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下)(1948.10-1950.5)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解放战争(下)(1948.10-1950.5)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0-1
ISBN:9787020073733
作者:王树增
页数:718页

作者简介

《解放战争》为王树增非虚构文学著述中规模最大的作品。武器简陋、兵力不足的军队对抗拥有现代武器装备的兵力庞大的军队,数量不多、面积有限的解放区最终扩展成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共和国,解放战争在短短四年时间里演绎的是人类历史上的战争传奇。国际风云,政治智慧,时事洞察,军事谋略,军队意志,作战才能,作品具有宏阔的视角和入微的体察,包含着惊心动魄的人生沉浮和变幻莫测的战场胜负,尽展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的丰饶内容。这是一部关于一个国家如何艰难新生的历史。

书籍目录

第十章 辽沈战役:高粱红了
高粱红了
战锦方为大问题
塔山不是山
“大门”的关闭
慢慢地陷落
第十一章 辽沈战役:死亡的开端
短暂的沉寂
血浸黑山
胡家窝棚
不说老实话我揍你
死亡的开端
第十二章 淮海战役:喊杀之声不绝于耳
祝总统赴美休养一路平安
侧翼的开裂
老头子为什么不来徐州
喊杀之声不绝于耳
让那些醉生梦死的人醒悟过来
第十三章 淮海战役:惊人的态势
王老汉游击队
蹂躏战术
惊人的态势
沉闷的晚宴
黄维:上尉司书方正馨
第十四章 淮海战役:勇敢地向前进
战争罪犯的名单
将革命进行到底
邱清泉:让他崩溃好了
勇敢地向前进
第十五章 平津战役:坦克驶过东交民巷
文章要从西线做起
隔而不围,围而不打
风雪中矗立的枕木
天下人提壶送酒欢迎你
金汤桥
坦克驶过东交民巷
第十六章 钟山风雨起苍黄
特别注意缉拿匪首蒋介石
钟山风雨起苍黄
榴花原是血染红
最后的故园
第十七章 熟透的李子
熟透的李子
关中决战
一片孤城万仞山
悠远的驼铃
凌乱的海滩
第十八章 士兵的山河
大迂回大包围
金门岛
给解放军长官磕个头
大陆的最后一战
士兵的山

内容概要

王树增,1952年生于北京,著有长篇纪实文学《朝鲜战争》、《长征》,长篇历史随笔《1901年》等。作品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曹禺戏剧文学奖。

章节摘录

  第十章 辽沈战役:高粱红了  高粱红了  一九四八年初,毛泽东对东北战局的最大忧虑是:国民党军放弃东北,全部撤回关内。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极其特殊——这是国土向东北方向延伸出去的一片相对独立的区域,与华北地区相连接的部位仅仅是一片走廊般的狭长地带,辽东湾深深地嵌入这片狭长地带里,使这个被称为“鸡形国土”的颈部最窄处不足三百公里。从战场地理上看,东北地区虽然幅员辽阔,但如果其颈部一旦被占据,整个东北地区就等于关上了大门。那个时候,无论东北、华北乃至全国的战局将发生什么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扇大门的开合,取决于谁能掌控这扇大门的开合——东北战场的这种军事态势,在战争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决战前夕,显得格外令人瞩目。  美国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视,因为这一地区与苏联接壤。从长远军事利益看,中国的东北是美国在远东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美国希望东北能够成为遏制苏联的前哨堡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美国政府极力怂恿和支持国民党军抢占东北,并出动大批飞机和军舰将国民党军运送到这一地区,目的就是把刚刚进入东北的兵力薄弱的共产党军队歼灭或者赶走。  但是,随着战争进程的演变,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已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特别是一九四八年初,林彪指挥不断壮大的东北野战军取得冬季攻势胜利之后,美国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军事较量所持有的立场发生陡转。他们建议蒋介石放弃东北,将那里的国民党军主力撤入关内。美国人的理由是:首先,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有被彻底歼灭的危险。美国驻华使馆在给国务院的报告中说:“在满洲,少数几个主要城市仍然在被包围之中,而由山东经海路运到葫芦岛的那支强大的和装备极佳的援军,又一直无法打通该港与沈阳地区的陆上交通。在满洲的政府军队的补给和增援全靠空运,他们的部队和军需品因防御作战而日益枯竭,其地位如果不是到了生死关头的话,也是很严重的”。因此,“舍建议以撤退来解救目前陷入在该处的政府军队外,就别无他途可寻”。其次,美国已经无法承担国民党军在东北地区存在和作战的巨大成本。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团长巴大维在写给国防部的报告中说:“我深信继续据守被孤立的满洲城市是徒劳无益的,这些城市的军需民食完全依靠空运,而中国民用及军用航空运输能力的总和,犹远不足以满足需要的浩大吨位。空运的补充、保养和燃料的花费——在一个缺乏现金信用的国家中——足以导致经济上的灾难。另一方面,空运对于供应上,仅能做无效的帮助。”  美国力主国民党军从东北地区全面撤退,这一建议在战略上是具有相当合理性的。但是,对于共产党人来讲,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当时蒋介石采纳了美国人的建议,解放战争的进程将呈现出另一种样式。因为,尽管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受到严重打击,但是,国民党军在东北、华北、中原、华东和西北的五大军事集团中,仍以中原和东北两个军事集团的兵力最多、装备最好。如果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主力全部撤人关内,势必大大加强国民党军在华北和中原地区的作战力量,而且这种加强意味着巨大作战集团的战略移动,使华北和中原战场上陡然增加巨大兵力,这将给长江以北战场上的共产党军队带来不可预知的军事压力。  毛泽东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一九四八年二月七日,当东北野战军还在进行冬季作战的时候,毛泽东在给林彪、罗荣桓和刘亚楼的电报中,明确提出“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毛泽东的这封电报被视为辽沈战役的最初动因:  ……你们应准备对付敌军由东北向华北撤退之形势。蒋介石曾经考虑过全部撤退东北兵力至华北,后来又决定不撤。  这主要是因为南线我军尚未渡过长江及北线我军尚未给蒋军以更大打击的缘故。但最近你们已连续取得几次大胜仗,如果你们再有几次大胜仗,杨(杨得志)、罗(罗瑞卿)、杨(杨成武)又出平绥、出冀东,南线我军又有积极行动,蒋军从东北撤退的可能性就将突然增长,其时间可能在夏季,或更早一点。  因此,你们应准备于一个月内外完成现地区之作战,而于一个月以后再进行一个战役[包括打几仗],然后进入大休整,准备应付上述可能的新形势。但不知部队情况许可这样做否。你们上次电报曾说锦州方向无仗可打,该方向情玩究竟如何。  如果我军能完全控制阜(阜新)、义(义县)、兴(兴城)、绥(绥中)、榆(榆关,即山海关)、昌(昌黎)、滦(滦县)地带,对应付蒋军撤退是否更为有利。对于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如果我军尚无足够力量阻止其撤退,则撤退后的蒋军似将控制锦州、承德、北平、天津四角及其中间地区,并打通津浦路北段,其给养当然会很困难,士气会更衰落,但兵力则较集中,这些可能情况亦须预先见到。  当然蒋军死钉在东北不撤退的可能性也有,但除非我军强大到使其无法撤退,否则是难于设想的。  毛泽东的战略意’图十分明确,即冬季战役之后,东北野战军的作战目的,既不是攻占几个不重要的城市,也不是设法巩固现有的地盘,而是要从松花江附近向南长驱直人,迅速插到关闭东北地区“大门”的位置,即锦州、承德一线,彻底截断国民党军从东北撤退到华北的通道,并以决战的态势将其在东北地区就地全歼。  出乎毛泽东的预料,林彪对于这一战略部署顾虑重重,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优柔寡断。  毛泽东与林彪就这一问题反复商讨的过程,虽然不能称之为“争执”,但争辩是明白无误存在的。令人焦灼的是,共产党人的长时间的商讨,恰恰发生在国民党方面就是否撤退争执不休的时候。于是,一九四八年上半年,国共双方同时就东北地区军事部署问题所进行的争辩,不仅仅是战略上的较量,也是关乎内部关系的严峻的政治考量——当时的情势是,作战双方,谁最早于统帅与将领之间取得思想和行动的完全统一,谁就将赢得东北战场上的军事主动。  毫无疑问,国民党军在东北地区已经陷入被动:数十万大军被孤立在长春、沈阳和锦州三个地域内,长春与沈阳之间、沈阳与北平之间、沈阳与大连之问的铁路已被切断,国民党军的补给全部依靠空运,由于处境极其困难,官兵厌战情绪严重。而在驻守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中,中央军嫡系部队与地方杂牌部队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导致不少高级将领已有向共产党方面寻求出路的意向——从军事上讲,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只有暂时固守城市的能力,出击作战并且战而制胜已经是完全不可能了。同时,在国民党军占据的大城市中,沈阳百分之九十的工矿企业停产,长春的商店仅剩下寥寥几家在勉强经营。由于物价飞涨,市民的生活几近陷于绝境。美联社电讯称,长春市居民“吃到饭的仅占百分之二十,其余百分之二十一吃粥,百分之二十三吃豆饼,百分之十七吃树皮,百分之十九行乞街头”。经济的崩溃引发巨大的骚乱,锦州两万多市民一夜之间将一家大粮店抢了个精光,长春大学两千多名学生和教职员工一起冲出国民党军的封锁投奔到解放区。  为此,毛泽东明确指出,东北战区的决战时机已经成熟。  对于立即关闭东北的“大门”,就地全歼国民党军的战略设想,中共东北局的领导是完全赞成的。林彪收到毛泽东电报的第三天就回电表示:“我们同意与亦认为将敌堵留在东北各个歼灭,并尽量吸引敌人出关增援。这对东北作战及对全局,皆更有利。今后一切作战行动,当以此为准。”但同时又表示:“敌主力自锦州以北撤退的时机,大约在我军歼灭吉林、长春、四平等地敌人以后,又加上关内他的局势甚紧张时,即会开始。但只要吉林、长春敌被我抓住和未歼灭前,沈阳的敌人不会退的”。而“锦州附近敌守城不出,守兵亦较多。我军在该处无主力。故该处无大战斗”。电报显示,林彪认为,虽然必须将国民党军截歼于东北,但目前在锦州一线没有作战条件。  由于卫立煌采取保存实力的战术,国民党军始终据守城市不出,东北野战军无法利用运动战大量歼敌,因此,作战目标只能从沈阳、长春、锦州中选择一处发动城市攻坚战。四月十八日,林彪、罗荣桓、高岗、陈云、李富春、刘亚楼、谭政致电中共中央,提出攻打长春的作战计划,并再次陈述了攻击锦州“不甚适宜”——虽然林彪一向以作战谨慎闻名,但还是难以解释他为何对于攻打锦州到了小心翼翼的地步。电报篇幅很长,在此摘录的原因是此电引起毛泽东极大的不悦:  ……第一步实行围城,以十天到半月的时间,进行攻城作业和各种攻城准备,并扫清外围。在此期内,极力吸引沈阳敌人北上增援。如敌增援,则主力南下,在四平附近野战中展开大规模的反击,歼灭敌人;如敌不增援,则我军即对长春发动全面总攻,计划在十天半月左右的时间内全部结束战斗;在总攻击发动后,战斗已进行到重要阶段时,估计届时沈阳之敌必利用我军消耗与疲劳大举北上增援,则我军仍坚持将城打下……如在锦州附近之范汉杰兵团不与沈阳之敌会合,仅沈阳之敌北上增援,是较易应付的;如锦州附近之敌与沈阳敌人会合,再向北增援,则使我军攻城和打援皆发生困难。因此,我们建议晋察冀以四个纵队或三个纵队兵力,开到承德以东或山海关以北地区歼灭和钳制敌人……以上是我们对作战的根本意见。其他意见亦曾深入考虑,均认为不甚适宜。我军如打铁岭或抚顺或本溪或新民,敌均能立即组织三个师以上的兵力守,而集中十个师以上的兵力增援。敌增援距离甚近,又因辽河、太子河的妨碍,我军攻城打援皆不便。本溪与铁岭两点,如我军主力向该方向前进时,敌甚至可能暂时撤退,让我军扑空;如我军主力向义县前进,义县之敌必然自动撤至锦州;如我军攻锦州,则所遇敌人更较长春强大;如我军等候敌人打通锦沈线,则不知要等到何时,且即令敢出来打通,但我主力一向锦沈线前进时,而敌必自动收缩,使我军扑空;如我军向锦州、唐山之线或冀东或平绥前进时,在敌目前采取放弃次要据点,集中兵力固守大城市的方针下,则必到处扑空,或遇到四五个师兵力守备的城市。且大军进到那些小地区,衣服、弹药、军费皆无法解决。同时……在我主力南下情况下,长春之敌必能乘虚撤至沈阳,打通锦沈线。如我军以很多兵力[如三个纵队]入关,沿途仍不易求小仗打,遇大的战斗[又攻占又打援]则又吃不消。而留在东北的部队,既不能打大仗,又无小仗可打,陷于无用之地。故目前只有打长春的办法为好。

图书封面


 解放战争(下)(1948.10-1950.5)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对于解放战争,二战后亚洲最大的内战、给世界政治格局带来重大影响的一场战争,我们一点都不陌生,其中的重大战役、角逐战场的双方将领,我们也都耳熟能详。但细读这本书,仍然能有很大收获与感悟。一. 从书中我读到的细节:1.战争爆发前期,共产党中央对于美国的军调的信任度相当高。这和我以往的印象完全不一样,像老电影《停战以后》中反映出的都是共产党和国民党、美军调代表的针锋相对的很强硬的斗争,并没有感觉到对外力(美国)协调的高期望或者宁妥协以求和平的决心。不过联想到国共双方的巨大实力差别,中共中央当时对战争的信心一定也不像今天事后诸葛亮的我们那么充足,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实力巨头的调解,应该是满怀期待吧。2. 战争中解放军遇到的种种不利,甚至是极端困难。翻开任意一本历史教科书,你读到的都是解放战争中势如破竹的迅猛发展、一个接一个的著名战役的胜利,到了后期更简直如水银泻地一般。但从《解放战争》中,我却读到了很多不一样的内容。国民党战争初期所占据的巨大优势和美国的全力援助并非纸老虎,国民党军的46年的全面进攻、47年的陕北山东重点进攻都不是毫无成果,不管是在关外,还是在关内,解放军都遭遇了很多困难和不利局面。战争初期,在很短的时间内,共军所占据的大城市全部丢光;1947年,华野的“七月分兵”损失巨大,山东解放区破坏严重;刘邓大军在挺进大别山战役中也有很严重的损失;由于缺乏经验和实力不足,城市攻坚不利多次在战争中带来不利影响,例如南麻、临朐战役。3. 蒋介石的战略决策受到美国的很大干扰。在内战开始后,美国确实出于自身在亚洲利益的考量,全力支持国民党军队。但在战争爆发前,也确实一度站在调解的立场上,因此蒋介石消灭共军战略的决心和决策都受到了不小的干扰。突出的例子是,林彪大军刚进关,立足未稳,被国民党精锐部队穷追不舍,数次作战不利,差点被歼灭,但最后在马歇尔的强烈要求下,国共双方暂时停战了,在松花江隔江对峙,这才有以后的蓬勃发展的东北解放区和四野。 二. 国共双方胜败原因这其实是一个很宏大的话题,根本不能尽述。不过从《解放战争》书中我们可以管窥一斑。1. 高级指挥员如何解决意见分歧在战争中,国共双方都有大量的总指挥和其他高级将领战略思路不一致的情况,但是最后的解决模式和结果却大相径庭。例如,毛泽东曾设想粟裕大军挺进江南,粟裕在深思熟虑后予以反对,最后粟裕立下“军令状”,大军留在江北集中歼敌;在辽沈战役中毛泽东和林彪关于打锦州还是打长春发生激烈争执,最后统一思路,林彪成功执行毛泽东设想。国民党方面,在东北战略问题上卫立煌和蒋介石冲突不断,而在辽沈和淮海战役中,蒋介石和杜聿明有比较大的战略设想分歧,结果这些冲突和分歧都没能妥善解决。要么是将军一方固执己见,总指挥的正确意见无奈让步,要么是总指挥强令执行,将领方面阳奉阴违,导致中下级将领执行意志不坚决,首鼠两端。2. 中级将领是否存在派系斗争和内耗。国民党军队如同国民党一样,成分复杂,军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派系斗争,高级将领对嫡系与否的不公待遇更是加重了这种斗争。因此国民党军队的中级将领,在制定作战计划时,首要原则并非最有力的打击消灭敌人,而是自己能够不承担失利责任、分享更多胜利果实。例如,杜聿明与廖耀湘在东北战役中的明争暗斗;平津战役中的新保安战斗中出现的坚决不突围,以免看援军脸色的奇怪一幕;淮海战役中白崇禧坚决不允许调桂系部队增援;黄维部队在被包围面临歼灭时,还在向上级要编号扩军等。解放军在这方面要好的多,各部队基本能够全力配合作战,不计局部得失。例如,华野的“七月分兵”损失巨大,却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创造更有利局面;林彪的东北大军在打完辽沈后停止休息,提前入关等。3. 下层官兵是否有着共同利益、能够团结一致;国军强调军中阶级,官兵差别甚大,士兵作战的主动性不强(塔山阻击战中纯军官组成的“赵子龙师”的作战意志却很强);而共军官兵一致,士兵在战场上战斗意志坚决、具体完成任务的战术又很灵活。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林彪的东北大军在北满斗争初期,条件非常艰苦,很多士兵开小差,一位排长也想跑,但他后来想到家中分到的新土地,想到军中亲密平等的官兵关系,最终坚持了下来。还有,解放战争中有大批的解放战士变成战斗英雄,所谓解放战士就是加入解放军的国军俘虏,很多士兵在国军队伍中消极避战,但到了解放军队伍中却勇敢积极作战,正所谓“橘枳之变”。小说《我的团长我的团》最后一部分情节也反映了这种情况。4. 第二战线的斗争。如此一个宏大战争,斗争不仅仅出现在战场上,地下工作者的作用不容小视。这一方面,国军也败给了解放军。大量的国军机要情报被解放军获取、很多战役关键时刻的战场起义。。。这些都加剧了国军内部的相互猜忌和内耗,使得正确的战略设计无法实现。举一个超级卧底为例,郭汝瑰,时任国民党国防部中将作战厅长,参与国军最高作战会议,向蒋介石提供作战方案,直接参与战役的指挥作战,在国共决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总而言之,那时的国军和解放军,各方面对比明显,一个如日薄西山,一个如旭日东升,即使新兴力量很弱小,但发展极快,陈旧势力完全无法阻挡。从源头上说,信仰危机和民心所向是问题所在,军中将领和士兵缺少一个有凝聚力的信仰,而统治区内国民党的种种施政导致民心的迅速流失。三.战争真的很残酷不管怎么看,战争都是一种很残酷的行为,鲜血和生命变成了历史书页中的一个个枯燥干涩的数字,个人意志在国家命运的大变革前也变得虚弱无力。文中有这样一段,东北解放军大军入关前,林彪发出了战争动员,动员中提到了需要克服的一些思想,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很多战士其实都不想再打仗了,他们只想回到家乡种地、生活。东北解放军后来相继参加了入关的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华中作战、大西南作战、海南岛、金门战役等。再联想到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这些只想好好生活、回到自己家乡平静生活的战士们,有多少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呢?真的很有点伤感。。。读书使人内心宁静,掩巻而思,感慨万千,喜欢历史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
  •     作者善于从宏观、全局、战略层面把握战争的走向,又不厌其烦、锱铢必较地记录下每场战斗的双方兵力、装备、伤亡等情况,甚至参战战士的个人情况,让人感到战争不在是一堆枯燥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进行的最富激情的斗争。 六十多年前的战争离我们远去,但亲身参与这场战争并顽强活下来的英雄们让我们亲近,他们的回忆增强了我们对这场战争的认识,也让我们从多种角度和不同方面去了解这场战争。老人们的回忆弥足珍贵,作者恰当的引用增加了本书的厚度深度力度。 本书的写作特点可谓大小相宜,远近呼应;叙议结合,客观详尽。有宏大的战争场面,也有战场上的小故事、小细节。生动的描述仿佛又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当时人的回忆又让我们感到那场战争就在昨天。 本书文字优美,描写生动,尊重历史,客观公正,兼具文史价值和收藏价值,是描写解放战争的一部扛鼎之作。
  •     近日一直在阅读军旅作家王树增老师写的长篇纪实性军旅作品——《解放战争》。就在刚刚读完了最后的一节——《士兵的山河》,读后心潮澎湃,仿佛有万语千言在胸间。一看时间,嚯,正好是午夜零点左右,窗外一片静谧,仿佛只有我自己一人存于天地之间捧着这本书。放下书本,再躺到床上却怎么也无法入睡,辗转反侧片刻,干脆爬起来书写一下自己的感受,顺便也为大家推荐一下这两本书。一下子要针对这么一部书动笔,颇有一种不知从何处着笔的感觉,那就干脆先从一首诗歌开始吧。这首诗是在建国伊始之时,在人们满怀激情,充满对新中国未来的希望之时,一位名叫胡风的文艺理论家写下的,名字叫做《时间开始了》。海!欢呼的海!歌唱的海!舞蹈的海!闪耀的海!从一切方向流来的海!向一切方向流去的海!劳动着、战斗着、创造着从过去流来的海劳动着、战斗着、创造着向未来流去的海!这首诗写在当时那个激情四溢的历史时刻,描述了人民群众在建国伊始时那溢于言表的激动之情。而共和国的建立,绝对是与在四年解放战争中解放军的浴血奋战,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分不开的。最终,在一九四九年的十月一日,一位从湖南湘潭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走出的本土革命家在天安门城楼上以其高调的湖南口音向世界宣布,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的东方诞生了。沿着历史的轨迹向前看,而这一切又是由一九四四年七月的一架降落在延安的带有美军标志的飞机拉开的序幕,这架飞机带来了美军观察组的成员,他们的到来,最终促成了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对延安的访问,并且在侧面上最终促成了后来的重庆谈判,而这次谈判之后的中国又不可避免的进行了长达四年的内战,如果把解放大西南及解放海南岛也算在内的话,那时间还要向后延伸。现在时间已经行进到了2012年,那场决定未来中国命运走向并且深刻影响了后来世界政治版图的战争已经过去了63年。中国也早已走出了那场战争的硝烟,并且向着建设地区性甚至世界性大国的目标稳步前行,这一切不能不说与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又绝对与当年解放战争使中国完成彻底的民族独立分不开关系。接着那些老一辈的革命家们又在后来的朝鲜战争中打破了美军“战无不胜”的神话,把所谓的“联合国军”死死的钉在了北纬38度线上,无法再北进一步,最终被迫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而后来的越南战争美军最终被纠缠在了北纬17度线上,无法继续向前推进,这又得说与中国志愿军有一定的关系。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中国的独立自主上的,而这绝对是解放战争打下的基础。有些扯得远了,那我们再回到这部书上来,这部书确实篇幅挺长,或是说结构比较宏大,两本加起来足足将近140万字,并且作者提供了许多具体的史料及详实的数字,但很长的篇幅及这么多的数据并没有使读者感觉枯燥乏味,相反,在阅读时,反而因为作者从形形色色的角色的角度来写同一场战斗、战役乃至战争,使人读着有一种的很真实感觉,感觉人物角色有血有肉,很丰满。使人读起来不像在读一部纪实文学。但既然是纪实文学,那么丰富的史料及数据便是必不可少的,而这部书肯定做到了这一点,这本书的每一节,每一张都是建立在完备的历史事实上的,这从字里行间便可清晰的看出。我认为这非常有助于读者对于当时形势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但作者又在完成“纪实”这一使命的同时,又不失文学的特色,那便是动人的叙事与感人的情节。作者以朴实的语言完成了文学方面的创作,使人读时总会带入到当时那特定的年代中去。能够妥善处理好“纪实”与“文学”的关系这在现在的纪实文学作家中是不常见到的。总的来说,王树增老师完成了对于历史爱好者及普通读者之间的一次平衡,这难能可贵。而为了史料的准确性,文学的通俗可读性,王树增老师用了近四年时间才完成这本书,资料搜集更是长达七年,这需要极大的毅力及恒心。在我看来,创作这样一本书,对作者而言,不亚于一场战争。用了将近一周时间我读完这本书,在对于解放战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的同时,也对那些为了新中国付出青春、鲜血甚至生命的革命先烈又有了进一步的敬佩,若没有他们,那中国的独立自主只能说是一个笑话。他们当得起“人民英雄”这个称号,他们也当得起“永垂不朽”这个历史评价。古老的中国经过了超过百年的苦难,期间历尽欺侮,受尽屈辱。正是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得以一雪国耻,解放战争的胜利使中国得以独立建国,并最终走向复兴。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温家宝总理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同学时在黑板上写下的那四个粉笔字:“多难兴邦”诚哉斯言!

精彩短评 (总计54条)

  •     王树增非虚构文学著述中规模最大的作品,在此,王树增从以浓烈的情感解读历史向凭忠实的记录挖掘历史稳步迈进。最好的历史叙述方式是还原真实,因为历史远比任何虚构都要丰满而精彩。
  •     2014年12月 全面不失具体、宏大不失细致、平白不失情感,既有战略层面的解析,也有战术层面的描述,更有个人主义的褒贬。70万字描写了两只力量四年的斗争,文字虽然冗长,但读的畅快。 毛泽东的土地革命、政治工作、艰苦朴素的作风,一切为了群众的路线,为革命赢得了最广泛的人民的支持,在历次以少胜多甚至孤注一掷的行动中,数十万支前民工的运输及各类保障工作,扭转了战场的态势,确保了战争的胜利。同时,毛泽东拥有一直总体上上下齐心、团结一致,令行禁止的队伍,而蒋介石的高级将领则各自未战、互不相援、拉帮结派、贪婪腐败、主观自大、固步自封,战争末期将令兵不行,各个派系甚至盼望蒋介石的部队垮台,其内部已经分崩离析,难以为继。
  •     那是一个群星闪耀的年代,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中华大地上展开了3年的军事决战,胜者的奖励是中国的领导政权,经历辛亥革命后的动乱,中国即将重新恢复统一,但终究是内战,是同胞之间的杀戮,从民族主义看,是血的惨痛。
  •     
  •     略显主观
  •      一将功成万骨枯,无论兴与亡,做炮灰的永远普通百姓!无论《大江大海》里被强迫充当炮灰的百万农民和战俘,还是党史里万千苦众的膳食壶浆,自发支持王师。与其说是共军的胜利,不妨说是国军的自溃,派系林立,相互掣肘;将帅战术不统一,指挥变换无常,连国军作战厅厅长居然也是共谍,焉能不败……
  •     心情复杂
  •     国共双方处处对比,人心一面差距十万八千。国军自上而下的腐朽浑噩,共军自下而上的奉献清醒。
  •     有血有肉,虽然有时候过于陈述细节,瑕不掩瑜,精彩。
  •     好是好,但是王老的签字呢?
  •     终于看完了 脑袋疼
  •     头重脚轻,最后四分之一特别无趣是历史的错么?
  •     一句“天下无人不通共”,简直就是对TG最大的褒扬(PS:要是分析战略的时候有地图就好了)
  •     荡气回肠!帮助自己理清了很多史实。
  •     还是比较传统的模式和情节流程。相对而言,我只能说我更喜欢他写的《1901》和《1911》了。题材和文笔,我感觉分明就是两个不同的人写的文章。不知道是何原因早成的结果。
  •     那个年代的共产党还是厉害的。。。
  •     两本大部头终于读完
  •     了解解放战争非常好的资料
  •     民心民心民心
  •     国军各种待援和不救。“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这个原则,无敌了。
  •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     对那场战争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
  •     一将功成万骨枯
  •     每一个胜利都是鲜血浇灌的。
  •     王树增的书,毫无可信度
  •     印象最深的是神一般的林彪和粟裕。
  •     得民心者得天下!
  •     对本书的笔调和语言很喜欢。
  •     哎,淮海战役..
  •     读了两遍。很好看。4年前读的吧。
  •     解放战争,指定读本,看看。
  •     增加对这段战争的认识。1兵败如山倒。2内战胜负明朗后,失败的一方就基本放弃抵抗了,毕竟都是中国人。3军事胜利背后必有各方面的支持。4军事胜利容易,治理国家难。
  •     淮海战役规模之大远超辽沈,看起来也更过瘾,最关键的是郭汝瑰。
  •     上下册在整体水准上倒还一致,只是内容上有些头重脚轻,下册明显写的急了。
  •     写得很细致,不错的一本书
  •     暑假读的,三部曲中最好的一部,慷慨悲歌的共和国开国史。
  •     但是看的时候也要明白其中有些情节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但是有些故事也确实是非常让人感动。大时代也是又一堆一堆的小故事堆叠而来的啊。看的时候也要明白作者的政治信仰以及立场等问题,以期以后看到别的此类内容书籍的时候保持头脑清醒。
  •     一个进城分钱,一个下乡分田。一个是现代军队,一个是封建家兵。同样一支五十军,在东北战场窝窝囊囊,在朝鲜战场气吞山河,说明了些什么。
  •     看完这本书,你就知道为什么共产党会胜利,这胜利并不是简单的武力上的成功,而是民心的胜利。
  •     有气魄
  •     喊杀之声不绝于耳
  •     下半部好像在着急交稿,大框架没理顺,又过分纠缠在细节上,导致两头都没有说明白。
  •     国民党一点点地被咬碎 嚼烂
  •     同《解放战争(上)》
  •     你可以发现很多细节,你可以读到很多教科书、红色电影里不会告诉的人和事,特别是作为一场战争、战役、一次战斗的军官、士兵,当然也缺不了那些水银泄地、动不动一个战士、一个排、一个班就解决掉几十号、几百号、一个连营团师的战斗。哎,反正我不想读了,不知道为什么。
  •     求十五章以后的内容。。。= =
  •     对国民党个势力在内战中的表现写的很清楚,比较宏大叙述
  •     中学历史课本解放战争部分扩大充实可得本书。材料还算丰富,但也都是正规渠道的内容,史料的铺陈和情感的抒发都觉得不到位。比起同是纪实作品的某白某红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有种完成任务而写的感觉。作品题材宏大,确实难以在每个细节都处理到位,而且王作为体制内的作家,可能有些东西也是要用点春秋笔法,在作品中也能看得出来。总之,质量中等,技术水平中等,可以作为对这场战争进行一般的常识性了解的读物。
  •     看一段上一段火,我这么支持国军,国军却出了这么一群废物!
  •     其实很讨厌讽刺那些个末路将军的情节,不过成王败寇,内战就算赢了也没多大光彩。给他们留点脸,也给cp留点脸。
  •     长征,又回到了原点!!!!!!!!!!!!!!!!
  •     第二本就是碾压局了没啥好看的了
  •     传檄而定
  •     这部书好像我一直想买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