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失莫忘》书评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26
ISBN:9787508638270
作者:秋微
页数:320页

忘了曾经最爱你

记不清是哪一朝皇帝了,在他落魄的时候,皇后为了他能安全回来,天天祈祷,跪残了腿,哭瞎了眼睛,皇帝感动万分,遂发誓:有朝一日,自己东山再起了,皇后无论犯了什么错误自己都不会追究。两个人,多好,相亲相爱,相互信任。但是,当他终于重登皇位的时候,皇后却慢慢变了个人,养面首,杀妃子,飞扬跋扈,甚至谋朝篡位。曾经的患难夫妻,却怎能能想到会有这样敌对的结果?我们会错了剧情,他们也辜负了“相濡以沫”这个词。可是世界上又少得了这些物是人非的悲剧吗。曾经,我们是世界上最亲密的人,现在,我们却成了彼此不相干的人。《莫失莫忘》的男女主角终究是要分手的,秋微已经在一开篇就剧透了。我们要看的就是他们如何相爱,再如何在分分合合中最后让我们自然而然的接受他们的第四次分手,也就是最后一次告别。一切的爱意浓浓也是为了营造最后分手的人世无常。或许女主角在微信上看到男主角的消息时,还是会把爱意重温,但是这温度终究是抵不了当初的初入爱情的水深火热。她会记得曾经爱他很深,却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心甘情愿,如陷沉沦。反正现在,你我之间,只是淡淡一笑。忘了,时间好快。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时刻,皇后会忘了当初的虔诚,人们会忘了前任的美好,我们会忘了曾经的最爱。是时光无情,还是人生太忙碌,还是我们就是这样,走过、看过、经历过,却始终扛不了一切的感动一路前行。终究我们还是会忘了,包括我们这一刻的反省,都会像水漂一样,荡起的水纹终究会落下。

如何莫失,如何莫忘,如若失去,如若忘记

对于缘分一说,一直讳莫如深,觉得把一切归为缘分二字是不负责任的说法,但在看了秋微的书后有了些许动摇。刚开始看时并没有很喜欢,但是读下去发现林小枝的形象像是我内心熟识的另一个我,文艺孤僻忧郁,对爱情抱有完美的幻想。。。有些人,没有在一起,也好。这句话怎么说呢,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耳边正放着kiss the rain,宁静的旋律让我的思绪不受控制飘远。说实话我并不赞同这句话,或许是自己还不够成熟,在我很爱我的男朋友的时候,若放任自己去想象以后我们不能一直在一起,只要稍微一想就觉得心痛的不能自已。印象深刻的一句话:人一辈子,最不可辜负的,就是自己。只是,很多人分不清什么是不辜负自己,什么是自私。我一直坚信女孩谈恋爱不可丢了自我,要不断完善自我,让自己变得更美好。这是我在无数个深夜独自流泪总结出来的结果。那时我们刚在一起,或许是因为是初恋对他要求很高,稍微一冷淡就沉不住气对他不满,不断为难两个人,后来便慢慢明白其实女孩无需那么认真,无需认真的意思并不是要你不去在乎,只是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你的心里还是惦念着他,但是不像之前那么压迫自己无时无刻都想了解他,迫切的想证明他对你的爱,如果你肯对二人都有点信心,爱情会更加醇厚,两个人相处的也会更自然。有的时候我们需要明白一点,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那个人也不可能天天围着我们转,他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在他忙的时候不要打电话给他就为了告诉他一句想他了,这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相反可能他正忙得焦头烂额敷衍了你没有给你想要的答案,只会让你更难过。只需确定一点那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候你总是他付出最多的那个人便可。秋微说,人生最好的告别就是没有告别。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不轻易说分手的人。我想,若有一天我和他走到了真的需要告别的那一天,不知该不该把它归结为是缘与分的问题,只希望以后不要再相见,永生相忘于江湖。

亦失亦忘,莫失莫忘

之所谓没有选择“力荐”,是觉得,这种作品往往都是小众的,就如《红楼梦》,在今天这个速食时代,越来越少人喜欢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了。于是,如《莫失莫忘》这般无处不透露着小资调调的作品,也许更多的是被我们这票颇为小资、颇为清高者追捧的。我不是一个追求时髦的人,对新书也不甚敏感,于是,到了四月末的一个深夜,洗漱完毕,静卧在床,才拿起这册书来。本是想让其像我之前听作者的电台节目时,解解心结,缓缓神经,但是我错了,这一读便不可收拾,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中,我随着主人公一路哭、一路笑,走完了她的十年旅程,期间,甚至错以为我就是她,那个孤独的、无助的、渐渐被世俗侵蚀的灵魂。感谢秋微带给我们这样一部作品,她像落在心底的一滴泪,晶莹的、清淡的,但她在那,一直在那,你也许看不清,但永远感受的到,正如《大话西游》里紫霞仙子在至尊宝心里留下的。

胡言乱语

“有些人没有在一起,也好。”这是秋微在书的前言中所说。其实,书名本身也是一种剧透。秋微爱《红楼梦》,她把贾宝玉的那块通灵宝玉上的“莫失莫忘”用做了书的名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书的双封面很好看,喜鹊和大朵的玉兰花。要是放在小时候,一定会觉得这种画面俗不可耐,就像在超女风风火火的那年,我有多讨厌那个戴花的杨二车娜姆。慢慢长大,也接受了桃红配葱绿的艳俗。如旧时节庆,在刚出笼的雪白的馒头上,点上的那点胭脂红,俗气里透着欢闹。故事很简单,十年前的SARS让小枝和许友伦相遇,当外面世界的愁云惨雾成了助力,推动着人人自危的饮食男女出于本能地彼此爱护。就像范柳原和白流苏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命运不自觉地就被捆绑在了一起。十年,共同经历了股票牛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世界末日”……其间,分分合合,兜兜转转,最终还是没有在一起。时代的洪流下,痴男怨女的爱情,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总是显得画面感很强。整本书似乎都在说“告别”,在《莫失莫忘》的宣传片上,杨澜、柯蓝、李艾、张亚东、戴军……谈着他们自己认为最好的告别。如何遇见不要紧,要紧的是,如何告别。看书的时候,脑子里不停地浮现黑撒乐队的一首歌《流川枫与苍井空》,王大治、曹石用地道的陕西话唱着“所有的回忆,所有的故事,又冲进了脑中,他们站在人群里,像两个孩子一样无助,这样的故事每年都发生,在这城市之中,这样的故事每年都结束,消失在风中。还记得当年他和她爱得那么浓,他是她的流川枫,她是他的苍井空……”黑撒一直将秦腔和摇滚结合。有人不喜欢,嫌弃土,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方言。文化的基础是语言,而教育首先不就应该是本地区、本民族的东西,不就应该是上一代下一代薪火相传的么?历史在母语里孤独地站着,让我越来越搞不懂了。

应该是忘了做最好的告别

这是一本可以一口气看完,也可以分几次看的书。 我一直是那种看书很慢的人,一本书想着要分好几次才看完,不过当第一次看这书时我就知道我会喜欢上它的。我以为这本书适合刚失恋的人,看着那些词句安慰自己应该忘记,怎么忘记。我也觉得这书适合正恋爱中的人看,应该珍惜,如何珍惜,怎么恋爱。看完,我想这应该是要有爱的人看吧,也好似一本励志的书。永远也不要瞧不起你从未真正拥有的生活,永远也不要瞧不起你从不真正了解的人群。是啊,说不定哪天你也暴发或是贫穷到谷底,所以别歧视。其实,我一直不解的是为什么林小枝不能跟武锦程在一起?应该也是彼此有好感的吧?有时候觉得好像是在看自己的故事,字里行间是在安慰很久前失恋的自己和对一直有疙瘩的EX的感念。我想可能是没有做最好的告别,所以一直遗憾,一直不知道如何安静地放置。那就好好祝福,自己也才能幸福的开始自己的文艺生活。

喜欢书中精辟的措辞

“故事没错,有问题的是我当时还不具备透过故事看人生的经验。”读书,就是通过体验别人的经历和故事,理清自己,来刺激和激发出自己可以伸展的空间,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爱是一生最好的修行,能安放好情感,就能安放好人生,如何被爱比怎样去爱更值得学习,毕竟这一生所得都终究是一场命运赐予的‘善缘’”。书中的人物描述生动,对话富有内涵,陈述精辟。让自己也向往着如何用心生活去获取对复杂社会足够饱满的认知。

最好的告别

深夜写完一份总结汇报,我又进入到了无眠的状态。想起今日打车,司机开着广播,锁定的是中国之声,关于雅安的报道从未间断。等停红灯期间,留意前方出租车的车灯广告显示的内容也与雅安地震有关,一句“雅安我们与你同在”突然就让我红了眼眶。生命的告别,很多时候,猝不及防。前几天,在阅读完秋薇的《莫失莫忘》后,我就很想说说关于“告别”。读这本书,耗了我很多心力,是那种用尽身心去思念和思考后的疲惫。它让我想起了与亲人的告别。2008年,我失去了三个亲人。还记得那个午后,我和父亲在接到母亲电话后赶到事故现场的一幕幕。在人群车流中,母亲抱着公公半挂在车体外的身子大声抽泣,其余的亲人也站在周围无助地哭着。我用手摸了摸公公的背,隔着衣物我都能感受到他身体的温度。我想大人们一定是懵了,公公一定还没有死,于是冲着哭懵了的大人喊“快叫救护车啊,他还有温度,还有温度……”这是我第一次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中面对亲人的离去。这是一场猝不及防的告别。同样是在午后,我和母亲去养老院探望太太。当时正值端午,母亲说我们买些凉粽去看看她吧。我说好。来到床前,看她一脸安详,以为她睡得正熟,轻轻拍她,轻轻唤她,可是她再也没有醒来。我和母亲竟是与她最先告别的人。在养老院为处理病故老人而开辟的单独房间里,我帮她擦身,给她穿上早已准备好的寿衣,捋顺她额前的白发,最后将一枚硬币放入她的口中,含着泪水却微笑着对她说“太太,一路走好。”这是我第一次身体力行以传统而圣神的仪式与亲人告别。死亡真是一个奇怪的礼物,它让我因它的存在而对世界抱有一种奇特的敬意。如何遇见不要紧,要紧的是,如何告别。——《莫失莫忘》其实我们天天都在告别,与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以及不同的自己。《莫失莫忘》读罢,让我陷入深深思索的另一种告别,是如何与最爱的人告别。秋薇说,最好的告别就是不要告别。有时候,对一个人深刻的顾念,未必是要朝朝暮暮地常相见,而是,清楚地知道那人活在自己的自在里,且,你还愿意为他祝福。我从未和你告别,可我知道你与我身心合一,我们对彼此饱有这样的顾念。告别,意味着再见;再见,意味着再也不见。我曾经和我爱的男人说过:我们不要说分手,这样我们就从未分开过。我始终坚持着这份傻傻的笃定。在看到“最好的告别就是不要告别”的时候,我从另一个人的陈述里获得了更大的坚信。接纳、面对和成全,是一个人,此生,能为他所挚爱的,可能做到的,最好的事。我要与你做的事,就是一起接纳,共同面对,彼此成全。此生不作告别。

我会在第一天就闭上眼 然后 什么都看不见

再次听到 他妈的 是在豆瓣音乐首页是尧十三。这么多年了这个伪民谣歌手依然活跃,我已经没法那么喜欢他和他的歌。但那些喜欢过的也是我自己我就接受他们 也是接受我自己。我没有看推拿 想来可能够呛有机会看了。但 就觉得这句歌词 我会在第一天就闭上眼 然后什么也看不见。人究竟要有怎样修炼,才能和有真正有缘的人,不要遇到。本来是不想写什么的 但就是这首歌秋微就从秋微开始写吧...城市日记 那个时候是在高中吧07年以前然后是大学。不同的城市 不同的频率。但就是那样不知不觉的就坚持下来。感谢度假 她录制了很多城市日记的音频,然后上传到网上。我也真的很感激我们这里的没有版权的保护的年代。那个时候真的好自由。不过也许就是因为自由吧,后来秋微走了。子这中间她也结了婚。 那时候真的有好多新的东西好多思维是从城市日记里学到的。(现在我在听 TGBW的say something)大概大二那年吧城市日记停了 再后来来了个男的。我也就放弃了飞鱼秀是10年左右听的。电台情缘,其实翻来覆去,我发现我其实还是被那些有相似性的人所吸引。有一期小飞居然请了秋微。不对是因为有一期小飞请了秋微,我才开始听飞鱼秀的。现在偶尔也听。那时候宣传那本女少年吧。后来秋微也来过飞鱼秀,但再有缘分就是这本 莫失莫忘有人说,最好别读二手的资料,这样会毁了一些很好的东西的感觉。比如不要挺各种鉴赏的红楼梦。我没看过红楼梦,大学时候极度痴迷刘心武的红楼梦什么的。话说,那里面的画还真挺好看的。现在想想刘老师完全是把红楼梦当侦探小说看,我怎是看刘老师讲给我侦探小说。转眼就到了2014年。这真是一个极长的夏天,我知道其实时间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但也许因为发生了太多事。觉得这一年极长,其中就包括听了蒋勋讲的 红楼梦没听完 到第八集。就遇到了莫失莫忘。戴诺念得 之前这个小姑娘念得是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就是都教授看的那本。一个学会去爱的故事。我看书太慢了!后来我看了推拿。(未完)2016 1 16 后来我再看 再听这本书。已经全无感觉。果然是啊...哈哈!2016 9 16 今天我又听了那一集!我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只是想知道!

微其实是个喜欢剧透的作者

微是个喜欢剧透的作者,细枝末节间,早就告诉我们,他们注定不会在一起。 我喜欢秋微的文字,因为她的名字,因为她的笑容,也当然不置可否,她是会讲故事的人。从《懒得哭》,到《女少年》,再到如今的《莫失莫忘》。

莫失莫忘——艺术版的《杜拉拉升职记》

以《理智与情感》为媒介,以SARS这个大环境为背景,文中的男女主角以看似轰烈实则平淡的形式开始了。用越来越戏剧化的人生际遇来衬托一点都不戏剧化的爱情,然后再以艺术的心态,来展现他们在经过无数次的分分合合之后最终选择爱在心里而现实分离的结局。在我掩上书本敲击这些字句的时候我才领悟,也许,正是因为秋微想突出的只是这个女文青的性格和人生际遇对她的爱情的影响而已,所以对于许友伦的人物刻画得很模糊,你根本就看不出,他到底好在哪里,让小枝跟他如此纠缠了十年。其实,这是艺术版的《杜拉拉升职记》,许友伦,只是必须出现的配角而已。在我看来,就是如此。在本文中:如果你想知道在2003年至2013年间发生了哪些大事件,她提到了。如果你想看一个无才无貌的北漂女文青如何变成大艺术家,她写到了。如果你因为文中出现的那些熟悉的名字而想做个推理看现实中到底谁是原型,她用似是而非的笔墨来混淆你了。如果你觉得此文让你相信一个人要莫失莫忘本身的纯良,因为它会让你得到你最初想得到的东西。如果你真的这样想的话,她会告诉你,这只是一部爱情小说。才女用那些看似随处可见的文字,营造了一个个美丽的句子,全文故事情节并不紧凑,意境其实浅薄,但因了作者加入的那些观点想法,又让本文免于流俗。也许得到多年之后,你会像把三毛张爱玲的书买来珍藏一样地收藏它,因为它可算是小小的十年记事录,但如果说本文要表达的主题是爱情,我看未必。在本文中,爱的比重和女主其他生活重心差不多,男女的形象并不鲜明。一切都显得那么随意,不深刻。故事的人物安排也有些“偶像戏剧化”,官二代闺蜜——你想想,世上有多少个其貌不扬的酸女文青,能遇到官二代闺蜜,可以为你提供无数个人生便利;港籍男友——在与女主分开第N次之后,港籍男友突然为女主播做的那些事,要么就是作者打自己的脸,因为与其前后铺垫的形象都不一样,要么就是该男子真的脑抽了;前任老板兼好友后妈——谁会有个非常厉害的渠道然后借你的账户炒股让你也跟着打发。你谁啊你?她没闺蜜没亲人不会学你一样找亲妈开账户即可?要查关系你也跑不了的啊。还有旅法艺术家、中日夫妻老板。一系列会砸死人的关系利益被你一个人遇到?你以为你是《奋斗》中的佟大为?还一脸淡定地一边拿一边搞艺术一边高呼爱情才是刻在你生命中无法忘记的事情?不想吐槽的,也许是我的心老了,受不了这种生命中的浪漫际遇。不过话说回来,遣词造句,尤其在抒发个人看法的时候挺好看的,但整体的爱情味儿不浓。感觉就像,是在做记录,把脑子中所记得的记录下来,然后装订成册,广而告之,让大家莫失莫忘。

致过去的十年

小说给了三颗星,两颗给这本书,一颗给自己过去的十年。不知是自己敏感,还是真的,13年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相似,同过去的03年:耳边日益紧张的H7N9,每天上报的数字让人恍惚当时空无一人的北京街头、金小胖的嚣张,总让人记起那时在教室里关注的伊拉克和萨达姆;10年,感觉上是一晃而过的飞速光阴,时间,留给我们的是记忆和成长。小说写得很粗糙,没什么细节,情节乏善可陈,唯一打动我的是每一个重大事件留给我的记忆。

有些人,没有在一起,也好。

“佛教中讲的人生之苦,苦在‘生,老,病,死,怨僧会,爱别离,求不得’,所有这些的源头,都是‘开始’。早知会结束,又何必要开始。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就不会有苦。如果说人跟人之间,需要修得缘分,才得以遇见。那什么能教人了解,要怎么修炼,才可以和真正有缘之人,如何都不必遇见。”本想着临睡前看点文字助眠,想起买了好几天但今天才刚从公司拿回来的这本书,翻开后,便没有放下...我不知道别人对于一部好的小说是如何评价与看待的,但之于我,可以让我在一个个文字中身临其境,与主人公一起笑或哭,并且默默体会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不知不觉中看到尾声,就可以算一部好的,成功的小说了。我是一个很容易被带入的读者,一旦看进去就会放下所有的事情,同时,我也是一个很容易从小说情境中走出来的人。只是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看完后,我依旧沉浸在作者所营造的情境中和也许她所想表达的对于爱情的理解里久久不能自拔。第一次,想因为一部小说,而写下一些东西。虽然这并不算一个书评,充其量是一个沉浸在小说故事里的人的喃喃自语。小说是现实社会的缩影,人们往往可以在其中找到与自己相似的经历与雷同。而我,也从中看到我与身边人的影子。一段爱情要经历十年?如果在以前,我都不敢想那将是多么漫长的一段时光,特别是中间的分分合合,夹杂着痛苦与快乐。直到我遇见了那个人,五年的时光仿佛弹指一挥,依稀想起第一次的见面还宛如昨天..对于这段感情,最初我一直耿耿于怀,直到某一天,我才发现,原来我早已经不爱他,又或者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是否爱过他,只是因为在那段寂寞与轻狂的年轻岁月里,我们曾彼此陪伴和相互取暖。五年的时间把我对他的依赖变成了不甘与习惯。所以我迟迟不肯放手。后来我明白也许互不打扰的生活,才是我们最需要的...虽然无法做到一笑泯恩仇,从此相忘于江湖,但其实做个陌生人,各自去找寻和牵手真正的自己所爱之人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与幸福..再后来我喜欢上了另一个人,没有了年少的冲动,发现了喜欢一个人,不一定非要在一起。所以,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每天可以看看他,每天可以说说话,知道他很好,我便满足。此生,总有一个人让你心怀惦念,让你因他才内心重获柔软,让你在念及他的时候最终清楚的明白,原来,“爱人如己”才是最终的,也是唯一的出路。如何遇见不要紧,要紧的是,如何告别。有些人,没有在一起,也好。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耳机里一直循环播放着《十年》、《富士山下》和《再见二丁目》,甚至放任自己泪盈于睫。虽然这些年来我早已自嘲是虎背熊腰女屌丝,可是我还是在秋微的文字里一层一层卸下伪装,纵容自己陷入那个早已被我舍弃的文艺女青年状态。“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 还可以问候/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情人最后难免沦为朋友/直到和你做了多年朋友/才明白我的眼泪/不是为你而流 也为别人而流……”十年之前,我们听不懂这首歌,只是当年年少春衫薄,为赋新词强说愁;十年之后,我们终于悟出了个中真意,只是身边再也没有那个他,可以听到我们说出的这番话。原来我想要舍弃的,只是因为我早已承受不起。故事的开始,小枝是在朋友的微信圈里,看到许友伦的近照。那时他们已经结束了很久,小枝想,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她和许友伦的记忆中,已经不用刻意的去‘记’或者‘忘’,十年的时间,已经足以把对一个人的念深深地刻在生命里。她每次都纠结于他们的分开没有好好地告别,可是,她永远不知道,哪一次才是真正的告别,因为她无法预料他是否会再度不经意出现在她的生命中。所以,人生最好的告别,大概就是没有告别吧。因为,我们的人生就是被一个个逗号隔开,除了老天,没有人知道,会在何时何地真正划上句号。林夕在每一首歌里小心翼翼的倾诉着他对黄耀明的感情,“你掌心的痣,我总记得在哪里,”陷入爱情比较多的那个人,总是卑微的,像张爱玲说的,卑微到从尘埃里开出一朵花,似乎只能远远地,远远地看着那个人的背影,任他占据自己心中舞台的核心,全部的焦点和掌声,“忘掉天地,仿佛也想不起自己”。所以书中的小枝也喜欢林夕的词,因为那分明说的就是她自己,那波澜壮阔,倾城倾国的十年,在她记忆中,不过是她与许友伦分分合合不断纠缠的十年。前几天看到各大报刊做的“非典十年”的专题,才惊觉,呵,居然已经十年了呵。这十年,注定会是70后和80后生命年轮上印记最深的十年,想想我们共同经历过的那些:非典、房地产飞速发展、股票牛市、汶川地震、抵制家乐福、北京奥运……每一次社会的剧变,都深刻的影响了我们的生命。如果秋微把小枝和许友伦移到别的时空,我们不会如此感同身受,那就不过是个普通的都市爱情小说罢了,可是,是那十年,是我们被时代车轮狠狠碾过又塑成如今这个样子的十年。秋微在谈到创作初衷的时候说,开始为小枝和许友伦设计的导致他们爱情波折的社会性因素居然有四十三个,由此可见,这个时代的爱情,有着多深的时代烙印。对昔年十几二十岁的小枝和我们来说,恋爱大过天,其他不过都是幕布上的阴影。可是我们不知道的是,我们恋爱的色彩,全是由这些阴影左右着的,我们的浮浮沉沉,起起落落,分分合合,竟是半点由不得自己。正如一段感情的开始和结束,也由不得我们。小枝和许友伦的爱情,在非典围城的北京极速的蔓延。彼时她和白流苏一样感到庆幸和微微的歉疚,仿佛这一座城的陷落是为了成就她的这一段情。他们像亲人一样彼此依附,去香山许愿,边读别人挂在树上的许愿签边感伤流泪。在那一刹那,仿佛天地化为零,只剩他们两个人。那是他们感情的高潮,使她误以为那就是永恒。很久之后她才明白,高潮之后必然剩下的,是冷却的残渣余烬。“如果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也不会有苦。”很久很久以后,小枝才消化了当年武锦程对她说的话。苏格拉底似乎说过,婚姻会让男人变成哲学家,那么对女人来说,没有走入婚姻的也会变成哲学家,小枝在四次别离中一点点学会如何爱人与被爱,慢慢成长与成熟。这部小说里,最珍贵的不是小枝和许友伦的爱情,而是小枝的成长,她对这段爱情的思考和感悟,字字珠玑,点缀在漫长的十年里,点拨着还在迷茫还在挣扎的我们。可是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当你懂得什么是爱情,如何呵护爱情的时候,你已经失去了那个让你想学会这些的人。“要怎么修炼,才可以和真正有缘之人,如何都不必遇见。”可是,我们还是甘愿陷入这样的遇见和告别,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念念不忘,我们的生命也将重新被定义和书写。所以,无论如何,谢谢每一个,曾经路过我们生命的人。

情爱之外的自我探索

第一次认识秋微,是在几年前一期优米网的访谈上。印象深刻的是她的自嘲和幽默,说自己是没女,没有的没,什么都没有,到后来不也搞定了嘛,安慰大家莫愁前路无伴侣。她的表情略微夸张,肢体动作洒脱得恰到好处,言语风格明快犀利但不刻薄,因此,这个不算美丽的女子,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莫失莫忘》这本书,算算主人公小枝的年龄,觉得或多或少有些作者自我的投射。外表普通内心清高,却在俗世中一路拿到傲人的成绩,会做生意,会开快车,会打扮,会琴棋书画,还能说会道,无愧于“跨界才女”的美誉。相比于林小枝波澜起伏的十年之爱以及穿插在其中的若干爱情短剧,其实更让我动容和惊叹的是她能在那么年轻的时候就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跻身中产阶级,哪怕有运气的成分,可是难道,你看不出小枝自我探索的勇气和才气吗?她的成长速度之惊人,恐怕秒杀杜拉拉了。她可以迅速辨识朱莉是生命中的贵人,抓住良机;她悟性很高,武程锦的良言触动了她的灵感,文艺气接了地,在地产企划中崭露头角;她可以说走就走,奔走法国潜心艺术,归来还小有成就。说到底,秋微的优点一以贯之,她自嘲不卖弄,在自我经营层面着力不多,看似顺风顺水,实则功底到家,一如林小枝。只是再高明的作者,也难免在文字背后暴露了她的内心秘密。我想背后的道理再显而易见不过了。现代女人,要想有小说主人公般多姿多彩的爱情,就首先要有不断进取的自我。或许对情爱的举重若轻并非刻意习得的,当人生的局面日渐开阔,不论迎面而来的是落魄公子还是白马王子,你都有底气就爱论爱了,淡定从容,不痴迷于流连。

分两次看,看完了

几天前的一个早上,上班前半个小时,我坐在那安静的吃着早餐,听着莫文蔚的忽然之间。我就那样很闲适的在吃着早餐听这首歌,听着歌的时候就很自然的想到头一天晚上在看的莫失莫忘里的情节,我其实还没有看完,只是看到许友伦和小枝再一次分手的时候,小枝看着他让朱莉带过来的纸条,抑制不住情感掉眼泪,然后,早上在听歌的时候就会觉得在许友伦和小枝以带点莫名其妙的方式分手后小枝那段的心情就有点像歌里唱的:我明白 太放不开 你的爱太熟悉 你的关怀 分不开想你 算是安慰 还是悲哀而现在 就算时针 都停摆就算生命 像尘埃 分不开我们 也许反而 更相信爱想说呢,其实故事很简单,就是相爱的两个都市男女分分合合。就安静的看过去,觉得很现实又觉得有点幻想的意味,有时候甚至会觉得他们在一起就有点突兀或者叫做太快了一点,分开又莫名其妙,大概呢,在一起经历“生死”的人容易彼此给予温暖,然后相爱的两个人又太过敏感。然后就这样分分合合。昨天 ,再看了那么好几天,然后把书全部读完了!然后脑袋里就会有那句话来形容许友伦和林小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两个人拉拉扯扯分分合合,许友伦经历另一段感情,林小枝闪婚闪离,两个人最后算是“在一起了”,好像能消停了,后面就来了那么一个有的没的陆薇然后全没了,如果有什么好的,那就是总算是完成了一场盛大的告别。总觉得就算没有陆薇也会有李薇王薇……他们就是会分开。分开还算安静,就那样各自走开,就算是这样安静,也会让我不由的觉得,那样的告别很盛大,就像是跟在他俩后面走,看他们那样的牵扯,到这里,终于完了……幸福也好,遗憾也罢,总归是了了!到最后反倒没觉得有什么可遗憾的了,他们俩算是经历了各种大灾大难了,也有过温馨安祥的生活,那样的牵扯纠结,了了,了了,总算“正常”了!其实,书里面我很喜欢朱莉,一个看起来像公主一样的人,在生活里却有着那样隐忍的一面。她把什么事情都看得很清楚,不去左右,也不想左右!看着自己的朋友和父亲结婚,看着自己的闺蜜某种意义上的背叛,看着枕边人一步步的走开然后对自己报复,然后呢,还是那样无所谓的态度,就那样顺着生活走,到最后,总算是生活没有辜负她的善良与热情给了她一个还算美好的结局!抛开书里的男女故事,其实里面那些话暂且称之为感悟吧,或者说故事里透出的真实的生活,才是真的会有让我这样浮躁的一个人读的时候还会有点爱不释手的感觉。

莫失莫忘

你是否也有错过的挚爱?有些人,没有在一起,也好。如何遇见不要紧,要紧的是,如何告别。尽述世间最完美的情感,才女作家秋微不留遗憾之作。回首SARS十年 大时代的变迁动荡 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一场SARS,让他们相遇相恋,相濡以沫。十年间,他们历经四次告别,分分合合,一再错过。十年后,人人各自安好,灾难没有带走谁,只留下一段未了情缘,无疾而终。很多人的人生中,大概都会出现那么一两个人,让我们相信“天意”的存在。所谓因缘,它们跟欲望的多寡,情爱的深浅,都没有关系。那就是关于欠与还的宿命,两个人,因缘未尽时,怎么样都分不开,尽了,则就是尽了。只有怨偶才会毕生痴缠下去。真正相爱的人,总是不得善终

即使人生要学会不断放下,最令人难过的还是没有好好地告别~

十年,4次分分合合,最终还是没有告别的告别。是啊,因缘未尽时,怎么样都分不开,尽了,就是尽了。很多事情无论结果好坏,当我们不能理解的时候都喜欢用命中注定来做个总结。一段感情的开始与结束,无论时间长短,都叫人感怀。过程中我们那么努力,那么小心翼翼,却都不可避免的破碎。也许一个人先离开,也许两个人都适时放手。如何遇见不要紧,要紧的是,如何告别。

当爱结束时,请好好告别

在她最孤独无助的时候,在她最仓皇无措的时候,他出现在了她的面前。自此一场缠绵悱恻的爱恨情仇徐徐铺展开来。罹难时的相偎相依是最动人的,也是最深刻的。苦的日子里,爱情的芬芳才愈加甜蜜。当时空转换,当初的感动渐渐隐去,爱情里比浪漫更重要的是相守。性格、习性、信任理解或偏执猜疑,两个人理想追求的探讨,生活方式的磨合比柴米油盐的考验来的更凶猛。有些败给了现实,有些则败给了现实中自己。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一段最美的年华悄然殆尽。最终牵手与否,与这个人是否优秀毫无关系。只是走到生命那个点,想要结婚时,他们不在一起,或是不愿意为他改变,不愿意和他一起走下去了。当冗长的时光中,一切尘埃落定。我们需要好好地对昨日的爱说再见。这不仅是一种仪式,或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真正的放下。当初在一起时有多么迫不及待,结束时就应多么认真庄重。而不应让自己的感情网络化的剪切删除,只是一条短信,一个电话,两人就互不通信了。《莫失莫忘》不仅是一部爱情小说,里面通过情节夜也穿插了很多对艺术、道教、人生的思考。不知道这本小说在现实生活中是否真实发生过,但却如此让人信服。不是真正经历过生活的人,写不出这样的句子。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在《莫失莫忘》中听秋微阐释告别的智慧,且行且珍重。

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于江湖

有些人是用来恋爱的,而有些人是用来过日子的。很明显,过于文艺的林小枝比较适合恋爱,可是她确碰上了一个适合用来过日子的许友伦。这样组合只能催生出一段比较适合用于怀念的感情。激情过后,不如相忘于江湖这样让大家都过的比较惬意。

珍惜当下的眼前人

本来只想用此书打发枯燥的出差时间。在细雨绵绵的意大利用了2个晚上读完(之前看了一小半)。或许是心境、环境都不一样吧,触动的不仅是情弦,还有隐藏在情感背后的理性思索。放手不是结局,放手不是简单的放弃,别离也不是悲剧。相遇太简单,难的是如何告别。起初我对“小枝”这样一个活在自己幻想的爱情里的“文艺女青年”是又恨又爱。读完他们的十年,却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任何的一个女人,都会经历这样一段类似的情感历程,让你欲罢不能,直到学会妥协与放弃。也只有过这样的经历,女人才算成长,才得以成为女人。“所谓因缘,它们跟欲望的多寡、情爱的深浅,都可以没有关系。那就是关于欠与还的宿命,两个人,因缘未尽时,怎么样都分不开,尽了,则就是尽了。”幸运的是,我在告别了上一段因缘后,遇到了现在的先生。想到他对我的爱就有那么浓烈又那么淡然。人生最伟大最坚定的承诺不是莫失莫忘,而是今生不离不弃、生死相依。而这样的承诺只有在经历了“告别”之后才会更显得珍贵,更让人珍惜。所以,莫失莫忘,珍惜当下的眼前人。

在开始的时候开始,在结束的时候结束

《莫失莫忘》,秋微著。买这本书的原因,只因为喜欢微博中推荐的那段“如何遇见不要紧,要紧的是,如何告别。有些人,没有在一起,也好。当回忆时,心里仍然生出温暖,那终究是一场‘善缘’”。如何遇见不要紧,关键是如何告别。如何开始不要紧,关键是如何结束。看了秋微微薄的那段“十种人,十种告别方式”,"爱一个人,就接受他的全部,甚至包括接受他的离开。到后来发现,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MzMTM0NTY0.html在很多时候,都无奈的面临着告别。生老病死,缘生缘灭。买书前,没细看图书内容,以为是随笔,谁知拿到手才发现是一本小说,一个分分合合,最终未能完美结局的故事。故事说不上精彩,只是依旧认为精彩的只是那段文字。秋微,曾经在钟爱的“我型我秀”的舞台上,担任点评嘉宾。只记得那时的她,语言犀利,声音特别。现在买来这本书,也算是给当时的青春记忆中的人物好好来个照面。在开始的时候开始,在结束的时候结束。在离开前,来个正式的告别,就当是纪念一下曾经的过往。不留半点遗憾。

感觉还不错

书名起的很有寓意,我很喜欢,里面的内容也还可以,讲述了两个年轻人的分分合合,虽然最后的结尾我没有怎么弄懂,没有明白他们两个为什么没有在一起,但是里面的很多话语都透漏了秋微对于爱情、生活生命的看法,感觉就像是再写她自己的故事,很棒的书,值得读。

亦舒的女主

像所有亦舒的书一样,女性独立自主美丽,有个性又不失可爱,那个年代的香港,书中一般都是中上层,有佣人,在国外读书,可以很好的维持自己的一份自得。之前已经读过了亦舒所有的书,大学那段时间非常痴迷,欣赏又羡慕里面的女主。本书的故事也比较简单,没有谁会永远对谁永恒,唯我自己,所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是应该的,就像男主会变心一样,所以,之前最后,女主是有了一份安逸,温和,这就够了。

爱不是用来占有的,而是用来陪伴成长的

这本书是一个朋友推荐给我的,所以没看的时候就已经知道结局了。当时正值分手,感情比较脆弱所以一直不敢看这本书。昨天无意中捧起便一口气读完了。确实受益不少,最初我以为分分合合10年一定很疲惫最后实在不能简单爱了才分手。没成想我真的大错特错。10年前小枝以为爱是占有,占有这个人,占有那颗心,10年后她明白爱是一种成全一种温柔。虽是分手,但让人感受到的却是最实在的在一起。因为更了解自己,因为更明白对方,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所以有最温柔的方式去善待自己最爱的人

被遗落的时光 源于深深的爱恋

在被遗弃的公园里,像回到了童年一样,时间被定格,遗落在墙角的箱子里,置放的是久远的少女般不可轻易诉说的秘密。世上有两种女人:相信缘分的和假装不相信的。即便最初相遇时如何小兔乱撞,时过境迁后也只能看作是需要感谢的过客,有过的情意也只是雨后青石上短暂停留的苔藓。晴空后你还是朝左,他还是朝右,回到最初两条不同时空的平行线。时间一分一秒在游走,你也学会微笑着在丛丛花蕊间,闪过只要他幸福的念头,这或许就是青春的痕迹和情感的磨砺,心底挥手慢慢告别旧的岁月。被渐次遗落的画面在时光的伴奏下,竟渐渐寻不着他初来时的身影。只剩心里长久磨成的茧。生硬却可以触碰。时机造就,顿悟有力。在这样的夜晚,听着熟悉久远的光阴故事。那些逝去的美好与不美好,不知道在过去安放的岁月里,是否晴好?有些青春,有些怀念,在过了矫情的意味下,似乎显得略微单薄。不知道是流水带走了故事,还是故事推走了光阴。再次翻开秋微的《莫失莫忘》,故事的片段,开始依照原有的形状边缘,拼凑磨合,熟悉回味。许友论与林小枝,一对都市男女,在特殊的非典期间从认识相爱到顺势分开,十年四别,最终相忘于江湖。秋微透过细腻的描述,从非典的2003,逐步推进到房价虚高的2013,在这十年间,他们经历了SARS空城戒严抱头痛哭的相知相惜、北京奥运全民欢呼高涨的民族热情、汶川一夜废墟后对生命的敬畏珍视、房价飙升梦想支离破碎的无奈。大时代下产生的爱情,往往更容易拉近彼此的心。即便不是属于你我的故事,也会让你在看别人风景的同时,不自觉地去寻找那个年月自己的摸样。在最初相遇的非典时刻,许友论和林小枝像唯一的亲人一样彼此依靠,相伴去香山许愿,读着满枝头别人的许愿签,情到浓时泪眼雨下。那时那刻,天地万物一切都是置身事外的虚无,唯有俩人彼此握紧的心跳与信念。之后,林小枝和许友伦发生大段大段渗透彼此内心的故事,无论是他还是她都曾有过义无反顾的追随和笃定,最终却还是别离。有些人,也许,不在一起是最好的。林小枝总以为理想的爱情,是对方喜欢的你,刚好也是你喜欢的自己。以至于在出现爱情抛物线上顶点与低点忽上忽下这种状况的时候,林小枝完全是没有准备硬生生的接受。有时候感情的高潮来得太过迅猛,会让女人产生永恒定格相伴到老的错觉,高潮往往是特定时期特定浪漫时荷尔蒙的高度聚集。直到后来,她才渐渐知道,无论什么事情,必会经历潮起潮落,只是看潮起到潮落的转换期是不是能够历练出自己刚刚好的需求目标,而不是欲求不满的一味索取,否则只会是潮落后蔓延的失落感,再加上余温还在潮落残渣的遍体折磨。许友伦错就错在把做爱当成他和小枝冷战必不可少却又冠冕堂皇的道歉方式,冲破这层虚妄的身体欲求释放,床单褶皱后内心的空洞,便不请自来。许友伦以为这种方式是对林小枝爱和挽留的回应,却不知,有些时候,只会更快的将对方推走。许友伦虽然深知陪伴大过爱情本身,但是填补寂寞的陪伴到相互爱恋的距离却是跋山涉水,路途险远。这是一个教你如何告别自己、告别遗憾、告别软弱、告别过去的智慧故事。故事的心境有点像陈奕迅的《十年》。故事里我所欣赏的是林小枝在十年间的自爱。从最初在爱情里的没有自我,依附攀援的包袱式存在,到最后在爱情里得道的自我修炼,自立自理的鲜活存在。秋微说,情感生涯是一生最好的修行,能安放好情感,就能安放好人生。心之外的事,都可以不是大事。漫长的十年里,林小枝在与许友伦别离四次中学会爱和被爱。她对这段爱情的思考和感悟,是促使她逐渐成熟的助推器。人生长途漫漫,学会接受,是一种大气的囊括。秋微说,对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不论是接纳一个人的出现,还是,接纳一个人的从此不见。想起在影院看赵薇的《致青春》,当郑微离开林静时说:爱情应该像爱祖国,爱山川,爱河流。满场爆笑,但细想却大抵如此。山川不曾回应,河流一去不返,相爱时,说不清是你拥有这个世界,还是世界将你拥入怀中,但当你离开,这个世界似乎从未因你而改变过。你拥有情怀、记忆,明白原因、结果,学会爱人的方法,却再也不能重来一次。被遗落的时光,是渐渐远去却在心里生茧的烙印。没有纠缠的结,没有凌乱的绪,没有锥心的疼,有的只是慈悲。而慈悲也是源于深爱。

莫失莫忘

当初看见你三更半夜发来的短信 只有推荐作者和书名 看见莫失莫忘愣了一下 然后 瞬间 就知道你想要对我说什么了 后来 我看了书 看了不到100字的时候 就完全明白你想要表达什么时至今日 再提笔 发现我已无话可说 我想 如果没有 分手之后那些拉拉扯扯的后续 回忆起来会更好不知道对你而言 那些回忆是不是像猝不及防的小鬼一样 偶尔出现一下 吓你一身冷汗 让你梦见我 让你回忆我 让你想起我 甚至怀念我 对我 就不是 它们像是我潜意识里的一幅画卷 时常被意识控制压抑着 可就是若隐若现地每天陪伴着我 成长 它从来未曾离我远去 只是特意去努力回想的时候 却发现 已十分遥远 它被时间冲刷的越来越淡如果不是那些后续 我会更好地做到莫失莫忘当初看完《少年派》时, 我就对“没来得及好好告别”那句话不敢苟同。 一段美丽而遗憾的感情故事,只要不是你想要的结尾,又怎么会因为一个圆满的句号而不觉得遗憾呢?一个好的精心准备的告别并不能填补遗憾。因为我们每一次之后人为的相见,都是差到不能再差的告别了。所以,对我而言最好的告别是 顺其自然。最好的结局是 在生活中 相忘于江湖; 在命运里,莫失莫忘。“爱是一生最好的修行,能安放好情感,就能安放好人生,如何被爱比怎样去爱更值得学习,毕竟这一生所得都终究是一场命运赐予的“善缘”。”这是我会珍藏一辈子的善缘。我知道你也是。That‘s enough.

至少曾经拥有

有些人,我们曾爱的死去活来,最后,却没有在一起。有时候,没在一起也不是不好,失去?遗忘?至少曾经拥有。他们会是彼此最深的记忆,有爱,也有痛最好的告别,是没有告别,却早已深深印在心里

下雨聚,天晴散

看完《莫失莫忘》,我还很是为这对能共患难、却不能同享福的情侣感到惋惜的,为什么总是下雨的时候情浓意浓、相濡以沫,天晴的时候就间隙横生,各走各道呢?小说中的这对冤家,经历过SARS、海啸、地震、死亡等等大事件,他们初遇、分手、再遇、再分都和这些事件莫名中有着一种联系,“历史性事件”无声无息地走进了他们的世界。记得最深的还是起初云泥之别的他们因SARS走到一起,还有徐友伦那个因为SARS而和别人走到了一起的前女友。小枝和徐友伦倒也对得起这有些神奇的相恋,初入蜜坛时你侬我侬。可是SARS过后,两人分手了。灾难下的人们那么珍惜彼此,但是当生命回落到安全地带后,身体开始自由起来,思想也跟着自由起来,原来是清晰枝干,后来却长成了枝桠疯长的藤萝。没错,我们的选择多了,却也被选择难住了。徐友伦始于灾难的爱情是这样,那么他的前女友呢,那个同样因为灾难而另陷别恋的前女友呢?是否也是这样?下雨聚,天晴散吗?世上哪有那么多的生死离别?我们的生活,鸡毛蒜皮很多,鸡飞狗跳很少。 多一点的思考空间就会让我们天马行空,周围的一切也会按照我们的想象演戏,我们看得更细更自我了,却也最后迷失了最初的我们和事情原本的样子。所以世上才会有这么多的看不清。但是,看不清也是我们的选择。毕竟,路是自己走的。晴天、雨天,我们终究都要走过。大灾大难,可以改变我们一生一世,也可以只是影响我们冰山一角,但事实是,我们是万年冰山,秉性难移。眼下的我们,也正经历着一些自然发起的考验:H7N9和地震。看着新闻上每日更新的信息,我心里除了默默祝福之外,也会不由地去想:大难中,会有多少人痛哭流涕、拥抱对方啊!但是,大难过后呢?这些,也只能胡乱想一下而已,我又管得了谁呢。不过,小说很好看,还是可以确定的,呵呵。

莫失莫忘

如果生命终是一场迈向坟墓的旅程,终将面临死亡,我还是要问:谁为谁而来?又为谁而活?我很少活跃在群里,只是偶尔会去看看同学们都在聊些什么,从不参与。今天下班回来打开Ipad,群里好多人在发言,一条条看过去,好多人都在留联系方式,乍一想以为又是聚会什么的,再往前看提到花圈、火葬之类,我的心咯噔一下,一条噩耗顿时让我的心感觉深深被人纠了一下。群里大家在商量着一起送她一程,不要让她走的太孤单,没有细说她为何离开。我的眼睛已经渐渐开始模糊,压制住内心的慌乱和伤感,拿起电话拨给了同学,此时的她正在殡仪馆,抚州回归园,据说好多同学都来了。我跟她说我刚知道消息,真的很难过,她把事情的详细经过都告诉了我,我能感受到她内心的起伏,边说边感叹世事的无常,曾经和你朝夕相处的人就这样从生命中抹去了,消失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我让她代我买个花圈,她说现在殡仪馆已经堆满了,但会帮我上几支香。想起了前段时间做地铁,一个人听着歌经常会莫名其妙的遐想:如果有那么一天,最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离开我们了,我们还剩下什么?我们该如何活下去?肯定会痛哭流涕,不知如何自处,然后希望他们能把自己也一起带走,不能承受没有你们的日子会是怎样。想着想着才后知后觉脸上已经是湿漉漉的一大片,然后擦干眼泪,在心里暗骂自己,怎么这么杞人忧天?想象力怎么如此丰富?可是又不断的反问自己,谁能逃脱的了生命的轮回?生老病死,是亘古不变的定律,父母会有离开的那天,我们也一样。生命终将逝去,终要面对,在死亡这件事上,它对谁都公平。然后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我的爸爸妈妈能够永远平安、健康,死亡永远不要到来,时间能够走得慢一点,再慢一点。想起了今年年初大婆婆的突然离世,那时刚来北京实习没多久,那种没来得及见她最后一面的无力感,吞噬着每一寸肌肤,让我无处可逃。想到再也见不到她时的歇斯底里,失落情感的无处寄托,又实在无可奈何。生命是如此的卑微,我们是如此的渺小,任凭你怎样拼劲全力可还是不能从死神手中挣脱。时间再往前推~想起一个漫天飞雪的深夜,做完兼职,一个人低着头迈着疲惫的步伐,艰难的走在回学校的路上,接到大妈车祸的消息,顿时声音就哽咽了,脚下的步子一下子定格了,眼泪刷刷的往下掉。那种怨天不公可又不知该向谁宣泄真的让人无能为力。为什么生命总是这么的无常?没有任何的预兆,到底什么是我们能预料的?人的一生到底要经历多少场生生死死、悲欢离合、聚聚散散才肯作罢?生命脆弱的就像易碎的玻璃,一个人的降临伴随另一个人的离世,这符合生命的守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又有谁会离开,又要经历什么未知的事情,又要和谁话别?这个世间有太多的不堪、太多的丑陋,或多或少都有痛楚的我们,学会自愈的我们已经经不起任何的离别,因为有些再见是真的再也不见。我亲爱的朋友,我祈求在这世上真有一个唤作‘天堂’的地方,那里有湛蓝的天,澄净的水,新鲜的空气,鸟语花香,宁静祥和,疾病不再缠绕着你,你拥有健康的体魄,所有的苦难都离你远去,你灿烂的笑容仿若一个天使,那是一个我们渴望到达的乐园,永远不再有别离。愿你安息,Rest in Peace~我想说的是,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如何遇见不要紧,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告别,不要吝啬每一次的问候,对每一个生命负责,毕竟我们都只能活一次,然后莫失莫忘,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我们拥有的都要拼命地珍惜。晚安~

阐述的很入人心

十年后,人人各自安好,灾难没有带走谁,只留下一段未了情缘,无疾而终。很多人的人生中,大概都会出现那么一两个人,让我们相信“天意”的存在。所谓因缘,它们跟欲望的多寡,情爱的深浅,都没有关系。那就是关于欠与还的宿命,两个人,因缘未尽时,怎么样都分不开,尽了,则就是尽了。只有怨偶才会毕生痴缠下去。真正相爱的人,总是不得善终。不论承认与否,生命的底里是彻底的孤独,而爱的底里,则是回归孤独,接纳孤独,面对孤独,并且成全孤独。这些因爱而为的回归,接纳,面对和成全,是一个人,此生,能为他所挚爱,可能做到的,最好的事。

感情,没有注定,只有珍惜不珍惜

我并没有看过这本书,看了一系列的评论,对于书里的内容也差不多都了解了。最近刚刚结束了一场跨度6年的恋爱,对于男女感情之事倒是有一些感悟,感情的事情谁也帮不了谁,甚至自己也帮不了自己,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了,你骗不了别人,更骗不了自己。之前有人说,旅行,就是到陌生的地方,看陌生的自己,然后认识更真实的自己。那么看别人的悲欢离合,也能从中认识部分的自己。之前看过很多身边的人分分合合,只觉得自己一定会长长久久,当终于这一天也轮到自己的时候,开始的时候悲天抢地,觉得自己以前所有的爱情观和世界观都变化了,觉得以前那些都是假的。慢慢地,想通了以后,真的,不说缘分这样玄乎的东西,没有哪两个人注定要在一起,也没有哪两个人注定不能在一起,一段关系,开始的时候,是好奇,是惊喜,是激情,可慢慢的到了最后,只有平淡,你不甘于平淡,你就外头去寻找刺激,可总有一天,你会想要安稳,只是你想要安稳的时候,身边的人换了一个。所以,男女关系,没有注定,只有珍惜不珍惜,只有你是否选对了时节来到合适的地方遇到合适的人。

莫失莫忘

当初看见你三更半夜发来的短信 只有推荐作者和书名 看见莫失莫忘愣了一下 然后 瞬间 就知道你想要对我说什么了 后来 我看了书 看了不到100字的时候 就完全明白你想要表达什么时至今日 再提笔 发现我已无话可说 我想 如果没有 分手之后那些拉拉扯扯的后续 回忆起来会更好不知道对你而言 那些回忆是不是像猝不及防的小鬼一样 偶尔出现一下 吓你一身冷汗 让你梦见我 让你回忆我 让你想起我 甚至怀念我 对我 就不是 它们像是我潜意识里的一幅画卷 时常被意识控制压抑着 可就是若隐若现地每天陪伴着我 成长 它从来未曾离我远去 只是特意去努力回想的时候 却发现 已十分遥远 它被时间冲刷的越来越淡如果不是那些后续 我会更好地做到莫失莫忘当初看完《少年派》时, 我就对“没来得及好好告别”那句话不敢苟同。 一段美丽而遗憾的感情故事,只要不是你想要的结尾,又怎么会因为一个圆满的句号而不觉得遗憾呢?一个好的精心准备的告别并不能填补遗憾。因为我们每一次之后人为的相见,都是差到不能再差的告别了。所以,对我而言最好的告别是 顺其自然。最好的结局是 在生活中 相忘于江湖; 在命运里,莫失莫忘。“爱是一生最好的修行,能安放好情感,就能安放好人生,如何被爱比怎样去爱更值得学习,毕竟这一生所得都终究是一场命运赐予的“善缘”。”这是我会珍藏一辈子的善缘。我知道你也是。

并行在我生命中的另外一辈子

钟爱秋微写武锦城的那段,“成为并行在我生命中的另外一辈子。像有灵气的珠宝,很难说它们和人间的关系,是谁在传承着谁。”武锦城的睿智儒雅让我像秋微一样第一眼就仙气降临。整本书看的时候用了三天断断续续的,续读的时候很舒服,故事整体感俗套,但是故事里语言的肌理还是有可圈可点的,从阅读里延展自己的故事还是蛮爽的。尤其是字里行间的收放自如的想法加的顺其自然,酸溜溜的措辞也毫不做作。喜欢~推荐~

太矫情了!

这本小说对于已经结婚生子的我来说真的太矫情了!唉,女主真的是太自卑了,所以才会受不了男友的滥情。其实我觉得男主也不算是滥情了,只不过是不知道怎么样拒绝,或者是保持一段合适的距离。结果就是女主一味的离家出走,中间还极其煽情的搞了个艺术家过来,还费了好多的笔墨去描述,我觉得这已大段纯粹是作者的意淫,和整个故事架构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倒是房地产、股票这一段写的比较现实。最后作者把女主发展成一个艺术家,呵呵,文艺女青年的格调展现无遗。这本书真的不适合我,用一句话来评价女主就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PS。自卑的姑娘倒是可以在这本书的心理描述中找到许多的共鸣,不过对于像我这样不靠男人、独立、自爱的女人来说真的是太矫情了!

每个发生,事无巨细,都不可或缺

  你是否有错过的挚爱?命运让你们分分合合,兜兜转转,有心有爱,却无法终成眷属。是命运的捉弄,还是彼此的放逐?十年,是否能给出你想要的答案?书中这对有情人,就是这样走过了十年,走过了四次分别,最终这段感情仍然无疾而终。它值得我们一再怀念,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告别。

do

chole对小枝说,你可曾为自己的喜欢做过什么?让我想起101里面040对黄渤说,你可曾真正追求过?真正做过什么,为所谓的喜欢。WE DO NOTHING, BUT THINK EVERYHING POSSIBLE AND IMPOSIBLE.

还好,我终于学会告别

 坦白讲,第一次读秋微的书,虽然对她才华的肯定之声早已不陌生,但仍旧带着随意读读的心情打开了这本书,翻开书皮的时候头发还滴滴答答的滴着水珠。翻到三十几页的时候,我就被她扎实的文字和讲故事的能力完全击中了。一气读到两点钟,读完了这本《莫失莫忘》。  无疑秋微是沉迷红楼的,连书名都是借宝玉之玉的玉语。短短四字折射出她的爱情态度,相爱的不离不弃,分别的互不相忘。情浓的温柔,化为笔端的温情故事,在这一场关于不断告别不断找回的爱情里,我们终于,在无奈中懂得,没有仪式感的告别,才是最好的告别。  人有可以沉迷的东西是幸福的,曾经沉迷过是幸运的。对中文系的女生来说,大学总会有那么几件沉迷之事,读书是最文艺也最正常的出口。那时候疯迷红楼,曾研究过图书馆每一本关于红楼的品评之书,在东家西家杂家专家的不同争论与解读中,渐渐的明晰了自己对红楼的领悟;那时候更是陷在张爱玲那华丽不浮躁的笔端无法自拔,无法自拔到毕业论文将触角深入到了这位才女的生活和作品中,即使我知道这是个被人写烂了的题材。在秋微的书中,我找到了自己大学时候的影子,不仅是故事本身,更是那种细腻和所述,让我感怀于曾经单纯的读书时光。我想,也是那时候,埋下了我忧郁的心性与对风情万种的魔都热爱的种子。是为后话。秋微在书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了关于才女的爱情命运。张爱玲尘埃里开出卑微的爱情花,林徽因的大气性情洞悉情本,我们对历史人物的爱情宿命,在好奇的窥探之后,终归是要回归现实指导生活,而情路的最终所向,带点宿命的观点看,并非只是小家小气的你侬我侬,我们在所处的时代中,奋不顾身的趋利避害却免不了越陷越深。于是我们看到了文艺腔调的山东姑娘林小枝与理性香港男人许友伦长达十年的纠结恋情。我很欣赏的演员黄磊在《似水年华》里曾说,《似水年华》是一面镜子,可是它照出来的不是一个清晰的自己,是一个清晰的你。对照男女主人公,我们在唏嘘于他们纠结的爱情故事中的时候,难免不顾影自怜,想到自己或甜蜜或遗憾的恋情。十年总是一个节点,或开始或结束,即使因为性格使然不是每个人都会与同一个人有如此纠结的十年,但生命中总有些不能遗忘的感情或者经历,让我们在读到那句“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的时候,一下子被击中。林小枝和许友伦之间,就是那种不能完成的深爱,那种带着遗憾,在许多撕心裂肺过后才会却会笑着不痛不痒的告别的感情。没完成的感情,确是遗憾,但正如作者所说,也却是一种幸运。记得从前与闺蜜聊天,谈到她一段遗憾的感情,她对我说,我一想到以后再也看不到那个男人的笑脸,我的心里就像被抽走了什么似的心疼。是啊,今后的生命中,我们或者再也不能见到这个男人的笑脸,但反之去想,我曾看过有如此好看笑容的温柔脸庞,并将之深藏于我称之为“青春”的记忆中,是多么美好的体验,多么宝贵的财富。即使是遗憾,相信我们也会,千金不换的吧。林夕的词,缠绵婉转,句句倾城,他的句子之所以那么让人无法自拔,是因为写词的他,也为专情不自拔,他曾说,我写了很多词,到最终赢不到一个人。伤感而又温柔,这温柔,不仅仅是《再见二丁目》里“原来我非不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的”自我安慰,也是“令今生不爱我的人,子子孙孙流传着他与隐秘的我象爱的风闻”的狠。我们爱我们以为的爱情,或明或暗的相恋。林小枝这样一个姑娘,从默默无闻沉默寡言到坐拥千金朋友成群,与其说是自己主动争取不如说是在时代的洪流中被推着前行,但无论如何她最幸运的在于,她明晰自己的爱,没有迷失在声色犬马的华丽中。我想我们的生命中,总免不了这样的几段爱,几许情,让我们无论身处何境,朴素谦卑,不忘初心。或唯有如此,方得始终吧。武锦程似的恋人,才华横溢高高在上,打开了我们朦胧甜蜜的初恋,那种年少时的隐秘心情,打上了青涩但纯真的烙印,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们甚至一生的恋爱观。许友伦似的恋人,真实温暖如影随形,他是我们的习惯我们的体温,我们对另一个肉体和灵魂的依恋和归附。身处其中我们自觉深爱,抽离之时我们笑言坦然,却不料正是那些当时看似重复无聊的耳鬓厮磨,让我们裹足不前无法释然。我们拥抱的,是爱情吗?我们沉迷的,是自己吧?苦难是滋生爱情的温床,这正是为什么很多情侣能经得住风吹雨打却熬不过富贵安逸。我们在最寒冷的时候互相靠体温取暖,这种产生在需求层次最底端的感情,简单至纯,弥足珍贵,但终因为环境的变化和舵手的不同,驶向了不同的未来。  书中还有诸多对友情、亲情——这些影响了我们人生方向因素的描写,也说到了童年经历对个人性格养成的作用。我想,这些对家庭、对人际、对社会的描写,都是秋微在这些年里对生活感悟的总结与提炼,她以林小枝的口吻,向我们娓娓道来。其实好故事,不需要跌宕起伏的精彩,有几处触动心弦的细节,有几处引人思考的观点就已足矣。读一本书,听一个故事,作者对共鸣的索取,就是自信,读者掩卷后的沉思,就是肯定。  秋微是个聪明的姑娘,大气里的细腻,才是最难以模仿的才华。我佩服在悲伤里思考,在巅峰中沉静的姑娘,世乱我不乱,坚持做自己,如今是极难得的品性了。年少时曾经以为,每段感情的终结,都需要一个仪式般的结束。可长大才发现,原来,正如那些本以为念念不忘的遗忘般,最好的爱,最深的怀念,原来无需告别,因为未失未忘,我早已珍藏。其实,谁在说青春的时候,不是影射着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呢。  

就这样放手吧

下班回家,洗漱一通,就慌慌张地躺到床上,无比雀跃地翻开今天刚买到的书——《莫失莫忘》。虽然室友在很有诱惑地看搞笑的综艺节目,但是还是没有打消我看这本书的念头。 好久没有这种想一口气看完一本书的感觉了。期待着翻开书,简洁又有着文艺情怀的书面设计让我舒心一笑。后来的几个小时里,把自己放任在书中,看着小枝和许友伦的相识相处相离,看着一股股的情绪流淌,看着人生的种种际遇与缘尽缘散。两个晚上就把《莫失莫忘》看完了,却像是饮了一杯极好的茶,余味时刻萦绕在脑海。小枝和徐友伦曾经的痴缠和怨愤,让我纠结、让我气愤、让我甜蜜、让我沉沦。可是,最后,他们的过去种种却化成了默默祝福的自然而然。情绪随故事和文字起伏,两人相见时是希望他们甜蜜在一起的,但是他们终究不是王子与公主的童话,中间自然灾难和鸡毛蒜皮都成为了他们分手的契机,分手后,各有新欢,那时,我就在想,这样也好;可是当小枝再见到徐友伦时,她内心迸发出的不舍,却又让我感动。再分手时,却又觉得理所应当。就这样,合合分分,最后消逝于茫茫红尘。你不知他,他不知你。就这样,淡出对方的人生,却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心痛。很少有这样讲告别的小说,我们喜看镜圆,却不愿见曲终人散。可是,天底下哪有不散的筵席呢?有些人,缘分尽了,尽管曾经再缠绵,终究不会长远的。起起伏伏,最后归于平常。这样,也好。经历过,才会懂得放手。人生是慢慢成长的,爱情也会经历生根发芽和落花入泥,与其两两相恨,不如相视一笑,潇洒放手。放手,放过别人,也放过了自己。

冥冥之中,自有注定

近来工作上的事情特别多,但也就是这样的时间,都会有缝隙去想一些漠不相关的事。翻出前段时间D发给我的短信,在字里行间里我读出了许友伦的味道。心里想,他是不是也和许友伦一样,在感情的事情上不坚决,在其他的事情上却可以果断。看完小说的时候是个上午,窗外可以听见断续的钢琴声,伴着零碎的钢琴声,我看到许友伦和小枝回到各自的世界中去,互不打扰,心里生出很多遗憾。有些人是注定的,就是相爱也走不到一起。”有些人,没有在一起,也好。“读到这样的句子时,我便开始猜想结局,没想到这样的遗憾一猜即中。它也在印证着生活中的种种,相爱的人,未必会在一起,而且很久以后,也互不打扰,不打听,不关心,顺其自然,生活下去,就很好。但是除去私心,喜欢过的人,怎样才能在时间的长河中洗涤干净,不再纠缠于记忆,不再在想起来的时候觉得有凉意。小说中写到了男女主角和好与离散,SARS、房地产飞速发展、股票牛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抵制日货、传说中的“世界末日”,这些也是我所经历过的。看这本书的时候刚到北京一个月,工作没有着落,但是那些地名却已经逐渐熟悉,国贸、三里屯、和平门等。在渐渐建立起来的熟悉里,似乎可以看见两个人在一起的场景,自然而然,不管是分开还是和好。缘分的关系,无从说起,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回想起来,也足以让人用好长的时间去沉淀。爱情自有天意,我想大约不管谁和谁都摆脱不了这层关系,有些人,在一起便是一生,而有些人明明很用心,很努力,但最后还是走向分离。自然,我所期待的爱情,是在一起,便是一生,但是这种事情,谁也不能左右,因此我还是觉得那句”冥冥之中,自有注定“才是自然的流向。

遇见与告别同样重要

一直没有从失去初恋的阴影中走出来,这段路走了很久,也很辛苦。最终我明白,接纳他的一切,也要接纳他的离开。重要的是,我没有后悔爱过他,甚至依然爱着他,只是这种爱不再以占有为目的,默默地关注,默默地守候,记得对方的好,就已足够。。。摘录:“分手之后,过了很长时间,如果走路时突然闪过'要是他过得幸福就好了‘的念头,说明我也做好了要幸福起来的准备。”----慧敏法师------------------始终觉得,情感生涯是一生最好的修行,能安放好情感,就能安放好人生。心之外的事,都可以不是大事。“心”可放得下任何时代的变故,反而,并非是所有的时代都容得下“心”的增损,哪怕,有时候只是那么回头时的一念,那一路颠沛,也可以自成千古。-------------------此生,总有一个人让你心怀惦念,让你因他才内心重获柔软,让你在念及他的时候最终清楚地明白,原来,“爱人如己”才是最终的,也是唯一的出路。如何遇见不要紧,要紧的是,如何告别。有些人,没有在一起,也好。当回忆时,心里仍旧生出温暖,那终究是一场“善缘”。因着那些心生善念,让人懂得,唯有爱让我们即成“你我”,“我们”,从此是宇宙中的一体,即使不再相遇,也永远不会分开。--------------------很多人的人生中,大概都会出现那么一两个人,让我们相信”天意“的存在。若那些让人奋力纠缠的过程,只是证明了自己的无能为力,天意就成了最后的告慰:所谓因缘,它们跟欲望的多寡、情爱的深浅,都可以没有关系。那就是关于欠与还的宿命,两个人,因缘未尽时,怎么样都分不开,尽了,则就是尽了。你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段的生命带血带泪地渐行渐远,然后用告别之后的时光,去缓释那些一定有过的遗憾。遗憾是一件好事,当一个人感到遗憾,至少代表着没有了恨,也说明,内心中,期待和恐惧在某段停歇时一度达成和解。只是,要如何安静地放置,则又是另一番未知的苦行。----------------------一朵花开,即使没有结果,它还是给路过它的人无私奉献了全部温存的气味和负离子。花从没有想过要把自己托付给谁,它美丽的真谛,恰恰在于没有要求。-----------------------我们常常说”温柔“,所以,“温柔”到底是什么?或许,接纳就是最好的温柔。接纳口音,接纳脚廯,接纳每个人不同的恋爱进度,接纳一个人身体的变化,接纳一个人固执地生活在他自己的节奏里。不论男女,接纳都会令人变得温柔。接纳的基础又是来自敏感的察觉。------------------------当你对自己足够自信,就没人能打击到你对生活的信心。------------------------人常常会这样,自己设计了情节,自己演出,然后把别人的反应,按照既已完成的设计对号入座。------------------------唉,世界上唯一比疾病疼痛还折磨的东西,就是在青春时候,那些分手后还残余在心头的未了情,不论那是朱砂痣或床前明月光,凡“未了”,即折磨。------------------------女人最喜欢说爱,可是女人最想不明白:你为了你爱的那个人,到底做到了哪些?等失去了会不会后悔?反正,赌气肯定不是爱,赌气的人十之八九都后悔——可以不承认,个人的事就自己心里最清楚。-------------------------女人内心感到满足的时候,不会多余去怀疑。一切怀疑的根源,都只在女人对自己拥有那份情感感到不确定而已。-------------------------人这一生,有些很深的因果,并非是一些表象能解释清的,所以,反过来说,被拖欠,被辜负,有时候,未必不是好事。要紧的是,一切都不可成为恨的理由,因为“恨”不会解决任何问题,恨只会让自己陷落得更深。惟谅解才有出路,不会谅解的人,就打不开心房,打不开心房,就不会爱,不会爱别人的人,也始终很难被爱。---------------------------所谓“情投意合”,我在想它不仅是指“感觉”,还应该指相爱的“能力”是否够匹配。----------------------------在我看来,放手的人其实比强留的更在乎,只是,那终是为“在乎”才肯的放手。最隐忍的,往往都是用心至深的性情中人。-----------------------------爱是一颗心遇上另一颗心,而不是一张脸遇上另一张脸。——苏菲玛索因喜欢一个人的容貌而爱上对方相对容易,同样,移情也容易。然而,如果因对方的内心而爱上他,常常是一旦发生就直奔根深蒂固的不归路。-----------------------------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我对外部世界的不满,只是对自己不满的转移。-----------------------------你不可轻视一切情义,因为,如果没有那些情义,你甚至无法证明“你”是谁,你也无法证明你真的到过那儿。-----------------------------永远也不要瞧不起你从未真正拥有过的生活,永远也不要瞧不起你从不真正了解的人群。------------------------------如果真的爱一个人,就是接受他的全部,包括接受他离开——假如,离开是他的需要。包括接受他决定换一个活法。------------------------------世上没有“受害者”。所有以“受害者”自居的人,都是对自己不够负责而又不愿意承担不负责后果的幼稚者。-------------------------------人就是这样,有多少时候,我们身为“当事人”却明明完全置身事外,又有多少时候,我们把“想象”误会成“了解”,把“逃避”解释为“命运”,我们自己在“知觉”面的不求甚解,怨不得遭遇是“水月镜花”。--------------------------------我不知道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大多数女的在那个岁数的时候为什么像逃荒一样挤破头也要在三十之前挤进一桩婚姻。那种慌张似乎我们也不相信自己有可能拥有更好的,或起码是更从容的生活。拥有的是侥幸,失去的都是人生。——张悬--------------------------------当我们在面对一个人和一件事的时候,越是少带有成见和主观判断,越能保持基本的“觉知”。而一个具备“觉知”能力的人,才谈得上负责,不管对自己,还是对别人。---------------------------------我们不会真的被别人的话语伤害,那些能够伤害到我们的言语,恰恰是因为在我们自己的内心,早默认别人口中的那些内容是短板。---------------------------------男欢女悦,一种似舞,一种似斗。 ——胡兰成不论是舞是斗,要的都是旗鼓相当之下的放松。----------------------------------设若一个人不敢在另一个人面前暴露他的“不好”,那么他的“好”亦是可疑的。只有彻底放松之下的爱情,才能把两个人的“不好”和“好”,统统接受,变成同甘共苦的“生活”。-----------------------------------没有答案的问题,也终将不是问题。至于那些盘绕在心头太久的关于爱的谜题,若它仍是谜题,唯一的原因,就是还不够那么的爱。------------------------------------即使人生要学会不断放下,最令人难过的还是没有好好地告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人生中,最好的告别,就是没有告别。就像是所有珍贵的遇见都并非是出于“蓄意”一样,到后来,是否也应当非蓄意地让“告别”如水落花开一样就那么自然地发生。发生着,发生了,无须特地为它打一个纠缠的结,毕竟,对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不论是接纳一个人的出现,还是,接纳一个人的从此不见。因为,不论承认与否,生命的底里是彻底的孤独。而爱的底里,则是回归孤独,接纳孤独,面对孤独,并且成全孤独,这些因爱而为的回归、接纳、面对和成全,是一个人,此生,能为他所挚爱,可能做到的,最好的事。--------------------------------------时光真神奇,它真的能“抚平”内心的伤。只是,“抚平”不等于“遗忘”。--------------------------------------不管经历过什么,要紧的是不要忘记保护好自己内心那一定存在的纯良,并让它尽可能多的作用于左右。天晓得当所有人最终必定会离我们而去之后,那才是这一程我们能在最后留给自己最好的礼物:所谓,爱。---------------------------------------The end---------------------------------------

有些人 不在一起也好

出于治愈的目的买的,一个人长久地禁锢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无法自拔,彷徨,悲伤,迫切的需要一些治愈的文字来安抚自己。看着文青的小枝与她的大佬一次次的分手一次次的复合,最后终成往事。有些人,不在一起也好。。。只是还是会希望成为他一辈子的牵肠挂肚,还是想永远居住在他心里

说起告别,那天我睡着了。

看宣传片时,很多人提到了亲人的死亡。2009年8月,我在医院守了病重的婆婆一个月了吧,每天睡得好少,一下子掉回八十来斤,有一天,通宵后换我回家休息,中午两点,所有的人都在医院。我热闹的家空荡荡的,经过婆婆的房间,我就不自主的走进去,她睡在医院的病床上,我却假装她也许还坐在窗前。我在她床沿坐了会,然后就睡着了,睡的特别沉。紧紧的贴着被子,房间里还是有一股老人的气味,床沿地上还残有干燥的婆婆常年咳嗽吐得痰渍,墨绿色的闹钟滴答答的走,拐杖立在门背后,好像,随时又会想起蹬蹬的叩地声。那天,医生建议拔了营养针,他们准备接她回家。我已经明白,大人们已经放弃了她的治疗,营养针的坚持只会等到身体的溃烂肿胀,她不能再受第二次折磨了。回家后的半个多月,无法进食,她奇迹的坚持着,强烈的求生欲,她多年白内障的眼睛有亮亮的光,晚上守着她的时候会听到她喃喃的念着“观音菩萨保佑我”。大人们甚至也怀疑这不单单是短暂的回光返照,要不要,再去大一点的医院再做一次手术。但是,事实是,她的身体和年纪都是承受不起的。开学后的第七天,我必须回学校了,飞机晚上十点多到学校,在校外的摊子上吃点东西。第二天中午下课,接到妈妈的电话,婆婆昨晚十一点多离开,怕我难过睡不着当时没告诉我。人特别多的楼道,我就好像一直没听清这个事实。爸爸说我不用回来了,夏天尸体不能放太久,会尽快举行丧事,我已经守了那么多天,婆婆,好像是等我们这些孙孙都去上学了才离开的。没有回家参加丧事,是我最悔的事,我都没有和她告别。两岁跟她睡,带大我,没有见到最后一面。后来弟弟说,棺材里的婆婆整个都干瘪了,很瘦。火化遗物时,他抱着婆婆生前的拐杖不肯撒手。我那个墨绿色的闹钟也搁进了棺材,放在头边,还在滴滴答答。刚才看到宣传片,突然惊觉,我好像和她道过别了,那个中午,贴在她床上睡着了。多少一点安慰。后来,我很多次梦到她。

感恩那一段善缘

自认不是心思细腻的女生,却很喜欢秋微的文字。某一年的某一个月,这本书陪伴了我整个旅途,也好似纪念了整段青春。如果有青春可言的话,我不介意再一次经历这种分分合合,或许有痛回忆才刻骨。。。十年爱念,四次分离。经历sars,汶川地震,传说中的“世界末日”…彼此需要着对方,却又一再错过,最终身边人也不是你。但是对这段感情来说,比遇见更重要的是,学会告别和放手。爱是一生最好的修行,能安放好情感,就能安放好人生,如何被爱比怎样去爱更值得学习,毕竟这一生所得都终究是一场命运赐予的“善缘”。有时恍惚,感觉是在看自己的故事。偶会泪目。不过你不是许友伦,我亦不是林小枝,所以结局只能是遗忘吧。然,又如何呢?最终的最终分道扬镳的我们依然活得好好的。十年以后的你我身边总会有某一个契合的伴侣,他不是许友伦,她也不是林小枝。。。

你好,十年,再见,十年!

周日在汾河边八楼的窗户边,合上《莫失莫忘》。满溢的情绪在腹中孕了2天,不想吐露,只勾勒、嵌边、上色,在一个无人的办公室里,安静的时刻才四溢。打开《再见二丁目》,听着杨千嬅“满街脚步 突然静了满天柏树, 突然没有动摇这一刹 我只需要 一罐热茶吧 那味道 似是什么 都不紧要”这感觉多可贵,似乎就是我拼命在不同书里寻找的唯一理由。这本小说其实情节很很狗血,无非是个文艺青恋又失恋又重逢又失恋,间或中间换了不同的人有精神出轨迹象的几重叠加。但是为什么我依然几度落泪呢?只是因为十年,秋微用小枝的身子和眼睛,又一次将2003到2013这我一生中最精彩、难忘、痛彻心扉、不可往复的十年不客气的推到我面前。她像一个让人憎恨的人,让我几度愈合的伤口又划开,直到鲜血迸溅还让我数清楚到底是几根血管出的血,多么残忍我的眼泪就有多多。更加可怕的是在那个十年里我还从懵懂到清晰,从无知无觉到后知后觉,但是小枝却带着我用敏感、易感和知道后果的大脑把那些跌跌撞撞的岁月重新来过,去深触每一个细节,去翻看每一个如果。“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 你不属于我 我们还是一样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 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 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 还可以问候只是那种温柔 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 情人最后难免沦为朋友”十年过去了,那种已经深刻入骨髓的记忆随着《十年》再爬上心头,不得不承认小枝喜欢的林夕多么伟大,把我想说的痛楚的都清清楚楚的写在歌词里,“原来过得很快乐 只我一人未发觉 如能忘掉渴望 岁月长 衣裳薄 无论于什么角落 不假设你或会在旁 我也可畅游异国 放心吃喝。”

莫忘书。

唤醒了被迫压抑至沉眠的藏在心底里的多年不见的柔软,以及一丝微微的撕扯般的疼痛。时至今日,我羞于面对,羞于承认,甚至是懦弱到不敢直面不愿提起。终有一天,我也会以另一种形式说说它,彼时,云淡风轻。会是第十年吗?

最好的温柔,最后的告别,最深的爱

故事很简单,讲了一对都市男女从认识到分开的十年情感史。从2003到2013,在属于青春的十年里,他们分手过四次,与我们一样共同经历了:SARS、房地产飞速发展、股票牛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抵制日货、传说中的“世界末日”。因为他们的情感纠葛与时代紧密相连,所以使得原本只是痴男怨女的普通北京爱情故事变得较为深刻,也更能打动人心。这份打动,不是因我们每个人都有情感,都渴望爱与被爱,也不是说我们大多数人都有恋爱或者失恋的经历,而是因为我们活着,我们都身处这个时代,我们共同经历了中国这十年。而且这个故事多少有点纪念“SARS十年”的意味,在今年3月底出现全球首发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目前造成6人死亡的新闻背景下,这种意味就更显得呼应时代,更具纪念意义。秋微在作品中从来都不掩饰自己对《红楼梦》的热爱,对张爱玲的迷恋,对历史、娱乐八卦的热衷,同时展现自己作为一个资深文艺女青年的存在,并对此自嘲。所以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了《倾城之恋》的白流苏和范柳原的影子:女主角林小枝和男主角许友伦在北京遭受SARS肆掠,成为一座空城之际相识相爱。看到了《金锁记》里对月亮的描写;因为在香山写许愿签回来后的那晚看到了水润过的满月,男女主角冲破了最后一道防线。看到了《红楼梦》中诸多的细节:书名《莫失莫忘》来自宝玉的通灵宝玉正面刻的字;许友伦告别时赠祖传玉给小枝,多年后小枝又将此玉镶在创作的艺术品中;小枝将《红楼梦》中的对话当作“生活指南”而遭遇与男友的争吵和冷战。看到了第二男主角武锦程对《人间四月天》这段历史上著名的情感纠葛的评判。看到当年女主持大闹央视体育频道改名奥运频道发布会现场,曝光丈夫“婚外情”的改编小说版。看到了《少年派奇幻漂流》中的关于信仰与告别的诸多台词。看到《遇见》《流年》《再见二目丁》《爱情转移》《vincent》等文艺型流行歌曲的歌词……其实以上所有的这些都不是我对这本小说的欣赏之处。我欣赏的是小说中女主角林小枝这十年的内心成长和她一路走来获得的那些人生领悟,当然这些领悟也是作者秋微本人的。它们写得很美很动人,可以一段段摘抄在本子上,随便哪一句都可以直接拿来做签名用。“遗憾是一件好事,当一个人感到遗憾,至少代表着没有了恨,也说明,内心中,期待和恐惧在某段停歇时一度达成和解。只是,要如何安静地放置,则又是另一番未知的苦行。”“一个人如果不开心,一定看什么都不顺眼。一个人穷的时候,最好用的心灵镇定剂是鄙视财富,而一个失败者最有效的消遣则是嘲笑成功的人,往死里说他们白痴。”“永远也不要瞧不起你从未真正拥有的生活,永远也不要瞧不起你从不真正了解的人群。”“所谓的“悲心”,就是关于“谅解”能力的训练,一个人不会因为是否得到他人的谅解而过得更好或更糟,但一个人一定会因为是否给予别人谅解而得到解脱或至少是放松。”“惟谅解才有出路,不会谅解的人,就打不开心房,打不开心房,就不会爱,不会爱别人的人,也始终很难被爱。”在结尾处,林小枝与许友伦经历了最后一次分手,也是最好的一次告别,没有愤怒与不甘,没有尴尬与滥情,只有云淡风轻,像电影《八月照相馆》一般。他们不仅不存在复合的人为障碍,而且彼此确定,彼此深爱,但是就是没有在一起。林小枝领悟到:人生中,最好的告别,就是没有告别。我不知道这能不能叫做遗憾。有些人,没有在一起,也好。在一起,也许才是真的遗憾。王国维说《红楼梦》是悲剧中的悲剧。钱钟书对此则有分析和批评。他说,《红楼梦》不应该说是悲剧中的悲剧,如果宝黛真的成婚的话,那才是悲剧中的悲剧。我想,也许我们人的天性中就有一种对缺憾与不完美的追求与渴望。试想一下,如果维纳斯不是断臂,它还能作为伟大的艺术品成为卢浮宫里的镇馆之宝,供人欣赏与膜拜吗?除了讲“告别”,我认为这本书还讲了“接受”这一主题。对此,作者发了许多议论。“‘接受’是一种不亚于‘给予’的重要能力”。“温柔到底是什么?或许,接纳就是最好的温柔。接纳口音,接纳脚癣,接纳每个人不同的恋爱进度,接纳一个人身体的变化,接纳一个人固执地生活在他自己的节奏里。无论男女,都会令人变得温柔。”“任何人,不接受自己都无法真正快乐。”“一个女人,只有自己跟自己相处得很好,才能跟男人相处得很好,才能跟外部的那个由男人主宰的世界相处得很好。”“对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不论是接纳一个人的出现,还是,接纳一个人的从此不见。”“无论承认与否,生命的底里是彻底的孤独,而爱的底里,则是回归孤独,接纳孤独,面对孤独,并且成全孤独。这些因爱而为的回归,接纳,面对和成全,是一个人,此生,能为他所挚爱,可能做到的,最好的事。”爱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我喜欢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的回答,他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如果你爱自己,就能理解自己身上的种种矛盾之处,接受那个有诸多缺点的真实自我,就不会在自我拉扯与自我争斗中消耗大量的能量。如果你爱他人,就能理解他/她的那颗心,看见真实的对方,接受原本的那个人,你既喜欢他的好的,也能全然接受他的不好的,不会强迫对方按照自己的预想进行改变。如果你爱生活,你既能追求生活中的快乐与幸福,面对生活的痛苦与不幸时,你也能张开双臂,拥抱它们;你会感谢成功,感谢荣耀,感谢恩宠,感谢一马平川,也会感谢失败,感谢伤痛,感谢跌落,感谢悬崖峭壁。如果你爱生命,既爱生命的热烈与繁华,也爱生命的孤独与落寞,从生命之花的萌芽、繁花满枝到凋零衰败你都一并承受。这样看来,最好的温柔是接纳,最后的告别是没有告别,它们都源于深深的爱。最好的温柔,最后的告别,最深的爱。

面临告别,有感

买这书,最开始就是因为这句:有些人,没有在一起,也好。算是自我安慰吧,马上也要分手了,不会像书中人一样,分分合合,这次是真真分手,各走天涯。整个读书过程中,总会有和自己的经历巧合的地方,所以想一口气读完,终于,某个周末的早上,下着雨,三点多起床,把书剩下的部分一口气读完,安安静静的读完,终于觉得释放了。我们的感情是善缘,就够了~~ 希望以后彼此都安好!

分手比在一起容易

依我对爱情的判断,一段牵扯十年却最终未能在一起的感情,多半是孽缘。分手于我是绝不轻易说出的话,一旦提出,就是打碎的镜子泼出去的墨。而《莫失莫忘》里,小枝却和许友伦在十年里分分合合了四次。十年,不短也不长,只是刚好占据满她的整个青春。十年前,她是一无所有的北漂文艺女青年,带着一身“自尊心”的刺儿,跟自己较劲又兀自清高,十年间,她得益于房地产迅速崛起、股票牛市,获得丰厚的物质,对欲望的觉知与内心的成长却并未同步,十年后,她成为旅法归来的艺术家,优雅从容不少,大概也终与自己达成了和解。这十年,浓缩了一个文艺女青年的成长史。不过令现实中普通文青们无法企及的是,故事赋予她诸多戏剧性的机会,让她几年间从一无所有迅速晋升为身家过千万的中产。这也使得她与男主角之间的关系,不再只受控于单纯情感的因素。2003年,SARS让他们走到一起。灾难让人懂得珍惜,也容易情感泛滥,不能说没有爱情,但最初的纠缠里总有种只争朝夕的豁出去劲儿。许友伦于小枝而言,像是她脱离灰暗生活的稻草,于是她着急索要承诺,但在尚不对等的关系里,不过是加速它的灭亡。第二次的分合,总觉得小枝有矫情的嫌疑。因年少时暗恋过的完美男性短暂重现在生活里,这让她心底发生叛变,觉得任何世俗的关系都会亵渎心中这份纯真的爱情。于是,作势要与他划清界限。第三次重逢时,小枝已然是有钱人了,而男主角正经受人生的低谷。她要求跟他重新在一起,这样的感情不管有无施舍的成分,大致也不会长久。第四次再见,在汶川地震的救灾区。再一次的灾难,不得不说上天有多眷顾他们。但聪明强势的“第三者”出现,男人并没有犯什么错,不过是一个自作多情的女人从中作梗,小枝却仓皇做而逃。我总觉得,他们每一次的分开都来得过于轻易。不纠缠,不联系,一过便是很久。待下一次重逢,又是抑制不住的情感喷发,可见并非是不相爱。但每一次和好,也并未给下一次分手增添一些慎重。小枝这样的女人不是不好,只是心里总有点过于自知的明白,她的懂得、体谅都有种自以为是的腔调,不与对方讨论,甚至不作说明。说走就走,孤独难过一人扛。 对一些人而言,其实恋爱比婚姻容易,分手比在一起要简单。他们不适合去过世俗生活。世俗生活要两个人痛苦地磨合,会消磨激情,要足够耐心,包容、委屈、甚至牺牲。而分手,是快刀斩乱麻,全是自己一人的事。所以,故事的最后,小枝给出了这段感情所能有的最好结局,放手,成全,祝福。秋微说,“这些因爱而为的回归,接纳,面对和成全,是一个人,此生,能为他所挚爱,可能做到的,最好的事。”我无法全然理解,但相信这种爱的存在。

莫失莫忘太美好

对,这总算是一个接点地气的爱情童话了。前半部分张力十足,后半部分明显敷衍。就是这样,我还看了两遍,我还做了摘抄,我真是太无聊了。这部小说跟韩剧的区别就是没有一个高配的男二来拯救失意的女主。当然游荡在女主身旁的女配们,已足够了,各个都是摇钱树,相对于一个富有贴心的男二,女主自己变身财阀也能弥补了这一缺憾了。

星期五见面

标题党的毛病,见谅。读完后就想着要动笔写一写关于秋微《莫失莫忘》的读后感。然后一直下不了笔。不过说起来也的确好久没有下笔了,最近基本在敲键盘。十年以后没有留在身旁。大概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既是不完美爱情,也是一种完美爱情。作者秋微在后记中写,她的动因是想表达“不管经历过什么,不忘记保护好内心那一定存在的纯良”,而在故事的结尾处,也点出一种最好的表达爱的方式是放手。在这个故事中,女主角清清楚楚地自述着自己十年的人生。不过作为书本中的主人公,她平庸和充满缺点得不够格成为自带光环的女主角。但我认为很棒的一点是,由于是第一人称叙述,书中的许多感慨段落与那时情节相交错,凸显出了主人公十年来思想的成熟。对比很清晰。一本回忆,相当于边自省边收藏。读者也能在阅读中收获很多。最近看非自传的小说,如果作者是同时代的人,会不自觉地揣测作者是否在文中道出了自己的经历,又在哪些情节带有自身的影子。我认为一定会有。所以对书本的新感悟是,写书之人真的在不断地掏空自己,直接或者间接地剖析、暴露着自己。有些不是滋味。由于个人经历太浅的缘故,书中很多莫名打动我的字句我还只是一知半解。想再抽时间出来重读一遍。另有新认知的一点是,人的可塑性很强,无法只对他下简单的一个定义,故要学会包容各态人类,还有他们的缺点。最后留下对书中结尾的部分摘抄:“就像是所有珍贵的遇见都并非是出于‘蓄意’一样,到后来,是否也应当非蓄意地‘告别’如水落花开一样就那么自然地发生。发生着,发生了,无须特地为它打一个纠缠的结,毕竟,对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不论是接纳一个人的出现,还是,接纳一个人的从此不见。”

《莫失莫忘》:十年一梦方觉醒

在拿到《莫失莫忘》很长时间里,迟迟没有打开哪怕翻看一眼,小女人味十足的花鸟图案封面,对于一个几乎只看推理小说的老男人而言,这种设计实在有够缺少吸引力,更无法想象这个老男人在公交车上捧读如此女性化小说是何景象。直到有一天,末班车的车厢里空寂无人,下了一番决心,便偷偷打开看了下去,然后便看到这个不吐不快的故事。大概于秋微也是一次按捺不住的讲述——有一天,她花四个小时听完一个人对过往十年的叙述,那个故事里,有一个女孩最好的十年芳华,关于爱情,关于事业,关于生活和友情,十年,除了能够磨损一个背包,也足够产生诸多令看到的人反省以及领悟的“道理”,比如:只有怨偶才会毕生痴缠下去。真正相爱的人,总是不得善终。比如:两个人,因缘未尽时,怎么样都分不开,尽了,则就是尽了。诚然,这些话一旦脱离故事便显得不那么深刻,但伴随主人公一路分分合合的瞬间,还真是写尽了每一个充满美好欲望的人行径都市的姿态。小说把故事的开始,放到了非典发生的2003年,那是一个无论如何都不会被忘记的年份,在那段死寂的时光里,一岁等于一生,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能在内心掀起一场波澜,就像那个在超市结账时突然问女孩“嫁给我怎么样”的大男孩,就像小枝和许友伦在超市外的拥抱一样,感动总是来的太过突然,瞬间便丢盔弃甲了。而作为在这个城市里生活的人,看到小说中那些熟悉的场景,仿佛就真的在他们那个故事里生活过一样。瞬间便也丢盔弃甲了。故事几乎是按照他们分手的节点为章节向前推进的,每次的分手看似波澜不惊,但都是一个人的蜕变和艰难成长,这样的过程,有四次,“十年。在正常人的人生中,不短,也不长,只不过,刚好占满了整个青春岁月”。看到某节目中,十九岁的女孩以恋爱十三次收集了十一个星座为自豪,只是不知道,这种像吃汉堡一样的“爱情”有什么值得记取的片段,除了可能会让青春觉得比较漫长一些吧。这十年,物是人非,最后一次分手也成了“永诀”,人在心里的样子化成了一轮明月,久疼成瘾,疼也在身体里也化成了结石,秋微在故事里写到,人们把低眉顺耳自愿承认了冥冥之中有一些人力难逆的力量称为“命运”,故事里的小枝,和许多人,都是从低眉顺眼开始,又完成了一次次反抗的。有人说,喜欢一个人是因为他的优点,但爱上一个人是因为他的缺点。确实,缺点太多折磨一个人,而爱情就是一种折磨。故事里的十年,就是反抗和折磨的全过程。这就是命运的全部。十年,足够做一场处心积虑的大梦,十年,也足够让梦彻底醒来。莫失,莫忘,梦里梦外,而已。

最好的告别

第一次看秋微的稿子,是在春节前,筹备完发布会,开车去JAZZYA赶着见她第一面。出发前,还有五十多页没看完,一路从大悦城开去三里屯,遇见红绿灯就停下来,在手机上看。看到最后一页,发现原来是个样稿,竟然没有,结局!见到她,还未等她坐下,我就问,他们最后是在一起,还是分开了?因为年轻,我想知道的先是结局。她拉开椅子坐下,笑着说,当然没有在一起。虽是意料之中的结局,但谁不对Happyending有向往呢?当晚,我收到全稿,读完有些屏气。她的文字气口收得太紧,直至全文结束,我还是不够时间来换气。下午知道了结局是分开,读完后,却又毫不惋惜,似乎反而松了一口气,有些人,没在一起,也好。如何相遇,历经什么都不重要,让寂静遮盖在这人海茫茫之中,最后这一步,是一场告别。后来某个早上,我们在咖啡馆讨论文案的时候,我忽然问她,你说为何上帝对人的历练总是从放手开始,以为历经沉沉浮浮,以为最终不离不弃便是真爱,却发现结局往往是,你学会接纳,学会放手,学会成全,才懂得何为真爱。我看着远方,一字一顿说出心里的疑问,抬头却发现她竟掉下了眼泪。她写下的这个故事关乎遗憾,关乎接纳与放下。但遗憾是个好事情,提醒着我们,时间的针脚在我们心中一针一线缝下了慈悲,提醒着我们不可不善,不可错失。爱情是人生中离修行最近的路了,故事里有十年,有四次告别。故事里的人们一直在练习,相爱,接纳,成全。几轮沉沉浮浮,你看每一个人物的挣扎,最终发现我们都不过是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在一起因为一场灾难的惺惺相惜,而分开却是因为时间镌刻在心中的懂得。看完全稿的当晚,还没有书名,我想,这或许是一段最好的告别。内心中想去告别的那个人,从来都来不及告别,而人生中最好的告别,就是没有告别。后来,又想起红楼梦,告别之后,心中反而满溢出一种温暖,这便是莫失莫忘。今早再见到她,她说,如果我现在再爱一个人,我就放他走。我想此般风情,不只是一种美,更是一段修行。因爱而为的回归,接纳,面对和成全,是一个人,此生,能为她所挚爱,可能做到的,最好的事。——秋微《莫失莫忘》

怎可凭爱意将富士山私有

上周末收到书,窝到家里一口气看到夜里,一旁放的是医生08年在上海那场“要看得多透彻,才能活得不正经”演唱会,(还是高清啊,快感就像看小说是用纸质而不是电子版一样。演唱会唱到“富士山下”的时候正好看到最后一次小枝和许友伦的分开,真像林夕的“富士山爱情论”,其实,你喜欢一个人,就像喜欢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是不能搬走它。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移动一座富士山,答案是,你自己走过去,爱情也是如此,逛过就已经足够。谁都只得那双手\靠拥抱亦难任为你拥有要拥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层沿着雪路浪游\为何为好事泪流谁能凭爱意要富士山私有我们彼此都是血肉之躯(真实的人,既不是电视剧里完美爱情的男女猪脚)一个人无论如何努力的展示自己的爱意,也不一定能完全拥有另一个人,如果真的要学会如何最大限度的维系一段感情,就必须曾经了解失去一段感情是什么滋味。秋微的文字有禅心,很多话不是一遍即可领悟透,感谢一段情,走过我的心。莫失莫忘

仅个人观点

这本书不论文字上或者内容上,都很一般,不是我刁蛮苛刻,而是实在一般,对于一本这个时代的新作而言,除了十年的游击战爱情可以作为我唯一勉勉强强能说的出来的特点之外,真的就没什么特点了,只能作为一本打发时间的书来看看

告别不是新生的对立,而是作为生命的一部分永存-《莫失莫忘》有感

我不想写太多的观感,我想写的是摘抄的记录。始终觉得,情感生涯是一生最好的修行,能安放好情感,就能安放好人生。如何遇见不要紧,要紧的是,如何告别。遗憾是一件好事,当一个人感到遗憾,至少代表着没有恨,也说明,内心中,期待和恐惧在某段停歇时一度达成和解。还没有写到一半,书就借给了同住的室友,她最近也是在感情中倍受煎熬,于是就把这本刚刚看完的正准备摘抄的书借给了她,也是希望她能够在这本书中寻求些安慰。回到标题,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是在网络上看了meiya对这本书的评价的,她写的标题是《最好的温柔,最后的告别,最深的爱》,当时还没有觉得什么,反而觉得这个题目有点娇揉造作,我看完这本书后,我的头脑里冒出来其实就只有meiya的这个题目名字了,感觉没有比这个名字更加能够概括这本书了,在看《冬吴相对论》里面谈到“如何阅读”中,有说到,在你看完一本书后,能够精炼的用1-2句话概括这本书,那么你是真的读懂了,所以在此后看书,我也希望能够给到一个贴切的句子能够概括全文,希望在未来的阅读中,这种技艺能够精进吧。回到这篇小说,《莫失莫忘》其实光从名字上来看,就能明白红楼梦对秋薇的影响有多大,我在网络上查了莫失莫忘的出处,发现贾宝玉出生时,口里含着的玉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意思是意思就是叫他不要忘了根本,这样就可以与仙同寿。 秋薇在这边书的意思虽然不是这样的,但是我理解的是经历了这样的一段10年的感觉纠葛,她已经深入你的内心,深入你的血液了,很多时刻,我们会因为失去跟这个人在一起而选择忘却,估计作者的意思的这段深深的情感需要我们更加温柔的善待她,莫失莫忘。在我看来,这本小说开始于告别,纠结于告别,结束于告别。故事书展开是许有伦告别了小枝后,作者作为旁观者在听许有伦关于小枝的描述,故事有此拉开序幕;在这本书中有非常多的旁支,但是正是这些旁支,让整本书充满了的气味,比如变化多端的chole,她纠结与许有伦的感情中,告别了小枝,加入了朱莉的家庭,最终找到自己的幸福;朱莉告别前夫,开始新的生活;小枝告别武锦程,开始寻找爱情;姐姐告别武锦程等一系列男友,开始婚姻;朱莉的爸爸告别逝去的妻子,开始新的婚姻;所有的故事都是在告别前一段情感,而得以开始新的生活。到文章的最后,至少小枝心中没有任何的遗憾,以前的各种的别扭,各种分别的痛苦和不释怀,最终变成的是选择珍藏这段记忆。突然想起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说的:“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借用里面的话,“告别不是新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命的一部分永存,永存心间,然后相忘于江湖,开始新的生活。”

希望能让自己面对刚结束的感情豁达一些

最近和谈了差不多3年的男友分手,该做的努力都做了,也许感情真的不是努力就足够了,这样结局虽然让自己愤恨不平,但是理智告诉我,尽快忘记这份感情,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现在准备买这书看看,转移一下注意力,从中也能对感情有所启发和感悟吧。也祝福天下所有的女子要幸福哦

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莫失莫忘”取自“相爱时不离不弃,分开后莫失莫忘”,这句话是秋微对感情的信仰。“莫失莫忘”就是贾宝玉那块通灵宝玉上刻的字。而秋微不管在哪里都不掩饰对《红楼梦》的爱,那种深入在骨子里面的爱。这本书写了小枝和许友伦的十年的拉锯战一样的爱情。而这本书也是秋微的书里面让我感慨最多的一本。在途中读完的这本书,刚好看完书的时候外面已经夕阳西下。隔着窗看见残阳在遥远的村落后面慢慢慢慢消散的景象配合着自己看完书之后那种一丁丁的无奈、感伤和力量感。书中写到:理想的爱情,是对方喜欢的你,刚好也是你喜欢的自己。...遇见谁填补寂寞没那么难,只是从“填补寂寞”到“爱”之间的路途遥远,好多人跋山涉水,一辈子也未必走得到。刚刚好上午随机听到一首爱上未来的你的歌,看见歌名的时候我就笑笑的说:嗨,你好呀,我也会爱上未来的你的,也许说给那个他也许说给自己。听秋微的电台节目听了那么多年,总会有种喜欢给这个故事里面的男男女女贴上这是谁谁谁的标签。十年前非典。那会我已成年。对于秋微书中说到的一对恋人,在超市求婚的那个片段也是心有唏嘘。那是一个异常需要陪伴,对于能在身边陪伴的人无论男女异常珍惜的一个时期。共患难以及生命无常时对于手中能抓得到的一切都急切的希望抓紧的心态写的入木三分了。那年非典,我不在北京,而是在老家备战高考。而虽然也要面临非典这样的灾难,可是对于那会的我们在意的也无非高考后还能不能出去玩耍,那个暗恋的人难道就要这样一别终身?我们在那个远离北京的城市纠结着一场一场的小别离,小枝和许友伦见证着也经历这一场一场的大别离。可是别离就算有大小之分,只要是别离最终的结果不就是你是你我是我,交往交情恩爱一场之后的分离。可是人和人之间就是如此不是吗。一代宗师里面章子怡说:世间每一次相逢,都是久别重逢秋微书里面也说:很多人的人生中,大概都会出现那么一两个人,让我们相信“天意”的存在。所以有的时候会蛮感谢身边所有认识的人。也许不是你上辈子欠了我什么不然就是我上辈子欠了你什么,嘿嘿,在这一辈子我们各自补偿了自己欠下的债然后情深上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最不可辜负的,是自己

回想起来,跟C也提过几次分手,每次也都分不了。还记得他哭得像个孩子,低着头,在楼下赖着不走;又或是在操场的篮架下,一遍遍跟我说抱歉说不要走。就像秋微说的,两个人,因缘未尽时,怎么样都分不开,尽了,则就是尽了。我们故事最终的了结,无风无浪,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要平静,无缘由的、没有联系的一个周之后,一个电话就果断结束了我大学生活中这唯一的一次恋爱。心痛的感觉似乎也分散在之前的几次分手无果上,最后的告别反而坦然许多。“人一辈子,最不可辜负的,就是自己。只是,很多人分不清什么是‘不辜负自己’,什么是‘自私’。“说到分手的原因,恐怕就是不想辜负自己,既然不被认可既然没有那份接纳的温柔,又何必勉强。痴痴怨怨,结果都是无法为对方放弃做最真的自己,那就索性放任情感之树,自然凋谢。小枝最后也意识到,可能还是爱得不够。一样,回忆起来,似乎都没有多爱过C,不认可之下的情侣就如同饭友,全无趣味。我们都是爱的学徒,追逐光明却又看不清路,有这样一本莫失莫忘的告别指南,就再也不会因为想要做自己导致怀疑爱的浓度而抱歉,就再也不会因为追逐自己导致失爱而过度介怀。毕竟,最不可辜负的,是自己。我发现好的小说一定是双线或多线的,一明一暗,错落有致,又像生命一样长在一起。小枝和友伦让人唏嘘,那中途出现的少时暗恋,却似乎像水土一般滋养着小枝自始至终的爱情观,未在一起也不曾离去。最后再追寻其生前的脚步,找到新的自己,或更真的自己。曲终人散,这未必不是最好的结局。白驹过隙,爱情之外,请先别辜负跟自己的这场因缘。

每个女生都有一个他

2003—2013,这是小枝的十年,是无法预先设定的十年,是我正当青春的十年。在十年的磕磕绊绊中,小枝用亲身经历领悟了许多生活哲理,也让我提前明白了一些道理。我觉得每个女生的生命中都会遇到这样一个他,深深的相爱着,间或也夹杂着心痛和泪水。分分合合,刻骨铭心,最后平淡的分开,不尴不尬,不吵不闹,只是因为都已渗入对方的生命,都明白自己对彼此的意义,在不在一起在这种灵魂交融前,就不再那么重要了。分开,也许是更美好的结局。我想起夏至未至里的话“那个男孩教会我成长,那个女孩教会我爱,他们曾出现在我的生命力,然后又消失不见”。你会是谁的男孩,我又会是谁的女孩。

可惜不是你

得知这本《莫失莫忘》,实在是因为微博上各种疯狂转发的关于5个男人,5段因缘,5种告别的视频。5个男人中有我最喜欢的“段王爷”戴军和《职来职往》里的90后班长刘同。从开始玩微博到现在,我从未见过哪个视频能有将近3万人次的转发量,而且每个人看完这段视频后,眼泪都是止不住的流。关于“告别”,网友们也纷纷评论。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话就是“人生就是在每天都在不断的告别,告别过去,告别曾经,有些告别就像烙印永远定格,有些告别我们已经来不及去回想就已经成为曾经。所有的缘分尽时,也无需纠缠,因为我们终于,了解了爱的意思……我们离开了彼此,我们成全了爱。”带着好奇和些许的期待,我走进了书中故事里。男女主人公的相遇从2003年的SARS肆虐时开始。在那样的大时代背景下,一个细微的关怀,都能使男女之间滋生出爱情。正如林小枝和许友伦这样的一对小人物。如果当初小枝没有去超市买东西,如果小枝没有看到被猛然求婚的男女那口罩下流露出的坚定的眼神,如果小枝当时没有感动得眼泪肆意地冲出超市,如果没有许友伦追出超市的问候,如果没有小枝倒在许友伦怀里的大哭,就不会有他们之后分分合合的爱情。第一次告别:凡未了,即折磨。第一次分手,只因两人的不自信。这世界上唯一比疾病还折磨的东西,就是分手后还残余在心头的未了情,凡“未了”,即折磨。第二次告别:对不上的频率。有人说,爱是一颗心遇上另一颗心。异地恋,林小枝和许友伦因聚少离多,两人中的一方也不能为了另一方甘愿牺牲自己。两颗心始终都跳动在不同的频率上。然而,这次告别,与上次不同的是,失恋之初,小枝的心里是满满的。她悟出了一个道理,令人痛苦的,不是“失去”本身,而是如何面对“失去”这个结果。因为爱,小枝选择正视失去,微笑告别。第三次告别:感情是最不能拖欠的,不管是爱上,还是放下。这次告别是在许友伦最落魄的那段时间里。这个一直有着超人情节的男人落了难,他很难接受小枝一味的安静的给予。面对生存的压力,许友伦丧失了爱的能力。因为,接受比给予更需要勇气。许友伦离开了,留下一张“不想再拖累小枝”的字条和一块家传的玉坠。这一次,林小枝没有意外也不再悲伤,只是心里有点儿纳闷:为什么,人总在灾难面前才特别想到要珍惜,又为什么,总是在保全了自己之后才觉得可以爱别人。第四次告别:人生中,最好的告别,就是没有告别。像是电视剧的最终回,男女主人公终会再相见。十年后,小枝在日本夫妇创办的“八樱重”设计工作室做设计师。在“世界末日”之后的圣诞节,朱莉举办了慈善义卖会。小枝应邀为义卖会创作了一副名为《星空》的作品,为纪念和许友伦在峨眉山一起看星空的美丽回忆。这幅作品被许友伦以30万元的价格拍走,钱数正和当年许友伦落魄时,小枝打给他的钱数一致。小枝得知这个消息后,修改了《星空》这幅作品,加入了曾经许友伦留下的玉坠,意为:“完璧归赵”。莫失莫忘,就像梁静茹在《可惜不是你》这首歌最后唱到,“感谢那是你,牵过我的手,还能感受那温柔…...”。爱一个人,就接受他的全部,甚至包括他的离开。到后来发现,接纳和成全才是最好的温柔。

莫失莫忘

对于没看过几本小说的我来说,无疑,《莫失莫忘》是我看过的小说中最好的一本,没有之一。在一个平凡的时刻认识秋微老师;在一个平凡的时刻读到秋微老师的《莫失莫忘》;在一个平凡的时刻,爱上《莫失莫忘》。因此,这每一个平凡的时刻都不再平凡。喜欢《莫失莫忘》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喜欢秋微老师锦绣好文字;第二,喜欢这本小说的故事情节,说准确点,应该是羡慕。《莫失莫忘》这本小说讲述的是在SARS盛行的2003年到2013年之间,男女主人公从相遇、相识到相知、相恋再到相忘的过程。十年之间,四合四散,最终却留下一段未了情。贴合了本小说的主题“如何遇见不要紧,要紧的是,如何告别”。无论如何,当回忆时,心中仍旧生出温暖,那终究是一场“善缘”。这本小说一共读了四遍,每读一遍都对我有很大的触动。以至于在每读一边之后的一个月到两个月之间我都觉得自己得了一种不知道是什么病的病。此病有如下症状:症状一、每次走在校园或大街上时,就会不自觉的观察周边的男男女女,哦,这个人好像《莫失莫忘》的男主角许友伦,哇塞,这个女人的气质简直跟《莫失莫忘》的女主角林小枝一样。我会把很多人都臆想成《莫失莫忘》的男女主角……症状二、不论做什么,只要一有时间,就会跟周边的人讲:“你知道嘛,我最近看了一本特别棒的小说《莫失莫忘》,真的特别好,我拿给你看看吧……”,嗯,就这样,每次只要我一脸激动的跟别人欲说话时,他们就会说:“嗯,《莫失莫忘》,我知道……”。其实我没打算说这个……当然,受迫害最深的就是我们宿舍的6个姑娘,在我的“教唆”下,每人都看了一遍。症状三、好多次晚上做梦都会梦到自己找了一个像许友伦的男朋友。对,这就是我的症状,大家说,我这到底是得了什么病啊。读完这本小说,作为单身女生,我憧憬自己可以遇到一个像许友伦那样在相爱时竭尽全力去爱的男朋友;作为无知女生,我更期望自己有林小枝那样的丰富多彩的人生境遇。 完了,写完这篇文章,我貌似又旧病复发了,不管哪位有缘人可以看到,我都想分享《莫失莫忘》中的经典语录。一、有时候,对一个人深刻的顾念,未必是要朝朝暮暮的常相见,而是,清楚地知道那人活在他自己的自在中,且,你还愿为他祝福。——秋微《莫失莫忘》二、对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不论是接纳一个人的出现,还是接纳一个人从此不见。——秋微《莫失莫忘》 三、 世界上唯一比疾病疼痛还折磨的东西,就是在青春的时候,那些分手后还残余在心头的未了情。——秋微《莫失莫忘》四、当回忆时,心中仍旧生出温暖,那终究是一场“善缘”。——秋微《莫失莫忘》五、死亡真是一个奇怪的礼物,它让我们因它的存在而对世界抱有一种奇特的敬意。——秋微《莫失莫忘》六、不论承认与否,生命的底里是彻底的孤独,而爱的底里,则是回归孤独,接纳孤独。——秋微《莫失莫忘》七、接纳、面对和成全,是一个人,此生,能为他所挚爱,可能做到的,最好的事。——秋微《莫失莫忘》八、如何遇见不要紧,要紧的是,如何告别。——秋微《莫失莫忘》

当爱的季风掠过心头,吹过人生

——部分书评,节选刊登于《竞报》http://epaper.thefirst.cn/shtml/jb/20130425/vT05.shtml有些人,没有在一起,也好。这是秋微,在这本书的前言里便说的话。其实不止这一句,秋微是个喜欢剧透的作者,细枝末节间,早就告诉我们,他们注定不会在一起。我喜欢秋微的文字,因为她的名字,因为她的笑容,也当然不置可否,她是会讲故事的人。从《懒得哭》,到《女少年》,再到如今的《莫失莫忘》。她的故事,行云流水,虽波折起伏却有着娓娓道来般的美感,读一会停一会,不会让你难于接连,而一口气读完,也自有酣畅的愉悦感。总之,无论你用怎样的方式去读,都一定会读到最后,接而恨不得马上喝光一大杯水,才能将这份阅读带来的厚重感,压进心底。我用了两个早晨和一个黄昏,读完这本书。字的排版精巧舒服,内封上盛开的大朵玉兰,也正是这个季节最相融的配搭。故事的发生地,大多都在北京。国贸、三里屯、和平门、昆仑饭店、Jazz Ya……一幕幕文字间的场景转换,满是画面,让我的脑海随之穿梭、向前。合上书,仿佛看了一部漫长的人生电影,那些人在我的城市或许也曾与我擦肩而过,而我们都不知彼此的故事,同时,自己也都无法预知将要走向哪里,将要如何散场落幕。我喜欢这个故事的主旨和立意,那就是关于“爱”和“被爱”,“永久”与“孤独”。这种力量的抗衡,这种情感的负荷,这种必将由生至死始终与我们为伍的情怀,是小枝、许友宁、Chloe、和我们,每一个都与之相伴的。这些不动声色的纠缠,早已渗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或多或少,或松或紧。于是我们在爱里成长,在爱里犯错,把爱当做武器刺伤可以爱的人,却又将它化为蜜糖,融入时光,存进眼眸和心底。我们习惯用“爱”,填补寂寞,然后用“被爱”,肯定自己的价值。可后来才慢慢明白,看上去拼命爱着的我们,其实并不懂得何为爱,如何去爱。就像书里的小枝与许友伦,他们这场爱情的地震,跨越了两个生命最炙热的时光。时而勾走全部的精力,彼此失魂落魄,又时而双双以为不再需要爱的补给,可以有勇气轻描淡写,寡淡一生。可事实上,我们谁都无从逃离命运布下的网,有些事,其实一开始,就能看到结局。于是惊心动魄的拉扯,被时间不声不响地消磨成不露痕迹的一场季风,掠过心头,也略过人生。小枝在爱情里踉跄走过很长的孤独,许友伦则在“过去”与“将来”的不断抗衡中,将原以为一往无前的悸动,归为养分,供养终将到来的成熟。而故事中另外的每一个人,也都因“爱”这件事,而谱写完整自己的命运。就像千里迢迢奔赴一场告别的武锦程,就像与所有人为战守护“忘年恋情”的Chloe,就像用所有错过误打误撞一份圆满遇见的朱莉,甚至,是嚣张跋扈为爱而战的陆薇,每一个“在爱着”的人,都如同张开双翅的勇士,无论作战时长,无论结局输赢,他们的前行或后退,都拥有无数的理由,而正因如此,是否永久,好像也都没那么重要了。我想,我们去过的地方,读过的书,遇见的人,都缺一不可地推动我们走到今天。那么又何谈失去,何谈错过呢?就像那句话: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对的人;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已经结束的,已经结束了。因此,放手去爱去相遇吧。就算这世间难寻一份永远,但或许我们都已在那些幸福温暖的时刻中,凝固成了别样的永恒。就像秋微说的那样:保护好自己内心那一定存在的纯良。当所有人最终必定会离我们而去之后,那才是这一程我们能在最后留给自己最好的礼物,所谓,爱。

这不仅仅是一本小说

8月17日,带着这本《莫失莫忘》去上海书城签售会。这是我第一次在文字和电视网络以外的世界里见到秋微本人。感觉很亲切,还跟她拥抱了。很满足很开心!所以这篇推荐必须要补交一下了。从元旦到莫失莫忘上架之前的这一段时间里,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告别,我的情绪一直处在低谷。3月开始,好像天气慢慢暖和,再加上莫失莫忘的上架,突然生活一下子变得有所期待了。于是第一时间订了书,顺便还订了出游计划。就这样,带着莫失莫忘开始了一场与治愈的旅程。花了半个回来的行程就把莫失莫忘看完了。在此之前,好像因为有《莫失莫忘》的陪伴,心情就已经好了大半了。林小枝在和许友伦的情感修炼里,跌跌撞撞,一点点治愈着自己的敏感而柔弱的内心,也一点点的实现自我成长;武锦程为了欠林小枝的一个告别,来到林小枝的生活,十天。那十天,在我觉得可以胜过十辈子了。在这次去上海的动车上,又重温了一遍小说。看到动情处,又完全不顾旁边是不是有人流下眼泪了。跟看第一遍的时候一样,看到130页的时候,给自己留了一点喘息和情绪释放的时间,我知道这样的释放,也是一种治愈。书里有很多治愈心灵的话,比如[毕竟,对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不论是接纳一个人的出现,还是,接纳一个人的从此不见。] [遗憾是一件好事,当一个人感到遗憾,至少代表着没有了恨,也说明,内心中,期待和恐惧在某段停歇时一度达成和解。只是,要如何安静地放置,则又是另一番未知的苦行.] [永远也不要瞧不起你从未真正拥有的生活,永远也不要瞧不起你从不真正了解的人群。] 在这里就不一一摘录了。所以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小说,更是一本治愈心灵的书。PS:签在留有泪痕的P131:好好的啊!秋微

未来不迎 当下不杂 既往不恋

买这本书是因为在简介里看到了这本书虽然是一个爱情故事,却有十年的时间跨度,并且是从2003年的sars开始的十年,这几乎是铭刻了我们的青春的十年,sars、地产泡沫、汶川地震、奥运、动车事故、北京暴雨。很奇怪,非典那一年我正高考,许多人因此对于非典无法忘却的记忆是我们每一次走进考场都要被量一次体温。而我对于非典最重要的记忆却是一篇文章。刊登在某一期的《中国青年报》上。我至今觉得几乎没有什么文章能够超越我读到的那一篇,也因此因为记不清标题而无法再找到那篇文章成了很大的一个遗憾。那篇文章的大意是一个男生在非典开始的时候,本能地想起了分手多年的前女友,于是通过所有的共同的朋友圈子去找女生的联系方式。最终只是短信问了一句你好吗?文章的最后男生写了一段独白,大意是说,几乎是在知道这场灾难的第一秒钟我就想知道你过得好不好,在那一瞬间他自己也惊住了,时隔多年,对方就像是种在他心里的一颗种子,他几乎是出于本能地想要保护它。当然,原文比我能记得的感人多了,我记得我是边看边掉眼泪的。这篇文章几乎成了我对非典最重要的记忆。而也正因为它,sars在我心里一直有一层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我第一次明白原来人和人之间的牵挂可以那么深刻而绵长。所以我非常想读一本有sars做背景的书。《莫失莫忘》里的男女主角便是在sars期间认识的,然后分分合合四次,最终依然是天涯海角的结局。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书里的女主角小枝是怎样度过这十年里的每一天的,以及如何在经历了和男主角许友伦一次又一次的分离后对未来不怀有任何恐惧的。她和许友伦在sars时候认识,同居过一段时间后分手,重逢,再分手,她和别人结婚,离婚,再次重逢,再次分手。就这样十年度日如年般又弹指一挥间结束了。陪一个人挥霍十年到底是不是一件令人恐惧的事情?还是一件让人抵抗恐惧的事情?这真让人迷惑。但不论是被制造了恐惧还是抵抗了恐惧,十年,真的会像一颗长满了藓苔的石头,那些藓苔会和石头经年累月中长成了同一个生命体。以至于此后数十年的人生里,看到每一件不相关的事物时,都会在心里拐过数十个转角而联想起对方来。但是科学又说,人体的细胞每一天都会更新,因此如果你经历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去过了不同的地方,你所看见的事物不断地被延伸了,那么你就有可能每天都会裂变成了一个新的人。因此不要害怕那些过去在你身上留下的印记。他们终究会被新的细胞取代。或许,用文艺一点的话来说,时间真的是万能的神。再深的爱也会烟消云散。再深的痛也会云淡风轻。在与时间的较量中,它永远会用出其不意的结局告诉我们,我们永远都是输家。最近和朋友聊到很多过去的事,我第一次对于过去产生了不那么执着的态度。人当然是依靠过去才成了今天,然而过去对于现在的意义一定不应该是一种牵制,否则我们走到今天所经历的所有的磕磕碰碰便丧失了全部的意义。然而我们又确实是应该为过去找一个妥当的位置安放的。或许,对于过去,我们最好的方式是告别。温柔地告别。正如《步步惊心》里,我印象最深的画面是八爷握着若曦的手说: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往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2014最后一天读完的书

当初一本《女少年》让人记住了秋微,这本《莫失莫忘》一改女少年的文风,起初读的很艰难(每个人都是比较容易接受符合自己表达习惯的文字吧……今年养成的习惯让我坚持着空下来就翻两页,读到后半段已经完全沉浸在其中了。羡慕初恋到结婚,感情一帆风顺的人,但其实更喜欢感情经历丰富一些,毕竟会有更多的更深的体验,这是其他事情无法给予的。准备再读一遍再来评…

亲爱的路人

我有一个习惯,每年的旅行总是从四月开始。人间四月天,春光乍泻,一年中流逝最快的时光。如果说去年的主题是Gap year,那么今年则是「相逢」,无论是与一个人的重逢还是与一座城市的重遇,都是新的体悟。而这次,随身带的旅行书便是秋微的《莫失莫忘》。用一个跨越十年的故事陪伴我的一场旅行。“我相信,一个女人,只有自己跟自己相处得很好,才能跟男人相处得很好,才能跟外部的那个由男人主宰的世界相处得很好。”无论是阅读,或是行走,都是一种与自己相处的最佳方式。十年,夠改变一个人,夠完成一两个梦想。十年,足夠让一种流行徹底毁灭,让一片海洋又推进大陆。十年,让很多人和事都在风云中流散,让一个人失去照片上在他前后左右的所有脸。十年,够哀哀乐乐无数轮回。而书中这段十年的感情心路,是那些人物的一整座青春啊。缘分要转几个弯,才证明他们不会走散。而终究,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接受孤独才是生命的底里。林小枝,许友伦。是他们让我愿意相信,在时光的不远处,一定有一个在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正赶来与我相逢。“人这一生,有些很深的因果,并非是一些表象能解释。所以,反过来说,被拖欠,被辜负,有时候,未必不是好事。”正如故事中许友伦所说的:“其实,任何人要接受另一个人的后半生都是蛮大的工程。”曾经我们都会觉得有一些人对我们来说很陌生,或者觉得他可能只是一个路人,但却因为相识相知却成为了我们最亲爱的人。而那些我们以为这一辈子都会是最亲爱的,却到头来只是一个路人。因此,“如果真的爱一个人,就是接受他的全部。包括接受他的离开——假如离开是他的需要。包括接受他决定换一个活法。”终极神器还是自己那颗修炼得见了就做做了就放下了的混横明强的心。情感生涯是每个人一生最好的修行,能安放好情感,就能安放好人生。“人一辈子,最不可辜负的,就是自己。”除了自渡与渡人,其他毫无所有,毫无所谓。秋微曾说她喜欢赵薇的一句听起来很有禅意的话:“生命是大悲伤加小高兴”。她自己又加了一句:“生命是大迷惑加小新奇。”很多时刻,虽然我不确定我的大悲伤或大迷惑隐藏在哪个角落又是为了什么,但却会常常因为某一瞬间的小高兴和小新奇,让我觉得生活其实待我们不薄。时光在去去而来的过程里,带来的都是礼物,不管那表面上看起来是喜讯或是噩耗,所有与时光相关的相逢,都是跟生命骨血相连的雕刻。不是么?奶茶在新歌《亲爱的路人》中唱道:“总要为想爱的人不想活,才跟该爱的人生活。那时候只懂得爱谁最多,忘了谁最懂得爱我。对的人会成为一对,因为再不怕犯错。让最爱的人错过,才知道最后爱什么。来过走过,是亲爱的路人成全我。”一切请珍惜,一切将吹散。感恩陪伴我一趟旅途路的这个故事。谢谢。

如若遇见,亦不惧告别

四月一号那天如期收到秋微的新书,那是我第二次在四月一号收到她的书,第一次则是07年的时候,《流言,流年》。在别具意义的这一天收到秋微的文字在我看来就是一场“因缘”。书到的前几天网上已有了《莫失莫忘》的评论,我略微扫了一下没太在意,谁愿意被“剧透”呢!新书很有质感,翻开春意盎然的封面,看见秋微的照片,隐约记得那是给杂志拍的大片吧,第一感觉即“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就没多想了。哪知读完整本书,反复看了后记,又翻到最前面的“非典型开场”,才懂得徐志摩的《沙扬娜拉》在书中如影随形般的存在着。作为“微迷”的我,因为长久以来对她的文字的追随,在阅读时便自然地要求自己客观不要盲目。也许是对自己过于苛责,一开始,熟悉的用笔,小人物“我”的最初遭遇,伴随经典的“秋式”画面,美景、情侣、背景音乐,小幽默,各种地方特色口语名词,不经意散落的“秋式”名言警句,换做不那么熟悉秋微的人一看,立马臣服。而我直到看见“武锦程”的出现,才让自己有渐入佳境的感觉。主角叫林小枝,和注定出现在她生活里的男人许友伦,在十年的青春岁月里,大大小小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经历了四次的分分合合,关于“告别”的故事。的确,这不是爱情小说,归根结底是在讲人性。请相信我,这绝不是一本“心灵鸡汤”。只要你回首过去十年我们所共同经历或参与或关注的生活,从SARS到水漫北京,天灾人祸之前之后,我们周遭的变化,自己的变化,不论是否自我修炼得道,终要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告别”。我从来不会只关注喜欢的文字而不去试图了解作者的背景和人生经历。于是,在书中,不管是否“假作真时真亦假”,我能清晰地读出《红楼梦》,张爱玲,罗大佑,许巍,李白,梵高,陈丹青,室内运动,闪婚闪离,大提琴等等人、事、物。脑子里还能跟着作者的文字走向立影各种八卦现场和影视画面,比如,央视体育频道的“抢麦事件”,《欲望都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对于人物的解读,我认为武锦程是林小枝生命中的灵魂伴侣,给予了她新的生命启迪;许友伦则是生活里的,是现实的。林小枝在后来从事的艺术创作作品我很喜欢,很有创意,很浪漫。有一点我很想跟秋微强调,每次许友伦和林小枝在对话里的港腔一出现,我耳畔总会响起星爷的“哈哈哈哈”,我有强迫症吧。。。我在五号凌晨将近一点读完整本书,过程中几度差点落泪。《莫失莫忘》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平静,柔软。 故事结局男女主人公没有在一起,那又如何?秋微已经用这本《莫失莫忘》再次证明了故事性强的小说写作功力。小说的核心是善意的,整个故事架构无不用爱作支撑。能触动人心的作品就是好作品。我最想分享书中林小枝说的那句,“要把每次告别都当作是最后一次,因为'每一次'本来就是每一个'最后一次'。”珍惜当下所拥有的爱,并不吝惜地去给予爱。如若遇见,亦不惧告别。

时下最酷的分手

你要喜欢一个人,不管用嘴巴说,还是用行动说,都大大方方的走过去、看着人家眼睛告诉ta,你要分手了,就干干净净,别跟ex以朋友之名、有事常联系、没事互问好把寂寞空虚误会成"前度真好我忘不了"。自己的心都不肯痛痛快快拿出来,就别再一边算计得失,一边埋怨:旧人不在、世道窄小、真爱难找。男女适用。这是我蹲马桶接完前男友电话后用十秒钟迅速写在微博上的话,如果新浪微博没什么字数限制,如果圈他名字出来不会把自个儿显得那么掉价儿的话,我想我一定就这么做了。仿佛委屈了四年终于有了掴他一巴掌的力气和畅快。爱情里那么多弱者和蠢蛋,我多庆幸你不是。聪明就是懂得见好就收、翻篇儿走人、流水不回头。我一直以为这是时下最酷的爱情里的分手。有一天,我在咖啡馆遇到秋微,她讲了一个关于她自己的真实故事,然后静静的说,雨淳,我告诉你,我们现在能像现在这样坐在一起,我们前世一定是有着某种缘分。” 尽管,诸如此类因缘轮回的事也并不是第一次听说,可是那一刻,我就是真真感受到了某种磁场的存在,仿若前世黄沙尘土中,我们认识。“爱或者憎一个人,相识一场都有因果,皆因缘分,如果、以后,你真的再也不愿与ta遇见,唯一的办法就是给你们彼此一个善终。”说实话,一个二十几岁偏爱哲学的理科生,这些在纸上见过的话,竟然轻轻松松就说服了我自以为懂得如何趋乐避苦的脑袋的认知,不得不对一些事情发生重组后的新认知。真的再见不是不联系,是不再牵绊真的忘记不是撂狠话,是不再波动真的放下不是不甘心,是怎样都无所谓比起来心的放手,撂狠话装酷和死缠烂打一哭二闹是同出一辙的没出息——都不是真正的告别看到莫失莫忘这书的文案的时候就彻底被打软肋了。一口气把书读完“你是否也有错过的挚爱?有些人,没有在一起,也好。如何遇见不要紧,要紧的是,如何告别。”我不知道你是否也欠下自己一个告别——是的,欠,自己。最后,我喜欢秋微这样的女子,把情感收得如她的节制的字,仿若多一笔都是铺张浪费,会抖落小聪明也会适时给你看她的大情怀。饱满的性情搭配伶俐的脑子最关键有颗知冷暖的心,多难得的好。最最后,送上特别喜欢的一段话。爱是一生最好的修行,能安放好情感,就能安放好人生,如何被爱比怎样去爱更值得学习,毕竟这一生所得都终究是一场命运赐予的“善缘”。

所有的爱情都不过是因为刚刚好

所有的爱情,都不过是因为刚刚好。时间,地点和人,都,刚刚好。像是一切都只是为了这次相遇。只是,当这些所有的天时地利都退却之后,我们要怎样才能维持自己的爱?成全自己的心?能有幸能够遇上那十年美好的时光不管结局如何也许,我们也只有莫失莫忘才能对得起,十年前的刚刚好的遇见。

莫失莫忘

1刚结束一段五年的恋情。2无常。3否定了他就等于否定了自己的青春。4回归,接纳,面对,成全。5时间会是一剂良药。6虽然:不欢而散但是:回忆仍有温暖7霍乱时期更容易产生真挚的感情。

想看

不错的书,可惜我没看过。听朋友推荐过,跑来看看。不错的书,可惜我没看过。听朋友推荐过,跑来看看。不错的书,可惜我没看过。听朋友推荐过,跑来看看。不错的书,可惜我没看过。听朋友推荐过,跑来看看。不错的书,可惜我没看过。听朋友推荐过,跑来看看。不错的书,可惜我没看过。听朋友推荐过,跑来看看。不错的书,可惜我没看过。听朋友推荐过,跑来看看。不错的书,可惜我没看过。听朋友推荐过,跑来看看。

没有想象的好

已经很久没看关于爱情的小说了,开始看的时候兴趣没上来,导致到现在才看完。不过看着看着就迷上了,就像在听别人诉说一段往事!虽然整书都围绕着林小枝和许友伦来写,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写林小枝与武锦程那段。尤其喜欢那一句——“早知会结束,又何必要开始。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就不会有苦。”

那是我们都回不去的从前

十年,一个人的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如果我的人生还能有一百年,我一定抵死和你继续纠缠,可惜我的人生没有一百年,如果我知道最后的结局是如此这般,一定在最初的最初都不要和你相见。似乎“此事古难全”是一条必由之路,路上落英缤纷,一路到头,满地是不至于落寞的遗憾。是的,遗憾。最初的这段话就让我知道,这不是一本能够温馨圆满的书。有些人,没有在一起,也好。在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还是不屑的,相爱不就是为了在一起,如果不,又何必相爱。说实话,我最害怕的就是回忆,因为回忆里总有遗憾,遗憾的是那些我们再也回不去的从前,从前是个遥远的词语,林小枝和许友伦的故事开始于回忆,但是最初开始的时候谁又会知道两个人会经历怎样的十年。最后的最后,两个人终究还是没能在一起,但是我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执着,忽然觉得,这样的结局也好,时光止于最美好的光年才能在后来的日子怀念。只是不知道你是否记得昨天,我们一起走过的那条街,到如今你已不在我身边,但你依然是我这辈子最思念的人,未来的日子你有你自己的路要走,不知道现在的你是否寂寞。

看别人的故事,修正自己的爱情观

推荐一本刚看完的书,秋微的《莫失莫忘》。女主是个典型的文艺青年,通过描述一段历经近十年的分分合合的感情,不止一次的追问、反思、微调自己的爱情观。恋人之间的对白很真实,道出了恋爱各阶段男女之间的心理变化。也不禁让我反思,是否对爱情、对曾经爱过的人有些苛刻…好久没看过这种感同身受的情感故事了,很真实、很耐回味!我觉得我们这些70后、80初的很多女孩,尤其是有些文艺情结的女孩,在对爱情还懵懂的年岁,因看了太多琼瑶、席娟、亦舒的爱情故事作为情感启蒙教育,所以爱情观总是有些虚幻不真实。对爱情的理解过于理想化,对爱的另一方会有过高期待、过多苛责。这本书带给我们更多回味的空间,让我们离爱情的真相更近些!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大多平淡无奇,经不起太多的大风大浪。死去活来的那种爱情更是少之又少,因为谁都很难成为谁的唯一和不可替代。我觉得有文艺情结倾向的人,要切记一句话:nuo zuo nuo die。在这个视爱情为奢侈品的时代,爱情更为脆弱,经不起太多的“考验”和“折腾”。且行且珍惜吧!

错过不是过错

写这篇字前,我去盛了一碗酒酿,之后打了一盆热水,将双脚浸入其中,即便外面雷雨交加,身体与心里却是暖的。最近,手边有很多书,有一些被冠以“畅销”书籍的噱头,跟风购买的人想必不在少数,有一本书号称全民闺蜜,教导姑娘们如何泡男人,将泡男人当作了人生唯一的头等大事。因着是旁人送来,也便客气收下,翻看几页后,毫不犹豫的扔进了垃圾桶。内容低俗,我委实不明白这样的书为什么会大卖,亦或者是我个人的问题,没有欣赏的触觉。爱与憎,一向分明,不屑于敷衍。对待书籍,更是如此。写字这回事,说白了,对于我来说只是消遣,我并不曾想要以此取悦谁,或者取悦自己,只为纪念,陈述,表达,皆来源于内心。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文化变得像快餐店,一家挨着一家开,都是一个味道。走进书店一看,满架子都是新上市的新锐作家,眼花缭乱,看起来却是一个比一个资深的样子。只是,资深与否,从来容不得细细研究,轻浮的人与字,自然抵达不了深远的内心。也无深刻可言。值得莞尔一笑的是,越来越多的文艺青年,错别字满篇,却都在忙着出书。大约觉得文化越来越贫瘠干渴,想要向世人证明什么,再加上书商推波助澜(之所以说是“书商”,是因为我偏执地认为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应该懂得“书商”与“出版人”有着本质的区别),于是貌似全民都在写书出书读书,三字经背不全的号称烂熟四书五经。殊不知,真正潜心研究黄帝内经的科班生捧着康熙字典说,我不过是初学者。只是如此反复循环,文化变得更加贫瘠干渴。迫不及待通过各种渠道向世人宣布自己的好,写几句诗是才子,有几个钱是财主,收到一束花是真爱,几十平蜗居是豪宅。认识一个人,有着园林一般的私宅,却笑说乡下人住的地方宽敞了点。有的人只相信自己的好,却质疑别人的好,别人扔掉的,他捡走了还要问一句,你缺不缺?  每个人阅读的方式与选择也是与内心的价值观一脉相承的,就好比你永远解释不清楚你不懂的东西一样。如果说书写是作者呈现自己的价值观,那么文字便是读者抵达其三观的桥梁,一个内心狭隘的人,即便辞藻如花,也是井底之蛙,海阔天空对其来说只能是纸上谈兵。优秀的出版人寻找优秀的作者,除却相当的写作能力,作者的个人品质与书的品质同样重要,如若得不到认同,必然会迎来失败。用在与人的交往上也一样。这是我欣赏一些编辑与出版人的地方,做事与做人并无太大差池。  雨下了数日,一直断断续续,阅读的空隙,我时不时会起身去切个橙子吃。《莫失莫忘》是我看的关于秋微的第一部作品。书中讲述了一段在十年里分分合合的感情,与其说是讲述了一段感情,不如说是道出一个女子十年以来丰沛的内心与情感心路更为贴切。“始终觉得,情感生涯是一生最好的修行,能安放好情感,就能安放好人生。心之外的事,都可以不是大事。”这是非典型开场中的一句话,我至为喜欢。是的,心之外的事,都可以不是大事。一件事如若没有放在心上的分量,自然无足挂齿。一个人,如若没有值得纪念的过往,放在回忆里平白浪费空间罢了。需要解释与澄清的感情大抵不够深刻,犹如那些说得清楚的爱恨,其实也没有铭心刻骨到哪里去。唯有一些晦涩又令人感觉窒息的情感,方知晓自己爱的能力与被爱的深浅。即便有些人,在最后以告别的姿势离开,待回忆扑面而来时,给予内心的也是一种暖。需要去恨的人与事,最后都敌不过时间与流年。小枝与许友伦的开始,大概是最平淡无奇的相遇中的一例,彼此在一开始谁都不会想到与这样一个人在一起。但世间大多平实的感情在一开始都是平淡无奇的,因那些惊心动魄的感情,向来都是中看不中用的。虽然作者说在最初设计故事发展的时候为男女主角设计分分合合的“社会原因”和“环境因素”多达四十几种。可是阅读起来,那些字字句句如细细的一根针,深深刺到你的心里。我甚至不再怀疑有些写作的虚拟性,反而被那样一种沉静的叙述打动。十年,人生并无几个十年。我的闺蜜说,修一个十年,再修下一个十年,也不过修三五个十年,便是一生一世了。只是,十年里,我们不能够笃定与自己携手同行的是同一个人。因生命毕竟是一场无可奈何的永夜,桃花来来去去,昙花还没有开,即便十年二十年,有些天意总是不可逆,有些人总是会错失。有些失去并可怕,最为可怕是失去自我,一蹶不振。“人一辈子,最不可辜负的,就是自己。只是,很多人分不清生命是‘不辜负自己’,生命是‘自私’。”小枝与许友伦分分合合的十年里,关于小枝内心的那些情愫,以及那些呈现在爱情面前的秉性与心性,在作者的笔下呈现出一种无比淡定的铿锵,虽然她也曾咆哮过,也曾甩手就走过,也曾哭过,但是难得可贵的是在经历过这些之后的从容。很多小说的叙述将字句用在事件的发展之上,而这本书的叙述更多的是描述那些细腻的感情变化,以及人性。即便是从小细节引发的议论,亦不会空洞,看出写作者的深度与内心对待感情与生活的态度。很少标注,却在这本书上密密麻麻标注出很多。值得阅读的书籍不多,值得阅读第二遍的书籍更是少之又少。而这本《莫失莫忘》,我知道它会在而后的岁月里被我再次拿出来翻阅。并非是这段十年里分分合合四次的感情吸引我,而是关于作者的陈述,那种关于文笔的修养,在平淡中有着出奇的光彩,而那些坚定的观点则是来源于对结论的清晰,对结论有清晰的肯定需要有对生活与感情透彻的态度。折射出来的光辉,有吸引别人的地方,也有着自己确信的地方。  除却小枝与许友伦,故事中的Chloe的个性同样吸引着我,虚伪而不骄矜,对于自己想要的,有着无比的确定性,并愿意为之努力而不放弃,最后成为朱太太,亦是一生的圆满修行。对于不曾认可自己的人,也从无放弃过,时间会证明一些感情的真假与深厚。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小私心,但只要内心自始至终都是纯良的,那些小小私心又算得了什么呢。不得不提的是朱莉,其父与家庭带给其优渥的生活环境之外,并没有使她成为一个一无所知的大小姐,反而对生活与情感有着无所比拟的聪慧,不轻易试探人性,亦不会委屈自我,仗义与包容兼备。在处理大小事情上的从容与淡定,一一折射出品行与个性。能令一个女人凡事就事论事而不是对于所有挑战与失望投掷太多个人情绪,这需要时间的历练与沉稳的个性,并需要一定的格局。可见圈子的重要性,今日还与一个朋友讲起此事,一个人的内心势必与自己所在的圈子有着密切的相关性,除却家庭与生活环境,有着什么样的老师与朋友尤为重要,因做什么样的事情有着什么样的态度与生活方式会在一个人身上留在痕迹,那是怎么修饰打扮都掩盖不了的。大概是很久没有看到触动到内心情感的书籍,我在凌晨依然无法睡去,想起自己的十年里遇到的人与事,想到那些清清楚楚却又情不自禁的陷入。人与人在初始相遇时,谁都无法预测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也不会知道即将经历什么,或者在下一个十字路口上演与谁的相遇。可是,我看到回忆里错失的那个人,心里还是微微的感知到疼痛,曾经熟悉的笑脸不再,曾经熟悉的体温不再,爱过,又错失,不能说是谁的错。我在这春天最后的荒凉夜色里,回想起曾经那一场庞大的沦陷,越发失去睡意。感情路上灯火不明,忽明忽灭,这样一路兜兜转转,看见的全是风景,却停不下来,因为没有可以落脚的地方。反倒渐渐看清楚了一些感情的纹路,只是很多事,如禅,不可说。心中明白所有的大起大落,只是因果。如今回想起来,心中依然有着些许温暖,我愿意相信那些错失的人与爱,都是一场场“善缘”。因始终相信,有爱无恨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生活。

莫失莫忘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耳机里一直循环播放着《十年》、《富士山下》和《再见二丁目》,甚至放任自己泪盈于睫。虽然这些年来我早已自嘲是虎背熊腰女屌丝,可是我还是在秋微的文字里一层一层卸下伪装,纵容自己陷入那个早已被我舍弃的文艺女青年状态。 “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 还可以问候/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情人最后难免沦为朋友/直到和你做了多年朋友/才明白我的眼泪/不是为你而流 也为别人而流……

开头很像《倾城之恋》,后面才发现其实是彻彻底底的张小娴风格。

不得不说,作者的确是才女,但她太喜欢把自己的文学素养在作品中明显呈现,既追求古典浪漫,又想摩登时尚,追求的太多,到头来我竟不知她要讲述什么。我以为,作家的素养是嵌于作品的灵魂中,而不是在表面。开头很像《倾城之恋》,后面才发现其实是彻彻底底的张小娴风格,长相普通内心清高的女主,钓到钻石王老五却不满足,玩各种文艺敏感,一次次分手。各方面都平平的女子却奇迹般一夜间成为富婆,地位迅速逆转文艺女青年开始了奢华的生活,仿佛因为暴富,她亦显得高贵,从前的寒酸也变成一种情调。但是,起码在张小娴的小说里我能看到女主的努力,而在这本书里却看不到,没有任何特长姿色平平还仇视家人的女子可以轻而易举成功?作者在为谁做梦?

不矫情,真实有力

1周-7天-公交车上-下班回家的床上-急切盼望的心情-震撼于语言的魅力,能将甜蜜愤怒悲伤喜悦等种种心情和感觉描写的这么深刻细腻而真实,让人感同身受。做一个多情的人是极好的,性格理智的人生活里总是多计划多目标多重结果,然而忽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及对方的感受,秋薇,这位作者一定是一个多情的女人,不然怎么会把这样一个连当事人都觉得其实也没什么好写的故事一气呵成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并让读者为之感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艺术家最幸运的事就是把情感转化为气韵传达至作品。很多时候,才华是情感的替身。基本功可以练习,情感才是艺术的源头。内心没有丰富感情的人,再熟练也只能是工匠。多情是上天给一个人最好的礼物。曹雪芹倘若不是多情,又怎么能写得出“石头记”。明清时候比曹工遭遇更惨,文笔更流畅的不是没有,怎么就没有人出其右。窃以为“用情至深”是其中最重要的秘籍。“用情至深”的人,在这个追求物质社会的今天,跟以前比起来,可能没那么多了吧。用情至深,用于爱情,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表达,应该就是在某个阶段,深刻了解对方的行为习惯,将对方与其他的男/女人划分到不同的区域或者说有一种独一无二的感觉,别人永远取代不了,若不能最后终成眷属,他会真实的希望对方一定要比自己过的好,若幸运的在一起,他便会甘愿为她做牛做马,细心周到照顾她,不让她受到半点委屈吧。小枝和许友伦最后还是没能在一起,看起来是各种外在因素的阻挠,实际上呢,我认为一开始是爱的不够深,不够彻底,书里也说到,双方任何时候的挣扎和争辩,纠结,到最后都能归结到爱的不够彻底的原因上,若爱的够深,任何的纠结都不会纠结,当一个人心底里的声音就是,我非常非常爱这个人,我一定要跟他结婚,一定要跟他永远在一起,当这句话最后在自己的心底亮牌的时候,还会去诋毁对方,责备对方吗?但是到后面,小枝在法国生活了五年之后回国,再次见到许友伦的时候,他们还是没有选择在一起的原因,我也不太明白,也许是这份爱分分合合太多次,已经习惯于每次各自的不解释的默默离开,而对于要永远在一起的这个结局已经不那么在乎了,也从来没有习惯去提,去想象。

相知才相别

手中《莫失莫忘》厚厚的书不知不觉中已经瘦到了仅剩一张底页,望着那个表示结束的结尾,久久的,思绪流淌。心中久久不能停下的,是那句“人生中,最好的告别,就是没有告别”。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也就有一千种告别。“告别”,有着无数种的解读。相知才相别,是最美的一种解读。看着秋微细腻清潋的文字,很难不纠结于小枝和徐友伦的合合分分、分分合合,他们的爱情经受了那么多的考验,或灾难、或信任、或自尊……恩爱甜蜜有过,冷漠相对有过,相濡以沫有过,相隔天涯也有过。天意在他们感情天空始终盘旋,他们慢慢靠近,慢慢熟悉,最后彼此相知,即使多年不见,也可以一直记得彼此的食物喜好,可以凭直觉感知到对方的存在,可以看一眼对方的名字就心颤一下。然而,故事的最后,两人终究没有在一起,他们的告别,却是个没有告别的告别。就那样,静静地从心底告别了相伴十年的彼此,默默祝福。后来的后来,彼此人生没有交集,后来的后来,彼此成就了对方的人生。我欣赏这种“相忘于江湖”的结局。曾记得,《仙剑》中淡然的晋元哥哥说出“相爱不如相知”的时候,我的心中顿时升腾起无数的不满。最不满的,是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够在一起。年少的执拗没能阻挡岁月的成长,时间一点一滴的告诉了我答案。看着家里的爸爸妈妈一天天变老,学生时代的朋友一个个谈婚论嫁、天南海北,曾经的、身边的、以为是永远的一切都在朝着无法想象的结局走去,我在时光的沐浴中,终于明白,每一天的一切都是会告别的,唯有系住彼此的灵魂,彼此相知,才能恒久。即使相忘于江湖,即使没有告别,也是,一种最美的善缘。没有他,她,它,我们依然可以惬意、徜徉。因为,在人生的某个时刻,想起曾经的所有,默默祝福,淡淡欢喜,就已足矣。因为我们彼此相知,因为我们早已经在一起很久很久。因为,人生中,最好的告别,就是没有告别。

接纳自己,才是最好的温柔

当身边一帮90后在谈论太子妃这样的荒诞网络剧时,我刚看完秋微的《莫失莫忘》,耳朵里听的是齐秦的《悬崖》。突然间觉得自己有点老派,的确,作为80后,和这些90后是相离甚远了。花了三天上下班身处地铁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走路的时候,吃饭的时候,不经意间都会想起这个叫做许友伦的人。或许他是从小枝视角铺展开的人,所以有更多的幻想空间。面对四次分合,他是如何想,他的态度如何,就像揣摩曾经交往过的男性朋友一样,我在看书的过程中思考最多的反倒是他对这段感情的看法。如果从秋微的文字跳脱出来,只是单纯地看这个故事,用更符合我目前现实的观点,我会认为他只不过渣男一枚。喜欢和不同女人搞暧昧,软弱,反复,会毫无顾忌地在自己女朋友面对接受chloe勾着他的脖子,会对杜薇说“你太棒了,爱死你了”,不考虑女朋友的想法,不逃避其他女人的示好,做了错事后不愿道歉,种种种种。对了,还搞失踪。渣男的几大雷区都一一踩了,这个香港男人哪儿好了?故事里的朱莉是看得最清楚的,她一开始就不看好许友伦,说他女人缘太好,又不懂拒绝,后来他包养了女明星,则批判他虚荣。在林小枝的人生重要关头挺身而出,一切安排妥当,不遗余力,可以说小枝的人生很大部分都是靠她一手提携。而自己的婚姻,也是看得清道得明,该分手分手该结婚结婚,对父亲的二婚从排斥到原谅,真性情一览无余。所以这个角色才是我最喜欢的,富养的女人,大气、直率,敢爱敢恨,接地气。再说我们的主角,林小枝,朱莉的评价有这么几个关键词:自己人,矫情。哈哈,太合适了。除了纯良,还有其他什么呢?似乎秋微自己本身就在弱化主角,她从不同侧面来挑主角的毛病。疏远家人,没有太多能力,因为利益而投敌,暴富后的纸醉金迷……最大的问题,文艺病,十年感情纠缠,戏剧性的闪婚闪离,都是太文艺使然,陷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管不顾。说了这么多,然而我还是爱它的。因为这就是世间众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他人的评价只是评价,每个人还是按着自己的活法来。我动容的是小枝的心路历程,十年世事沧桑,SARS,张国荣去世,汶川地震,“世界末日”,秋微把人物抛到真实的社会变迁之中,任其自主沉浮。Sars那年我在小镇读中学,没有被隔离,也因年少无知而无感;张国荣去世那天,初三,参加数学奥赛,那时候还不了解他(泪目);汶川地震,大二,正式交往的第一个男朋友来我的学校看我,一起边看电视边哭;2012“世界末日”,研三,忙着实习,无感。时间就这么一溜烟过去了,一部分记忆被留存下来,一部分毫无意义的早已随风飘散。不得不承认,自己身上也带有小枝那样的清高式任性,别人都是世俗的,只有自己出淤泥而不染,哪怕走错了也事出有因,际遇之门总是为自己敞开的,结局总是好的,不努力也没关系,因为有天分。错错错!那是小说,尽管她事业一路风生水起,最终应许友伦的想当然成为艺术家,存款想必还是七位数。但是秋微对小枝是批判式塑造,小枝的个性着实是不可取的,连地下室的房租都交不起,不怎么漂亮,能力也不突出的毛头小姑娘,能摇身一变,成为国家干部女儿的闺蜜,成为香港金龟婿死心塌地爱护的女友,成为知名旅法艺术家倍加呵护的“小兔子”,成为艺术家……用秋微的话说吧,“对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我想说,接纳自己,才是最好的温柔。

我不允许自己难过太久

说到喜欢的作家,除了亦舒,自然要提到张爱玲。张爱玲的作品,只在大学时读过,一上班便完全抛弃了。那种弯弯绕绕,九曲回肠,实在不适合长久沉吟。对她两部作品印象深刻,一是《半生缘》,只觉得自己活脱就是顾曼桢,时刻准备着凄惶而绝决地说出那句荡气回肠的话:我们都回不去了。虽然对《半生缘》如此迷恋,但并不喜欢,气氛太过压抑,女主角又如此不幸,终其一生,都没有扬眉吐气,就这样一直一直肮脏地生活下去。《倾城之恋》可算是张爱玲难得一见的明媚之作,风格洒脱,昂扬,女主角叫流苏,风情万种,骨子里不相信任何人,遇到一位可怕可爱可怜的对手,处在大时代的夹缝里,输不起,也不敢交出真心,直至要倾一座城,才换来一刹那的谅解,成全彼此的私心。尤其喜欢流苏那句话:你们以为我完了吗?还早着呢。真令读者自心底笑出来,拍手称好。铺垫了这么多,是想说说我们新出的一本小说,《莫失莫忘》,被媒体誉为加长版的《倾城之恋》,也算是向大才女张爱玲致敬之作。巧得很,小说的作者也是张迷,当年深受《倾城之恋》感染,觉得这个故事没有写尽。倾城之后又怎样呢?人在危时会选择相守,就像雷雨交加之夜,大家一起躲进山洞避雨,互生依恋,相濡以沫。待雨过天晴之际,看清对方,开始露出真面目,于是各自散去。《莫失莫忘》写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十年前,塔罗牌告诉她:如果你们在新年之前连续见三次,就会有至少十年的姻缘。一场SARS降临,他们相遇相恋在布满灾难的空城。十年间,他们历经四次告别,一再错过。第一次分开,在夕阳之下,她看着那对拥抱的身影,心想若爱足够的话,又怎会有怀疑?第二次分开,在这段异地恋中,她发现冷战比争吵更痛苦,索性主动告别。第三次分开,他身陷现实低谷,但生活并没有教会她接纳与容忍。第四次分开,十年沉浮让这份旗鼓相当的情感,不再暴戾尖刻,各自归还彼此。他们终于懂得,好聚容易,好散才是教养。整本书讲的就是两个字:告别。之前想用的书名也是《最好的告别》,但“告别”二字,总有一种悲哀的气质在里面,真实生活已经苦难重重,荆棘遍地,我还是奢望着能有一本小说,让人看到温暖,重生希望。想了N多个书名又一再否定,忽然一天灵光乍现,想到四个字:莫失莫忘。这是宝玉的通灵宝玉正面刻的字,背面刻着“仙寿恒昌”。而宝钗恰好也有个和尚送的金锁,嘱她若遇到有玉的,便是姻缘,金锁上恰好也有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这段看似完美,实则无终的金玉良缘,其实与小说要传达的主旨极其贴合: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四次告别,曲终人散。但,又怎样呢?这未尝不是最好的结局。为这本书拍了两支宣传片,请很多明星来谈“告别”。最喜欢的是柯蓝的话,她说,我是狮子座的人,绝不允许自己难过太久。洒脱不代表不疼,洒脱是放过自己,也放过别人。看到这里真是忍不住要为她叫声好。生活中大部分结局像半生缘,换来换去,兜兜转转,擦身将过未过,一回头,恍悟太迟,即使炽烈燃烧,全情投入,有些事永不再发生,有些人从此不相逢。最终的那个他(她),相貌学历性格才华均攀不上及格,不相爱不要紧,双方甚至毫无尊重,就这样,大半生已经过去。 既然如此,当初何必造成那么深的创伤那么大的扰攘。得不到的爱,才令人向往和回味吧。亦舒说过,只有怨偶才毕生痴缠下去。真正相爱的人,总是不得善终。这样想来,失去,放手,告别,真的算不得什么。五百年后,又是一番光景,谁晓得会有什么分别。相爱时不离不弃,分手后莫失莫忘。我不敢说这就是正确的爱情观,但至少,它成就的,是一场善缘。“无情”乃晨钟暮鼓当头棒喝,让你明白事过境迁,不放无益。别离,也可以是场欢喜。   

你永远不会知道,这一次会不会是最后一次

“你永远不会知道,这一次会不会是最后一次,你也永远不会在发生时知道,这将对你的生活带来怎么样的改变,例如,遇到一个人,改变了一段人生。我们只能用我们的爱情,冒一次华丽的险”——脚趾上的星光第一次看到《莫失莫忘》这本书是在北京东四环金地名京一家名叫DAWN的小店,很喜欢那家书店是因为那里定期都会进一些台版和日版的书,当然,价格也会相应的比较贵一点,不过我却很喜欢,对这本书情有独钟是因为其实这本书承载的是我的很深的一段记忆。四年前和自己深爱的初恋女友分手,我们拥有太多对方的第一次,以至于即使是现在那么幸福的各自,偶尔看到曾经的桥段被上演都不禁的唏嘘不已。那时,分手有太多的原因,有大学时候的不成熟,有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有家庭之间的差异,有价值观的不同,但是无论如何,这些,都不影响我深爱一个人,其实基本我们不曾吵架,分手的时候却是唯一的一次,我说,我和你约好,这辈子,莫失莫忘。然后我有了另外一个QQ,里面有个相册,叫做莫失莫忘,密码是她的生日。这个QQ,我曾经用来给她转载过一次邮件,而她却记住了。分手之后的第二年,她订婚,第三年,她结婚,第四年的今年,生了孩子。直到她结婚前的一周,我才给她发了一封信,题目就是《迟到了两年的信》。她对我说,看完之后哭的一塌糊涂。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只有一年,似乎却好像有十年那么长,因为,也的确经历了别人十年经历的所有故事。我庆幸的是,我们两人都拥有着对方最完美的回忆和印象,哥们说,最后没有在一起,挺好。正如同书中封面说的这样一句话:“当回忆时,心中仍旧生出温暖,那终究是一场善缘。”我一直觉得EX是会让人成长的,她能让你在你的下一任身上更懂得如何对她好,就如同电影《前度》的导演麦曦茵说,每一个前度,都是一次成长。抽过的烟 穿不下的裤子 过期的牛奶 撕下来的日历纸 用光了的圆珠笔芯 掉下来的书页 被拆毁的房子 花过的奖券 倒掉的汽水 清空的回收站 删掉的一行字 压箱底的旧书包 寄丢的信 夺眶而出的泪 纯真的青春ex是消耗品 不是纪念物。关于那些说过的爱你,如今想起,不胜唏嘘。爱情跟生活是两码事,把那个爱的梦做完啦醒来啦,就好好生活,为ex,为了年轻时候的那些故事,好好生活。的确,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感谢那个人,感谢她教会我们爱和被爱,铭记和回忆,甚至教会我们遗忘和宽恕。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好的去爱下一个人那些个夏日的夜晚,空无一人的大街,八珍豆腐,在马路中央疯狂的奔跑,巴黎贝甜的蛋糕,一起买的衣服的花纹,经常一起走过的那几条街,一起买杂志的书店,半夜里货车开过轰隆隆的声音,刺眼的路灯爱情只是一个过程。它不是一个结果。爱过了,也就够了。能够相伴一生的那个人,不一定就是你最爱的那个人。后来的这一年半里,我们只是会在节假日或者她的生日或者我的生日互发短信问候,有时候很长,有时候很短,去丽江的时候,也为她拍下过美景,去三亚的时候,我心怀惴惴,因为这里,是她蜜月时候来过的地方。不过我觉得,还好,我一直遵守了莫失莫忘的承诺,而她我相信也一样——她会偷偷看我的QQ空间里面写下的,会隐身来访我的人人网,会关注我微信朋友圈的每一张照片,当然,不再是女朋友的身份,也许只是一个错过的人,但是心底那份初恋的美好,是不会忘记的。买到《莫失莫忘》之后,我发了微信朋友圈,说,敬这四个字的书名。我知道,她看到了。

有时候,感情的事最不能感情用事了

看完一遍后,越看越想,越觉得很多地方值得回味。每一个人都是叶小枝,每一个人都有她的许友伦。这篇文章名字《莫失莫忘》,但是我却不明白为什么要叫<the best farewell>, 么不是<do not lost, do not forget>.再看到“十年间,他们历经四次告别,分分合合”,原来,farewell在这里。第一次动心,超市外,许友伦拍着叶小枝的脑袋说“没事啦”,叶小枝扑进许友伦的怀里。第一次告别,公寓里,叶小枝哼着《遇见》穿过许友伦和chloe,想着自己多爱许友伦多感谢chloe,多担心名叫陈白露的雪纳瑞。叶小枝说:我无法停止想念许友伦,我被我的想念折磨。第二次动心,海滩上,许友伦最后问“过得好么”,叶小枝脱口而出“不好”,拥抱,亲吻。第二次告别,房间里,叶小枝对自己也对许友伦说“友伦,对不起,我,回不去了”。叶小枝说:心里是满满的。悟出了一个道理,令人痛苦的,不是“失去”本身,而是,如何面对失去这个结果。第三次心动,山脚下,许友伦落魄,叶小枝发达,叶小枝问“有没有一点在乎我”,许友伦说“傻瓜”。第三次告别,旅店里,许友伦留下了他家传的玉坠和字条。叶小枝带走了橘子皮。叶小枝说:这一次的告别归为“不熟练”。对于许友伦的离开,我没有感到意外,我也没有特别的悲伤。我试着去理解许友伦的离开。第四次心动,灾区里,两个人相视一望,没有抱头痛哭,只是确认身份然后一起救灾。叶小枝生病醒来,幸福的在一起。第四次告别,办公室,叶小枝拿着陆薇的文件丢在许友伦面前,许友伦只是重复着“这是两回事嘛,再给我点时间”。叶小枝说,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我跟许友伦最后一次分手。接下来,叶小枝去了法国,参加了武锦程的葬礼。跟着老师学装饰艺术,完成了毕业作品。被大师“摸顶”,点醒了她的乡愁。回到了北京,跟着西城先生在“八重樱”工作室工作。接下来,在朱莉办满月酒的地下车库,叶小枝再一次看到了许友伦,只是,这次,他没有看见她。或许看到了,只是叶小枝不知道而已。叶小枝说:人生真是奇妙,有多少时候,在你身边的咫尺之外,有这样那样的人,跟你擦肩而过。即使有遗憾,又有多少“错过”会成为下一场圆满的修持,就好像《一代宗师》中说的所谓“念念不忘,终有回响”。我对他没有念念不忘,不是不念,而是,对他,早已不存在“忘”,所以,不必特地去“念”。再接下来,就是两个人书中对后一次正面对话了。叶小枝不知道许友伦对猫过敏,许友伦说自己从来也辩不过叶小枝。最后,许友伦用借叶小枝钱赚的50万拍下了叶小枝的《星空》,叶小枝把那个祖传的玉坠微调到画里。就这样,没有直接面对面的告别,叶小枝说,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分手,并非因为存在复合的人为障碍,而是叶小枝再也不想经历存在着爱的分手。这就是十年这两个人的故事。她知道她爱他已如呼吸般成为一种习性,她也知道他爱她也定是这样。其实,我觉得他们之间经历了5次告别,而不是4次。最后一次,是最好的告别,是没有告别的告别。就好像现在在听的歌《最好的结局》:最美电影不必有最好的结局,最美爱情只需要永恒的曾经。 但是我一点都怀疑这个人还会有见面的可能。因为,我觉得这两个人的因缘还没有尽,是分不开的。只要她单身,他也单身,或者说,两个人不是单身的状态,只要到了那一天,我都不否认会有再在一起的可能。他们两个人的结局,我想,一个是爱对方,一个是更爱对方,若是说要对对方完全没有感觉,是不现实的不可能的。所以也不要勉强自己了吧。叶小枝是骄傲的,在某方面。我在设想,如果我是叶小枝,我会怎么办。我想,我会想要过的开心一点。我宁愿去相信他许友伦是爱我的,是为了我们两个人好所以离开的时候也没有只会一声。或者说,我宁愿相信是他足够的喜欢我所以放开告别了我,而我确是因为没有那么喜欢他了才告别的他,只是我不那么into him了。或许这样会让我心里好过一点。我真的会想要过得开心一点,因为已经负能量很久了。我不想再回到那个慢慢负能量的自己了。或许我已经没有在等许友伦的意思了,但是,或许我还是会有那么一小丢丢的在无意识的等他。但是有一点,现在,这个时候,一定是我这么些年活得最明白的时候。即使两个人不见面了,但是心里那个最重要的位置也一定是没有人可以取代了。接纳了一个人的出现,也接纳了一个人的不再出现,都是要多大的勇气多大的代价啊。但是真正亲身经历过这些的叶小枝,或许不会像我这么想这么做,毕竟,10年后的她,会比我有更深的感触,那就是:感情的事,有时候,最不能感情用事了。


 莫失莫忘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