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阐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理论 > 反对阐释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2
ISBN:9787532732371
作者:苏珊.桑塔格
页数:360页

作者简介

《反对阐述》是苏珊·桑塔格20世纪60年代的作品,也正是它奠定桑塔格美国"现有的目光最敏锐的论文家"地位。今天读者来重温这部将评论的锋芒遍及欧美先锋文学、戏剧、电影的论文集,一定能从中汲取积极有益的东西,这些与自己的艺术细胞相碰撞,很可能会有新的灵感火花。

书籍目录

英国版自序
致谢


反对阐释
论风格


作为受难者之典范的艺术家
西蒙娜・韦伊
加缪的《日记》
米歇尔・莱里斯的《男子气概》
作为英雄的人类学家
乔治・卢卡奇的文学批评
萨特的《圣热内》
纳塔丽・萨洛特与小说


尤内斯库
论《代表》
悲剧的消亡
剧场纪事
马拉 / 萨德 / 阿尔托


罗贝尔・布勒松电影中的宗教风格
戈达尔的《随心所欲》
对灾难的想象
杰克・史密斯的《淫奴》
雷乃的《慕里埃尔》
关于小说和电影的一则札记


没有内容的虔诚
精神分析与诺曼・O・布朗的《生与死的对抗》
事件剧:一种级端并置的艺术
关于“坎普”的札记
一种文化与新感受力

后记:三十年后……

译后记

编辑推荐

  《反对阐释》是苏珊·桑塔格奠定其美国“现有的目光最敏锐的论文家”地位的奠基作,评论的锋芒遍及欧美先锋文学、戏剧、电影,集中体现了“新知识分子”“反对阐释”与以“新感受力”重估整个文学、艺术的革命性姿态和实绩。

内容概要

桑塔格
桑塔格 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当前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和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并获得2003年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

章节摘录

  如今,透明是艺术——也是批评——中最高、最具解放性的价值。透明是指体验事物自身的那种明晰,或体验事物之本来画目的那种明晰。这正是诸如布勒松、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和雷诺阿的《游戏规则》一类的艺术作品的伟大之处。  曾几何时(例如,对但丁来说),为使艺术作品能够在不同层面上被体验而对艺术作品进行谋篇布局,想必是一种革命性、创造性的举措。现在它不再是革命性和创造性的了。它只不过强化了作为现代生活主要苦恼的那种冗余原则。  曾几何时(高级艺术稀缺的时代),阐释艺术作品,想必是一个革命性、创造性的举措。现在不是这样了。我们现在需要的决不是进一步将艺术同化于思想,或者(更糟)将艺术同化于文化。  阐释视艺术作品的感性体验为理所当然之物而不予重视,并从这一点出发。现在,这种体验不能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了。想一想我们每个人都耳闻目睹的艺术作品的纯粹复制吧,我们的感官本来就遭受着城市环境的彼此冲突的趣味、气息和景象的轰炸,现在又添上了艺术作品的大量复制。我们的文化是一种基于过剩、基于过度生产的文化;其结果是,我们感性体验中的那种敏锐感正在逐步丧失。现代生活的所有状况——其物质的丰饶、其拥挤不堪——纠合在一起,钝化了我们的感觉功能。要确立批评家的任务,必须根据我们自身的感觉、我们自身的感知力(而不是另一个时代的感觉和感知力)的状况。  现在重要的是恢复我们的感觉。我们必须学会去更多地看,更多地听,更多地感觉。  我们的任务不是在艺术作品中去发现最大量的内容,也不是已经清楚明了的作品中榨取更多的内容。我们的任务是削弱内容,从而使我们能够看到作品本身。  现今所有艺术评论的目标,是应该使艺术作品——以及,依此类推,我们自身的体验——对我们来说更真实,而不是更不真实。批评的功能应该是显示它如何是这样,甚至是它本来就是这样,而不是显示它意味着什么。  艺术是意志在某物品或某表演中的客观化,是意志的激发或振奋。从艺术家的视角看,艺术是意志力的客观化;从观赏者的视角看,艺术是为意志创造出来的想象性装饰品。  的确,种种不同艺术的全部历史可以被改写为对待意志的种种不同态度的历史。尼采和斯宾格勒就这一主题写出了开山之作。在让·斯塔罗宾斯基的著作《自由的发明》中,可以看到一种最新的可贵的尝试,该书主要涉及十八世纪的绘画和建筑。斯塔罗宾斯根据那时新涌现的关于自我主宰和主宰世界的那些思想来审视这一时期的

图书封面


 反对阐释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5条)

  •     普遍认为:女人的感受力要好于男人。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缘故,提出了“新感受力”的不是别的评论家,正是苏珊桑塔格。并称为思想界三位英雌的女性当中,我暂时不打算喜欢汉娜阿伦特,因为她关注的东西太过于宏大,作为女人,我重视切己的经验;我也不打算崇拜西蒙波伏娃,因为女性话语作为理论的维度远远没有实践的维度要有趣,我宁可读更多的女性文学家的书,并且身体力行去感知一切,与其总是在掂量失去了什么,我更关心的是我们得到了什么,以及我们能用这些来做什么,波伏娃一强调女性是建构的,使得关于女性优势的那些话语,包括科学和经验所声称的那些优势,都显得特别可疑。而我不想在这怀疑当中丧失自己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东西:感性、直觉、耐受力、敏捷、个性等等。所以我选择暂时屏蔽波伏娃的言之有理。如此看来我能成为其拥趸的只有桑塔格我真心钦佩的正是这种无所不至的理性精神,和把这种理性能力纳入在内的感受力。不用说,桑塔格好比球场上一个从来不按既定常规出球的天才球员,她总是以独特的轻松的方式命中目标,给人以惊喜。她在理论领域表现出的那些捕捉当下问题的敏锐性、切入问题的直接、描述和勾勒一个问题之历史来源和思想根源时的轻盈,当然,最重要的是她的坚定,都绝对是美国式的,同时是女性的,也是精英式的。如果说布鲁姆是把学院派以及持一切意识形态方面的理论来读文学的人当成自己的对手,不惜脸红脖子粗地开展辩论,几十年来在做正面的交锋;桑塔格则仅仅是用自己的灵巧和直接,就把同样的一些对立面衬托得特别蹩脚、庞大、笨拙。好像在说,有这么直接而深入人心的阅读和读解,你们还活着干什么?找块豆腐撞死得了。当然,她也不是横空出世的,她也学习了很多和吸收了很多,所以天才一语也许言过其实;而我对她的这种溢美之词也可能是盲目的片面的,混杂着我对某种批评风格的偏爱。但是,谁在乎呢?谁需要知道所谓的公正客观态度呢?只要有那种真正的乐趣在,只要创造并且出示了这种乐趣的存在,我觉得她就配得上这一切。至少,评论亦是创作,理论也是一种创作,真正的创作。创作所需要的想象力、控制力,艺术创作所能给予人的震撼,在理论和评论里也是可以做到的。在她开拓了我目力所及之处的一种新的境界,传达给我一种新的阅读和思考体验。所以,她之于我是独一无二的。
  •     初识苏珊是在其至交好友——著名时尚摄影师安妮•莱博维茨的个人传记电影中。当安妮提及苏珊逝世时,不住掩面啜泣。当时我就纳闷:什么人会让这样一个呼风唤雨的女中豪杰难受成这样呢?由于各种原因,我一直没有对其进行深入了解,直到本学期的专业课上才阅读了一些有关她的文字,比如这篇著名的《关于“坎普”的札记》。在《关于“坎普”的札记》一文中,苏珊不断引用他人的观点,或者加入自己的看法,力图将“坎普”的定义具象化,可读完全文,我还是没有读到作者对“坎普”两字的明确的定义。 她强调“坎普”是一种“感受力”, 但,在我看来,“坎普”是一个经过某种形容词修饰后的偏正短语,它可以是一种行为方式,可以是一种意识形态,还可以是一种文化现象。苏珊力图具体化的“坎普”两字实在蕴含了太多含义。反复阅读这一万余字的文章,老实说,我只是达到了“意会”,要想将其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还真是困难(苏珊都下不了定义更何况我呢)。因此,我就从自己熟知的奢侈品领域来浅析一下在该领域中存在的“坎普”。奢侈品领域(时装、香水、钟表等)是一个涉及众多艺术形式的领域,它几乎囊括了文学、音乐、摄影、绘画、建筑、戏剧、电影等所有你能想到的文化现象。这便决定了在该领域的“坎普”数量一定惊人。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首先,谈一下奢侈品品牌的个性问题。符号学家吉恩-玛丽•弗洛赫曾使用符号矩阵来研究奢侈品牌的性格。他清晰地将品牌划分为“符号品牌”(生成符号的品牌)和“物质品牌”(创造自身意义的品牌)两大类。 前者由于“太好了而成不了坎普”, 比如有些想讨好所有人的奢侈品牌,最著名的就有路易•威登,它们成不了“坎普”。 后者则是“坎普”的典型,例如圣罗兰。弗洛赫为“符号品牌”贴上的标签是“炫耀、感知、永久、一致”,而为“物质品牌”贴上的标签则是“坚定、自主、创新、享乐主义、个性”。这似乎更加印证了苏珊的“坎普理论”:“当某物被看作是坏(而不是坎普)时,这通常是因为它在志向上太过平庸。该艺术家没有试图把事情做得真正出奇”。这里我不妨套用一下,将语句修改如下:当某奢侈品牌不被看成是“坎普”时,这通常是因为它在志向上太过平庸。该品牌没有试图把品牌做得真正出奇。因此,我认为,“符号品牌”应该囊括了路易•威登、古琦和巴宝莉,而圣罗兰、纪梵希和巴黎世家则属于“物质品牌”。再如,一条路易•威登的领带和另一条巴黎世家的领带你可以很容易地辨别,而一瓶巴宝莉的香水和一瓶圣罗兰的香水,即使去掉logo,你同样可以方便地分辨出来,因为从香味和包装的设计上就可以强烈地感觉到两者的区别——巴宝莉的香水平淡到让人感到有一种稳定的感觉,而圣罗兰香水则大都充满妖艳、神秘、高贵的气息,譬如其最出名的“鸦片”。无疑,圣罗兰是“坎普”的,而巴宝莉不是。前面提到过,有些奢侈品牌想讨好所有的人成不了“坎普”,换言之就是有些品牌想让每个购买“奢侈品”的顾客都得到满足,提供从成年人的用品到儿童用品乃至婴儿用品的一系列产品,这样的品牌是与“坎普”无缘的。就我的理解,“坎普”不是为大众服务的,它只针对一小部分人群。如苏珊在文中提到的蒂芙尼的灯具(大众也许会选择施华洛世奇)、贝里尼的歌剧(大众也许会选择比才或者普契尼的)。虽然路易•威登等大牌标榜自己是“富人的专属”,但是不得不承认,在欧美国家、日本、港台地区,甚至是目前的中国大陆,只要是经济水平算得上“还可以”的中产阶级人士,通常会拥有至少一只路易•威登皮包。好听点说,它是富人的不二选择,难听点说,它很烂大街。同理,法国最著名却各具性格的两个顶级珠宝品牌——卡地亚和梵克雅宝,也是“大众选择”与“小众专享”的关系。仅从中国大陆市场来看,卡地亚几乎在每个省份的主要城市都设置了专卖店,而梵克雅宝却仅在北京、上海、杭州三地开设“精品店”,这似乎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另外从两者的设计风格上说,前者中规中矩的LOVE系列、“蓝气球”系列、“坦克”系列与后者俏皮又充满新意的“亚特兰蒂斯”系列、“加州梦境”系列和“仲夏夜之梦”系列也产生了鲜明对比。说到这,应该不难理解何为奢侈品领域的“坎普”了。像卡地亚这类的奢侈品牌可以用“老牌”来形容,但配得上梵克雅宝这种充满“坎普”趣味的品牌,也许只有“传奇”两字。苏珊在文中提到“坎普是小圈子里的东西——是某种拥有自己的秘密代码甚至身份标识的东西,见于城市小团体中间”。这就让我想到在20世纪中叶各大时装品牌的生命初期:设计师设计好时装后邀请一些社会名流显贵去他的沙龙内进行鉴赏,模特一个个走出时,周围的观众们窃窃私语。这无疑是私密的“坎普”式活动。其实,我认为奢侈品牌在创始之初就决定了它是否“坎普”,是否在今后会具有“坎普”的品牌性格。纵观浩浩荡荡100余个奢侈品牌,发现都与我的这一论断切合(香奈儿除外,它需要单独讨论,因此在本文中将其剔除在讨论范围外)。与弗洛赫稍有不同,我喜欢把奢侈品牌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中规中矩的,保守、只在特定的时候做略微革新的,也就是他所说的“符号品牌”,例如,路易•威登,它的涂鸦系列也许是其想向“坎普”靠拢,但是显然画虎不成反类犬;第二类是具有“坎普”感知力和性格的品牌,也就是他定义的“物质品牌”,它们低调奢华,内敛却又风骚无比,例如圣罗兰女用鸦片香精瓶子底部带有东方情调的复古金色流苏。而第三类,则是“玩得过头”的品牌。典型的例子就是莫斯奇诺和维维安•韦斯特伍德。前者一味追求古怪的作风,无论是在时装的设计上还是平面广告制作上,后者则大拿朋克说事,在广告中露出女模特的乳头给它们穿上金属环来体现自己的标新立异,然而它忘记了,有前人早已发明了一种叫“透视装”的东西,懂得如何让它的模特们真正“闷骚”起来。这正如苏珊所说:“有意去做坎普,通常是有害的。”其次,谈一下奢侈品牌的品牌美学问题。苏珊在文中提到王尔德以及唯美主义者的一些作风,并且令“坎普”与之挂钩。这就确定了“坎普”具备唯美主义的某些特征。我曾发现,一些北美的品牌,如卡文•克莱恩、唐娜•卡伦、蔻奇,都是古典的美学特征,它们所表现的是:分明的线条和轮廓,强调易被辨认的元素;空间巧妙地被分成若干可以被辨别的区域,每一部分都是独立的;封闭的形状,让整体面可以被看见;稳定的印象和对称;饱和的色彩。而现在看来,地中海沿岸的奢侈品牌,如罗意威、范思哲、杜嘉斑纳和芬迪,都有“坎普美学”的倾向,虽然品牌并不一定是“坎普”的,但至少有向“坎普”靠拢的征兆,它们主要表现为:用阴影效应表现线条:弯曲和十字交叉的运用;敞开式,可以显示不太重要的部分;每一部分都不各自独立,呈现了与其他部分的联合;用深度来表现运动和体积;明暗的搭配与深色系的运用。这里特别要提的是西班牙奢侈品牌罗意威所体现出来的“坎普美学”。该品牌体现出来的“坎普美学”实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1996年时,曾经有一批学者提出“巴洛克极简抽象主义”美学的概念,并将之传播开来。我认为,这便与苏珊所提到的“坎普美学”有着重叠之处,虽然此美学非“坎普”,但是的确体现出来一些“坎普”精神。20世纪末,罗意威这个有着一个半世纪历史,被法国人视为相似于爱马仕的西班牙奢侈品牌,由于出色的品质在西班牙和日本有很高的品牌认知度,但是在全球其他市场上则表现不佳。为了跻身进入国际奢侈品牌的行列,它披荆斩棘,同时它又因为缺乏优秀的创始者而备受挫折。与爱马仕不同,罗意威给消费者的印象是“它是一个饱经沧桑、有点过时”的品牌。这个品牌的美学特征有力地表现了它既忠于原始风格(即巴洛克风格),又强烈追求现代性(但并非极简抽象主义,虽然这种风格在当时很流行)。“坎普”的调调里绝对透露着巴洛克艺术骨子里的极度豪华,正如苏珊所说的:“坎普的标志是那种铺张的精神。坎普是一个身穿由三百万片羽毛织成的上装四处游荡的女人。坎普是卡罗·克里维利的绘画,画中的砖石结构上缀有真正的珠宝,画着栩栩如生的昆虫和裂缝。坎普是斯登贝格与蒂特里希合作拍摄的那六部美国影片中的令人惊叹的唯美主义。”但,“坎普美学”与“极简抽象主义”仍相去甚远。因为“坎普是现代的纨绔作风”。因此,那种“巴洛克极简抽象主义” 并未被用于对罗意威品牌的描述上。它的“过时性”也体现了苏珊的言论“这正是如此之多为坎普趣味所赞赏的物品之所以是不时髦、过时、陈旧之物品的原因。”罗意威的设计师纳斯欧•瑞德古兹自认为是一个既尊重传统又追求现代性的人,并且目前品牌在他的带领下确实成为了“坎普”的典范之作。因此我们可以说,罗意威的品牌美学便是“坎普美学”。最后,我想简单谈论一下奢侈品牌和艺术的关系。奢侈品牌近年来仿佛迅速理解了与艺术活动相联系的好处。“坎普艺术常常是装饰性的艺术,不惜以内容为代价来突出质地、感性表面和风格。”我不想在这详述梵高和莫奈的风景画复制品粘在墙壁装置上来掩盖并装饰房子的事了。在奢侈品领域,设计师和传播者长期以来都有使用艺术作品的习惯,这是为弥补自己波动的灵感或者干脆为表达对艺术家的敬意。这本身就是一种“坎普”式行为。朗万的创始人珍妮•朗万在品牌创建伊始就提出装饰艺术时期以来,品牌一直与艺术紧紧联系在一起。另一个出彩的例子还是伊夫•圣罗兰。他在线条与色彩方面的天赋帮助其找到将时尚的短暂性转为历史性的方式,这便是在时装设计中大量运用绘画大师蒙德里安、毕加索、马蒂斯、梵高和安迪•沃霍尔的作品中出现的元素。在2000年的时装平面广告中,圣罗兰品牌更是戏仿众多欧洲名画,以致出现一种绝对“坎普”的风格。我认为这种行为与“有意去做坎普”的行为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路易•威登和漫画大师村上隆的跨界合作,就不能称之为“坎普”。当然,奢侈品领域的“坎普”还有很多,比如中性化的“吸烟装”以及男模特的中性化T台造型,著名的例子就是迪奥的男装系列,限于篇幅,不再详细探讨。奢侈品界的“坎普”没有好坏之分,这些“坎普”之物只为吸引它们具有同样特质的主人。不可否认的是,读了苏珊的《关于 “坎普”的札记》,我对奢侈品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许,这就是“坎普”的力量吧。
  •     还没看完,仅仅看到《反对阐释》和《论风格》。有些话想说说。作为一个受正统教育长大的人,在这个被称为多元化的时代里,我始终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困惑:究竟什么才是自己最需要的?什么样的价值和观念才算入时的?前者是对自我的关怀,后者明显带上了某种功利性。阐释是不能避免的。无论是客观的还是主动的。面对一件艺术品,你思考了,阐释就诞生了。阐释不分对和错。一件艺术品之所以能有永恒的生命,就在于它赋予了人类无穷的想象力,而不是禁锢人们的思想,以一种盖棺定论的说法强迫人们去记住它、崇拜它。这是一个靠新颖的观点、新鲜的说法、出格的做法来吸引眼球的时代。阐释或反对阐释,孰是孰非,千秋功过,谁还来管?点击率、流量、销售额才是最重要的,一切靠数字说话,一切由数字撑腰。给书起一个香艳的名字,为现象总结出一个前卫的概念,为一年盘点出无数个十大、最佳、优秀。用最响亮的最另类的最不合常规的最刺激的最悬念的捕捉人们的注意力。人人争着出名,人人抢着摆脱无知和空虚。上学的时候,老师常常教导我们,要懂得把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连牛顿也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阐释,不是刻板的教条的喧闹的浮躁的功利的复制,而是要让艺术获得重生,让人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行。桑格塔的《反对阐释》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是距今近半个世纪的事情了。理论修养,我还不具备。常识问题,或许我也只是一知半解。但是桑格塔的《反对阐释》的确让人有点惶惑。以上我所写的是在一瞬间流露出来的,没有经过严格的思维修订和斟酌,甚至连中心意思都没能表达出来。想说明的无非是,优秀的深邃的思想是足够吸引人的,我们不是在这里展开了那么多或激动或平实的讨论了吗?不同的是,它带给我的是零碎的无法连接起来的一些片段。想要将之变为自己的东西,似乎还做不到。也终于没能理清这些混乱的想法。终归,还是需要继续修炼的。对《反对阐释》的阐释,对别的什么的阐释,好像都是人类的一个巨大兴趣。孰是孰非,千秋功过,任人评说。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桑塔格的文化批评,最大的意义在于一种预见性。这种预见性,来源于敏锐的感受力与深刻的洞察力。这使她有信心也有能力作为一个现行观点的怀疑者。译序中说:“她那时三十四岁,寓居纽约,出入纽约的反文化圈子和前卫艺术家圈子,合力与以莱昂内尔·特里林夫妇为核心的学院派‘高级文化’唱对台戏。”文化保守派致力于审美体系的等级建构,进而形成审美趣味与文化理想的潮流,这本身无可厚非。但内在的意识形态阶层性被掩盖住,而以一种普世主义的面貌出现,就不能不引起警惕与质疑。桑塔格的“反对阐释”的号角,是响在大众文化与先锋派艺术的基础之上的。理论的生命力,不仅仅在于理论本身的鲜明与响亮,更在于这种理论有着现实的根基,捕捉到了文化潮流的气味,并能做出精当的描述与预测。
  •     不置可否,读完有点生气,桑塔格说真正的艺术让人紧张不安,那这就对了
  •     对style的论述简直不能更赞同,摆脱语言的阐释这一点跟中国古代文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     桑塔格的文学和电影评论写得漂亮极了,堪称典范。
  •     (读完英文版居然为了中文presentation要再读一次中文QWQ)翻译蛮好w
  •     苏珊桑塔格没有真正的美学感受力。很多观点都浅薄甚至是错的。以反对阐释为书名,自己却不断在阐释。这书可以将只知其表面而未见过世面的底层文青骗得头头是道。
  •     讨论艺术时,除了它的内容,我们还说些什么
  •     毫无疑问桑塔格是站在后现代的早期的,看到了其朝气蓬勃的新力量而没有体验到它的种种frustration。在今天的我看来是幸运的
  •     有趣读物。
  •     文本針對性強,所以很多篇目都看不了。而且因為年代久遠所以觀點的啓示性也未有很強。
  •     犹记得05年在青岛,装逼范似的用黄记号笔在书中打横;束处好奇地翻开,惊叫道,你是真的在看这书啊?!有记号啊。。。后来,束之高阁了。。。
  •     “高级”的艺术品或“严肃的”美学标准,是一种如博物馆般宏大绚丽且充满安全感的场所;然而我却无法膜拜反对阐释的姿态
  •     终于知道饭桌上某些人一些所谓自我观点的引文出处了,除此之外也没什么共鸣。
  •     “阐释不是(如许多人所设想的一般)一种绝对的价值,不是内在于潜能这个没有时间概念的领域的一种心理表意行为。阐释本身必须在人类意识的一种历史观中来加以评估。在某些文化语境中,阐释是一种解放的行为。它是改写和重估死去的过去的一种手段,是从死去的过去逃脱的一种手段。在另一些文化语境中,它是反动的、荒谬的、怯懦的和僵化的”
  •     susan sontag is an intriguing insights generator
  •     开篇的反对阐释真的非常赞,后面的好多文章都看不太懂,毕竟自己的文学修养还不足以支撑这么多人名和作品。最惊喜的是译者的注释,好多都记下了,比如被失踪,让热内等等。推荐悲剧的消亡、没有内容的虔诚、对灾难的想象,关于坎普的札记。
  •     新感受力
  •     多读点干货
  •     说到我心里了
  •     苏珊·桑塔格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女性作家往往会陷于为自我身份摇旗呐喊的尴尬之中,而在她的身上我感觉到的是男性女性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因为在人性的层面上,我们根本无需去要求女性地位的上升,在承认了无差别之后,我们需要的是个体能量的充沛展现,是非常有力量的。
  •     桑塔格的文字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能给人一种阅读的愉悦。//有一种将桑塔格塑造成“坎普文化”推手的说法,是我之前极其怀疑和困惑的的。//桑塔格直指的问题是,艺术究竟是什么,美究竟是什么,无论她的观点如何又带有何种时代的激情,不断重提对美或者艺术品的专注地感受是永不过时的。而“高级”的艺术品或“严肃的”美学标准,是一种如博物馆般宏大绚丽且充满安全感的场所,桑塔格则警醒我们,即便如此“博物馆”的大门永远对着现时开放。《三十年后……》作为后记,它透露出一种普遍的担忧:不仅不再有人关心和感受艺术品的本质(无论“高级”还是“低级”的),娱乐业早就娴熟地掌握了从内容到形式上的趣味的并且将其作为自身工业化的美丽包装。那么永远不要忘记这一句话,关注“据以作出这些评判的价值”。
  •     特写喜欢她的语气,特别喜欢她那句“为取代艺术阐释学,我们需要一门艺术色情学”2333~
  •     有几篇相当好! 桑塔格不反对阐释本身,而是反对唯一的的一种阐释,即通过把世界纳入既定体系导致真实世界日益贫瘠的阐释行为。正如她对王尔德的喜爱,开篇引用"世界之隐秘是可见之物,而非不可见之物"。
  •     文人安身立命,无非才、学、识三个字,才是天生的,怎么教也教不出来的。学是后天努力的,只消勤奋一点就行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唯有识,是最为要紧的。做文学研究也罢,做其他思想学问也罢,没有见识,就等于白做了。”
  •     423
  •     阐释无处不在而又恍若无形,阻塞了我们的感官,它们试图用虚妄的概念代替真实的体验,让我们远离作品本身。现在重要的是恢复我们的感觉,更多地看,更多地听,更多地感觉。削弱内容,关注形式,回归作品本身。
  •     内容四颗星,文笔再加一颗星
  •     “世界,我们的世界,已足够贫瘠了,足够枯竭了。要去除对世界的一切复制,直到我们能够更直接地再度体验我们所拥有的东西。”一次愉快的阅读体验。28.03.2016
  •     这文化批评手记做的也是没谁了,刀刀到肉。
  •     内容四星,女神光环加一星。 此书让我永远对道德性审美保持警惕。
  •     苏珊・桑塔格特有的洞察力、批判性和不可小觑的煽动性。其实,所谓的思想都是片面的深刻。
  •     对于“感受力”丧失的忧惧,是桑塔格“反对阐释”的源动力——在她看来,阐释不仅无助于人理解文艺的内涵,反倒是在对艺术品执行蛮不讲理的阉割。虽然有些话不见得都对,可这种批判精神毕竟是值得留给我们今人继承的宝贵遗产。桑塔格的气场非常强大,读她的文字随时都能让我联想到戴爷,这人格魅力也真是没得说,读她写影评的那一辑感觉更是强烈。我没有能力从学理上对她的这些文艺批评做深入的“阐释”,为了尊重作者,我还是只表达自己“感受力”所及之处罢。
  •     Sensibility. #2016年看完的第85本#
  •     比起《疾病的隐喻》更喜欢这本书。
  •     为取代艺术阐释学,我们需要一门艺术色情学。
  •     过度阐释是我在人文学科中最痛苦的事,我喜欢多元的分析,喜欢发现文本更深和更广的意义,但是我讨厌那种自以为乐,小圈子里的娱乐活动似的文本分析,桑塔格的书也许确实如她所说只是把她从王尔德等人身上学到的美学观点嫁接到新的材料上缺依然让我觉得激动,我们怎样朴实地去思考问题,怎么怀着热情避免自己陷入套话、陈词滥调和陈腐的思维,那些新的观念和产生这些观念的根本价值都值得我们学习。
  •     感受力!
  •     最爱的书之一
  •     永远不要相信讲故事的人,要相信故事。
  •     读者阅读的都是自己。
  •     解构主义的一次猛攻,对所有牵强附会的元点轰击。
  •     桑塔格反对的是绝对的阐释 霸权的阐释 她所赞成的是回归艺术本身 保持艺术的【透明】 同时 她希望在物质丰饶 文化膨胀的现代 人们能够恢复感觉 不受教育框架和绝对阐释的束缚
  •     读的太痛苦了…真的受不了这种文风,看一段忘一段。我就是那种被高手碾压后,躺在地上继续晒太阳的懒汉…
  •     我觉得这个问题也可以这么理解 如果戈达尔是个品牌 桑塔格就起了推手的作用 他们的成功不可复制并且将生态位占住了 真正值得做的还是挖掘自己的时代 摸索自己的风格 跳进红海里创业不是找死吗
  •     新感受。今天看阿铎的残酷戏剧理论,桑塔格说:“欧美近代所有严肃剧场的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期:“阿铎之前”和“阿铎之后”。”
  •     全书大意我能体会到的是,反对过分对艺术作品(文学、电影为主)进行阐释,至于那些阐释的途径,批评的依据,我实在是有点读不懂,每次都看得我昏昏欲睡。毕竟,太小众了,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
  •     过于强调内容,反复阐释,保持幻觉。
  •     娓娓道来,评论即创作
  •     为发扬艺术色情学而奋斗。
  •     六十年代的反文化精神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