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中国

出版日期:2015-3-1
ISBN:9787550233500
作者:阎雷 (Yann Layma)
页数:351页

作者简介

继布列松、马克·吕布和刘香成等摄影大师之后
专注拍摄中国时间最长、地域最广的西方摄影师
行走拍摄中国三十年作品首次在国内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以阎雷的大型摄影集《中国》为底本,甄选并增补部分未公开发表的照片,重新编排成册,全面呈现1985—2000年间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的日常生活、经济起飞和社会巨变,用镜头为整个中国创作一幅最鲜活、最富生命力的肖像。
作者对中国充满了感情,三十年间足迹踏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具有厚重灰色调的国度在20世纪末对变革的渴望、对新鲜事物的痴迷,通过他的视角,将新旧交替时期的种种微妙和激烈之处真实地传递出来,真实展现了那段逐渐远去的历史。
【推荐语】
16岁,我做了一个梦,梦见的是我在中国的一种生活,很神奇。1979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第一次签发针对个人的外国人旅游签证。我听到这个消息就睡不着觉,我要学习摄影,我要学习中文,我要拍中国改革开放。他们在叫我,我应该去。所以我来中国了。
我没有后悔这个梦。
——阎雷
以中国为主要拍摄题材的外国摄影师中,阎雷也许可以称得上是最优秀的人之一。他完全可以与他的前辈马克 •吕布比肩。
——那日松

书籍目录

自序 邀你共起航
序 阎雷:一个法国摄影师在中国 那日松
正文
出版后记

内容概要

阎雷(Yann Layma),1962年生,法国著名摄影师。1984年,他获准自由进出巴黎爱丽舍宫,为当时的总统密特朗拍摄了一年政坛生活,成为法国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摄影师。1985年,他还曾借机进入朝鲜,成为第一个进入朝鲜拍摄的西方摄影师。
1985年,阎雷以自由摄影师的身份首次来到中国,30年来共拍摄了60多个关于中国的摄影报道,出版了4本关于中国的著作。他的大型摄影集《中国》于2004年在全世界6个国家同步发行,印量达几十万册,这也使他成为在西方影响最大的中国题材摄影师。2005年,他因在中法文化交流方面的突出贡献而被授予法国骑士勋章;2011年,当选《泊客中国》评选的“中国因你而美丽”11位“文化行者”之一。


 昨天的中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如果你在北京某一条大街或者胡同里,见到一位身上挂满徕卡相机,脚蹬一辆破自行车,脸上扣着防毒面具的“老外”在那里东张西望,时不时“摄”两下的,那八成就是阎雷。阎雷——Yann Layma,1962年出生,法国布列塔尼人,属于法国的少数民族。阎雷说这个民族的共同特点是才华出众,性格固执,喜欢离家出走。阎雷当然无一例外地全部继承了这些传统。从14岁他就开始周游世界,16岁喜欢上了摄影,18岁成为了职业摄影师。1981年,他19岁的时候第一次到中国,之后他总共来过中国多少次,他自己也数不清。阎雷最爱吃的中国菜是“宫爆鸡丁”和“糖醋里脊”,属特无聊的两道菜。阎雷的汉语说得非常好,与他交流不会有什么语言上的障碍。每当有中国人夸他汉语说得好时,他总是很“谦虚”地说:“一般吧,比你好不了多少。”据说有一次他到一个中国餐馆吃饭,服务员见是一个外国人进来,便互相小声说:“来了一个老外,宰他一顿。”阎雷听见后,大声说:“你才是老外!想宰我,没门,嘿嘿!”这就是阎雷,其实到2014年他52岁,自称属虎。在以中国为主要拍摄题材的外国摄影家中,阎雷也许可以称得上是最优秀的人之一。他完全可以与他的前辈马克•吕布(Marc Riboud)比肩。30多年来,阎雷几乎走遍了中国,他用他的徕卡相机真实地记录了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中国的巨大变化。看阎雷的照片就像在看一幅完整的关于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变迁的风俗画。这种拍摄的力度和完整性在中国摄影家中也非常少见,或者说几乎没有。 阎雷也是我见过的意志最为坚强的摄影家,从2000年开始,阎雷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很长时间无法正常工作,一直靠吃药维持,这种药的副作用非常大,尤其不适合长途旅行,以致每次他来中国都会非常痛苦,时差反应强烈,睡不着觉。也因为这个病,阎雷丢掉了很多工作的机会。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阎雷仍然完成了他对自己人生奇迹的超越。2004年10月,阎雷的《巨龙108像——20年摄影中国》摄影展在法国巴黎卢森堡公园展出,108张1.8米×1.2米的巨幅照片沿公园的栅栏墙排开,成为巴黎最耀眼的一道风景。据说能够在卢森堡公园展览的摄影家基本都是大师级的,这一点让阎雷非常骄傲!开幕式当天,他的大型画册《中国》也在全世界6个国家首发,首印量就达到75,000册。同一年10月,阎雷还参加了在北京故宫举办的大师云集的《紫禁城国际摄影大展》。2005年,由于在中法文化交流方面的突出贡献,阎雷被授予法国骑士勋章。2007年,阎雷《龙的影像》展览在北京798映艺术中心举行。2011年,阎雷被“泊客中国”评选为“中国因你而美丽”11位“文化行者”之一。那一年,对阎雷来说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发生了,就是他在中国找到了自己爱的归宿。阎雷不是一个标准的新闻摄影记者,也不自称是艺术家,他只拍他认为很美的“故事”。1990年,他拍摄的画册《歌海木寨》(一个关于中国侗族的故事)在国际上引起很大轰动,也使广西三江和贵州黎平一带成为外国游客和文化人类学者蜂拥而至的地方。1993年,他在云南元阳拍摄的图片专题《山的雕刻者》以及同名纪录片更是取得巨大成功,无数摄影奖和电影奖使他跨入了国际级摄影名家的行列。当然,阎雷并不仅仅拍中国,他已经走访过80多个国家,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路上。他其实是一位真正的人文地理摄影师。30多年间,阎雷一直在追逐和拍摄他所说的“像梦一样的世界”。——文 / 那日松,798映艺术中心/映画廊艺术总监,策展人
  •     记者 钱梦妮八十年代的中国是什么样?高领毛衣、中山装、搪瓷杯,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可现在的中国人只能去照片里寻找记忆。在上世纪中国国门刚开的时候,这个国度吸引了许多西方媒体记者来见证古老文明与现代化的碰撞痕迹,其中就有法国人阎雷(Yann Layma)。他的经历几乎就像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一样,出生在法国布列塔尼,成长在图尔,父母都是艺术家,从小鼓励他做梦。“在我小时候,爸爸给我盖了个船型小屋,贴了张足有四米长的世界地图在墙上,每天我就对着它做梦、想着去全世界旅游。”他在十二岁时和家人去埃及旅行,十四岁时便搭便车开始游历欧洲大陆。当阎雷在自己位于北京北五环附近的公寓里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他已经是个功成名就、刚有了可爱宝宝的人。十年前一场严重的躁郁症使这位53岁的摄影师看起来显得有些虚弱,但他将近三十年频繁在中国各地行走的阅历使他足以用中文进行谈话。他总喜欢用“梦”这个字眼,令人迷惑到底是真的“梦境”还是比喻义的“梦想”。“16 岁时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在中国生活,很神奇。那时候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第一次签发针对个人的外国人旅游签证。我听到这个消息就睡不着觉,我要学习摄影,我要学习中文,我要拍中国改革开放。他们在叫我,我应该去。”从那天开始,阎雷便开始学习摄影并逐渐积累出丰富的实战经验,他在1984年获准自由进出巴黎爱丽舍宫,为当时的总统密特朗拍摄了一年的政坛生活照片,成为法国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摄影师。不久之后,他还成为第一个进入朝鲜拍摄的西方摄影师。于是在1985年,阎雷终于以自由摄影师的身份踏入中国,并在接下来的30年里共拍摄了60多组关于中国的摄影报道,出版了四本关于中国的著作。他的大型摄影集《中国》于2004年在全世界六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发行,印量达几十万册,这也使他成为在西方影响最大的中国题材摄影师。2005年,他因在中法文化交流方面的突出贡献而被授予法国骑士勋章。近日由后浪出版公司推出画册《昨天的中国》,以《中国》为底本,甄选并增补部分未公开发表的照片,重新编排成册,呈现从1985到2000年间处于转型期中国乡村与城市的日常生活、经济起飞和社会巨变,用镜头为整个中国创作一幅饱含生命力的肖像。这是阎雷行走拍摄中国三十年作品首次在国内出版。梦一样的中国故事“在广州,人们贪婪地着迷于所有的新兴事物:第一个溜冰场,第一个带有浪漫情调的场所,第一批个体商店,第一批自由市场。好奇的民众身着毛式上装,排着队来到白天鹅宾馆看展览,着迷地看那纸扎的假山,挂着红纸灯笼的瀑布,以及把整个展馆搞得像伟大领袖结婚礼堂的大理石地板。”在《昨天的中国》画册里有几篇阎雷口述的文章,在他描述下刚刚改革开放的广州城充满了新奇的场景。于是他端起相机四处贪婪地拍摄:往墙上刷着标语的人、躺在交警台上休息的年轻人、往可乐瓶口里端详的小孩,还有火车站里踟蹰的异乡人、绿皮车厢里散漫的旅人、卧铺车上发呆的女人——在这些发型、着装、场景都具有明显年代感的照片里,却藏着鲜活的故事。“我不喜欢新闻,不喜欢跟大家挤在一起去拍某个明星,我喜欢从自己的角度去拍,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他对《第一财经日报》说,“向全世界杂志读者介绍好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他喜欢北京城简朴的灰色氛围,认为这里尽管索然无味,但这个城市有一种过时的魅力:城市散发着斯巴达式的诗意,没有汽车的大街上演着一出“自行车的芭蕾舞剧”,古老胡同中进行着隐蔽的生活。“我喜欢花好几天的时间在北京火车站待着。对我而言,这座既像宝塔、又像斯大林式远洋邮轮的建筑是整个中国的中心:农民们从遥远的乡下来到这里,战士们从这里奔向自己的老家,城市居民去看望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亲人。”真正为他带来巨大声名的倒不是中国的城市,而是偏远山区里的壮丽风景。1990年前后,阎雷到广西三江和贵州黎平一带拍摄侗族人们的生活。从来没有见过外国人的乡民从开始的疑惑“你是鬼吗?是从月亮上掉下来的吗?”,到几个月后把他当做老朋友——他可以花半年的时间真正和拍摄对象相处,用最大的耐心和善意等待他们放松下来接受摄影机的存在。后来出版的摄影画册《歌海木寨》在国际上引起很大轰动,外国游客和文化人类学者蜂拥而至。1993年,他又到云南元阳拍摄哈尼族,图片专题《山的雕刻者》以及同名纪录片再次取得巨大成功。那云烟弥漫的梯田、乡间村民头上的斗笠几乎成为很多年来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既有印象,同时无数摄影奖和电影奖使阎雷真正跨入了国际级摄影名家的行列。九年后阎雷再次回到侗族乡村,可这一次他没有拍到一张满意的照片。“侗楼拆了,年轻人进城了,没有梦一样的故事了。”阎雷说。纪实摄影的黄金年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刚好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为首的国际画报、杂志发展到最黄金的阶段——全世界的印刷期刊都倾向于利用高质量的专业摄影图片来作为封面故事、或者特别专题,这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力和利润,于是杂志社对摄影师也都很慷慨。“过去一个优秀的图片专集可以卖到20万至30万人民币,可现在最顶尖的作品最多也只能拿到6、7万块钱。”阎雷告诉记者。而同时,摄影师决定做的选题由自己来选择,杂志给予支持的话就可以花上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去操作。他最出名的几个系列,如哈尼族、侗族和之后的武当山都是在当地住了半年之久。“可是现在,现在这个事业很快都没有了,很多报纸都不在了、杂志也没钱,有名的摄影师都活不了了。过去可以花六个月拍一个专题,现在只有一两个星期。”他说,“现在很难做这样的事情,虽然我还是喜欢拍,但这已经挣不了钱了。”以前用最顶级的莱卡相机作为随身“武器”的阎雷,现在也开始用数码相机拍摄。他承认科技进步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方便拍摄、容易获得、技术门槛相对降低,可是高质量的专业图片却没了市场。“过去真正的独立国际摄影师全世界大概总共就三百个左右,而他们现在都改行做别的了,开旅馆、当作家、陪旅行团、当老师。可是当了老师之后跟学生讲这个以后不能被当做专业,却又很矛盾。”阎雷脸上露出苦笑。他自己也毫不例外地开始另谋生计:最近正开始帮中国的有钱人去法国购买豪宅和城堡。“是这世界变化快,不是我不明白,”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俏皮话,“而且是一个老外。”现在回忆起来,阎雷像是所有经历过年少时光的长者一样,语气中充满怀念。“那时候很穷、不自由,很多地方不开放,但我却不害怕。警察来抓我,我还吓唬他们说‘你知道我是谁吗?’虽然碰到了很多危险,但中国仍然是最安全的。对外国人,中国人不会经常发脾气、吵架。”他的骨子里已经深深印上了纪实摄影的痕迹,不会在专业照片里表达出任何个人的视角。尤其是当拍摄人物时他一直在追求那个完美境界:所有人都当他不存在。摄影大师马克吕布曾教过一个像舞蹈般的摄影技巧,动作放慢,装作看别处,手里的相机准备好随时拍下来。他一边说,一边起身演示——于是看到这位大腹便便的外国大叔操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解释慢动作拍摄,整个场景有趣极了。阎雷长期受到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响,因为在小时候被测试出超乎常人的155智商,所以他很宿命地认为正是它使得他做梦梦到中国,成就了这样一番丰富精彩的人生。甚至摄影只是个借口,他更愿意把自己看做是个专业旅行的旅行家。而接下来阎雷还在继续做梦,一个是想跟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生活一个月,像几十年前跟拍密特朗总统那样;另一个是想回法国重新拾起自己的蝴蝶收藏,建个博物馆。这个热爱中国的“老外”,仿佛正在努力重新开启自己的黄金年代。
  •     当阎雷这个法国小伙子来到中国的时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作为一个立场成为摄影师的人来说,当然是色彩。他来到中国的年代,正好是在一个转折的年代,刚从一个灰扑扑一片的年代,转向一个多彩的时代。因此,即使三十年过去了,他仍然记忆犹新。在他新出版的关于中国的摄影集《昨天的中国》里,他所写的第一句话,就是关于当时中国城市色彩的。他写到了1985年时的广州:“与中国大陆的第一次接触让我无语。在广州,统一的着装形成了一种浑浊厚重的灰色调,没有任何对比,没有任何颜色。这种色调,我至今仍不知如何捕捉。”而广州在当时得益于邻近香港之优势,已经算是开风气之先的了,色彩斑斓的让国人惊异的港货,正要从那里启程杀向全国。而现时的广州,则是中国最为风情万种的城市之一了。阎雷笔锋一转,谈到了北京,北京的灰色更令他难忍:“北京城简朴的灰色氛围,像索然无味的白开水一样。”尽管如此,他所拍摄的当时北京城,却是让人趣味盎然。放在这本摄影集里的第一张图片,就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是1985年时的北京天安门广场,硕大的广场与宽阔的街道,格局与现在并无二致。但色彩的黯淡却让人惊讶。整个图片中除了暗绿色的树木算有颜色,其他均是灰扑扑的一片。从楼面到人所穿着包括汽车的颜色,只有照片中央的红旗,显得异常的抢眼。当然,这张照片吸引我,并非是它的灰扑扑的色彩,就如阎雷所说的“像索然无味的白开水一样”。我是在他拍这张照片之后两年,才来到这个地方的,那时候南方的色彩正在向这里渗透。他的这张照片让我回忆起当时北京城的那种氛围。图片中人与车在宽阔整齐的长安街上混杂着,如同蝼蚁一般,稀稀疏疏,却又无处不在。穿着的都是深色的服装,偶尔的一个浅色,显得非常的触目。多数人骑着自行车,也有不少的步行者。摄影者应该是站在北京饭店的楼上,居高临下拍摄的这张照片。因此场面显得非常的宏大。图片中人与车尽管多,却并不觉得热闹,反而让人觉得冷清。有一种疏离感,从照片中散发出来,直接透入你的灵魂中。也许是摄影者与中国的初次接触,让他与这个他正在观照的国度,保持着距离。这个巨大的广场,既吸引着他,也让这个年轻的法国人困惑。不过对我来说,照片最吸引我的,却是里面车与人的方向。在这张图片里,人们似乎失去了方向,公交车与小骄车,朝着什么方向开的都有,而行人与骑车人,似乎更是漫无目标。车与人的速度,都相当悠闲。那时的北京,正从冬季中慢慢苏醒过来。阎雷的这本《昨天的中国》,其实来源于他在法国所出的大型摄影集《中国》。据编者称,此书的照片即从《中国》中甄选出来的,又加上了一些以前未发表的照片。阎雷自从1985年费尽千辛万苦,从香港进入到中国,这三十年来,曾多次游历中国,“流窜”于中国各地,细致地记录着这个他从陌生变得熟悉起来的国度。无疑,他是很热爱这个国度的,他自己也说:“多年来,我已经学到了一百五十万个爱上中国的好理由。”这个国家见证了他的成长,他怎么能不爱呢?同时,阎雷也是幸运的,他所记录的这段时期的中国,恰恰是历史上变化最快的阶段。当阎雷朝着中国眺望之时,沉睡的中国刚刚打开国门。尽管那种粗糙而沉闷的灰色,让作为摄影师的阎雷感觉到失望,但却让他感受到了那个即将过去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当时的中国,正如上述他所拍摄的那张天安门广场的照片一样,灰暗、平静、缓慢而又沉重,不过很快就要进入一种斑斓、躁动、飞速而又轻佻的日子。能让阎雷琢磨的单色调,也变成了让他的镜头应接不暇的缤纷甚至俗艳的五彩。阎雷在中国去的地方比较多,从南到北走了不少的省份。现在看似容易,但在当时却是颇有点艰辛,那个时候的中国,除了大城市,绝大多数的内陆是不对外国人开放的。在此书中,收入了他的几篇关于旅行与摄影的说明性文章,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情形。他自豪地描述了他到广西的侗乡一呆半年的经历,那是一个叫三江的地方,他在那里摄影、写书,还拍摄了一部电影。阎雷自称,他是第一个走进这个侗乡的外国人。当然,阎雷也少不了与警察打交道。他在1992年去贵州安顺时,当时那里才刚刚向外国人开放,但有许多区域仍是禁区。当地的当局对于外国人的来访,特别是带着个相机又拍又照的,肯定会相当敏感,因此免不了会与许多的纠葛。曾经被警察限制在所住的宾馆里,为拍照只能从窗户爬出。他曾多次拍摄到北京火车站,这个很具象征意味,同时在当时又很能体现中国味儿的地方,在这里他也与首都警察打了场遭遇战,并且“度过了卡夫卡式荒诞而恐怖的六小时”。他靠着主动开展自我批评,才算勉强过关。很长一段时间,他只能从香港拿到来中国旅行的签证。不过,这倒也没多妨碍他,这么庞大的国土,自然也够他折腾。但一次被香港拒签,他竟去泰国买假护照,未想到买到的却是一个毒贩的,这让他锒铛入狱。现在他在书中描述起来像是趣事,但在当时对于他来说则是个非常严重且严峻的现实。这个来自法国的小伙子,面对着这个刚打开面纱、正处于剧变之中的中国,自然非常的兴奋,他似乎是想举起相机,将他所看到的一切都拍摄下来。因此,阎雷的作品很杂,什么样的题材皆有,从风景民俗到城市农村的生活,他给我们留下了这三十年详尽的影像,留下了这个转瞬即逝时代的记忆。毕竟,不要说人的笑貌音容,即使是景物,其实也早已非旧时模样。他在书的自序中说:“如果说摄影在西方指的是‘用光影写作’的话,那么在中国,它指的是‘捕捉事物的影子,追求瞬间的光影并寻求相似性’。”当然,这本摄影集里最吸引我,我认为也是最有价值的,则是他所拍摄的当时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他的那些照片,决非摆拍,就像是走在街上,随意地撷取着场景,进入他镜头之中的人物,动作与神态都非常自然。有着希望,也有着迷茫。能看到生活的艰辛,也能体味到他们的怡然自得。在看着这些照片之时,我时不时地在想着照片中人物的命运。那几对甜蜜相偎的情侣,应该已经到了含饴弄孙的年龄了吧;那展露着无邪笑容的少年,也许正背负着沉重负担努力生活。最难猜想的是摄于1998年的那幅照片,算是书中年代最近的了,那是一幅重庆棒棒正在吃饭的场景,里面人也是形态各异,他们表情之下的含义颇费思量,这些人的去向恐怕也很难追寻。也许有的已经逝去,也许更多的仍在山城的坡坡坎坎里计生活。生活对于他们来说,依然是一如既往的艰难。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主要的开放区域,还是城市,主要是大城市,大多数地方的农村,作为一个外国人是不允许随便参观的,更不用说拍照了。阎雷在贵族及广西的经历,就证明了这一点。在一个小的地方,来了一个外国人,那会是轰动全城的大事,因此地方政府及当地警察,对于偶尔出现的外国人更是神经紧张,弄不好会出大事的。在这本摄影集中,城市的照片远远多于农村的,也就是这个原因。阎雷去的老工业城市比较多,而当时的这些城市刚刚从沉睡之中醒来,正在面临艰难的转型过程,在这本经过挑选的摄影集里,我们也能很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北方工业城市的照片,一个是沈阳,一个大同,皆以重工业为主。我们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城市的衰败,也能看到普通居民生活的艰辛。其实,这两个城市,在当时还算是很不错的中国城市了,毕竟国家还投资了不少大型工厂。在更多的南方城市,其实更显凋敝。当然,现在这两个城市的面貌已是今非昔比,马路宽阔华灯高照,大楼鳞次栉比,不过其内在的衰败,也许更甚。尽管阎雷多次由香港进出内地,但此书之中关于深圳的照片并不多。在他拍摄中国的时候,深圳这个南方的小县城,正在以一种新的姿态崛起,并在此后的一段时期,引领着中国的潮流。一些最新的观念与形态,正在那里产生或者引进,一种新兴城市的模式,也在那里开始萌芽。他未能将这些记忆留下,无论如何也是一种遗憾。但其中一张照片,也引起了我的兴趣。那张照片摄于1995年,是一家三口正在房展上看房的情形。商品房的概念那个时候对于所有的中国人来说,都是相当陌生的,现在红遍全国让所有人疯狂的炒房热潮,大概还得在十年之后才在全国开花。而当时我还在北京,正排队等着单位分房子。他们手里拿着楼盘的说明书,正在小区模型前驻足细看。我很好奇是个什么样的小区,仔细看了照片中的妻子所拿的楼盘广告,上面写着的是天欣花园。上网查了一下,原来是在深圳关外福永的一个楼盘。现在这个楼盘还在,已经有好几期了。看了一下这个楼盘现在的价格,已经是将近三万。想想当时,也许也就是一千元左右吧。从单位分房到买商品房,也是步履艰难地走了好几十年。不过,从现在的眼光来看,我们真可以说已经走出昨天了吗?我们真是可以认为现在的中国,与当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了吗?恐怕我们还没有这样的勇气。这也是我对于此书命名为《昨天的中国》不以为然的原因。现今的中国与本书所标称的昨天的中国,显然更加生气勃勃,城市的面貌也是焕然一新。我们在翻阅此书时,也能看到这一点。随着照片拍摄年代的推移,那些陈旧衰败的矮房旧厦,已经变成了崭新华丽的摩天大楼。人们穿着打扮也由灰扑扑的一片,变得色彩缤纷时尚起来。在这一点上,确实让人觉得变化非凡。不过细阅照片,仔细观察着每幅照片上的景致与人物,你会觉得其实一切都还未改变,我们仍然停留在昨天。灰暗或者光鲜的外表下,包裹着的还是一样的灵魂。阎雷镜头底下的昨天,与我们现在身处的今天,都在一个有着内部逻辑关联的框架之中。这三十余年的发展,确实在诸多方面有了很多的变化,有的方面的变化是巨大的甚而是深刻的是划时代的。不过,从总体上看,我们一直都在踟躇而行,步履匆匆却又蜿蜒蹒跚。经济上飞速地发展,经济总量已是全世界第二,人民生活的水平确实大有提高。但在其他的方面,大致体制观念,小至国民福利,教育医疗环境,均是积重难行。我们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跛脚的,一条腿强健,另一条腿则萎缩。《昨天的中国》中的照片,涵盖了二十多年的中国。一张张地审视这些照片,你会觉得有着相似的情绪与精神,虽然时间已经超过了几十年,但光阴并未在照片中的人物身上留下烙印。人们依然还是一样的面貌,还是一样的姿态,还是以一样的精神,在已经远远不同的背景之下,或喜或悲或漠然地看着阎雷的镜头,看着这匆忙而又快速变化的社会,看着眼前的一切。照片中的那些正在吃着午餐的重庆棒棒们,他们能感觉到这些变化吗?他们也许依然在用他们的双肩讨食,他们还是以着自己的乐观对待没有多少改变的生活,如同数百年来他们就习以为常的那样。沈阳或者大同的工人们,他们依旧骑着破旧的自行车,行进在比以往宽阔得多的马路上,而身旁那些迅速长高的华屋丽厦应该与他们无关,他们对未来会有着更美好的憧憬吗?贵州安顺农村的农民,广西三江地区的侗族,还有云南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他们依旧生活于祖先留下来的村寨之中,他们无法走出大山,仍然是文化匮乏,他们仍然还是停留于我们觉得已经翻过去的“昨天”。即使是作者反复拍摄的北京站的那些手扛蛇皮袋斜坐地上的旅客,他们依旧眼神呆滞,等待着绿皮火车,把他们带到不知前程的异乡,只不过他们的赶车的地点变成了北京西站。这是当今中国最大多数的人群,他们并非边缘人群,而恰恰是他们,仍然徘徊于“昨天”,面对着今天忐忑不安。阎雷镜头所扫过的,最多的就是这些人,他们一笑一颦一举一动,他们的面孔他们的眼神,似乎跨过了时代的变迁,也抹平了时光的消蚀,他们精彩地活在阎雷的照片中,活在《昨天的中国》里。而《昨天的中国》这本书,在我看来,最有味道的地方也在这里。这是一种活生生的味道,弥漫于昨天与今天的中国里。就如前述的该书第一张照片,也就是1985年时北京天安门广场的照片里所显示的,现在的天安门广场与与1985年时相比,有了相当大的变化,变得更多彩,变得更规整,也变得更有序,不过,它的格局却没有变,还是硕大而空旷的广场,还是居中的中式城楼,两边苏式建立并列,领袖的目光越过广场,凝视着前方的前门楼子。这恰是中国的最佳范式,跨越了昨天与今天。其实,要翻过昨天那一页,有那么容易吗?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Die Welt von Gestern
  •     法国人拍摄的中国改革开放20面的一个历程,拍了很多年,很用心。看完整本摄影集,回想起了很多小时候的记忆。
  •     刷拉刷拉翻完,感慨…不说了。历史还在当下,今天以后也是昨天吧
  •     记录很婉转,照片也选的很含蓄。人物画角度都很戳心,感觉100%戳中,对应了内心深处的熟悉。
  •     在北京的书店里整整翻完了这本书,有些怀念一去不返的日子。
  •     无感。
  •     一天看完,但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可以拿出来看看,看着看着会想起很多往事
  •     记忆最深处,应该是父母风华正茂那个年代。
  •     回不去的好时光
  •     能配点文字嘛?每张图只写个年份地点什么意思?太乱了,也没有内容,浪费了这么好的素材
  •     有几幅影像带来童年的回忆,温馨而有趣。半小时不到就看完了,也只能收获这点记忆的片段了。
  •     适合怀旧,不过照片不算出彩
  •     太有意思
  •     能打负分么
  •     我97年出生,现在16年。但是我却对爸爸妈妈那个年代的社会面貌有些奇特的向往,不明白为什么
  •     三十年的时间,中国变得这么大
  •     万象书坊2016.12.31
  •     1980-2000之天朝情貌,那时的人们偶有狡黠,但本质上是善意的,其余城市、乡村、建筑、衣着、器物、纸币……皆物是人非,恍如异国矣,可叹三十年之巨变,童年之故乡今不存乎!
  •     新认识
  •     我们从哪里来?
  •     一个认识不久的人送我的书
  •     读这本书时,眼睛都是湿润的。我爱这片土地,我爱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我爱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创造出的历史与文化,虽然他们相差理想状态很远。
  •     摄影集,拍摄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写实,在相机面前那一张张生涩惊奇的脸孔,文革遗留下来的军绿深蓝大衣,以及时尚男女的西式流行服装。满街的自行车,建设中的基础设施。还有那封闭的村庄,求实的大学生,朴素的市井生活。有很多的故事啊
  •     八零后的集体记忆影像
  •     影集怎么能用杂志的方式排版?
  •     跟纽约的故事比起来,少了画中人物的故事,可能不是我想要的吧,有点小失望,照片还是不错的
  •     20161112 消失的过往
  •     很有历史感,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不假大空。
  •     20161120,衡山和集
  •     也许应该感谢阎雷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些珍贵的照片,让我们出生并渐渐成长的八九十年代有迹可循。就像高晓松说的那样,当年的人都想变成坏孩子,但内心还都很干净。从他们洋溢着笑的脸上能看出他们的知足常乐,今非昔比。昨日的城市还能看到来时的路,还有一点独特的余韵,今天的很多城市就像流水线生产的脸,千篇一律,让人脸盲症尴尬症都犯了。单纯怀念逝去的旧时光!
  •     看得直要热泪盈眶
  •     一切都那么熟悉又恍如隔世,中国终究是发展的太快,还是人变化的太快,还是我成长的太慢,记忆中的那个时候真是好快乐有趣啊!
  •     怀念那个年代
  •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很值得看看。
  •     莱卡真好。细节很多,走过的记忆能比对上,就会有些许共鸣。旧的时光,回不去了。
  •     三星半,在上海电影博物院的商店里花了二十分钟翻完的。
  •     近代中国题材上,更喜欢刘香成温柔的犀利和马克吕布的好奇遍布。
  •     好多北京的旧照 想起妈妈曾经每天骑过天安门的老照片 想起爸妈约会的北海公园 想起那时候的爱情好简单
  •     老外也许不懂中国,但是他拍的中国让我懂了。不能说每一张都很棒,但是其中有很多是打动人心的,无论是北京街头骑自行车等绿灯的俊男靓女,还是成都小院子里的祖孙,亦或者晴朗午后武汉某个家属院里安静的一排阳台,这才是时代的印记。
  •     引人入胜的时空穿越,记录那个熟悉又陌生的时代!
  •     既不按时间排,也不按地点排
  •     照片记录下一个固定的时间点,读者通过照片去了解那个时代。没有特意的烘托,更多的是平常人生活的一个侧面。对于那个已经模糊的年代,现在只有通过照片去找寻自己与那时的联系,了解正在改变的和一直没变的一个个点与面。
  •     花了2个小时,走马观花的看完了这本书。突然看到以前带前杠的自行车,想起了老爸带我们姐弟俩的时刻,我在前,姐在后。再后来就是三人三辆自行车,渐渐的公交车、摩托车、电动车取代了它们
  •     北京成简朴的灰色氛围,像索然无味的白开水一样。干燥的风吹得噼啪作响?到处都是煤球的气味。但是这个城市有一种过时的魅力:城市散发着斯巴达式的诗意,没有汽车的大街上演着自行车的芭蕾舞剧,古老胡同中进行着隐蔽的生活。夜幕的紫禁城城墙外,同性恋在寻欢求爱,私密的地下舞会上,年轻人开始学跳迪斯科……
  •     很棒的摄影集,正像后文所说,"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经历了一次文化启蒙,对成长于那个年代的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怀念那段贫乏,简单,而又充满激情的岁月,其拥有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十分丰富。但随着时间流逝,记忆也开始模糊",幸而有这样一本摄影集还能让人回想起那段时光。于af
  •     匆忙跌进了今日,唯有把所有有关童真和纯粹尘封在那遥远的20世纪。对了,20世纪也短不了那十年。小剧透一下,P262-263已然封顶。美中不足,整本的主题连贯性稀疏,文字与图像结合突兀。此外,照片信息要再加上拍摄月份更佳。
  •     平凡面孔,平凡人的生活
  •     80年代的
  •     时间段大部分都集中在八十年代 拍的质量都比较高 也许我们家里也有那时候的照片 不过这些都是用莱卡相机拍的照片质量比不了的 总之非常喜欢
  •     “一切都那么扭曲又天真。”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