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出版日期:2015-7-1
ISBN:9787535672108
作者:蒋勋
页数:319页

作者简介

以时间为纬线,以各个艺术流派的艺术家及其代表性的作品为经线,回到历史现场,从史前时期的一把燧石手斧开始,围绕地中海这一世界西方美术的血脉初源,带你一路走过神秘的埃及、伟大的希腊、光荣的罗马……直到光辉的印象派,及光怪陆离的现当代艺术。或做正面解读,或挖背后的故事,数千年“美”的往事,娓娓道来。
蒋勋先生用柔美、亲民的文字,借助“西方美术史”这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使得我们眺望和浏览世界不同文化的“美”的观念、材料、技法,省思人类共同的“美”的向往与创造。

书籍目录

目录
1
史前时期
——从一块石头,人类开始了伟大的美术创作
石器时代
痕迹
母亲的身体
最早的绘画
大地上的遗迹
埃及
——人类美术中最早形成“风格”的文明之一
风格
希腊
——为人类找到了“美”的起点,希腊艺术提供的人体的自由、健康,更是值得认真思考的美学启示
米诺斯
迈锡尼
美丽的人体
人体美的起点
黄金时代
罗马艺术
——务实的个性和宇宙不可知的神秘本质相遇,罗马帝国将以数世纪建立起来的地上的繁华去印证一次心灵上对天国的渴望
关于伊特鲁里亚
罗马雕塑的写实精神
罗马的城市规划与公共性建筑艺术
早期基督教艺术
——庄严、华丽,在人世间虚拟了天堂的神圣与崇高
拜占庭艺术
中世纪艺术
哥特式艺术
早期文艺复兴的艺术
——以人的觉醒为重心,以科学的视觉分析代替旧有的神学形式
人的觉醒
乔托与圣方济各
城市商人与市民文化的兴起——洛伦采蒂、乌切罗
宗教主题的新诠释——安吉利科、马萨乔
新建筑的崛起——布鲁内莱斯基
雕刻的革命——多那太罗
2
文艺复兴的全盛时代
——肉身自觉,肯定世俗繁华与感官享乐,融入基督教性灵生活,追求精神升华
诞生与春天——弗兰西斯加与波提切利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威尼斯画派
——威尼斯的文艺复兴比意大利更多了一点幻想、一点感性的神秘与浪漫、一点现世欲望逸乐的流荡、一点色彩的炫耀
乔尔乔涅和提香
丁托列托和韦罗内塞的俗世美学
北方文艺复兴
——在最卑微丑陋的难堪境遇中,看到了生命更深沉的悲剧之美
凡•爱克与油画
超现实的鼻祖——博斯
平民传统——勃鲁盖尔
北方画派的总结者——丢勒
矫饰主义
——不满足于文艺复兴太过均衡、和谐的古典风格,追求更多肢体动作上的变化,夸大情绪的反应,使人物的身体产生更多律动感,也产生更多表情
神秘的格列柯
美学的叛逆——卡拉瓦乔
巴洛克运动
——“巴洛克”喜好繁复的装饰、金色的华丽、扭曲多变的缠绕线条,追求强烈的律动感,善于营造堆砌之美。它既是一种国际风格的趋向,同时又是欧洲各地区民族美学自觉的开始
意大利的巴洛克风与贝尔尼尼
王权兴起与鲁本斯的绘画
西班牙的巴洛克
荷兰的巴洛克——伦勃朗与弗美尔
法国的巴洛克
洛可可艺术
——法国大革命前的宫廷艺术主流,崇尚富贵、华丽、繁复的装饰风
3
新古典主义
——隔着历史遥远的距离,重新把古典元素拿到当代来使用,赋予这些元素新的时代意义
大卫与新古典主义
西班牙革命与戈雅
安格尔与新古典主义
卡诺瓦与新古典雕塑
浪漫主义的狂潮
——浪漫主义鄙弃新古典形式上的稳定,鄙弃教条式的理性;浪漫主义相信真诚的内在激情可以激发人类创造力的最大潜能,也可以激发人类最高贵的情操
法国浪漫派的先行者——籍里柯
浪漫主义的旗手——德拉克洛瓦
透纳与海洋之光
写实主义的兴起
——写实主义使艺术从主观回到客观,以更多客观存在的细节代替主观的情绪宣泄
柯罗的人物画与风景画
巴比松与米勒
杜米埃与阶级批判意识的兴起
自然主义的库尔贝
告别古典
——他们摆脱长久以来主宰西方美学的古典符号,他们以自己的语言书写自己的时代
印象派和后期印象派
——绘画在照相机发明后,需要寻求新的表现方式和用武之地,印象主义为西方现代绘画别开生面。后来,野兽派、立体派、超现实主义,都从印象派那里汲取过营养
爱德华•马奈
莫奈的光与色
现代艺术之父——塞尚
燃烧的向日葵——太阳之子凡•高
远方除了遥远—无所有?——高更和塔希提
二十世纪
——现代艺术仍在持续探索,艺术被现代哲学推动,去探究更宽广的人文世界。人类内心是未来的新天地,这是20世纪以来,艺术探索的伟大进程
二十世纪——生活与艺术
野兽派和马蒂斯
立体派和毕加索
抽象主义的向左走,向右走——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
道亦在便溺——杜尚
建筑中的国际风格
超现实主义和达利
布朗库西和亨利•摩尔
抽象表现主义和波洛克、罗斯科
波普艺术与安迪•沃霍尔
行为艺术与博伊于斯
图片索引
编后记

内容概要

蒋勋:
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福建长乐人。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1972年负笈于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担任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
蒋勋先生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近年专注两岸美学教育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代表作:《美的沉思》《吴哥之美》《蒋勋说<红楼梦>》《孤独六讲》《生活十讲》《汉字书法之美》《美的曙光》《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蒋勋说中国文学之美》《美,看不见的竞争力》等。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能书善画的蒋勋写过的美学论述不在少数,《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算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本。题名点出是“写给大家”的,故而书中用词很浅,凡涉及的专有名词全都做了解释,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文艺复兴、印象派等等。按照时间线索整理西方美术发展,固然是史家笔法,但将之视作艺术鉴赏的入门读物或许更贴切。艺术一直与我们如影随形,大到我们所处地区的建筑,小到随身物品上的装饰,都在点缀生活。外行看艺术,多以个人偏好为主导,鲜少留意作品的技巧,遑论其流派、背景了。所以那些与个人偏好相左的名作就令人匪夷所思了,追求作品真实性的读者可能不爱抽象画派,追求今日标榜的美好体态者可能不爱丰腴肥硕的人体,印象派、达达主义、表现主义、野兽派、立体派,都是有人推崇有人诟病。用专业眼光评价一幅作品,是否需要先死记硬背专业名词和流派推演呢?蒋勋提供了一种化繁为简的可能,使客观评价作品对普通读者不再是件遥不可及的事。蒋勋依照时间顺序为我们梳理艺术发展,各个时期、各个地域、各个流派不是各自独立的,虽有其鲜明特点,但也有师承、有取舍、有缓慢的演变。纵然会因现实的冲击或是为服务特殊的需要,必得开拓新方向,也不是一蹴而就地逆转。譬如基督教艺术发展起来的时候视希腊诸神为异端,在艺术形式上却不得不吸收希腊的经验,早期基督教艺术中的人物因袭了希腊的长袍、蜷发,慢慢才形成独特的艺术范式。有时几个艺术派别会同期共存,有时要将一个艺术家划入哪个派别充满争论,甚而有时艺术家无心插柳,成为某派别鼻祖。根据概念去划分艺术作品,实在是本末倒置。因此蒋勋更关注的是这种推演的实质和过程,是当时政治、生活、文化的背景,是社会功用及意识形态的需求,是艺术家的际遇和思想。为何产生文艺复兴?为何呼唤新古典?为何经历巴洛克和洛可可的浮华之后又会回归巴比松的朴实自然?可见艺术史的发展并非朝着一个方向前进,美学也没有固定标准,不可能因循同一模式去记忆或猜测,知其发展的所以然才能深刻理解其内涵。“绘画,不只是赏心悦目;绘画,还可能使人看到生命的本质,可能使人悸动和恐惧。”蒋勋如是说。艺术的生命力正在于它能以作品为载体,将一个时期的思想和文化忠实地传达给千百年以后的人们。无论技法如何成熟、新的工具和技术如何灌注了新的形式,有生命力的艺术仍然会是那些被赋予了精神内涵的作品。从蒋勋的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到,艺术史进入20世纪之后,发展更加多元,套用固定审美模式变得更加不实际。用眼睛欣赏艺术只是第一层,用知识、思想和人生经验去品读,还原作品的生命力,会使艺术欣赏变得更有趣、更丰富。艺术研究所科班出身、执教于美术系、加之个人的书画渊源,蒋勋阐述的美术史,其专业性毋庸置疑,清丽典雅的文笔和有条不紊的叙述又给这部作品增色不少。和同类作品相较,或许可以这样评价蒋勋的《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比它专业性强的,文字没它美;比它文字美的,专业性没它强。作为一本入门读物,蒋勋让读者瞥见艺术的第一眼就赏心悦目,再经由他的娓娓叙说,学会品读美学的生命力。——乙未年读蒋勋《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     最后增订部分如果我没理解错应该不是蒋勋本人写的。就如同考纲一样,提出关键内容罢了,文风差距较大,草草了事。这本书绝对作为入门级优秀读物,因为普通人可以读下去。特别喜欢他在阐述十九世纪美学演变的那一篇文章,美术,流派不能单独孤立地看,需要纵向横向地比较。按照时间顺序理出一条时间轴,记下内些博物馆的名字,希望有生之年都走一遍。
  •     可能许多人已经分辨出来,该书的封面图是来源自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群像中的主体人物,站立在诞生之源贝壳上的维纳斯的局部了。说来有些奇妙的是,恰好我前后评的两本书都选了这同一幅画用作封面图,只不过一个是群像中单一人物的整体,一个则选取了同一个人物的局部。看过几本名画赏析类读物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其人,至少在介绍文艺复兴时期名画名作的时候,除了文艺复兴三杰之外再就是他的两幅作品了。可惜,就算波提切利的名头再大,我依旧对他画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欣赏不起来……总感觉那种容长脸,和泛黄的旧色,很有黄脸婆的风范/(ㄒoㄒ)/~~大概是我这个人比较自由主义,就好比那个“蒙娜丽莎”,书上都说那是在微笑,问题是我怎么看怎么都觉得,那分明只是在牵动嘴角的肌肉来着?现在再欣赏不起来一个波提切利,也算不得什么了,大概,应该吧。此前拜读过作者的另一本《美的沉思》,坦白说,读来颇觉艰涩,不大容易看进去。但或者是两书的写作时间不同的缘故,此次再读此书,不觉大为惊喜,让人几乎没读出来是同一个作者写的?相信国内读者也会更喜欢此书,没有那种半文不白的很浓重的旧式台味,更加的简明清晰易读。该书虽然是以绘画为主线,但也不只是介绍了绘画这一单一门类,作者深入浅出的全面介绍了西方的建筑、绘画、雕塑等几个与美术相关的艺术门类的发展进程。只是,多少美中不足的是,作者过于沉浸在了深度挖掘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思想性方面,什么都想要拔高去看,什么都能和哲思,人性和心灵攀扯上关系。“务虚”的方面着笔太多,不免就少了许多“务实”可看。当然了,该书另为人称道的一点便是,不同于之前许多介绍西方美术史的书中常见的那样,略过了埃及艺术,直接从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风格讲起。而此书的编排,则是按照史前时期 石器时代、埃及、希腊,黄金时代 罗马艺术、早期基督教艺术、拜占庭艺术、中世纪艺术、哥特式艺术、早期文艺复兴的艺术,文艺复兴的全盛时代、巴洛克运动、洛可可艺术、新古典主义等等这样排序下来的。分得更细致,介绍的也更加全面了。书中所选取的艺术品的插图也非常有特色,先在这里分享下书中我尤为钟爱的几件名作,P.032上的两件帕提侬神庙的女性浮雕人物衣裙上的褶纹如流水般动人,P.034的《胜利女神》是带整个底座的雕塑全像视觉上更有冲击力,P.130/131上勃鲁盖尔的《雪中猎人》有种版画的美感配色也恰到好处,P.159上的贝尔尼尼的《圣特蕾莎的狂喜》雕塑的面庞有着古典的秀美,P.289上赖特的《流水别墅》的建筑更是令人观之忘俗。令人遗憾的是,也不知是艺术家们对情绪表现的手法过于含蓄,还是时光腐蚀了那些曾经的笑靥如花,要不就是我自己的眼神实在是有问题,总感觉,书里不少被冠以“微笑”的表情,根本看不出来是在笑啊喂~雕像、绘画中人物的难解表情都统称成了“微笑”,顶多是我和作者先生的看法有差,但是能够将P.038埃特鲁里亚壁画上的蓝袍子甚至是绿袍子(褪色)写成了白袍,就不知是手误还是太不走心了?装帧精良,图美文佳,值得用作藏书。相信在读完此书后,亦令你不觉认同作者的思想,也能够更加理解书中的这句:绘画,不只是赏心悦目;绘画,还可能使人看到生命的本质,可能使人悸动和恐惧。读来此书微有所感,只能说,合着艺术的生产从来就不是服务于大众的(¬_¬)无论是西方的油画、东方的水墨画,雕塑,还是建筑,除了取悦神明(宗教),记录存在(肖像),古代所有的艺术家(艺术工匠)开始都是以服务于宗教和上层阶级为目的,到后来才逐渐普及到了有钱人。作为一种文人间雅趣的水墨画,和宫殿、庙堂、墓葬等的雕梁画栋,更不可能去服务于大众。就算到了现在,艺术大多数也是服务于艺术家的自身,跟大众也没什么关系。事实上,艺术从来就没有服务于大众过。可能会令普通的劳苦大众很不适应,觉得刺耳,但说得残酷点,——“纵观历史,艺术会服务于宗教,服务于权力,或者服务于艺术家的内心思想,但是从来没有服务过什么大众之类的。”(佚名)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语言通俗易懂,是很好的科普读物,很好。
  •     美总是在张扬与束缚之间寻找着微妙的平衡. 一本艺术史初学者启蒙书.
  •     有一定的了解和基础的话,整本书基本可以当做画报一晚上翻完,对历史的沿革描述不足,成了流派的罗列,确定这样写给大家真的好么?
  •     轻松愉悦的读史体验。观点深入浅出,配图精美,纸张考究
  •     “历史是在修正中向前发展的。 美,不会是一种绝对的信念;美是在相对的矛盾对立中寻找微妙的平衡与和谐。 每一个流派主义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信这种方法,发展出优点,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因此相信这是唯一的方法。 任何一个流派,一旦信奉自己的主张是唯一的教条,也正是这个流派衰败的开始。”
  •     思路棒,引导了解欧洲历史
  •     对比《世界艺术史九讲》,西方美术部分写得更细,对同一作品的解读,也有不同之处。印刷质量是个小小的硬伤,想好好欣赏作品,铜版纸更好些。美术史、音乐史、思想史、政治变革,在同一时间线下有共通之处,且互相影响,结合看会更好,这种视角就是《大历史》。本书不涉及具体技巧,主要是演变过程。
  •     西方艺术以人为中心的创作,始终在古人更牛叉还是今人更牛叉之间交替。艺术从追求自我到本我,甚至是超我的过程中,始终蓬勃顽强。
  •     比中国美术史那本稍微深入一些,语言平实易懂
  •     不错的书,把西方绘画、雕塑、建筑的大体历史和著名人物都穿起来了。唯一的不足是薄了点,不全。
  •     从历史角度来讲解各种西方艺术作品,好记易懂,虽然感觉对有些作品的描写得有点浮夸,但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裸脊装帧的书读起来还比较顺手,但看完会变厚,需要压一下才能装进书壳里。
  •     通俗易懂,能带人入门,如果欢喜,再从中意之处延伸阅读就好。慢慢形成自己的欣赏品味
  •     一个下午就读完了,言简意赅,确实是很不错的入门读物。读完之后很想去各大博物馆看看真迹。我确实无法欣赏所谓的现代艺术,比如那个公共尿盆,改一个名字就成了艺术品。艺术到底有没有标准?虽然说每个人的审美都不一样,但是一些低俗的作品到底能否算是艺术品呢?我还是更加欣赏古典时期的艺术作品。还记得在卢浮宫的新古典主义作品和奥赛博物馆中印象派画作,确实会让人发自内心地赞叹。书中有一段话值得思考:“历史是在修正中向前发展的。任何一个流派,一旦信奉自己的主张是唯一的教条,也正是这个流派衰败的开始。美,正是历史传递下来的信念罢了。”
  •     西方艺术史的科普
  •     内容比较浅显
  •     写的比较浅,偏科普
  •     以时间为经,以各艺术流派作家及其代表作为纬,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适合无基础读者入门阅读。读过之后,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流派,可再单独做深入研究。
  •     很好的恶补一下知名西方大美术家,彩页很好!
  •     太浅太入门
  •     给小孩子差不多
  •     以时间线为轴,分享西方美术成就,以历史为背景,分析流派之背景。不乏优美文句,与君共赏。文森特·凡·猫!
  •     上半年最好看的非虚构类书籍!思路清晰,敢于评论。
  •     有意思的小书,描绘了各个流派以及西方艺术的历史变迁
  •     浅显生动的入门读物 20170311
  •     让艰深的历史变得易懂、有迹可循,按时间线来展现艺术如何在曲折迂回中发展演化,言简意赅,让人想再多找些资料来继续扩展阅读
  •     入门书籍,闲时读物。
  •     时间的维度,视觉的享受。 人们一直在追求美,从古到今。 那些大师的作品,回顾多遍依旧历历在目。 那些熟悉的作品,还能想起当时候驻足停留时的内心的震撼和感叹。
  •     入门知识,能帮助理解,但废话也多
  •     鞭辟入里,精彩!
  •     当成美术入门挺好的,画册也很精美
  •     一个艺术门外汉的艺术科普手册我给四星。语言很简洁易懂,配合具有标志性的画作,看完了果然还是最喜欢印象派,文森特梵高啊。
  •     文字很美。人类历史本身就很有意思,如果能够以年代为轴,把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科学艺术放在一起有联系地看,估计会更有意思。说到美术,绘画的形式有时候直接决定适合怎样的内容。比如国画的人物像就肯定没有油画逼真传神有立体感;传统油画如果没了色彩则表现力尽失,而黑白线条描绘轮廓为主的国画则游刃有余。
  •     时间线比较清晰,作品选得不错,文字有些简单
  •     艺术的科普书籍
  •     15w
  •     单位发的书,匆匆读完。
  •     文字流畅优美没错,但过多的情感抒发反而使知识点不易掌握。
  •     通俗易懂
  •     入门级读物,有助扫盲
  •     比较通俗,感觉文字很少,需要扩展再去查询,深入浅出的一本关于艺术、美术、雕塑、建筑的简要历史,简明扼要~
  •     作为西方艺术史入门读物挺好的
  •     看的越多越发喜欢油画和背后的故事 文字轻松 主线故事基本面面俱到 不管是入门了解还是熟读都值得反复翻阅 从画和历史背景去了解画家本人的思想和故事 爱不释手 还有好些本介绍西方油画类书等着看
  •     结合BBC古希腊罗马艺术纪录片读此书会更有直观感受。
  •     内容量较少但通俗易懂适合入门
  •     此书把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的起合穿插到西方历史线中,使之富于逻辑,也让我对西方史的印象更加丰满,读完欣欣然。
  •     看书前:这本书裸体怎么辣么多,很不方便在公众场合拿出来看啊…… 看书后:哦,这裸女身材肉肉的,画得挺美的。 短评:文章浅显易懂,连我这个“没有审美,和艺术无缘“的人都能看懂,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看这本书,也许是被某些人的话语刺激到了吧,我也想提高一下审美。
  •     像逛画廊一样走马观花地读完了,留一个粗浅的印象,看完美术馆回来可以相应查一查。到二十世纪现代艺术部份实在看不下去,理解不能。
  •     优点:浅显易懂 缺点:太浅显
  •     其实…没太看懂… 好些流派的画作我看来差别不大,但是作为一个在西方美术史领域完全空白的人来说,是一本挺好的带我入门的书,把印象里的西方名画按时间轴和流派串了起来,我觉得挺好
  •     蒋勋先生人文情怀浓厚,能对西方美术史有个大致了解。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