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遇见佛陀》书评

出版日期:2016-5
ISBN:9787519207471
作者:[美] 马克•爱普斯坦(Mark Epstein)
页数:180页

欲望与修行

看到书名的时候我就超级好奇,弗洛伊德和佛陀,两个在自己领域都牛逼的人,他们的思想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三月份去打地藏七,到最后几天随着学习佛法越来越深入,我发出了释迦摩尼真是个了不起的心理学家的感叹,然后被一群虔诚的佛教徒鄙视指责我不要乱说话。但我真的觉得佛教里面有很多思想都是很棒的心理学知识啊。所以看到这本书,发现作者也有意识的把弗洛伊德和佛陀做比较,心里还是有碰见知音的感觉的。书并不厚,全书主要涉及了佛教里面左道对欲望的看法,区别了一般人认为欲望就是被斩断,要像个清教徒那样清心寡欲。反而,告诉我们,欲望是我们设身立命无法掌控又不能缺少的,它是我们对于现实的自然反应,是我们的天性,也是我们的生命力,作为人是不可能完全剥离欲望的。作者这本书的目的之一也是想告诉读者,佛教并不致力于排除欲望,也不是让我们与欲望一分为二。那么,该如何看待欲望?欲望与修行中要戒守的贪爱、我执又是如何区分呢?贪爱与我执都是一种执着,是想企图抓住不可能抓住的东西,而欲望则是我们面对巨大不可预期性时,对圆满的一种憧憬。简言之,欲望是个大范畴,而贪爱与我执则是欲望中的某些到了极致的小范畴。比如说,饿了想吃东西,渴了想喝水,憋尿了想去厕所,性欲来了想来一发,这都是极为自然的事情,这也都是欲望。但是假如说,饿了一定要吃牛排不吃就宁肯饿死,渴了一定要喝依云不喝就渴死去,憋尿了也一定要去某指定厕所排水否则就把膀胱憋炸,这都是我执,也都是贪爱了。(其实我还是不太明白……)欲望本身并无好坏,只是我们投射在欲望身上的意识让我们喜与忧,也因此使欲望同时具有了诱人和恼人的特点。说白了,欲望就是那墙内佳人的笑声,多情或者无情的是我们,我们对待欲望的态度让我们或忧或喜。修行的路上如果能够认清楚欲望与自我的关系,在认识欲望的道路上发现自我,找到自我,认识自我,那么修行就算成功了。书中第117页有句话说到,佛法就是把生活过得丰满,禅修不是某件必须去做的事情,而是我们必须活出来的事情。所以一言一行皆是修行,吃饭睡觉走路写字无不是修行,修行就是生活,佛法就是指导我们活的更好的道理。如果我说这些话给我同修的有些师兄,一定会被他们骂死哈哈。这本书里再一次让我意识到佛教与印度神话的某些关系。以前钱钟书面对看完自己的书一定要采访自己的记者说,如果你吃了一个鸡蛋难道还要看看下蛋的那只母鸡么?说真的,对于某些书某些作者,的确需要联系他们的生活背景,思想来源。人都是有自己的过去的,佛陀也一样有自己的过去。谁都不是孙悟空凭空蹦出来,我们的所思所想一定会受到生活环境历史文化的熏陶和影响的。所以,我觉得想要了解佛陀,想要明白佛法的真谛,有时候真的不能不读一读影响佛陀的印度文化,尤其是印度神话啊。那么,了解欲望到底会如何帮助我们修行,让日常生活中的亲密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呢。作者认为,了解了欲望,找寻了真我,就能够慢慢从执着到无执。当你真正认清楚你是谁,你想要什么,那么对于很多东西其实你就会看淡了。有了真正的法喜,那种无上得快乐,讲真还真不太能对物质有过多的偏执。(以上纯属个人看法如有不对……那你就保持你自己的看法呗)作者借助印度神话故事《罗摩衍那》,告诉我们:我们总是想要占有自己喜爱的事物,不断努力想和被我们客体化理想化的对象合二为一,但是到最后显然都失败了而且很痛苦。因为被我们客体化的人往往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却很难意识到这一点。比如说,母女关系中,女儿总是想占有母亲的关心,却没想过母亲本身也是一个人,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欲望。又比如说,谈恋爱的时候,总想着把恋爱对象神话,期待对方能满足自己的所有想法和欲望,到最后当然是一拍两散了,对方是个独立主体,也有自己的想法又不是那啥啥随便你怎么弄呢。前几天看过的一个帖子,一个妹子问她男友不顾自己的感受强行和自己发生关系,这样的男友还该不该要。其实就说明了,假如我们不能意识到所有关系里,对方是和我们一样的独立主体,把对方单纯当作npc的话,对方一定会要我们好看的。看到这里,我对我和母亲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许在我每次要求妈妈作为一个母亲给我承担责任时,却没想过她也是一个女人,也有她自己的情绪,人不可能是完人,妈妈也不可能是个完美母亲。过度要求她只会让我们的关系陷入困境。总体而言,关于欲望的误区,关于修行的真谛,关于亲密关系的认知,这本书都有涉及到,虽然有些地方翻译的不是很舒服,但大体而言还是不错的。至少我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让我对佛法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看法。但是佛陀和弗洛伊德的关系,可能是我看书不太认真,真的没太看出来……有时间我再看看,也许会有新发现。

欲望——连接心灵内外的使者

在读马克•爱普斯坦的《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这本书时,我一边学习着其中有新意的思考,一边惊叹美国人对于佛学文化也研究的如此之深。花色封面让人联想到潜藏在心底的欲望之花,它们有着曼陀罗花般多彩、低饱和度的色泽,大大小小的花朵如同各类欲望,开在心间,百花争艳。中西方多数人们对欲望的理解大体相同,均视其为不清净的、非理性的、动物性的甚至是羞耻的。所以西方国家同东方类似,都认可戒欲的方式修心,认为如果没有欲望的驱使,人们不会犯下很多错误;没有欲望的作祟,人们不至于一步步走向毁灭的道路;没有欲望的纠葛,人们可以保持心宁神健。万物是一个极其类似的整体,大系统中嵌套着小系统,自然界中一切有形无形的东西都会遵守一个守恒与平衡的定律,凡是在适当强压下生存的生物必成就其强大之处。深海中的鱼体内腹压要高于潜水区鱼类,被压在重物下的豆苗其根茎会更粗壮,灯管内高压击穿空气形成电流点亮灯具。欲望的存在也会给人带来压力,想吃到合口味的美食,便需要搜索和尝试;想要过上舒适的生活,就得努力拼搏;想取得不错的成绩,必不可少的要付出艰辛。从这一角度说欲望能够带来动力,欲望也可以带来创新。比如人们需要节约时间保存体力,便会发明很多便捷的工具;人们需要大量稳定的食物来源,便开逐渐步入农耕;再比如人们为了有个良好的交际圈,要培训各种礼仪、技巧、方法等。但压力在一定承受范围内是动力,超过承受度就会导致欲望始终得不到满足,在长期抑制打压下累积出更强大的能量,而这种能量对于外界对于自身,无疑都是一种伤害。这样看来,欲望可好可坏,看怎样去控制欲望的维度。欲望到底可否完全剔除干净呢?答案是如果还活着就会有需求,有需求就会有欲望。也就是说没有欲望,除非无需求,在没有需求的社会,这样也好,那样也无所谓,做这个也行,选择那个也没问题,那么便也无从谈进步了。满足需要是动物的自我保护能力,哪怕是种过渡需要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因为有缺失才会有需要,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过度的欲望是为了填补内心有一严重缺失的外在表现。正是通过一些特别的感受或某些现象提示,人们才意识到存在不曾了解的问题,帮助我们更好的去思考、了解自身。正因为欲望可以体现出个体最本质的需求,所以不要对此有罪恶感,首先欲望很正常,其次欲望是认识自我真实状态的外化线索。可一旦欲望的能量超越人的主观理性时,就会成为欲望控制人类。这就如同手握宝石,紧握世间至宝会伤了自己,稍微放松握住,宝石依然在手中,还仅可以观到其美丽耀眼。因而通过阅读这本书,来认识欲望,学习做欲望的掌控者,借助这个连接内外的使者,去发现内心的空洞是哪些,通过化欲望之敌为友,开启一场不断创新与提升的生命之旅。

面对与拥抱欲望——Leo鉴书222

能把佛陀与弗洛伊德放一起讨论的人要很有水平才行,需要了解两方观点之外,还需要能说清楚两位观点之中的异同,本书做到了。读本书花费了我很多时候,前言就读了三遍,书读了两遍,很值得。前言里有个非常吸引我的故事。说纳西鲁丁一边吃辣椒一边流泪,还是要不停地吃。朋友问他为什么,哥们回答:“我在找一个甜的!”其中包含着很层次的意思,坚持吃的意向是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欲望,而流泪则代表欲望让我们吃尽了苦头。即不要放弃,也不用克制泪水,对于难过和欲望都不要打消——即使欲望会使人流泪,它带来的那样憧憬也有某种快乐。全书读的都是面对欲望的真义,如何面对欲望,面对并有力地拥抱欲望。欲望是人对现世痛苦的反应。因此我们才会感觉不圆满、不安全和孤单,所以渴求圆满、安全和联系。生活经验与价格都是由苦(不满足感)所塑造。欲望是我们赖以成型的熔炉,正因如此弗洛伊德才这么重视欲望,把此做为心理分析的核心。脱离这个,我们就不再是自己。欲望是我们面对巨大 不可预期性时,对圆满的憧憬,也是我们的天性。看出来了吧?如果我们压制它,它会回头报复,加倍要求赔偿。我们要学会面对,而不是拒绝。佛陀对此的看法是“去贪留欲”。痛苦的根源是我们规避欲望对象的不可捉摸性。欲望对象若是贪爱的对象,就会带来痛苦;如果是内观的对象,就会使人觉醒。两者的分别在于,我们是否明白没有经验可以如我们所愿的那般圆满,没有对象可以带来完全的满足。允许自己站在欲望的间隙中,是得以更完整欲望之乐的前提。欲望会教育我们——通过永远不让我们得到完全满足这件事,让我们把脸转向现实 。通过这件事,它让我们明白有些事情 比成功或者失败更有趣,比完全掌握更有驱策略力。弗洛伊德认为心理治疗的任务只是把病人从极不快乐的状态带回普通的不快乐,总之是不快乐(咱还是别治了)。欲望会带来失望,这未必是什么坏事,其所带来的释放和失望一样多,它的存续靠的就挫折感。达到目标之后,我们会开始追逐下一个目标,从不不知所止。如果人完全臣服于欲望,那后果很可怕,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欲望带来的失望一样可以非常有趣。安能深化内在生命,茁壮灵性,照亮事物的实相。由于感觉难以把握一些东西,很多人把对象客体化了。关于“客体化”我查了一下百度,解释都不怎么看得懂。根据之前读的其他书结合本书,我理解就是把对象物化——理解成一种物。比如:男性更多是想占有女性,而不是把对方当成是有自己意识和理解的人。越是把对方看成是客体,捻就会越多。找不到百依百顺的客体,我们才会认识到他人是有自性的主体。当接受了没有人可以满足我们的一切需要的现实 ,就能以“如其所是”看待伴侣,而我们以我们YY出来的方式看待。不要忘记“所谓爱,就是让对方的自由得以开显”。书里还讲了一个开始学佛就想把佛法据为己有的例子,他失败了。书里对愤怒的观点,也很起发我,也是要直面而不是回避,挺好。里面有个小故事 ,妈妈动了女儿的床,后者知道之后发了脾气。妈妈并没有反击,而是等女儿平静之后问了下原因,后来事情解决了。不反击并不是说妈妈要默默承受,只是表现她不应该膨胀虚假的痛苦,以一种以怨报怨的毁灭性方式回应。这需要发展出成熟 的人格,懂得容纳破坏性攻击,于是才能给困扰情绪腾出空间。其中的启发还在于:很多时候,吃苦源于缺乏等待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我们就会任凭情绪控制,让一个足够宽阔的空间无法出现。欲望是无法靠着攻击困难、占有或者控制客体 而获得满足的,此时需要用节制取代放纵的情绪,以没有减少取代加法。最后,我想说破执的真正意思是——打开欲望,而不是将之捻熄。不带价值判断去观察欲望,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笔记

今天你所想,即明天你所是

读《弗洛伊德遇见佛陀》作者:苏术没有任何祈祷的效果能胜过欲望。——汤姆.韦茨开篇第一句,引用了汤姆.韦茨的一句关于欲望的话。开启欲望论的阅读旅程。说起欲望,不经让我想起曾经抄写在笔记本开篇页面的那句话:“学会让欲望冷却。”很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妈妈不给我买想要的东西就哭到她给我买为止的小屁孩。也是很多年前,有人告诉我:欲望就像一望无垠的大海,想要填满整个大海需要多少块石头。而这些石头都是真金白银。你要试着学会冷却自己的欲望,让欲望在时间里慢慢平息。学会控制它,利用它。尽管到现在我也没学会控制它,利用它。但是我知道,当你非常想要一件其实你根本用不到的东西的时候,先不要立马买下来。再等等,再等等。等你平复那一刻的欲望,等你理清东西的价值和欲望的成本。也许你就会恍然大悟,哦,那东西买来也是放着积尘。本书一共四个部分。分别为:《欲望的渴求》、《执着》、《执着的终结》、《欲望之道》。一共十一章,分别详细地解说了这四部分的内容。——欲望的渴求第一个部分作者通过几个西方神话故事来解说何谓“欲”以及何谓“欲望”。中国的孟子在其《孟子.尽心下》第十三章里是这样说的:“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欲望之于一个人是遭受磨难的根源,诚然,没有人是真的没有欲望的。书里引用佛洛伊德晚年所写的一页笔记中的一段话:所有思想压抑与功能压抑的最终原因,看来是童年时期对自慰的压抑。然而,问题的根源可能还要深一些。可能,它不是来自外力的影响,而是出于自我的不满足本质。因为,我们总是觉得缺少了些什么,无法感到完全释放和完全满足——en attendant toujours quelquechose qui venait point...最后那句法语,即:“总是等待着永不会来到的东西。”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不满足于现在所拥有的,或者执着于他所没有的,欲望从而产生,并且一直得不到满足。犹如《罗摩衍那》所阐明的,欲望具有一种吊诡的追求。这种追求既能让我们困惑,亦能使我们证悟,既能让我们认清自己,亦能使我们迷失自己。——执着宋代朱熹在《朱子语类》五十九卷里写道:“知得心放,此心便在这里,更何用求?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文中说,执着在欲望里的人,不是表现为成瘾性行为,就是强迫性思想,但结果是一样的,都会让当事人受到掣肘。由于欲望变得狭窄,出离心遂无法生起。让我想起那些赌瘾成性之人。沉迷于赌博的游戏里而无法自拔,对于输赢的欲望已经扭曲了个人的本质,执着让他们的心变得狭隘。伴随而来的性情暴躁等等异常行为反应就不言而喻了。——欲望的终结赌徒的欲望在输赢之间,输了便想要赢回来,赢了还想要赢得更多。在《欲望的渴求》里,作者说,欲望的产生是因为“不满足”,那如果要终结欲望,是不是就要满足它呢?如果要满足赌徒的欲望,鼓励他去赌吗?而这样的鼓励真的能做到终结欲望吗?在前面的《欲望的渴求》里,作者这样写到:“欲望本身不是坏事,它是可以包括在佛陀的教法中,可以与佛陀心灵的静定互相融洽。”这句话告诉我们,欲望是具有佛性的,禅悟欲望的本质,即终结了欲望。佛洛伊德说:“我们对待欲望不要占有、控制或融合,而是用肯定、欣赏的态度看待欲望本身。”文中提到了温尼科特的“存在”来平衡“施为”也是一个道理。西藏古谚:“就像高山上的水因向下流而愈发清澈,修行者的禅修亦可靠着溶解而改善。”正如佛洛伊德提出的,对待欲望,我们要敞开自己,心灵就像高山的流水一样,可以倾泻下来,涵容万物。——欲望之道如何才能使“欲望”成为“道”?什么是道?老子在《道德经》开篇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可以说,可以名。大道产生于天地之先,是开辟天地之始;大道产生于万物之前,是生育万物之母。道家所讲的道,属于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的始基。书里则用“存在”去平衡“施为”用佛陀的四圣谛和八正道来阐述欲望之道。书中一共总结了四条欲望之道的原则:1、把欲望看成“非个人所有”2、把它看成神圣之物3、不被愤怒吓倒,并视之为不可避免4、慢慢来四条原则就不一一解说了。具体大家可以去看书中内容。除去引用的句子,书内还有很多预言故事以及神话故事,以典故结合心理学佛学等来解说欲望论。观点明确,讲解独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载请联系QQ:1147679123

与欲望相处的智慧

曾几何时,我们倾向于用“罪恶”二字修饰“欲望”,似乎欲望就必定是邪恶的,如何对待那些难以消除的欲望?压抑,是常常采取的一个策略。但是我们看到禁欲带来的种种灾难性后果。在这本书中,作者寻求佛教与心理学的交汇点,探讨了有关欲望的种种,从人们面对欲望的一般反应到对待欲望的智慧。作者借用苏菲派一个寓言来表达欲望对人的诱惑。名叫纳西鲁丁的男人坐在地上痛哭流涕,面前放着一大盘辣椒,他把一根根辣椒放入嘴里细嚼慢咽,同时又在失控地嚎啕大哭。朋友问他为什么,他说自己在找一根甜的辣椒。这真是一个有趣的讽刺,为什么不放下?的确,欲望,正是我们所难以放下的渴求。尽管欲望带来痛苦,但我们还是无法放下执着。然而,作者说,尽管我们常常被欲望所蒙骗,欲望却也是我们活下去的动力。欲望本身,就是我们的生命活力和创造力。这个故事让人看到欲望的两面性,它让人烦恼又让人着迷。那么如何对待欲望?欲望并不是敌人。尽管有人认为,许多东方思想主张出离心,舍弃欲望,而西方人对待欲望的方式要么是回避,要么就是沉溺其中。然而作者告诉我们,否定自我的任一层面,只会让该层面如阴影般尾随我们。正如弗洛伊德所言,“被压抑之物将会重返”。既然欲望内在与我们,那么 更好的方式,在作者看来,便是向欲望敞开自己,活在当下。有一个绝妙的小故事讲述了欲望的奇特乐趣。一个年轻女人在野外遇上一只饥饿的老虎,她在前面跑,老虎在后面追。跑到一处悬崖,无路可走,便抓住一根藤蔓,吊挂在崖壁上。女人选在半空中,老虎在崖边,然而她朝下看时,竟然发现下面也有一只老虎在转悠。不仅如此突然之间还出现两只老鼠,啃咬女人攀住的藤蔓。然后她忽然注意到山崖边长着一株野草莓,她微微摆荡身体,把野草莓一把抓过来,送入嘴里,好甜!这个寓意丰富的故事耐人寻味。欲望正如猛兽一样,让人恐惧,我们要么选择逃走,要么屈服。当女人选择逃走的时候,欲望仍然纠缠她,不过当她放下恐惧,她就能品尝欲望的滋味,甜美的野草莓。作者认为,这个故事暗示着欲望的间隙中包含着果子。让我们落入欲望的间隙,可以让欲望变得更完整,悠游其中,将欲望视为镜子,可以观照自我的真实本性。在所有的欲望中,在亲子关系与两性关系中,自我对他人的渴望是我们不可否定的欲望的展现。对爱的渴求,与他人的合一从来都是最强烈的欲望,而求之不得带来的愤怒与失落,已经在各种文学与艺术作品中做了最充分的展示。对此作者要让我们看到,欲望的神圣性以及他人的主体性。当我们一旦把他人客体化,当成物来追求,欲望追求便摧毁了对象。然而温情之爱是可以让两道意识流汇合的:一方面想要以吞噬的方式占有,一方面却又希望给予对方自由。欲望能把我们带到从未预期之地,对待欲望,作者开出的最后一个方子是“慢慢来”,其中也包括“正念”。既如此,让我们慢慢来,潜入欲望之水,抵达神圣之地。

一种应以正确方式认知的能量

周末,与已受洗的友人辩论一番,在这之前,我们从未如此激烈地交谈过。这场让路人错以为我们在争吵的激烈辩论,缘起于我俩运动完,徒步从运动场所回到住处,经过本地的一家医院,医院周遭,有不少商贩、求乞者、算命先生等等。我俩并肩经过一个求乞者摊前时,听到他有点破旧的音乐播放器正播放着佛曲。佛曲一入友人的耳,她就皱眉,边走边说:“我听到佛曲就很反感!”天呀,她应该是知道站在她身旁的我,一直都很热爱佛学。我想,她是觉得我俩无话不谈,在宗教问题上,即使她已在美国受洗,而我热爱佛学,在未来的日子里,也有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佛教徒,但这并不妨碍我俩从大学就保持的“接受对立观点”的对话方式。我停下脚步,问道:“是不是因为你信了上帝,才会反感另外一种宗教?”我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有一次我俩约会,我提议去吃素菜,友人表示同意。但走进素食馆那刻,因为餐馆的装饰都有佛教元素,她跟我说,觉得自己信了上帝,就不应该走进另外一种宗教的场合。那时,她心情有点不好,我便建议换个吃饭地方。但没想到,这次她告诉我,并非因为这个原因,而是她觉得佛曲或者佛教,让她有一种虚无之感。她认为,人来到这个世上,就要玩乐,就会有苦痛,但是佛教似乎在传达一种禁欲的理念。“一切都看透了,那活着有什么意义?”她很认真地问我。她误解了佛学、佛教。但我经过一番解释,也无法使其明白佛学、佛教里是有欲望的这一理念。我们分开后,我回到住处,晚上空闲之时,发现我桌案上,有一本新书——《佛洛伊德遇见佛陀:精神分析和佛教论欲望》。“欲望”“佛陀”“佛洛伊德”“精神分析”,这几个关键词吸引我翻开了马克·爱普斯坦的这一力作。一页又一页,一章又一章,一本书总算翻到底。关于“欲望”,一个清晰而完整的认知已在我大脑立足脚跟了。根据早前的阅读体验、阅读积累,我认定,佛学与心理学有一定的联系,或者,可以说,佛学甚至其他宗教,都是心理学的一种。如今,完成这本书的阅读,我更确定了自己这一论点。因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与佛教,有不少相通点。比如,“对于欲望之道,佛法与现代心理分析学是互相阐明的,两者都鼓励我们去体会灵与欲之间的重要联结,也就是说,情欲经验可以是一种灵性经验,而灵性经验亦可以是情欲经验。”除了上述的阅读收获,我还有另一重大的阅读收获,即是下次遇到友人再谈起佛教的“无欲无求”,我知道如何准确地告诉她佛陀如何界定欲望的。首先,绝大多数的我们,甚至是大部分的佛教信仰者,都错以为,佛教是无欲的,是排斥欲望的。其实,不然。开悟前的佛陀也曾尝试排除身上一切欲望。然而,无果。最后,佛陀明白这是错误的方法,“把苦行推到极端的结果,反而让他了解要把欲望从世间除去是不可能的。他由此得到一个结论:在苦行生活与纵情声色之间必有另一条路。这条路,他后来称为’中道’。”所谓的“中道”,就是要正确对待欲望的作用。佛陀认为,欲望是一种应该以正确方式认知的能量。“正确方式”,指的是把握欲望带来的正反面影响的平衡度,用好欲望,排斥过度纵情神色,即“我执”。所以说,佛教不反对欲望,但反对“我执”。

论欲望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佛陀是佛教用语,本指释迦牟尼,后演为觉悟真理者之总称。两者在生活、时间,地域等等各个方面都没有过联系。突然看到佛洛伊德遇见佛陀这样的标题,不由得很是震惊,想想精神分析大师和佛教对于某一领域进行辩证的解说,便十分好奇。人有七情六欲,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欲:眼、耳、鼻、舌、身、意,关于欲望的解说精神分析和佛教各有不同的做法,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书中精神分析和佛教面对欲望将会面临何种结果。一直以来,被佛陀教法所吸引的人,都把欲望堪称负面的东西。佛陀主张唯一接触心灵痛苦之道,在于完全舍弃欲望。佛陀认为,欲望不是必须打败的敌人,而是一种应该以正确方式认知的能量。他想要教导我们不仅是如何寻获自我的解脱,还包括如何跟他人保持温柔亲密的关系。佛陀自我的任一层面,只会让改层面如阴影般尾随我们。在众多苦修中可以得出一个毫无疑问的结论,假装欲望不存在,并不能断除欲望。欲望会反复浮现,就如同佛洛伊的名言:被压抑之物将会重返。佛陀最终明白,未达心灵永久平静的境界,就会先把自己弄死。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他明白了,在苦行生活与纵情声色之间必有另一条路。这条路,他后来称为“中道”。伟大的莲花生大师说:“望向欲望的本质,会看到无边光芒。”也就是中道的选择。而弗洛伊德,他从一个神经学家转变为一名精神病理学家,他看出欲望是我们心灵的巨大力量具体而微的表现。他创立的心理学包含两个不可分割的内容:第一部分是精神病的治疗方法及其理论;第二部分是关于人的心理过程的理解。运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看到欲望,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领域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巨大的世界,它最深层有着神奇的不能被人意识到的东西,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领域。佛洛伊德在和一位知名的存在的精神医师对谈时说过:一切都是生物本能,但一切也都是精神性的。晚年的时候,通过笔记中可以看出佛洛伊德对欲望的定义是这样的:总是等待着永不会来到的东西。他的名句中说到:“被压抑之物将会重返”、“我们对待欲望不要占有、控制或融合,而是用肯定、欣赏的态度看待欲望本身”。书中也通过作者马克•爱普斯坦——一位心理治疗师所遇见的事情来表达对欲望的看法。他每天都要面对学多如果纳西鲁丁一样的病人,他们一再重复那些从理性角度看早就该放弃的行为。于是他也看到那一条中庸之道,就是欲望既可以与人为敌,也可以与人为友。书中通过了四个部分来讲述有关欲望的事情,欲望的渴求、执着、执着的终结、欲望之道。而后告诉我们不要害怕和压力欲望,而是应该重新疏导、驾驭它,为我们所用。

欲望与过执

很多宗教与神话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话题——欲望,关于人性的讨论,亦是离不开欲望二字。关于欲望的探索与追寻,我们找着它的起因,似乎想从根源了解以便摆脱或者找到合适的理由告诉自己,欲望与生俱来身不由己。欲望带来三千烦恼,仿佛只要摒弃便会脱离万丈苦海。本书从精神分析与佛教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关于欲望这一次的见解。就如乌托邦注定是无法存在的完美,欲望的完全摒除也是不可能的,就如硬币的正反两面,欲望可以是发展的动力亦可是引爆炸弹的导火线,如何抓住这个度,才是这本书的核心——欲望与过执。月圆则缺水满则盈,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可能是理想中的十全十美,也许就连神也不例外,所以我们何须刻意去追求摒弃欲望接近完美的境界?刻意去追求毫无欲望六根清净本身便是一种过执,佛教术语中便说是着相了。圣经说人天生带着七原罪,而七原罪归咎起来其实便是过度的欲望,期望他人注视自己或过度爱好自己才被称为骄傲,过度耽迷口腹之欲才是暴食,所以我却认为欲望本身是一种执着,过执的欲望才是需要被摒除的。弗洛伊德曾说过:“被压抑之物将会重返。”欲望被压制时,我们错以为我们将之战胜,这样却犹如一把火烧过的草地,一时间的消失,却越长越盛。欲望犹如火,它能取暖驱兽亦可讲一切燃烧殆尽。我们对待欲望的态度,亦如同如火,小心翼翼,想要掌控,又害怕失控,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失控而摒弃,就如同欲望,我们需要的是掌控而非沾沾自喜的以为自己摒弃了欲望。尼采说基督教挞伐情欲之举并未杀死情欲,只是让它变得下流。我们越是惧怕欲望而开始遮掩时,便已经失去了直面欲望的勇气。佛教主张的“无目的状态”并非关闭,执着与“无执”的本身便是一种过执。佛法和心理分析学都是赞同欲望都是会变形的,他者意识是欲望的养分。我们需要一定的空间来正视自己的欲望,来找回主体。不要把自己困于一个狭小的房子,试着去洞悉我们自己的内心。这本书在讨论的欲望为何物,同时也让我明白了欲望并非猛虎,只是因为某些错误的诱导,将欲望当成可耻,一层层外界布下的迷雾与自身布下的迷雾下,却让欲望的本源失真。明白了过执与欲望的区别,心中总有那一丝释怀,欲望并非可耻,我也不该因此而将自身封闭,打开封闭的房门,不再畏缩,欲望也将是一种力量。

爱欲重而生娑婆《佛洛依德遇见佛陀》

把佛洛伊德和释迦牟尼放到一起,两者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当然有了,他们都是探索人类灵魂的大师。尤其是两者都特别关注人类的欲望。不过对待欲望他们的看法可能截然相反。佛陀认为欲望是痛苦的根源,只有舍弃欲望才可能获得最根本的快乐。而佛洛伊德认为欲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书中用纳西鲁丁的故事作为开头,纳西鲁丁在街头一根一根的尝着面前盘子中的辣椒,一边尝,一边失望地大哭,因为他在寻找一根甜的辣椒。找不到就不罢休,就如同我们的欲望一样。佛陀和弗洛伊德两个人看待欲望的两个极端之间,作者想要寻找一条中庸之路,那就是欲望既可以与人为敌,也可以与人为友。我们如同纳西鲁丁一样,一边一次一次的失望,一边仍然不断追求。佛陀说干脆放弃欲望吧,问题是我们真的放得下吗?作者是一位心理治疗师,每天都要面对学多如果纳西鲁丁一样的病人,他们一再重复那些从理性角度看早就该放弃的行为。有人说和佛教相比心理学还非常非常幼稚,的确佛教其实就代表了东方的心理学,佛陀和弗洛伊德都是洞见人类心理的大师。作者想要设法整合东西方的心理学。并且发现欲望正是可以沟通两者的关键。佛教认为一切皆苦,身心病痛是苦,求而不得是苦,与讨厌的人在一起是苦,与所爱的人在一起,仍然要面对分离,仍然是苦,即便是最愉快的体验,也难免夹杂着不满足的状态,因为任何快乐都是转瞬即逝的,想要留住快乐仍然是苦。当然这是东方的哲学,西方人不会这么想,西方人觉得欲望其实是不可战胜的,比如顺其自然,或者带着罪恶感生活。法国谚语说“赶走我们天性里的任何东西,它都会快马加鞭卷土重来。”佛洛伊德也说“被压抑之物将会重返。”东方人说的放弃欲望,只是假装欲望不存在,并不能真正断除欲望,欲望反而会以另一个方式出现,比如对佛的追求和虔诚,反而成为了一种新的欲望。其实欲望就是我们本身,佛说爱欲重而生娑婆,人就是欲望的结晶,欲望就是人性,无欲其实是对人性的背离。作者认为佛陀阐述苦的原因,并非是欲望,而是贪欲,贪欲是一种执着。是企图抓住不可能留住的东西,而不是想要达到快乐和圆满。在开悟之前佛陀也想要通过苦修去断绝欲望,结果失败了,因为他知道想要把欲望从世间消除是不可能的事情。他的觉悟只是要寻求一种中道,就是在苦行和纵欲之间寻找一条居中的道路。这正是东西方心理学都认可的中庸之路。

欲望的去处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东西方思想在深层次的贯通,再次证明人类思想的共同之处。人类精神深处困扰并无太大的差异,解决这些困扰的思考和方式或早或晚都会出现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欲望来自于内心,也要靠内心的力量来解决。承认欲望的存在并非去压制欲望,需要心灵的训练。佛教四谛义第一义便是人生是苦。苦的根源便是欲望。我曾经以为佛教倡导的摆脱欲望便是压制欲望,不去想,不去理会,欲望便会自行消失。后来我发现,压制欲望只会使之更加强烈的出现,或许是徘徊在心底深处,或许是带来复杂的情绪例如焦虑不安烦躁等等。欲望其实是动力,承认它的存在反而可以发挥其驱动性。其次,每个人都有其主体性。亲密关系中,两方或多或少总会带有一些占有欲,希望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满足自己的要求。这样的欲望不但忽视了对方的主体性,而且一旦不能被满足,所带来的,不仅有愤怒失望等负面情绪,还会对亲密关系造成伤害。我们与欲望相处,欲望才会带来更大的空间。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