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随想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季羡林随想录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4
ISBN:9787507422436
作者:季羡林
页数:234页

后记

我从1988年3月4日起至1989年4月5日止,断断续续,写写停停,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为本书写了一本草稿。到了今年春天,我忽然心血来潮,决意把它抄出来。到今年6月3日,用了大约三个月的时间抄成定稿。草稿与定稿之间差别极大,几乎等于重写。我原来为自己定下了一条守则:写的时候不要带刺儿,也不要带气儿,只是实事求是地完全客观地加以叙述。但是,我是一个有感情的活人,写着写着,不禁怒从心上起,泪自眼中流,刺儿也来了,气儿也来了。我没有办法,就这样吧。否则,我只能说谎了。定稿与草稿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定稿中的刺儿少了一点,气儿也减了一些。我实际上是不愿意这样干的。为了息事宁人,不得不尔。我在书中提到的人物很不少的。细心的读者可以看出有三种情况:不提姓名,只提姓不提名,姓名皆提。前两种目的是为当事人讳,后一种只有一两个人,我认为这种人对社会主义社会危害极大,全名提出,让他永垂不朽,以警来者。无论对哪一种人我都没有进行报复,事实是在,此心可质天日!“文革”后,我恢复了系主任,后来又“升了官”,在国家的权力机构中也“飞黄腾达”过,我并不缺少报复的能力。我只希望被我有形无形提到的人对我加以谅解。我写的是历史事实。我们“文革”前的友谊,以及“文革”后的友谊,我们都要加以爱护。

作者简介

《季羡林·随想录(10):牛棚杂忆》内容简介:我痛恨自己在政治上形同一条蠢驴,对所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一场残暴、混乱、使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蒙羞忍耻,把我们国家的经济推向绝境、空前、绝后,至今还没人能给一个全面合理的解释的悲剧,有不少人早就认识了它的实质,我却是在“四人帮”垮台以后脑筋才开了窍。我实在感到羞耻。
我生平优点不多,但自谓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还是爱国的。可是我对于当知识分子这个行当却真有点谈虎色变。我从来不相信什么轮回转生。现在,如果让我信一回的话,我就恭肃虔诚祷祝造化小儿,下一辈子无论如何也别播弄我,千万别再把我播弄成知识分子。

书籍目录

祝词自序一  缘起二  从社教运动谈起三  1966年6月4日四  对号入座五  快活半年六  自己跳出来七  抄家八  在“自绝于人民”的边缘上九  千钧一发十  劳改的初级阶段十一  大批斗十二  太平庄十三  自己亲手搭起牛棚十四  牛棚生活(一)十五  牛棚生活(二)十六  牛棚生活(三)十七  牛棚转移十八  半解放十九  完全解放二十  余思或反思后记附录  赋得永久的悔  寸草心  “灰黄”漫忆  我的中学时代  八十述怀  九十述怀  九三述怀  九十五岁初度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

编辑推荐

《季羡林·随想录(10):牛棚杂忆》:一任何一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以及任何一个生物,从本能上来看,总是趋吉一避凶的。因此,我没怪罪任何人,包括打过我的人。我没有对任何人打击报一复,并不是由于我度量特别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而是由于我洞明世事,又一反求诸己。假如我处在别人的地位上,我的行动不见得会比别人好。大德大智隐于无形。

前言

《牛棚杂忆》写于1992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1998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可否极泰来,人间正道,浩劫一过,我不但翻身起来,而且飞黄腾达,“官”运亨通,颇让一些痛打过我、折磨过我的小将们胆战心惊。如果我真想报复的话,我会有一千种手段,得心应手,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进行报复的。可是我并没有这样做,我对任何人都没有打击,报复,穿小鞋,耍大棒。难道我是一个了不起的宽容大度的正人君子吗?否,否,决不是的。我有爱,有恨,会妒忌,想报复,我的宽容心肠不比任何人高。可是,一动报复之念,我立即想到,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那种气氛中,每个人,不管他是哪一个山头,哪一个派别,都像喝了迷魂汤一样,异化为非人。现在人们有时候骂人为“畜生”,我觉得这是对畜生的污蔑。畜生吃人,因为它饿。它不会说谎,不会耍刁,决不会先讲上一大篇必须吃人的道理,旁征博引,洋洋洒洒,然后才张嘴吃人。而人则不然。我这里所谓“非人”,绝不是指畜生,只称他为“非人”而已。我自己在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的时候还虔信“文化大革命”的正确性,我焉敢苛求于别人呢?

内容概要

季羡林,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康庄镇,2009年7月11日病逝于北京。 
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人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吐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季羡林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了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章节摘录

一 缘起“牛棚”这个词儿,大家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它是否就是法定名称,却谁也说不清楚。我们现在一切讲“法治”。讲“法治”,必先正名。但是“牛棚”的名怎么正呢?牛棚的创建本身就是同法“对着干的”。现在想用法来正名,岂不是南辕而北辙吗?在北大,牛棚这个词儿并不流行。我们这里的“官方”叫做“劳改大院”,有时通俗化称之为“黑帮大院”,含义完全是一样的。但是后者更生动,更具体,因而在老百姓嘴里就流行了起来。顾名思义,“黑帮”不是“白帮”。他们是专在暗中干“坏事”的,是同“革命司令部”唱反调的。这一帮家伙被关押的地方就叫做“黑帮大院”。“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我三生有幸,也住进了大院。从语言学上来讲,这里的“住”字应该做被动式——而且一住就是八九个月。要说里面很舒服,那不是事实。但是,像“十年浩劫”这样的现象,在人类历史上绝对是空前的——我但愿它也绝后,“人生不满百”,我居然躬与其盛,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不得不感谢苍天,特别对我垂青、加佑,以至于感激涕零了。不然的话,想找这样的机会,真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难。我不但赶上这个时机,而且能住进大院。试想,现在还会有人为我建院,派人日夜守护,使我得到绝对的安全吗?我也算是一个研究佛教的人。我既研究佛教的历史,也搞点佛教的义理。但是最使我感兴趣的却不是这些堂而皇之的佛教理论,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一些迷信玩意儿,特别是对地狱的描绘。这在正经的佛典中可以找到,在老百姓的口头传说中更是说得活灵活现。这是中印两国老百姓集中了他们从官儿们那里受到的折磨与酷刑,经过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形成的,是人类幻想不可多得的杰作。谁听了地狱的故事不感到毛骨悚然、毛发直竖呢?我曾有志于研究比较地狱学久矣。积几十载寒暑探讨的经验,深知西方地狱实在有点太简单、太幼稚、太单调、太没有水平。不信你去读一读但丁的《神曲》。那里有对地狱的描绘。但丁的诗句如黄钟大吕,但是诗句所描绘的地狱,却实在不敢恭维,一点想象力都没有,过于简单,过于表面。读了只能让人觉得好笑。回观印度的地狱则真正是博大精深。再加上中国人的扩大与渲染,地狱简直如七宝楼台,令人目眩神驰。读过中国《玉历至宝钞》一类描写地狱的书籍的人,看到里面的刀山火海,油锅大锯,再配上一个牛头,一个马面,角色齐全,道具无缺,谁能不五体投地地钦佩呢?东方文明超过西方文明;东方人民的智慧超过西方人民的智慧,于斯可见。我非常佩服老百姓的幻想力,非常欣赏他们对地狱的描绘。我原以为这些幻想力和这些描绘已经是至矣尽矣,蔑以复加矣。然而,我在牛棚里待过以后,才恍然大悟,“革命小将”在东胜神州大地上,在光天化日之下建造起来的牛棚,以及对牛棚的管理措施,还有在牛棚里制造的恐怖气氛,同佛教的地狱比较起来,远远超过印度的原版。西方的地狱更是瞠乎后矣,有如小巫见大巫了。我怀疑,造牛棚的小将中有跟我学习佛教的学生。我怀疑,他们不但学习了佛教史和佛教教义,也学习了地狱学。而且理论联系实际,他们在建造北大的黑帮大院时,由远及近,由里及表,加以应用。一时成为全国各大学学习的样板。他们真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仅此一点,就足以证明。我在北大四十年的教学活动,没有白费力量。我虽然自己被请入瓮中,但衷心欣慰,不能自已了。尤有进者,这一群革命小将还充分发挥了创新能力。在这个牛棚里确实没有刀山、油锅、牛头、马面,等等。可是,在没有这样的必需的道具下而能制造出远远超过佛教地狱的恐怖气氛,谁还能吝惜自己的赞赏呢?在旧地狱里,牛头马面不过根据阎罗王的命令把罪犯用钢叉叉入油锅,叉上刀山而已。这最多只能折磨犯人的肉体,绝没有“触及灵魂”的措施,绝没有“斗私批修”、“狠斗活思想”,等等的办法。我们北大的革命(?)小将,却在他们的“老佛爷”的领导下在大院中开展了背语录的活动。这是崭新的创造,从来也没有听说牛头马面会让犯人背什么佛典,什么“揭谛,揭谛,波罗揭谛”,背错一个字,立即一记耳光。在每天晚上的训话,也是旧地狱中决不会有的。每当夜幕降临,犯人们列队候训。恶狠狠的训斥声,清脆的耳光声,互相应答,融入夜空。院外小土山上,在薄暗中,人影晃动。我低头斜眼一瞥,知道是“自由人”在欣赏院内这难得的景观,宛如英国白金汉宫前面广场上欣赏御林军换岗的盛况。此时我的心情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也。简短截说,牛棚中有很多新的创造发明。里面的生活既丰富多彩,又阴森刺骨。我们住在里面的人,日日夜夜,分分秒秒,都让神经紧张到最高限度,让五官的本能发挥到最高限度,处处有荆棘坑坎,时时有横祸飞来。这种生活,对我来说,是绝对空前的。对门外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当时在全国进入牛棚的人虽然没有确切统计,但一定是成千累万。可是同全国人口一比,仍然相形见绌,只不过是小数一端而已。换句话说,能进入牛棚并不容易,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人们不是常常号召作家在创作之前要深入生活吗?但是有哪一个作家心甘情愿地到黑帮大院里来呢?成为黑帮一员,也并不容易,需要具备的条件还是非常苛刻的。我是有幸进入牛棚的少数人之一,几乎把老命搭上才取得了一些难得的经验。我认为,这些经验实在应该写出来的。我自己虽非作家,却也有一些舞笔弄墨的经验。自己要写,非不可能。但是,我实在不愿意再回忆那一段生活,一回忆一直到今天我还是不寒而栗,不去回忆也罢。我有一个渺渺茫茫的希望,希望有哪一位蹲过牛棚的作家,提起如椽大笔,把自己不堪回首的经历,淋漓尽致地写了出来,一定会开阔全国全世界读者的眼界,为人民立一大功。可是我盼星星,盼月亮,盼着东天出太阳,一直盼到今天,虽然读到了个别人写的文章或书,总还觉得很不过瘾,我想要看到的东西始终没有出现。蹲过牛棚、有这种经验而又能提笔写的人无虑百千。为什么竟都沉默不语呢?这样下去,等这一批人一个个遵照自然规律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那些极可宝贵的、转瞬即逝的经验,也将会随之而消泯得无影无踪。对人类全体来说,这是一个莫大的损失。对有这种经验而没有写出来的人来说,这是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最可怕的是,我逐渐发现,“十年浩劫”过去还不到二十年,人们已经快要把它完全遗忘了。我同今天的青年,甚至某一些中年人谈起这一场灾难来,他们往往瞪大了眼睛,满脸疑云,表示出不理解的样子。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来,他们的脑袋里装满了疑问号。他们怀疑,我是在讲“天方夜谭”,我是故意夸大其词。他们怀疑,我别有用心。他们不好意思当面驳斥我,但是他们的眼神却流露出:“天下哪里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呢?”我感到非常悲哀、孤独与恐惧。

图书封面


 季羡林随想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最近读了季羡林的《牛棚杂忆》,随着季先生的笔尖感受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全中国的所有人都卷入了那个被称为“革命”的运动,有一大批人受到了痛苦的折磨,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被折磨致死,或者“自绝于人民”。虽然这样多的人都亲身经历过,并且这段岁月离现在并不久远,可是由于一些现实原因,见诸于世的关于文革的资料并不多,以至于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在听到“文革”这个词的时候,会感觉到非常陌生,看到一些资料也感觉像是读天方夜谭。万幸,有季羡林老先生这样曾经处在文革风口浪尖、亲身经历过文革,并且有勇气把这段历史记述下来的人,才使得我们年经人能够真切地了解那段往事,并且使得我们能够对这场灾难进行反思,以期能够避免类似的灾难再次发生。季老先生在文革过去之后的十几年里,一直在对这场人类浩劫进行反思。他总结道:“文化大革命”既无文化又无革命,完全是一场人类浩劫,发生的所有事情无非就是“折磨人”三个字。(文字与原文可能有出入,大致意思如此)文革中,先是把人打倒,打倒的理由是什么呢?最多的两个罪名是走资派和反动学术权威,所有的领导干部都是走资派(尽管极少数最高级别的领导除外,然而国家主席都不能幸免),所有的业务骨干都是反动学术权威,他们几乎都被“红卫兵”打倒了。什么是打倒呢?就是剥夺了你的一切权利,甚至生命的权利。被打倒的人,被红卫兵折磨致死或者杀死,是不用负任何法律责任的(那时候还有法律吗?)。打倒之后就是折磨,各种各样的折磨,“折磨”这是一个抽象的词,被红卫兵演绎成各种具体的令人瞠目结舌的版本。最为常用的就是“喷气式”,让被批斗的人站在讲台或凳子上,屈腿弯腰,两只胳膊被扭到后面,在各种批斗、侮辱和怒骂声中保持这个姿势有时长达几个小时,并且随时都会有拳脚、嘴巴飞过来。这些被批斗的人中,有很多老年人,哪里吃得消,但是吃不消也得坚持,因为一旦倒下,便会被认为是态度恶劣或者故意捣乱,会换来更加恶毒的惩罚。红卫兵们极尽发挥想象力,折磨人的招数也是令人瞠目结舌。季先生亲眼看到一个被惩罚的人被命令在烈日下直望太阳,不许眨眼睛,眨眼就被打。这样不是要把人的眼睛弄瞎吗?他们打人,用的是自行车的链条,外面套一个皮套,打在人身上很重,但从外表看起来不会皮开肉绽。除了惊叹于红卫兵们折磨人的想象力和残忍以外,另外一个给我很深印象的是,平常很听话,和老师关系很好,同时老师对其也多加照顾的学生,竟然在文革期间会成为最激烈的反对老师的人,这令我不得不感慨人性之复杂。也让我不断地思考,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呢?抑或是人性中本来就存在善恶这两种东西,在不同的条件作用下,会释放出不同的方面?是不是文革就是让人性释放恶的催化剂呢?文革颠覆了中国数千年来的文化积累,使一切法律、道德和规则都被颠覆,你可以打着革命的名义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杀人也不用偿命,在这种条件下,人性的恶的一面被激发出来,为了自己的利益,或是“折磨人”的快感,丧失人性地去折磨别人。虽然红卫兵们可能会说自己受到了洗脑,但是无论怎么说,当你冷酷的折磨人的时候,已经丧失掉了人性。如何避免文革类的悲剧不再发生,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人性中有恶的一面,也有善的一面,这可能无法改变。但是,我们要想办法让人们只释放善的一面,而不去激发恶的一面。这需要法律、道德、文化都多方面的约束。做善事,会得到内心的安宁和大家的认可。而作恶事,一定会受到应得的惩罚,使其不敢作恶。在这样一种规则下,社会才会正常的运转。窃以为文革之所以能发生,也正是因为领导人凭借其超强的控制力颠覆了这个规则,使社会秩序变得杂乱无章,使社会发展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     第一次接触季老的这本书是在很久之前,当时仅仅只是读书时看到了书名《牛棚杂记》而已,了解到这是一本描写文革期间真实生活的书,过多的实在是不甚了之,虽然一直很想真正了解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但终究拖了太长的时间。偶然的机会,翻到了这本附有季老手稿的《牛棚杂忆》,不知为什么我的脑海中总是出现《牛棚杂记》或者《牛棚札忆》的名字,后经再三确认,我手中的的确是《牛棚杂忆》,这是后话,只是觉得有些奇怪。翻卷之后,竟有不忍卒读之感,季老用他平和的口吻诉说着那段用痛用泪用血换来的记忆,但我强烈的感受到那平和中所暗含的悲愤,嘲讽,绝望。。。。。。老人以历经沧桑的心胸极尽全力的克制着,忍受着,痛苦着,道出来的最多的就是几句嘲讽而已,是自嘲亦或是对当时所谓的整人头头的讽刺,客观、理性、真实的诉说那个时代,那段历史,那份不堪回首的回忆。那段历史仿佛被尘封了一般,一旦被谈及,总感觉诉说者是在顾虑着什么,每当我向长辈问到相关问题时,他们也仿佛总是担心着什么,含含糊糊,不了了之,现在我有些理解了---太多的悲剧与惨景把人整怕了,那是一种深深的敬畏感或者某种承受巨大打击后的后遗症。季老在书中从开篇到结尾每每对当时环境的描述就有形象的比喻——地狱,人间地狱,中国的十八层!西方的地狱是小儿科,印度的地狱差强人意,中国发展了的十八层地狱也不过如此,季老对像自己一样的“人”的定位是“小鬼”,接受阎王与小鬼的各种惨整!一滴水可以见大海,一粒沙可以观宇宙,季老以其在北大燕园的亲身经历向人们昭示着整个时代为之发狂的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然其性质既非文化的,又非革命的!在北大做了二十年的东语系系主任,曾经那个属于自己的讲台有一天变成批斗自己的“刑场”,著名的系主任以阶下囚的身份被曾经对自己敬仰万分的“爱徒”、“得意门生”们揪着耳朵,反拧胳膊,卡着脑袋,拳脚相加,更有甚者,昔日共事的同志以浓痰相加,各种鄙俗流氓拿乱石相向,批斗之中身体弯曲,双手不准扶膝盖,几个小时做“喷气式飞机”状的批斗让受批者脑昏眼花,失去知觉,还不能倒下,一旦倒下后果不堪设想,轻则拳脚相加,重则戴上各种“帽子”进行各种批斗,这样的待遇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人生幻变等词语恐怕是无法形容的,整人者丧失人伦、禽兽不如的行径真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对于那种环境,那些真正的牛鬼蛇神,我的评论是:人间地狱,道德沦丧,灭绝人性,禽兽不如!那是一个杀死人不犯法,打人不违规,编造污蔑没有错反而是积极“革命”表现的人间地狱,每一个受整的小鬼们无不全天候,全时段绷紧自己那依然崩溃的神经,随时准备着被传讯,审问,批斗,如果稍有迟到,轻则拳脚,重则用拿塑料包裹起来的自行车链条,棒等一顿伺候,打你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而且给你戴更多的“帽子”,最终累及更多人被整。而第二天照样拉你去劳动,表现稍有不好的话背后钢管就伺候了,不管你是年过花甲,还是岁逾古稀,全部“一视同仁”,统一伺候。对于牛棚,季老的论述是自搭牛棚,搭建地点是在最潮湿,久无人住,灰尘积尺,与虫共舞或者与各种多足类动物竞争栖息地的地方,然后请君入瓮;对于在牛棚里的生活,季老的写法是:以论带史。这一个“论”就是“折磨论”。那些来自地狱的“勇士们”不断改进他们的整人方法,各方学习,剔除糟泊,去粗取精,还不断创新,实践,达到最终他们自己认为最能折磨人的效果。每天早上六点 ,不准早也不准晚,起床跑操,把你的精力消耗殆尽,然后统一去吃早饭,早饭的内容绝对是特殊待遇,随后就是一天强有力的劳动改造,而吃的主食里面只有 一些盐拌凉菜之类的,肉是绝对没有的,就是这样的,还要进行精力高度集中,拼命劳动,到了晚间回去要写一天的总结报告,交由头头审查,审查完以后开始集体训话,对于报告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批斗,被点到的人待遇真是惨烈,具季老回忆,又一次半夜上厕所,看见一个人影面对天空,双手上举拥抱空气,不知这样的动作已经坚持了多久,而他们其他人是决然不敢问及原因的。还有整这些“小鬼”的方法是背语录,背错一个字就要耳光,拳脚相加。有一次由于各种折磨的积聚,季老的一个睾丸肿的像个小皮球大小的时候每天岔开腿在院子里趴着拣石头然后扔出去,病情严重之时是爬了两个小时到一个 军医院请求治疗 ,期间碰到一个一同改造的推着小车去买菜 ,对方强烈要求不管发生什么后果都要用小车送季老去医院,然而季老不敢,是真不敢,被整怕了,爬了两个小时之后军医院的医生知道身份后只说了一句 :你走吧,你快走!“在那个疯狂的时代中,人性的丧失,道德的沦丧,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真的无法想象,也难怪季老说一些青年读了《牛棚杂忆》发出“季老的小说写的好残酷啊”的感慨,季老苦笑,这不是小说,是事实。只因为太惨烈,所以未经历者难以置信。一个时代为之丧失理智,灭绝人性的现象实在让人无法理解,并且那是一个无处诉说道理的时代,(这一切是为什么,也许今天也很少有人敢公然揣测,只是很多人都心里明白罢了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太多的知识分子选择了以自杀来结束这个黑白颠倒的世界的一切。季老曾经也是深入研究过自杀学的人,从自刎,投湖,到割脉,最终选择“自绝于人民”服用安眠药的自杀方式,正当他准备翻墙到圆明园一了了之的时候,红卫兵来了,把他拉到他耕耘了二十年的讲台上拳脚相加,做“喷气式飞机”的站姿,让人把浓痰吐倒脸上,最后折磨到不知死活的时候季老清醒了,他意识到人类忍受折磨的能力是无法估量的,这也是他 能一直忍受到最后的原因,并且季老80%的著作是在文革后诞生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现在人所遇到的挫折困难简直就微乎其微,只要你咬着牙坚持住了,没有任何 困难可以 折磨到你为之放弃生命,而且在 这个 时代中一个人能干的事情实在太多,磨难面前不要放弃生命,无论什么时候。文革的惨烈与教训实在应该是中华民族不能够忘记和忽视的,这场空前绝后(引用季老的词,“希望是“)的十年浩劫伤害了太多太多的人,破坏了无数的中华瑰宝,造成了太多太多的痛,创造了一个真正可以称为“谈之色变”的人间地狱,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段历史似乎被尘封,尽管曾经受伤的人依然在世,对那段历史,对尘封历史的人的怨气,愤懑之情依然强烈,但事实是在90后的眼中,闻之可以成为 天方夜谭,难以置信,人间怎么会有这种惨剧发生,人怎会沦落到禽兽不如的地步,迫害 ,莫须有,怎么会 发生在这个 社会主义国家 ,因为我们对历史的无知,所以难以相信一个 时代为之疯狂的现象,自古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是现在旁观者无处可观,又怎能清醒,又怎能保证错误不再发生,以史为鉴的道理都懂,可是无史可鉴或者有失不可见又岂能鉴。这其中的缘由可能太过复杂,但对待真实,对待历史的 态度 实事求是似乎是永恒不变的法则,如果因为种种目的掺杂太多的修饰的话,或许历史真的可能重演。在此,我非常感谢季老的勇敢与真诚,因为敢写出和能够发表像《牛棚杂忆》这样反应真实历史的人和书都凤毛麟角了,不管怎样,这本书给人所带来的认识和思考都是多方面的,绝对不会是负面的愤懑,它是一段怨恨的结束,是一个新的使命的开始。

精彩短评 (总计47条)

  •     送货很快的还没来得及看呢
  •     国学大师,书倒是很易懂,修身养性。
  •     季老的书都很好,很喜欢他的书,大智大慧却能用平淡的语言写出,很棒很棒
  •     刚读了一点 字字珠玑
  •     季羡林的《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写得真的很好。只是忘了是哪本书。它的随想录我都是看到有新观点才停下来看而已。其余都是翻翻翻过去。
  •     季羡林写的书,感觉立意很好,让我们记着这段历史,让我们了解牛棚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不过,季羡林先生思想深度不够,感觉记录历史的成分多点。
  •     有思想
  •     信得过季老的人品。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啰嗦寡淡无味太严重,很多语言没有价值。思考处,很多不够深入,也有些地方很值得回味。
  •     反思历史的意义在于教育,给这个民族更明智的启示
  •     今天的青年人,你若同他们谈十年浩劫的灾难,他们往往吃惊地又疑惑地瞪大了眼睛,样子是不相信,天底下竟能有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他们大概认为我在说谎,我在谈海上蓬莱三山,“山在虚无缥缈间”。虽然有一段时间流行过一阵所谓“伤痕”文学。然而,根据我的看法,那不过是碰伤了一块皮肤,只要用红药水一擦,就万事大吉了。真正的伤痕还深深埋在许多人的心中,没有表露出来。我期待着当事人有朝一日会表露出来。
  •     书高中的时候 别人送的 就读了 暑假期间看到它还在书架上 就翻了一遍感悟很不同 不过 我大概要很久以后才会有这方面的 犹如基督教般禁欲 佛教苦行僧式的人生感悟吧 嗯 他对自己在文革时期经历的描述很值得看 虽然某些方面我和高中时期的我一样不懂 但这无疑这是一本老了的时候还可以读的书
  •     读了《牛棚杂忆》,才知道文革时期真的是没有把人当人看,这样的故事不能让年轻人遗忘了
  •     很不错的一本书,值得一阅。
  •     书的质量和我在永正书店买的是一模一样的,质量很好!原来担心在网上买的是盗版书,不敢买。因为盗版书不只纸质差,更头疼的是错别字太多,一篇好文章若错别字太多,犹如一碗靓汤中有苍蝇一样,让人吃了难受。
  •     总结的好,反思的好,回忆的。。。不够刺激。。。
  •     适合慢慢品读的书 ,听老人不急不慢地讲那过去受折磨的经历,语言风趣幽默,阅读时先想笑后想哭,之后又去思考: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     略知所谓革命小将到底是何模样,何等行径。季老的反语读了让人心情愉悦。对于那个年代就应该用丰功伟绩来形容。
  •     季羡林,国学大师,大学时候就读过牛棚杂忆。
  •     书很精美实用,纸张也很好。内容不用说,大师之作,朴实无华。文革时代,让未经历的人也经历了一遍,虽则朴实,却让人对人生、对人性有更深的思索。推荐!
  •     虽然我没生在那个年代,但是我喜欢
  •     这是一个有关文革的真实故事,如季老所言,我等年轻的一代并未经历,也未从这场浩劫中学到什么引以为戒的东西。但季老担心中国会因此覆辙,我则不大同意。这场浩劫并非无人反省,只是伤痛的处理并非只有揭开这一条。我相信若干年后会解密等等,社会变得不那么虔诚了,统治阶层也变得势利了,这样的故事
  •     大师的作品值得收藏,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但看完这本书,感同身受。
  •     这段历史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但是却总是被刻意遗忘。开诚布公,并不可怕。学术泰斗的回忆,国家永远的疮疤。轻描淡写间,惊心动魄。
  •     比看一些个豆瓣红人的心灵鸡汤强多的多的多的多
  •     十年怎么过,全看自己。
  •     对于文革的科普,十年浩劫!
  •     看着一个耄耋之老人家写的文字,居然笑的十分开怀,在怀疑,自己是有多沧桑··
  •     作者把在文革期间经历的非人待遇一一道来,历历在目,字里行间还不乏自嘲和幽默,让人读来是一把辛酸泪。引发关于人性,以及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的思考。
  •     牛棚杂艺
  •     历史什么的真是要多骇人有多骇人
  •     有关文革的最初认识
  •     对于文革时的人们,也就是批斗者与被批斗者,有了一些了解。
    虽然季羡林写的因为种种原因,不一定全部真实,并且处处透着无奈与愤懑,让人看了有些感到沉重,但对于想要了解文革的来说,读它的文字却也是种享受。
  •     震撼。
  •     存有一定的主观性,但不失为一本了解文革的重要读物。
  •     文革的记忆
  •     励志哥、励志帝们,与季先生的牛棚经历相比,自己那点委屈算个Q!
  •     之十《牛棚杂忆》:一个如此谦卑而真实低头却始终有有骨气,永远心系国家的可爱的人!那个年代人文字的力量非今人可比
  •     蛮好的,如果要了解文革,有一定的用处,但不能详细了解。真心希望有更多关于文革历史的书。
  •     从季老的留德十年一路看下来,很好
  •     好书,促销真给力。
  •     小深奥。。。
  •     洗净铅华 对文革的再现
  •     最经典的大师的作品很推荐
  •     好书,长者智者至理名言
  •     拜读季老血与泪化作的这本书,联想到当下社会纷坛众象,如果继续主动或被动遗忘历史,而不能直面反思,乱了敌人还是自己?
  •     又是写牛棚岁月的,要读。
  •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