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一世界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4
ISBN:9787214068828
作者:杨澜,朱冰
页数:275页

作者简介

杨澜入行20年的传记作品,立体展现杨澜20年非常媒体生涯,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杨澜和杨澜眼中的时代真相。
在本书中,杨澜将告诉你:她从1990年到2010年的生命跨越和岁月流转;她与基辛格、克林顿、布莱尔、老布什、李光耀、韦尔奇等高端人物的交往秘辛;她如何在人生每个节点自由潇洒地转换;她对“赢”的重新理解和体悟;她的20年非常媒体生涯和她眼中的传媒江湖……

书籍目录


01 你真的那么有远见吗?
02 你不想赢吗?
03 谁能在石头上轻松睡觉?
04 为什么总问女人这个问题?
05 奥运可以是件很浪漫的事吗?
06 你是否曾站在空空的舞台?
后记

编辑推荐

《杨澜:一问一世界》编辑推荐:杨澜亲自讲述她聚光灯下的台前幕后,真实呈现她的“阳光二十载”:与电视偶然结缘、离开央视、出国留学、创办阳光卫视、《杨澜访谈录》、申奥形象大使……杨澜对自己20年媒体人生的审视与展望:以提问为生的她,对“赢”有了新的感悟;对“女性”有了理性的界定;对“问”有了执著的回归。在事业上,杨澜是资深媒体人,具有极强的社会影响力;在家庭中?杨澜是幸福的太太,有着两个可爱的孩子,是什么让她在人生的每个角色里转换自如,让她在事业与家庭之间游刃有余?——杨澜将亲口告诉你她幸福人生的绝对秘密。杨澜儿时照片首度曝光,其与世界政要、商业领袖、文艺名人的百余张合影缤纷呈现,值得珍藏。         ○我们生活在一个渴望成功的时代,我也想成功,我也想证明自己。我跑遍了世界各地去寻找那些成功的人,然后去询问他们有没有什么成功的秘诀。我采访了500 多位精英人士,对成功的定义有了质疑。到底什么算成功?更成功又怎样?我们的社会是不是患了“成功综合征”?我相信幸福要靠运气,但更要靠能力:梦想的能力、创造的能力、感受的能力和分享的能力。总之三个字:幸福力——追求和给予幸福的力量。我要的幸福是丰富而有价值的生命,是充满爱和温暖的情感,请不要让我取舍。我要的幸福是丰富而有价值的生命,是充满爱和温暖的情感世界,请不要让我取舍。所以,也请不要再拿“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这个老掉牙的问题来问我啦!当你为了一个理想去努力奋斗,而且经历过挫折的时候,我认为你对整个世界的理解,会更深一步……这是?生非常宝贵的财富,你经历过很大的欢喜,也经历过很大的挫折,但是你还是能够站起来,重新回到你要做的事情上来,我觉得这是对一个人很大的考验,我很高兴我经历了这样一次考验。当一个人决定离开床那熟悉的舒适,去石头上睡觉时,他就已经摆脱了某种惰性,而带来许多种可能。有一天,一块顽石上也会留下他的温度。“你是怎么平衡事业与家庭的?”这是我每次接受采访都会被问到的问题。这问题没什么不妥,只是为什么很少有记者问男性这个问题?男人们就不需要平衡事业和家庭吗?

前言

  前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渴望成功的时代  2010年是我入行20年,也是《杨澜访谈录》10周年的纪念,有一位媒体朋友不经意当中说,今年正好是你的2010。还真是有这个巧合。  10年也好,20年也好,在人生中不长也不短。回头一看,其实一直在匆匆忙忙地赶路,顾不上停下来。借这个机会我停下来,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再望望前面的天空,是件好事。我们生活在一个渴望成功的时代,我也想成功,我也想证明自己。我跑遍了世界各地去寻找那些成功的人,然后去询问他们有没有什么成功的秘诀。我采访了500 多位精英人士,对成功的定义有了质疑。到底什么算成功?更成功又怎样?我们的社会是不是患了“成功综合征”?为了“成功”,我们常常忘记自己的初衷和内心真正的渴望;为了“成功”,我们急急忙忙地赶路,经常撞着这个碰到那个,我们是不是想过把他们扶起来,说声对不起?为了“成功”,我们忽略了路边的风景,忽略身边的人,我们能不能停下脚步给他们一个微笑,给他们一个拥抱?我曾接到一个短信,“真正的成功,不是赚了多少钱或者做了多高的官,而是有一天你除去这一切身份的时候,还有人愿意在你身边对你微笑。”  萧伯纳曾经说过:“一个理智的人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只有那些不理智的人,才会想去改变环境适应自己。但历史是后一种人创造的。”在我看来成功的首要意义在于做自己。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妄谈创造历史,但做自己是可望可即的事。张海迪以残障之身刻苦学习,终有成就的故事固然让我敬佩不已,更让我感动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政治环境下,当有关领导告诫她应该把烫成大波浪的长发夹起来以符合“英雄模范”的标准形象时,她在进入人民大会堂,进入聚光灯中心之前的一瞬间,果断地取下了发夹,让一头秀发瀑布般地披在肩头。她不要做被造型的英雄,她要做真实的自己。  有时出身优裕与出身贫困一样容易让人迷失。人的期待就是自己的牢笼。许多富家子弟仅仅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就放弃自己真正的梦想,成为某种传承的工具。股神巴菲特的儿子彼得在这一点上是幸运的。他19 岁时做出决定,不进入父亲呼风唤雨的金融界,而选择音乐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当他忐忑不安地寻求父亲的意见时,巴菲特说:“儿子,其实我们俩做的是同一件事——我们热爱的事!”彼得在2010年出版的中文版自传书名就叫《做你自己》。  我们的社会从要求个体无条件地服从群体,到终于可以让人们理直气壮地做自己,真是不小的进步。如果每个人能够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一起推动社会变得更开放、更公平、更温暖,这是不是一种更了不起的成功?  做访谈节目的人是以提问为生的。我们这辈子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不断地提问。但是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当中有多少环节是在训练我们问问题呢?基本上没有。我们一直受到的训练是回答问题,先把老师教的答案记住,然后在考试的时候再还给老师。  美国学校的老师特别鼓励学生提问。在中国的学校,老师可能对学生说,这儿有三道方程式需要你来解答;在美国学校,老师很可能说,你自己编三道方程式让其他的同学解答。这可能是一种教育方式上的不同,所以实际上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我们这种被学校一步步培养出来的“好学生”,对如何提问没什么概念。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读书时,正好有一节是外教上的宗教课,他讲完了以后问大家有什么问题吗?一个大教室里面,100 多个学生,寂静无声,大家都羞涩地低下了头,没有一个人举手。教授非常生气地从兜里掏出了一块美金,说:“谁要是问出一个问题,哪怕是再愚蠢的问题,我就把这一块美金给他。”我们都有一点受屈辱的感觉,作为一个学生难道我们真的没有问题吗?记得后来我举手了,至于硬着头皮问了个什么问题,了无印象。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当时选修的一门课是社会学,因为我觉得做传媒的人需要有一些社会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我每天上课都准时到,作业按时完成,老师嘱咐看的参考书都看了,论文也写得还不错,可是到期末我发现所有的课程里面唯有这门课得了一个B,其他功课都是A或A-。怎么会得一个B 呢?我就去找社会学的教授理论,我说你是不是搞错了?她翻看了一下我的记录说:“的确你的作业都交了,完成得也不错,但是我要给你一个惩罚,因为你上课从来不问问题,这就说明你上课的参与度不高。”当然后来我据理力争,申辩说因为刚来美国不久,有时组织语言的速度稍慢,往往刚想说就被其他同学抢了先,等等。老师看来是动了心,最终给了我一个B+。  2010年10月,我参加了我的导师赵忠祥先生广播电视50 年的研讨会。他18岁成为中央电视台的第一个男播音员,今年68 岁还在主持《人与自然》和《动物世界》。他讲当时他进入电视台的时候电视台还是用胶片播出的。所以实际上在那个时候一切都是现场直播,机器上放着胶片,播音员现场配音。时间紧迫时甚至是一位撰稿人跪在地上写稿子,一边写一边改,而播音员就要字正腔圆、不慌不乱、毫无差错地念出来。当时的电视从业人员文字的功底,播报的功底,现场掌控的功底真的不是我辈一朝一夕比及的。  今天的电视技术已经有巨大的进步,但是同时今天的传统媒体还是有很多的困惑。网络是巨大的挑战之一。今年,老字号的美国《新闻周刊》也是因为受不了年年的亏损,开始叫卖,很多历史悠久的大型的报纸已经纷纷倒闭。网络的第一波冲击的可能是平面媒体,第二波则可能是电视媒体。视频网站、网络电视的蓬勃兴起不可阻挡。虽然它尚未找到成熟的收益模型,但是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坐在电视机前守候着一个节目开播,到像在网络上自由地摄取各种个人需要的资讯娱乐组合。  而我发现电视观众也已经呈现出两极化的发展,两大收视群体分别是青少年和退休人群,低龄化的趋势和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而20~50岁左右的社会中间力量、精英力量更多地从网络上获取他们需要的资讯和娱乐,即使是电视节目也常常是在网上搜索收看。在收视率的压力下,电视人必须要满足这两极化的需求,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电视剧和综艺类的节目占据黄金时段。放眼全国的各省级卫星频道,几乎都把新闻压缩到最小,每晚连续播放2~3集的电视剧,再加上原创或引进的综艺类节目,访谈类、专题类节目已经都被移到11 点以后了。这似乎是一个潮流趋势。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好或不好,这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的现实,所有做电视的都必须面对这样的一个现实。  两个月前我到台湾,专访了电视主持人蔡康永。数年前他在做《康熙来了》之前曾经主持一个电视节目《真情指数》。我当时看到这个节目在形式上与《杨澜访谈录》很相像,就主动跟他联系,希望两个人能联手做一个海峡两岸不同领域代表人物的交叉采访,但是后来由于电视台等方面的原因就失之交臂了。在采访中我们俩探讨电视生态对于电视形态包括主持人风格的影响。他说他其实很羡慕我能把高端访谈做10年之久,它不一定是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但是能够影响那些有影响力的人,所以就会有高端产品,比如汽车、电脑、酒类品牌,为了维护品牌的定位和影响力来赞助这样的节目。在台湾,电视节目不能有品牌冠名赞助。在一切唯收视率是瞻的情况下,即使是晚间七点档或者八点档的新闻节目也变得更加娱乐化。如果大家更喜欢看一个醉汉跟警察打架,那么它一定会代替伊朗核危机的新闻。加上台湾独特的地缘政治因素,对国际事务的参与比较少,所以台湾的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对国际事务不是特别关心,对于大的政治事件也并不是特别的关心,而是专注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区中的各种娱乐和八卦新闻。即使电视台的主流新闻节目,也变得碎片化、娱乐化、世俗化。蔡康永说:“我们面对的现实是:你要想找内涵吗?那就不要到电视上来找。杨澜你如果能把深度访谈节目再做上10年,就太了不起了!”  ……  美国谈话节目主持人拉里·金从业60年。早年他训练采访基本功的方法就是搬把椅子坐在超市门口,随机采访每个进门的人:你叫什么名字?做什么职业?买什么东西?干什么用?你最擅长的事?最烦恼的事?他说,一个好的主持人要做到无论面对何时、何地、何人都能有话题、有问题。而简单的问题,好过复杂的问题。一个这么善于沟通的人却以离婚次数多而著称。他说觉得最对不起朋友的事,就是让他们刚记住他上一任妻子的名字,就又要记新一任妻子的名字!看来这就像医生很难自诊,沟通大师也有盲区吧。  有时在访谈中难免会问及令对方尴尬的问题,我觉得这时诚意很重要。要让对方知道你并非刻意为难,而是更关心事实真相,这样对方才不会拂袖而去。其次,功课很重要,这样才不会让对方觉得对牛弹琴,影响谈兴。第三,当然是随机应变,灵活以对了。采访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前,导演和制片人都说,杨小姐你一定要问问他莱温斯基的事情。这让我有些为难,即使是一位离任的总统也应得到尊重,怎么去问人家这种难堪的问题?后来我了解到克林顿离任以后建立了克林顿图书馆,并在图书馆里设立展厅,展示了莱温斯基事件始末。所以我就问他说:“通常总统们在自己的图书馆里都会布置那些让自己感到非常骄傲的历史,您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一个展示呢?”克林顿不愧是有涵养的政治家,他直面这个问题,谈及他意在告诉后人美国党派之争的恶性发展。我又问道:“您在自传里说过,在莱温斯基事件初期您一直是过着双重生活,什么时候您才从这种痛苦中解脱的呢?”他说:“当我跟我的妻子陈述了这件事情的真相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可以面对大陪审团了。因为我从小生活在一个父母离异、充满暴力的家庭里,我觉得别人不会理解我,我只有自己来处理自己的痛苦和麻烦,所以我一开始拒绝任何人进入我的空间。但是我最终决定把真相告诉我的妻子,我突然觉得我的痛苦解脱了,可以面对任何人了。”  我觉得采访其实像是一次探险,是一种对人心的探险。做专访常常是交浅而言深,一个从未见面的入坐在你面前,短短的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时间,你希望挖掘出一些更深层的东西,人家凭什么要告诉你呢?这就好像你进入一个丛林,你只是大概知道一个方向,并不知道你中间会遇到什么河流,什么沟壑,是否会在山穷水尽之际突然柳暗花明,眼前开阔。如果一直能有一份好奇心,访谈就变成一次有趣的旅行。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乐此不疲的原因吧。  一问一世界。在探索世界的同时,我们有机会更好地认识自己。在生命的旅程中其实我们每个人自问的问题可能比问他人的问题更重要,简单的问题比复杂的问题更重要。比如“我是谁?”“我从何处来?”“我往何处去?”“我快乐吗?”美国前财政部长罗伯特·肯尼迪曾有一句名言:“当我们回首历史,我们要问‘为什么’,当我们面向未来,我们要问‘为什么不’。”生命有无数的可能性,你的梦想还在沉睡,为什么不把它唤醒?  杨澜

内容概要

杨澜
资深传媒人,著名节目主持人,现任阳光媒体集团、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局主席。
朱冰
中国传媒大学知名学者,资深策划人,独立作家。

章节摘录

插图:我们生活在一个渴望成功的时代2010年是我入行20年,也是《杨澜访谈录》10周年的纪念,有一位媒体朋友不经意当中说,今年正好是你的2010。还真是有这个巧合。10年也好,20年也好,在人生中不长也不短。回头一看,其实一直在匆匆忙忙地赶路,顾不上停下来。借这个机会我停下来,回?看看走过的路,再望望前面的天空,是件好事。我们生活在一个渴望成功的时代,我也想成功,我也想证明自己。我跑遍了世界各地去寻找那些成功的人,然后去询问他们有没有什么成功的秘诀。我采访了500 多位精英人士,对成功的定义有了质疑。到底什么算成功?更成功又怎样?我们的社会是不是患了“成功综合征”?为了“成功”,我们常常忘记自己的初衷和内心真正的渴望;为了“成功”,我们急急忙忙地赶路,经常撞着这个碰到那个,我们是不是想过把他们扶起来,说声对不起?为了“成功”,我们忽略了路边的风景,忽略身边的人,我们能不能停下脚?给他们一个微笑,给他们一个拥抱?我曾接到一个短信,“真正的成功,不是赚了多少钱或者做了多高的官,而是有一天你除去这一切身份的时候,还有人愿意在你身边对你微笑。”萧伯纳曾经说过:“一个理智的人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只有那些不理智的人,才会想去改变环境适应自己。但历史是后一种人创造的。”在我看来成功的首要意义在于做自己。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妄谈创造历史,但做自己是可望可即的事。张海迪以残障之身刻苦学习,终有成就的故事固然让我敬佩不已,更让我感动的是在 20 世纪80 年代的政治环境下,当有关领导告诫她应该把烫成大波浪的长发夹起来以符合“英雄模范”的标准形象时,她在进入人民大会堂,进入聚光灯中心之前的一瞬间,果断地取下了发夹,让一头秀发瀑布般地披在肩头。她不要做被造型的英雄,她要做真实的自己。有时出身优裕与出身贫困一样容易让人迷失。人的期待就是自己的牢笼。许多富家子弟仅仅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就放弃自己真正的梦想,成为某种传承的工具。股神巴菲特的儿子彼得在这一点上是幸运的。他19 岁时做出决定,不进入父亲呼风唤雨的金融界,而选择音乐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当他忐忑不安地寻求父亲的意见时,巴菲特说:“儿子,其实我们俩做的是同一件事——我们热爱的事!”彼得在2010 年出版的中文版自传书名就叫《做你自己》。

图书封面


 一问一世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7条)

  •     一个女人的成功,我们往往不仅注重她的事业,也在评论她在家庭中的角色,商场中不乏铁娘子,但是我却不能用来形容她,因为她在两个方面确实都做的很出色。如果只是一个方面的成功,我从未觉得有惊奇,最羡慕不过是这些能在二者之间权衡很好的人物。因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情,不取不舍,都在上升。人生之美不过如此。在盗版书摊上与这本书擦出了火花,喜欢杨澜的淡定,但是她才40岁。书中分几个篇章,用问去推开杨澜的世界,扣开世界的大门。这不是纯粹的人物传记,因为从杨澜从业之时说起,于《杨澜访谈录》着墨,十年,二十年,不过是种成长与纪念。有信仰,很睿智,勇于尝试,强大的内心,精明的商业头脑,对职业准则的坚守,对自我修炼的提升……她一直都在做的很多,但她的成功并非不可复制,可是她的热情并非有几人能及,她像一个陀螺,很忙碌,但是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怎样做能更好。这样一个女人怎么能不美,确实找不到什么缺点,这很遗憾,但是她很幸福,这是努力习来的,因为播种而收获。她才40岁,期待她更多的精彩。
  •     虽然非常喜欢她,但书中文章思路不是很清晰,非常散。而且并不是由杨澜独立完成。一会是自己写的,一会是别人写的。觉得这本书,她还是没用心思出的。展现名人的笔墨的力度也不够,大多数点到为止,然后快马加鞭地讲另外一个人的事。
  •     给大学生当励志书还不错,年青人需要多看看阳光和正面的宣传在我看来就是满篇的花絮、花絮、花絮,当花絮看还算有意思吧。看完掩卷沉思良久——此书敢说自己不是《杨澜访谈录》的广告么?豆瓣说我的评论太短,够了么?够了么?够了么?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特别不喜欢它一个标题然后从括号1一直到括号40的目录形式。看前面以为是杨澜自传,到后面慢慢慢慢讲各种同事的故事,最后直接成了采访记录,每个故事都蜻蜓点水,没有吸引力。跟柴静的《看见》相比差远了。
  •     对女性的“成功”“成名”人士总会多有关注,毕竟没有光环也没机会被人知道,没有这些文字,谁能知道光环里是什么,粉饰太平,有要有粉才行
  •     (很多年前看过的书,补记)内地女名人中的佼佼者,对于自己事业的描述非常的棒。
  •     杨澜新书《一问一世界》的问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另类的知性女人。
    继1996年出版《凭海临风》之后,时隔15年杨澜又亮剑。《一问一世界》是回顾杨澜10年来制作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的一本书。它以《杨澜访谈录》10周年为一个契机,回顾了过去这10年来杨澜的主持人生涯所走过的道路。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杨澜采访很多名人和国家政要后的人生感悟。“世界很大,也可以很小,比走进他人世界更重要的是打开自己内心的世界”。杨澜一直试图进入受访嘉宾的世界,无论是他们的职业世界,还是他们的内心和情感世界。从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上,杨澜觉得有很多可以作为自己内心的一个参照。
     我本人是《杨澜访谈录》的忠实观众,看了杨澜采访的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慢慢地我发现我们这个社会好像对成功有一种偏执,对“成功”的定义非常狭窄,狭窄到了非常不健康的一种程度。而杨澜在作主持节目的几年里,一直在试图拓展所谓“成功”的定义。在她看来“成功”有两个定义,第一是能够做真实的自己;第二是在这个基础上,还能够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对于他人更好地生活做出力所能及的一点儿贡献。我非常赞同她的观点。成功,不是说一定要当多大官、挣多少钱、或者有怎样的美貌。无论一个人在事业和名声上如何得登峰造极,最终关乎内心的幸福和快乐的,都是你身边的人和一些很小的事情。所以,一个人不一定要做一些轰轰烈烈的事情才能够找到内心的快乐,珍惜你身边的人可能才是和快乐最相关的事。
      我借用杨澜的一句来结束我的演说: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活出自己、活得精彩。
  •     本书所选的六个问题是从一万多个问题中选出的能涵盖政治、商业、文化、女界、体育、艺术六大领域,所以内容上绝不枯燥,尤其是选用杨澜采访的嘉宾做例,牵动着读者的心,开阔者读者的视野;同时作者精湛的表达和写作能力让本书畅快淋漓,可以增强我们的语文功底,绝不会因表达上出错而影响我们的阅读兴趣,相反会提升我们阅读的欲望。虽然在刚读完的时候,感觉有些凌乱,但是再根据各个问题,结合相应访谈嘉宾的实例,可以发现作者的编排是有心的,所有例证都呼应着主题,最终支持者本书的主线即杨澜如何坚持地做自己以及经营自己的《杨澜访谈录》。
    就本书内容上来说,我个人认为至始至终就在诠释着杨澜的那句话“成功的首要意义在于做自己”,所以从北京外国语大学到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业提升,从正大综艺的主持到阳光卫视的创办,从国外到国内的仔细抉择,以及自己设立的已高端访谈为标准的《杨澜访谈录》和在媒体、慈善、体育等事业上所作的贡献,都见证了一个逐渐成熟逐渐强大的杨澜用自己的行动开辟着她成功的道路。可以说杨澜是个成功者,她经营的《杨澜访谈录》十年的风雨兼程可以证明这一点。
    回顾杨澜收到的那条短信“真正的成功,不是赚了多少钱或者做了多高的官,而是有一天你除去这一切身份的时候,还有人愿意在你身边对你微笑”,我把这个定义为是幸福,对于杨澜我认为是最幸福的人,当所有一切身份都剔除的时候,会有父母、丈夫、子女给予关爱,同时还有出色的团队与她一起分享快乐给予关怀。这些都是杨澜自己创造的最纯洁的关怀与呵护。
    所以,我推荐这本书,希望我们陶醉在美好语言中的同时,能够和杨澜一起去体味成功路上的艰辛,为了获得幸福我们应该做好我们自己。
  •     杨澜眼中的世界,皆源于她的“问”,用她自己的话说,十年来她向这个世界提出了一万多个问题。而颇让人思量的是,杨澜的电视生涯,竟然也是从“问”开始的。看完这本书,觉得单单一个坚持就让多少人自愧不如。每个人都有最初的梦想,又有多少人坚持到最后呢?坚持一天不难、一年不难、一直坚持下去却很难。如果我们能一直坚持下去,那么就算不成功,最少没有遗憾。
  •     大学图书馆看到第一本书
  •     《一问一世界》,敢于提问,杨澜十年努力与艰辛肯定不止书里所写,如此也收获了成功的事业,美满的家庭,快乐的生活。很棒,看完,受益匪浅!
  •     我看的垃圾书越来越多了。。。
  •     评论区有人说,作者之间相互切换,容易逻辑混乱,我觉得通篇读下来,是有点生涩感觉,但是接近20年围绕杨澜传媒的专访,能写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杨澜是个了不起的女性,书中传达很多观点值得学习。
  •     曲斌,哈哈
  •     杨澜的《一问一世界》终于看完了,人到中年的她,自内而外散发出迷人的光彩,自信,智慧而美丽!拥有自己喜爱的工作,永远支持她的老公,幸福美满的家庭,一个女人如此一生,真可以用圆满来形容了!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女人,这一生,有很多重身份,女儿,妻子,妈妈,职场的妈妈又会更多一重。侧重于家庭,以后的人生会不会留下很多缺憾?偏重了工作,家庭可能会由此引发很多矛盾冲突;忽视了自己,未来的某一时刻,或许曾经的相濡以沫会变作相忘于江湖!究竟该何去何从,如何能够在多种身份中寻求某种平衡,可能是我们最迫切也最难解决的问题。
  •     杨澜-简单认知-与我而言最新探求的是那些历经磨难的灵魂最终如何又纯洁又复杂;
  •     书是以第三人称写的,不是杨澜自己。杨澜一直都以一个知性女人出现,是很多人的榜样,也是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亚洲女性。书中主要以杨澜入行20年,杨澜访谈录10年这个背景为线,讲述了杨澜所采访一些嘉宾时发生的故事和感触。你会看到在一个成功的节目背后需要付出的努力,你可以看到杨澜对于自己热爱事业的追求,那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书很好,非常不错。
  •     用一种休闲的方式,解读杨澜的幸福密码。仰望她的成功,分享她的幸福,品读《一问一世界》。
    杨澜说:我相信幸福要靠运气,但更要靠能力:梦想的能力、创造的能力、感受的能力和分享的能力。总之三个字:幸福力。我要的幸福是丰富而有价值的生命,是充满爱和温暖的情感世界,请不要让我取舍。
    谁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杨澜就偏偏拥有了!事业做得轰轰烈烈,家庭更是风生水起,丈夫的鼎力支持,父母的理解,儿女的关爱,让这个幸福的女人何其幸福!
    说到幸运,就想起一句话,虽然有些老调重弹,但用在杨澜身上是最合适不过了——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如果说杨澜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是适逢机遇进入央视的话,照一般平凡人的思维,她完全可以在央视待上一辈子,做好“正大综艺”栏目,可是,她选择了深造,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两年,与其说是杨澜潜藏修炼的两年,不如说是她积淀提升的两年,正是这次学习,使得杨澜对人生有了新的定位,也为后来的事业储备了力量。
    杨澜的成功,与她个人散发的无穷魅力息息相关。她美丽、知性、大方、成熟、聪慧、敏锐,似乎一切美好的词语都可以来形容她。她丈夫一而再、再而三的鼎力相助,无不是对她的宠爱至极。而围在她身边的工作团队,每一个人都是被她的先进理念与完美的理想所折服。周七月、陈汉元、蒋昌建、君达、金佳楠们之所以能和杨澜共同打造品牌节目《杨澜访谈录》,都是因为他们从杨澜的奋斗中看到了光辉的理想蓝图。
    十年,不是短暂的时日,是三千多个日日夜夜的辗转。杨澜用行动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她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展示了名人风采,也让所有喜欢她、爱她的人一同品味了名人生活的酸甜苦辣。在她的节目里,那些平时只能望其项背的人物不再神秘莫测,那些平时只能仰望的成功也成为可圈可点的奋斗历程。于是,你会喜欢希拉里,喜欢查尔斯王子,喜欢克林顿,喜欢张艺谋,喜欢陈凯歌……你会喜欢杨澜采访的每一位嘉宾,你会悄悄爱上杨澜——她是个多么可爱的女人!
    正如杨澜在《世有疑惑、必须发问》中所言,纵览全书,最偏爱于两个人的故事。一个是1999年采访的华裔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崔琦先生,他小时候因为母亲的坚持而走出家门,但最终未能尽孝,当杨澜问他如果当年母亲没坚持的话,今天的崔琦会怎样时,他的回答令人震撼,他说:“其实我宁愿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民。如果我还留在农村,留在父母身边,家里有一个儿子毕竟不一样,也许他们不至于饿死吧。”还是杨澜总结得好:“诺贝尔奖也好,科学的成就也好,社会的承认也好,都不足以弥补他的失去和永远的心痛。”
    另一个人是王光美女士,刘少奇的夫人。对于她的介绍,杨澜用了很大的篇幅,王光美女士对于苦难的宽容是无人能及的。由此也告诉世人,人生在世,没有什么好计较的,能宽容的就宽容着过吧。
    还是用朱冰的话来结束吧!
    “杨澜式的‘我问’,这这里面包含着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对客观事实的谦逊,对自身的自信和务实。杨澜没有过客的心态,她只是驻足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世界就在一问一答中若隐若现。一问一世界。这个未知的世界,足以让我妈心存好奇和敬畏。”
    让我们在品味杨澜的幸福里,去体会杨澜为自己的理想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也让我们祝福杨澜及为我妈带来生活醇酿的“杨澜”们!
  •     很好的电视人鸡汤书。有些困难轻描淡写,有些讲不通的地方全部归在杨澜个人魅力上,不过依然不影响强大的鸡汤力。
  •     杨澜从一个自惭形秽的小眼睛丫头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她在事业上的成长与成功是众人仰慕的标杆,她在生活中的甜蜜与幸福让万千读者艳羡不已。从婚姻到爱情,从父母到孩子,由事业到家庭……无处不体现着她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智慧。她是如何做到的?每个人看到她的故事,都会思考自己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都会反思自己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
  •     杨澜亲自讲述她聚光灯下的台前幕后,真实呈现她的“阳光二十载”:与电视偶然结缘、离开央视、出国留学、创办阳光卫视、《杨澜访谈录》、申奥形象大使……
       杨澜对自己20年媒体人生的审视与展望:以提问为生的她,对“赢”有了新的感悟;对“女性”有了理性的界定;对“问”有了执著的回归。
      在事业上,杨澜是资深媒体人,具有极强的社会影响力;在家庭中,杨澜是幸福的太太,有着两个可爱的孩子,是什么让她在人生的每个角色里转换自如,让她在事业与家庭之间游刃有余?——杨澜将亲口告诉你她幸福人生的绝对秘密。
      杨澜儿时照片首度曝光,其与世界政要、商业领袖、文艺名人的百余张合影缤纷呈现,值得珍藏。 ○我们生活在一个渴望成功的时代,我也想成功,我也想证明自己。我跑遍了世界各地去寻找那些成功的人,然后去询问他们有没有什么成功的秘诀。我采访了500多位精英人士,对成功的定义有了质疑。到底什么算成功?更成功又怎样?我们的社会是不是患了“成功综合征”?
      我相信幸福要靠运气,但更要靠能力:梦想的能力、创造的能力、感受的能力和分享的能力。总之三个字:幸福力——追求和给予幸福的力量。我要的幸福是丰富而有价值的生命,是充满爱和温暖的情感,请不要让我取舍。
      我要的幸福是丰富而有价值的生命,是充满爱和温暖的情感世界,请不要让我取舍。所以,也请不要再拿“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这个老掉牙的问题来问我啦!
      当你为了一个理想去努力奋斗,而且经历过挫折的时候,我认为你对整个世界的理解,会更深一步……这是人生非常宝贵的财富,你经历过很大的欢喜,也经历过很大的挫折,但是你还是能够站起来,重新回到你要做的事情上来,我觉得这是对一个人很大的考验,我很高兴我经历了这样一次考验。
      当一个人决定离开床那熟悉的舒适,去石头上睡觉时,他就已经摆脱了某种惰性,而带来许多种可能。有一天,一块顽石上也会留下他的温度。
      “你是怎么平衡事业与家庭的?”这是我每次接受采访都会被问到的问题。这问题没什么不妥,只是为什么很少有记者问男性这个问题?男人们就不需要平衡事业和家庭吗?
      如果非要有人问女人们如何取舍事业与家庭,她们会直接把问题顶回去:“谁规定的只能二选一呢?”就像我不会问你左腿、右腿你更喜欢哪条。人不是需要两条腿走路的吗?!我更想问:“你想找到什么样的幸福?”
  •     带着对于一个女性的崇拜买了这本书
  •     杨澜一个向中国人展示世界的小女子,一个向西方人展示东方魅力的小女子。作为学生的他,无疑是幸运的,大学刚毕业就能进入央视这样一个万千人等瞩目的舞台,在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年代,杨澜用《正大综艺》这样一个栏目向国人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对于很多的国人来说,正是通过这个节目认识了外面的精彩。后来的赴美留学,创办《杨澜访谈录》都凸显出他作为一个有远见的主持人的特质。《一问一世界》通过最朴实的言语,回首了杨澜所走过的不平凡的20年的从业经历。一个人有多少个20年可以去把握,在历经了阳光卫视的失败后,杨澜范儿用一种更加国际化的视野,去看待眼前的这一切。我们无法去评述一个人是否真的是成功的或者是失败的,至少在杨澜身上这两个元素都有所体现与展示。杨澜的魅力也许就在这一问一答之间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
  •     原来对杨澜不是很了解,通过此书从很多的侧面了解了这个原来眼中的女强人。
    杨澜的对事业的执着,对理想的坚持,对人文的关爱无不吸引着我,震撼着我的精神。
    相较于倪萍的朴实与做作,杨澜跟多了一份真实与豪情。书得编排很有特点,图文并茂,并且在了解杨澜的时候也让我们看到很多名人的掌故。
    王光美的爱与宽容。
    基辛格与周恩来的睿智与惺惺相惜。
    希拉里与克林顿的相互扶持与理解包容。
    黄永玉的我情我性,坚定执着。
    林怀民对艺术的完美追求与几多无奈。
    一幕幕一幅幅的精彩篇章一一展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回荡在我们的脑海里。
    一花一菩提,一问一世界。佛祖就是在不断的自问中顿悟的,相信杨澜在步入天命之年后会更加精彩,也会有自己的顿悟。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抓住稀缺资源,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儿。
  •     我想看杨澜写的,结果大部分都是朱冰的,赞美杨澜和《杨澜访谈录》。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     她从1990年到2010年的生命跨越和岁月流转;她与基辛格、克林顿、布莱尔、老布什、李光耀、韦尔奇等高端人物的交往秘辛;她如何在人生每个节点自由潇洒地转换;她对“赢”的重新理解和体悟;她的20年非常媒体生涯和她眼中的传媒江湖……
  •     一部分
  •     朱冰说:杨澜并不漂亮,而是属于美。我以为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作为一名男士,我以为杨澜漂亮,尤为美丽。这就像她在《一问一世界》里描述她所看到的世界一样,无论是政界大碗,还是艺界翘楚,乃至普通一老妇,都有着褪去光环或平凡后的,由内到外的大美。 杨澜做《杨澜访谈录》,十年来做过500多期。这一对一的访谈,杨澜面对的人物涵盖政治、商业、文化、艺术、体育等社会各界,且这些人物大多“高端”。但是,杨澜并没有将访谈做成一次次展示“成功”的盛宴,杨澜看到的世界不是属于人的成功,而是作为成功的人,他或她的人性之美,以及这种美于大众的无限可能。“观测历史,揣测人心”是杨澜看世界的态度,而这态度,和“贩卖和复制成功”的态度是多么地不同呢! 因而,杨澜访谈王光美,让大家看到了历经劫难和沧桑后的“和解与宽容”;访谈克林顿,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对妻子心怀愧疚的丈夫,一个通过写作还上了债务,并为家人买了房子的男人;访谈“20世纪最伟大的编舞家之一”林怀民,让大家看到了一个“能在青石板上睡着,并在青石板上睡出人形”的对艺术的“静守者”;访谈哲学作家周国平,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爱女儿胜过一切哲学”的父亲……当这个世界到处都在追逐成功的时候,杨澜和她的世界却从成功出发,回到了成功的起点:在世界面前,你是否赢得了自己?面对杨澜,华裔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谈及饿死的父母:“其实我宁愿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民,留在父母身边……”杨澜的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如果节目只是停留在讲述所谓的成功故事的话,终将归于浅薄。而这一份震撼,又何尝不适于这个“忘我”地追逐成功的时代呢? 杨澜眼中的世界,皆源于她的“问”,用她自己的话说,十年来她向这个世界提出了一万多个问题。而颇让人思量的是,杨澜的电视生涯,竟然也是从“问”开始的。当年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组招聘一名女主持人,面对主考官,杨澜反问道:“为什么在电视上女主持人总是一个从属的地位,为什么她就一定是清纯、可爱、善解人意的……”如果说提出问题是探寻世界真相的途径,可真相从来就不简单纯粹,所有关于真相的见解都是一种偏见,于是“问”便成了杨澜不断突破偏见而最终接近真相的方式。杨澜的每一个问题都包含着对世界的好奇和敬畏,包含着对每个生命的尊重,对客观事物的谦逊。她这样问享誉全球的商业领袖杰克·韦尔奇:“你有没有主观的时候?受主观意识驱动的时候?”她这样问民营企业家郭广昌:“你觉得自己快要接近自己的极限了吗?”当然,杨澜也会经常地问自己,在当年留不留美发展的问题上,她便这样问自己:通过努力工作,你可以成为一个美国人吗?在杨澜看来,“问”似乎与真相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通过“问”来与自己沟通,与世界沟通,真相便在沟通中接近,世界便在沟通中得以构建。 杨澜感慨自己的学生时代不会提问,以致受到外籍教师用一美元向她和同学们买“问题”的“羞辱”,时间过去数十年,家长和老师们可以问问自己:一问一世界,我们的孩子们已经走到了哪里? “生命有无数的可能,你的梦还在沉睡,为什么不把它唤醒?”有空读读这本《一问一世界》,相信你会收获智慧和勇气,向这个世界再一次打开你那好奇的眼睛。
  •     一位成功女性的代表,在事业上,她是资深媒体人,具有极强的社会影响力;在家庭中,她是幸福的太太,有着两个可爱的孩子,是什么让她在人生的每个角色里转换自如,让她在事业与家庭之间游刃有余?——将亲口告诉你她幸福人生的绝对秘密。
  •     总体这本书而言,基本朱冰写。有点像自述性质的传记,结合了自身和社会的发展。这书大概是11年的暑假读的,初中老师的推荐。后来高中给心爱的看想让她多读读书,也不晓得看没看。
  •     看完这本书已经夜深了,很想沿着自己的思绪一路下去,但,觉还是要睡的,就把万千思绪放在枕头下面等待朝阳的时候,再续。
    坐在书桌前,从头到尾又翻了一遍这本书,五味杂陈,个中滋味,难于理清;千头万绪,感触颇多,实在不知道从何说起,实在不知道从哪个点说起。这本书,激起了我心中无限涟漪,再一次,韦尔奇先生的反问:“难道你不想赢吗?”闯入了我的视线,让我的心再次共振。
    最初知道杨澜是她主持我国的第一个综艺类的节目《正大综艺》,正值我读初中的时候,这是我每周一定要看的节目,那个时候太小,对于节目主持人没有什么特殊的印象,也不懂得欣赏主持人的优秀。但是,想成为她那样的人就成为我的目标。可惜,虚度高中三年,与北外,与主持人等梦想渐行渐远,幸运地赶上国家扩招,进入三本的国际贸易专业,好赖是跟我的兴趣沾边。在大学里面,我的辩论才能和主持的能力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可惜,依旧是三本,依旧不入流,但却让我与高中的抑郁渐行渐远,开始了新的篇章。
    如今,步入三十,借08奥运东风,进一步把国外的理论刮进我国;借08汶川地震,进一步把心理咨询晃进了人们的视野,顺势,我也进入了这个行业。苦读4年,不知道路在哪里,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不知道是否要坚持,就在这个结点,我与《一问一世界》不期而遇。于是,在众多的感触中,“难道你不想赢吗?”脱颖而出。
    是的,我想赢。看过杨澜走过的路,我知道了她的背后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我知道了她在采访的飞机上,汽车上付出的辛苦;我知道了是汗水与泪水支撑她走了这么久,走了这么远;我知道了杨澜是在用生命养育《杨澜访谈录》10年;我也知道了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可以这么坚持这么执着,这是充分必要条件。
    是的,我想赢。在这本书中,我看到的是杨澜采访的那些高级别重量人物的一个侧面,给我很大的启发。我相信这也是杨澜得到的最大财富。看这一本书,不仅可以知道很多名人轶事,而且能感受到这些名人背后时代的变化。2012,迷一样的年份,在这个新的轮回中,我想赢,最需要做的是战胜我自己。
    是的,我想赢。没有想过取得多大的成绩,只是不想辜负自己的天资,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不想虚度光阴,再一次想成为像杨澜那样执着的人,在这点上,我认为她赢了。正如希拉里所说:战胜恐惧, 承担风险,不随波逐流而去追求梦想是需要相当的勇气的。。。要充分认识和相信自己要倾听自己的心声,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不再问路在哪里,因为路在我的脚下。
  •     的确是本值得阅读的书,书中不仅让我认识许多来自世界各个领域的成功者,亦或者是知名人士,了解了他们成名背后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细节,很有趣,很长见识。
    从书中更多的,还让我意识到学会提问对于在求学之路上的我们的重要性。所谓做学问,就是不但要会“学”,还得会“问”,二者结合才能真正称之为“学问”。回想自己十几年的学生生涯,做了这么多年的“学问”,竟然还不懂得“问”的技巧。反思自己,是个不会提问的人。正如杨澜早时在大学求学时一样,当教授询问同学有无问题要提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对于所学的知识,竟提不出一个又价值,只得探讨的问题,我只得承认,自己对所学的知识的内涵还没有参透,没有系统地整理,消化,反思,一直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中。
    这本书,为我呈现了一位优秀主持人(或许也可称她为记者)的提问技巧。在她面对受访嘉宾时,每提出的一个问题背后,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并且根据不同受访嘉宾的各自情况,或开门见山,或旁敲侧击。她必须保证在有限的采访时间内,提出最有价值的问题,并且能够使嘉宾心甘情愿地回答出自己最真实的答案。这就是提问的技巧,它能够让你从被提问者口中得到你想要的信息,并且保证是真实可靠的。在一问一答中,这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沟通能力。
    杨澜对于工作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她的理想、追求,始终有着固执的坚持,让我很感动。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固然是坎坷的,可是我们有什么理由可以因此轻易放弃呢?
  •     前言中对杨澜入行20年有了一个概括,精炼,聪明,芳香性强,在杨澜身边的种种事例,告诉我要学会"问",这是一个人对问题的理解,"问"的魅力十分突出.
    然而在细读书中各采访细节,让我感动落泪,让我悲喜交集,更有对历史,世界,国际方方面面都有了全面的了解.更佩服杨澜常在同一时间实现人生很多不同的价值体现,由衷地佩服,更感谢她无私的分享,让平凡的我们带上自己的梦去努力,向自己的目标奔跑.告诉自己:自己是行的.
    谢谢诶此书给我的心灵触动!
  •     读了2遍才能靠回忆总结出来每一章节的内容,感觉逻辑性很差,但是每本书都有它的优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这本书适合女人去阅读,毕竟是个成功女士的传记,可以感受她的胸怀,她的处事,里面也有很多话特别受用。
  •     我每天都特别努力做好事
  •     大学二年级时买的盗版书看的,作者似乎有两个人,看得有点乱,故事之间关联性不强,似乎就是更多的告诉读者要多克服可怕的自有思想去寻找最真实的东西,那是一个未知的世界。
  •     书中写了很多关于杨澜采访工作方面的一些故事。并不能指望一本书把故事的背景全部都表述清楚,应该用杨澜采访的办法,也就是自己先去收集更多的信息,包括书中所提到的一些历史事件,先要有所了解,然后才来看会有更好的感触。这本书我打算通读两遍。第一遍了解个大概意思,以及说了哪些事情。然后再去网上了解这些事情的相关背景,最后再来读这本书第二遍。
  •     居然没印象
  •     杨澜确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成功的有远见的女性!
  •     捡到了一本书,在读中,感受感受…
  •     首先很喜欢书名“一问一世界”,作为一位以提问为生的人,祈望以一个个问题来打开一个个世界,它可能是地理的,也可能是行业的,可能是心灵的。阅读此书的过程,就像打开一扇扇门的感觉,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鲜活的人物故事,而每一个故事又会给我以不少启发,为什么我从没有这样思考呢,为什么我的思维如此固化呢,又为什么我不能如此改变呢。。。同时阅读此书也知晓了杨澜的人生轨迹,我一直很欣赏她,因为她给人的感觉是智慧和母性,而不单单是事业的成功。
  •     一、 杨澜本人写的序可以说非常好,有见地,清晰,直入主题。但正文就略微不妥。笔者的语言功底可以看出非常好,但是,又不是个人经历的事情,所以整本书的逻辑和材料顺序的安排都有失偏颇。总体上来讲,还是有较高的可读性的。   二、书中摘录了很多杨澜采访成功人士后的真实感触,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不愿言及的心痛,在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她对真实人性的探求。书中还有很多对传媒行业的回顾和对前景的展望,浅读几章节就有如此多的感慨,我想这本书还是值得去品读的。    三、杨澜的思想是有个性的,很闪的,有亮点的。她想表达的东西很温婉、很有见地,既有书卷气,又针锋相对。让人觉得是这么回事,而且有回味,有余香,值得拿来品,不是谁想学都学得来的。她的第一本书《凭海临风》我一直保存着,那纯粹是她自己的笔墨。读来朗朗上口,可当散文来读。
  •     之前看到杨澜只觉得这个女人了不起。不仅长的漂亮,气质出众,支持的节目也非一般人的水准。言到之处都显现出其拥有不与一般人的智慧。对于她所主持的节目也能够静下心来慢慢看完,不为别的,只为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节目里仍保留着我们应该去追求的那些在众多电视媒体里消失的变质的“真,善,美”。那些一味的讨巧,俗不可耐,也在她的节目里干净许多。看了今天的“一问一世界”给了我深深很大的触动。原来名人传记的精彩独特之处就在这个人的为人处事之间。透过她或他的描述,深刻让我觉得生命的无数种可能,就在自己选择之间。生到这个世界,无论原来的贫富之间的差距多大,我们要追求始终是内心深处的力量。善有善果,有始有终。我想要的,必须时刻自己鞭策自己。未来的事情瞬息万变,谁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不论现今情况何如,心中的追求不能变。不论多难的事,只要去找方法,去做,总会有解决的办法。成功也只是走出来,而非凭空。。
  •     很励志的,看了很振奋人心。任何的成功都是要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每个人事业的成功一定是付出了很多很多的努力,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就成功。也算是一部比较好的自传吧。但是不知道是电子书的问题,还是什么原因,本书从第一人称又跳到第三人称,让人很不解。总之,本书给我很大的启发,我们需要常常扪心自问,当我们哀叹前途渺茫,命运不公的时候,我们是否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去应对和承担更大的责任,我们是否有更宽广的胸襟和视野去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我们是否在自己的事业上选择了对的路,并且决定一路走到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     每个成功的人背后,都要付出很多的艰辛。杨澜给外界的名声不好,但我觉得,大多数人都是嫉妒。她在我心里仍旧是一个优秀的知性的女人,她的美丽在于她的拼搏,对于一个现代女性来说,她有两个孩子,精通几国语言,代表中国,去竞争2008年奥运会。杨澜访谈录,采访过那么多世界闻名的人,换成你,你可以吗?我想,任何一个诋毁她的人,应该都没有超越过她的人,那你凭什么诋毁她?
  •     杨澜还算获得比较真的人,有着真正的理想,而不是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     LET ME ASK YOU—一问一世界
    在这本书中,杨澜将告诉你——她从1990年到2010年的生命跨越和岁月流转;她与基辛格、克林顿、布莱尔、老布什、李光耀、韦尔奇等高端人物的交往秘辛;看到这,不得不敬佩杨澜,20余载,用时间证明了一切。
  •     杨澜在公众心中,已不止是位主持人这么简单了,她更是一种文化的代表,传播文化、奥运文化、甚至是大众文化。看了一问一世界之后,更是对她多了份崇拜。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对自己的事业不仅要有热情,更要有行动和忍耐力。
    顺便也看了她的《凭海临风》,杨澜是非常优秀的,年轻的她能在其最辉煌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果断放弃既有的名利,继续自己的追求,很难得。她对于人生、自然、社会和国家的体会与认知都是很值得年轻人去学习的。
  •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还是在沈阳市长客总站的对面乐购超市,当时也是没有冲动买,毕竟当时买的话要给超市收银员白花花的银票,我会心疼滴~回到家里第一件事便是**当看价钱,看完之后毫不犹豫拍了下来,好多年了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杨澜,喜欢她身上那股探索的劲头,我也是一个满肚子为什么的人,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疑问,不知道该去问谁,我一直想要追求着所谓的成功的人生,却模糊了很多当下的东西其实是最重要的。还没有细细看完这本书,我想我需要有时间沉淀下来了好好去思考一下,沉淀一些人文方面的东西,杨澜的人生很精彩,作为后来者,会有不一样的精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我会一直以她为我的榜样去用心经营自己的人生的。
  •     我自中学开始,对于词句的美好,就一直要求甚严。以至于到了现在,每每下笔便暗自踌躇,每一用词,就精挑细选,反而忽视了对自己思想的整理和行文的逻辑性。在这里,希望能我通过自我的调整和多次的练习,分清语言的主次,训练思维和整体感。
    对于《一问一世界》这本书,大家褒贬不一,但所有人对它的一致评价就是“真诚”。的确,在合上此书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试图将自己这20年间的人生感悟一一传递给读者。人生而复杂,所有的决定、作为、言语、表现都不是确定的,有各方面因素的推动。偶然的、必然的、性格的、感情的、环境的各种因素造就了人,而无数人则造就了我们所处的环境和社会。但是,在这纷繁芜杂的世界中,对于瞬息变换的世界而言,必定有一些东西是永恒的,可以称为“道”。得“道”者,可以更深刻的体会人之为人的意义,可以更热烈的拥抱周围的人和环境,这样,在这短短百年间,能白活这一回。
    这本书,就是杨澜通过自己多年的积淀,自身的成功与挫折,她所采访的不同类型的人物,或者说大多数都是人类社会所认可的“成功人士”的人生和世界感悟,来试图探索和阐述这种现代社会的“入世”之道。
  •     女性励志书籍
  •     读完好久了,只记得读的时候感觉很厉害,。但现在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     知性是女人一生需要修行的
  •     《杨澜访谈录》很有意思,由杨澜和朱冰两位作者共同所著。全文一共向读着展示了《杨澜访谈录》十年来总结的六个问题,一次串联起给杨澜深刻印象的采访。
    书中的回答则由杨澜和朱冰两人交替进行。先是杨澜以自身访谈过程中的深刻记忆和对访谈内容的独到理解,向读着勾勒出节目坚持在人生舞台上孜孜不倦的追求人文关怀的温暖场景。通篇平实的语言,恍若涓涓细流不经意间就流入了读者的心田。紧接着,朱冰以旁观者的角度向读着展示了一个他人眼中的杨澜和《杨澜访谈录》,字里行间对杨澜的描述,向读者展示了有别于舞台上光鲜亮丽的杨澜,告诉读者她也有过彷徨、有过挣扎、有过无奈,但是都一一用自己的坚持和智慧轻松化解了。
    总而言之,《杨澜访谈录》是一本诚意十足的著作,让人们在快速消费的时代,得以享受心灵片刻的静谧,跟随着杨澜去探寻人性的美好,去认识世界的玄妙。期待下一个十年,杨澜继续写下属于大众的共同记忆。
  •     杨澜亲自讲述她聚光灯下的台前幕后,真实呈现她的“阳光二十载”:与电视偶然结缘、离开央视、出国留学、创办阳光卫视、《杨澜访谈录》、申奥形象大使……杨澜对自己20年媒体人生的审视与展望:以提问为生的她,对“赢”有了新的感悟;对“女性”有了理性的界定;对“问”有了执著的回归。   在事业上,杨澜是资深媒体人,具有极强的社会影响力;在家庭中?杨澜是幸福的太太,有着两个可爱的孩子,是什么让她在人生的每个角色里转换自如,让她在事业与家庭之间游刃有余?——杨澜将亲口告诉你她幸福人生的绝对秘密。   杨澜儿时照片首度曝光,其与世界政要、商业领袖、文艺名人的百余张合影缤纷呈现,值得珍藏。 ○我们生活在一个渴望成功的时代,我也想成功,我也想证明自己。我跑遍了世界各地去寻找那些成功的人,然后去询问他们有没有什么成功的秘诀。我采访了500 多位精英人士,对成功的定义有了质疑。到底什么算成功?更成功又怎样?我们的社会是不是患了“成功综合征”?   我相信幸福要靠运气,但更要靠能力:梦想的能力、创造的能力、感受的能力和分享的能力。总之三个字:幸福力——追求和给予幸福的力量。我要的幸福是丰富而有价值的生命,是充满爱和温暖的情感,请不要让我取舍。   我要的幸福是丰富而有价值的生命,是充满爱和温暖的情感世界,请不要让我取舍。所以,也请不要再拿“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这个老掉牙的问题来问我啦!   当你为了一个理想去努力奋斗,而且经历过挫折的时候,我认为你对整个世界的理解,会更深一步……这是?生非常宝贵的财富,你经历过很大的欢喜,也经历过很大的挫折,但是你还是能够站起来,重新回到你要做的事情上来,我觉得这是对一个人很大的考验,我很高兴我经历了这样一次考验。   当一个人决定离开床那熟悉的舒适,去石头上睡觉时,他就已经摆脱了某种惰性,而带来许多种可能。有一天,一块顽石上也会留下他的温度。   “你是怎么平衡事业与家庭的?”这是我每次接受采访都会被问到的问题。这问题没什么不妥,只是为什么很少有记者问男性这个问题?男人们就不需要平衡事业和家庭吗?
  •     书写方式不同,更偏传记
  •     在当当买了杨澜的<一问一世界>,买到这本书是因为书的介绍,杨澜说,自己曾访问过很多位世界级的名人.他们都在不同的领域获得了傲人的成绩,取得成功.但是访问结束后,自己是多么迷茫,究竟什么才是成功啊?就在每一个访谈每一个问题过后,她对成功有了更清晰又迷茫的理解.也赞叹世界大的称奇..

    蔡康永以前也做访谈节目,不过最终还是流于综艺.也符合蔡轻松风趣的主持风格.所以他不止一次感慨过, 杨澜小姐啊,我是多么佩服你啊,能够做这么长时间的一对一的访谈,要下狠多功夫吧.至少在访问每一位来宾之前你要尽可能详细地了解他的过去和现在..你对每一位来宾都那么好奇他们五岁的时候经历过什么吗?你对每一位成功人士都探索他们成功的秘诀吗?

    杨澜一本旧作<20岁决定女人的一生>,书名我甚至忘了是不是叫这个..但是它给身边的很多女孩子带来了效应,对我却收效甚微,早就不记得内页里有些什么故事,可能我终究不适合走一些约定俗成的路..那本书也是杨澜20来岁对世界懵懂的认知,在<一问一世界>中.有了很多变化,比如,我甚至不知道她已经是一位妈妈,也是阳光文化集团的CEO,她稳坐央视却留美读书,全优毕业又毅然回国.很多人都值得敬佩,她可以排不上榜,不过她在我脑中成为了一种现象,一种既年轻又年迈的现象..我很佩服那些即使老了心态依然年轻的人,他们任何时候都有追求,从不放弃什么,,可是偏生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有一颗老人的心,因为很淡泊,很通透,很潇洒...

    所以我自定义,她活在人生的黄金时代,89年是,09年是,十年复十年之后还是,你以为一朵花绽放的时候才是黄金时代,却不知花儿在享受每一个阶段,为即将绽放时做好准备,凋谢时慢慢放下对泥土的眷恋,充实的要命..我们的生命不该流于形式,结婚、生子,然后为了家庭停下追逐的步伐,风烛残年亦是黄金时代.
  •     前面一部分是自述,后面一部分感觉像是其他人代笔,不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所写
  •     杨澜语录: 当一个人决定离开床的舒适,去石头上睡觉时,他就已经摆脱了某种惰性,而带来许多种可能。有一天,顽石上也会留下他的温度。 生命有无数的可能性,你的梦想还在沉睡。为什么不把它唤醒? 我欣赏一种观点:判断一份感情品质的最好方法,就是看情感中的两个人,是否都有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就很喜欢,买了下来。一开始我并不明白这本书为什么叫“一问一世界”,看完了之后才明白,觉得书名起得很棒,非常简单而又充满哲理的道出了杨澜的职业生涯。这本书是记录杨澜在传媒行业20年的点滴,20年她做了500期栏目,采访了很多高端名人,讲述他们成功的故事和他们那个时代,很值得一看,我个人非常喜欢这本书,推荐大家也看一看……
  •     杨澜的《一问一世界》终于看完了,人到中年的她,自内而外散发出迷人的光彩,自信,智慧而美丽!拥有自己喜爱的工作,永远支持她的老公,幸福美满的家庭,一个女人如此一生,真可以用圆满来形容了!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女人,这一生,有很多重身份,女儿,妻子,妈妈,职场的妈妈又会更多一重。侧重于家庭,以后的人生会不会留下很多缺憾?偏重了工作,家庭可能会由此引发很多矛盾冲突;忽视了自己,未来的某一时刻,或许曾经的相濡以沫会变作相忘于江湖!究竟该何去何从,如何能够在多种身份中寻求某种平衡,可能是我们最迫切也最难解决的问题。

      我相信幸福要靠运气,但更要靠能力:梦想的能力、创造的能力、感受的能力和分享的能力。总之三个字:幸福力——追求和给予幸福的力量。我要的幸福是丰富而有价值的生命,是充满爱和温暖的情感,请不要让我取舍。
      当你为了一个理想去努力奋斗,而且经历过挫折的时候,我认为你对整个世界的理解,会更深一步……这是人生非常宝贵的财富,你经历过很大的欢喜,也经历过很大的挫折,但是你还是能够站起来,重新回到你要做的事情上来,我觉得这是对一个人很大的考验,我很高兴我经历了这样一次考验。
      当一个人决定离开床那熟悉的舒适,去石头上睡觉时,他就已经摆脱了某种惰性,而带来许多种可能。有一天,一块顽石上也会留下他的温度。
      “你是怎么平衡事业与家庭的?”这是我每次接受采访都会被问到的问题。这问题没什么不妥,只是为什么很少有记者问男性这个问题?男人们就不需要平衡事业和家庭吗?
    ————杨澜
    幸福很重要,创造幸福的人也很重要,强大的内心世界以及外在的支持都很重要。最喜欢的是最后那一段问话,为什么男人们就不需要平衡事业和家庭呢?适逢妇女节,举国同庆的时候,男人们会问,为什么单单有妇女节,却没有男人节。其实问这种问题本身就是换位思考的缺失,中国的女人多是职业妇女,又要工作担当,又要照顾家庭,还要兼顾好老公的情绪,基本处于连轴转的状态,难道就不该享受半天节日的安慰吗?
  •     一直很欣赏杨澜,从上大学到现在。她的成功与幸福向我们诠释了:作为一名现代女性,我们可以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做到很好的平衡;同时也很感动于她20年以来一直坚持的文化理想。
  •     2016年阅读的第一本书,也是开启我二十岁的启蒙。“问”他人的前提,是首先问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否快乐,才有权利去问、去爱别人。 如今的社会早已不是靠谁抑或利用谁去得到这个世界,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我想,不管什么年代,只有自己拥有,自己懂得,才是永久。
  •     喜欢
  •     首先看完之后,看到一个更真实的杨澜和杨澜眼中的时代真相。
    其次是她对生命跨越和岁月流转都发挥并把握得淋漓尽致;
    她与那些高端人物的交往秘辛甚至对答如流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生活的标兵!
    甚至让我对“赢”的理念有种重新理解和体悟。
    一个了不起的时代女性,我欣赏并佩服,更要好好学习!
  •     一问一世界,一花一菩提。一个在世界媒体界的巅峰人物,从她的身上看不出一丝的娇柔做作和优越感,就像她的笑容一样:平静、祥和,能够拥有这样的心态是长期修炼身心的结果。她一定很忙,却很关注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视家庭。这就是一个人的幸福力——追求和给予幸福的力量。杨澜说:我要的幸福是丰富而有价值的生命,是充满爱和温暖的情感,请不要让我取舍。这也是我想拥有的。大力推荐!!!
  •     这本书里涵盖了我们所知道和不知道的许多世界大事和背后内幕,这些都还不是此书最主要的价值,我认为本书最具含金量的部分是一个个受访任务的人生智慧的浓缩展现,在短短的一段采访中,在寥寥数语中,蕴含了几十年风霜雪雨的人生历练,这是每个读书的人可获取的最大价值的真谛。看此书,看杨澜作为一个女人,她的成长轨迹,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巅峰光辉,有辉煌也有失败,作为一个女性,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在世人和孩子面前,如何成功地越走越远越走越自信,让我们受益匪浅。
  •     这本书是在qq阅读看到的,当用手机看了一个礼拜后,终于还是忍不住在当当买了一本。
    杨澜丰富的经历,领导的魄力与风范,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每次的杨澜访谈录,都是一次我自己心灵上的旅程。
    在这个多样化的世界里,我们经常会迷失自己的方向。毕业6年了,问自己,6年内的收获是什么?我觉得除了书架上排成排的书以外,没有什么是可以值得自己骄傲的。每一位杨澜访谈录的嘉宾,带给杨澜自己的感动和欣喜,也同样感染着我。不管是政界的风云人物,演艺界孜孜不倦的追梦人,还是文学界掷地有声的大腕,杨澜都能与之细细畅谈,谈人生,谈梦想,谈未来,谈生活,看过才发现,自己那些琐碎的心情,那些影响我前进的小羁绊,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大师自有大师的风范,当然也有他们的烦恼与挫折。但是他们那种所向无畏的豪迈、生活的洒脱,正是我所不断追寻的梦想。
  •     杨澜是我最欣赏的主持人,一个美丽又智慧的女人。自从听说她要发书就开始期待,先在网上看了电子版的,后来觉得不过瘾,马上到网上来买。《一问一世界》写的非常好,她用自己以及嘉宾的经历激励着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带着梦想不断努力,去创造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另外,封面特别漂亮,杨澜真的好美,时间似乎就没有在她身上留下痕迹,一定要努力做一个和她一样知性的女人。
    书的内容非常好,不过书页质量没有我想象的好,不过也不错了,买的很值的一本书!
    支持杨澜,支持《杨澜访谈录》!
  •     精彩出于雕琢
  •     杨澜亲自讲述她聚光灯下的台前幕后,真实呈现她的“阳光二十载”:与电视偶然结缘、离开央视、出国留学、创办阳光卫视、《杨澜访谈录》、申奥形象大使……
       杨澜对自己20年媒体人生的审视与展望:以提问为生的她,对“赢”有了新的感悟;对“女性”有了理性的界定;对“问”有了执著的回归。
      在事业上,杨澜是资深媒体人,具有极强的社会影响力;在家庭中,杨澜是幸福的太太,有着两个可爱的孩子,是什么让她在人生的每个角色里转换自如,让她在事业与家庭之间游刃有余?——杨澜将亲口告诉你她幸福人生的绝对秘密。
      杨澜儿时照片首度曝光,其与世界政要、商业领袖、文艺名人的百余张合影缤纷呈现,值得珍藏。 ○我们生活在一个渴望成功的时代,我也想成功,我也想证明自己。我跑遍了世界各地去寻找那些成功的人,然后去询问他们有没有什么成功的秘诀。我采访了500 多位精英人士,对成功的定义有了质疑。到底什么算成功?更成功又怎样?我们的社会是不是患了“成功综合征”?
      我相信幸福要靠运气,但更要靠能力:梦想的能力、创造的能力、感受的能力和分享的能力。总之三个字:幸福力——追求和给予幸福的力量。我要的幸福是丰富而有价值的生命,是充满爱和温暖的情感,请不要让我取舍。
  •     杨澜在次回到了我们是的视线中,重新树立了另一个形象,她如何在人生每个节点自由潇洒的转换,她对“赢”的重要理解和体悟;20年的非常媒体生涯,他眼中的传媒江湖……,不光是看到了她的努力,也让我重新审视我自己
  •     详细的描述了杨澜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所得所思所想,讲述了一个很真实的杨澜,让我学会了很多道理:人生面临很多抉择,既然选择了,就不要后悔;任何痛苦与磨难,都是砥砺性格和命运的机会。
    “三年前,我觉得自己就像生活在小溪中,周围的水很清,付出的努力和得到的回报都看得清清楚楚。有时候,觉得小溪太小了,就会渴望更大的空间,比如进入一条河流。但河流中泥石俱下,鱼龙混杂,并不是一种很单纯、宁静的环境,需要在危机当中求得生存,更需要克服许多感情的因素,去作出理智的选择。不过,要是问我是否后悔离开清澈的小溪,我不会后悔的,因为这是自己的选择。”
  •     我要的幸福是丰富而有价值的生命,是充满爱和温暖的情感世界,请不要让我取舍。 ————杨澜
  •     高中看的,写作文经常用2333 当时是很喜欢的~
  •     读一半弃掉了
  •     讲真 这本说是杨澜自己写的?还是与他人合作 合作!?
  •     从初中开始,就很喜欢杨澜这位女性,看她的容貌,是那么的自信,也一直喜欢着杨澜的节目,节目里她散发出来的女性魅力,是非常吸引人的。
    拿着《一问一世界》,看着里面的文字,想起了杨澜的节目,杨澜的“阳光二十载”,是属于她自己的辉煌,慢慢地,在书籍里,慢慢看到了杨澜‘如何在人生每个节点自由潇洒地转换’,毕竟,人在社会上的定位,就看自己怎样在每个转接点里成功转换~
  •     杨澜入行20年的传记作品,立体展现杨澜20年非常媒体生涯,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杨澜和杨澜眼中的时代真相。
      在本书中,杨澜将告诉你:她从1990年到2010年的生命跨越和岁月流转;她与基辛格、克林顿、布莱尔、老布什、李光耀、韦尔奇等高端人物的交往秘辛;她如何在人生每个节点自由潇洒地转换;她对“赢”的重新理解和体悟;她的20年非常媒体生涯和她眼中的传媒江湖……
  •     实在读不出来是谁在写的,故事零散,跳跃性太大
  •     在我还小的时候,读的也算如饥似渴。
  •     一直认为杨澜是一位知性、智慧的女性,有成功的事业和家庭,非常喜欢她。她的书从《凭海临风》到《一问一世界》,都很喜欢。从书中看到一个人的成长历程。
  •     不要买!我扔了,现在豆瓣水军太多。杨澜的访谈都看了,本以为杨澜是个蛮有文笔的人,这书她就写了个开头结尾,其他都是别人写的,小学生水平都不如。用粉丝换照的吃相太难看。
  •     这本书特别适合给我们现在青年人工作的,非常的励志。收获很多,明白了许多工作上的事情。
  •     同样是媒体人,读了柴静的看见再读的这本,深感境界的不同…此本书,相当肤浅,毫无动人之处
  •     双向的人生可以同时
  •     感觉就是杨澜和她的节目《杨澜访谈录》的专记,也或者宣传,写杨澜多么敬业,为了这档节目费劲苦心,把所有精力、心血都花在节目上,这档节目定位不是娱乐,而是高端的关心国家政治、经济等等;表述杨澜多少聪明,有才,艰苦一步一步前进,感觉就是更应该归为传记。
  •     到底是谁写的,有时让人摸不着头脑
  •     本书通过杨澜和朱冰对于《杨澜访谈录》这一档节目从开办、发展、摸索到逐渐成熟的过程的个人见解与剖析。从杨澜大学毕业进入央视的《正大综艺》,在她的职业生涯正要红极一时时她毅然选择去美国成就更高的学业。从杨澜自己的口中,和和她一起公事的同事们的看法中,我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杨澜,看到了一个生活中的独具魅力的她和工作上拼命执着于梦想的女人。生活大致平静,心中总有波澜。一问一世界。问题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了解更是对于自身的认识。~!!!
    很推荐~~!!值得一看呢~!!
  •     首先看这本书有点费脑子,的确读一本书就如同和一个人对话,杨澜成长让我们学到作为一个女人应该有的成熟和睿智,人活一生不需要轰轰烈烈,但一定不能堕落。读过这本书感悟颇多,喜欢杨澜,把她当作榜样,杨澜在事业上他是成功的,在家庭中也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特别在教育她的孩子上。她采访了数百位世界政要和各界风云人物;她不仅担任北京申奥形象大使和上海世博会形象大使,而且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以历史为主题的卫星频道;不得不说,她是很多女孩的榜样,她确实很厉害。这本书涉及了甚多领域,在多方面中更显示了她的才华,从杨澜的身上不仅看到了什么才是交流的艺术,什么才是处理事情的真谛,什么才是灵敏的反应能力。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问一世界,杨澜用她独特的方式让我们明白了“格局”加上朱冰言语更加确认杨澜的杰出成就。
  •     2016.10.12
  •     没事儿可以翻一翻,里面的很多观点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     很不喜欢书的cover,期待内容有惊喜。看了一半,杨澜本人立场很少出现,有的只是她采访的这个那个重要人物中三言两语似摘录的文字。读到现在就像百度百科看了十几张图片一样,还保持在对杨澜的初步印象。很少出现对她细致别致的讲述。只看到了她多优秀多得体再加一点欲扬先抑的老套路“杨澜并不漂亮,而是属于美丽,一种从内到外的女性的大美......
  •     杨澜,这个名字在中国,总是代表着成功女性。
      她出书不多,但每一本都透漏着真诚,这可能跟她对自己的要求有关,做节目,力争做高品质的访谈节目,出书,也认真透漏着真诚。
      以前,总认为她是时代的宠儿,可实际上她并不是, 她有男人一般的精力和劲头,但也经历了很多的坎坷,比如阳光卫视的入不敷出,以及后来股份的转让。她其实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光鲜和美好,可是作为知名媒体人和公众人物,她把自己最好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了我们。
      和前面的几本书相比,这本书让我们更多的了解到杨澜的精神世界和更加成熟的观点。
      可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公众人物,都能接受大风大浪的考验。我欣赏她的聪慧、坚强,以及向我们展示的强大的精神世界,以前梦想着成为杨澜一样的女人,如今,她成了心中的一个灯塔。相对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只是普通的群体,或许还是那沉默的大多数,但是,心中依然有梦想,依然在梦想被摧毁的时候能够再爬起来,坚定的往前,我想,不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都有这样共同的人性吧!如果能坚持住自己的梦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终究能成为“成功人士”,成功是什么?成功是做自己!
      
      杨澜的工作,让她通过提问了解到一个名人的内心世界,而你我,通过追求,可以知道自己所追求的世界。
    书我还没看,不过很喜欢杨澜。以上评论转载豆瓣。
  •     从多个角度描写了杨澜入行来的种种经历和创办自己的节目,阳光频道以及阳光传媒所经历的一系列喜悦和困难。让人很真切的能从这不到300页的文字中感受到作为一个职业女性为自己坚信的理想和事业执着奋斗的精彩过程。人都说,做女人难,做一个名女人更难。可是作为一个面面俱到事事巨细,家庭事业两不误的女人,难上加难!!看到她的经历,让我相信。为了理想努力,不论成功与否。都使我们个人在生命长河中获益良多,都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激情。向杨澜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
  •     作为成功女性的代表 作为一个职业媒体人 杨澜的名字算是扎根在人心里了 当然作为公众人物 书里写的这样也是情有可原
  •     前几年很崇拜这些雅致、睿智、知识渊博的知性女性,就买了纸版书,陪我在国外呆了几个月,帮我励志…
  •     家庭和事业兼得的成功女性的代表,她拥有了女人梦寐以求的事业,她是人间的精英,在家庭里,她是妻母的典范……杨澜的幸福更让天下女人羡慕不已。喜欢杨澜,喜欢她对生活的新态度!
  •     睡在石头上的人
  •     被“她”的独立,知性,眼界所吸引!
  •     一问一世界是杨澜对各个商业精英,高端人士采访的一些归纳及自己人生的经历。一直很喜欢杨澜,看了她的书越发喜欢她了,其实她也证明了只要想要也一定能得到,做该做的,活在当下,享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我们也可以绽放光彩!
  •     杨澜的文笔还是挺美的,也有一定的功力,而且因为这本书是写的她的经历,我觉得她不仅事业上成功,家庭也照顾得很好,并且工作的团队氛围很好,也用她的价值观在引导着她身边的人,并且从这本书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一些她的那些采访对象——大量的名人的一些台前幕后的思想和经历,我喜欢这本书。
  •     每一个人的成长,不管他是有名的,还是平凡的!总有让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只是那些做的好的人让我们学习的地方多一点。财富和名声想来一直一体,而不是刻意的去追求。孔子说,修身,养性,齐家,治天下,杨澜正是这样做,从提高自己才能影响别人。当然还要夫妻合心合力,常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必有一个伟大的女人。我想他们夫妇是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夫妻合心,其力断金!
    熊和鱼掌不可兼得,而让杨澜得到了。家庭,事业双双丰收!是要很的协调,自信和信念。相信能做成,就一定能做成!
  •     虽然写得很啰嗦,却能理解作者发自内心想要表达的心情!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