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工》章节试读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544731768
作者:[英]保罗·威利斯
页数:333页

《学做工》的笔记-第4页 - 中文版前言

反学校文化中的反智态度也成为了“家伙们”的第二天性,并在从学校过渡到工作以及之后的很长时期内,对他们的形体风格、态度和价值观起导向作用。……“家伙们”的反智主义使他们以及和他们相似的群体向体力工作妥协,一辈子在没有前途的工作之间换来换去。

《学做工》的笔记-第130页

Learning to labour里提到的lads对学校文凭的态度,跟现在大学里本科生、硕士生的态度殊无二致,不论中英(专业缘故,我接触到的英国学生更甚)。去年Simon在FB上大发牢骚,说英国学生无心学术轻视理论教育云云——算来文中的工人阶级男孩和现在在学校读书的大学生正是父子两辈。
文中所涉及的文化研究术语确实不在我的知识领域之内,一天囫囵吞枣读完,解读理论的部分确实有很多没看懂的,加之原文译本多少都会有内容差异,还是周二去图书馆借英文版比较好。个人研究课题的角度,里面所提到的集体与个体个体冲突是个好例子;文中受访者乔伊提到的有时觉得老师是对的,但并不想以舍弃同伴为代价而听从老师,这个现象颇为有趣——最近刚听的博弈论里提到“投票人并不选自己的第一选择”这一例子,与之遥相呼应,想想过去一年发生的事,值得玩味。

《学做工》的笔记-第168页

文凭,社会排斥,阶级社会合法化并实现再生产。一种表面上更民主的货币取代了真实资本,成为现代社会中的社会仲裁员。社会支配群体独有的“文化资本”,即在对语言和数字的象征性纵中的知识和技能,保证了该群体后代的成功,……因为教育进步是由“文化资本”所提供的那些“公平“严格”的精英测试技术来控制的。(脚注1)

《学做工》的笔记-第147页 - 第三章 劳动力、文化、阶级和制度

《学做工》的笔记-第二章 文化的阶级形式与制度形式 - 第二章 文化的阶级形式与制度形式

第二章:文化的阶级形式与制度形式
---------------
1.阶级形式:反学校文化与工人文化的联系
资料:“家伙们”上班之后的田野调查、对父母的采访
反学校文化同车间文化的联系:“活出文化”
人们总是在寻找意义,总是在为之搭建参照体系,总能自得其乐
威利斯:这些文化自有其逻辑、手段和目的
车间文化的两个主题:
(1)男性沙文主义
(2)对生产过程的非正式控制
非正式组织是车间活动的主要群体:它确立并维护自己的秩序
独特的语言形式和玩笑:刻意制造关于权威和车间文化信条的两难困境
对待理论的态度:如果理论知识不能同实践能力相结合,那么就会被抛弃
Willis的分析:在非阶级社会中,这种看法毫无问题。但在阶级社会中……
(重点学校的例子)制度性对立因其阶级处境和表达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因而,在缺乏学校生成的集体的阶级文化形式的条件下,难以建立工人阶级认同
Willis用制度性对抗中,文化定位在不同模式中的转换解释社会流动
---------------
2.制度形式:
Willis:结构再生产确实存在,但行动者难以认识其本质。
原因在于社会区域及其制度性支持、社会关系一定程度上是分离自主的
“地方性逻辑”中的抗争表达了广义的“阶级逻辑”,而后者则是前者和整个系统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后果:区域性文化同整个阶级文化和社会结构同时被再生产出来
---------------
3.对峙的出现
“家伙们”进校时一般都循规蹈矩,之后则聚在一起离经叛道
学校方面的理解:“领导者和跟随者”的模型,个人化的评价
Willis认为,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这并不算是一种理解。
---------------
4.分化和教学范式
分化是工人阶级文化将自身和影响自身的制度相分离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核心是对制度的要素进行基于文化的重新理解和再阐释
分化的对立过程:同化
分化并非总是意味着失败和崩溃(制度代理人的观点),个人视其为自我相对于制度的分离
//
学校制度在教学中的分化,使得教学成为了一场竞争
教师在其中逐渐意识到,要依赖道德手段建立并维持权威
“老师的概念”将教育表述成交换,这种交换需要结构来定义和维持
(1)老师会通过破坏私人意图,试探学生对结构定义的内化程度
(2)学校纪律再生产学校秩序,同时成为维持更大范围结构的一个工具,
青年教师因此承担了很大压力(夹在中间)
//
国家通过教学范式而非阶级范式施加控制:物理/社会组织的控制强化
“学习态度”的实质:对交换和基本教学范式的神秘化
基本范式的第一种变体:教师较少期望学生抱持理想中的尊敬和礼貌:为了维护这一范式而做出策略性的让步
基本范式的第二种变体:从“兴趣”出发、“以孩子为中心”、“个性化”……一系列自由主义教学法
Willis认为,这些变体最终都是对基本范式轴心的维护
“家伙们”通过对知识的否定、对“尊敬”的拒绝来抵挡控制
基本范式的分化将阶级经验重新纳入了教育领域
//
家庭对孩子的阶级经验有塑造作用,但父母和孩子之间同时保持一种相对独立性
父母的工人阶级情绪、价值观为分化提供了资源
工人阶级对学校的不信任,背后是学校教学范式的道德权威轴心与工人阶级反抗精神的对立
这种对立会加速分化的过程
工人阶级家庭中,孩子往往将成长理解为同父辈的竞争,这种理解导致……(父辈的漠不关心)
相反,中产阶级孩子在范式的分化中,得到的是所属阶级的制度向心力
中产阶级孩子的成长与对父辈的依赖相关,父辈则产生责任感,也更认同学校教育
---------------
5.分化后的关系
分化意味着教育合法性的丧失,这使得“家伙们”日益将教育理解为支配关系
教师指向社会阶层的贬低和讽刺,是一种双重表达:从制度到阶级,从阶级到制度
从而产生了一种恶性循环
教师意识到这一点,而采取一种类似“精神分裂”的理解
更为成熟的教师使用退让手段(个性化教学等)试图重获控制
“家伙们”则学会使用各种非正式手段对抗正式权威
Willis的总结:以上皆是基于模式的探讨,目的在于对制度模式进行去蔽
---------------
//Willis一本正经地写道:“以下是有人闯入校长办公室,并在校长椅子下边拉屎之后,校长对全体学生的讲话”(p87)
//一方面这段话画面感特强。另一方面因为画面感实在太强了,实在不知道Willis想表达什么

《学做工》的笔记-第257页 - 版后记

“我在本书最想强调的一点是,符号和物质领域这种活生生的关系,应该以它们自己的具体形态、在它们自身的层面上来呈现,而不是一直将它们机械地简化为基本的决定性结构。社会再生产和矛盾不应被刻画为抽象的实体,它们是动态地嵌在真实人物真实生活之中,不仅仅是僵化的、具有某种更深层结构的对应或者反映。”
“文化和能动性确实也有自己真实的范围和创造力,而且永远不会提前被确定下来。人们必须凝神去发现它们,不仅仅理解它们是如何运转的,更要理解某种被称为结构的东西是如何运转的。‘层面’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像挥杆进球那样直接就可以决定的问题,而是一个令人惊奇的、出乎意料的、反讽性的问题……”

《学做工》的笔记-第20页

p20
威利斯批评了新激进主义学者过于简单的方法论和理论假设。通过强调那些 教育控制对象中形成的“反文化”的重要性,他提出,正是那些“家伙们”自身 的活动和意识发展把他们自己再生产为工人阶级。学校课程鼓励学生通过获取学 历来实现社会流动,但学生们反抗权威,拒绝执行学校课程的要求,因此把自己 变成了工人阶级。威利斯借助仔细的田野调查方法,用翔实的证据反驳了激进主 义批评的控制论。他发现,工人阶级的“家伙们”创造了反抗学校知识的文化。 更准确地说,逃课、反文化和抵抗学校课程的再生产,最终带来了具有反讽意味 的结果:这些“家伙们”使自己丧失了从事中产阶级工作的资格。他们没有学到 中产阶级的技能,这些技能需要忠实服从“三 R”1原则(使他们适应工作的训 练)方能掌握。恰恰相反,这些学生把自己变成叛逆的、“缺乏教养”的工人, 他们的唯一出路就是从事没有技术含量或者技术含量很低的体力劳动。
p75
车间文化和反学校文化一样,基于相同的组织性团体。非正式群体奠定了所 有其他可能的文化要素。正是这个团体生成并传播着那些与官方权威争夺符号控 制和真实空间的策略。这个非正式组织无处不在,并将车间文化与中产阶级工作 文化区分开来。
p77
这可以看做是知识的阶级功能,明确但通常不被注意。如果不是处在阶级社 会,工人阶级的观点可能才是理性的看法,即理论只有在真正能帮助做事、完成 实际任务、改变自然时才是有用的。理论必须与物质世界形成紧密的辩证关系。 然而,对于更在乎自身在阶级社会中所处位置的中产阶级来说,文凭作为社会性 的掩护,是攀登社会阶梯的力量。在这个意义上,理论即使从未被应用到自然中,它还是值得拥有。理论的目的在于明确判定要把理论应用到哪里,或者哪里根本 不需要理论。矛盾的是,工人阶级对理论的反感和排斥,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一 种认识,即理论在社会伪装下空洞无物,即使是在这种认识被压制的时刻。
p79 再生产
各种阶级文化是在一定环境中从特定的对峙中被创造出来的。它们在与其他 群体、制度和趋势进行长期斗争的过程中得以产生。一种文化的独特表现受特定 环境的影响,并在某些熟知的主题上有其特有的配置和发展形式。这些主题共存 于某些特定表现中,因为在阶级社会中处于同一层级位置的人共享着相同的结构 特质,工人阶级面临相同的问题,都处在相似的意识形态中。除此之外,阶级文 化得到了诸多非正式群体网络以及无数相似的经验的支持,因此其中心主题和思 想都能在实践中得以发展并产生影响,哪怕它们的直接逻辑可能并不是最合适 的。一整套风格、意义和可能性被不断地再生产,当有人拒绝被格式化、被官方限定地位而试图寻求对统治更为实际的解释或关联的时候,他们总能从中获得自 己要找的东西。当这些主题被采纳并在具体环境中被再创造时,他们就被再生产、 被强化,进而作为一种资源被其他处于相同结构位置的人所使用。
p86
纪律不再是《旧约》意义上对犯下的错误进行惩罚,而是维持制度轴心,是 再生产学校内的社会关系,是使人尊重基础框架,以达成其他交换。
p88
这是在后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领域之间的许多文化和社会交换中的 关键转变和神秘化过程:“对等”的客观本质被转化成道德约束、人道主义和社 会责任的迷雾。
p142
正如官方报告所言,文凭和证 书并非要提升人们的社会地位,而是为了维护那些早已经居于社会结构顶端的人的优势位置。知识总是带有偏见、充满阶级意涵,因而工人阶级出身的学生必 须克服一些不利条件,这些不利条件就嵌在他们错误的阶级文化和教育观念之 中。但是,能够做到这点并获得成功的人只是少数,绝不可能是整个阶级。更多 的人则只能不断为此而努力,但正是通过这个努力争取的过程,阶级结构被合法化了。中产阶级得以享受特权,并不是因为世袭或出身,而是因为他们被证明具有更出色的才能和品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种暗含在反学校文化之中的对于竞争的拒绝,就是一种激进的行动:拒绝与施加于自身的教育压制合谋。
p158
不同类型的工作与 不同性别之间的联合强化了劳动领域分工的本质。这些“家伙们”的脑力活动之 所以被阻止,不仅是因为他们对学校制度的独特体验,还因为脑力活动被视为缺 少男性气概的标志。

《学做工》的笔记-第195页 - 第五章 局限

如果工作中男性气概的特性成为目的论的一种类型,那么工作的完成和女性特质就与一种固定的状态联系在一起了。女性的劳动力被视为一种存在的本体状态,而不是一种目的论的形成过程。家务劳动并不是状态的结束,而是状态的持续。做饭、洗衣和清洁工作总是复制着从前的状态。毫无疑问,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务劳动永远不可能完成,而且也不像男性工作那样呗视为充满困难或是有生产价值的。女性的家庭工作只是被简单地归类为做“母亲”或“家庭主妇”。“妈妈”总是做这类工作,而且也总是被期待做此类工作。父权制及其价值观念以其不断被毁坏和重建的、脆弱的、不确定的、非预期的和矛盾的方式,提供着现实的人性和文化条件,使自由民主国家中的人们“自由地”承担起从属者的社会角色。我们掌握了现实经验条件中的一些基本要素,尽管它们最终都是不切实际和颠倒的,但不可否认,它们对于意识得以“自由”发挥作用大有必要,并将最终决定总体形势。

《学做工》的笔记-第85页 - 第二章 文化的阶级形式和制度形式

《学做工》的笔记-第167页

经济增长与向上流动。
作者从静态的角度表示,即便有机会向上,对于工人阶级也很难得,而且企业主也不会因为工人阶级获得更多的文凭而增加就业岗位。
该书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作者有这样的观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如今动态的角度感觉从技术和伦理逻辑上都更符合现实,其实又同时属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社会不会一成不变。就算其本身愿意,各种力量也会逼迫她改变。
所以,抛弃阶级的观念,用曾经最简单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分类法来取代阶级分类法。于是有两类人(大致):超脱物质,主动不被消费绑架的人(前提必须有经济实力);陷入消费,仿佛活着就是买买买(体验各种消费生活方不辜负人生)。
后者通过消费刺激生产,根本源头是无尽的想象力(审美,此处概念极宽泛,而非所谓艺术,唇膏的桃花色姨妈色咬唇南瓜都在其列)。
经济得以增长。
消费阶层内部的分化。最终也许,现有的范例是,健康生活,biofood,运动,环境等等。公平贸易产品。完全可降解的水杯。动物实验的人道主义过程。

《学做工》的笔记-第286页

我想, 体育尤其是需要身体接触的体育运动, 过去是、 现在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舞台, 在那里, 你能获得 “亚文化” 上的名声和学业上的名声。 老师们买这个账。 调皮捣蛋会被容忍, 甚至会被看作是可以接受的具有男性气概的表现, 这样的话, 循规或者过于守规矩,都会被看作是女人气。 在我的早期生涯中, 英式橄榄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 用来表达某种独立、 健壮, (表明我)不是一个 “书呆子” ; 但是这种方式又不会让我把学习成绩搞垮。


 学做工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