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本无碍

出版社:光啟文化事業
ISBN:9789575462789
作者:肯恩.威爾伯
页数:200页

作者简介

事事本無礙
前言(Ken Wilber)
此書首在反省那始終在人們心中作祟的疏離心態。我們常把當下的生活經驗,分解得支離破碎,還劃定各種界限,不僅離間自我,也離間他人,甚至世界。我們硬把自己覺識分化成許多對立的範疇:主體─客體、生命─死亡、心靈─身體、內在─外在、理性─本能‧‧‧‧‧‧將它們孤立對峙起來,使得每個生活經驗彼此否定,生命相互戕害。這種衝突的後遺症,不論你用什麼名詞稱呼它,總括一句,即是不快樂。生活成了痛苦的淵藪,充滿了衝突。然而,我們所經驗到的種種衝突─矛盾、焦慮、痛苦、失望,都是自己在生活中妄設界限所造成的。此書就是為了檢討我們如何創造界限,又該如何化解而作。
現代人面對自己的矛盾與衝突,常惶惶然,不知應向何方求助。東方以及西方都提供了不少方法,從心裡分析到禪,從完形心理學到超覺靜坐,從存在主義到印度教義;令人頭痛的是,這麼多的學派,常常相互牴觸,它們不僅對痛苦的起因所見各異,故也開出不同的解藥。我們常會尷尬地發現,自己所接受兩派心理學或靈修導師,彼此相輕,水火不容。
因此,我希望提供一個融通的觀點,將當前分歧而淆人眼目的學說整合起來。我把各種心理治療、心理復健以及人格成長的學說,歸納成一個體系,我稱之為『意識層次圖』(The Spectrum of Consciousness),它能夠接納並整合西方心理學及心理治療學的三個基本層面:自我的層面(包括認識、行為心理學以及佛洛依德的自我心理學);人性的層面(例如生理心態學以及完形心理學);以及超人格的層面(例如人格整合心理學、榮格的深度心理學以及一般神秘玄學)。
本書將指出,我們在自己生活中所設定的界限,如何限制了我們的意識,造成了分裂、矛盾,以致於衝突迭起。我們的生活充斥著各種限制即疆界,形成種種意識斷層。當前的心理治療法,則各自站在不同的層次上發言。每種治療法只企圖解開意識內某一個界限或死結,我們只要對照依下各種不同的治療法,不難追查出人們在意識內所劃定的疆界,於是我們才能進一步找出化解這些障礙的方法。
我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向一般讀者引薦當今促進心理成長及變化心靈的方法,從自我層次到人性層次,再到超人格層次,並指出融通之道。我們還提供了一些練習,使讀者能具體經驗一下各種不同的心理方法。
我按本書之需要,引用了不少當前通行的心理學觀點,因為人們對它們都已耳熟能詳,使我在綜合時,省下了不少精力。也希望借助於專家們所發掘的心理層次,使這意識層次圖的綜合論點更易於了解。

内容概要

肯恩.威爾伯。
被譽為超個人心理學界的天才、意識研究領域的愛因斯坦、新世界觀的原創者,他提出了整合自然、文化、宇宙和意識的「大統一場理論」,提供了科學和社會嶄新的典範基礎。重要著作有:《意識光譜》《先驗出版》《萬法簡史》《先驗出版》、《意識轉化》、《事事本無礙》、《恩寵與勇氣》、《靈性復興》、《靈性之眼》等十餘本。


 事事本无碍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首先感谢大红包的赠与,让我有机会看见了这本书。一本很棒的书,大概是比较适合我这样的书虫看吧,对于布什很适应阅读哲学书对新时代的观念不是很了解的人来说也许会难以下咽。我感觉这是一本针对习惯于用逻辑思考,司徒通过思维来解决问题的人比较适合,虽然他最终的路是指向对思维虚幻的认知和对自己内在灵性力量和直觉的确认和认可。现在距离看这本书的时间已经过去近一年了,书中的内容记忆已经g不是很清晰了,但是他采用了严密的逻辑引用了各种经典的观念和语言来表述他们最终指向的只是同一个事物,通过对他数的阅读了领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去体味传统经典和各种宗教试图传达给我们的内核,帮助我们看见世界的真相和真实的感受到自己的生命。
  •     我要到对岸去   河水涂改着天空的颜色   也涂改着我,我在流动   我的影子站在岸边   像一棵被雷电烧焦的树   我要到对岸去   对岸的树丛中   惊起一只孤独的野鸽   向我飞来——北岛《界限》在人类生存的时空领域里,似乎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界限:事物间的分界,性质之根本区别,矛盾之对立面,时空的差别等。此书英文名叫“No boundary”,本意就是无界限,而中文译名显得相对狭隘。所谓“碍”仅是人类所不期望的一方面,而界限两方在宇宙范围内都是存在的,从本书立场出发应该在本质上属于同类,并且是无所谓“有无”的。本文仅仅是想想通过一些琐碎的笔记和思考整理一下头绪。实际或许逻辑不严谨,看上去漏洞百出,再等候的实践检验和不断升华的领悟,慢慢补充修改。一 灵与肉亚当划分一切。他将人类和完美的神隔绝,这样的界限被称为“原罪”。神起初创造人的完美结构灵、魂、体,其中灵起着主导地位,魂与体伏在灵的掌控之下。灵里可以与神有着完美的交流和想通,从神得着智慧、能力、权柄、荣耀、平安、亮光。亚当的罪使其灵性当即死亡,失去了与神交通的能力,魂与体不再受灵力约束,自我不断膨胀,造成人性的坠落。失去灵的魂与体在身与心上产生了一条裂谷。意识层次不同界限的表现也不同。有人将人与外界区分开来,正如弗洛伊德所说“陌生人就是敌人”,所拥有与非拥有便是其内心的界限,这属于“皮肤界限”;有人将体看做魂的载体,正如圣方济所称“可怜的驴子兄弟”,自我的意识和肉体便是内心的界限。在历史的洪流中人性是不断发展的,必须不断愈合意识和潜意识的过度分裂,愈合自我与身体的分裂,重塑有机生命体,才能进一步自我解放,破除心障,与真我、他人、天地相合,以求得真正的人性解放。二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亚里士多德使分类更加精密。他把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后来被称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哲学);实践的科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战略学和修饰学);创造的科学,即诗学。科学的划分让我们进一步确信,每一种存在都是思考与分析的客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被神、机会和幻术所控制,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运行。学科划分的世界观给我们的方法论是,在不同的思维界限学科界限之中,理所当然我们应当通过实验和逻辑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便可加深对人类周围环境的了解,进一步趋利避害。这种做法其实从科学的角度,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划出重重界限。例如在微观经济学范畴中,因为资源有限我们必须最大化效用,由此从供求两个截然不同的方面出发进行分析,使生产者和消费者采取合理的决策,让市场有序地运行。而今表面上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我们似乎觉得科学极大的推动了整个自然结合社会的进步,实际上天平也在往另一段倾斜:人类社会结构更加复杂,非理性行为越来越难以得到控制;自然界资源锐减环境不断恶化,气候变化、疾病出现、地理结构改变也超出自然科学理论范围。再例如在哲学范畴中,消弭对立的方式,不是否定一方就是将一方归结到另一方之下:唯物论者将意识置于物质之下,一元论者把多元纳入一体之中。我们总是骄傲地认为,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自然,进一步的提高了控制自然的能力。我们赞美科技,歌颂进步与发展。如果以幸福感作为标准,从始存的700万年以来,人类到底进步了多少?我们总是想,消除不快便能活的美好,但在这个焦虑的时代,承受着未来的震荡,感染了疏离症与挫折感,人们在满足的生活中反而失去了本来的目的。三 思维与存在毕达哥拉斯划分的界限更加复杂抽象。无论是解说外在物质世界,还是描写内在精神世界,都不能没有数学。数学便可概括万物。毕达哥拉斯学派从数学的角度,即数量上的矛盾关系列举出对立的范畴,其中有限与无限、一与多的对立是最基本的对立,并称世界上一切事物均还原为所列出的十对对立。数学是界限中的界限,属于形而上范畴,而发展的代数更是形上的形上范畴。除了最基本的计算、衡量,还能够推断出原理和定律。例如,黄金分割点便是代数中的精华成果之一。它使人们通过较少的实验就能找到更有的选择,在建筑、医学、文艺、工农生产和和科学实验中都被广泛地应用。这样看来,思维似乎能够解释、分析一切存在。我们都知道思维和存在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产生了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争论并导致不同思想流派的形成,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原则,引导我们不断更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现实地变革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我们连想都不去想,但界限就一切冲突与不和谐的根源,这是事实。形而上的思维方法,无非是把思维与存在割裂开来,通过抽象的界限重新处理界限,以抽象思维解释一切所产生的科技的潜力并没有使人类成功驾驭世界,而是增加了与世界的疏离感。四 统一牛顿形成了更加抽象的原理和定律。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牛顿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四条定律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由此奠定了之后三个世纪中物理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现代工程学的基础。牛顿为人类建立起“理性主义”的旗帜,开启工业革命的大门。在天文学上,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之原理;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在声学上,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在数学上,牛顿与莱布尼茨共同提出微积分学说的理论,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并为幂级数的研究作出了贡献。各种各样的新定理、新公式被不断确立,数字开始了向定理的转变,整个世界掌控在原理、公式之下。十七世纪牛顿建立的基础学科为近代经典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人们以力学模型认识各种物理现象,随着新数学方法被广泛引进物理学,波动光学、热力学和分子运动论、经典电磁场理论等完整的、解析式的理论体系的不断建立,经典物理学不断趋于完善,更加能够解释自然界中的统一性。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克服了经典物理学无法适应更高速更微观更深入研究的危机,完成了从经典物理学到现代物理学的转变,使物理学的理论基础发生了质的飞跃。量子力学基本观点正如斯坦普所言“每个粒子并非独立实体,其基本上是一群关联作用,不断伸向其他实体。”这改变了人们的物理世界图景,引起了人们对物质、运动、空间、时间、因果律乃至生命现象的认识的重大变化,对物理学理论的性质的认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量子物理学的发展进一步证明了:界限并非真实存在,只是为了方便人累计量。正如爱丁顿说说:“认为自然率能解释一切现象,其实只能解释我们所假设出来的界限而已,并未触及现象本身。”在纽约滨州的大学中传授藏传佛教的张澄基居士说,无法边界中,每一样东西都同时包含了其他,圆满无缺,通达三世。不同于西方物理学,大乘佛教早就提出了“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的观念。万物皆属于一个大体,例如我们所称之“一体”、“宇宙”、“大我”、“道”,这帮助人们从复杂的冲突中解脱、悟道、涅槃。西方现代物理学和东方哲学告诉我们,公认的世界不是由无数个独立个体组成,而是整体的一个不可分割的形态,对立的事物便相互依存,彼此交融。宇宙中所有客体,不过是统一能量的不同形式,界限只是人制造的分离、冲突、妄想而已。从宇宙时空整体的范围看来,界限中的我们仍在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定义发展为“事物的前进与上升,即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宏观上看只是事物的组合架构在不断变化罢了。我们分析界限并非否定界限,否定科学成果和社会发展,而是看到事物间内在的统一性,而打破不切实际的幻想,认识到一切福利终究伴随着损失,在瞬息万变中保持自我,进一步提升心理层次,解放人性,最终实现成长。
  •     第十章 意识的终极境界即无创造,也无毁灭;即无命运,也无自由意志;即无修持,也无成就;这便是最终的真理。——拉曼那•马哈希正因一体意识是〔非时间性〕的,是纯粹的现在,因为无境可至,它就在这里。马哈希说:一体意识是无法可修的,这便是他对真理的最后表白。我们花了这么多时间,一路寻找深入意识层次的具体办法,到此却听见这莫名其妙的结论,岂不令人灰心丧志?上述几章都至少具体地提出了某些治疗或修行方法,协助我们深入每一层次,那是因为它们仍属于尚未圆满的局部意识,彼此各异,才有个别发展的余地。正因它们各有界限,不论多么明显或隐晦,我们才能找到攀登的途径。可是到了一体意识,情形就不同了。因为它不是局部的境界,它像是一面明镜,无所不容,无法将它与其他意识层次分开,它是所有层次的真正本质及基础,如果它和任何境界有所不同,〔例如说,它和你此刻的意识有所不同〕,这便表示它有所界限,才能与你当前的意识分开。然而一体意识并没有界限,故无法与任何东西分离。人们必须在每一个刹那中悟出这究竟的道理来。也许我用个简单的比喻,会有助于你的了解。种种层次犹如海面的浪花,彼此互异,靠近边的浪花比较强烈,远处的浪花就比较平缓;每一朵浪花力道,形态皆不同,如果你喜欢冲浪,你知道如何选择某一个波浪,施展你的驾驭本事。每一意识层次,就好比是某一种波浪,容你施展出正确的技巧来操纵它。一体意识却不象某个浪花一般,它是海水本身,在海水与波浪之间并没有区分的界限,海水在所有的波浪中,因此没有哪一个波浪更湿、更咸一点。如果你想找出波浪的湿性,从一个波浪跳入另一个波浪,并无济于事。同样的,追寻一体意识的人就好像想从一朵一朵的浪花中寻找海水。因此马哈希说:〔即无修炼,也无成就。〕日本普严禅师也有一段类似的比喻:“多么可怜阿 !真理就近在眼前,人们却往天边去寻;他们好像立于水中,却向人祈求水喝。”由此可见,一体意识是无法可修的。他不属于相互对立的某种特殊经验,而是当前每个经验的真相。当前除了现在以外,别无他物,它就在眼前,哪里需要任何方法和途径?如果你整个人已经浸在水里,还需另找个弄湿身体的方法吗?因此古今得道者都一致强调,绝对本体是无径可至的,一体意识也是无法可得的。断济禅师云:〔无所得之说乃是真理,绝非戏言。〕基督教的厄卡特大师也说:〔你们若不藉著意象,不执著任何方法,你们将会认识天主。〕近代的哲人克里希那摩提也说:〔一切的真相就在眼前,你用不着到处寻求。凡有心寻找真理的人绝对找不到它。〕正如厄卡特所说,没有任何方法,技巧,途径能够抵达绝对之境,因为它在本质上是无时无处不在的。我们正和那穿梭在浪涛中,想办法找出湿性本质的人一样,无法静止片刻认为近在眼前的真相。我们总是东奔西走,离答案越来越远,如果我们仅知引颈眺望未来,哪能真正看见当前的现状。我们的寻求及愿望本身遮蔽了我们的眼光。总而言之,当下的这个经验本是我们寻求的捷径,我们却想尽办法逃避它。我们并不真想找到答案,我们是在逃避答案。那么我们是否应该什么也不做,只是尽量面对当下片刻吗?听起来很有道理,事实不然。什么也并不是解决办法。为什么我们什么也不做呢?不正是想躲开眼前的波浪,去寻找一个更〔湿〕的真理吗?不论我们做或不做,都是一种造作行为,这第一步棋就走错了。这就是一体意识的一大厄诡:我们都很清楚,你无法靠任何做为去获得它;我们又发现,如果什么也不做,我们永远都是这副德性。马祖禅师说的极其彻底:〔人在道中是无法可寻的,如果有法可修,则法成而道亡。〕道中即无法可修,行者只需保持天真一片。至此,我们开始进入了神秘传统的智慧精髓。想要证悟一体意识,确实需要某些特殊准备。它们却不是必要的因素,而且这些预备本身即是一体意识的流露,而非引入一体意识的途径,它们只是那根本悟境自然现出的喜悦而已。一体意识并非靠任何方法所达成的未来境界。如果它有未来,也必有一个开始,那么好似它现在尚未存在,才需等到未来出现,如此将一体意识放在时间的框架中,是极大的错误。它是永恒的。无处不在的一体意识,就是根本的悟境,是当下此刻与一切时间的根源。故禅师常说:〔悟后方是真修〕,修行法门无法产生悟境,悟境却能生出真正的修行。我们的修行也无法带来一体意识,因为它始终就在一体意识中。基督教神秘学派就有如是的论点:真正的祈祷,并不是你在寻找天主,而是天主在向你祈祷。或是〔安心吧!除非你已先被我觅得,你是不会寻找我的。〕由此可见,我们的修持本身即是目标。目的与手段,过程与终点,起点与终点原是一回事。那么我们不禁会问:如果我们已经拥有佛性或无形的基督或是原始的慧根等等,为什么还要修行?正因为某些修持的心境乃是一体意识的表达,修又何妨?无价的珠宝除非你使用它,炫耀它,本来是没有世俗的价值的。同理,修行的真谛乃在于充分发挥出纯洁无染的灵性悟境,虽然外表看来,修行好像是为了悟道,就像在禅七中,我们并不是想变成佛陀,而是表现出我们本是佛陀,让我再引述一段铃木大佐的话:“当我们开始坐禅时,无矣修行,悟境就已存在其中了。不论你坐不坐禅,你早已本具佛性。我们所以继续坐禅,是为了效法佛陀而已。因此,我们坐在这儿,不是为了成就什么,只是表现我们的本性罢了,这就是修行。禅坐本身即是本性的当下流露。我们甚至可以说,禅坐乃是人类唯一的修持,这种生活方式乃是唯一的生活方式。”铃木禅师并非指佛教为唯一的生活方式,而是指一体意识或〔大心〕,也就是在每个刹那活出悟境的喜悦及满足,才是唯一的生活之道。由此观之,痛苦的形式虽有万般,生活方式却只有一种。如果我们了解了修行的真谛,行住坐卧便都是修行,都是悟心的流露,从那无界限之永恒境界生发出来,成为终极一切的圆满表达。因此我们的祈祷修行,不论是坐禅,念短诵,行圣事,读经,甚至连洗碗,缴税都成了我们的修行。洗碗时,我们无需努力意持悟境,洗碗本身就是悟境。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灵修法门来呈现我们的一体意识。本书由于篇幅所限,无法一一介绍东西方的修行方法,只能概括描述一下修行所能带给我们的智慧及改变,让你至少对灵修的作用有些概念,然后自己作最明智的选择。当一个人认真修行一阵子以后,便会发现一个严重的现象:根本没有人稀罕这个一体意识。事实上,我们一直在抗拒一体意识,逃避天主,背道而行,我们忙着从一浪越过另一浪,就是不肯停留在当前这浪中体验一下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一体意识就是当前这一刹那,罔顾其一,便会两头并失。若套句神学术语:你是在抗拒临在于一切的真神。如果你还嫌弃生活中的一部分,你就是嫌弃的某一部分,因此间接否认了一体意识。识破内心暗藏的抗拒心理乃是悟道的关键所在。我们知道,这并不是我们初犯的毛病,每一意识层次实际上就是靠某一形式的抗拒否认心态所造成的。如果我们想由角色层次深入自我层次,首应化解的,便是对阴影的抗拒。难怪弗洛依德说:〔心理分析的整个理论都是建在认出患者对自己潜意识时所生出的抗拒心理上。〕当我们深入自己的阴影时,便会看到抗拒心理俯拾即是。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排斥角色形象难以接受的想法或冲动,于是这被抗拒的东西便转为阴影,在这身上留下某种伤痕或症状,使得此人不得不与焦虑或恐惧挣扎不已。直到他把这阴影投射出去,被投射之人便成了问题症结,冲突的根源。最奇怪的是此人丝毫不觉得自己在抗拒。表面上他会想,如果一切都按他的意思去做,他便不至于受苦或惹上麻烦。这想法只对了一半,因为陌生的另一半(阴影)乐于修理他一顿,他不自觉地伤自己。正因他不觉,因而不知该如何解决,他根本不承认问题在于他自己,还会反过来为自己的受苦而辩护。除非他肯面对自己对阴影的排斥心理,成长几乎不可能,因为抗拒耗尽了他成长的精力。因此,角色层次的心理治疗家的首要任务,便是协助个人了解并化解他对自己的阴影的排斥心理。心理学家并无意除掉这抗拒或不加理会,他只是帮助此人认出他为什么,又如何排斥阴影,只要当事人具体看出自己的抗拒才是症结所在,便自然而然地开始放松那抗拒,而面对他的阴影。如果这人不知道问题的症结在于他的排斥,却一味想解决阴影所带来的问题,他便会使劲打击这阴影,使问题更加恶化。心理分析学早已发展找出阴影的一套办法。他们用自由联想的方法,让当事人想到便说,不论多么语无伦次或荒谬离谱都不要紧。话匣一开后,一连串的联想,记忆,幻想都跟着出来了。突然,当事人会触到一个死结似的,脑子里立刻呈现一片空白,或感到羞愧,或感到僵化。这是因为藉着自由联想之故。他稍微放松了抗拒心理,阴影中的念头或冲动便会趁着比较自由的机会,逐渐现身。阴影一现身,此人便会生出自卫及排斥的反应,使大脑一片空白,迫使自由联想暂时中断。心理辅导并无意促使当事人立刻面对阴影的念头,他只是设法找出此人所排斥的某类感觉,让他看到自己否定逃避的各种花招,进一步帮助他自在地面对自己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念头。渐渐的,此人对自己的冲动,念头,阴影,不再有排斥之心,得以发展出一个较正确且容易接受的自我形象来。这是第一种抗拒心理,排斥那阴影,不让真正的自我形象显露出来。到了下一层次,我们发现自我也开始排斥〔人马座〕的整体觉受。由于〔人马座〕的觉受乃是建筑在每个刹那即逝的现在,而自我却不愿将注意力长久集中于当下的现实,遂构成某种排斥。由此可见,自我对〔人马座〕的排斥,其实就是当下此刻的抗拒心理。由于思想本身是在时空中运作的,审思过去,推想未来,成为〔人马座〕的主要障碍。治疗自我时,人们所要化解的乃是思想中的抗拒倾向,可是治疗〔人马座〕时,思想本身即是抗拒。若再往深处看,所有的治疗法也是另一种抗拒,〔人马座〕的心理学泰斗帕鸥斯曾说:〔由于逃避本身成了神经失调的病症,我不再使用自由联想的方式,而该用集中心思来对质逃避的倾向。〕也就是把心思集中在当前的一切以及身心的觉受上。帕欧斯后来改用〔当下之觉〕取代受人类误解的〔集中心神〕一词。他认为逃避〔人马座〕的当下现实,乃是真正的病根。在〔人马座〕心理治疗法中,以完形心理学为翘楚。它不再纵容思潮任意流窜,当当事人切断念头,集中心神于当下一刻。心理学家在旁边所注意的,不再是思潮的阻碍,而是当事人常不知不觉地离开当前觉识,而滑入思想的现象,使得当事人深切意识到自己如何想逃避当下的〔人马座〕境界而逃入自我层次里,自我层次的治疗法尽量帮助当事人发掘过去的往事,〔人马座〕的治疗法则阻止他回忆往事。由于每一层次的抗拒模式不同,所以处理得技巧也不同,各有它的理论基础及目的。我们已看见了每一层不同的抗拒或逃避模式。在角色的层次,我们抗拒与各种形式的阴影结合;在自我层次,我们拒绝与人马座的特质结合;最后,由人马座进入超人格层次时,我们发现最根本的抗拒心理,即是排斥一体意识。我们同时看出了,每一种抗拒心理都使一部分的自己被剔除出去,成为外在的客体,阴影变成了外面的陌生东西,身体又变成下面的陌生玩意儿,在意识层次底部,我们也同样把周遭的一切整个剔除身外。草木星辰这些外境本来和阴影,身体一般都是我们的一部分。这基本的排斥心理构成了我们的日常知觉活动,视一切客体为与我们毫不相关的外物。就像我们抗拒与这阴影合一,与身体合一一般,我们也对一体意识境界抗拒到底。现在我们再回到我们的主题上:透过相关的灵性修持,我们逐渐认出自己如何抗拒这一体意识,灵修迫使抗拒心理现出原型来,使我们看到自己并不想要一体意识,我们想尽办法逃避它。这个认识是一切的转折点,如此我们才有机会面对面处理它,撤去自由解脱的最后一道的障碍。这些灵修方法究竟有何奇特之处,能揭露我们对一体意识的排斥心理。我们终日忙着各式各样的活动,为什么独由此类称为〔灵性〕的活动?究竟静坐,默想,献身于天主或追随师父有何独特的地方呢?他们真的有效吗?想要了解这些,我们必须先对大彻大悟之境有所知解才行。首先,我们知道每一层次都有它特殊的抗拒心理,而每一层次的心理治疗也都有其方便法门,帮助个人突破成长;虽然方法各异,我们仍可追问:他们成功的秘诀何在?答案是:每一种方便法门能突破某一类的抗拒心理。我们不妨再举些例子来说明这点:心理分析法使用自由联想的方式来帮忙个人深入自我,在自我层次中的人,较容易自由联想,因为被自我压抑或排斥的念头并不多。但在角色层次则很难,因为许多他不想面对的念头都趁自由联想的机会,冲破理性的防线频频探头,使得自由联想进行得时而滔滔宣泄,时而欲言又止。有经验的心理辅导便会认出这些障碍便是抗拒心理的作祟。这些治疗法提供了特殊氛围,使抗拒心理易于现身。除此以外,自由联想同时还有化解抗拒之效,因为你无法一边抗拒又一边自由联想吧!只要当事人能够安心处于自由联想的氛围中,此疗法的绩效便显示出来了。〔人马座〕的方便法门也是同样的运作方式。例如:辅导者让当事人放下昨日及明日的念头,只纯粹觉于当下这一刹那,这就是制造特殊氛围,使有机生命能整体地呈现,反之,囿于时空的自我则无法现身。难怪自我会不断排斥现在这一瞬,设法溜到昨天及明日的思想里。心理辅导会鼓励当事人尽量存留于那氛围中,使得不断像逃离当下一刻的排斥倾向知难后退。若非亲身试过那些方法,一般人根本不会觉察自己在排斥什么。总之,每一层次的方便法门在显示抗拒心理之余,还有吓阻的作用。若非你的抗拒受到抑制,你根本不会觉察它的存在。那些方便法门,不仅有抑制作用,还为你启示了更深的无抗拒之境界。其实这一层次的方便法门,正是下一层次的自然心境。也就是说,这一层次所修的境界,正是下一层次的生活特质,藉着实习那些特质,突显出使你无法深入的排斥心理,然后化解它,你便能重新回归更深的自我。至此,我们便可以再回主题,讨论灵修所反映出来的最基本的抗拒形式,以及化解方法。请记住,我们所针对的,乃是对一体意识的排拒心理,而非一体意识本身。除非你先具体认出自己排斥一体意识的手段,否则所有的修行只是徒然而已,因为你所修养的很可能是你潜意识所要逃避的。就像在其他意识层次一样,许多问题都是我们制造出来的,在这最深层次,我们也偷偷制造出〔未开悟〕的许多症状。如我们好似渴望它,内地里我们想尽办法阻止它,这种抗拒心理便是症结所在。所以我们无需努力争取一体意识,只要我们能看出自己是怎么逃离它的,就够了。一看破此点,自己也瞥见一体意识的本来面目。因那能看破抗拒的本身就是从不受束缚的整体。这根本的抗拒,就像其他意识层次中的抗拒一样,绝非毫无原由,未经你同意,就掉在你头上,或发生于过去的不速之客。其实,它是你现在正不知不觉地在做,在进行的一种活动。简言之,就是当今人类不愿面对现实真相的心理阻碍了一体意识,再讲的露骨一点,就是因为此刻你不愿去看现在的真实面目。整体而言,全世界都弥漫着一种气氛:不愿面对,也拒绝接受当下经验的整个本质,不只是拒绝面对某一部分的本质或某一特定范畴,某一明显层次的本质,而是拒绝它整体性存在。我们将会看出,人类所逃避的不只是瞬间的现在,而是永恒的现在,那就是一体意识。由于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因此你若将这种排拒视为天经地义,也很难显出任何毛病。只有较浮面层次的抗拒才会显得古怪神经,这最根本的抗拒形式却极其隐秘,可是我们的内心仍不难直觉到它。我们不知何故,就是无法接受整体的境界,好似内心有种紧张,将我们由普遍性的存在推开。我们总是东张西望的,好像故意不容自己的意识安处于当前的一切之上。我们就是喜欢东张西望地避开当前的形形色色,因为那微妙的抗拒心理,我们逐渐表现在行动上。因而远离了一体意识,于是我们好似迷失了自性。一旦〔失去〕一体意识,我们立刻堕入充满界限,时空,痛苦,死亡的世界中。可是我们在界限与冲突的挣扎时,却又渴望重回那无限的一体境界。我们所有的欲望与抱负不过是那已失去的一体意识的替代品或安慰剂罢了。但它只能满足部分心灵,另一半仍感到失落。总而言之,人生最基本的欲望却乃是一体意识,可是他一生都在排拒它。我们虽然不断寻求一体意识,却又不明究理地故意不让自己找到,因为我们不断逃避现在这一刻。我们总是感到现在有些不对劲,还不够好,所以不肯安适其中,不断向前探寻梦想中更新更好的现在,于是我们跃入浪中,浮浮沉沉,在时光中追寻最终极的大浪,解除我们对真理的饥渴。我们从不正视眼前的浪花,却期待着一个浪花为我们启示潮湿的意义。我们永远在追寻,也永远地失落。你愈由现在撤离,愈强烈地暗示你身处于现在之外。你愈远离当前的世界,愈表示你与那世界互不相属。于是,你与世界的界限便出现了。因此我们可以说,视世界为外在的客体,实际上就是对当前经验的一种抗拒及分化作用。我们一由现在抽身,于一体意识分立,意识层次的种种界限就展开了。我们在第六章所提到的第一因,就是这个抽身撤离之举,它形成了人生最根本的界限。因此我们说:〔这最根本的界限就是生生不已的第一因,隐藏在我们当前的每个行动中。〕只要我们拒而不看当前的经验世界,向他处不断张望及移动,我们便分裂了世界。内在的经验,我们当做旁观者,经验者与行动者;外在的经验,我们视为被观察,经验与行动的对象。一条虚妄的界限,就在你——经验者,与它——经验的对象之间分开为两个世界。意识层次由此界限而展开,冲突也随之而起。除此以外,我们的世界还承受了另一种分裂:我们不断由普遍的现在逃离出来,期待有个未来能吸收这个现在我们幻想除了现在以外,还有另一种时间会收容我们。时间观念就这样形成了。当我们由〔非时间性〕的现在经验脱身后,便会误以为经验本身也同样前后移动,于是永恒而非时间性的现在,便沦为无常的一瞬间了。经验也好似擦身而过,一个个排列为一直线,其实都是因为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从现在逃离之故。是我们在移动,而非经验本身的移动。于是我们便难免害怕死亡,害怕没有未来,害怕无路可逃。当我们离开当前的世界而去时,显得世界好像也弃我们而去。永恒的现在似乎被限制束缚了,夹在我们所经历的过去以及即将逃入的未来之间。过去成为我们逃离的起点,未来则是我们逃离的终点,于是在逃来逃去之际,我们制造出以前及以后的幻相。〔现在〕则成了逃避的本身,静静地在消逝之中,我们才会感到时光的流逝。总之,逃离现在,即是切断我们当前的经验,而将自己投身于时间,历史,命运及死亡中。我们不愿面对当前经验的整体性及真实面目,普遍一致地想抽身而出,这是我们最根深蒂固的抗拒心理。某些灵修方法就是企图揭开它的真相,抑制它的气焰。当人们开始修行时,便很快看出自己逃离的行动,自己不仅一直在逃,还不断抗拒一体意识〔或是天主的旨意,道,师父或悟境〕。他在各种借口的掩护下,排斥现在回顾过去,迈向未来,烦恼及痛苦随之而起。可是,这却是进步的现象,因为只要他看见了自己的根本抗拒,这抗拒的倾向自然松弛下来,就和所有的心理治疗法一样,修行也有一段〔蜜月期〕,他会感到十分喜悦,修行的法门坚固了他,因他看见了终极的希望,彻底地解脱。他也许还会享有〔超人格〕的智慧〔见上章〕。又因为他看到了根本的抗拒,开始了解自己的障碍。他知道自己应该舍弃不断想逃离的冲动。紧接而来的便是无情的打击,蜜月期突然被打断了。因为他怎么可能停止逃离?譬如说:此刻他看到了自己正有此意逃离现在,他便决定不让自己离开,可是这个不让自己离开的举动,却是另一个行动,他必须付诸下一个行动才能制止这个行动,因此,他并没有制止住逃离的行动,他只是设法从逃离中逃离出来而已,这只是一个比较细微的抗拒来压制较明显的抗拒心态而已。换一个角度来讲,他也许会试着将注意力集中于永恒的现在之真相,可是就在你企图集中心力时已经制造出下一刻以及下一个行为,他仍然无法活在那个现在,即使他有心如此。因为你所能把握的现在,永远只是转瞬即逝的现在,也就是〔人马座〕所致力的那一层次。可是在一体层次,我们所追求的乃是永恒的现在,而非无常的现在。想要把捉永恒的现在,最多只能找到一连串的无常刹那而已。当我们注意力集中于无常的现在时,好似在追逐时间每一刹那的光彩,我们便又逃离了永恒。因为永恒的现在是你起第二念去把握它以前的第一念。它是你起知道之念的第一念,当你一想去把捉它时,已沦为第二念了。即使你想不去把捉它时,仍是另一念的行动,你已离开了现在。于是人们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想停止抗拒,本身又成了另一个抗拒;想要追求时间性的现在,却又陷入了时间的刹那;想不再逃离现在,本身又成了另一种逃离。他逐渐发觉,不论他做什么,都成了一种抗拒,只要他接受时间,自认为一个独立的自我,他就不断在抗拒及逃离之中。事实上,他每个行为都是抗拒,因为每个造作本身就是抗拒。在较表层的意识层次中,总有某类行为不至构成抗拒作用,例如自我层次的自由联想以及〔人马座〕层次的专注于当前之一瞬。在它们特有的氛围中,不至形成排斥的心境,因此人们尚有抗拒或不抗拒的选择余地,他可以站在个人,自我或超人格的一边,或是站在抗拒的那一边。可是到了意识层次的最深层,便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其余层次的治疗法尚可强化较细微的抗拒来取代较粗显的抗拒;然而至此,却没有细微的抗拒可以替代了。人们不再有选择余地,他所造作的一切都成了抗拒,他一路上将抗拒围剿直至意识的底线,却发现自己反被它重重包围了。他逐渐开始明了,与世界分立的自我感原来和抗拒心理是同一回事,难怪自我始终在抗拒之中。由于自我分立的感觉就是逃离,抗拒,招惹,旁观,张望,执著。当他感到自我时,就已囿限于自我了。因此,他做也错,不做也错,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他的自我,而他的自我本身就是抗拒的表现,因此所做的一切,也逃不了抗拒的阴影。人到此地步,可谓处境堪怜,如落深井动弹不得,于是心灵的黑夜来临了,意识的光明逐渐暗淡,直到消失无踪。一切都感到如此失落,黑夜愈来愈深沉,似乎永无破晓之时,无尽的空虚,长夜漫漫。可是正如禅润所形容的: “在幽冥中,金鸡报晓,夜半时分,阳光遍照。”就在走投无路之际,突然柳暗花明,当此人彻底看出,不论他做什么都是造作,都是抗拒,则整个抗拒的反应便自动停缓下来。因为他知道无法可施,干脆就放弃一切造作与抗拒,就在此刻,一体意识的境界便开启了,证入无界限的大觉。他好似大梦初醒,顿见他一向肯定的独立自我根本不存在,他的真我,也就是终极整体,即不生也不灭。就是这个〔本来如是〕的大觉,遍存于一切,光照一切存有。它是一切生生不已的根源,先存于世界,又与世界不二。世间万物只是湖面的一个涟漪,所有的存在都是这个整体的流露而已。至此,我们已看清了,灵性的修持法门及情境,为我们揭露了心灵深处所隐藏的抗拒心理,使其阴谋难以得逞。最重要的关键在于个人确实见到自己所作的一切,只是盲目的追逐,抗拒,逃脱而已,一心只想追逐更湿的浪花。每一种正统修持,不论你已否定这般印证它,都建立在这枢纽上。除非他真的看见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抗拒的表现,否则他还会暗中继续玩弄逃脱,执著,追逐的伎俩,使自己永无见道之日。离道日远,却以为自己正在迈向一体意识的途中,庆幸自己找对了方向,而精进修持。望能早日脱离苦海。他不知道,愈造作,离道愈远,因为每一番造诣都是在一体意识中建造藩篱。他无法达到一体意识的原因,即是有求之心太切之故。可是就在他看出自己所作只是抗拒之造作而已,他在技穷之际,只有完全屈服,不再造作,也不再不做。于是一体意识便自然生出,因为他始终就在那儿。所以当你看透自己的抗拒之刻,抗拒便化解开来,你便在那一刹那顿见浑然一体之境。随着根本抗拒的消失,个人的自我也随之化解。先前,你是以一个独立的自我,冷静观察你的抗拒行为。当你逐渐体会出,你所有的活动都是抗拒时,便顿时明白,连你内在感到的那个独立自我原来也不过是种抗拒的表达而已。你所感到的自我,不过是内在的一股紧张,一边招惹,一边逃脱的把戏而已。自我的感觉和脱身的感觉本是一个。但是,一旦它明朗化,经验者与所经验之抗拒感,便浑然而为一体。你不再感到抗拒,因你就是那股抗拒,于是凝固的自我感便融入抗拒感,最后一起化解。这根本的抗拒心理化解后,你与世界的隔阂也随之消失。你会自然地放下一切抗拒,不再避不正视当前的一切现象。于是,内心与外境的界限也不复存在。你即不再抗拒当前的经验,就不会费尽心机地与它划分界限,于是世界与自我融为同一个经验,我们不再为逐浪而疲于奔命,因为真正的海浪只有一个,而且无所不在。如果我们不再逃离当前的经验,经验也不会弃我们而去。当前的经验就是一切,无始无终,无前无后。过去的记忆与未来的期待,既然都是现在的造作,于是挡在现在前面的遮板顿时坍塌下来,围绕在四周的界限也融入此刻之中,于是一切都不存在,只有现在,你无处可逃。正如一位老禅师所说:“那古老的自我,本来就不存在,死时也无处可去,本来空无一物”我们不难看出,为什么追寻一体意识之境,常将人逼入山穷水尽的绝路,举手投足都是错,原来本来的一切一直是完美无缺的,即使对大我的根本抗拒也只是大我的一种表现而已,除了大我以外,空无一物。除了现在以外,什么也不曾存在,连逃避此刻的造作也是此刻的一种跃动而已。永恒的现在就是所有生生不已的现象,浩瀚的大海自由自在地拍打着暗礁,湿润着五光十色的贝壳与沙石。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关键在你怎么想。思想--多么神奇的东西。意淫也有那么大的魔力。
  •     万物皆空,事事无碍,宇宙万物原是没有界限的。
  •     超越一切宗教和文化樊篱,直指寂静之乐
  •     那句话,一直记得。"present moment is timeless. Now it is eternal because it exists. Future does not exist."
  •     原来这本书这么小众啊… 虽然有些章节还无法完全理解,但能够读懂的部分已经毫无疑问的给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维与认知。事事本无碍,自己也是万事万物,这些本来是一回事。 一本值得一再品味的好书!
  •     心理学 修养心灵 好想看英文原版 没这个能力
  •     非常不错,我们常常迷失,能走出角色层面已经不错了,需要内心的修炼
  •     对当下这一刻重要性的论述直接秒杀所谓的《当下的力量》。同时兼有对为什么冥想及冥想的描述,5个层次,可以让生活更轻松。
  •     只能理解到自我的地步了,在这里时,也希望自己停在这里就好。
  •     忘了推荐这本了,虽然一半内容无共鸣,但还有半很不错的
  •     豁然开朗。
  •     其实我的理解就是:自己把自己的心束缚住了。还有别的理解是什么?
  •     刷新我三观,让我能以超脱的心境来看待众生相。界限,都是人为设定的。只取一半,是人们烦恼的根源,我们总想得到好的,而不想要坏的,只想安逸不想苦难。可是实际上事事本无碍,大自然有告诉你什么是好坏对错善恶是非吗?即使是矛盾对立的都是相对的会转化的。逐渐跳出对立的二元论来看世界和他人吧。
  •     体会不到那种深度
  •     肯·威尔伯的第一本书,正如书中所说,事事本无碍!值得多读两遍的一本书
  •     有启发。采访过程重一个中学老前辈推荐的。
  •     读过他的两本书后,这本就可以随便翻翻了,毕竟是科普性质的。
  •     很好很好看。正是我这段时间想看的。
  •     总算读完一本威尔伯的理论书了
  •     深奥。
  •     中間有些部份看的很倉促。
  •     fucking brilliant!
  •     楼宇烈先生清华讲座中推荐的,勉强读完了。
  •     20万字
  •     超越时间性的现在就是永恒。“我”并不存在。
  •     看看
  •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细读 思考
  •     许多章节都非常好,第一次见到有人能将修行的事理得这么清楚。
  •     对意识层次及治疗方法做了个剖析,尽管后两个层次太深奥,难以领会。
  •     不知道。。。。。。。。看完没有
  •     有实证境界的书,作者有一定的禅定功夫。
  •     最好的外文书
  •     无界入真我。
  •     实在是太厉害了
  •     前面几章真好,后面几章境界未到,还读不懂T_T
  •      c c u u d d a a
  •     2015.3.2 “了解身体内生生不已的过程,并无济于事,因为意识本身只是相当表面的现象,仍越不出自我的范畴,我们必须具体经验到身体的活动,切身感觉出他的流动,想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先放下自我的严厉控制,使得身体深处的觉受能浮现出来。”
  •     修行
  •     未读完
  •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     看过的最全面,最清楚,最易于一般人理解的讲述关于人生“界限”的书。
  •     解答心中好多疑惑
  •     灵性书籍里,威尔伯理性而严谨
  •     超人格的境界于我也是困难的,恐怕再需些时日,我才能消化这本书
  •     科学版的灵性书籍~
  •     不错的启蒙书籍
  •     新的思考方式
  •     心若明镜、鉴而不纳。
  •     也没看完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