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遇见佛陀

出版日期:2016-5
ISBN:9787519207471
作者:[美] 马克•爱普斯坦(Mark Epstein)
页数:180页

作者简介

弗洛伊德:“被压抑之物将会重返。”
莲花生大师:“望向欲望的本质,会看到无边光芒。”
不要害怕和压抑欲望,而是应该重新疏导、驾驭它,为我们所用。
因为欲望乃是最强有力的生命能量,可把我们引领至自由与极乐。
你常满怀兴致去吃期待已久的大餐,食毕不仅没有满足感,甚至更为失落?总是嫌另一半陪你的时间不够多,常在爱中感到孤单?没有办法忍受别人不将你放在眼里,老是觉得自己不被喜欢?稍不顺心,就暴饮暴食,焦躁难耐?孩子不听你的话,即愤怒不已,斥声责骂?
追根究底,一切都是欲望在作祟。
弗洛伊德与佛法认为欲望是人对人世痛苦现实的自然反应,一旦脱离欲望,我们就不再是自己。透过欲望,反而能帮助我们了解自我,面对生活的烦琐与生命的困顿。因此,本书以佛陀的“四圣谛”为架构,印度神话《罗摩衍那》为经纬,融会贯通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并结合个案研究,提出各种实际建议,调和我们对欲望的矛盾观点,让我们对人类的欲望,有耳目一新的认识,进而通过欲望的驱力,达到身心灵的和谐与平静。
书中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名为“欲望的渴求”,讲述的是人面对欲望的一般心理与反应;第二部分名为“执着”,说明人一旦了解世上绝无可以带来满足的客体时,将会产生何种变化;第三部分名为“执之止息”,它点出,对待欲望,除了放弃与执着之外,仍有第三种方式能引领我们,让精神惊人地成长;第四部分“欲望之道”告诉我们如何利用欲望而非为其所用,进而达到喜乐的境界。

内容概要

马克·爱普斯坦(Mark Epstein),美国著名精神科医师,在纽约市自行开业,常受邀演讲,谈论佛教禅修法对心理治疗的价值。已出版多本著作,包括Thoughts without a Thinker,Going to Pieces Without Falling Apart,Going on Being。常为Tricycle:The Buddhist Review,Yoga Journal等杂志撰稿。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看到书名的时候我就超级好奇,弗洛伊德和佛陀,两个在自己领域都牛逼的人,他们的思想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三月份去打地藏七,到最后几天随着学习佛法越来越深入,我发出了释迦摩尼真是个了不起的心理学家的感叹,然后被一群虔诚的佛教徒鄙视指责我不要乱说话。但我真的觉得佛教里面有很多思想都是很棒的心理学知识啊。所以看到这本书,发现作者也有意识的把弗洛伊德和佛陀做比较,心里还是有碰见知音的感觉的。书并不厚,全书主要涉及了佛教里面左道对欲望的看法,区别了一般人认为欲望就是被斩断,要像个清教徒那样清心寡欲。反而,告诉我们,欲望是我们设身立命无法掌控又不能缺少的,它是我们对于现实的自然反应,是我们的天性,也是我们的生命力,作为人是不可能完全剥离欲望的。作者这本书的目的之一也是想告诉读者,佛教并不致力于排除欲望,也不是让我们与欲望一分为二。那么,该如何看待欲望?欲望与修行中要戒守的贪爱、我执又是如何区分呢?贪爱与我执都是一种执着,是想企图抓住不可能抓住的东西,而欲望则是我们面对巨大不可预期性时,对圆满的一种憧憬。简言之,欲望是个大范畴,而贪爱与我执则是欲望中的某些到了极致的小范畴。比如说,饿了想吃东西,渴了想喝水,憋尿了想去厕所,性欲来了想来一发,这都是极为自然的事情,这也都是欲望。但是假如说,饿了一定要吃牛排不吃就宁肯饿死,渴了一定要喝依云不喝就渴死去,憋尿了也一定要去某指定厕所排水否则就把膀胱憋炸,这都是我执,也都是贪爱了。(其实我还是不太明白……)欲望本身并无好坏,只是我们投射在欲望身上的意识让我们喜与忧,也因此使欲望同时具有了诱人和恼人的特点。说白了,欲望就是那墙内佳人的笑声,多情或者无情的是我们,我们对待欲望的态度让我们或忧或喜。修行的路上如果能够认清楚欲望与自我的关系,在认识欲望的道路上发现自我,找到自我,认识自我,那么修行就算成功了。书中第117页有句话说到,佛法就是把生活过得丰满,禅修不是某件必须去做的事情,而是我们必须活出来的事情。所以一言一行皆是修行,吃饭睡觉走路写字无不是修行,修行就是生活,佛法就是指导我们活的更好的道理。如果我说这些话给我同修的有些师兄,一定会被他们骂死哈哈。这本书里再一次让我意识到佛教与印度神话的某些关系。以前钱钟书面对看完自己的书一定要采访自己的记者说,如果你吃了一个鸡蛋难道还要看看下蛋的那只母鸡么?说真的,对于某些书某些作者,的确需要联系他们的生活背景,思想来源。人都是有自己的过去的,佛陀也一样有自己的过去。谁都不是孙悟空凭空蹦出来,我们的所思所想一定会受到生活环境历史文化的熏陶和影响的。所以,我觉得想要了解佛陀,想要明白佛法的真谛,有时候真的不能不读一读影响佛陀的印度文化,尤其是印度神话啊。那么,了解欲望到底会如何帮助我们修行,让日常生活中的亲密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呢。作者认为,了解了欲望,找寻了真我,就能够慢慢从执着到无执。当你真正认清楚你是谁,你想要什么,那么对于很多东西其实你就会看淡了。有了真正的法喜,那种无上得快乐,讲真还真不太能对物质有过多的偏执。(以上纯属个人看法如有不对……那你就保持你自己的看法呗)作者借助印度神话故事《罗摩衍那》,告诉我们:我们总是想要占有自己喜爱的事物,不断努力想和被我们客体化理想化的对象合二为一,但是到最后显然都失败了而且很痛苦。因为被我们客体化的人往往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却很难意识到这一点。比如说,母女关系中,女儿总是想占有母亲的关心,却没想过母亲本身也是一个人,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欲望。又比如说,谈恋爱的时候,总想着把恋爱对象神话,期待对方能满足自己的所有想法和欲望,到最后当然是一拍两散了,对方是个独立主体,也有自己的想法又不是那啥啥随便你怎么弄呢。前几天看过的一个帖子,一个妹子问她男友不顾自己的感受强行和自己发生关系,这样的男友还该不该要。其实就说明了,假如我们不能意识到所有关系里,对方是和我们一样的独立主体,把对方单纯当作npc的话,对方一定会要我们好看的。看到这里,我对我和母亲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许在我每次要求妈妈作为一个母亲给我承担责任时,却没想过她也是一个女人,也有她自己的情绪,人不可能是完人,妈妈也不可能是个完美母亲。过度要求她只会让我们的关系陷入困境。总体而言,关于欲望的误区,关于修行的真谛,关于亲密关系的认知,这本书都有涉及到,虽然有些地方翻译的不是很舒服,但大体而言还是不错的。至少我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让我对佛法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看法。但是佛陀和弗洛伊德的关系,可能是我看书不太认真,真的没太看出来……有时间我再看看,也许会有新发现。
  •     在读马克•爱普斯坦的《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这本书时,我一边学习着其中有新意的思考,一边惊叹美国人对于佛学文化也研究的如此之深。花色封面让人联想到潜藏在心底的欲望之花,它们有着曼陀罗花般多彩、低饱和度的色泽,大大小小的花朵如同各类欲望,开在心间,百花争艳。中西方多数人们对欲望的理解大体相同,均视其为不清净的、非理性的、动物性的甚至是羞耻的。所以西方国家同东方类似,都认可戒欲的方式修心,认为如果没有欲望的驱使,人们不会犯下很多错误;没有欲望的作祟,人们不至于一步步走向毁灭的道路;没有欲望的纠葛,人们可以保持心宁神健。万物是一个极其类似的整体,大系统中嵌套着小系统,自然界中一切有形无形的东西都会遵守一个守恒与平衡的定律,凡是在适当强压下生存的生物必成就其强大之处。深海中的鱼体内腹压要高于潜水区鱼类,被压在重物下的豆苗其根茎会更粗壮,灯管内高压击穿空气形成电流点亮灯具。欲望的存在也会给人带来压力,想吃到合口味的美食,便需要搜索和尝试;想要过上舒适的生活,就得努力拼搏;想取得不错的成绩,必不可少的要付出艰辛。从这一角度说欲望能够带来动力,欲望也可以带来创新。比如人们需要节约时间保存体力,便会发明很多便捷的工具;人们需要大量稳定的食物来源,便开逐渐步入农耕;再比如人们为了有个良好的交际圈,要培训各种礼仪、技巧、方法等。但压力在一定承受范围内是动力,超过承受度就会导致欲望始终得不到满足,在长期抑制打压下累积出更强大的能量,而这种能量对于外界对于自身,无疑都是一种伤害。这样看来,欲望可好可坏,看怎样去控制欲望的维度。欲望到底可否完全剔除干净呢?答案是如果还活着就会有需求,有需求就会有欲望。也就是说没有欲望,除非无需求,在没有需求的社会,这样也好,那样也无所谓,做这个也行,选择那个也没问题,那么便也无从谈进步了。满足需要是动物的自我保护能力,哪怕是种过渡需要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因为有缺失才会有需要,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过度的欲望是为了填补内心有一严重缺失的外在表现。正是通过一些特别的感受或某些现象提示,人们才意识到存在不曾了解的问题,帮助我们更好的去思考、了解自身。正因为欲望可以体现出个体最本质的需求,所以不要对此有罪恶感,首先欲望很正常,其次欲望是认识自我真实状态的外化线索。可一旦欲望的能量超越人的主观理性时,就会成为欲望控制人类。这就如同手握宝石,紧握世间至宝会伤了自己,稍微放松握住,宝石依然在手中,还仅可以观到其美丽耀眼。因而通过阅读这本书,来认识欲望,学习做欲望的掌控者,借助这个连接内外的使者,去发现内心的空洞是哪些,通过化欲望之敌为友,开启一场不断创新与提升的生命之旅。
  •     能把佛陀与弗洛伊德放一起讨论的人要很有水平才行,需要了解两方观点之外,还需要能说清楚两位观点之中的异同,本书做到了。读本书花费了我很多时候,前言就读了三遍,书读了两遍,很值得。前言里有个非常吸引我的故事。说纳西鲁丁一边吃辣椒一边流泪,还是要不停地吃。朋友问他为什么,哥们回答:“我在找一个甜的!”其中包含着很层次的意思,坚持吃的意向是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欲望,而流泪则代表欲望让我们吃尽了苦头。即不要放弃,也不用克制泪水,对于难过和欲望都不要打消——即使欲望会使人流泪,它带来的那样憧憬也有某种快乐。全书读的都是面对欲望的真义,如何面对欲望,面对并有力地拥抱欲望。欲望是人对现世痛苦的反应。因此我们才会感觉不圆满、不安全和孤单,所以渴求圆满、安全和联系。生活经验与价格都是由苦(不满足感)所塑造。欲望是我们赖以成型的熔炉,正因如此弗洛伊德才这么重视欲望,把此做为心理分析的核心。脱离这个,我们就不再是自己。欲望是我们面对巨大 不可预期性时,对圆满的憧憬,也是我们的天性。看出来了吧?如果我们压制它,它会回头报复,加倍要求赔偿。我们要学会面对,而不是拒绝。佛陀对此的看法是“去贪留欲”。痛苦的根源是我们规避欲望对象的不可捉摸性。欲望对象若是贪爱的对象,就会带来痛苦;如果是内观的对象,就会使人觉醒。两者的分别在于,我们是否明白没有经验可以如我们所愿的那般圆满,没有对象可以带来完全的满足。允许自己站在欲望的间隙中,是得以更完整欲望之乐的前提。欲望会教育我们——通过永远不让我们得到完全满足这件事,让我们把脸转向现实 。通过这件事,它让我们明白有些事情 比成功或者失败更有趣,比完全掌握更有驱策略力。弗洛伊德认为心理治疗的任务只是把病人从极不快乐的状态带回普通的不快乐,总之是不快乐(咱还是别治了)。欲望会带来失望,这未必是什么坏事,其所带来的释放和失望一样多,它的存续靠的就挫折感。达到目标之后,我们会开始追逐下一个目标,从不不知所止。如果人完全臣服于欲望,那后果很可怕,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欲望带来的失望一样可以非常有趣。安能深化内在生命,茁壮灵性,照亮事物的实相。由于感觉难以把握一些东西,很多人把对象客体化了。关于“客体化”我查了一下百度,解释都不怎么看得懂。根据之前读的其他书结合本书,我理解就是把对象物化——理解成一种物。比如:男性更多是想占有女性,而不是把对方当成是有自己意识和理解的人。越是把对方看成是客体,捻就会越多。找不到百依百顺的客体,我们才会认识到他人是有自性的主体。当接受了没有人可以满足我们的一切需要的现实 ,就能以“如其所是”看待伴侣,而我们以我们YY出来的方式看待。不要忘记“所谓爱,就是让对方的自由得以开显”。书里还讲了一个开始学佛就想把佛法据为己有的例子,他失败了。书里对愤怒的观点,也很起发我,也是要直面而不是回避,挺好。里面有个小故事 ,妈妈动了女儿的床,后者知道之后发了脾气。妈妈并没有反击,而是等女儿平静之后问了下原因,后来事情解决了。不反击并不是说妈妈要默默承受,只是表现她不应该膨胀虚假的痛苦,以一种以怨报怨的毁灭性方式回应。这需要发展出成熟 的人格,懂得容纳破坏性攻击,于是才能给困扰情绪腾出空间。其中的启发还在于:很多时候,吃苦源于缺乏等待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我们就会任凭情绪控制,让一个足够宽阔的空间无法出现。欲望是无法靠着攻击困难、占有或者控制客体 而获得满足的,此时需要用节制取代放纵的情绪,以没有减少取代加法。最后,我想说破执的真正意思是——打开欲望,而不是将之捻熄。不带价值判断去观察欲望,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笔记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看了两年
  •     值得看第二遍的好书,虽然第一遍读的痛苦
  •     拥抱欲望,超越欲望。
  •     看看
  •     通俗读物,印象最深刻的是湿婆的阳具永远勃起,和雪女做了一千年的爱。
  •     震撼。对待欲望,我们习惯逃避,拒绝,亦或者带着负罪感沉溺。我们不愿意承受因无法满足欲望而带来的痛苦,所以决口不提。然而欲望不会因为你不承认他就不存在。大概还是要允许自己站在欲望与现实的间隙里,那些让你流泪的,带来的憧憬也是让你最快乐的。想起北岛曾经说:其实兔子眺望时站立的姿势很像人,怀揣期盼又满眼无助。
  •     假使我们大胆地走在欲望之道,将会面临何种境地?/喜欢分离的滋味,大部分的人都以为快乐只能向外求得,却不明白孤独的时候才最贴近自我。面对不断滋生的渴望,到底要进行怎样的选择呢,把我抛向空中,却没有办法牢固又安稳地回头。
  •     看得我迷迷瞪瞪的,不过大意还是懂了。我们该如何看待欲望与偏爱我执的关系,书里主要推崇的左道对待欲望的看法,意即欲望里有佛性。其实写的有点拗口,不够通俗。16.5.18
  •     被压抑之物将会重返。
  •     重读第二遍,太多话语直抵心扉,揭开我过去三十年的克制究竟为何。第一遍读完,内心满是说不出的遗憾和后悔,第二遍才知那遗憾和后悔之外的也是不当之欲,终于能面对——允许自己站在欲望的间隙里,与之对视,并把它转化。欲望是修持,认识到这点只要读这本书即可,然而修持却是一生功课。
  •     这本书是我读的第三本世图心理系列图书。在读世图心理这个系列的书之前,我原有的阅读经验,总觉得宗教是心理学的一种,或者说宗教与心理学有某种联系。如今,这个意识越来越明显了。
  •     急于完全了解体会这本书也是一种执着
  •     这本真的很好看,但由于我有些欲望没体验过,所以我有百分之七十五是觉得很好看的,有百分之二十五觉得茫然、想跳过。马克是个很可爱的人,想着如何用一样东西来代替想与妻子温存的欲望,这个东西就是——龙虾卷lol,还有他跟儿子之间用一只玩具狗聊天也是很可爱的。这本书我做的笔记可以说是最多的了,便签快贴不下,适合重新阅读~
  •     欲望永远无法通过客体来得到完全的满足,在满足与现实之间始终横陈着一条间隙,而这间隙就是隐性欲望,即享受欲望的过程,所以说间隙很美。
  •     正视欲望
  •     断断续续,十分零散地翻完。一本为“欲望”正名的书。从通常意义上的“欲望”说起,扩展到“欲望的间隙”,进而将欲望对应于阳性欲望,欲望的间隙扩展为阴性欲望,最后将阳性欲望和阴性欲望整合为“道”,使欲望可被认为是生命力或者说生命意志本身的代名词。此书所涉及的领域确实可纠正当前对佛教的普遍误解(理论上)和对“欲望”的不当处理(行为/实践上),但也因涉及的术语及论述的相关主题都是历来纷争不断的核心概念(诸如二元、非二元,主体,女性欲望,圣谛,谛观,存在,施为等等),更不用说间杂了神话和禅宗故事,读惯了严谨学术作品的人,可能还是会感觉夹生异常,难以猝读。毕竟,这些问题要是全展开,百来页纸的篇幅确成笑谈。其间的有些实例倒有些有趣,更为实用。
  •     终于把它看完了⊙▽⊙
  •     越掩饰越深刻
  •     压抑的欲望释放自己,就是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涅槃重生极乐世界与性的结合,阴阳之间的接纳,也就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接纳,自我与世界的融合。让自己处在尘世中寻找心中那一丝寂寞之后的亲密关系性之后的安全感。欲之越少其后越多~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