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2-1
ISBN:9787539949185
作者:杨元松
页数:268页

作者简介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放学回家,没有妈妈做好的饭菜;周末,没有爸爸陪着踢球。
相反,他们要去割猪草、背水、洗衣服、做饭、照顾爷爷奶奶和弟弟妹妹。
如若不坚强,软弱给谁看?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26个留守儿童的日记,一个群体的真实生活。 倪萍、崔永元、毕淑敏、邓飞倾情推荐
愿养尊处优的孩子因为这本书变成自立的强者!
愿深陷欲望的我们因为这本书找到最平凡的幸福。
读到目录,你就会沉默……
爸爸妈妈,我们在家。
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的孩子们大多送走了自己去远方打工的父母,独自或者是在爷爷奶奶叔伯亲戚的扶持下照顾家中的田地,牲畜。
2009年秋天,贵州大旱,饮水都成问题,孩子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他们坦然接受,偶尔抱怨,但是依然热爱自己的生活。
26个留守的孩子,平均年龄9岁,220篇日记,21幅象征梦想的画,21个发自心底的愿望,12封写给爸爸妈妈的信。
这些站在穷山之顶,恶水之上的孩子们,用稚嫩甚至娇弱的身躯撑起了那一片土地,还有他们的孤独生长。
又爱又累,他们依然微笑。
又爱又痛,我们只能流泪?

书籍目录

在物质贫乏中成长起来的00后——不要再吃了,再吃的话明天就不够了
•想啊!想啊!想啊!想得口水直流三千尺,想吃个包子竟难于上九天!
•饿着肚子,一直挨到下午放学。我饿得好像连肠子都不在了。
•奶奶的背篓里有好吃的,特别吸引我的是一块西瓜。
•爸爸没有寄钱回来,家里没有钱,买菜都成问题。
•妈妈,你到底什么时候才帮我买鞋啊?
•值得骄傲的是,十岁那年,我真的过生日了!
因留守而缺失的爱,谁来补偿?——妈妈,你在哪里?
•妈妈离开我最少要三个月的时间,我就和外婆在家。
•我真是想哭,爸爸好不容易才到家,可是才这么一个晚上,他又要走了。
•我多么希望爸爸可以留下来,可是我能有什么理由呢!
•我希望小猫咪能找到妈妈,一家团聚。
•过年不是为了压岁钱,而是爸爸妈妈回来过年。
•我一个人在新房子里睡,过两个星期就不害怕了。
稚嫩双肩能否扛起一整片土地?——我每天都放牛,有时放两次,一次是两三个小时
•我们把柴找够了,就背回家,我们甚至背不动那么一筐柴。
•等我把其他的衣服洗完,手已经很冷,连手打手都不知道疼了。
•我想起来:我家的包谷面最多只够吃三天了,前天我就想打的。
•我们每个人都背了很重的一筐草回家,尤其是爷爷,他背得特别多。
•我和奶奶去丫口背肥料,路又稀又滑。泥巴粘满了鞋,走一步粘一
些,走得越远粘得越多,鞋子越来越重。
•下午天气依然很热。我去地里摘蚕豆,把头一低,汗水就滴下来了。
没有坚持多久我就感觉有点受不了了。
•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背着沉重的水在崎岖的山路上快速行走。一个
下午我背了三趟,把一百五十斤水背到了家里。
如若不坚强,软弱给谁看?——我会照顾好弟弟,妈妈不用担心
•妈妈去打工时叫我做饭菜给弟弟吃,我做的饭菜都不是很好吃,不过我自
己觉得有点像妈妈做的。
•今天早上,我开机子打包谷面,我也没打过,试了很多次都不成功。
•如果奶奶的病能治好,那该多好啊!我想对老天说:“老天,你没有
良心啊!”
•我去离家较远的一口水井挑水。刚走了一半的路,看见那些黑色的树影子
在动,我很害怕,怕得我站了好久。后来我还是继续向前走了。
•只有我们三兄弟在家,我是最大的,还得做很多事呢!我起来还没有洗脸
就喂猪,喂完猪就做饭。
•我在拿板子的时候,手被钉子扎了一个洞,流血了,很痛。那时我真的很
想哭,但我看大家都在忙,我就忍住了没哭。
读书和生存,哪个才是主角?——老师,我又要请假了……
•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地面湿了。我得把包谷种下去,要不然明年就
没有吃的了,所以我和两个弟弟今天都没有去读书。
•今天开家长会,我也给爷爷讲了,可是我爷爷又老又忙,他没有来。
•刚到学校的时候,我还害怕被杨老师骂,因为昨天为了赶场买菜,我
又没去上学,也没有向他请假。
•今天我又没有去上学,家里没有水了,我必须去背水。
十几岁的孩子,正在怎样思考?——爸爸妈妈太不爱我们了,我们才这么大,就要上山去干活
•我想对妈妈说:“你只生了我和弟弟,没有养育我们,你根本没有尽到一
个母亲责任!”
•她说的每一句话都让我生气,我已经生气得想打人了,恨不得把所有的东
西都扔掉!
•我要的幸福就是我想的那些,并不是什么钱,可是我的家人却做不到!
•我心中的同情一下子就变成了报复的冲动——你平时不是那么嚣张吗?你
平时不是想打我就打吗?头疼?那就是我报复的最好时候了!
•妈妈又叫我打猪草了。我不高兴地说:“怎么天天都叫我去,这不公平!”
•奶奶叫我和他们一起去种包谷。我说:“我不想去。”奶奶说:“不想去
你就不要吃饭!”我说:“不吃饭我会饿死的,可我还不想被饿死呀!”
如果只看这一章,孩子们是多么快乐。——我觉得黄色的小猫长大以后不会认真捉老鼠
•我想,我已经有点胖了,该锻炼一下了。于是我脱了鞋,朝着那两包
衣服踢、打、骑,还咿呀大叫着,一直玩到很累很累了才停下来。
•我们放牛的地方离家有点远,我们是做好准备的,不光带了水,还带
了饭,渴了就喝水,饿了就吃饭,心情好的时候就高歌。
•我想到一个传递信息的好方法:在公路边选定一块砖,如果看见上面
有一株草,那就代表一部分同学已经走了,如果砖上面没有草,那就等。
•我有时候还跟小狗玩捉迷藏。怎么捉呢?我故意把小狗惹毛了,然后
就跑,它追我,我看它要追上了,就加快速度,跑进屋里躲起来。
•我和弟弟去砍竹竿来当枪打架(练功夫),后来弟弟被我的竹竿打到
了手哭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叫他也打我一棒,他不忍心打我,但是也
没有继续哭了。
•我们把猪食提到猪圈边的时候,弟弟上了一步台阶,他把头一抬,就
在这时候,最右边的那头猪把头伸出来,只差不到五厘米,弟弟的嘴巴就亲
到那头忙着吃饭的猪的鼻子了!当时我都快笑疯了。
后记
贺登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老师的话
杨元松(26个留守儿童的老师)

编辑推荐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放学回家,没有妈妈做好的饭菜;周末,没有爸爸陪着踢球。  相反,他们要去割猪草、背水、洗衣服、做饭、照顾爷爷奶奶和弟弟妹妹。  如若不坚强,软弱给谁看?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26个留守儿童的日记,一个群体的真实生活。倪萍、崔永元、毕淑敏、邓飞倾情推荐  愿养尊处优的孩子因为这本书变成自立的强者!  愿深陷欲望的我们因为这本书找到最平凡的幸福。  读到目录,你就会沉默…… 

前言

  2010年春天,万恶的旱魔踏足我们美丽的山野。起初,我们用自己的蛮干劲儿解决了生活用水问题。在抗旱大战来临之前,我们并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只是感觉生活用水比往年困难一点而已。  但是我发现,我们六年级的女孩杨海叫同学每星期总要请一两天假。起初她在请假条上只说家中有事,因为孩子不愿说,我也不便细究。这样过了两个星期,我隐约觉得这孩子有什么难言之隐,于是单独询问了她。  这一问可把我吓了一跳--原来她的爸妈常年不在家,家中就她和两个弟弟,他们的生活用水,要用大水壶到很远的地方背,双休日背的只够用两天。上课期间,下午放学去背就晚了,只得请假!这时候抗旱大战已经打响,党和政府在行动,爱心人士在行动。  我们也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和用水情况做全面摸底。同时,一向很重视写作教学的我让孩子们把自己生活中的感受用日记写下来,也当作摸底的一个事项。  这一摸就摸出了一大堆让人震撼的问题来:杨海叫每天放学回家,要做饭给两个弟弟吃,早上天不太亮就得起床做饭(因为离学校太远,他们中午不能回家吃午饭),几乎每天都得到山里去背柴,下雨时还得种坡地的玉米;杨敏的爸妈也常年在外地打工,她带着弟弟要做家务,要按时到一公里以外的公路上去背政府工作人员运来的水,要养一群鸡,下雨了也要种地;徐梅的爸爸去世几年了 ,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她也带着两个弟弟上学、放学、做家务、种玉米、种菜,到山中背柴、背水;父母离异、记事以来几乎没有得到母爱、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的徐艳,只要在家,几乎所有时间都用来帮助爷爷奶奶,不管是做家务还是种地,样样在行,奶奶身体不好,懂得感恩的孩子用她的勤劳尽量报答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杨海刚自小失怙,母亲早改嫁,现在,他几乎每天都得跟着视力非常糟糕的爷爷背水,他还小,只能用装二十斤的塑料壶……  对于孩子们日记中提到的事,我还是有点半信半疑,于是我和我的同事连续往一些留守儿童家跑了几趟,事实证明,现实比他们日记中记述的严重得多!  我感慨于孩子们的坚强,他们在日记中的那些长吁短叹,某些人可能认为那代表他们不够坚强,但是,如果把别人放到当时那种残酷的现实中,某些认为他们不够坚强的人恐怕就不是叹气,一定是惨叫、一定是活不下去了!  我们的遗憾是,因为能力原因,为孩子们做得太少了,偶尔送点水,主要是询问他们面临的困难,鼓励他们战胜困难、笑迎美好明天。于是,孩子们的日记在一天天的堆积,我们一如既往地和他们谈心,谈现实,谈未来,今天是这样,明天也是如此!我们认为,让孩子们看到美好的未来,这点非常重要,要把这一点变成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动机、动力和出发点。  将留守儿童日记出版,是我一年前的心愿。当时抗旱激战刚刚结束,被孩子们生活状况震撼的我,某一天在读孩子的一则日记时忽然想起:这种精神、这种生活,如果呈现在都市的孩子眼前,会怎么样呢?要把山区孩子们的生活呈现给都市的人们(包括大人和孩子),我最先想到的是图书。于是,这本日记就顺理成章的出来了。  首先把日记集的稿子递交出版社是去年八月,后来是以电话和电子邮箱的方式推荐、投稿。我本以为这样的材料到了出版社或出版商的眼前,会立即产生震撼,社会也会即刻为之一亮。可是,当得知我们不可能具备自费出版的经费之后,在好多出版单位里稿子就成了垃圾。我百思不得其解,好在我坚信人间有爱,继续收录着孩子们的日记,也继续抱着与仁者握手的幻想,继续发邮件和打电话。  几经周折,遇上了“北京时代华语”和江苏文艺出版社!他们接到稿子就决定了他们的努力方向,这是我和孩子们几世修来的福分!我亦认为整个社会当有所思考,因为我认为这事与“小悦悦事件”差别不是很大,“北京时代华语”和江苏文艺出版社比陈姨更有勇气,他们关顾的不只是深山里的一群孩子,城市的家长和孩子都必然从这本日记中受益匪浅。  接下来,为孩子们的未来操劳的是黔西南州副州长贺登祥先生。当他得知这本日记即将出版、且寄望他作序时,先生没有二话,直接答应,书还没有印刷,相应的研讨会已经在他的计划里,留守儿童的明天已经是他的大半个心事。  在这里,本人代表小作者们,诚挚感谢“时代华语”和江苏文艺出版社、感谢贺副州长、感谢王定芳老师!感谢支持这本书出炉的我的同事!  现在,这本书基本算是“大功告成”了。值得说明的是我并不是要把孩子们的生活现状告知广大有爱心的人们,然后让大家一起去“改变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我不是在大呼小叫地说:“给孩子们幸福、别让他们干繁重的劳动!”也不是说:“孩子们过得太贫苦了,给他们一点物质帮助吧”--都不是!我的想法是:不必太急切地改变他们的处境,但是一定要为他们探讨寻找美好明天的做法和意志,让坚强的人认识更坚强的人,让处境相近的人互相激励,把苦难当财富享受!一句话:不要用可怜的眼光看他们,要用赞赏的眼神为他们加油!即使要为他们修路铺桥,也是我们背后的秘密,不能让他们认为有爱心人士在就万事大吉。  愿留守儿童不再是社会的潜藏病灶!  愿我们不再为留守儿童纠心!  愿养尊处优的孩子因为这本书变成自立的强者!  愿仁者平安幸福!  杨元松  26个留守儿童的老师  2010年春天,万恶的旱魔踏足我们美丽的山野。起初,我们用自己的蛮干劲儿解决了生活用水问题。在抗旱大战来临之前,我们并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只是感觉生活用水比往年困难一点而已。  但是我发现,我们六年级的女孩杨海叫同学每星期总要请一两天假。起初她在请假条上只说家中有事,因为孩子不愿说,我也不便细究。这样过了两个星期,我隐约觉得这孩子有什么难言之隐,于是单独询问了她。  这一问可把我吓了一跳--原来她的爸妈常年不在家,家中就她和两个弟弟,他们的生活用水,要用大水壶到很远的地方背,双休日背的只够用两天。上课期间,下午放学去背就晚了,只得请假!这时候抗旱大战已经打响,党和政府在行动,爱心人士在行动。  我们也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和用水情况做全面摸底。同时,一向很重视写作教学的我让孩子们把自己生活中的感受用日记写下来,也当作摸底的一个事项。  这一摸就摸出了一大堆让人震撼的问题来:杨海叫每天放学回家,要做饭给两个弟弟吃,早上天不太亮就得起床做饭(因为离学校太远,他们中午不能回家吃午饭),几乎每天都得到山里去背柴,下雨时还得种坡地的玉米;杨敏的爸妈也常年在外地打工,她带着弟弟要做家务,要按时到一公里以外的公路上去背政府工作人员运来的水,要养一群鸡,下雨了也要种地;徐梅的爸爸去世几年了 ,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她也带着两个弟弟上学、放学、做家务、种玉米、种菜,到山中背柴、背水;父母离异、记事以来几乎没有得到母爱、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的徐艳,只要在家,几乎所有时间都用来帮助爷爷奶奶,不管是做家务还是种地,样样在行,奶奶身体不好,懂得感恩的孩子用她的勤劳尽量报答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杨海刚自小失怙,母亲早改嫁,现在,他几乎每天都得跟着视力非常糟糕的爷爷背水,他还小,只能用装二十斤的塑料壶……  对于孩子们日记中提到的事,我还是有点半信半疑,于是我和我的同事连续往一些留守儿童家跑了几趟,事实证明,现实比他们日记中记述的严重得多!  我感慨于孩子们的坚强,他们在日记中的那些长吁短叹,某些人可能认为那代表他们不够坚强,但是,如果把别人放到当时那种残酷的现实中,某些认为他们不够坚强的人恐怕就不是叹气,一定是惨叫、一定是活不下去了!  我们的遗憾是,因为能力原因,为孩子们做得太少了,偶尔送点水,主要是询问他们面临的困难,鼓励他们战胜困难、笑迎美好明天。于是,孩子们的日记在一天天的堆积,我们一如既往地和他们谈心,谈现实,谈未来,今天是这样,明天也是如此!我们认为,让孩子们看到美好的未来,这点非常重要,要把这一点变成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动机、动力和出发点。  将留守儿童日记出版,是我一年前的心愿。当时抗旱激战刚刚结束,被孩子们生活状况震撼的我,某一天在读孩子的一则日记时忽然想起:这种精神、这种生活,如果呈现在都市的孩子眼前,会怎么样呢?要把山区孩子们的生活呈现给都市的人们(包括大人和孩子),我最先想到的是图书。于是,这本日记就顺理成章的出来了。  首先把日记集的稿子递交出版社是去年八月,后来是以电话和电子邮箱的方式推荐、投稿。我本以为这样的材料到了出版社或出版商的眼前,会立即产生震撼,社会也会即刻为之一亮。可是,当得知我们不可能具备自费出版的经费之后,在好多出版单位里稿子就成了垃圾。我百思不得其解,好在我坚信人间有爱,继续收录着孩子们的日记,也继续抱着与仁者握手的幻想,继续发邮件和打电话。  几经周折,遇上了“北京时代华语”和江苏文艺出版社!他们接到稿子就决定了他们的努力方向,这是我和孩子们几世修来的福分!我亦认为整个社会当有所思考,因为我认为这事与“小悦悦事件”差别不是很大,“北京时代华语”和江苏文艺出版社比陈姨更有勇气,他们关顾的不只是深山里的一群孩子,城市的家长和孩子都必然从这本日记中受益匪浅。  接下来,为孩子们的未来操劳的是黔西南州副州长贺登祥先生。当他得知这本日记即将出版、且寄望他作序时,先生没有二话,直接答应,书还没有印刷,相应的研讨会已经在他的计划里,留守儿童的明天已经是他的大半个心事。  在这里,本人代表小作者们,诚挚感谢“时代华语”和江苏文艺出版社、感谢贺副州长、感谢王定芳老师!感谢支持这本书出炉的我的同事!  现在,这本书基本算是“大功告成”了。值得说明的是我并不是要把孩子们的生活现状告知广大有爱心的人们,然后让大家一起去“改变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我不是在大呼小叫地说:“给孩子们幸福、别让他们干繁重的劳动!”也不是说:“孩子们过得太贫苦了,给他们一点物质帮助吧”--都不是!我的想法是:不必太急切地改变他们的处境,但是一定要为他们探讨寻找美好明天的做法和意志,让坚强的人认识更坚强的人,让处境相近的人互相激励,把苦难当财富享受!一句话:不要用可怜的眼光看他们,要用赞赏的眼神为他们加油!即使要为他们修路铺桥,也是我们背后的秘密,不能让他们认为有爱心人士在就万事大吉。  愿留守儿童不再是社会的潜藏病灶!  愿我们不再为留守儿童纠心!  愿养尊处优的孩子因为这本书变成自立的强者!  愿仁者平安幸福!  杨元松  26个留守儿童的老师

内容概要

杨元松
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语文教师,27个留守儿童的班主任。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他要求孩子们每天写日记。本来只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教学活动,但,在那一篇篇日记中,他感受到孩子们的快乐和烦恼,坚强和困惑,乐观和坦然,并深受感动。但他无能为力,于是决心把这些的故事,告诉那些不知道的人们。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过去有句话,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你们就像一朵朵小花,真漂亮!跟小朋友们一 块儿过新年最开心!”薄熙来动情地说,“你们的爸爸妈妈远离家乡,在外打工,但 你们并不孤单。你们都是咱重庆的孩子,重庆是个有感情的城市,很多重庆人都会 关心你们。逢年过节,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都会和你们在一起,和其他小朋友一样 ,你们会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中国青年报  一向关注慈善的著名影视明星刘晓庆低调现身此次剧组活动,刘晓庆对于新乡太 阳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表现出极大的关心,与剧组共同为孩子们捐献了生活学 习用品。对于是否加盟该片的问题,据悉双方正在剧本和角色的磨合之中。  ——新浪娱乐  孙莉、旭日阳刚亮相北京某度假村,探望一群久未与父母相见的安徽农村留守儿童 。  ——成都商报  张一白:我对所有的儿童都感兴趣,关注,尤其是那些留守儿童,因为在我曾经生 活岁月里,在从事艺术工作之前,我曾经在中国西南比较贫穷的地区生活过、工作 过,目睹过一些贫困儿童、留守儿童的生活,和他们的那种遭遇,对他们的这种生 活和遭遇其实有一种抱有同情的心理,也希望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所以一直 以来(做了很多事)包括捐衣服、捐米,未来也还会做很多的事情,我也期待能用给 自己的作品去反映他们的生活,去呼吁社会上的人们去关注他们。  ——凤凰网娱乐  作为“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代言人的董洁随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工作人员驱车前 往德阳中江县古店乡金铃村,看望那里的留守儿童,成都商报记者也一路跟随前往 。昨日天气酷热,董洁却热情饱满。  ——成都商报  于震受邀出任此次系列活动的“爱心大使”,与周迅、王宝强、孙莉、王艳、旭日阳 刚等众多演艺界爱心人士为留守儿童送上祝福。当天于震也亲临现场,与30位安徽 留守儿童共同度过了愉快又充实的一天。  ——腾讯网 

章节摘录

  在物质贫乏中成长起来的00后--  不要再吃了,再吃的话明天就不够了  2010年4月  8  日  晴 星期四  我们想吃点东西都很难。  就拿包子来说吧,在我们这里没有谁会经常担包子来卖,就谈不上吃包子了。只在一些情况下,母亲偶尔会带我们到场坝上去,才有机会吃到,但是马上就得回家。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卖包子的人也偶尔会到学校门前来卖包子,要身上有钱才能买到,但有时母亲一分钱也不给,一个也吃不到。看见卖包子的人来了,就只有看的份。想啊!想啊!想啊!想得口水直流三千尺,想吃个包子竟难于上九天!  2010年4月  5  日  晴 星期一  昨天爸爸回来了。他没有给我们买什么东西,他这次主要是为了带一些钱回来还债。但是我们还是特别高兴,因为从此以后什么事情都有爸爸在,我们不用担心了。  可是让我怎么也不会想到的是,今天一早起床,爸爸就说他又要出门打工了!他对我们说:“今天下午四点钟,我就要走了,你们在家要听奶奶的安排,下雨时,要记得把包谷种下去。”  我没有说什么,就默默的煮饭和做菜,吃完饭我就去洗衣服,我也没有心情去上学。我真是想哭,爸爸好不容易才到家,可是才这么一个晚上,他又要走了,我在家又要读书又要带弟弟,又要干地里的活,天那么干,还要背水,我怎么办嘛!光说是下雨了要种包谷,可是我还要上学呢,说来轻巧,做起来就难!难道还要让我再请几天的假吗!我多么希望爸爸可以留下来,可是我能有什么理由呢!  到了下午,爸爸又说他今天去不成了,他说还有两家人的钱还没有送去,今天晚上还得跑路。不过他说明天非走不可。  2010年4月  6  日  晴 星期二  下午放学刚刚到家门口,爸爸恰好把门锁上出门。我还不熟悉那锁,开了半天也没打开,越是开不了,心里就越难过,越是难过就想发火,可是火还没有发出来,我就哭了。爸爸望着我,起初他不说话,我也不说。后来他见我开不了门,就来帮我。他说:“我已经把菜买好了,想吃什么,自己动手做就行了。”我心里说:“有什么好吃的呢!不就是些菜和那点肉吗,有什么稀罕的!”  爸爸说完,就只管叫弟弟跟他一起去公路边等车,我把门锁上后也跟了去。到了公路上,想到只要客车一来爸爸就要离开我们,把好多事情扔给我们,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回来。想着想着我就忍不住又哭了。爸爸问我:“你为什么要哭?”我不说话。爸爸又说:“你要好好读书,一定要把初三读完再去打工。”我一直哭到爸爸上车。回到家里,我心里空空的,什么事情也不想做,连饭也不想吃。  因留守而缺失的爱,谁来补偿?--妈妈,你在哪里?  2011年9月  16  日  多云 星期五  今天放学回家,在屋后看到妈妈,她对我说,她帮我做饭,我的任务是打钱纸。  我进屋洗了脸,妈妈就把纸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她把纸比一比,对我说:“要这样对好了才裁开,再合起来打。”然后妈妈就去帮我做饭。我先想了半天,妈妈又说:“要细心思考才能做好一件事。”  我就用心的慢慢裁,裁出来的纸张有大的也有小的,大的打长钱,小的打一般的纸钱。我裁了半天,裁好我已经是满头大汗。  然后我就开始打了。我找不到木锤(槌)子,就找到小钉锤,我打一叠后知道小锤子不好打,有两次太玄了,差一点打着我的手。我就去找木棒,我很担心真打着自己的手。但我想到妈妈要去很远的地方打工,在她出去之前,她要给外公烧一点纸钱。想为妈妈做一点事,也就没什么怕的了。我边想边打。妈妈离开我最少要有三个月的时间,我就和外婆在家,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能回来。  2010年4月  4  日  阴转小雨 星期日  奶奶爱劳动,即使在农闲时节,她也闲不下来,要么是打猪草,要么是割牛草,要么就是到山林里去找药材。今天天气变了,下了毛毛雨。奶奶还是要上山去找药材。妈妈说,路那么滑,干脆别去了。奶奶说不怕,她随便炒饭吃好就上山了。我们因为也要去大伯家帮忙,跟着出了门。  天黑了我们回来,奶奶不在家,我就问爷爷。爷爷说奶奶在山上摔伤了,头磕破了,牙齿摔松了两颗,出了很多血,正在卫生室包药。我听了心里又怕又难过,急忙打电话给姑妈。姑妈很快把奶奶送回来了,我们老远就去接。  到家以后,奶奶一点东西也没吃就睡觉了。晚上,听见奶奶痛苦的呻吟声,我的心里也难过极了。  2010年4月  20  日  晴 星期二  早上,爸爸打电话给妈妈,我偷听到了爸爸今天要回来,我就特别高兴。又听说只不过回来种两三天玉米就走,听了又有些难过,因为爸爸好久都没有回家,为什么总是回来不久就走呢?  妹妹突然跑来说:“姐姐你怎么啦?”我说:“没事。”我和妹妹就上学去了。  放学回到家,爸爸果然在家,妹妹就跑去问有没有买东西回来,爸爸就说在背箩里,自己找。爸爸的背箩里有好多的东西,有苹果、梨子、香蕉、糕点、面条、还有新裤子和鞋子呢!我们都很高兴,一直围着爸爸打闹。  稚嫩双肩能否扛起一整片土地?--我每天都放牛,有时放两次,一次是两三个小时  2010年5月  1  日  晴 星期六  早上,天刚刚亮,奶奶就叫我快点起床。我问奶奶:“这么早叫我起来干什么呀?”奶奶说叫我和他们一起去种包谷。我说我不想去。奶奶说:“不想去你就不要吃饭!”我说不吃饭我会饿死的,可我还不想被饿死呀!奶奶说不想死就快点去种包谷。我就懒洋洋地扛着锄头跟着奶奶去种包谷了。  我问奶奶,大伯怎么不来帮忙。奶奶说我大伯昨天帮忙种了一天,累了,今天可能不来了。  到了地里,我们都已经种完一块地的一半,大伯才来。我们又种了另一块地的一半,就回家了。我想,我下次再也不来了,这活太累人了!  2011年7月  2  日  阵雨 星期六  我有时很快乐,有时很伤心。开心的一天就像没有白活,可是伤心的一天就像白活似的。  我每天都放牛,有时两次,有时放一次,一次是两三个小时。放牛也不太好玩,早上有很多蚊子,我身上有很多包就是蚊子咬的。下午也有蚊子,我回来就用爱心老师给的药。果然好得快,我身上的包不见了,身上很爽快,我每次放牛回来都用。后来我就不怕放牛了。  如若不坚强,软弱给谁看?--我会照顾好弟弟,妈妈不用担心  2010年3月  27  日  晴 星期六  早上,我们吃了一点饭,就去背水。政府的人把水运到丫口,我们就到那儿背。我们每趟必须背满一壶--壶是装五十斤的。(若是因为)背得少了,等你来第二趟水就没有了。  第一次是一位堂哥哥用摩托车帮我们把水拉到分小路(公路与小路的岔路口)的地方,我们从那儿把水背到家。第二次是村委会的人帮忙把两壶水直接背到我们家里。我一定要记住这些好人的恩情,永远都不忘记他们!  下午,奶奶叫我和她一起去背柴。奶奶一直都住在叔叔家。叔叔和婶婶都出门好久了,全靠奶奶照顾堂妹堂弟。比较大的堂哥哥在上中学,每星期在家的时间还不满两天。奶奶老了,上山背柴太吃力了,我真担心她会不小心摔倒。堂妹明明知道奶奶在照顾她们,却连背柴这样的小事都不去帮忙,成天都只想在家里玩,都是十一岁的人了,还不懂一点事。  2010年3月  28  日  晴 星期日  我昨天就和奶奶讲好了,今天要去洗衣服。可奶奶却说不去了,堂妹也不去,我不知道为什么,就和弟弟去了,回来已经是下午。姨妈遇见我们,请我们去她家玩。反正没有很重要的事,我晒好衣服就去了。  姨妈家就在我家原来住的那个山沟里,离我家大约有两公里山路。我到她家的时候,姨妈正在开打米机打米。我想起来:我家的包谷(玉米,下同)面最多只够吃三天了,前天我就想打的,可我一个人不会打,也怕把机子打坏了。于是我就问姨妈,我背包谷来让她帮忙打行不行?姨妈说是可以。我心里也就不那么着急了。  2010年3月  31  日  晴 星期三  下午放学回到家,我背了四十多斤包谷去姨妈家打包谷面。因为家里已经没有包谷面也没有米可以做饭,我们很久没有吃过米饭了。  背着重东西,山路又不好走,到姨妈家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姨妈当时有点忙,我说:“如果你忙的话,那就晚点打吧,多晚都可以。”姨妈说:“晚上用电的人家多,电力不强,带不动机子,再说晚点打的话,你得明天才背回家,那就又得跑一趟,还是早点打的好。”姨妈帮我打好包谷面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我不敢回家,因为我要走的那路上冷清清的,没有人家。还有人说那段路上经常有鬼打架,我很害怕,于是只好到杨敏家睡,到天亮再回家。也不知道弟弟他们在家怎么样了,可是我也没有办法。  2010年4月  19  日  多云 星期日  今天早的时候我在家抹包谷,之后我就去开机子打包谷面,我没有自己开机子打过包谷面,也不会打,放大了机子就卡住了。我试了很多次都不成功,我就不打了。然后我就一个人去找昨天奶奶带我们找的那种东西。  我起初想起了一个地方,那种东西很多,但是我很怕,因为我听说不久前有个小孩死在那个地方。但是仔细想想,我很需要钱买东西。我就去了。我很怕,而且我的脚又肿了,不过只肿了一点点,不是很严重。这一次找到了许多可以卖的东西,估计可以卖到一些钱吧,我想我们有钱买菜了!  读书和生存,哪个才是主角?--老师,我又要请假了……  2010年4月  8  日  晴 星期四  今天早上很早的时候我就起床了,为了做饭让弟弟吃了去上学。我要在家背水。因为今天政府的人又要运水到公路边发放,每户人家都得按时间去领,错过时间就没有了,我只好又不去上学了。  家中这两天实在没有水了,奶奶的身体又实在不好,这几天都生病,连走路都成问题,去打了针,又买了药来吃,可也不见好,也不可能等她去背水了。这老天真害人,要不是它一直干旱,我们有水,也就不用老是耽误学习了,我真的不想这样耽误啊!  2010年4月  20  日  晴 星期一  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地面湿了。我得把包谷种下去,要不然明年就没有吃的了,所以我和两个弟弟今天都没有去读书。这件事情好几天以前我就跟我们班主任老师讲过了,所以今天就没有跟他请假。  早上,我们随便做了一点饭吃,三个人扛着锄头、背上包谷种子往地里去了。奶奶平时住在我叔叔家,她们今天也要抓紧时间种包谷。我们到地里没有多久,奶奶也进地来了。我们先去老屋基那边种,很快就种完了三块比较大的地。我们种得太快了,所以到后来我的手就痛起来了。但是我们没有休息,而是去帮奶奶她们。奶奶她们种的地不大,只是几小块,所以我们很快就忙完了。看时间还早,我们每人就又找了一筐柴背回来。我们刚刚到家,读书的学生就回来了。  2010年4月  21  日  晴 星期二  我知道明天又是赶场的时间了,这对我来说很重要。我跟奶奶商量说,我很需要去赶一趟场,因为家里早已经没有菜吃了--天那么干旱,什么都种不出来。再说,米也早就没有了,每一顿饭都是吃包谷面,都不想吃了。可是我如果去赶场,又要耽误学习,也怕老师埋怨。奶奶一时间也不晓得怎么办好,她想了一下说:“那你明天就和我一起去赶场吧。”奶奶是答应我了,可我心里还是很矛盾的,也不晓得到底顾哪边好。  2010年4月  10  日  晴 星期六  今天早上妈妈去赶场,我叫妈妈给我买一个日记本,还让妈妈帮我买笔。妈妈就说:“你们吃完饭去取水,我去赶场帮你们买东西。”  于是,我就让弟弟去生火做饭,我帮妈妈抓鸡去卖,我费了好大的力才把鸡抓住。  妈妈走了一会儿,我们也吃完了饭,我就拿起装50斤的塑料水壶,弟弟拿了一个装30斤的,我们就出发了。  我一边走一边想,如果妈妈给我买新笔记本的话,我就好好设计我的日记本,在一页上画棋盘格子,那我就可以胜徐健友了。  我们好不容易才等到妈妈回来,我高高兴兴地跑去看妈妈买了哪些东西,看来看去竟然没有我的日记本,而买来的是《新华字典》,妈妈不识字。真是、真是、真是……  妈妈把我平时最喜欢的包子拿给我,我都没有心情吃!  十几岁的孩子,正在怎样思考?--爸爸妈妈太不爱我们了,我们才这么大,就要上山去干活  2010年4月  3  日  阴 星期六  今天早上,我起床时,大哥和二哥都已经不在家了。张庭和张俊还没有起床,我就去叫他们两个。  他们起来时,不见大哥和二哥,他们就问我,我说:“我也不知道,或许是去丫口吧。”  吃完了早饭,我就叫张庭拿昨天准备的椿芽去卖。  后来张庭回来了,他说:“今天我的运气太好了,刚刚到丫口就有车子(开车的人)要了!我问张庭卖了多少钱,张庭回答说,卖了十五元,有五元是那卖椿芽的人送的。那人说,是给他的爬树钱……  我为今天的”收入“高兴的同时,也有点过意不去。  在物质贫乏中成长起来的00后--  不要再吃了,再吃的话明天就不够了  2010年4月  8  日  星期四 晴  我们想吃点东西都很难。  就拿包子来说吧,在我们这里没有谁会经常担包子来卖,就谈不上吃包子了。只在一些情况下,母亲偶尔会带我们到场坝上去,才有机会吃到,但是马上就得回家。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卖包子的人也偶尔会到学校门前来卖包子,要身上有钱才能买到,但有时母亲一分钱也不给,一个也吃不到。看见卖包子的人来了,就只有看的份。想啊!想啊!想啊!想得口水直流三千尺,想吃个包子竟难于上九天!  2010年4月  5  日  星期一 晴  昨天爸爸回来了。他没有给我们买什么东西,他这次主要是为了带一些钱回来还债。但是我们还是特别高兴,因为从此以后什么事情都有爸爸在,我们不用担心了。  可是让我怎么也不会想到的是,今天一早起床,爸爸就说他又要出门打工了!他对我们说:“今天下午四点钟,我就要走了,你们在家要听奶奶的安排,下雨时,要记得把包谷种下去。”  我没有说什么,就默默的煮饭和做菜,吃完饭我就去洗衣服,我也没有心情去上学。我真是想哭,爸爸好不容易才到家,可是才这么一个晚上,他又要走了,我在家又要读书又要带弟弟,又要干地里的活,天那么干,还要背水,我怎么办嘛!光说是下雨了要种包谷,可是我还要上学呢,说来轻巧,做起来就难!难道还要让我再请几天的假吗!我多么希望爸爸可以留下来,可是我能有什么理由呢!  到了下午,爸爸又说他今天去不成了,他说还有两家人的钱还没有送去,今天晚上还得跑路。不过他说明天非走不可。  2010年4月  6  日  星期二 晴  下午放学刚刚到家门口,爸爸恰好把门锁上出门。我还不熟悉那锁,开了半天也没打开,越是开不了,心里就越难过,越是难过就想发火,可是火还没有发出来,我就哭了。爸爸望着我,起初他不说话,我也不说。后来他见我开不了门,就来帮我。他说:“我已经把菜买好了,想吃什么,自己动手做就行了。”我心里说:“有什么好吃的呢!不就是些菜和那点肉吗,有什么稀罕的!”  爸爸说完,就只管叫弟弟跟他一起去公路边等车,我把门锁上后也跟了去。到了公路上,想到只要客车一来爸爸就要离开我们,把好多事情扔给我们,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回来。想着想着我就忍不住又哭了。爸爸问我:“你为什么要哭?”我不说话。爸爸又说:“你要好好读书,一定要把初三读完再去打工。”我一直哭到爸爸上车。回到家里,我心里空空的,什么事情也不想做,连饭也不想吃。  因留守而缺失的爱,谁来补偿?--妈妈,你在哪里?  2011年9月  16  日  星期五 多云  今天放学回家,在屋后看到妈妈,她对我说,她帮我做饭,我的任务是打钱纸。  我进屋洗了脸,妈妈就把纸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她把纸比一比,对我说:“要这样对好了才裁开,再合起来打。”然后妈妈就去帮我做饭。我先想了半天,妈妈又说:“要细心思考才能做好一件事。”  我就用心的慢慢裁,裁出来的纸张有大的也有小的,大的打长钱,小的打一般的纸钱。我裁了半天,裁好我已经是满头大汗。  然后我就开始打了。我找不到木锤(槌)子,就找到小钉锤,我打一叠后知道小锤子不好打,有两次太玄了,差一点打着我的手。我就去找木棒,我很担心真打着自己的手。但我想到妈妈要去很远的地方打工,在她出去之前,她要给外公烧一点纸钱。想为妈妈做一点事,也就没什么怕的了。我边想边打。妈妈离开我最少要有三个月的时间,我就和外婆在家,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能回来。  2010年4月  4  日  星期日 阴转小雨  奶奶爱劳动,即使在农闲时节,她也闲不下来,要么是打猪草,要么是割牛草,要么就是到山林里去找药材。今天天气变了,下了毛毛雨。奶奶还是要上山去找药材。妈妈说,路那么滑,干脆别去了。奶奶说不怕,她随便炒饭吃好就上山了。我们因为也要去大伯家帮忙,跟着出了门。  天黑了我们回来,奶奶不在家,我就问爷爷。爷爷说奶奶在山上摔伤了,头磕破了,牙齿摔松了两颗,出了很多血,正在卫生室包药。我听了心里又怕又难过,急忙打电话给姑妈。姑妈很快把奶奶送回来了,我们老远就去接。  到家以后,奶奶一点东西也没吃就睡觉了。晚上,听见奶奶痛苦的呻吟声,我的心里也难过极了。  2010年4月  20  日  星期二 晴  早上,爸爸打电话给妈妈,我偷听到了爸爸今天要回来,我就特别高兴。又听说只不过回来种两三天玉米就走,听了又有些难过,因为爸爸好久都没有回家,为什么总是回来不久就走呢?  妹妹突然跑来说:“姐姐你怎么啦?”我说:“没事。”我和妹妹就上学去了。  放学回到家,爸爸果然在家,妹妹就跑去问有没有买东西回来,爸爸就说在背箩里,自己找。爸爸的背箩里有好多的东西,有苹果、梨子、香蕉、糕点、面条、还有新裤子和鞋子呢!我们都很高兴,一直围着爸爸打闹。  稚嫩双肩能否扛起一整片土地?--我每天都放牛,有时放两次,一次是两三个小时  2010年5月  1  日  星期六 晴  早上,天刚刚亮,奶奶就叫我快点起床。我问奶奶:“这么早叫我起来干什么呀?”奶奶说叫我和他们一起去种包谷。我说我不想去。奶奶说:“不想去你就不要吃饭!”我说不吃饭我会饿死的,可我还不想被饿死呀!奶奶说不想死就快点去种包谷。我就懒洋洋地扛着锄头跟着奶奶去种包谷了。  我问奶奶,大伯怎么不来帮忙。奶奶说我大伯昨天帮忙种了一天,累了,今天可能不来了。  到了地里,我们都已经种完一块地的一半,大伯才来。我们又种了另一块地的一半,就回家了。我想,我下次再也不来了,这活太累人了!  2011年7月  2  日  星期六 阵雨  我有时很快乐,有时很伤心。开心的一天就像没有白活,可是伤心的一天就像白活似的。  我每天都放牛,有时两次,有时放一次,一次是两三个小时。放牛也不太好玩,早上有很多蚊子,我身上有很多包就是蚊子咬的。下午也有蚊子,我回来就用爱心老师给的药。果然好得快,我身上的包不见了,身上很爽快,我每次放牛回来都用。后来我就不怕放牛了。  如若不坚强,软弱给谁看?--我会照顾好弟弟,妈妈不用担心  2010年3月  27  日  星期六 晴  早上,我们吃了一点饭,就去背水。政府的人把水运到丫口,我们就到那儿背。我们每趟必须背满一壶--壶是装五十斤的。(若是因为)背得少了,等你来第二趟水就没有了。  第一次是一位堂哥哥用摩托车帮我们把水拉到分小路(公路与小路的岔路口)的地方,我们从那儿把水背到家。第二次是村委会的人帮忙把两壶水直接背到我们家里。我一定要记住这些好人的恩情,永远都不忘记他们!  下午,奶奶叫我和她一起去背柴。奶奶一直都住在叔叔家。叔叔和婶婶都出门好久了,全靠奶奶照顾堂妹堂弟。比较大的堂哥哥在上中学,每星期在家的时间还不满两天。奶奶老了,上山背柴太吃力了,我真担心她会不小心摔倒。堂妹明明知道奶奶在照顾她们,却连背柴这样的小事都不去帮忙,成天都只想在家里玩,都是十一岁的人了,还不懂一点事。  2010年3月  28  日  星期日 晴  我昨天就和奶奶讲好了,今天要去洗衣服。可奶奶却说不去了,堂妹也不去,我不知道为什么,就和弟弟去了,回来已经是下午。姨妈遇见我们,请我们去她家玩。反正没有很重要的事,我晒好衣服就去了。  姨妈家就在我家原来住的那个山沟里,离我家大约有两公里山路。我到她家的时候,姨妈正在开打米机打米。我想起来:我家的包谷(玉米,下同)面最多只够吃三天了,前天我就想打的,可我一个人不会打,也怕把机子打坏了。于是我就问姨妈,我背包谷来让她帮忙打行不行?姨妈说是可以。我心里也就不那么着急了。  2010年3月  31  日  星期三 晴  下午放学回到家,我背了四十多斤包谷去姨妈家打包谷面。因为家里已经没有包谷面也没有米可以做饭,我们很久没有吃过米饭了。  背着重东西,山路又不好走,到姨妈家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姨妈当时有点忙,我说:“如果你忙的话,那就晚点打吧,多晚都可以。”姨妈说:“晚上用电的人家多,电力不强,带不动机子,再说晚点打的话,你得明天才背回家,那就又得跑一趟,还是早点打的好。”姨妈帮我打好包谷面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我不敢回家,因为我要走的那路上冷清清的,没有人家。还有人说那段路上经常有鬼打架,我很害怕,于是只好到杨敏家睡,到天亮再回家。也不知道弟弟他们在家怎么样了,可是我也没有办法。  2010年4月  19  日  星期日 多云  今天早的时候我在家抹包谷,之后我就去开机子打包谷面,我没有自己开机子打过包谷面,也不会打,放大了机子就卡住了。我试了很多次都不成功,我就不打了。然后我就一个人去找昨天奶奶带我们找的那种东西。  我起初想起了一个地方,那种东西很多,但是我很怕,因为我听说不久前有个小孩死在那个地方。但是仔细想想,我很需要钱买东西。我就去了。我很怕,而且我的脚又肿了,不过只肿了一点点,不是很严重。这一次找到了许多可以卖的东西,估计可以卖到一些钱吧,我想我们有钱买菜了!  读书和生存,哪个才是主角?--老师,我又要请假了……  2010年4月  8  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早上很早的时候我就起床了,为了做饭让弟弟吃了去上学。我要在家背水。因为今天政府的人又要运水到公路边发放,每户人家都得按时间去领,错过时间就没有了,我只好又不去上学了。  家中这两天实在没有水了,奶奶的身体又实在不好,这几天都生病,连走路都成问题,去打了针,又买了药来吃,可也不见好,也不可能等她去背水了。这老天真害人,要不是它一直干旱,我们有水,也就不用老是耽误学习了,我真的不想这样耽误啊!  2010年4月  20  日  星期一 晴  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地面湿了。我得把包谷种下去,要不然明年就没有吃的了,所以我和两个弟弟今天都没有去读书。这件事情好几天以前我就跟我们班主任老师讲过了,所以今天就没有跟他请假。  早上,我们随便做了一点饭吃,三个人扛着锄头、背上包谷种子往地里去了。奶奶平时住在我叔叔家,她们今天也要抓紧时间种包谷。我们到地里没有多久,奶奶也进地来了。我们先去老屋基那边种,很快就种完了三块比较大的地。我们种得太快了,所以到后来我的手就痛起来了。但是我们没有休息,而是去帮奶奶她们。奶奶她们种的地不大,只是几小块,所以我们很快就忙完了。看时间还早,我们每人就又找了一筐柴背回来。我们刚刚到家,读书的学生就回来了。  2010年4月  21  日  星期二 晴  我知道明天又是赶场的时间了,这对我来说很重要。我跟奶奶商量说,我很需要去赶一趟场,因为家里早已经没有菜吃了--天那么干旱,什么都种不出来。再说,米也早就没有了,每一顿饭都是吃包谷面,都不想吃了。可是我如果去赶场,又要耽误学习,也怕老师埋怨。奶奶一时间也不晓得怎么办好,她想了一下说:“那你明天就和我一起去赶场吧。”奶奶是答应我了,可我心里还是很矛盾的,也不晓得到底顾哪边好。  2010年4月  10  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早上妈妈去赶场,我叫妈妈给我买一个日记本,还让妈妈帮我买笔。妈妈就说:“你们吃完饭去取水,我去赶场帮你们买东西。”  于是,我就让弟弟去生火做饭,我帮妈妈抓鸡去卖,我费了好大的力才把鸡抓住。  妈妈走了一会儿,我们也吃完了饭,我就拿起装50斤的塑料水壶,弟弟拿了一个装30斤的,我们就出发了。  我一边走一边想,如果妈妈给我买新笔记本的话,我就好好设计我的日记本,在一页上画棋盘格子,那我就可以胜徐健友了。  我们好不容易才等到妈妈回来,我高高兴兴地跑去看妈妈买了哪些东西,看来看去竟然没有我的日记本,而买来的是《新华字典》,妈妈不识字。真是、真是、真是……  妈妈把我平时最喜欢的包子拿给我,我都没有心情吃!  十几岁的孩子,正在怎样思考?--爸爸妈妈太不爱我们了,我们才这么大,就要上山去干活  2010年4月  3  日  星期六 阴  今天早上,我起床时,大哥和二哥都已经不在家了。张庭和张俊还没有起床,我就去叫他们两个。  他们起来时,不见大哥和二哥,他们就问我,我说:“我也不知道,或许是去丫口吧。”  吃完了早饭,我就叫张庭拿昨天准备的椿芽去卖。  后来张庭回来了,他说:“今天我的运气太好了,刚刚到丫口就有车子(开车的人)要了!我问张庭卖了多少钱,张庭回答说,卖了十五元,有五元是那卖椿芽的人送的。那人说,是给他的爬树钱……  我为今天的”收入“高兴的同时,也有点过意不去。  ……

图书封面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9条)

  •     看这本书还是有原因的,自己也是留守过来人,看着书名格外熟悉。记得是七岁吧,父母开始外出做生意,他们不常回来,新年才是团聚之时,那时还不懂什么东西,对父母并没有太多的思念,期待他们回来只不过是能给我带点小东西过来,不过不知为什么,那时每接到他们的电话,自己总是哭得稀里哗啦,两个姐姐也是,也不知道要在电话中与他们说什么,什么也说不出来。那时起家庭条件好转起来,我的生活不同于大山中的孩子们,我的物质条件是好的,没有太多的家庭压力与经济负担。开始对父母有明确的思念是高一下开始,自己独居,每日来往于学校与家,路上总是会想到他们,怨恨他们给不了我除物质以外的东西,生病要自己熬着,有时候自己也想过,要是我死在家里都没人知道。记得一次起床晚了,学校老师打我电话打不通,转打给我父母,我父母再打给我外公,我外公再来我家找我,以为出了什么事,那时感觉自己原来还有一点重要性,还有一点人知道有个我在。转谈这本书,这本书都是这群小孩子们的生活,有思念也有埋怨,有快乐也有伤悲,可能日记写得简单但我们可以从中读到他们的全部生活。也希望社会能多关注一下他们,他们的家庭教育不得不由学校来承担,父母没有给他们的关心与爱,社会要替他们的父母给。
  •     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是一小块。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真理:人类的发展注定要有很多人付出代价。之所以说它残酷,是因为经常会选择那些本就生存艰难的弱势群体,比如本应享受关怀和温暖的儿童。我们每个人都有童年,或许美好或许灰暗,但当你读了《留守儿童日记》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之后,你就会感到一块重重的石头压在你心头,压得你透不过气、压的你想哭、压得你一个字也读不下去却有满腔的话要说。是啊,应该说说了,应该好好说说了,而且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到底应该怎么看,更要是到底应该怎么办。我们先回顾一下这个弱势群体是如何产生的。在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民工在自己进城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将要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诸如恶劣的住房条件、高昂的借读费用、交通安全无保障等等。于是,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了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最终形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由此诞生了。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这些留守儿童要么仅由在家的单亲(一般为母亲)看护,要么被留给了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亲戚、邻居等父母之外的其他人代为照料,他们无法享受到家庭正常的抚养、教育和关爱,儿童权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渴望父母亲情的呼喊,正是这本《留守儿童日记》的主题。日记不多,但字字含泪带血,那是一个个稚嫩的心灵被残酷的生活粗暴磨砺之后的委屈、凄惨的哭声。他们有父母却见不到,他们的父母想陪他们却做不到,享受生活在能否生存的面前,永远是次要的。在最需要安全感的年纪,得到的却是极度的孤独与无助,而随着他们年纪逐渐长大,除了理解父母独自抚慰无法痊愈的创伤之外,他们还能做什么、还能得到补偿么?应该说,这些日记的小作者还是很好的孩子,尽管生活给了他们太多的不公平,他们还是很懂事很能理解父母的,但是我们必须知道,小作者们不代表全部,由于存在家庭教育缺陷、健康和安全难以得到保证,有的留守儿童从小就染上了诸多不良的社会习气,有的则因心理长期压抑而导致了行为的偏差或性格的扭曲,部分甚至成为让人难以置信的一系列恶性事件的主谋者或被害人。这也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的另一个原因。《留守儿童日记》让我们想哭,但我们不能仅仅是哭,而是要想想做些什么,因为这些孩子还在哭,他们哭得比我们更悲痛。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复杂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在人身安全、文化教育、思想道德、心理情感乃至行为方式等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解决。不仅仅停留在怎么看,更要思考怎么办。我个人认为,首先这样的《日记》应该多让孩子们写、多发表,让全社会更多人真切的感受到;其次是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民收入,使他们不再为了挣钱而背井离乡,留住农民自然就减少了留守儿童;再有就是提高农民工工资,切实保护他们的利益,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陪孩子享受生活,这也是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     看了这几篇日记 小时候的辛酸日子 一下子全涌出来了 一直都不想回忆这些的 我从6岁开始就变成了留守网儿童 一直到长大 爸妈一年也就回来一次 每次他们离开的那天 我和哥哥都会哭上一整天 心里空空的 那个时候恨过他们 其实现在心里也会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日记本身所记录的东西并不新鲜,贫苦艰辛、念而不可得的生活大多相似,真正让我有所感触的是在这一切降临的时候,孩子(或许也只有孩子)能够并无恨意地收受,他们那么坦然而纯粹。我并不认为政府关怀能够真正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最多可以缓解他们的物质匮乏,或许最多可以提供一定的教育补偿,但永远替代不了至亲的陪伴(后者才是问题实质)。而父母之背井离乡,实在又是无奈之举却也是必然选择,同样留守儿童成人之后的路也仅有这一条,凭他们的教育水平和社会认识,突破地理与社会屏障,在外界重建生活结构是可能的吗?。社会资源分配的均衡问题,追问下去真的会有答案吗?我也困惑。
  •     辛酸 有时候 只是看不到自己身处的幸福而已 有人那么那么努力 却也逃脱不出命运的魔咒 只希望 所有人都能好
  •     一篇篇简简单单的日记,实在让人动容、反思。山村里留守儿童们不仅要照顾好自己,还要挑起家庭的重担,播种、挑水、收割、做饭……余下的时间才是学习。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没有新衣新书包,还要面对农村里各种烦恼,生活中的各种琐事。他们的辛苦异于任何还可以为饭菜不合胃口而抱怨的孩子,他们的单纯与快乐却与任何孩子一样。读起来真揪心=(
  •     “每天放学回家来,即使做错了事也没有爸爸的骂了……这一回,爸爸可是要到过年才回来,我会很想爸爸啊!”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的小学生杨敏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     “留守儿童”这四个字很扎眼,因为我也是留守儿童,一直等到我毕业后工作了 我才和我爸妈一起生活。
    这本书呼唤起了我的童年 忆童年 那份沉甸甸的心 步履维艰的走完 看完这本书 泪水不知道洗涤掉了多少东西 只知道这是心的呼唤
    我的童年跟他们差不多 但还是略微比他们幸福的很多 起码我是这么觉得
    童年里记得因为干旱的季节到来了 家里种了很多胡萝卜来卖 为了能让今年有多点收入 我都是大中午天的去小沟里挑水浇灌 因为只有中午的时候沟里没人挑水了 这样也就有比较多的水 还要周末上山砍柴 拉梨耕种 放学回家煮饭而且还要去田里弄点地瓜叶回来,晚上弄鸭料不然明天鸭就要饿死了 其实有时候回去了天都快黑了 一个人去山脚下弄地瓜叶 会害怕的边哭泣边加速采栽 等等
    有时候心里很羡慕 为什么别人家的小孩都有好东西吃 而自己家没有 别说菜了 有时候吃稀饭只能配点花生吃下去 吃不下去也得吃 其实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爸爸快点回来 因为只有爸爸回家了我们就有好吃了 特别特别的渴望过年
    童年过去了 但是用现在的眼光去看童年 其实我并没有觉的苦 我觉得很幸福很快乐
    虽然现在的生活比较宽裕 但是我还是感谢我的生命中出现了那段岁月 苦过了才知道什么是坚强 怎样勇敢地面对生活 这是一段人生的财富 一段美好的回忆
    我是90后的 看着00后的孩子们的经历 我真的想说 孩子们不怕 你们要坚强地走下去 生命一直是因你们自己而精彩的 谁都无法代替的 有时也正是因为这段财富 所以你们今后的路走的将会比谁都坚定。。。加油,孩子们。。。
  •     透过这些文字,我们能够看到一个个幼小而又坚强的身影,能够感受到在农民大量进城务工的社会背景下,孩子们所经受的生活与感情上的磨炼。苦难是一笔财富,也是一种考验,但愿有过这样经历的孩子都能将其转化为人生的丰富营养,锻炼出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成为生活的强者。 在城市的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亦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 他们从小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在山野的风中,他们奔跑着,憧憬着。风从田野中吹过,吹进了城市,为了生计,为了未来,他们跟从父母来到了城市,在城市的尽头扎下了根。于是习惯了青山绿水的双眸第一次触碰到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他们不知道怎样穿过六车道的马路,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繁华的现代文明不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这一次,却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迹。 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却在“城市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他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却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 放学回家,他们做好简单的晚饭,父母还在工地或菜场上劳作;午夜醒来,泪眼中城里的星空没有家乡的明亮;悄悄许愿,希望明天他们的打工子弟小学不会因交不出电费而被查封…… 然而,在他们日益长高的身体上,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记得一位记者问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学成后是否会回到家乡时,小姑娘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点落下泪来,为他们的成长。 虽然,他们还在为不多的学费而苦恼;虽然,学校还是交不上水电费;虽然,还有好多体制还不够完善……虽然有好多个“虽然”,但是,只有一个“但是”就足够了,已经有好多视线转向他们,他们正在茁壮地成长。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     这些孩子何等坚强,单纯,善良,他们早早背负起城里丰衣足食孩子们想象不到的责任。起早贪黑地帮家里干农活,挑几十斤的水,喂猪,做饭,父母过早地外出打工,他们小小的身躯承担起了一家人的生活起居。他们也渴望父母的关怀,疼爱,但过分的贫困只能让父母选择离开,为了他们更好的生活。这是何等矛盾,留在山里,是无尽的贫困;离开,是孩子亲情的缺失,我想那些父母内心想必也是无比纠结的(应该也有本书,写写他们的纠结呢)。这些孩子又会为一只小狗,金鱼被杀而哭泣,他们内心多干净。又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师。留守儿童数量如此庞大,这样的社会问题短时间是难以解决的,他们还要继续在这样的矛盾中挣扎,而我们更多能做的,是给关怀,为他们的美好明天再努力一点,一点点。
  •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很真实,刚翻阅此书,你会有一种诧异,为什么日记中会有错别字?但我想正是这些孩子的真实反映。关注留守儿童,关注这本书
  •     或许你不懂他们的世界,永远不会懂
  •     好无聊 读不下去 作为“中国第一本……”书 它本来可以做得更好 选题不错 但是内容不算出众 因为是较敏感的题材 所以应当更苛刻些
  •     5800万留守儿童,如山间田野上散落的野花,无声地经受命运的粗粝,他们的明天,也是中国未来的一部分。
  •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26个留守儿童的日记,一个群体的真实生活。
      愿深陷欲望的我们因为这本书找到最平凡的幸福。
  •     「2015.2.6」回家的路上我想试图用这些孩子的视角看这个城市:耳边车辆呼啸而过的声音瞬间变大了,平时村子里的夜晚可没有这么热闹;那些大姐姐穿的衣服好漂亮,花花绿绿的,她们在说什么呢?大家走得好快,都在忙什么呢?原来爸爸妈妈就在这样的城市里上班呀。
  •     书中都是留守儿童写的真实日记和写给爸爸妈妈的信,虽然有些错别字,也没有什么文采可谈,可是感情很真实,有些文字读起来让人有辛酸的感觉。女儿还小,待大一点希望给女儿看一看。
  •     本书作者杨元松,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语文教师,27个留守儿童的班主任。
  •     看这本书的时候两年前,彻底被震撼了,觉得这个老师好伟大啊!他们的日记读了一遍又一遍。特别喜欢里面一个淘气孩子的日记,每个小孩儿都是鲜活存在的。是最好的一部纪实文学,我以为。
  •     岳朝虎2011年4月13日星期三晴 家里很穷,每天上学我都饿着肚子回家。早上起得太早,也不想吃饭。这是我的一个困难,也给妈妈增加了负担。 放学回家时,我看见路边有一片绿绿的草,一下开了窍,心想:我家附近也有这样的草,每年夏天栽稻秧的时候,人们没有时间给牛弄吃的,很多人家还要到场坝上去买干草,我现在可以把这种草割到家里,用机子砍碎,再把它晒干了保存起来,到夏天拿出去卖!回到家,我就兴冲冲地拿着镰刀、背着背箩上山去了。果然收获不错,很快我就割到一大背箩草背回家。我家没有打猪草的机子,就借邻居家的用。不一会儿就砍好了。我兴奋极了,可惜今天已经很晚,没有太阳了,只好等到明天再晒。明天割的后天晒,就这样循环下去。我把我保存下来的草装进麻袋里。我问妈妈:“妈妈,这样一袋能卖多少钱?”妈妈回答说:“运气好的话,可以卖十五块钱,运气不好最多可以卖到十块。”妈妈又笑了,说:“现在开始懂事了,可以找自己的零花钱了!”我高兴中又加高兴,心中已经有自己该做的事情,为了“你开始懂事了”这几个字,我一定会一直做下去。杨海香2011年9月21日星期三小雨 今天下午,妈妈打电话回来,说星期五她就回来了。我听到妈妈要回来很高兴。后来我就去打扫房间。哥哥回来给我看了一种奇怪的东西后,就去吃饭,杨海刚也去吃。我想对他们说,你们不要再吃了,再吃的话明天就不够了。后来杨海刚去睡了,哥哥还在不停地吃,我就和爷爷说,哥哥说不吃了。 廖宗财2011年9月22日星期四小雨 下午放学的时候,杨田国和田兴扫地,我去帮他们抬板凳。后来学校的半圆尺被我不小心弄到地上,摔成了三段。我就去办公室,问敖老师买那尺子需要多少钱。敖老师说:“我从来没有买过,所以我不知道需要多少钱。”他叫我用什么东西来接上,我就叫弟弟帮我买胶水,他没有买到,所以我打算明天再来弄。徐江2010年3月27日星期六晴 早上,我起床洗了脸就去背水。昨天我姐姐带了两位同学来玩,我们去背水的时候,那两位同学也和我们一同去。 现在还有水的那个水井,出水的地方只是一个小小的洞,里面很深,洞口小得连抽水机都放不进去。抽水的人想了一个很好的办法:把小小的管子绑在一根很长的竹竿上,然后把竹竿放进洞去。一根两丈多长的竹竿差不多要放完了才触到底。那水很好,又清澈又凉快。 回来的时候,我们要经过一段很陡很长的大坡,爬坡十分艰难,我们的脚都抖了。我背的水一路走一路洒,回到家,三十斤的壶里恐怕还没有剩下二十斤呢,好可惜啊!而我似乎已经累得奄奄一息了!想起以前,有很方便的水的时候,不光用水不节约,而且就算是水摆在面前都还不想洗衣服。现在好了,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取水,可衣服还得洗。我决定每个周末都要把衣服洗干净,再不懒散了。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老天赶快下雨,要不然,就是背水这件事,我们都要被折磨得很惨。
  •     三天前我在网上买了一本书——《中国留守儿童日记》,日记的作者是26个10岁左右的孩子。最初老师要求学生们记日记,只是为了训练他们的写作水平,从没想到学生们的日子竟过得那么艰难。班主任和几个老师在进行了摸底调查之后,发现实际情况比日记中写得还要糟糕。

      事情要从2010年春天的那场干旱说起,贵州的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发现他们班上的一位同学一个星期要请一两天假,又不说是什么原因。经过了解才发现那个孩子的父母都去外地打工了,为了维持日常生活用水需要,她每逢政府发水的日子便要请假去很远很远的地方背水。

      

      最初我只是希望了解一下当地的孩子的生活状况,才想起要买这本书来看看。

      孩子们日记中都是很朴实的词语,原文还经常会有错别字和词不达意的情况,但这一切都挡不住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真实的情感。



      ——“别吃了,再吃明天就不够了”;

      ——爸爸留下了十五元钱给我,告诉我每天只能花5角钱。

     

      这些孩子的身边没有爸爸妈妈,只能和爷爷、奶奶在一起:

      ——他们在课余时间要做家务、有时候还要请假去种地、赶场;

      ——他们需要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挑起那一方土地;

      ——他们需要时刻面对生存的问题。



      大城市富足的生活是他们无法想像的,他们的愿望简单而现实:

      ——吃一顿肉包子;

      ——让奶奶的腰不再疼了;

      ——一家人在一起过个年。



      就是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承担着本来不应该在这个年纪承担的一切。

      他们在那个偏远的小山村里乐观而坚强的生活着,他们的精神感染着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的读者。



      与他们相比,我们毫无理由去抱怨工作的压力,生活的艰难,社会的不公,以及种种;

      他们用他们的生活态度告诉我们——要坚强,要乐观,要懂得感恩,要有担当。

     

      有机会看看吧,开启一次别开生面的心灵之旅……
  •     看完真的觉得很沉重又很惭愧的书
  •     或许很多人觉得快乐、聪慧甚至是狡黠无法跟留守儿童联系在一起,而事实上,这些以稚嫩甚至娇弱的身躯站在穷山之顶,恶水之上的孩子们,拥有被娇宠的城市孩子们已经消失的美丽和力量。
  •     早在女儿学校推荐买这本书之前,就下了买的决心。但总是忘记。终于在女儿的一再催促下,买了这本书。原以为是一个个发人深省的小故事,打开一读,才发现,原来是留守孩子们一页页生活的真实日记。读了以后,感觉很真实,没有心灵鸡汤那样的润泽,但是,确如咀嚼酸枣。有些酸楚,更多的是激发了我们对这些孩子的珍视。每个孩子都是妈妈眼中最明亮的眼睛,也是天上最闪亮的繁星。无论他们穿的是草鞋还是皮靴,都是我们心中最美丽的宝贝。
  •     2012/04/16
  •     这学期才买了这一次书,这是最期待的一本。我在初三之前也是留守儿童,但是相比较书本里的那些孩子我是多么的幸福,有爷爷奶奶宠爱,每到假期爸妈就接我去玩,不用干家务做农活什么的。但是我和他们一样有着对父母深深的思念。羡慕和爸妈在一起的孩子,毕竟爷爷奶奶只会满足物质上的要求,忽视我们心里对爱的渴望与缺失。着真的是一本好书,真实的孩子,最单纯的讲述自己的生活,反映着社会弱势群体的心里。
  •     16书22,中国留守儿童日记。5800万留守儿童是10年的数字,现在应过了6000万。我生在农村、长在小城,三岁以前父母在两地工作,也算曾经半个留守儿童。我生长在革命老区,亲友同学之中有很多家境贫寒的,这些场景小时候见了不少。贫困会让很多好孩子失掉自信,看看这些留守儿童的文字和画笔,比城里的孩子一点都不差。所以,确保2020年所有贫困人口迈入小康,非常有必要。
  •     ⋯⋯以前都只是不经意的通过各种留守儿童的报道,有一点印象,认为中国这么大穷人可怜人多了去了,这不过是媒体炒作的一个新名词,做版面的内容。这是第一次真正的了解,这群孩子生活的有多艰辛,又有多坚强。他们中的大多数孩子以为日记就该是这样的,就该每天早上不到6点起来做饭给弟弟妹妹吃,该种田时就要去,该走十里地挑水洗衣服时,就应该是那样的。感动,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有多苦。
  •     在《中国留守儿童日记》的腰封上有这么一句话:“不要用可怜的眼光看他们,要用赞赏的眼神为他们加油!即使要为他们修路铺桥,也是我们背后的秘密。”
  •     最好的是写快乐的一章。小朋友们为小动物的感情也很动人。
  •     最早是在网上看到这些内容,当时看得眼泪都掉下来了。自己也是做妈妈的人了,看到孩子们小小年纪就要挑起生活的重担,不禁心疼。。。买回这本日记读给四岁的儿子听,记得其中有一篇是说一个小朋友辛苦了好多天割了草,还要经过剁、晒等很多程序再凑满一袋子才能卖到十元钱。我跟孩子说:“你看,小朋友要这么辛苦才能挣到十元钱。而你呢?以后再要买玩具、买零食的时候,多想想这些小朋友好不好?”儿子很懂事的点点头。再带他去商场的时候,他真的乖了很多。

    用这本书教育自己的孩子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希望留守儿童的父母们能多陪陪孩子,不要让他们的童年这么辛酸。。。但是我们也能理解,父母们要外出打工挣钱养家,所以希望社会、希望政府能重视这个问题,不要让这些孩子过早的承担生活的重压。

    不光是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心理问题,还有大量的留守妇女们。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应当受到重视!今天早上看了一篇报导“留守妈妈带三个宝宝自杀”!也是很让人痛心的!试问,如果到了这种地步,那个男人他还挣钱做什么??还不如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现在这个社会,这样那样的问题太多。忧心啊!
  •     中国的留守儿童,祖国明天的希望。该书,有一种无声无息的穿透力,直抵心底,孩子们的生活是艰苦的,孩子们的内心却是坚强的。如若不努力,软弱给谁看。一位儿童稚嫩而成熟的话,令无数成人动容。孩子们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自立自强的他们勇于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打扫家里,播种庄稼,孝敬爷爷奶奶。他们是好样的,是值得全社会关注的。
  •     杨元松在批改孩子们用以锻炼写作能力的日记时,发现了这些独自留守家庭的孩子们的坚强和独立。
  •     你可以感受到这些孩子对父母的想念,也能感觉到他们和父母之间感情上的陌生,每一个孩子写给父母的信,都是一遍又一遍的写着“我想您们”,最后落款“此致敬礼”。这些孩子很辛苦,小小年纪就知道一分钱掰成七瓣,瘦弱的肩膀挑起几十斤的水、粮食,即使这样也还在感恩。所有的大人都应该看看这本书,而不是仅仅是给你的孩子看:“看看人家孩子过得多辛苦,看看你过得多幸福”。
  •     心塞
  •     仅仅是呈现而已
  •     看完特别想去支教 想真正去关怀一次这些质朴可爱 早早承受人生重担的孩子 希望这些花朵 也能在温暖的坏境中成长
  •     他们的日常也就那么几件事~看的时候你不会是高高在上的姿态
  •     抱歉,未感动。
  •     很现实的社会问题
  •     整部书已经看完,有些感触。5800万,一个刺痛了大众双眼的数字,让我们这么深切地感受到了悲哀与无奈,这不仅仅是国家之痛,社会之痛,这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不堪忍受又不得不去面对的残酷现实,而它到现在依然是话题,而非问题,因为只有不断的讨论,而没有真正的相对应的措施。如果这是我们国家在前进中所必须经历的阵痛,亦或是无法避免的难言尴尬。那么我希望,祖国可以日益强盛,社会保障会日益完善,至少让这些孩子可以一样沐浴在幸福中成长起来。
    如今,我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我亦不愿意错过孩子成长中的任何一个阶段,因此我相信,若非生活所迫,没有一个父母会背井离乡,留下那孤独的孩子,痴痴等待双亲的归来。而这些可怜的孩子,如果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不能得到保障,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会在成年后,步上他们父母的老路,制造出新一代的留守儿童,而那些关于他们,考上大学以及找到好工作的供养双亲的天真想法会在残酷现实生活中破灭,因为,当生活已经无法保障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些所谓的理想都会成为泡影,所有的信念最终都会皈依生存本身,落实到吃饱穿暖这样低等的要求上。
    希望以我等微薄之力,可以为中国的留守儿童做出一点点贡献,献一份爱心,成全孩子们哪怕只是一个孩子的小小愿望,希望还能在他们的眼中看到纯真和理想。。。
  •     里面全是小朋友写的日记,看着很是感动,也很心酸,留守儿童好像是中国才有的产物。相比之下,我们可以和孩子一齐生活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情。
  •     正如收编日记的老师所说,日记记载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在这些孩子们的描述下,我们了解到了他们生活中的艰难,在哪一个没有水的夏天里,孩子们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背水,几岁大的孩子还要牵牛去吃草,最大的愿望就是爸爸妈妈回家和自己去赶场。。。。平平凡凡的事中藏着真感动,作者一句话受感触很大:请不要可怜他们,要用赞赏的眼光为他们加油
  •     留守儿童的问题早就存在了,本人也曾经是。希望政府和社会能想出对策,给予他们更多关爱。
  •     真本书是孩子们的日记,文笔比较稚嫩,但是感情也很真实和淳朴。一则,反应了父母不在家对父母的思念之情。二则,也反应了对父母的一些不满的情绪。三则,表现了孩子们在没有父母在身边的日子里如何苦中作乐,最后也表达了孩子们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情淳朴,但是深度是见仁见智的东西,三颗星。
  •     谈不上文笔,都是很朴实的日记。想想这些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一声叹息。
  •     新春伊始,又将有数亿农民工离乡背井去往大城市打工,他们可爱的孩子则被迫留守家中。这本书里选登了杨敏与她另外25个小伙伴的220篇日记,真实反映了这些孩子们令人心酸的留守生活,从贫乏的物质生活,到亲情的缺失,从繁重的家务和生产劳动,到与年龄不相符的坚强,从随时可能失学的教育问题到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心理问题,这本日记既折射出这26个孩子的心声,也是全国7000万留守儿童的生活缩影。
  •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中的孩子是我见过的孩子中,甚至加上成人最可爱的,最强大,最努力生活的一群。
  •     如若不坚强,软弱给谁看?《中国留守儿童日记》——26个留守儿童的日记,一个群体的真实生活。
  •     为了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和用水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杨元松让孩子们把自己生活中的感受用日记写下来,当做摸底的一个事项
  •     一晚上翻完。觉得以后每当觉得生活艰难的时候,应该都翻翻这书,看看同一片大地上发生的那些真正艰难的事。
  •     看似笨拙的笔画,背后却隐藏了孩子们多么脆弱的心以及多么匮乏的安全感。从他们的双眸中窥见了他们的害怕,生活的重压使得他们不得不比同龄人早熟。他们,需要被知道,更需要被感受到。如果有机会,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向他们靠近点,在不伤害他们的自尊下。孩子的心,可以很强大,也可以很脆弱。
  •     孩子们加油!
  •     看完那些稚嫩,未经雕琢的日记、画、信,眼泪早已止不住。。。。
    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我们的社会,真的该低下身来听听孩子的声音。
    一个孩子的将来的一辈子,绝大多数都在那16岁以前的光阴定型了,
    留守儿童的不易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     好书,爱不释手,感动!书中篇篇稚嫩的日记,无邪的笑脸, 充满生活乐趣的的图画,让我看到了一群不怨天,不忧人,只有希望,只有向上的孩子。什么是好孩子?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的留守儿童就是好孩子!想成为好孩子的城里孩子,与无微不至呵护着他们的城里的大人们真的应该看看这本好书!
  •     这是我放在购物车里已经有两年多的书。那天看到存货只有一本了才立马买回的。来自贵州山区五十个孩子的日记。真实感人。且语言非常优美朴实。好些地方看了一直想落泪。这是目前中国社会必须直视的现状。政府有做关怀努力。可是留守儿童缺乏的真不是钱和学习条件。而是生活的关爱。我们能做的真的什么都没有。只能祈祷。希望政府能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们与父母常团聚。
  •     26个留守的孩子,220篇日记,21幅象征梦想的画,21个发自心底的愿望,12封写给爸爸妈妈的信。一部《中国留守儿童日记》,全国5800万留守儿童的缩影。
  •     书籍用孩子们的日记,给我们打开了留守儿童世界的窗口,让我们看到了发展中的社会的另一面的真实。他们需要关爱,但他们不是弱者,他们本身已经足够坚强,他们不需要怜悯与同情。所以要爱,也请躲在背后默默发力,要给予,也请尊重这些孩子的尊严。尽管他们还未必思想觉醒,但他们用行动在书写自己人生的力量。
  •     书评里每个人看完这本书都是沉重的,这是我们整个国家之痛。没有那个爸爸妈妈愿意背井离乡,离家离子在外的,都是生活逼的。其实他们还好一点,就是比那些孤儿院的孩子。我每年都把孩子穿小的衣服以及不用的学习用品和玩具寄给西藏孤儿院,尽一份贫民微薄之力,让内心多一份宁静。

    买这本书是当家教书看的,也想让孩子看下,受下教育。最近看了一本家教书《快教孩子学理财》让我深受启发,我们只有从小教会孩子赚钱本领,孩子长大有了赚钱能力,就不会四处奔波。我们现在的教育那给孩子这样的生活素质能力培养教育,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更是不现实,而这样的结果可能是,这批孩子长大也要出去,留守儿童成为遗传现象。希望我们国家当家人们真正重视起他们来,一个强大的GDP代表不了国家强大,只有每个人有尊严的强大,这个国家才能强大。

    对于我们普通读者而言,就是在力所能及情况下,伸手帮助一下这些留守儿童和他们的家庭。哪怕你在公交地铁见到他们的父母,都要不鄙视他们,尊重他们,指一下路,都是一份真诚的帮助。因为他们背后都有一个留守孩子,帮他们也是帮助了孩子。
  •     杨元松在批改孩子们用以锻炼写作能力的日记时,发现了这些独自留守家庭的孩子们的坚强和独立。心酸之余,他发现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帮助这些孩子,于是决定将这些记录下来
  •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愿这些真实的声音能唤起你平和向前的力量,中国第一部留守儿童日记,倪萍、崔永元、毕淑敏、邓飞倾情推荐)
  •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日记取材于26位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孩子们的文笔并不好,由于普遍的类成人化教育,文字又多少有些假装老成的痕迹。而就在这些文字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贫乏的生活和困惑的心灵。
  •     他们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早熟,这是生活加在身上的重担。愿生活更美好,愿孩子们可以快乐成长。
  •     我们的过去甚至是我们父辈的过去,却是他们不知何时才能触碰的未来。 这些孩子缺少父母陪伴的背后,是多少教育的不完善,是多少人格发展的不健全。本应拿着笔的手中握的是包谷,本应背着书包的肩上背的是柴火,本还稚嫩的脸上却肩负着生活的重担。当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他们的手中时,他们何来力量完成前进与传承。这些留守在农村的孩子,长大后要靠什么走出去呢? 这些孩子的父母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缺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或者说即使意识到了却迫于生活的压力而不得不选择放弃。留守儿童这一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紧迫。 家是什么呢?家是住所。不,家是亲情的所在。
  •     杨元松刚开始对于孩子们日记中提到的事,有点半信半疑,于是他和同事连续往一些留守儿童家跑了几趟,事实证明,现实比他们日记中记述的严重得多!
  •     在中国,有一群孩子,他们放学回家没有妈妈做好的饭菜,周末也没有爸爸陪着踢球,相反他们要洗衣,做饭,照顾爷爷奶奶和弟弟妹妹。
  •     从小跟妈妈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爸爸一直在外面做生意,我为此很快乐的过了童年,因为爸爸比较凶,每次他回来我都很紧张害怕,特盼着他能出差。估计很多城里的叛逆孩子都跟我这样的想法吧。
    可是当我打开这本书,书里220篇日记,12封给父母的家信,用自己小小的身躯撑起家,呼唤着父母什么时候能回来。里面又一幅孩子画的心愿图:简简单单的小房子门前,四个人手拉着手。旁边孩子歪歪扭扭的写着:我想和爸爸妈妈爷爷,去看爸爸和妈妈做的房子,我看见爸爸和妈妈在一起,我就很幸福了。简陋的甚至有点不通的句子,却看到孩子心底所有的希望。我真的被击中了。城里孩子是不是都在盼望父母不要管束,不要多嘴,不要找我呢?
  •     书中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 没有华丽的言词造句 可是就是孩子们一句句平实的语言 一篇篇短小的日记 寄托了他们对异乡的父母深切的思念之情 寄托了他们对生活的希望 有时又透露着孩子们的无奈 无奈那幼小的肩膀承担着太多来自家庭来自社会的责任和负担 他们岁数很小 可是他们做的事情都很大 照顾着弟弟妹妹 照顾着爷爷奶奶 照顾着家里的一切 他们在做着我们这些人没有经历过的事情
  •     “因为离家很远,每天中午放学的时候,我们都有很多同学不能回家吃午饭,我也得饿着肚子,一直挨到下午放学,所以每天放学回家,我都饿得好像肠子都不在了。今天也是一样,到家的时候已经很受不了了。”这是《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中徐江的日记,而徐江只是26个留守儿童中最为普通的一个,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9岁。
  •     这是一个现象,隐藏着哽咽的疼。
  •     本书描写了这样一群人,他们生活在穷山恶水之间,他们放学回家,没有妈妈做好的饭菜;周末,没有爸爸陪着踢球。他们要去割猪草、背水、洗衣服、做饭、照顾爷爷奶奶和弟弟妹妹。他们用稚嫩甚至娇弱的身躯撑起了那一片土地;他们很辛苦。很累,但他们依然微笑。让我们记住他们,多给他们些关注和关爱吧!
  •     之前我一直不能真正的理解留守儿童的意义,直到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农村,看到一个和爷爷奶奶生活的8岁男孩,父母都在外打工,跟不看不出来孩子样,很脏。最大的愿望是和爸爸妈妈过年。我记得当时的心很酸。这样的人群的却值得关注。孩子的环境对于以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     当大都市的孩子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提不起丝毫食欲的时候,却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群同龄的孩子们每天为了要否吃饱而一筹莫展。同一个世界,不同的人生际遇,不是每个都市的孩子有机会去体验大山里的孩子的荣耀、感伤和泪水,但留守儿童日记,会带给都市孩子非凡的心灵之旅,收获非凡的人生体验。
  •     在那一篇篇日记中,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快乐和烦恼,坚强和困惑,乐观和坦然,并深受感动。
  •     这本书想我们展示了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在书里不时看到自己儿时的身影,城里欢度时光的少年应该看看,学会珍惜眼前的美好。
  •     真实的留守日记 心疼又愤怒
  •     杨老师很了不起, 有这样一群老师在,希望就在
  •     愿这些真实的声音能唤起你平和向前的力量,中国第一部留守儿童日记,看了很感动,都希望去当支教老师尽所能帮助他们,自己也能得到鼓励,建议当当图书也要能上传照片才好
  •     首先感谢柯老师,儿子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推荐了这本书。她非常支持孩子读课外书,经常推荐好书让他们读,老师也是爱读书的人,并且经常写些文字。觉得很幸运,儿子遇到这么好的老师,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而不是只教孩子死学课本,同时免去了家长给孩子选课外书这个艰难的环节,特别是对我这个现在都不怎么读书了的妈妈。
    给儿子买了这本书,儿子读后感触颇深,老师不仅要求他们写读书笔记,还要求把读书笔记做成ppt进行交流。看了儿子和他的同学写的读书笔记,感觉这是一本可以让孩子成长的好书。
    有同学说:“他们是一个人撑起一个家,而我们是一个家撑起一个人”。儿子从这本书里懂得了什么叫坚强和乐观,他们不再抱怨,跟那些留守儿童做那么多家务活比起来,他们的作业不再是负担。而且儿子还从他们的日记里感受到他们那种乐观和知足,父母回家的时候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候,一个包子,都可以让他们感到满足。
    这本书也许更加拉近了孩子们彼此的生活,他们也许从此产生了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对于正处于性格和人生观养成阶段的初中生,这本书是一定要读的。
  •     简单真实的文字最动情。
  •     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完整的童年,只是,这种童年似乎都是在一个人度过
  •     杨元松,一位典型边远山区的小学教师,目睹了一个山村的留守儿童的坚强和坦然,深受感动,决心把这些告诉那些不知道这些的人们。
  •     真正来自留守儿童自己的声音
  •     感人真切纯真
  •     我真的不明白,那么多人为了女排感动得不要不要的,可明明他们才让人心里疼痛,怨自己不能做很多。
  •     让坚强的人认识更坚强的人,让处境相似的人相互鼓励。总归一句话: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只是生活来的太早了,本该阳光灿烂的日子却不得不挑起生活的担子。
  •     孩子们朴实的言语触动我的内心,让我感到,他们的梦想是那么的简单可有难以实现,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奶奶的腿不再痛,一件新衣服……,我们的生活要幸福的更多,但是在生活中还是有很多抱怨,应该珍惜当下,知足常乐,用阳光般的微笑去面对一切!
  •     留守儿童的日记里真实的记录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对生活的小感悟,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坚强又倔强的劲,深读下去,会发现这种苦中作乐的坚强让人无奈。他们也会写着自己是如何的想念父母,有的孩子能感到父母的不易,有的孩子痛恨父母,觉得父母没有尽到责任。但他们大部分的日记还是以正常的口吻描述着自己每天所做的农活、赶场或在学校发生的趣事,每个孩子都在悲伤与难过中用力的坚强,孩子自己都明白,现实已经这样,悲伤没有用,只有努力、勤劳的去生活。在正常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如果没有父母正确的引导教育,长大后都会难于面对社会与生活,自卑感重,不信任人。不知道这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长大后会怎样融入这个社会,我不担心他们的坚强与勇敢,我担心的是他们对社会失去信任与希望。
  •     还有这么一群留守儿童,希望通过阅读这些孩子的日记,让城市儿童更加懂得珍惜已有的生活!
  •     麦兜拿着包子,忽然想到“长大了,到我要面对这个硬绷绷,未必可以做梦未必那么好笑的世界的时候,我会怎么样呢?”——在中国,有一群孩子,他们放学回家没有妈妈做好的饭菜,周末也没有爸爸陪着踢球,相反他们要洗衣,做饭,照顾爷爷奶奶和弟弟妹妹。
  •     主要是一片片日记,一个个故事,没有理论的东西,对于了解贵州该地留守儿童情况是非常有帮助的
  •     看到这书是陪朋友逛书城无意间发现,随手翻了翻,里面没有华丽的文字,只有留守儿童最真的想法。我喜欢的那个女孩,这样跟我说过:无论将来怎样,她不会让孩子留守,要带在身边。
  •     孩子们的日记竟然一篇篇看完,不用可怜的眼光看他们,用赞赏的眼神为他们加油。
  •     在当当上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买了它仅仅因为它的名字《中国留守儿童日记》。我想说终于有了这样一本书可以将整个社会的目光积聚到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尽管关爱留守儿童已经是一个开展已久的社会话题,但是社会所展开的关爱更多时候都是单向的,或者说是除开那些留守的孩子之外我们所认为的。我们认为他们缺少物资所以我们捐物捐款,我们认为他们生活艰难所以我们赋予同情。现在终于有了这本书让我们看到孩子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愿望。稚嫩的语句,歪曲的字体传递的却是最真实渴求。我自己也算是半个留守儿童吧,说是半个因为至少母亲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父亲在常年在外打工,缺席了我的整个成长过程,现在看来这种缺席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小的,这还仅仅只是缺少了父亲的陪护,有很多东西是电话中的只言片语替代不了的。留守儿童是经济发展时代变革所衍生出来的一个特殊群体,为什么社会前进所遗留的苦果要我们的孩子来承受?那一张张黝黑的面庞,一双双清澈的眼睛都是对我们以及整个社会的诘问!
  •     书的质量很不错,书中主要是留守儿童们的日记,这些日记可以看出来是真实的,朴实中透露着他们的无奈与困难,还有痛苦,让我一个没有孩子的人看了都感觉非常难过,这些孩子幼小的心灵遭受着磨难和身体上的劳苦,但他们依然把爱放在心里,依然用爱来让自己坚强!我感动,这是真实的世界,这是真实的爱。
  •     打两分是不是会显得我很没良心。。。。。
  •     2016-132,一点点爱都可以点亮这些孩子的天空,生活的艰辛不该压在这些孩子压在这些孩子稚嫩的肩膀山。这个群体真的考考验国家的良心,虽然社会在分层,但是社会对留守儿童亏欠太多,严重的可能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了,不求制度上杜绝这个问题,至少要有方法慢慢改进这种情况。
  •     据出版方北京时代华语图书公司介绍,正是这位名叫杨元松的农村小学老师促成了这本感人日记的出版,他是这26个深山里的留守孩子们的老师。
  •     现实让人心酸心痛!
  •     而我现在觉得我身边的都是留守父母了。
  •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让孩子看到还有那么一大群孩子的真实生活
    明白要珍惜现在
  •     里面有孩子们自己写的信或者日记,真实的向大家展示留守儿童在现实社会中的真实情况,我们都该行动起来关心关注这些孩子们。
  •     对于每天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来说,读了这本中国留守儿童日记的确起了震撼心灵的教育作用。
  •     泪目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