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06059381
作者:徐贲
页数:252页

作者简介

这是一个怀疑的时代,这是一个信仰出现危机的年代。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并不是一个高深的宗教问题,而是每个人都在经营着的一份副业。本书中,徐贲通过对一个个热点事件的深入观察,用充满理性之美的文字,批判了文化教育、公共说理、政治社会等领域那些非理性、不自由的伪信仰,并指出怀疑的时代所需要的信仰,最重要的不是信什么,而是你的信仰是否以自由为灵魂。
从徐贲的笔下,流淌出的是理性之美。读徐贲的文章,您是否和我一样,突然感受到那种久违了,而又一直在期待的“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

书籍目录

序:怀疑的时代需要自由的信仰
第一部分 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教育力量

1 4.23世界阅读日有感

2 少年公民道德教育和核心价值

3 “学习工农兵”的神话和教训

4 干部赴美国政府部门能学什么

5 选拔人才与社会公正

6 监狱是用“国学”重塑灵魂的地方吗

7 “唱歌”是一种什么样的国民教育

8没文化的超级人工智能电脑“沃森”

9动用校规的处罚太严厉吗?

10人是要脸的动物

11不要粗暴禁止青少年的感情

12让孩子慢慢长大

13 1.0版本的大学生德育教育

14笑话、幽默和公共话语

15如果大学不发文凭

16美国学生不热衷坐办公室

17 我们可以从奥运期待什么

18警句格言的引述问题

19 笔记产生不了学问

20教孩子一点技能以外的东西

21美国“富二代”的价值观

22从“狼爸育才”看惩罚式教育

23 “舌尖上的中国”和饮食禁忌

24文化是怎样一种教育力量

第二部分  拒绝在肮脏的歪理之河里沉沦

1拒绝在肮脏的歪理之河里沉沦

2 作家集体抄书是耻辱,不是荣誉

3媒体与政治的危险携手

4正面陈述有助于有效沟通

5你能把“看法”证明成“事实”吗

6不要让“网骂”变成“破口大骂”

7 微博为什么不是好的说理形式

8 再谈“微博”与“说理”

9 古代的“微博”

10网络说理要从“变温和”开始

11 人为什么会上当受骗

12 抗议与说理

13 到底谁有理,问问“第三方”

14公共话语中的“纳粹法则”和“红、黑法则”

15“好人综合症”是一种心理疾病

16 “好人吃亏”和“好人不吃亏”

17 政治好人雷锋

18国民教育不能只用来培养顺民

19谁有资格当教授

20有利可图的“有机知识分子”

21中国文科的厄运与责任

22 信任是一种怎样的“有所不疑”

23 “无效宣传”和三种假话

24 警惕“非人化”背后的敌意

第三部分  人道是一种社会价值

1 “人道”是一种社会价值

2 不算啃老的“啃老族”

3 不贫困的贫困亚裔美国人

4 宽容的限度

5 稀土和棉花糖

6 美国人如何感受本·拉登之死

7 让生者安居 让死者安宁

8 死刑监察官为何反对死刑

9 动物保护不要掺杂民族主义情绪

10 9.11十周年之际的“美国问题”

11 外来价值有那么可怕吗

12战争罪行与人性的黑暗

13 保护动物也是爱护人类

14 奥巴马和鱼翅汤

15残忍的想象

16自杀救援是一项社会责任

17人为什么害怕诅咒

18 大学之门不应对失足青年关闭

19穿上学位服的时刻

20“孝”的教育

21沃尔玛有理由行贿吗

22岁末的死者追怀

第四部分 迷惘者的信仰与共识

1 我们也曾经是迷惘的一代

2 政治身份不等于政治信仰

3 非理性不能产生真信仰

4 政治“千禧主义”的信仰魔力

5 美国人如何测试个人政治信念

6 群众社会里的政治信念

7幸福是感觉,更是价值观

8 没有信仰的政治人物令人害怕

9 敬神和求神

10末日预言与不幸福

11 软实力和价值观

12“理性”与“信仰”,所争为何

13 公民社会中无神论者的“理性集会”

14社会需要自由、理性的文科

15什么是“共识”的理性话语

16 人为什么会在内心觉得羞耻

17 中国人拜偶像的心灵危机

18拜偶像无信仰与人的堕落

19 裸体雕像与“身心皆美”

20 “物欲奴化”的病根

21中国特色的“修辞学”

22 如何对世界说“这就是中国”

内容概要

徐贲 1950年出生于苏州,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英语文学博士。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著作包括: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Disenchanted Democracy、《走向后现代和后殖民》、《知识分子和公共政治》、《学做“精明的公民”》(即将出版)等。


 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7条)

  •     "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在西方,人们一般是在宗教信仰的意义上说“信仰”,而在中国,人们大多数是在伦理和道德的意义上说“信仰”。这两个意义上的信仰虽然不同,但并不矛盾。宗教意义上的信仰有特别的对象——神,然而神和神的教诲是不可分的。神的教诲不仅关乎神与人的关系(虔诚),而且关乎人与人的关系(爱)。在不信神、不信上帝的人群中,由于没有必须爱的神,人更有理由爱他周围的人,在自由、平等、尊严的环境中,信任、尊重和关爱别人便会变得更加重要。在政治上,这些价值与民主、宪政是一致的,在哲学或神学上,这样的普遍价值则总是与某种超越的终极关怀联系在一起""  阅读不只是要读书,而且还要明白与读书有关的道理,知道为什么读书、读什么样的书。读书的关键是思想和言论的自由。读书、读好书应当是自由的个人行为,也是好的公共生活所不能缺少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对别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另一个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了解别人的想法。无论是用书籍,用报刊,用博客或微博,还是用其他言论方式来传播和交流思想,道理都是一样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动物和儿童的行为都与伦理无关,人要到理智成熟后才能理解和学习伦理,对儿童来说,重要的是培养道德习惯,也就是有样学样地照着做。儿童的道德习惯非常重要,只有具备道德习惯的儿童才能在日后方便地接受道德教育""诚实是美国社会的基本道德观,诚实包含的核心价值是自由、平等和尊严。只有在基本公民权利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普通人才会,也才能自由、公开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教科书中也才会有真实的历史。诚实要求一个人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人,平等,尊重,诚心诚意,不欺骗,也不伤害他人""为了挽回面子(修复形象)来道歉,这是诉诸过失者的自身利益意识,不是诉诸他自由选择的道德认知。对于许多犯错的高位当权者,自身利益往往比道德认知更为重要。即便认错有助于修复形象,当权者也并不总把道歉看成是一种符合他自身利益的行为。当权者往往觉得,道歉不仅不能挽回面子,甚至道歉本身就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如果谁劝他道歉,即使是从他自己的利益出发,他也会觉得谁在存心让他丢面子,破坏他的威信,损害他的利益。""在美国,如果有重要的商业建筑,更不要说大片拆迁改建了,一定要告知有关社区的民众,征求他们的意见""美国的公务员比较清廉,在两党政治中必须保持中立,绝对不在单位里为任何一党拉票,绝对保护当事民众的隐私权(如税务部门不得与移民局互通公民的私人信息)等,这些都是一般的职业道德和操守原则,无需特意去美国学习""  “知识”不等于“智慧”或“思想”""“文盲”当然不是指不识字的人,而是指没有思想能力,并在这个意义上没有文化的人""政治哲学家阿伦特(Hannah Arendt)从人的本质存在来理解和强调思想对于人的特殊重要性,她说,思想(thinking)“是永远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的能力”。和思想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求知,而是为人的方式。思想是“人的生命的自然需要”,思想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学校如何培养荣誉感,用荣誉观而不是单纯处罚来治校育人,那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难题""“金钱也许买不来朋友,但却可以让你与子女保持来往”""金钱买不来朋友,但却可以让你与朋友保持来往""文凭不能为教育提供确实凭证,但却又被当做唯一可以被接受的凭证,这岂不是一件既讽刺又不幸的事情?""  “文凭”(diploma)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文艺复兴后期,原来的意思是“折叠”,也就是一份折叠起来的文件。文凭在英国和澳大利亚有时又叫“证明”(来自拉丁文的testimonium或testamur)。文凭是知识的证书,正如德国历史学家海姆佩尔(Hermann Heimpel)所说,证书有“具体性”和“触知性”,使得不可触摸的无形之物(知识)转化为有触知性的实物(文凭)。而且,证书代表了权利本身,得不到证书也就失去了权利。""最自愿的死亡是最公平的""父母教育子女,不管手段如何凶狠,没有一个不是说为子女好的。这就像暴君治国,都说自己是出于最良好的意愿。但是,在家教中,严厉必须要有一个尺度,否则,子女的顺从和服从就会是出于恐惧,而非真正的敬畏。持续不断地需要打骂教育,这已经说明早期的自然敬畏培养归于失败""人们对这样的食物一方面怀有本能的恐惧,一方面却又因为司空见惯,变得麻木不仁。这恐怕也可以纳入当今中国新饮食习惯的研究范围吧""教育的目的不是积累可以用来换取金钱的知识,而是帮助形成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和人格品德""文化开始指“人类克服原始野蛮,通过人的努力,成为完全之人的所有方式”。18世纪启蒙运动后,“文化”逐渐形成了我们所熟悉的两个基本含义,一个是指具有特色的大众精神,称为某民族或某国文化;另一个是指培养自由个体的内在素质,不只是增加知识,而且是提升人自身的理想境界。这两个意义上的文化都与教育有关,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与它的个体成员的文化是联系在一起的,国家文化的败落、衰亡和恶化与个人的心灵颓败、精神猥琐、行为野蛮必然是同时发生的。“文革”时期同时发生的反文化和反道德便是一个例子""“人为什么说谎?人说谎的动机是什么?”她认为只有两个原因,“而且明显得叫人惊讶”。第一个原因是“因为不想让别人知道真相”,第二个原因接着第一个原因,“因为如果让人知道了,自己就会失去许多东西:权力、地位、尊敬、金钱、舒适、快乐等”。显见的动机使得谎言成为一种浅薄、平庸的罪过和邪恶。但是,浅薄、平庸是可以包装的。一旦谎言用高深的理论、高尚的事业、高贵的说辞装点起来,并且当做绝对真理来强行散布,它就成为冠冕堂皇的“宣传”""权威有一百个理由害怕怀疑者,在怀疑面前,权威很难生存""  “事实”具有客观性、永久性,事实只要证明一次就可以了。“看法”不同,看法的正确性不具有终结性,所以需要不断证实""微博追求的是一种与说理不同的说服效果。达到这种效果的时候,读者感觉到的主要是一种情绪上的“痛快”,而不是认知上的“明理”。当然,这不是说,这二者就不能统一,但在微博的形式里却很难做到""不容易轻信小谎言,却很容易相信大谎言""对于遥远的不幸,我们的同情心是冷淡的""贫困是一种消极、颓废的心态,贫困者往往会感到一种莫名的、非理性的害怕和压抑,对他们认为过得比自己好的人,要么仇恨,要么谄媚。贫困使人缺乏安全感,对公共生活冷漠怀疑,陷入犬儒主义、焦虑自卑之中。贫困因此成为一种对人的伤害和社会非正义,美国公众在公共生活中关注贫困问题,与他们认识到贫困对个人和社会的破坏作用是分不开的""“死刑焦点”组织对死刑的基本立场十分明确,那就是,死刑本是为应对严重暴力犯罪的,但是,暴力犯罪的原因非常复杂,而死刑只是一种简单化了的、无效、残忍的应对方法""战争是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是人的关系……战争关系不是在人与人之间,而是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任何信仰都具有乌托邦的光彩,人们总是会梦想一个更高级的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就因为是更高级社会的乌托邦而吸引过无数的年轻人,并成为他们的信仰""人文教育的使命不是只传授某种专门的知识,而是让自由、平等、尊严与人类普世之善有关的价值深入到尽量多的人们心中,成为一种信仰,也成为一种社会的集体力量""罪是情感和认知的扭曲,是悖逆、不信任上帝、不相信“天”、骄傲和嫉妒,它对情感和认知都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这可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修辞学”:它要人说话先学会察言观色,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说与大家一样的话,要“合时宜”,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就不说。至于说话内容的真假、对听者有没有帮助,那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使你备受别人喜欢”。这恐怕正是当今中国公共话语的一般状态。""在普通读者以他们自己的经验、常识和思考来判断真实或是虚假、真话还是谎言的时候,他们的阅读尽管是私人的,但也有了公共的意义。
  •     徐贲的《在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是一本简单而又复杂的书。说它简单,是因为这本书涉及的都是常识性的问题,我们应在怎样教育子女,我们应该怎么识别谬误,我们应该怎样做出是非判断,我们应该信仰和相信什么。都是很简单很常见的常识性问题,也没有太多的理论和复杂的思考,以至于我怀疑这本书在重视公民教育的国外不可能有市场,我猜他们的中学生都不需要读这本书,可是在公民教育缺失的中国——我们学语文学数学学物理学化学学英语学政治,就是不学怎么做一个人——这本书就成了一本复杂的书,复杂到我读起来都有点费劲。之所以费劲是因为这些观点都有些熟悉而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这些观点基本作为普世价值——某些人最讨厌的词——听得耳朵都生了茧子,说陌生是因为很少接触这种专门的阐释和分析。虽然我已经三十岁了,但在这方面还像一个混沌懵懂的少年,只知道它是好的,至于好在哪里,却是懵然无知。于是细看。细看之下发现徐贲先生很杂,文章中上至希腊先贤,下至国际时事,左到左派,右到右派,言必称美国,虔诚又如基督教徒。徐先生的庞杂常给人无所适从之感,经常是某某大贤曾经说过,如何如何,或者某位学者某位议员的言行,作为徐先生点评时事的旁证,虽然杂,虽然繁,倒也始终坚持“吾道一以贯之”,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始终占据主流,公平、正义、信仰、自由、宽容始终是徐先生的精神支柱,换言之,都是敏感词。全书共分四部分,分别是文化教育、逻辑说理、人道主义以及信仰问题。就个人而言,我喜欢前两部分胜过后两部分,作者从身边(国人身边或者美国人身边)琐事入手,探讨的却是大道理,条分缕析,如家常闲话,我尤其喜欢其中《让孩子慢慢长大》和《我们可以从奥运期待什么》两篇文章,尤其是后者,将我们金牌至上主义背后所隐含的心理期待分析得淋漓尽致,发人深省。当然所谓的金牌至上主义又可以从合法性角度来分析,或者用《一九八四》中的资源利用角度来分析,这又是另外的视角了。总之,《在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是一本不错的公民素质读本,虽然读完后未必能找到什么信仰,但是消除一点戾气,增长一点知识,大抵是不会错的。
  •     才云鹏刊20130415《河北青年报》http://www.hbqnb.com/news/Html/Supplement/duzx/2013/415/10495421334054.html自从诗人北岛喊出那句著名的“我不相信”,是否震醒了酣睡的国人无据可查,但“有所怀疑”开始入驻国人的后脑,应无异议。著名学者徐贲在新著《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中,重点对国人的各种怀疑指向进行了有趣的分析。然而,任何一种逆流在发端时都具备三个特点:令统治者生畏,令既得利益者恐惧,令普通民众分成左中右三派。当奴性固存导致灌输来的思想依然滞留难化时,即使深具普世价值的怀疑,也不一定能开花结果。怀疑者的眼光开始变得游离,真正的怀疑开始消失,现今的中国,恰恰是这样一个伪怀疑时代,并与信仰缺失共同交织成一幅欲望市井图。这是时代的悲剧,但徐贲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单纯批判。在揭秘悲剧起因的同时,他平和地指出,这种现象也是一个过程。问题在于,走出信仰缺失的价值荒漠,找到真正的信仰所在,必须靠泥足深陷的民众自己。如果把这个过程叫做寻根,那么在徐贲眼中,因沦陷而怀疑,因怀疑而迷信,是令国人伤痕累累的第一个三段论;因失落而反思,因反思而清醒,是民众脱离迷惘、展开自救的第二个三段论。本书就是两个三段论的结合。作为一部时评集,作者尽量摒弃专业术语,每篇文章都令我们有时鲜入口之感,这是本书在文笔上的可称道之处。事实上,国人并非没有经历过拥有“坚定信仰”的年代,然而,当民主的思想被专制主义所利用,曾经的“信仰狂热”长久在误区徘徊,其疯狂与愚昧世罕其匹。是愚昧导致的疯狂,还是疯狂导致的愚昧?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但无论如何,这种疯狂和愚昧的混合体一路至今,使“今天的怀疑主义不仅怀疑现实世界中的那些伪价值,而且从根本上怀疑人类是否真能拥有长久和普遍的价值。”这是信仰缺失的根本原因!在徐贲看来,伪怀疑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犬儒主义者的风行,他们将牢骚和诅咒当做武器,虽然也可能是一种拯救,“让人们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出了毛病”,但其摇摆不定的草尖态度带给社会更多的负面影响,尤其在民主思想萌芽的阶段,这种不负责任的吃肉骂娘行为更是严重的社会误导。如果唱衰仅仅是唱衰,提不出正确的问题,无法促进社会的共同思考,那这样的唱衰毫无意义。徐贲指出,犬儒主义的形成,正是基于缺乏真正的信仰。问题的严重性在于,目前这种犬儒作风已成星火燎原之势,公知们的见风使舵、五毛党和五美分党的唾沫横飞、微博上连篇累牍的口水大战,让人触目惊心。事实上这种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在著名的“请愿书签名公案”发生后,哈维尔说,“昆德拉也许会成为他自己的怀疑主义的俘虏,因为这种怀疑主义不允许他承认冒着受人讥笑之风险而做出勇敢的行为可能更有意义。”昆德拉将世界的荒诞展示出来,至于过后如何,他的书中找不到答案与出路。哈维尔则不同,他竭力在无意义之中发掘明亮的意义,在黑暗之中义无反顾肩起通往光明的闸门。这是有信仰者和无信仰者的典型案例。藉此,徐贲对现今中国的“公众话语状态”进行了一针见血、毫不留情的批判,并指出了挽颓的路径:要想发出真正的、有价值的异议,首要的是要拥有正确的信仰。读到此处,我们自会想起,曾经的“解放全人类”的可笑之处,在于其忽略了自身是否具备真正的公义。在奴性桎梏中彷徨四顾的人,是没有资格侈谈“崇高理想”的,伪怀疑时代充斥的都是伪命题。徐贲鲜明指出,只有建立在人性而非奴性基础上的理性思考,才是正确信仰的起点,也才能发出时代的最强音。本书试图带领读者走出国人几十年来的信仰误区,并强调宗教(非强迫本质)并非迷信,领袖(专制主义的皇帝新衣)绝非神话。这是本书的核心所在,亦即序言之题:怀疑的时代,需要自由的信仰。徐贲对所有人的智慧给予同样的尊重,言下之意是我们拥有相同的怀疑权力和怀疑能力。然而,很多人自动放弃了这种权力,久之则丧失了这种能力。这样的人将不会再有信仰,有的只是对迷信的热衷,陷入拜物教和拜偶像的泥潭中。恩格斯说过,“在没有科学的时代,迷信就是科学”,同理,在没有信仰的时代,迷信就代替了信仰。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说的“在小事上理智而冷静,在面对大事时却像个疯子在赌博”,则更形象地阐释了现今国人的处世之心正危险地向曾有的狂热返潮。现今中国究竟是一种什么状态?王尔德说过一句很妙的话,当时很少有人能明白:“宗教一旦被证明是正确时就会消亡。”统治阶级深谙“驱使人民狂热信奉的东西不可打破”,这个道理于今也正被很多人利用。但是,真正的怀疑者因其信仰的成熟与坚定,永远对现状拥有清醒的认识。正如北岛所说,“当年我说一个我不相信就足以表明我的立场,而面对当今的复杂局面,恐怕说十个我不相信都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有建设性和推动力的怀疑,具有金子般的价值。徐贲对犬儒怀疑者的抨击,可谓看到了纷乱世俗的真相。是什么原因使我打开这本书,并长久停留在某页陷入沉思?信仰和我们息息相关,但并未有很多人意识到这一点,当年“无法无天”的狂言让国人对无神论顶礼膜拜,殊不知却陷入了个人崇拜的深渊。说实话,很多人在今天的无所适从,同样来自于信仰的迷失。而对多数人来说,信仰至今仍和信念被混淆着。真正的信仰应是一个遥远的乌托邦,而“真正的政治信念应该是每个公民在充分具有信息的情况下,对不同的政治可能性做出自由、理性选择的结果。在缺乏民主条件和公民文化的社会里,这样的政治信念即使不是完全不可能,也是极端困难的。”作者通过法国学者韦尔南的事例,点明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员身份的异同之处,文字朴素,听来却如惊雷。没有信仰的人就不会有真正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是“人格不独立、思想不自由”的必然结果,跟没有灵魂是一样的。而放弃了灵魂的可悲性,连《暮光之城》中的吸血鬼爱德华都很清楚:他不肯让爱人变成吸血鬼---那会丧失灵魂。能够在阳光下堂堂正正行走的人类,该不该为此而羞惭?如果说,失去信仰是一次严重的思想危机,那么,重拾信仰需要先有一个怀疑的过程。徐贲指出,“通过不间断的教育,使之(奴性思想)得到彻底的清算”,才是唯一之解。但拥有坚定信仰的徐贲对此表示出相当的乐观。正如哈维尔所说,“病人比健康的人更懂得什么是健康”,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懂得怀疑的人,比所谓顺天知命的人更能明白人生的意义。如果不想成为勒庞笔下的一群“乌合之众”,就请保有你的理性思考,摒弃疯狂激情,如此才能避免失去批评与批判能力,避免盲从与冲动成为我们可笑的标签。徐贲的一个鲜明特点是立意深远。作为亲历了专制主义肆虐的一代人,他没有简单对某人或某种制度进行控诉,而是用冷静的、宽阔的历史眼光和方法去探求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和可能的突围途径。本书中,他把视野放大到古今中外,克服成见和意识形态的干扰,对东西方文明的特性、信仰的起源和发展形式、当今中国的纷繁世相、无神论与宗教的纠葛关系、信仰对推动民主形成的可能途径等重大问题做出了自己的解答,闪耀着智慧和良知的光辉。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没有想象的好看。
  •     怀疑的时代,我该怎样思考-怀疑独立的思考
  •     某。你十年前写的书。已经partly proved
  •     不喜欢这种风格
  •     有一部分篇幅是时评,即便是徐贲的时评也逃不过“速朽”的命运,寄生在时事上,只能把道理说清,少了探讨的空间和思想的乐趣。但有意义的篇章还是不少,教你我成为“公民”。PS:纸质很差,书挺贵。
  •     可能因为是时评类的文章,所以读起来感觉有些晦涩,如果知识储量较多或对社会公共事项思考较多的人读起来应该是更好理解。
  •     值得一看
  •     翻翻就好,是一种对中美的对比,其意在歌颂一些价值,希望共同体恩重建,但事实上,一个社会并不一定需要每个人的价值都一致,需要的也许是深层次的某种共同信仰。
  •     不错。2016-4-24
  •     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到底是不是一个怀疑的时代?如果是,那么如何证明?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一旦前提虚假,我们很容易被迫接受论述者给出的结论
  •     反而是信主的人会比较有共鸣吧
  •     社会精神之恶,滋生于对美的视而不见和对理性的充耳不闻。
  •     如果早上十年,我读到这样写政治、生活、时事的书,我或许会醍醐灌顶。但在翻墙多年之后,其中一些现象已经不那么新鲜。时评集,逃不出速朽的命运。
  •     https://book.douban.com/people/2696758/annotation/20625420/
  •     看到书名时有许多期待,最终发现又是一本文集。当然文集也可以看得很享受,然而这本书我却要表示看得有些痛苦。这种痛苦不像看学术书籍那种艰涩的痛苦,而是无处使力的疲软的痛苦。作者是美国大学的文学博士,现任英文系教授,其写作确实带有与国人不同的风格。即使是一个微小的论题,作者也会极其理性地从概念的定义、事情的缘起开始详尽地叙述,并佐以学术性的引经据典,显示出一种与国人截然不同的理性而认真的写作态度。然而,与如此精致的外衣相比,作者却没有加入同等级的思想,文中可学到的、可品味的思想成分并不足够,相反却有不少了无新意的老生常谈。这种失衡造成阅读的痛苦:读者颇费心力地爬过理性和经典的山谷,最终却在荒芜的平原上毫无所得。此外,作者还经常偏离论题,把所有论题都落到自由民主上,连我这个自由主义者也略感不适。
  •     小篇集成,言简意赅,丰富犀利,酣畅淋漓。徐老师,好书!
  •     时评,有想法。
  •     多是将讲作者的美国社会见闻和感受
  •     若以单章单篇来看,从社会事件出发,引经据典有文字也不缺思想深度,读起来很是畅快,但当这一堆同一模式的文章成书成册时反而显得无聊
  •     我想起狄更斯的那一句,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粗略带过,逻辑线条不太清晰,每篇时评的套路基本是一样的。想要对社会公共文化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关键还是看自身的社会参与性,这方面本人还是too young to understand.
  •     得一荐。我的信仰是什么?不能立马回答证明了我是有多迷惑。或许,人只有在最艰辛的时候,才真正懂得自己有无信仰。
  •     比高晓松写得好
  •     非常喜欢,看了之后对于南疆问题也有了些新的思考,而且很好读!
  •     成熟的学者,总是会语言平和,娓娓道来,深入简出,喜欢这样的风格。
  •     都是小短篇,做睡前读物挺好的
  •     算是中规中矩的公知文章吧。
  •     有些理论过于武断,读来颇有些洗脑,但确实很多篇都很延伸了我的想法,所以还是值得一看的。
  •     挺有意思的 力量略薄弱
  •     高考的内段时间每天读一遍
  •     对我口味
  •     关注现实
  •     翻阅。道理都正,文字也好,就是很无聊。。。时评要写得出彩真不容易。。。
  •     放在3.4年以前 可能会多打一星 哲理毕竟还是有的
  •     也许觉得这种报纸文章合集无甚必要,也许不喜欢带有政治意味的说教。倒不一定是作者写的不好,只是也许对政治学没兴趣吧。
  •     西方的视角,三观还是很正的。
  •     书写的不错,名字很吸引人。序言尤其精彩,可认为是一篇论文。正文反倒是时评集,有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     读一下大概了解近年的社会批评。这本是挺典型的社会学随笔,用社会学理论解释国内现实。感觉有些时候作者为了摆出他的一些社会学知识或在美国的生活经验,让行文变的不必要地散,让文章结构失去了严整,我不喜欢。
  •     这本蛮水的。。。
  •     哎。。还以为徐先生会是一个好一点的二道贩子
  •     怀疑的时代注定也是思想多元的时代,狂热的改良之梦幻灭之后,是选择继续自我催眠,还是麻木旁观,或者思考变革,这就是时代给我们的选择题,也是我们重塑真正信仰的必由之路。
  •     观点并不算新,也可以看看。
  •     徐贲的文字不适合密集阅读,我好像有点密了。
  •     感觉行文中全是对美国的夸耀之词,有些反感。不过认真读的话还是能发现学识的渊博。可惜随笔本就难以保证深度,理论和名词堆砌过多,更冲淡了分析的深入性。
  •     中国现状极其不健康,整个社会与年轻人都处于病态。政府公信力缺乏,信息无法判断,一切都乱了,看看美国社会现在是什么样子,也许无法借鉴,了解下也好。
  •     这个时候读到这样一本书,很有益。近年的博文集,以公共文化为主题,分四部分:公共文化与民众教育、话语统治与反抗问题、人道的话题、信仰与崇拜与共识。涉及阅读、国学、理性思考、网络、辩论、对待动物、生命态度、信仰真伪、心灵等。很多文章由事例开始,展开话题解剖,观点明晰,要言不烦。
  •     这是一本很接地气的社会学书籍,把看似简单但含义深奥的社会学概念融入一个个现实事例中。如果要完全理解作者文意,我想要对一些基本概念进一步学习,比如价值、理性、正义、公平、公正等等。
  •     饱受德国纳粹迫害的犹太人学者克莱普勒(Victor Klemperer)在记录纳粹德国话语的《第三帝国语言》中,揭示了一个陷千百万人于比无知更可怕境地的极权国家。主宰这个国家的是一种渗透到每个普通人日常语言和思维方式之中的官方宣传。克莱普勒深深忧虑纳粹语言对普通德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他看到,德国媒体和宣传所使用的语言并不仅仅是呈现在意识层次上的词汇、概念和说法,而且更是一种在下意识层次诱导和左右普通人思维的毒质话语。这种极权语言像是很小剂量的砒霜,在不知不觉中毒杀人自发独立的思想能力。
  •     獲得信仰的途徑有三:家庭教育,社會共同行為和自身理性思考。個人以為,在當今,價值混亂時代,個人的獨立理性思考應排在第一位。
  •     不容易懂,值得看
  •     行文说真的不够严谨,时评的力度也不够深入。最开始读这本书是因为豆瓣评分还行买的,读完后才觉得,尽管我们国家和外国差距大,但是差距也不是不可缩小的。因此读书还是一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