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工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544731768
作者:[英]保罗·威利斯
页数:333页

作者简介

《跳出我天地》里,比利·艾略特的工人父亲坚持认为男孩子应该学拳击,而不是跳芭蕾;《光猪六壮士》里,下岗的工人们告别钢筋水泥,在聚光灯下跳起脱衣舞却收到了意外的喜剧效果.....
啤酒、烟草、男性气概的业余爱好、幽默但粗野的对话.....是电影给我们展示的英国工人掠影。
而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的保罗·威利斯教授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展现一个工业城镇里12个出身工人阶级家庭的男孩从毕业前18个月到工作后半年这段时期内的学习生活经历,向我们解释了英国工人阶级的子弟为何选择继承父业——这就是《学做工》一书所呈现给我们的精彩内容。
2013年3月,《学做工》这本20世纪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经典著作,终于由译林出版社推出中文版,威利斯先生也将首次和中国的读者见面。
本书是20世纪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第一部分是生动通俗的民族志的深度描写,第二部分是精辟透彻的理论分析,向我们解释了工人积极子弟之所以继承父业,不 仅是社会结构性因素再生产的结果,更是他们对学校主流文化做出反叛的一种反讽新文化生产的结果。中文本还收录了作者于2000年所做的访谈,以及专门为中国读者写的序言,有助于读者从一个比较历史的角度理解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青少年教育和失业问题。

书籍目录

中文版前言
“茂宁赛德”版前言
前言
致谢
笔录符号说明
序言
汉默镇个案研究
第一部分 民族志
第一章 文化的元素
抵制权威,摈弃教条
非正式群体
打盹、哄骗和逃学
找乐子
无聊与刺激
性别歧视
种族歧视
第二章 文化的阶级形式和制度形式
阶级形式
制度形式
第三章 劳动力、文化、阶级和制度
官方准备
连续性
职业
上岗
第二部分 分析
第四章 洞察
分析之要素
洞察
第五章 局限
分工
劳动力与父权制
种族歧视与劳动力
第六章 意识形态的作用
证实
扰乱
内部对话者
第七章 对文化形式及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注解
再生产与国家制度
第八章 周一清晨与千禧年
附录
补充访谈
“茂宁赛德”版后记
中心与边缘:保罗·威利斯访谈
索引
译后记

内容概要

曾任英国基尔大学管理学院社会/文化民族志教授,现执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是《民族志》期刊创始人兼高级编辑。1977年出版《学做工》,奠定了他在民族志、教育社会学/人类学领域“突破性”人物的历史地位;1978年出版在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完成的博士论文《世俗文化》;1990年出版《大众文化》;2000年出版《民族志的想象力》,讨论如何用民族志如实展现“活生生的日常文化”。


 学做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4条)

  •     即使在大学,身在校园之中,就不得不处于学校的规范之下。读了十几年的书,自身向外的反抗力和学校作用于个人的规范强制力力相互冲突,贯穿着我的校园生活。从上小学第一天穿着拖鞋还迟到被罚站开始,我几乎从小就是被老师“打压”的对象。幸而我的成绩不会太差,但也正是因成绩我被划分到都是“乖乖孩”的群体,处于边缘的我反而更显特立独行和不守规矩。回顾过去,其实很多次在学校里的违规行为都显得幼稚无聊,其实遵守并无伤大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总是绞尽脑汁想要钻学校的空子。同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学校要有这样那样不人性、不合理,明摆着会有学生不去遵守的的规定来束缚我们。学校和学生不应该是对立的,但事实上很多时候他们在一种水乳交融的情况下日日针锋相对。在长久不断地摩擦矛盾中,却相安无事多年。虽然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但我却在《学做工》里看到了自己校园生活。老师和同学在课堂上的正面冲突;没有穿校服、在校服上面乱画被处罚;在军训时候偷喝酒被抓;去网吧上网被老师看到;因被误解向老师“告密”被全班孤立;写保证书张贴于教室;早恋;逃课去兼职;宏志班的男生被A班B班的男生所孤立……这些都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我和我身边的校园里的事。我全然不知我们正在或已经或曾经成为一种反学校文化的大江大浪中的浪花一朵。像书中的“家伙们”一样,我总是找各种机会兼职,用自己赚的钱“找乐子”,并以此为豪。而到现在,一旦我有机会而不去打工赚钱的话,我会受到全家人的谴责。在他们看来,这是对我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辜负他们期望、让他们失望的行为。所以无奈一心想保留一个读书人节操的我也总是身不由己地为五斗米折腰。出身于工人家庭,纵使阴差阳错幸运地混入一个211的大学,愚笨如我也自知摆脱不了一生穷狗的命运。我的身后是一堆早早工作和我差不多大的亲戚家的小孩,他们很早就为家庭展现了他们的经济价值,他们的家庭也以他们为豪。我不敢回头直面他们的冷嘲热讽,他们一直都在看,看我们家辛辛苦苦供出的大学生能有多出息,看我能有多出息。他们看了好久,看了好多年,他们存了很多钱,盖了房子还结婚生子了。而这么多年了,我偏偏还在读书。不过也快了,很快他们就会看到,我在大学毕业之后,在他们忙碌于“人生大事”而我在苦心孤诣读书多年之后,不但我所求的文凭贬了值,大龄未嫁的我也贬了值。我很可能失业,就算找到工作也很可能是和他们一样给人当牛做马早出晚归,领差不多的工资,给予家庭差不多的经济回报。不同的是我的前期投入比他们多多了。所以他们得出结论,我这个大学生真是个赔本买卖。
  •       古代中国人总将读书看作个人仕途以及家族延续的不二法门,《白鹿原》中“耕读传家”的匾额正是这一传统的典型象征。可是,文革时期的“白卷英雄”却开创了另一种传统——“读书无用论”。在市场经济的推波助澜下,“造原子弹的”和“卖茶叶蛋的”为着“读书有用没用”较上了劲儿,金钱法则的普遍化使得读书本身变得不再那么崇高,中国人亦变得越来越能“务实地”看待这个问题:一旦读书既不能带来仕途,更不能带来财富,那么要它何用?不过所幸的是,这种观念并非整个社会的共识,越是下层百姓——受制于高昂的学费——越会对“读书无用论”形成心理认同,并且将改革开放以来商业英雄的财富神话作为此观念的强力佐证。然而,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这其中潜藏着被称之为“再生产”的危险,或许已悄然而至。“读书无用论”就仿佛古罗马神祗雅努斯,拥有两幅面孔,对着下层阶级金刚怒目,对着精英阶层菩萨低眉。  英国学者保罗·威利斯著名的民族志著作《学做工》所关注的正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是英国古老工业区的工人阶级子弟,读书对于他们可有可无,因为他们很明白自己最终会与父辈一样在这个工业区的某个工厂中找一份活计,领着勉强过得去的薪水,结婚生子并且让自己的家族仿佛西西弗斯一样重复着滚石般的人生。他们被称作“家伙们”,与他们相对立的是,同为工人阶级子弟,但渴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书呆子”。“家伙们”形成的反学校文化从来都将读书看作是令人厌恶的事情,学业上接连的失败逐渐让他们形成了严重低估自己智力的习惯,他们典型的说法是:“我知道我很蠢,所以我下半辈子就应该待在汽车厂里把螺母一个个拧到轮子上去,这公平合理。”(《学做工》,P1)学业上的失败会让他们反过来加强自身的反学校文化,于是追求“乐子”成了他们在学校生活的意义所在,他们知道自己未来的严酷生活,于是学校里的那些辉煌经历注定要成为他们未来值得回味的人生财富,正是这种想法变成他们嘲笑“书呆子们”的资本:“他们的学校生活能记住的有什么呀?他们以后回顾现在,有什么东西可回顾呢?坐在教室里,坐到屁股冒汗,而我们可是……我是说看看我们能够回顾的东西,和巴基斯坦佬打架,和牙买加佬打架。还有我们对老师所做的恶作剧,我们以后回过头来看这些的时候可是乐事啊。”(《学做工》,P18)。  根据威利斯的研究,这种在当下寻找刺激和欢乐,并借此嘲笑那些只知道循规蹈矩的学生的做法,只是工人阶级子弟为了更好适应父辈工作的一种方式。“家伙们”把“书呆子”看作是“娘娘腔”,而将自己看成是具有男子气概的人,因为他们敢于打架,敢于在酒吧里喝个酩酊大醉,敢于在上课时挑战老师的权威,敢于反抗教学体制的压迫。这一切都会成为未来作为工人阶级的他们宝贵的斗争经验,他们将自己看作是体力劳动者,但是并不以此为耻,因为这些活儿是那些坐在办公室里翘着腿、从事脑力劳动的“娘娘腔们”干不了的。为了维护这种对于实践以及体力劳动的认同感,他们会鄙视那些看重文凭和理论的人,甚至会在工厂车间上打出这样的标语:“一盎司的敏锐直觉可以媲美整座图书馆的学位证书”。正是在父辈这样的观念引导下,“家伙们”把读书看作是做无用功,把文凭看作是废纸一张,因为他们所需要掌握的真正的知识都来自于在工厂里的实践。  当下的中国正奔跑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大量的农民工摆脱了土地的束缚,进入工厂从事生产。像李嘉诚一样的财富英雄成为他们的偶像,因为他与这些工人一样没有文凭,但是他取得了难以企及的社会地位和事业成就。这种意识形态让在接受教育阶段的下层百姓的孩子们要么认同自己天赋有限,要么相信不用读书同样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就和地位,又加上连年增长的教育费用和逐年降低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使得他们更倾向于认为“为人处事”“关系”“应酬”“心狠手辣”以及“拼搏”等等因素会给自己带来成功。此时,无论“卖茶叶蛋的”还是“造原子弹的”都意识到:读书与成功并没有本质上的联系。  但是,正当大学生糟糕的就业现状使得“读书无用论”一再受到吹捧时,高考的门槛上仍然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血腥厮杀,这群循规蹈矩的孩子们的家长一般位于社会的中层,而处于精英阶层的孩子们尽管同样在学校里属于“反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但是却与威利斯笔下的工人阶级子弟不同,他们会被家里逼着获得某种程度的“文凭”,尤其是海外学历更是备受亲睐。这个精英群体多半是富二代和官二代,即便他们同样拥有“读书无用”的意识,因为他们在学校教育中多半是失败者,但是文凭这张用来遮羞的无花果叶他们却舍不得扔开。这并非中国独有的现状,美国普利策奖得主、《华尔街日报》记者丹尼尔·金的著作《大学潜规则》就揭示了美国的高等教育黑幕,其核心内容就是名校的这一纸文凭。  这本书中所描述的所谓美国精英阶层,一般都有着良好的出身,这意味着其大学教育都集中于所谓的名校,例如美国东北部的常春藤联盟,西部的斯坦福、伯克利、UCLA,或者南部的杜克等等。这些精英们通常以校友的身份将孩子推荐到自己母校,这些名校也都乐于照顾其校友子女,这被称之为“世家政策”。某些没有名校经历的有钱人也会得到哈佛、普林斯顿等等学校的关注,如果他们愿意捐助一笔可观的资金,其子嗣也能享受优先录取权,这被称之为“发展项目”。如果你既非世家,又非大亨,但你是娱乐圈的明星,也会受到诸如布朗大学这样的常春藤盟校的青睐,只要你能参加学校募捐的鸡尾酒会或开一次演讲。若以上都不成,那还有最后的法宝,许多有钱人家的子嗣花费令人咋舌的代价学习某些贵族运动,如高尔夫球、马球、马术、划艇等等,这些名校会冲着所谓的多元化来为这些用金钱堆出了“运动天赋”的孩子们提供宝贵的入学名额。这真是应了中国人的一句老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一代又一代的精英们为了这一纸文凭使出浑身解数,这无疑是反过来,对“读书无用论”的一种嘲讽。  一旦了解了美国高等教育这“看不见的手”,我们似乎还有必要为尚且未能实现素质教育的中国骄傲一番。虽然,中国高考这台破旧不堪的机器如今屡屡遭人诟病,每当有药家鑫横空出世或者有人重访“钱学森之问”时,这台老迈的意识形态机器就被众人高呼应当退出历史舞台。可是,死记硬背的一刀切式高考同样也是中国许多成功实现向上流动的第一代精英人士最强大的武器,没有“世家政策”也没有“发展项目政策”,一考定终身的中国高考同样逼着许多有钱但无能的官二代、富二代们操着蹩脚的英语走向大洋彼岸去接受洋教育,即便要通过各种暗门进入名校,也不能像进美国名校那般明目张胆,只得背着阳光干着偷偷摸摸的勾当。这不得不说是其曾经的荣耀,但是这并非说它的历史就那么清清白白。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招生名额与山东、河南、湖北等地的招生名额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高考政策中最大的毒瘤,其作用与美国名校的政策没有区别,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精英向这些发达地区聚集,造成对庞大的教育资源的垄断。可是,随着统一高考的打破和自主命题的省份逐渐增多,不同地域的学生之间已经被“素质教育”的障眼法所隔开,发达地区学生被冠以拥有更高“素质”的名号而合理合法地享用那些教育资源。让人齿冷的是当下的中国似乎永远不会冒出一个丹尼尔·金来出版一本属于中国的《大学潜规则》。  其实,下层民众的“读书无用论”与精英阶层对一纸文凭的层层守护都是服务于同一个目的:“阶级秩序再生产”。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再生产”理论也是保罗·威利斯理论主要针对的对象,该理论认为:“教育通过掩饰以技术选择为外衣的社会选择,通过利用把社会等级变为学校等级从而使社会等级的再生产合法化,为某些等级提供了这种服务”(《再生产》,P165)。这说的是,学校通过升学毕业等等复杂的系统使得学业上不断失败的下层百姓意识到是自身的天赋不如精英阶层,进而认同他们的社会地位以及社会既有秩序。实际上,布尔迪厄认为教育系统“将入学机会伪装为成功的机会”,最终是为了实现“对下层的淘汰”(《再生产》,P171)。具体来说,下层越是相信“读书无用论”,越是嘲笑那些“书呆子们”,越是信仰“反学校文化”,精英阶层将子孙后代保存在同一阶级所要遭受的阻力会越小。讽刺的是,同样是属于学校里信奉“反学校文化”的学生,《学做工》中的工人阶级子弟们会在子孙后代中间永久地复制着对“书呆子”、“文凭”、“知识”等等的嘲笑并且自我安慰地“享受着”体力劳动的荣耀,可《大学潜规则》中的富家子弟们,在消费完了香槟派对、酗酒吸毒等等不堪的人生经历之后,却以“浪子回头”的精神面貌重新拾起父辈的伟业,或挑起企业重担或子承父业活跃在政坛上。对此,名校的招生主管们会颇为欣慰,深感于自己当年的眼光终究不谬。像戈尔三世这样,高中违犯校规,但凭借父亲是副总统,最终得以进入哈佛,毕业后创办了自己的杂志,跟随父亲倡导环保,可还是因超速和藏毒而被捕(《大学潜规则》,P371),但是转念一想,如果他为哈佛捐助一笔可观的费用,其孩子就又能堂而皇之地在哈佛校园里宣称自己之所以进来完全凭借的是实力,只是不知道这实力到底是聪慧还是“戈尔”的姓氏。  这就是“读书无用论”为何像雅努斯的原因所在,对于下层的问题学生它是桎梏人生的枷锁,对于上层的纨绔子弟,它只是一句“人不轻狂枉少年”。中国尚且不是美国,但对于金钱的崇敬似乎渐渐地有过之而无不及,布尔迪厄的话对今天的中国尤其具有借鉴意义:“资产阶级特权的继承人,不能援引他的阶级在历史上曾经拒绝贵族所享受的血统权利……也不能援引第一代创业者用自己的业绩说明自己成就的艰苦奋斗美德。今天,他们必须求助于学校的书面证明,这既可说明他的天资,又可证明他的成绩。”(《再生产》,P225)中国目前占据主流的还是第一代创业者,但是众多现象都说明已经无法阻挡他们对第二代秩序的再生产,因此,“读书无用论”这种东西还是趁早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吧!  (《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英]保罗·威利斯著,秘舒等译,译林出版社二〇一三年二月版,39.00元; 《大学潜规则》,[美]丹尼尔·金著,张丽华等译,商务印书馆二〇一三年五月版,49.00元)【本文已发表于《读书》2014年第3期,发表时标题被更改为《阶级秩序的再生产》,此处公开的为原稿】
  •     你自己的作品—不管是关于嬉皮士的还是关于 “家伙们” 的—在“中心” 的工作小组中反响如何?我自始至终都觉得, 我的田野工作被他们看做是非科学的、人文的和相当主观的。 我感到的一个明显的——有时候是私人性的——批评来自于马克思主义者对能动性和主体性的攻击, 后者基本上是一个非常正统的主张, 讲的是人文主义立场的不充分性。 我觉得我必须证明自己的合理性, 必须严肃地对待这个问题。 在其他地方, 你也许可以沿着人文的轨迹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下去。 但是在“中心” , 通过夏季学期里的全体大会, 你会感到人们试图把事情带回到某种一致的、 集中的、 批判性的文化研究的路数上去。 不过我仍然觉得自己不属于那个阵营。尽管如此, 就我自己的工作来说, 很重要的一点是, 我所在的 “中心”有一些集中的集体目标, 但同时也给自主性的工作提供了空间。 虽然 “中心” 里并没有一个真正强大的民族志传统, 但这种自主性和(集体) 目标的混合使我得以坚持下来。 “中心” 的陈述会上, 人们向我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问题很尖锐, 我无法回避。 我处在边缘, 要非常严肃地对待中心。在这些批评四起的时候, 你有没有为自己的项目做辩护? 你有没有觉得你必须不停地为自己 “化圆为方” 的方式做辩护?这么说吧, 有人指责我以一种陈腐的或者没有经过理论化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做研究, 而且我有点像是在没有陈述主要困惑的情况下就假设了答案。通过假设一种主体性和能动性, 我是在大脑短路, 故意忽视或者干脆就是不顾阿尔都塞关于询唤的观点。 我的工作起步于这样一个假设, 即 “家伙们” 是具有创造性的, 而不是试图解释他们感觉到自己与所有相反的证据都格格不入这个难题。 我觉得, 把握住 “创造性” 才是我的主要关注, 而且我现在仍然是这么认为的, 虽然论证的术语毫无疑问已经改变了。 我不知道我为自己做的辩护是否跟我对自己的立场的小声坚持有一拼。 不过我记得, 在对我参加的那场工作小组陈述会做出评论时,斯图尔特说: “保罗所说的创造性, 就是我说的生存。 ”你关于创造性的思想, 在你的作品中有着非常强烈的连续性。我觉得那是我的故事。 我一开始对个体性的艺术活动感兴趣, 觉得那是事物的中心; 但是我未能对这些活动中单调的、 审美的、 精细的文本版本进行思考。 于是这成为我的动力, 持续地去日常生活中寻找同样的东西: 也许是某种可以将中心与边缘聚到一起的东西。 而要想在日常的普通经历中看见创造性、抱负或者审美动机所激发的火花, 就需要更长时间。 这并不是连续和可见的, 而往往是迷失、 扭曲或者异化的, 或者被转换成为具体化的形式, 在不同场景、 机构和情景内根据环境的不同, 以奇怪的被压抑的形式展现出来。 关键是这些东西永远不会彻底消散, 它们总是会恢复过来。 我觉得在每一部知识作品中, 人们都在试图保存这种内核, 也就是一种去知晓、 陈述或者争辩的潜意识流或动力。我从 “中心”得到的教训是, 关于 “人的创造性” 的人文主张不得不受到 “中心” 内部关于再生产和阶级连续性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观点的限制。 而且, 在 “中心” 里肯定有人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对我进行批评:我怎么能忽视父权制的分工, 把它们都简化成为阶级分化呢。 尤其是我对家庭的重要性多少估计不足: 正如工厂是资本冲突的场所, 家庭也可能是性别冲突的场所; 而我的方法几乎都跟工作和学校有关, 而没有对家庭内部关系给予足够的关注。 在 “中心” 的陈述会上, 有人对《学做工》这本 “自然主义的民族志” 提出了批评, 甚至是强烈谴责, 因为他们觉得这本书是在不加批判地重复而不是指责和解构男性至上的习俗、形式和偏见。事实上, 在《学做工》里, 我当时确实觉得自己已经考虑到了父权制的范畴和女性主义的批评。 这是另一个我感到自己在与之斗争的压力,我并不是在拒绝, 而是在做创造性的内部扩展、 创造和转移。 我仍然觉得, 女性主义者没有认真地对待我努力想表达的某些论点。 我想表达的是, 性别分工在资本主义内部是如何特别地与体力—脑力分工交叠在一起的。 我并不是在说, 某种工人阶级的男性气概永远与体力劳动和男性气概联系在一起; 男—女和体力—脑力, 它们是两组不同的二元体系, 有着自己的脉络; 在其他的情境下, 你也许会发现性别、父权制和资本主义范畴的不同表现。 就性别体系和资本体系或者资本关系通过对方得到呈现这一点来说, 确实有一种不稳定性在里面。现在, 学徒模式正在经历一场大崩溃, 自工业革命以来长时间所形成的社会再生产模式被重塑。 而且, 我们正在目睹一场危机或者说重新构型的过程: 与性别、 阶级和位置有关的思想的重要二元体系如何重新汇聚到一起。 我想说的是, 民族志的、 理论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仍然是有意义的, 这意义不在于对特定的工人阶级男性气概给予最佳的描述, 而在于释放出分析的术语, 这样不同的呈现和组合就成了可能。 所以说, 也许会产生一种更温和的工人阶级男性气概, 或者也许会有一种与父权主义无关的男性气概。 在我的头脑中, 我之前就已经考虑到了女性主义者关于父权体系的观点。 至于我是否在方法论上恰当地顺应了他们的观点, 或者他们所提倡的方法是什么, 我并不知道。这对你来说一定是非常艰难的—你必须鼓起勇气一遍又一遍地界定你的立场?是的, 虽然你不必在我如何为自己辩护上想得太过于英雄主义。 在那段时间里, 我住在伍尔弗汉普顿, 我开车去伯明翰: 在这段时期的早期, 我在四个不同的机构打工, 还卖冰淇凌; 在第二阶段, 当我成为一名研究人员开始从事《学做工》的相关研究时, 我要么是在外面做田野调查, 要么是在伍尔弗汉普顿过着非常正常的生活。 所有的这些都是对另一种主体性的支持—我不需要在“中心” 里维护这种主体性或为它做斗争。 总是有某种生活重心或者基础, 它与别的身份联系在一起。 而且你也可以说, 这让我在田野实践中保持了某种人道主义和某种乐趣。 我并不是一个积极的斗士, 在话语上和知识上全副武装起来, 和“中心” 里的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女性主义者和反种族主义革命者做斗争。 我理解所有围绕询唤、 性别、 “种族” 这些东西的论点的主体性的意义。 这些我都能搞懂。 但是, 这么说有点不好意思, 就是我还有一种“常识” , 也就是说, 我知道你的身份总是超出阶级、 性别或种族, 牵涉到你所有的生活方式的组合, 你如何适应生活, 你认识哪些人, 你的私人和家庭关系如何——所有的这些东西, 都与那些说明明显的二元分工的理论是不同的。 如果你想在田野中理解一间酒馆或者一家工厂运作的方式, 那就要理解无数其他的东西: 幽默、 语言、 性格类型、 玩笑戏谑, 而你就是不够聪明, 无法弄懂所有的那些二元对立, 还有所有的那些生产其他术语或者其他二元对立的二元对立。 一个好的田野工作者知道某种东西的重要性, 不会说: “这是一个阶级范本。 这是一个性别范本。 这是一个 ‘种族’ 范本。 ”你如何看待《学做工》 后来收到的反响?从许多方面来说, 《学做工》是一本奇怪的书。 我当时并不觉得自己可以走多远。 我当时觉得这 “只不过” 是一本我终于出版的专著而已。 我与出版商签了一份不怎么乐观的合同, 但是它后来获得了成功, 卖出去了很多本, 这很让我吃惊。这其实有点意外; 也许它正好碰到了学术史的某一特定时期, 马克思主义、 文化研究、 教育社会学的某一特定时期, 教育政治的某一特定时期——政府承诺提供全面的学校教育, 但是人们对此的失望和怯魅却在涌现。这本书现在已经有了很多的版本和译本。 它在日本、 德国和美国肯定卖得更多。 我最近去了趟韩国, 在那里发现有一个盗版也卖得不错。 我将这本书的销售情况看做是在不曾预料到的地方所发生的有关创造性和社会后果的民族志。 它仍然在引发各种各样的辩论、 议题和兴趣, 超出了文化研究这一领域。 也许它在本质上属于人类学, 这既奇怪又让人感到欣慰。在人类学家中间, 你是否觉得《学做工》在美国的影响更大, 因为美国的人类学传统与英国相比更加宽广和具有包容性?我不知道, 我无法就人类学下什么权威性的论断。 当然, 在美国, 这本书最早是被归入人类学的。 好几所美国大学的人类学系都曾给我提供过教职或发过邀请, 而直到最近才有英国的人类学系这么做。 就英国现在的情况来说, 这部分是偏执, 部分是对文化研究蓬勃发展的合理反应。 也许他们向我敞开大门, 是想保护他们不受其他来源的威胁。 也许我的作品在文化研究内部被当做是一匹颠覆性的特洛伊木马, 表明敌人中的精英一直在做同样的事情!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反学校文化背后是资本主义工人阶级表达其权利与自由的一个初级战场,在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工人阶级的子弟会更多的通过体力劳动来生存的自我诅咒式的现实情景,也因此形成的意识形态阻碍了其向上一中产阶级进步的文化状况。
  •     工人阶级子承父业不仅仅与社会结构性因素有关。这其中其更是对学校(乃至社会)主流文化的反讽性再生产的结果。在这种文化的再生产和实践之中,工人阶级子弟完成了“自我诅咒”。
  •     很有价值
  •     读过这么多专业书,恰恰写不好一条微博转发语。
  •     文化定位
  •     独具创造性、解释性与变革性的文本!强烈推荐
  •     翻译足够诘屈聱牙,但不妨碍对一个阶级的洞见。不管时代变迁,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都是涤除一切外在因素的遗传表现呐。另,无WiFi环境下的阅读真高效。
  •     不是没有漏洞,但解除了很多疑惑。可能是由于作者自身的经历和立场吧。推荐给懂的人。
  •     一本非常优秀的批判教育学论著,这书让我恢复了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的信心。文化就像连接各个时空的虫洞,一切结构性因素都是在文化的层面上发生作用~
  •     一本书的理论深度不能用核心概念的新颖与否或者是否避开”大众理论“来判断,而要关注和追踪对概念的定义和运用方式,对主流理论的修正等等,这本书对”洞察“”局限“相触的效果的论证,将”能动“引入”再生产“理论等等,都是很卓越的理论阐释。
  •     学做工的意义不在于展现工人阶级身份继承的事实,而在于发现工人阶级子弟自发生产一套自己的符号来主动构建身份认同和继承这种身份。并且将这种自发的行为置于整个教育制度与社会结构中来分析其必然性。工人阶级陷入身份的魔咒,虽然中国的农民工与之基础不一样,但身份的魔咒存在着共通之处。
  •     不知是否因两译者,前后有明显区隔
  •     描述部分看得很认真,分析部分没有细看,仅仅是简单地翻了翻。这本书让我想起了父亲的生活,年幼时他在课堂上嬉闹,崇尚读书无用论,对老师不屑一顾,渴望成为工人,而过早进入工厂的生活反噬了他,从此工作与“事业”绝缘,(与厂领导)“闹事”是我小时候听到的最多的爸爸形容工作的词。几度在单位之外寻求创业之机然而通通失败,于是生活的变化只是不断变幻的娱乐方式。因为幸福的家庭一直过着安逸的日子,然而他也会在我十八岁之后告诉我事业无成的痛苦。是大时代的荒谬,是独生子的两难,也是没有坚韧的性情与机敏的才智相配的悲哀。而我的身上,遗传了他的聪慧,也遗传了他的无聊和叛逆。我会假装做一个好学生,然而在课堂之外却热衷于种种冒险,并且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从小到大皆然。在此抒情,关于教育问题的思考,在下一本书中评论。
  •     对我来说略有一些晦涩,但很清晰地阐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如何造就的
  •     文化研究早期经典
  •     “反学校文化中的胜利色彩在把工人阶级子弟送进紧闭大门时就戛然而止”。总体来说叙述很有节奏感,是一本逐渐露出“马”脚的书。但无论马不马吧,讨论文化和结构的关系处很得启发。
  •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进行资本积累、剥削、利益最大化。看似入口公平的教育给了所有人向上流动的机会,实质上大部分都成了符应理论下给工厂培养的劳动力。
  •     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特定环境中创造意义的各种实践,而不能被简化为对其他事物的反映,如个体心理、话语或经济|民族志需要具有生成力的而不是简化还原的理论:彻底的不确定性对民族志观点很有必要,以了解允许产生主体创造力和选择的不确定主观因素|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意义来自于外界,是外界“添加”到他们的主观性之中的。我的看法基本和上述马克思主义观点截然相反|学校不只是教育工具,更是文化生产和洞察的领地。
  •     探讨工人文化在“日常生活、学校生活”之间的演变逻辑。类似的还有拉鲁不平等的童年。
  •     阶级流动中的俄狄浦斯悲剧。但比结论更值得学习的,是作者强调的,精英叙事之外的,来自底层的实践感。
  •     一年前我是怀着什么心态给这本书打三星的啊?? 保罗威利斯这学期去北京了,啊,为什么我不在北京呢。 教育是生成阶级差别的机制。这个洞见太棒了。
  •     材料充足类的书应该趁年轻看,年纪大了挑剔成本,没耐性读那么对材料了。
  •     反学校文化的悖论
  •     看了豆瓣的短评,发现同感者很多。我比较关心两点∶一,西马所揭示的庞大的社会催眠场与田野考察之间的相互佐证、补充还是否定;二、田野考察如何能避免研究者的主观偏见。感觉上这本所谓的经典盛名难副。
  •     英国反学校文化的民族志描述和社会学分析~
  •     人类学
  •     太温情了,另不明白为什么把penetration译成洞察@( ̄- ̄)@
  •     底层再生产
  •     翻译实在是别扭。另外,中国现实与此书是有区别的,与文化上的小农思想和重教传统、经济政治上的半殖民与社会主义变迁,均有关系。
  •     喜欢这种民族志的分析。不过不得不说,对于labour power的主体意识并不只是conformist laids和lads这种简单的分法。我觉得齐美尔在educational rejects的研究更有借鉴之处。其实说真的吧这种西马的视角已经不那么适用于这个时代了
  •     阶层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结构主义
  •     值得看一看……
  •     第二部分好难读啊
  •     阅读到后面越不理解,尤其是意识形态、再生产、文化洞察……
  •     无法归类 精彩 阶级的自我复制 再生产
  •     “家伙们”对现实的无数次重访,用反向的价值观建构试图消解权威,却最终关闭了自身向上流动的可能,并被更大的结构所吞噬。我们虽然认同主流的价值观,但能否改变自身的命运,依旧未知。无论结局如何,十八年从心出征!为了更广阔的视野而努力奋斗。
  •     不是自甘生活在泥沼,而是阶级固化看不到希望。穷人在诅咒自己。
  •     传说中的名著,不过其实一般般,作者大大夸张了文化因素的作用(对工人阶级由于抗争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而选择了他们的职业)。要考察阶级的作用靠文化研究的方法肯定是不行的。。。
  •     终于做完工了…民族志部分很有趣翔实,理论部分好艰深…难读
  •     书是好书,读起来十分拗口。。。。。
  •     这本书通过民族志的方法告诉我们工人阶级是如何通过反学校文化心甘情愿地固化工人阶级的,民族之部分生动有趣,但后面的分析较为晦涩
  •     只能说,人总能想到活下去的法子,而历史就在一句句的“活下去”中生成。过程与结构是对永远纠缠的概念。
  •     翻译成机翻这样,作者真是辛苦了。某节看了3遍都不懂在讲什么!
  •     最让我震惊的是读完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发觉自己也陷入了对权威文化某种程度的反抗,从而思考自己是不是也陷入了主动下行的陷阱
  •     对反学校文化的民族志研究。显然英国传统工业城市中阶层流动性比较弱,工人阶级子弟进入精英教育体系的困难较大。但作者本人却正是其中进入精英阶层的“书呆子”
  •     虽说是“科以人重科益重,人以科传人可知”。但穷人家的孩子被告知“不是读书的料就早点去打工,普通人家的孩子从小学的是琴棋书画吹拉弹唱,精英人家的孩子却从小被培养拉队伍识人心做实际事务挖鸡窝矿。二十年后,哪些人会到点卡位哪些人会窝在沙发里看“我是歌手”,不就很明显了么?
  •     读过几本教育再生产理论的书,现在发现大同小异了。
  •     读到现在最喜欢的民族志了吧,因为很有现实意义和启发。
  •     教育不过维护的是社会阶层分野的稳定性,可不是幌子上的“提高人口流动性”。所以“书呆子”再生产“书呆子”,在学校的“家伙们”最终成为工厂车间里的“家伙们”,且甘于服从自己的身份。一本书勾连起马克思、阿尔杜塞、文化研究...是梳理相关知识点建立文化系谱的绝佳读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