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归来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潜伏归来

出版社:黄山书社
出版日期:2010-4
ISBN:9787546110790
作者:凤凰卫视出版中心 编
页数:213页

作者简介

《潜伏归来》内容简介:游走在现实和理想之间,辗转于真实与虚幻当中,他们是“双面”潜伏者,在历史的舞台上跑龙套。人生如棋,世事如局,大时代兜兜转转,身不由己的命运也随之被改写,间谍、战犯……成为他们生命中最深刻的烙印。光阴逝去,潜伏归来,却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独守内心的寂寞。

书籍目录

1.潜伏者归来——真实“余则成”的尘封记忆
2.一个人的战场——台湾最后被捕的地下交通员
3.命如棋子——我的国民党特务生涯
4.红色记忆——一位中共女特工的特殊经历
5.中国特工——红色高棉的惊险往事
6.身陷囹圄——我在“绿岛”的日子
7.为历史作证——最后的国民党战犯
8.越狱专家——驾着蒋纬国座机回大陆
9.最后的奴才——随侍溥仪二十年
10.收刀入鞘——从杀手到牧师
11.哭泣的拳头——一代拳王的离奇命运

编辑推荐

  他们的人生是时代开的玩笑,他们的热血是对命运的抗争。特工、战犯、囚徒、杀手,潜伏、逃亡、越狱、漂泊……凤凰卫视的《冷暖人生》节目的主持人在这本书中将讲述他们的非常人生。好奇心比较重的人适合阅读本书。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他可能觉得很快就会再见面,也没想到最后会弄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没想到这些。我父亲诗里自己也说了,如此收场亦太悲啊!”  ——吴韶成(中共打入国民党内部的最高情报官吴石之子)  “等于飞蛾扑火一样,牺牲品嘛。扮演这样一个角色,可怜得很。……现在他们思想转变了,讲得好听一点,随着时代的潮流,变了。所以当大的好当,当小的,当这些喽罗走卒,很苦的。”  ——阚中干(原台湾间谍)  “我们这一代人,一直跟着大时代的命运在兜兜转转,完全是无奈的。命运不是自己可以掌握的,别人也没办法掌控。只希望这样的令运只有我们这代人经历就足够了。”  ——胡子丹(“绿岛”政治犯)  “在人生舞台上我都是临场即兴表演才闯过来的,不是事先安排好的,因为我既不知道对象,又不知道场景,都是临时遇到的情况,即兴发挥。”  ——蔡省三(最后的国民常战犯)

章节摘录

  在电视剧《潜伏》中,1949年2月解放军攻克天津,余则成在天津陷落前被站长拽上了飞机,仓皇逃亡广州。在飞机上,两人被告知他们作为海峡筹备委员会的成员将直飞台湾。余则成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他在台湾的继续潜伏则给观众留下了种种猜测。  余则成只是一个虚构人物,但他的故事却一直在历史不为人知的角落里真实地上演着。在大陆与台湾长达半个世纪的武装对峙中,我们不清楚双方到底有多少“余则成”这样的谍报人员在对方的阵营里长期潜伏,许多人为了内心的信仰甚至献出了生命。其中,就有中共打入国民党内部的最高情报官——国民党中将、“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以及中共华东局特派员、女共产党员朱谌之。1950年,因为中共台湾地下党书记蔡孝乾的叛变,二人被捕,6月10日被枪决于台北马场町刑场。  整整50年后,2000年8月25日,一组名为《1950仲夏的马场町——战争、人权、和平的省思》的图片展在台北“二二八”纪念馆揭幕。这组国民党当年大举枪杀中共地下党人的历史图片在海峡两岸引起了相当大的震惊。然而可能没有人知道,它在两个年过半百的人的心底更是掀起了无比巨大的波澜——吴石之子吴韶成,朱谌之之女朱晓枫,50多年前他们在战火中和父母一别,就再也没了音信。50年之后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曾经慈祥亲切的父母,竟是以这样惨烈的形象再次出现在眼前,竟是以如此决绝的方式终于归来。

图书封面


 潜伏归来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一直很喜欢陈晓楠主持的《冷暖人生》。在一片冰冷黑暗之中,总是会让人看到一丝光亮,看到一丝人性的温暖,不至于彻底绝望。电视剧《潜伏》捧红了余则成,无数的观众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为他和翠萍之间的爱情唏嘘不已。但那只是影视作品,只是精致的艺术加工。其中的艰辛,其中的残酷,常人难以想象。余则成只有一个,更多的情报人员只能湮灭在历史当中,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不知道他们是安度余生还是早早就义。比起电视剧,《潜伏归来》一书更为真实地对这一个特殊的群体做了还原。陈晓楠采访了多位当事人,有地下党人,有台湾间谍,还有中国特工……他们后半生几乎都在隐姓埋名当中度过,没有人知道他们曾经经历了怎样惊险的前半生,正如一位当事人所说:“我们这个部门,付出也在默默无闻中付出,生存也在默默无闻中生存,等到你年老了还是默默无闻。我们属于大戏里面的小配角。”他说的很平静,对自己的命运也已经坦然接受。但当我看到这一段话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一阵心酸。如果不是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他们的人生肯定是另外一番光景。但是很无奈,个人的命运是没有办法和大时代抗衡的,很多时候,他们也是身不由己。岁月流转,如今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们呢?还有多少人会想起他们呢?谢谢陈晓楠,谢谢《潜伏归来》,再次还原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还原了一段被撕裂的人生。逝者已矣,希望“余则成”们的故事不要再度上演。
  •     不知有没有细心的人专门考证过“间谍”这个古老职业的渊源,大概有了利益集团之间争斗,就有了“间谍”这个职业,他们也许在许多重大的时刻,影响了整个历史的进程,但作为个体的他们却是颇为尴尬的,博尔赫斯一首不太有名的小诗《间谍》描述了他们这种尴尬:有人在火热的战斗中为祖国献出了生命大理石碑镌刻下了他们的英名我却默默无闻地在自己仇视的城市里游荡我为祖国做了另外的事情我失去了廉耻背弃了把自己当作朋友的人们拖人下水出卖良心憎恶祖国的称谓我自认是个卑鄙小人陈晓楠在《冷暖人生》栏目里,采访了曾经的“共谍”、“台谍”以及他们的后人,撰成《潜伏归来》一书,试图撇开宏大的历史叙事,恢复亲历者亲身感受到的惊心动魄、苦辣辛酸,虽算不得拨开历史的迷雾,亦多少从亲历者的角度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据法国官方称,1917年被法国处死的“裸舞女谍”玛塔•哈里应为一战中5万人的死负责,不知有没有人做过统计,那些打入“敌人内部”我党地下工作者应为多少“国军”将士的死负责,最著名的当属著名的“后三杰”,他们后来都得以顺利“归队”,还有一些象电视剧《潜伏》中的余则成一样,领受了新的使命,继续潜伏着,吴石、朱谌之便是无数个继续潜伏者中的一员。不必去细述他们命悬一线的经历,他们最终的命运也许早早写就,吴石在就刑前写下了如下的绝命诗:天意茫茫未可窥,遥遥世事更难知。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大悲。其中的悲壮、凄凉可能只有吴石自己能够体会吧!如果他们知道他们的献身并没有给他们在大陆的亲人带了荣耀,而是怀疑、迫害,他们内心的凄凉还不定要添加几分。吴石的骨灰多年后回归大陆,而朱谌之的尸骨至今尝无寻处,这样的结局,确实如吴石所言“如此收场亦大悲。”。侥幸从台湾归来的我党地下工作者刘青石以及没有继续潜伏的孟非提供了吴石、朱谌之命运的另外两种版本。为我党效命的地下工作者结局如此悲凉,那些为国民党效命的“台谍”们结局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姜建国、陈景圣、阚中干,如果不是《潜伏归来》这本书,也许我们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或被台湾情报部门“策反”,或者领命潜入大陆,他们虽然没有为他们的使命送了命,但用晚景凄凉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他们或靠捡垃圾为生或靠救济过活,谁能想到他们曾经是为“党国效命”的无名英雄?他们也曾经试图和台湾当局要个说法,但无一不是石沉大海,或者被草草敷衍,真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红色特工”黄时明,“越战”期间为我国收集南越情报,随后见证了“红色高棉”的暴行,60年至70年代出生的中国人如果说对哪个国外元首最为熟悉,那非西哈努克亲王莫属,与他的名字同时出现的还有乔森潘、波尔布特等,有段时间,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以为“红色”是革命的本色,不知在“红色”的名义之下,为了某种崇高的革命理想,革命者也会变成屠夫,让无数人头落地,斯大林的肃反、中国的文革、柬埔寨的大清洗,起因虽然不同,但好象都有某种相同的底色。除了“共谍”、“台谍”,出现在《潜伏归来》里的还有囚禁绿岛的台湾政治犯、大陆最后释放的国民党战犯、驾着蒋纬国的座机回归大陆的起义者、溥仪的最后奴才、改恶从善的杀手、最后的拳王等,他们也许算不得潜伏者,但他们象潜伏者一样,仿佛历史汪洋上的一片树叶,在历史的洋面上飘零着,起伏着。正如“绿岛政治犯”胡子丹所言:“我们这一代人,一直跟着大时代的命运在兜兜转转,完全是无奈的。命运不是自己可以自己掌握的,别人也没办法掌控。只希望这样的命运只有我们这代人经历就足够了。”

精彩短评 (总计83条)

  •     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生命是父母给予的,人生道路是自己抉择的,珍惜生命,做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益而无害的人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
  •     “我们这一代人,一直跟着大时代的命运在兜兜转转,完全是无奈的。命运不是自己可以掌握的,别人也没办法掌控。只希望这样的令运只有我们这代人经历就足够了。”
    这是一位前国民党间谍的话,我看了他的经历,所想到的是,哪一代人的命运不被时代左右呢?人生就像洪水之中的一叶扁舟,只能顺水漂流,漂到哪儿,前方是什么,自己完全不知道。从这个意义上,所谓掌握人生的命运,是可笑的,也是可叹的。
  •     如果是真的,那这种人生不知道该用精彩还是黑暗来形容啦!
  •     真的感动。
    我们每个人都是小人物。但是我们这些庸碌的小人物,起码还能成全自己的小我、小家。而他们呢?说是为了成为大我、大国,真的吗?
  •     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高大全的英雄人物,他们就那么活生生的在你眼前。看完这本书你才会懂得,信仰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
  •     很多人应该都梦想自己成为一个大人物。
    于是,我们关注大人物的一切,包括言行举止,包括穿着打扮。
    浮躁充斥着整个社会,谁会有心思投注哪怕只是一眼在一个小人物身上呢?
    然而,历史往往是由千千万万的小人物书写的,所谓大人物,则是在这样的时势下被塑造出来的。不过,历史又是很吝啬的,只肯记住这些已经收获最多的大人物,付出最多的小人物转身就被遗忘。
    于是,当潜伏归来时,已经时过境迁。请问,谁还记得他们?
  •     在那个到处潜伏着危险漩涡的岁月,不知还有多少地下党人,也有着同样的命运。默默无闻却又做了巨大的贡献。为这些英雄拍手称赞!
  •     里面有好几个开挂的人物。
  •     真正的潜伏没有刀光剑影,没有明枪暗箭,甚至置身其中的你或我或他无从分辨朋友与敌人。正如电视剧《潜伏》里面的吴敬中站长一般。
  •     比潜伏类的电视小说感觉更真实
  •     教授推荐一本《收刀入鞘》,网上没得买,后来发现这本书里收录了他的故事。网上有电子版的《收刀入鞘》读完之后产生了对《潜伏归来》中其他人物的好奇及了解他们人生经历的渴望。昨天刚到的书,塑封的,内容是双色的,插有彩色图片,感觉很好^^
  •     一份用无数人的痛苦和眼泪写就的地下档案,真实而又悲壮!值得好好读一读
  •     每个挑出来都够拍个电视剧的,集中在一本书里实在太奢侈。4.5
  •     非常喜欢!这本书不仅印刷质量不错,而且内容也合我的口味,故事感人、情节口人心弦,语言流畅、有较强的观赏性,更贴近生活,让我们了解了很多不为大多数人们所知的真实的历史。
  •     看到流眼泪了,虽然我是八零后。

    陈晓楠也是凤凰卫视难得的真的沉稳的知性女主持。
  •     命如棋子,身不由己。

    还好,还好。
    否则就没有我了。:)
  •     对于过去我很感兴趣,我有黄埔军校毕业的两个舅舅,一个去了台湾,一个留在大陆,命运不同.我听他们的故事,也想知道更多他们同期人们的命运.由每一个个体我组成自己的画面,这本书给我这样的素材.
  •     内容不错,就是有点贵了。
  •     在人生舞台上我都是临场即兴表演才闯过来的,不是事先安排好的,因为我既不知道对象,又不知道场景,都是临时遇到的情况,即兴发挥。”
    ——蔡省三(最后的国民党战犯)
  •     他们是潜入大陆的台湾特务,潜伏——一场持久了半个世纪的暗战,一群现实世界里的007,一个个被特殊身份改写的命运,前台湾军情局特工首次面对镜头,陈晓楠独家破解台湾间谍的双面人生。
  •     凤凰出的书,确实很不错,深刻,犀利,专业!
  •     翻看了内容,才发现其实很独家,而且也挺新的。可能是封面做坏了,显得像炒旧饭的书,可惜了这么好的内容啊~!

    故事看的我心情很不平静,很感动。
  •     韦大卫老先生那句“除死无大灾”真是豪情万丈!再配上他那传奇般的人生,更觉得痛快淋漓!有他这个故事,也缓解了不少全书压抑的气氛。以及,真佩服凤凰能找到这些人。
  •     给爸爸买的, 应该不错
  •     封面有点老,内容还可以
  •     还行吧.小人物的经历.视角有限.
  •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一次,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继续选择这样的人生。恐怕依然是身不由己。还好,没有如果。
  •     “我们这一代人,一直跟着大时代的命运在兜兜转转,完全是无奈的。命运不是自己可以掌握的,别人也没办法掌控。只希望这样的令运只有我们这代人经历就足够了。”   ——胡子丹
  •     他们的潜伏远比影视剧里精心动魄,大时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总是微不足道的。
  •     书里面的人和事,因为曾真真切切的发生,所以让我无法释然。读到一多半。
  •     书里面有一章是讲国民党战犯蔡省三的。他追随了蒋经国十年,历经抗日战争和内战。国民党败退前夕,他执意留在大陆反攻,最后被抓,以战犯的身份,和被俘的国民党高官黄维等人一起,在狱中度过几十年。
    蔡省三也好,黄维也罢,都曾是国民党中的显要人物,恐怕他们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成为战犯。蔡省三说,他希望以自己特殊的身份为历史作证。这是一个半生沧桑的老人最赤诚的心愿。历史不会忘记,后人也应该好好思考一下。
  •     这是个职业,有信仰才能做的工作,玩票很悲惨!
  •     从这本书里看到了一群被历史遗忘的人。比较幸运的是,有人将他们的故事整理了出来。可是在历史的角落里,还有多少被无视的人,他们的故事,最终只能随着光阴一道逝去。
  •     很感人,特别是看到那些红色特工的故事,特别令人感慨。向无名英雄们致敬。
  •     想想人的命运其实太不值一提了,潜伏都是真善美吗?是假恶丑吗?
    我真不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理到底掌握在谁手里.
  •     大历史大时代,小人物的牺牲不足一谈。对于小人物自己而言,一生即使平淡,也是以自我为主角,更何况他们的命运书上,每天都像是一辈子。

    书很好看,小人物的真实,才让大历史看起来真实。
  •     非常人的非常人生。很感慨。不错。图片丰富,印刷也好。
  •     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这个“人民”是大写的,除了某些够得上伟人或者罪人级别的小群体,大部分人实际上是被历史的书写都忽略过去了。有时候甚至连个体的数量都没办法留下。
    所以才有某些采取了一种极端的方式,既然无法青史留下良名,那就遗臭万年吧。总得留下一点什么才算不枉世上走一遭。
    但历史的记录本就那么几页,要挤进去,实在不是容易的事。
    幸好文字和图像等媒介的普及,让我们有可能绕过历史的宏大书写,能够为自己留下一点私人性的回忆。
    所谓潜伏,我觉得更像是在大历史里小人物的潜伏。所谓归来,更为传媒与公众对普通人命运的隆重欢迎仪式。
  •     真!真!真真是难以评论。一把辛酸泪不假,可非满纸荒唐言。请君自入瓮,方可解其味。
  •     不错很感动
  •     潜伏过,历经伤痕,而后归来。这样的归来,有些伤感。

    比如姜建国的“归来”。父亲为上海资本家,他1949年后逃往海外。改革开放后,赴香港接受遗产,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1987年莫名其妙成为台湾情报人员,只一年,便改变了一生,后来在上海提篮桥监狱服刑十五年。现居香港,无业,以捡垃圾为生。

    命如棋子,果是如此。封面大气的“归来”二字,看起来那么凯旋,其实却那么苍凉……
  •     《冷暖人生》
  •     几经风雨,一生坎坷,一地肝胆。英雄?枭雄?功过在世!
  •     不能忘记的人
  •     做情报人员,在那个时代,大抵是为了信仰,甚至可以将生死置之度外。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曾经的死对头如今握手言和。对他们来讲,个中滋味,应该难以言喻。
  •     看完了《潜伏归来》,尤其感慨最后一篇中国拳王余吉利的离奇命运。如此有天分的一个拳手,如此年轻的拳王,如果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他会不会改写中国拳坛,改写世界拳坛?一切都是假设,无情的时代已经对他做了冰冷的宣判。如今,他只是一个蹒跚的老人。唯有他曾经教过拳击的地方,还在津津乐道他缔造的传奇。
  •     我没记得买这本书啊!怎么回事?
  •     他们游走在现实和理想之间,辗转于真实与虚幻当中,他们是“双面”潜伏者,在历史的舞台上跑龙套。人生如棋,世事如局,大时代兜兜转转,身不由己的命运也随之被改写,悲哀啊,小人物的悲哀。
  •     了解历史,历史就是由无数的小事和小人物构成的。
  •     不喜欢这本书!其实完全就是一本采访记录,而且就算是采访记录,内容也欠缺得很。后面那几篇完全和书的标题不搭界,看着就是为了凑篇幅,凑页数,找了两个人物,竟然把一位“拳王”的放进来,人家既不算特务,也不是间谍。只不过是偷渡了香港不成功被关了几年。总而言之,这本书我是极不喜欢的!
  •     我也是看了凤凰台的节目才找书来看,第二个故事真的可以拍电视剧了。
  •     知道了不知道的事
  •     一直对谍报类型的作品感兴趣,觉得紧张、刺激,当初看《潜伏》《风声》的时候也是相当着迷。但是看完这本《潜伏归来》,内心涌起的却是感伤。在惊心动魄的掩盖下,是当事人的无奈与悲哀,是不被认可与接受的寂寞。不是他们选择了命运,而是命运选择了他们。当中的身不由己,只是时代开的一个玩笑而已。
  •     很精彩很好的一本书。
  •     飞蛾,棋子,牺牲品,蒲公英,所有渺小悲壮的东西,都可以形容他们。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漂浮周转,命运无法掌握在自己手里。
    关于战争中士兵对将兵的信仰,有的是死忠,有的是愚忠。他们,大都是没有看透的。比如当年跟随蒋公前往台湾的老兵,有的临死前还抱着蒋公的画像。
    其实我倒宁愿他们一辈子糊涂。万一活了大半辈子,突然在60岁醒悟,那该有多悲哀。
  •     不够解密,感觉好多隐秘的没有透露
  •     “等于飞蛾扑火一样,牺牲品嘛。扮演这样一个角色,可怜得很。……现在他们思想转变了,讲得好听一点,随着时代的潮流,变了。所以当大的好当,当小的,当这些喽罗走卒,很苦的。”   ——阚中干(原台湾间谍)
  •     一直很喜欢访谈类的节目,还有访谈类的书
  •     拿到书后一口气看完,感触良多,11位主人公的人生实在太感人了。这些人用生命和人生换来抛弃,悲哀啊!
    以史为镜,教育后人,希望后人有所收获。
  •     最吸引我的反倒是关于本书的简介:

    游走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辗转于真实与虚幻当中,俺们是“双面”潜伏着,在历史的舞台上跑龙套。人生如棋,世事如局。

    文字很有味道~
  •     很是震撼
  •     柬埔寨作为一个佛教国家,一直是宁静祥和的。看了《潜伏归来》,才知道它在不远的历史上居然发生过如此惨绝人寰的人为灾难。一位中国特工作为幸存者,见证了这段人间悲剧。历史没有旁观者,每个人在了解这段历史的同时,更应该反思悲剧为什么会上演。
  •     凤凰对潜伏当事人的采访
  •     情节算紧张,一天就看完了,比较薄的一本书,轻型纸印刷。
  •     非虚构改编富矿
  •     “我们这个部门,付出也在默默无闻中付出,生存也在默默无闻中生存,等到你年老了还是默默无闻。我们属于大戏里面的小配角。”
    一个死里逃生的中国特工在评价自己的人生时如是说。这份从容在令人钦佩之余,倍感心酸,他其实想要表达的,是人生的无奈吧。在诡谲的谍报生涯中,为了掩饰身份,他们通常都会掩饰自己,一个人游走在死亡边缘,没有人能够体会他们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应该说,他们是寂寞的。
  •     尽管《潜伏》一度热播,人人都爱余则成,但我觉得还是有缺憾。电视剧虽然已经较以往写实,但还是不可能完全真实地再现谍报生涯,其间的残酷与寂寞,外人是无法体会的。这一点,我觉得《潜伏归来》诠释得更完美,毕竟,他都是当事人的亲身经历,切身体会。
    这本书吸引人的不是讲述谍报生涯的紧张刺激,我觉得凤凰卫视的视角很好,他完全褪去了“潜伏”的神秘光环,还原了一个个真实的人呈现给读者。无所谓光不光荣,套用一句主人公的话,他们是“牺牲品”。轻描淡写,却让人心惊胆战。果然“余则成”只是一个神话而已。
  •     害怕的是,当年那批“间谍”,当岁月让他们老去,当历史让故事尘封,多少人生的大悲和哀叹,也将不复存在……
  •     现在,信仰是什么?自问,问你,问他,答得出来么。
  •     看完整本书,心情很沉重,为了那一个个主人公无奈的命运。但是有一个人的经历让我觉得深有启发,就是牧师吕代豪。他原本是台湾竹联帮赫赫有名的冷血杀手,入狱数次又逃脱。这么一个在常人看来无可救药、十恶不赦的人,最终却在一个女孩的帮助下,走出心灵的牢笼,成为赫赫有名的神学家。
    很多时候,社会的无序、混乱,往往是我们的内心造成的,因为我们缺乏信仰,没有道德的约束。常有人说,我们陷入了信仰危机。既然如此,何不重塑内心的信仰?
  •     潜伏啊,风声啊,最近地下党的势头真火。
    在终于梳理了中国近代史的大概真相后(也许还是假的),百姓开始问细节了:who when what where why。
    听故事比较有意思。

    这本书的内容,某程度算独家,并非google,百度上能查到的。
  •     当间谍或特工要付出的辛苦与辛酸不是常人能想象得出来的,我觉得虽然文中写了不少,但一定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
  •     书比电视不差,尤其我们看不到电视,看书也就够了
  •     往事并不如烟
  •     那些真实的老人令人敬佩,他们的命运远比电视剧里跌宕,令人感慨
  •     以访谈类口吻来记录历史的好书,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不见报端的小人物,可他们眼中的历史是那么的真实,让人看到历史的车轮经过后,所留下的深深的印痕,真的是一本好书
  •     为了信仰
  •     “在人生舞台上我都是临场即兴表演才闯过来的,不是事先安排好的,因为我既不知道对象,又不知道场景,都是临时遇到的情况,即兴发挥。”   ——蔡省三
  •     以前看《无间道》就觉得卧底是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他不仅仅是需要面对敌人的包围,还有面对自己的内心的考问,每一次选择,都是和自己在做冲突,很容易就迷失了真正的自我。在以前那个艰难岁月,很多人都在无意中做了选择,潜伏对他们来说,就像是一次任务。在潜伏的道路上走着,随着时代而漂泊。
  •     看过十人滞留香港相关,再看到蔡省三那篇采访稿,还是莫名郁结了一中午。最让人难过的是另一个采访稿,某个底层特务那句话:”等于飞蛾扑火一样,牺牲品嘛。扮演这样一个角色,可怜得很。……现在他们思想转变了,讲得好听一点,随着时代的潮流,变了。所以当大的好当,当小的,当这些喽罗走卒,很苦的。”小人物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中才永远是最苦的。真是一针见血。真实自有力量。
  •     仿佛看到外公那一代人的历史。
  •     逃亡,潜伏,漂泊......他们的人生注定与众不同,时代的悲剧最终以个人的悲剧收场。
  •     一直很喜欢陈晓楠的节目,尤其是她主持的《冷暖人生》,总是充满了人文关怀。这本《潜伏归来》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情报人员。它打破了长久以来影视作品或文学作品对这一群体的常规塑造,看到的是他们情报生涯以外的生活。这样的视角很特别,也很真实。至少,我看了以后很震撼。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