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中国与规则的日本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研究 > 道德的中国与规则的日本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0年7月出版
ISBN:9787101073843
作者:孙绿江
页数:313页

作者简介

中日两国有着太多的相似,也有着太多的不同。但在本质的方面,两国之间的距离似乎又是最为遥远的:此一方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彼一方却觉得匪夷所思;彼一方认为天经地义的事,此一方却视为本末倒置。很多时候,人们说着同样的话,所指却并不相同。
认识对方,重在差异。本书认为中日两国的核心差异在于——中国重道德,日本重规则,由此构成了中日文化与思维方式的不同。作者围绕这一核心差异,从宗教、哲学、语言文字、价值观念、教育、生活方式、人际关系、文学艺术等方面对中日两国进行了全方位的对比,力图为读者呈现出中日文化各自鲜明的特征,有助于从深层次上理解中日两国的不同。

书籍目录

绪言
第一章 道德与规则
道德与变通
规则与等级
动机与结果
第二章 家族与同族
中国的宗法制度
中国的亲属关系
日本的家制度与同族制度
集体主义与集团主义
第三章 宗教与哲学
中国的宗教
中国的哲学
日本的宗教
日本的哲学
第四章 语言与文字
汉语的特征
日语的特征
汉语与日语的比较
第五章 价值观念
公与私
罪恶感与耻辱感
儒学与武士道
历法
节日与传统
第六章 教育
历史的回顾
中小学教育
大学教育
第七章 生活方式
人际关系 家庭生活
社会服务
衣食住行
第八章 文学艺术与文化生活
文学
书法与绘画
文化生活
结语
后记

编辑推荐

  第一章道德与规则、第二章家族与同族、第三章宗教与哲学、第四章语言与文字、第五章价值观念、第六章教育、第七章生活方式和第八章文学艺术与文化生活。

前言

  从本质上说,文化就是生存方式,只有不同的生存方式才会创造出不同的文化形态。文化一旦形成又会反过来“规定”一个民族的生存方式,这种“规定”就是广义的规则。规则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群体都必不可少的行为标准,因此也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思维与思维模式。人类早期的劳动都是为了实用的目的、功利的目的,换句话说,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是任何一个原始部族唯一可以选择的生存方式。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最终还是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实际上世界各民族的价值观念与文化心理中所包含的内容大部分都是相同的,差异只在于对各种内容的评价不同。如果对各民族最为重要的文化心理进行筛选,前10位的内容至少有80%是相同或相近的,不同的只是排序。但在价值观念体系里,为了实现或保证排序在前的内容而不惜牺牲排序在后的内容是一条铁的定律,正是这条铁的定律决定了各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

内容概要

孙绿江,甘肃联合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化与古代文学、中日文化比较。曾两次访学日本。

章节摘录

  古代中国是宗法制的国家。在西周被最终确立起来的宗法制度是把氏族时代的血缘制度与父系家长制度政治化的结果,也就是依据周氏族贵族的血缘亲疏来确定周王朝内部的等级,并以此来分配政治、经济、军事权力,实行的是血缘集团式的贵族统治。虽有少数非姬姓功臣也被封为诸侯,但并不能改变宗法制的本质,而且此类诸侯在诸侯国内实行的仍然是宗法制度。孔子说:“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名即是等级。等级是宗法制社会组织的第一原则,家族是社会组织的第一基础,血缘关系则是人的第一身份。血缘清晰则等级不乱,等级严格则家族不乱,家族稳定则天下太平。等级制度必须被严格遵循,天下之所以乱,就是因为大家都不再安于本位的结果。“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天经地义,不可违逆。君臣与父子并列是因为“家国一理”,家族的模式就是国家的模式。  《周易·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家庭、家族早于国家,家庭、家族正是国家、社会、宗法制度的基础。利用血缘亲情,也就是伦理关系来缓和政治等级制度的刚性正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手段,这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但父兄与子弟并不对等,这既是血缘等级,也是政治等级,是根本,所以即使父不慈、兄不友,子也必须孝,弟也必须恭,也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图书封面


 道德的中国与规则的日本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道德的中国与规则的日本》这本书关于中日之间的差异从书名就可以让人一目了然。关于日本的书也读了几本了,从没一本像这本书名把中日之间的差异点的这么透的。《何为日本人》这本书让我看到,日本进行大化革新时,把中国儒家学说里的“天命”思想以及基于此的易姓革命都剔除了,这保证了日本天皇制在政制上的稳定性;另外,在日本也没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兴起的平民政治思想,因此在日本也就不存在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思想,在日本学习中国的过程里,只接受了儒家的忠君思想和等级制度,排斥了儒家的核心灵魂亲亲原则。这样在日本就排除了人情对社会规则的主导,带点儿法治国的色彩。其他的比如对中国文化影响非常大的方面,日本在学习过程中也加以拒斥,比如科举制、宦官、族外婚、缘坐制度、一夫多妻、册封、缠足等。在书中,作者孙绿江认为中国道德修养高于道德实践,行为动机优于行为过程,是中日在道德上的最大区别,导致了“坐而论道这多,身体力行者少”。作者关于日本为何有良好的公德,也可谓说的比较清楚,因为在日本,道德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对社会规约与制度的遵守,不遵守就是无道德,与个人修养没关系;但中国人强调的首先是个人的修养而不是社会规约的遵守,因此私德优先于公德了。在中国变通之所以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就因为中国的政治制度自开始就是把血亲上的自然纽带产生的情延展在了政治领域的陌生人身上,也就是把对亲子的爱变为政治领域的“仁”,这就意味着私意义上的情贯穿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情观念是中国人的宿命,也构成了中国人在清理冲突时的尴尬,此时变通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因为这个国家缺乏遵守刚性规则的传统。在日本,没有中国式的集体主义,没有大济苍生的理想,日本是集团多,但中国的帮派和日本的集团还是完全不一样,在中国帮派依然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人情原则上,但在日本,集团则是建立在纵向服从的一致性上的,集团内部的竞争不是职工之间的竞争,是对集团忠诚的竞争,真正的竞争是对外,这就避免了中国帮派横向团结中产生的内耗。在书中,作者肯定了日本人的最高智慧就是以最有效的方法来处理问题,这个方法就是规则。服从天皇是第一最高规则。由于日本的这一特点,因此在日本人身上很少能发现自省的善恶之分,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按规则行事,遵守规则就是最大的善了。这也就能解释为何日本对其二战的罪恶至今难以彻底反省的原因。日本也有黑社会,但日本至今,对黑社会采取的是控制的态度而不是取缔的方式,日本今天能取得良好的世界公认的公共秩序,据说也与黑社会有直接的关系,原因在于在日本黑社会也是有原则。那里像中国,以替天行道为借口,胡作非为,常常无恶不作。“万恶淫为首”,这也是中国和日本在性的态度上的差异之一,在日本就不存在在中国爱拿性说事的这一现象,男女关系都以规则约束之,不得逾越;在日本封建社会也不存在中国那样的一方面男人有嫖娼的特权,一方面又给女人立贞洁坊的现象,对性,日本人则很坦然的对待之。很少与政治事件或个人不名誉挂钩。就和作者在书中说的,孔子的等级思想帮助日本完成了对封建等级秩序的理论说明;遵华攘夷的思想帮助神道完成了日本中心主义,成为国家主义的基础;朱熹的忠君爱国思想使神道成为了日本统治秩序中最为重要的道德精神支柱、王阳明哲学中的“致良知”、“知行合一”以及“存天理,去人欲”的思想,使日本武士掌握了排除杂念的思想武器,成为一个不受各种欲望干扰,能自由行动的人。由于日本是一个重规则民族,因此日本也就能通过明治维新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由于日本是一个重规则的人,因此在日本不存在内耗问题;由于日本是一个重规则的人,对国家,企业来说,其治理便容易实现,也容易取得高效的成就。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当日本人把我们中国解剖了千百次时,我们对日本的国民性格依然了解甚少,结果在国家博弈过程中,一直在战略上处于被动。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为何日本在遭遇欧洲文明后能适应现代化;为何能做出世界上一流的企业;为何在1853年美国佩里强迫日本签订条约后,还依然为佩里塑像以纪念之。…………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又一个“后来居上”的例证,《菊与刀》反而显得不那么好看
  •     挺好的,不过书中须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作者也很难面面俱到,还是有少数观点应商榷
  •     #文化常识补课# 比较赞同作者说的:各民族价值观念前十位的内容里80%的内容是相近的,不同的只是排序。
  •     某天吃饭时在书架时发现这个题目,觉得很扯。翻了下目录,觉得有可能真的很扯(居然会买这种书么。。)。看完之后觉得其实没有想象得那么坏,但是总体价值不算高(有些部分也就wiki的水平。。)。厚道一点就不评分了。。
  •     老爸的书自然也是拜读过的
  •     实在没办法挨挨的看完,就这样我都累死求了,最悲催的是完了脑子里面回忆不出太多东西,这尼玛纯属浪费了时间。。。
  •     喜欢这本书缜密的逻辑和稳重的写作风格。
  •     深入浅出,客观对比
  •     An interesting overview of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culture, with rich examples, thought-provoking conclusions and——tribute to "the system".
  •     在先锋书店读了四分之一。逻辑缜密,笔锋稳健。好书,有空一定要买来读完。
  •     台灣夾在中間很糾結
  •     中国人重本质轻细节,善恶判断高于是非判断,道德是最高原则,看重个人的品行修养(私德);日本人重细节轻本质,是非判断取代善恶判断,规则是第一标准,看重社会规则的遵守(公德)。
  •     细致深入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