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觉醒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中国觉醒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506286640
作者:丁韪良
页数:237页

后记

跨越时代的预言“中国是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最伟大运动的舞台。”1906年10月30日,丁韪良在《中国觉醒》一书中开宗明义地这样写道,“它所承诺要做到的事情是让这个最古老、人口最多和最保守的帝国得以彻底振兴。”这是一个“跨越时代”的预言。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丁韪良所看好的这场伟大变革其“目的并非改朝换代”。综观全书可以窥见,这位来自美国的资深教育家,对他为之服务的清政府实行的“最后改革”充满了幻想与期待,冀求使基督教文化、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的帝制相融合。然而历史却和丁韪良开了个大大的玩笑,就在此书出版四五年后,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即被中华民国所取代。丁韪良所期盼的“并非改朝换代的变革”最终成为一个泡影。丁韪良于1916年去世,当时已九十高龄。这位常常被喻为“19世纪的利玛窦”的老人故去后,当时的中华民国总统黎元洪称赞他为“泰山北斗”。真不知道这位老人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在想着什么,当他翻开手边这部《中国觉醒》时,会不会哑然失笑呢?的确,中国这头睡狮睁开了眼睛,但它是以清王朝的灭亡,中华民国的成立为一个标志的;并且,此时的中国仍然不能说已经觉醒,它依然“在路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自然不是清王朝,也不是中华民国,而是半个世纪以后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觉醒》一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共十二章,是作者对清政府所辖十八行省和边远地区的考察,通过游历中国的广袤地区,作者提纲挈领地向读者介绍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景观。虽说有浮光掠影之嫌,但这一部分中也不乏有意思的段落,表达出作者对中国小城镇的偏爱。

作者简介

丁韪良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要远比其他西方汉学家更为深刻,对于中华民族的感情和同情心也要比绝大部分西方人更为深厚。
本书在介绍清末的地理、人文以及中华几千年文明史的同时,着重描述了作者所亲身经历的1902—1907年间清政府所推行的新政和改革,并试图解释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潜在力量,表达了作者对于中国光明未来的极大期盼。
作者的特殊身份和背景决定了他所阐述的观点偶有偏颇,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以及同情心仍跃然纸上,读来备感亲切。

书籍目录

译者序…………序…………………前言………………第一部分  帝国的全貌 第一章 中国本土 第二章 一次穿越广东和广西的旅行 第三章 福建省 第四章 浙江省 第五章 江苏省 第六章 山东省 第七章 直隶省 第八章 河南省 第九章 扬子江沿岸省份 第十章 扬子江上游省份 第十一章 西北地区省份 第十二章 边远省份第二部分  从远古到18世纪的历史纲要 第十三章 中华民族的起源 第十四章 神话时代 第十五章 三皇五帝 第十六章 周朝 第十七章 中国的圣贤们 第十八章 战国时期 第十九章 秦朝(前246—前206,两个皇帝) 第二十章 汉朝(前206—220,二十四个皇帝,两个篡位者) 第二十一章 三国、南北朝和隋朝(214—618) 第二十二章 唐朝(618—907,二十个皇帝) 第二十三章 宋朝(960—1280,十八个皇帝) 第二十四章 元朝(1280—1368,十个皇帝) 第二十五章 明朝(1368—1644,十六个皇帝) 第二十六章 清朝(1644—)第三部分  正在转变中的中国 第二十七章 中国的开放,一部五幕正剧——历史中的上帝 第二十八章 日俄战争 第二十九章 中国的改革 第三十章   张之洞总督:一位改革的领袖 第三十一章 排外风潮 第三十二章 满人——中国的诺曼人附录 在中国传播世俗知识的传教士机构 未曾提及的改革 一场新的鸦片战争出版后记  跨越时代的预言

编辑推荐

《中国觉醒:国家地理、历史与炮火硝烟中的变革》中的图片说明封面 洋务学堂里:讲课的是外籍教师,墙上挂着的是世界地图。这些尚留着长辫子的中国学生,他们正在接受一场西方近代文明的头脑风暴的洗礼。封底 1903年出台的“癸卯学制”包含了从小学到大学的一个完整现代教育体系。从照片中小学生的脸上再看不到往昔的木讷和自卑,而是灵气和自信。扉页 从1895年起,天津小站开始训练新军,这是中国军事现代化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中国新式军队的萌芽。西方“中国通”在一百年前对中国崛起的预言“中国是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最伟大运动的舞台。……它所承诺要做到的事情是让这个最古老、人口最多和最保守的帝国得以彻底振兴。”“中国是一个具有无穷精力之民族的故乡,它如今之伟大和未来之繁荣都足以令人仰慕不已。”“……只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人民就将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据一个主要的位置。”

前言

中国是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最伟大运动的舞台。与其相比,俄国的骚动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因为它并非政治舞台,而是一个社会舞台。它的目的既不是变换朝代,也不是政府形式的革命,而是具有一个更为崇高的目标和更为深刻的动机,它所承诺要做到的事情是让这个最古老、人口最多和最保守的帝国得以彻底振兴。南北半球上难道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对此视若无睹吗?大约三十年以前,当日本采纳了西方文明的外部形式时,它的行动被许多人视为一种玩弄把戏——出于一种临时目的而采用的拙劣模仿。但是当看到各国内阁和商会都不得不认真对付这个北太平洋上的不列颠①时,他们现在又会怎么想?日本这个巨大邻国的觉醒,肯定会产生同样惊人的结果,而且所产生变革的规模将会大得多。政治骚动,无论是像潮汛那样是周期性的,还是像飓风那样是未曾预见到的,总的来说都是表面和暂时的,然而中国的社会运动却源于地面之下足以造成沧海桑田的力量。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来解释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这些力量。正是出于对这种辉煌景观的憧憬,使我在短期访问了自己的祖国之后又回到了中国——而且是在华中诸省生活了几年之后又回到了京师。

内容概要

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美国北长老会派至中国的传教士,在中国生活了62年(1850—1916,其间有四年时间不在中国),曾任北京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的总教习。他精通中国语言和文学,对晚清中国社会有微细的观察和独到的见解,是清末在华外国学者中首屈一指的“中国通”,同时也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著有《汉学菁华》(The Lore of Cathay)和《花甲忆记》(A Cycle of Cathay)等。

章节摘录

插图:上海过去是一个第三等级的不起眼小县(“省”和“府”分属于第一和第二等级),但一些有商业眼光的英国人看到了这里优越的地理位置,于是在1842年签订的条约的条款中,它成了五个开放口岸之一。上海已经开始超越广东,它要比任何其他口岸都更多地向中国人展示着西方令人惊叹的技艺、知识和进取心。上海位于中国一条大动脉人海口的广阔平原上,它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的一个重要场所。中国城的低矮城墙后面仍然隐藏着破旧的贫民窟,但是在北城门外有一大片地方被称做“公共租界”。那里有一座被称做“模范租界”的城市如出淤泥而不染的美丽莲花般拔地而起。在那儿住了一年以后,我怀着深厚的感情把它视做我在东方的第二故乡。在世界上所有的海港中,上海展示了一种少见的景观。它宽阔的街道受到良好的维护,并即将开通有轨电车;沿着两条河的沿岸绵延几英里,全都是富裕的商铺和豪华的住宅,而且绝大多数住宅都被花园所包围,到处都布满了鲜花绽放的树丛。这些货栈和住宅并不仅仅代表着品位和富足。在公共租界内实行的是法制——并非像中国其他地方那样是靠地方官员的人治,这里一切都讲究自由和公正。外国人到处都受到本国国旗的庇护,一个中国人在公共租界内被控犯罪时,会在一个由各国人混合组成的法庭内受到审判,这是关于公正和人权的一个直观教学课堂。假如你有机会去参观一下中国人的衙门,就会见到一捆捆大小不一的竹杠,这是准备用来行杖刑的;你还能见到夹棍、木靴、木枷和其他折磨人的刑具。这些刑具的使用现在已经被废止。上海有各种等级的学校,有些归公共租界的工部局管辖,另一些则归属于传教使团。属于美国圣公会的圣约翰大学和美国监理公会的中西书院,在继承原来由上海徐家汇天主教传教使团所长期担负的教育事业上是出类拔萃的优胜者。

图书封面


 中国觉醒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读《中国觉醒:国家地理、历史与炮火硝烟中的变革》在个人的记忆里,我总是无法忽略一个事实,即在今天我的家乡,晋南、晋东南的一些地方,曾经有很多新教世家,有些地方,整个自然村落里几乎家家都是这样的世家,现在的后辈中也还有人信教,——就在这个现代中国。我曾经有几次就此询问过家里的长辈,特别提到,这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改良性质的信仰的来历,是否当年有传教士来到过?答案是肯定的,他们向我讲述了或者说转述了更老辈人的记忆。我问的时候专注于人们的表情和叙述方式,因为知道他们多半不会讲清楚对这件事的具体看法,但是表情会表现出一个人潜意识下的态度,纯乎自然。我并不想搞清楚一种宗教信仰的传播对授予者有怎样的影响,而对当地人如何看待这些传福音的人和他们所做的事情更有兴趣。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传教士的选择,他们当年来到一个“新世界”的理由,也同样值得注意。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美国印第安纳州人,基督教新教教会长老派传教士)先生在《中国觉醒——国家地理、历史与炮火硝烟中的变革》一书曾经说道:“……对此我怀有一种个人的兴趣,因为正是鸦片战争中英国人的隆隆炮声把我的注意力引向了中国,从此便认定它是一个传教的好场所。”(参见本书124页)这样的话语对于现代普通中国人来说在感情是很难接受的,因为两次鸦片战争不仅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浓重的笔墨,而且是来自历史教科书的关于民族最深刻的创伤,划出长长的刻痕,有人把它看作是国家历史中屈辱的肇始。但是,丁韪良毕竟是一个已经成为历史人物的早期考察近代中国的西方人,如果我们不再在宏大国家叙事的层面来看待问题,可观上来说,倒是可以看出一个历史上有趣现象之所以产生的端倪,即当年大量的、不同派别的西方新教传教士选择他们传福音的目的地,确实存在着明确的遴选标准,甚至,即便在中国境内,选择哪个行省、哪个地区来开展他们领自上帝的使命,也是先有自己的判断的。丁韪良无意间透露出来的标准,我觉得有一定的代表性。因为传教事业究其本质来说,是一种价值观的输出过程。在今天,对外输出价值观这样性质的事业,或者说可以向外输出价值观并且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是一种国家荣誉,也即总是社会中强有力的资源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历史上的西方传教士,显然没有这样的机遇,他们更多时候是民间组织,甚至,往往是个人面对不可预见的困难和危险;同时,既然是价值观的输出,一定是寻求认可和继承,就绝非一日之功,需要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更需要时间。对于世界上一些具有长期“排外”历史和民族性格的国家和地区,传教士寻求一线“开放”的机遇,或许要比要求开放通商口岸的商人心情更为迫切。在西方人看来,近代中国给他们的更多的是一种蛮荒的印象,这时,所谓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敲开了闭关锁国的近代中国的大门,虽然我们听起来不舒服,但是确实对“丁韪良们”是一个重要的消息,从此,这块古老的土地一天天走进了他们的视野,决定了他们行色匆匆的旅程。历史的沉痛和机遇,总是纠结在一起。对于丁韪良来说,这个旅程或许过于漫长了一点,这位美国人,作为美国北长老会派至中国的传教士,竟然在中国前后生活了62年。——虽然看起来这个遵循“笨拙精神”的历史人物或许是“爱你所选择的”那种人,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带着感情工作毕竟不是没有原因的。从原著中来看,我们如果说他“始终”对开始变革的中国社会充满信心,对这个古老国家接受西方文明的前途充满信心,未免言过其实,但他在文字里确实表达出了这一显著的倾向。也即,他认为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开始变革,而且这个国度一但开始变革,就会有接受世界文明的成功历史。有趣的是,他认为当时最有能力使古老中国及早进入这一伟大进程的是“清政府”。即便这个统治阶层充其量是曾经鼎盛王朝的没落阶段,虽然有了外交衙门、派遣大臣留洋考察,新兴海军,但其实根本不能冠以“政府”这样的现代政治概念。丁韪良把促使当时中国社会自上而下而起改革的原因,概括为“五幕正剧”,即清末从鸦片战争到义和团运动的被认为划分为五个阶段。这一段历史,相信人们可以容易接触到的史料已多,现成的专业研究材料汗牛充栋,个人心中自有定见,无需赘言。只是其中关于太平天国的叙述颇值得审视。在丁韪良的叙事中,洪秀全只是初步和当年设在广州的美国浸礼会的分支进行了接触,“在并未得到正式洗礼和尚未获得传道者信任的情况下”,这个“风度翩翩”的年轻人就创建了自己的本土宗教组织,并且进而通过这种形式最终在广西“起事”,从而造成了现代中国史学界形成共识的所谓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的兵荒和历史的“倒退”。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想见,那些星星点点的孤独于古国各处的基督教派系下的分支,对于这样一个公开宣称信仰基督教的临时政权,一定会有一个被吸引到认识的过程。丁韪良的记录中,有几个批次的传教士代表,曾经试图进入“天国”内部进行一番考察,他本人也进行过这种努力,结果以失败告终。他对太平天国的正式评价并不是很多,他做出过一个积极的考察报告,尽量以善意理解这场本质上不过是把神圣的信仰当作幌子的封建农民起义。这本书在今天的史料价值,更多时候并不是作者致力最深的对当时中国的地域考察和改革考察,而是记录了传教士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教育投入,附录中的一篇《在中国传播世俗只是的传教士机构》个人认为极有意义,通过史实透露出来的精神世界的东西,值得今天的读者详加体察和思考。除了传布福音,在当地进行所谓世俗知识的普及,一直是西方传教士千百年来的又一项重要的使命。在这时,往往在教育和医疗两个领域形成一个交汇点。在朝廷的庇护和资助下,1906在北京创建了“协和医学院”(现在多称为“协和医学堂”,协和的前身。名为Union,即联合之意)现在看起来是一个标志性的历史事件,显示出各个教会合作在中国致力教育投入的成就。医疗本身是一种现实解决,教育则是一种长效机制,通过丁韪良的表述,我感觉当时的教会工作还是以教育为轴心。他的记录中还表述了当时自己如何为中国社会编著国际法和政治经济学方面的教课书,另外一些教士还编著出很多种自然科学方面的教材和读物,将宗教精神融汇进这些书籍之中。尽管在我看来,这些教材和书籍的起点远在当年它们的受众接受能力和审美之上,但还是觉得应该对这样的良苦用心表示相当的敬意。从这篇提纲式的文章来看,更佐证了我对西方传教士对近代中国教育的投入和贡献的一贯看法。尽管近年来,专业研究者对西方传教士在华历史做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许多足以改变人们固有看法的成果,但是对于在很长久的时间里,中国社会没有对这种投入和贡献予以客观的认可,作为一个普通中国读者,应该感到惭愧。丁韪良写于1906年的本书的序言中,曾经说道:“我们是否可以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确信中国将成为基督教国家中的一员?”这个设问,对于今天很多皈依的青壮年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是一种历史的契合,他的问题或许也是后者的问题。更多的时候,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信仰问题,而是关乎文明。2010-1-31
  •     刊发于《华商报》2010年1月16日一个经营煤炭店铺的老板让他的妻子搬到住在乡下的姨妈家里,以便照顾这位亲戚的起居生活。但是,这位姨妈并不满意这位外甥媳妇的笨手笨脚,并声称她无法养活自己。煤炭老板自觉有愧、不孝,于是把这位可怜的媳妇带到了偏僻之地,并杀死了她。安然无事地回到店铺之后,这位野蛮的煤炭老板托话给乡下的姨妈,如果有人来抓他归案,他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后来也并没有人来抓他,而女人的尸体被掩埋,此事也并不了了之。 这个骇人听闻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最初几年的中国。而这个故事的记录者就是被称为“19世纪的利玛窦”的丁韪良先生。丁韪良先生声称,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住处不过一箭之遥的地方”。这是丁韪良为了控诉中国的“家庭奴隶制度”和对于妇女的不公,而举出的一个见闻。在以道德理想主义著称的中国,其实这类事件并不鲜见。但是,作为一名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并矢志带给中国人基督福音的丁韪良,即使已经在中国生活了将近半个世纪,依然惊讶于自己的所见所闻。他把这些“奇闻”以报纸新闻、游记、历史随笔、人物评论和见闻录等形式一起放在了他所写的三本关于中国的书籍里,这就是《中国觉醒》、《汉学菁华》和《花甲记忆》。其实当丁韪良先生睁大了眼睛,并吐出舌头,目瞪口呆的时候,作为现代的中国人,我们也有着和他一样的情绪和表情。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民族,对于厚重的历史不堪重负,但是对于就发生在一个世纪前的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却陌生如外星球。在中国人的历史课本里有太多的政治阴谋、治国教诲和道德训诫,但偏偏对于日常的生活视而不见。以至我们不得不从暴露官宦私人生活的日记里,描述腐败和淫逸生活的小说中,搜索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表情。当然还包括那些目瞪口呆之后,以夸张和想象描述中国生活,试图勾起外国人强烈好奇心的西方传教士的见闻录,即使最善于遗忘的人们也不会忘记,当年利玛窦把中国描述为“遍地黄金”。对于丁韪良,人们存有争议,估计和人们对于他所说所写时候的惊讶的惊讶有关——这些传教士惊讶于中国古老的传统生活方式,我们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们有那么夸张的表情。我们很容易就能从这些见闻录中,发现那个时代即使最有见地的作家也难以摆脱的“西方中心主义”,以及幼稚可笑的历史进化论,这是他们记录中国生活点滴的基础。丁韪良先生把英国处心积虑的鸦片战争以及由此造成的苦难说成是中国人“傲慢”的结果,这个缺乏最基本的政治历史眼光的判断令人啼笑皆非;他对于列强对中国人的欺凌和领土瓜分的无知和漠然态度令人愕然;而他对于发生在中国国土上“日俄战争”的评论,更是令有良知的民族汗颜,“以一个不带偏见的观测员角度来看,日本人无保留地振兴满洲里的做法可以是一个利害关系的中立国(中国)从中获得极其巨大的利益”。我们很难期望一个外国传教士,即使他在中国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并客死于中国,能为国人的民族主义张目。我只能这么肯定丁韪良的价值:他带着基督教的普世主义的博爱观念(如果不是偏见的话)对于处于苦难的中国人投了一眼同情的目光。基于这样的立场,他为国人在教育、政治和文化上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具体到这本《中国觉醒》的书籍,如果着眼于作者价值立场的肯定,只会引来没完没了的模糊和争论。抛开追求永恒性质的价值,这本书的历史参考价值难以忽视。正如开头所述,通过这些长居于中国的好奇的传教士的笔触,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历史细节的描述。使得我们对于那些用来抽象地描述中国人的词语,比如道德理想主义、洋务运动、和太平天国起义以及义和团起义等,具备了有血有肉的报告文学式的性质,为历史的细节提供了个人经验式的人类学描述。比如除了本文开篇所述的例子外,丁韪良还照相般的描述了慈禧太后的长相,“她的脸部特征与其说美丽,倒不如说活泼而赏心悦目;她的脸色并非黄色,而是橄榄色,而且她隐藏在浓眉后面的两个黑色眼球炯炯有神,随时会放射出善意的微笑和灼人的寒光”。而他个人和张之洞先生的交往,也使得我们得以深入地了解张先生为了国人的现代化所作出的种种努力,甚至准备为国人筹建“有待成立的”第一所大学等等。还有像蒲安臣(A•Burlinggame)在一次玩笑中,并成为中国首位负责外交事物的“钦差大臣”的故事也颇耐人寻味。当然,也并不能否认本书在除了提供大量的历史细节之外的优点,比如丁韪良先生对于中国军队的判断就充满了真知灼见。作为一个外国传教士,他在那个时代就敏锐地觉察出,中国人的军队有着强烈的乡土观念,而统一的民族观念是非常淡薄的,“中国军队中还有一种令人不快的错误情绪是乡土观念,这使得入侵者能够轻易地雇佣一个省的军队征服另一个省的士兵”。而正是这种强烈的乡土观念使得曾国藩的“湘勇”能够战胜已成燎原之势的太平军,也正是这种浓重的乡土观念在后来的军阀混战中起到了推波助燃的作用。这本书被作者分为了三个部分,即地理概况,历史概况,以及中国的变革。这是作者为了向陌生于中国的外国人,介绍中国当下变革历史的手段。此类叙述和很多传教士以及汉学研究著作一样,只是作者这次的目的在于普及关于中国人的历史和地理文化知识,并没有如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以研究的目的弄了一个“社会学基础”,以为作者阐述中国从愚昧无知走向基督教化的“光明”前程而做的铺垫。《中国觉醒》的前两个部分以作者的浅陋的历史知识和地理游记组成,在任何一本普通的中学历史和地理课本中都有,甚至还更少偏见。我从来不怀疑,新闻式的写作是“现在历史”的记录,但也是最幼稚的历史表达。历史总是在变化中使得那些着眼于当下的判断显得滑稽可笑。但是作为一个历史阶段性的判断和态度同时也是人们对于历史的最真切的看法。我想抛开萦绕在丁韪良身上混乱而沉重的价值立场的争论而言,丁韪良以及他的《中国觉醒》都为我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人类学”材料。
  •     还没看完,光是本书的序言就让我振奋不已。原来它是这么坚强,沉睡的雄狮醒来原来是这么强大。看它的发展让我更觉得是一种奋斗;愤斗。一个民族的不屈和上进创造了如此奇迹,那一个人勒。会怎样。这让我想起了亮剑精神,迎难而上;回头想想,我有吗,这种精神我有吗。话说回来,百年之间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百年之后勒,会怎样。期待期待

精彩短评 (总计28条)

  •     出版日期还没到呢,,这一下子就奔未来了,而且有货。
  •     作者对中国还是充满善意与希望的,虽然囿于传教士的立场难免看法有些偏颇与不切实际。总体应该算是一本针对外国读者的历史普及书。
  •     其实算不上汉学研究,顶多算个游记加日记,书是胶粘的很容易破损
  •     有点意思
  •     史料价值非常大,但是民俗人文地理政经……涵盖甚多,语焉不详,多为三言两语之评述,难以窥知晚清全貌。似为丁先生日记之物。实在可惜。
  •     传教士眼中的晚清中国,独特而真实的视角
  •     袁世凯在国外的评价还不错;中国信释道儒的信念抑制科技发展,真的是吃亏吗?也许在100~200年看是真的,也许对××党来说是真的,但是对民族来说未尝不是好事。
  •     一位100年前的中国通描写的中国地理、历史与社会,精短和全面。不过当中还是存在不少差错,这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也在所难免。
  •     该书简要地了纪录丁韪良来华的经历,以第三只眼睛的视角,反映清末中国的社会、风土、民情等大量情况,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少知识,对旧中国的理解与感悟!
    非常遗憾的是:该书封面图片竟然印反,那柱上的楹联文字反的,而且学生执笔全部都用左手啦!
  •     电子版:http://ishare.iask.sina.com.cn/f/7104617.html
  •     一个传教士笔下的简明中国近代史
  •     其中提到许多细节,可以启发我们思考,也许还可以就此写些文章
  •     我本来以为这会是多么令我荡气回肠的书。
  •     史料價值不大...
  •     真看不出来是100年前人写的。
  •     被骗了。。。
  •     只来得及一翻。值得读。
  •     封面照片似乎是反的。
  •     读完了丁韪良的《中国觉醒》,应该正视这些传教士在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段对中国的影响,他们对当时中国的认识,放到今天来对比,看看我们到底改变了多少。
  •     这个商品不错,可以看看。
  •     一个传教士基于宗教情感对于没落中国的最后一丝奢望。
  •     百年前传教士的文章,今天读起来依然感觉后背直冒冷汗。他笔下的中国人还是能够在如今的大街小巷发现踪迹。
  •     必须要说明,我想给五星的《中国之觉醒》是陈彦先生所著,熊培云译,香港田园书屋出版的那本,只是连电影颐和园都没有的豆瓣怎么能容得下这本书的存在?只能借同名mark一下了。书好,好在独立客观又壮阔,最少知道,历史并非只由胜者书写。除了描写理想主义轰烈地走向命定的失败时的大气和详细,对其后影响的民族主义新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等都有深入的见解,有基本论点的同时一步步深化论述,上一次看到学术做得这么好的就是《中产阶级的孩子们》了。而且很多料和观点是活在墙内的我们看到会是当头一棒的。没有被情感干扰了思考的独立性,但字里行间都是关心。这本书的好处足够啃很久,虽然只写到02年,很多洞见到今天还是不过时。
  •     大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6月22日捐赠
  •     【多个角度看历史】——恰好之前刚看过龙应台一个关于大江大海的演讲,如里面所讲:“历史太大,碎片太多,真相太复杂,任何一种表达那个时代的出处都只是纯个人的观点。”
  •     丁韪良眼中的大清朝。原来所谓十八省的说法至少当时就有了;清末的社会其实和我之前以为的很不同,果然构建相对客观的概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啊。
  •     应该是出版社故意这样做的,不知为了啥。不过,书还是好书啊!
  •     丁韪良也算是个大清政府的公务员了,虽然写的比较走马观花,但还是非常有内容可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