本:周国平的《妞妞日记》,很多人被感动得稀里哗啦,尤其是女读者。患眼底癌的妞妞经手术或可健康,但即使健康也要承受失去双眼的终生黑暗。作为父亲的周,选择了不手术,他觉得女儿作为一个盲人需要面对太沉重的生活。一个父亲面临这种抉择的情景是无法模拟的,旁观者甚至无法带入讨论,这是应该被体谅到的。大江光的主治医生森安先生在当天的日记里不动声色的只记下一句:“年轻的作家经过犹豫和迟疑之后,终于下决心同意儿子动手术。”这是大江健三郎面对初生病儿打击的最初反应情景。就心理学的规律而言,类似情形下的人通常要经历冲击期-否认期-混乱期-解决期-接受期。大江随后写到:“不动手术,光就无法生存……我经常想,仅仅是这个事实,如果存在超越人类的东西,我在它面前就无法抬起头来。但是,犹豫不决后的断然决定甚至使我产生了自己再生的感觉。”没有宗教信仰的大江形而上的部分力量源泉来自存在主义哲学,这一派的脉络可以从萨特上溯到尼采。1980年代在中国重新掀起尼采热的,正是周国平的翻译和解读文章。同一个尼采。而即便是同一个存在主义哲学、同一个萨特(甚至包括萨特本人的言与行),可议之处也颇多呢。是什么在决定我们愿意接受什么样的外界影响?一位与GZ同样信教的朋友,面对她患病且复发的事实,竟然惊慌到让GZ忏悔,“你得病一定不是没有缘故的”,这实在是感同身受的恐惧啊。可见,即便是同一个宗教,亦会被人们选择接受不同的讯息。或许正是从这许许多多对同一个的不同接受的那一刻开始,人们分道扬镳。有人得诺贝尔奖,有人离婚结婚忙,有人坚持原创性的努力,有人沦为二流学者与杂志专栏作家。去年有个不通世故的孩子站出来批周国平,这是被媒体轻易忽略掉的他最具深度的行为。这个叫子尤的孩子只是站在一个病人的立场上,站在残缺者的立场上面对健康社会,得到的反馈是:炒作。想想此前余杰让余秋雨忏悔的风波,就知道这类事情只能是这样的结果。但健康人必须认识到子尤与余杰的不同,仅仅是因为余杰现在活着,而子尤已经离开的基本事实,这是起码的厚道(不说人道,因为这个词也已经被用得浮肿了)。当然,孩子尤其难以避免被媒体肤浅而迅速地包装,并更加迅速地被遗忘。我们不能要求一个孩子有多深刻,该思考的是成年人。只要可以拒绝反省,这个成人社会可以慷慨地馈赠无数名号,比如子尤的天才少年,巴金的实话老人。站在病患家属的角度,大江先生说,“不能不承认,不少福利设施只是作为拒绝残疾人的社会的一种补充形式”。当大江光在母亲与老师的启发下,竟能够作曲、用音乐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作为人的人性光辉时,难怪小泽征尔也涌出泪珠。因为爱而产生的大江光的音乐,帮助了更多的人从身体与精神的疾病中康复。这样的智障孩子在我们的社会里似乎很常见吧。曾和一个朋友谈及小学经历,我们禁不住叫出来,难道每所小学的教导主任都有一个傻儿子!我记得教导主任带着傻儿子每天傍晚绕着操场溜圈的情景,他满是皱纹的脸,在我记忆中没有出现过笑容,使我人生第一次对抽象的“沧桑”拥有了具象的语感。从学校回到家,邻居有一个傻儿子。院子里半大孩子的一项乐趣,就是没缘没故找茬儿打这个智障人,脚踢或是扔石头。当时他比我们高很多,应该已经是个青年了,打得他嚎叫连天,他的母亲有时会跑出来哭诉“我的傻儿啊——”,就这么一句拖着长音,没有多余的词。而这个智障青年,当发现比我们更小一点的孩子没有大人照看时,竟会跑过去挥起大手就打。没有人有兴趣去考察是谁先打谁的。没想到的是,自己活到这会儿了竟会想起这个青年,那些当年的邻居们,不知谁还能记起他。或许这就是对于一本关于康复的好书的回报吧,清理出恶的积累。作为儿童的我,对于人性之恶初次的震惊、难受与不解。大江说,他的写作是驱除自我内心恶魔的一种方法。面对沉默的光,他是共生状态唯一可能的文字发言人。沉默是一种空间。“我年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会是这样与光共同生活……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评价这种人生遭遇的得失呢?我想,只能认为人生就是如此。能说这是幸运吗?但的确不能说(或者绝不打算这么说)这是厄运。不过,我还是有这样的想法:绝不能单纯地肯定就是前者。因为困难还在继续存在。”

精彩短评 (总计41条)

  •     值得看!!
  •     看了以后 心情安静 我一直觉得 如果不是因为大江傻傻的孩子光 他便不可能成就这个诺贝尔文学奖 光可以画画,可以作曲 生活在没有经济困扰的状况下 可以是温柔安静和美好的。
  •     大江健三郎的这几本都买了来看,挺喜欢的
  •     “无论是悲伤还是痛苦,追求人的内心深处的力量,而且表现这种力量,就是同时对悲伤和痛苦的克服。”
  •     可能么
  •     温暖 诚实
  •     大江,真心的喜欢,治愈系???家现在是灯火通明。。
  •     翻译极差
  •     很邻家。
  •     平淡而温暖,虽然有悲戚但很用心,大概这就是长远的态度吧。
  •     有一种享受叫做温情
  •     在这么长的一段抑郁时期的尾声里,给我了力量。
  •     印象模糊了。但记得一个父亲能给的慈爱。
  •     大江健三郎的温暖的人文系列当中,这一部算是最温情脉脉的吧,无论什么时候看都让人身心平静和谐,象是闻到暖暖的茶香。
  •     就觉得吧,每个人活着都不容易,上天不会让你十全十美,但也不会将全部的幸福剥夺。真实,平淡…
  •     看了想睡觉~~~~~~~~~~~~~~~~~~~~~~~~~~~
  •     “幸运悄然降临我家屋顶,犹如无声的积雪和夜露。幸运并非突然降临,正如阳光照耀树木。温暖和熙的光芒,将洒向每根枝桠。”眼泪流下来,害怕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丑陋,越来越冷漠,每个人都戴着面具,心里隐藏的绝望与脆弱在某一天爆发而将毁灭一切,我们以前教的好坏善良其实是很简单,为什么现在社会进步了,人性却在倒退。
  •     这个翻译版本真的很糟糕- -
  •     每个家庭在失去一些东西的同时,也一定在收获某些东西。
  •     温暖 不经意的启发比共鸣更可贵~
  •     富有同情心,是因为他的儿子。。。
  •     只能算是耐心看完...
  •     第一次读大江健三郎的书。作家的感觉神经末梢大抵比一般人敏感很多,生活中的小事情都可以触发他们内心的风起云涌。大江健三郎的这部随笔给我的感觉就是这种,其内心情感之丰富表露无遗。还有推己及其他的能力也是很让人惊叹的,由抚养残疾儿子写到自己的写作、人之间的情感等等等等。说实话我有点看不下去这种有点太墨迹的文字,不过我对他的小说的好奇心被点燃了,回头找来看看。
  •     非常平易近人的文字,饱含温暖与坚强……
  •     并无太大触动
  •     意在行间言外未言之处 厚朴劲健
  •     平淡而温暖,从这本对大江健三郎产生兴趣
  •     在家庭的这种日常生活变化里,即使不断有东西被毁坏,但也有什么东西在毁坏中恢复、再生。(温暖至极的文字)
  •     写给智障儿子光的温暖细小的感情随笔.配合了妻子做的象蜡笔画一样的写生图.完全看不出是<性的人>里的那个焦虑并笔触犀利的大江啊.
  •     康复起来吧 我的家庭
  •     很温柔
  •     看完之后 去听大江光的曲子 如果光的父亲不是大江健三郎 他的命运又会是怎样呢?
  •     是大江的一本随笔散文集,重点写他智障的长子与家人的生活经历,很简单的文字,很深重的感情,看来有必要找大江的小说来一读。
  •     在书中,看到了人,完整的人
  •     2005-30
  •     朴素而有力的文字
  •     很喜欢,温情的。
  •     最让我有所触动的是那封雨夜送到作者家门口的匿名明信片,里面有种虽经压抑却根深蒂固的恶意。寄信人凡庸却真实的内心世界,想必深深刺伤了老作家,好像杨绛说的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弱者怯懦,挥刀向更弱者”,而某些精神的强者如作者,只会生受下这些无望的中伤吧。
  •     后半部分就读不懂了呀…囧
  •     改改那句老话某非鱼 不知鱼之哀 看着看着开始嫉妒小光了
  •     请死的精精神神地。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