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城》书评

出版社: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1999/09/10
ISBN:9789627985426
作者:西西

絮语,可飘过

之前就知道这是一本关于香港的书,曾听说过里面有一个关于香港的精妙比喻,说香港是一座孤岛。把它作为我这趟旅行的的起点,意义如何或许要在多年后才得以显现。起初读的时候很惊讶,没有跌宕的故事,没有具体的情节,阿果用孩子的口吻絮絮地讲述了身边的人故事。虽是个人都个性鲜明,但全是平凡的故事。但就是这种平凡在细味之下确有安静宁适之感,特别是他所描述的地方是在那个车水马龙水泥森林的香港。书中描述的是70年代的香港,风物很有HK的感觉,延向郊外的公路两边,一边是海,一边是山。有个地方叫肥沙嘴,特意跟HK的朋友打听了下是不是以前的尖沙咀叫肥沙嘴,但没有得到答案,不过虚虚实实倒也不必较真。印象中70年代的香港应该是它最辉煌的时代,港人作为一个群体的形象出现,能吃苦,能拼搏,香港的经济高速增长,由一个小渔村变成了亚洲四小龙。虽然也有人说到如今狮子山下的精神已经消失,但在那个人只有“城籍”的年代里面,港人团结在一起的形象确实是令人感动的。其实在内容之外,这本书给我留下深刻倒是他的形式方面的东西。西西戏称自己的叙述是“顽童体”透过阿果这个大儿童的视角用儿童的语言连缀起在那个城市中最普通的人生活,这样的普通人生活看似可以被放在其他的另外的城市叙述,但那种感觉要用那个城市的节奏来演奏才会很有感觉。小说基本上用了一种线性移动的叙述方式,有评论曾将此喻为《清明上河图》似的长卷,细想下来觉得颇为贴切。西西的写作中有一些可爱的叙述技巧,比如用人物身上最重要的特征来指代人:“那个把大拇指插在自家肥裤耳朵上的人”.................

这是谁的城?

这段时间一直在读西西。《拼图游戏》、《手卷》、《家族日志》、《我城》、《哨鹿》……读《我城》是一段颇曲折的时光,前两章讲阿果一家送殡、住进木马道一号,呵,“我对她们点我的头”、“房墙门窗、几桌椅、碗桶盆、人手足刀尺、山水田、狗牛羊”,有多久没有触碰这样的文字,短的、跳跃的、俏皮的、童话的,也有多久没有触碰这样没有小说定制的“小说”?所以一度读不下去,MSN名字也改为“看不懂《我城》也没什么好难为情的吧”。然而兜兜转转还是快乐地读下去了,舍弃了对小说一贯的要求,文字、结构、时空、象征、隐喻……再重来。一个个方块字、段落、篇章,阿果、阿发、阿北、阿游、麦快乐,看着看着就笑出来,快乐,是的,还有警醒,快乐的警醒。快乐文字后面,支撑的是信心、信任、批判、热情和行动。《手卷》有篇《这是毕罗索》,讲世界杯的,我一点不看足球,都可以没有一点厌烦地通篇读下来,每段文字都可以翻腾出暖意,到最后一句话,“薛高,我们不会根据一个十二码球来判断你,你仍然是最好的”,我知道,这晚我可以睡个好觉;还有《浮城志异》,“即使是一座浮城,人们在这里,凭着意志和信心,努力建设适合居住的家园……”,连横《台湾通史序》里说,“夫台湾固海上之荒岛尔,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至于今是赖”,先人的筚路蓝缕而今也难再(无须)寻觅,只我辈们凭着意志和信心建设家园更符时代意义。 是创造美丽新世界吧。西西在《我城》里借阿发老师之口说,“目前的世界不好,我们让你们到世界上来,没有为你们好好建造起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实在很惭愧,但我们没有办法,因为我们的能力有限,又或者我们懒惰,除了抱歉,没有办法。我们很惭愧,但你们不必灰心难过;你们既然来了,看见了,知道了,而且你们年轻,你们可以依你们的理想来创造美丽的新世界……”西西的美丽世界,记载一(两)代人的辛勤坎坷,社会变化的累累片段,从现实观照未来,开启的是一段历史与记忆,也是将要在我们手中出现的美丽世界:浮城是我城,亦是美丽城。小说家也是有责任的吧,用方块字垒筑与当下社会变化同步的文字世界,用无我之情鞭挞当下之不正义,用爱己及人之情书写对城(国)的爱怜。西西《手卷》里写香港特赦偷渡客子女(1987年5月),《玛利亚》写刚果内战(1964年12月);朱天心写《新党十九日》、《佛灭》、《十日谈》;苏伟贞写《孤岛之夜》……大陆呢?走在北京(上海……)街头,每天每月发生多少可以记录、编织、再现的故事,库哈斯的CCTV演播主楼、千奇百怪的场馆矗立街头,股票、基金潮,有人减肥、有人饿死没粮,房价高耸,方便面涨两毛钱被批得体无完肤……那天走三环,从京广桥下来的时候兀然看到路左的CCTV演播主楼,那样地逼迫路上公交车中的我,是个多么可以扩展书写的场景吧。然而看不到这样的文字,我们的小说家呢,忙着作协换届、文学奖易帜,还是其他什么?批判也许并不难,难在用快乐的文字写出批判的效果。批判的后面,有热情在支撑,信心、信任、批判、热情与行动。批判的同时还要说,创造美丽新世界;批判的同时还要说,我城,我城,我城。西西说“我城”。偌大的北京城,衮衮诸公,有谁敢说这是我的城?(一稿于8月26日,二稿于9月4日)

顽童的成年礼

香港是个可大可小的地方。几十年前东西方一男一女两大政治元首为了她大费唇舌地争夺不休,她倒是淡然得漫不经心,只在五星红旗升起的每个瞬间为自己傍了个能说上话的主而窃喜几下。现在的香港是关乎房价、投行、自杀、奢侈品、移民等等纷杂的名词。只是这些名词其实都是由一个个人物承载起来的,并且通常,他们只是些相比之下的小人物而已。《我城》不是曾荫权李嘉诚刘德华的城,因为他们早已或多或少的突围了。这座围城是属于那些想要走出去却苦苦不得出,同时又对这座围城爱得深切入骨的人们,他们的名字叫阿果,叫阿发,叫悠悠,叫麦快乐。叫我。叫西西。如果说成长是一个去理想化的非可逆过程,我想西西的是童话式的顽童成长。那些不合时宜的联想,那些尴尬窘迫的入镜对象,完全打乱了我的线性思维,而必须要跟着跳起来,头要动起来,里面的脑要动起来,头和脑和身体和心和整个人要全部动起来才行。这样的节奏是顽皮的跳跃,在跳跃间完成一个顽童的成年。你还会在求职简历里仅仅只说一句“我想要做一名记者,我想接受你们的培训”吗?你还会无他求地打扫公共天台上的垃圾再为无法给大家打造一个花园而写信致歉吗?你还会为了归还一个笔记本去报纸上刊登寻物启事吗?不会的时候就长大了。于是你同样不可能想到,医院给你的体检报告会是一枚把你自己从医院寄到另一间大厦去的邮票。或者公园爱惜石凳的告示可以被表达为不准在公园内骂石凳。再或者你会在脖子上挂一个能够上发条的闹钟仅仅为了报答老师的期待而严格按照计划做事。西西可能只是在一个阳光的午后,拿出她积攒的一些香港瓷片到天台上晒晒,于是九龙湾就从青花的纹理间流淌出来,继续流淌,流淌,流到大陆这岸来。我在复习中国古代文化的间隙,拼合这盘青花瓷的时候,偶然拾得这点吉光片羽。2012年1月1日。

世界 孤岛 世界

怕忘记那种感觉 所以我喜欢书评 帮我不遗忘我城 是用童话描写的香港 但是 不完全是香港 琐碎的童话 童话般的琐碎 那是个 孤岛 寂寞却人来人往的孤岛 寄托了童话的美好却建立在半空的无依偎的城市 没有情节 没有线索 淡化逻辑 理性 似乎很荒诞 但是 这就是 我城像个世界 的孤岛

我城

這是一個關於70年代初一些年青人在香港的故事。有評論說這本小說是用「清明上河圖」式的長巷畫風格寫成,但我卻不大有這種感覺。可能成書的當時(70年代初)來說,這是新穎的寫法,但現在已不算新鮮。很喜歡書中活潑且帶點超現實的文筆,若我自己寫故事,也希望學用這種風格。故事內的人物都是樂觀開朗,很可愛。這年頭,關於香港的文字和故事,好像大多是傷感和負面的。但讀完「我城」之後,令我感到這個城市仍然有希望,人生仍然應該樂觀。不過其實,書中七十年代初的香港,好像已經和我們的距離有點遠。現今我城在我們的眼中,又是一個什麼的城呢?http://illuheaven.blogspirit.com/archive/2005/06/28/我城.html

救赎的方式

这本书其实是很多年读的了,因为最近参加#马特换新#计划,所以想借这个机会把以前看过的书都整理一遍。西西以前也是IED的校友,文风像个孩子。亦真亦假,亦虚亦幻。如果要专业一点说应该是“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吧。香港的本土作家本来就不多,所以群体意识很强。通过写作表达城市观察的更是屈指可数。《我城》里面有一句话把香港比喻为一个浮城。不过在我的脑海里面想起的却是宫崎骏的漫画。如果这个问题再往下探讨的话一定会提到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在香港那样一个现代都市里面个体救赎的问题。西西选择了一种超现实的救赎方式。以前我住的地方在大埔的郊区,对于中环那一带的水泥森林是少去的。现在每年有机会都会回香港看看,但是基本上不会去购物,别人的HK存在于海港城,铜锣湾。我的HK应该在大屿山,在大埔墟吧。


 我城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