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缘社会》章节试读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3
ISBN:9787532764266
作者: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页数:269页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109页

“与别人失去联系,就像是一种活着的孤独死。没有一个人关心你,你也发挥不了任何作用,这样的话,不管活着还是死了,不都是一样的吗?这与自己这个人已经消失了不是没什么不同吗?所以我觉得,确认与别人有没有关联,就是在确认自己是否存在。”
大学的时候想过这个问题,当时觉得自己第二天消失,当天路过的地方也不会留下我存在的气息的。人不是作为一个个体而存在的吗,如果追求的是内在的自我,那与外界不接触也是可以的吧?把自己的存在建立在他人的感知之上,需要花费精力进行人际交往,是不愿意承认和接受的事实呢。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94页 - 单身时代

独居的人为什么在增多?藤田君的情况是他身体垮了,离了婚,再加之“因为不想给别人添麻烦”,所以不能回到家乡去。这句“不想给别人添麻烦”,在进行“无缘社会”采访的现场,我们听到了好多次。
“不想给别人添麻烦”这句话好耳熟。时常听到父母这样对自己说,不想麻烦你了,你工作忙。现在读起来,实在是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与后怕。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115页

能跟朋友无拘无束地谈话,是最幸福了。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69页

出生时受万千宠爱的生命,离世却孤单独行。或许会很寂寞吧,所以尽量诚挚的去送他们离开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97页

小林道子女士(化名·七十九岁)在住宅的走廊上对外眺望。听我们说要来调查后,她就拒绝了:“今天我很忙,因为女儿就要来了。”说是两个小时后得跟女儿在火车站碰头。从早晨起她就坐不住了,到看得见火车站的走廊上来了几次,就等着到时候跟女儿碰头。她使劲抻着只有一米五十高的身子,注视着住宅区的对面。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1页 - 全书

一因家业破百而骨肉分离的常川君,虽然后来有段时期也构筑了新的家庭,然而到了人生的终点,却被作为捐献遗体编上号码,安放在没有任何人会来探望的地方。我们自己无尽的感伤,也只能浓缩在节目中这短短的两行字里:“捐献遗体编号:683常川善治君现在被安放在这里。”二藤森君认为,不结婚者增加的原因,可举出以下几项:一、便于独立生活的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诸如便利店的普及等;二:收入不稳定的非正规雇用更为广泛;三、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到了某个年龄必须结婚的社会规范正在弱化;四、女性经济实力上升,不结婚也能够生活的人增加了。三首先,有家庭中互相帮助的家庭安全网,然后,有所谓企业保证雇用,支付稳定工资的企业安全网,更进一步还有社会保险的公共安全网。然而,由于独立生活者的增多,家庭安全网弱化了,而非正规雇用的增加也在削弱企业安全网。藤森君对于中老年男性的孤立尤为担忧,因为似乎他们当中,失去地域关联的人比女性更多。而且这些四五十岁的未婚男子既不是年轻人也不算老年人,难以成为通过雇用政策和关怀活动来防止孤立的对象。他们是滑落到各种公共支援的夹缝里的群体。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104页 - 第三章 单身时代

藤森君认为,不结婚者增加的原因,可举出以下几项:一、便于独立生活的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备(诸如便利店的普及等);二、收入不稳定的非正规雇佣更为广泛;三、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到了某个年龄必须结婚的社会规范正在弱化;四、女性经济实力上升,不结婚也能够生活的人增加了。
他说其中第二项的原因尤为深刻。大多数人当要结婚成家时,会想到要增加住宅费和子女教育费等新的支出。如果此人从事的是工资、待遇均不稳定的非正规雇佣工作,他势必会心中不安,担心将来这些费用无法筹措,从而想结婚也结不了婚。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61页 - 第二章 日趋脆弱的家庭纽带

即使是我们,如果人生道路走错一步,生活中出了某种问题,说不定都会成为独居老人而悄然死去的。绝不是仅有某个特定群体的人才会孤独老死,他们也曾有过像样的一生,或许也曾有过孩子,或许也曾把孩子培养成人,或许自己出生时也曾让爹妈喜出望外。他们都有各自走过的人生,怎么能仅仅因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被孤立了,就让他们的下场如此不堪呢?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38页 - 追踪“在途死亡者”

这就是说,大森君直到临死之前,都在坚持给故乡的寺庙寄父母的香烛供品费。而且为了寄钱,他年过七十还一个人在东京不停地工作。然而,没有一个亲属知道他的苦心,寺庙的住持也换了代,了解情况的人已经没有了。大森君死后无人前来认领遗体,被埋在了东京都新宿的无名死者墓地。想必他一直盼望着他自己埋到父母长眠的坟墓里吧,然而这小小的愿望也成了破灭的幻梦,他最终没能回到自己的故乡。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122页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104页

藤森君认为,不结婚者增加的原因,可举出以下几项:一、便于独立生活的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备(诸如便利店的普及等);二、收入不稳定的非正规雇佣更为广泛;三、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到了某个年龄必须结婚的社会规范正在弱化;四、女性经济实力上升,不结婚也能够生活的人增加了。
他说其中第二项的原因尤为深刻。大多数人当要结婚成家时,会想到要增加住宅费和子女教育费等新的支出。如果此人从事的是工资、待遇均不稳定的非正规雇佣工作,他势必会心中不安,担心将来这些费用无法筹措,从而想结婚也结不了婚。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54页 - 日趋脆弱的家庭纽带

所谓“贵重物品”,不只是存折、印鉴、 手表之类的通常所说的贵重物品,还有那些被死者一直珍藏着的照片、信件、日记,他们也是当作贵重物品来处理的这要在国内,是不是值钱的就要被他们顺走,照片、信件什么的压根不会被当成重要的东西。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2页 - 引子 “无依无靠者”与日俱增的日本

所谓“关联”或是“缘”,难道不就意味着互相添麻烦,并允许互相添麻烦吗?
寒假的时候,和母亲说到亲戚的话题,我表示很不喜欢中国社会的家族来往,都隔层纱,每年客套几次的感觉。母亲说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她说:人与人之间都是这样一来二往的,人生才有意思。
嫌麻烦,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这些年越来越冷漠,对他人的关心问候反应冷淡。我想是时候反思一下,毕竟“麻烦”也带来很多“有意思”。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109页 - 第三章 单身时代

“与别人失去关联,就像是一种活着的孤独死。没有一个人关心你,你也发挥不了任何作用,这样的话,不管活着还是死了,不都是一样的吗?这与自己这个人已经消失了不是没什么不同吗?所以我觉得,确认与别人有没有关联,就是在确认自己是否存在。”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104页 - 第三章 单身时代——”终身不婚“的大军

藤森君认为,不结婚者增加的原因,可举出以下几项:一、便于独立生活的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备(诸如便利店的普及等);二、收入不稳定的非正规雇佣更为广泛;三、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到了某个年龄必须结婚的社会规范正在弱化;四、女性经济实力上升,不结婚也能够生活的人增加了。
他说其中第二项的原因尤为深刻。大多数人当要结婚成家时,会想到要增加住宅费和子女教育费等新的支出。如果此人从事的是工资、待遇均不稳定的非正规雇佣工作,他势必会心中不安,担心将来这些费用无法筹措,从而想结婚也结不了婚。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96页 - 单身时代

对于孩子这代人遇上的艰难环境,就像“自我负责”这个常用语所代表的一样,大部分人认为自己的事情就该由自己来解决。我们感到,这种思想似乎便是独居现象急剧蔓延的背景。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46页

"人死的时候,说到底也是一个人去死。就算有孩子,我也不愿意给他添麻烦。那种面子上的风光,我根本不需要。只要我的棺材里放满我最喜欢的大波斯菊,我就心满意足了。"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105页

那么,终生不婚的增加会带来何种影响呢?藤森君指出,它或许会使社会性的鼓励更为广泛。虽然身体健康又有工作时风险不大,然而却存在着失业或生病时转眼陷入贫困的危险。还有,当无法自理时,谁来支撑无妻无子的不婚者?这个问题也很严重。藤森君指出,这与以往日本的社会体系有很深的关系,因为这种社会体系中的定位是:家庭第一,企业第二,最后才是公众保障。“首先,有家庭中互相帮助的‘家庭安全网’,然后,有所谓企业保证雇佣、支付稳定工资的‘企业安全网’,更能进一步还有社会保险的‘公共安全网’。然而,由于独立生活者的增多,家庭安全网弱化了,而非正规雇佣的增加也在削弱企业安全网。现在人们在问:在这种形势下,要想安心地生活下去的话,该怎么办才好?”东亚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社会流动性增强,有的人回不去故乡,有的家庭分散在各地,人的预期寿命延长,就算是结婚的话,也不能保证两个人在老年时候能够相互扶持。家庭保障已经难以为继。大包大揽的国企也都是过去式了,现代企业那里管那么多!不过中国邻里之间还有爱管事的大妈,还有居委会等组织,可能比日本要稍好一些。但是,公共保障体系还不如日本可靠呢!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6页 - 第一章

彩虹大桥上,一辆辆汽车、卡车争分夺秒地疾驰而过,而桥的正下方却在进行溺死者尸体的打捞作业,日常与非日常的活动交错进行在彩虹大桥现场。然而,眼前的光景却令我们感到,对于已经死去的这个男性的存在,似乎没有任何人予以关注。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109页

“与别人失去关联,就像是一种活着的孤独死。没有一个人关心你,你也发挥不了任何作用,这样的话,不管活着还是死了,不都是一样的吗?这与自己这个人已经消失了不是没什么不同吗?所以我觉得,确认与别人有没有关联,就是在确认自己是否存在。”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109页 - 第三章 单身时代

与别人失去关联,就像是一种活着的孤独死。没有一个人关心你,你也发挥不了任何作用,这样的话,不管活着还是死了,不都是一样的吗?这与自己这个人已经消失了不是没什么不同吗?所以我觉得,确认与别人有没有关联,就是在确认自己是否存在。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109页

与别人失去关联,就像是一种活着的孤独死。没有一个人关心你,你也发挥不了任何作用,这样的话,不管活着还是死了,不都是一样的吗?这与自己这个人已经消失了不是没什么不同吗?所以我觉得,确认与别人有没有关联,就是在确认自己是否存在。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61页

  “虽然我看到的时候他们已经成为骨灰,但我猜他们活着的时候,或许就已经从社会的人际关系中被切割出来了。他们死后是很孤独,但其实活着的时候,说不定就一直是生活在血缘、地缘等社会和人际关系之外的。这种断了人际关系而孑然独处的人,活着的时候很孤独,死去的时候也很孤独,连丧礼都没人给他们操办。而且死了以后还是无处可去……“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83页 - 日趋脆弱的家庭纽带

虽说是一家人,但如果大家各奔东西,关联日趋脆弱的话,那么无论是哪个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的。这,就是现实。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46页

  “人死的时候,说到底也是一个人去死。就算有孩子,我也不愿意给他添麻烦。那种面子上的风光,我根本不需要。只要在我的棺材里放满我喜欢的大波斯菊,我就心满意足了。”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4页 - 序言摘抄

“应对无缘社会并非易事,它与许多问题复杂地纠结在一起。是否该回到具有牢固的地缘、血缘、职场缘的社会?是否有构筑新型关联的方法?现在,我们仍然在就这些问题深入瓦局。”
从序言的内容和翻译水平看,书的内容很不错,提出的问题对观察、反省社会有些启发。但是单从序言便觉得翻译的水平还是有限的:如“职场缘”在惯常的社会学文章中有“业缘”的说法,再如,构筑新型“关联”从上下文看应理解为构筑新型“社会关系”,关联、职场缘的翻译用法都很生硬。
好书希望不要太被蹩脚的翻译毁了。
另:为何中文译名不作:“边缘社会”呢?“无缘”在中文语境难道不觉得有些歧义和偏离吗?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61页 - 日趋脆弱的家庭纽带

即使是我们,如果人生道路走错一步,生活中出了某种问题,说不定都会成为独居老人而悄然逝去的。绝不是仅有某个特定群体的人才会孤独老死,他们也曾有过像样的一生,或许他们曾有过孩子,或许也曾把孩子培养成人,或许自己出生时也曾让爹妈喜出望外。他们都有各自走过的人生,怎能仅仅因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被孤立了,就让他们的下场如此不堪呢?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47页

刚出生时那么得人疼爱,最后送终时却只剩下这个人自己。尽管想来太凄凉了,但我们还是想尽可能诚心诚意地送走他们。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9页 - 第一章、追踪“在途死亡者”

我们被告知说,在《政府公告》上登载启事是要花钱的,因而文字都归纳得尽量紧凑。登载“在途死亡者”的启事时,一行可以写二十二个字符,但每行须支付九百一十八日元的费用。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47页

“刚出生时那么得人疼爱,最后送终时却只剩下这个人自己。尽管想来太凄凉了,但我们还是想尽可能诚心诚意地送走他们。”
在悲凉中闪现出人性的光辉。点赞!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109页

与别人失去关联,就像是一种活着的孤独死。没有一个人关心你,你也发挥不了任何作用,这样的话,不管活着还是死了,不都是一样吗?这与自己这个人已经消失了不是没有什么不同吗?所以我觉得,确认与别人有没有关联,就是在确认自己是否存在。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47页

  ……这位总经理告诉我们,在这些接受生活救济者的直送火葬现场,一个亲属也不来的情况并不罕见。这种时候,只能代之以由殡仪公司的员工来烧香,并从火葬场领取骨灰。
  “刚出生时那么得人疼爱,最后送终时却只剩下这个人自己。尽管想来太凄凉了,但我们还是想尽可能诚心诚意地送走他们。”
  安放在殡仪公司的那些骨灰在迎来他们各自的七七四十九天后,会由殡仪公司的员工运送到为无依无靠者设立的合葬墓地去。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8页

全书的主要章节:
cha1 追踪“在途死亡者”
cha2 日趋脆弱的家庭纽带
cha3 单身时代
cha4 职场缘断绝之后
cha5 吟唱“单身情歌”的女人
cha6 年轻群体中蔓延的“无缘死”恐惧
cha7 为了纽带的恢复
cha8 消失的高龄者
cha9 从“无缘社会”到“结缘社会”
outline为什么人们会渐渐失去与社会的关联而“无缘死”?他们本来与家人有“血缘”,与故乡有“地缘”,与公司有“职场缘”,这些“缘”与“纽带”在人生中是如何失去的?
P30
在走访大森君的故事时,老家的人对他的死一无所知一个人一旦离开故乡,与老家朋友的联系就会减少;到了双亲相继过世之后,更会变得没有老家可回。这样的事情,不是也可能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吗?
P38
这段看的太悲了大森君直到临死之前,都在坚持给故乡的寺庙寄父母的香烛贡品费。而且为了寄钱,他年过七十还一个人在东京不停的工作。然后,没有一个亲属知道他的苦心,寺庙的住持也换了代,了解情况的人已经没有了。大森君死后无人前来认领遗体,被埋在了东京都新宿的无名死者墓地。相比他一直盼望着把自己埋到父母长眠的坟墓里吧,然而这小小的愿望也成了破灭的幻梦,他最终没能回到自己的故乡。
P39
节目组把《政府公告》上的报道念给观众听:这是政府公告上关于大森君的报道。
籍贯·户籍·姓名不详之男性。
随身物品:现金100983日元。
存折2本。
这篇启事到第十行就结束了。
一个过着极正常生活的人,失去了一个又一个与社会的连结,
最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他孑然度日,悄然逝去的身影。
P62绝不是仅有某个特定群体的人才会孤独老死,他们也曾有过像样的一生,或许也曾有过孩子,或许也曾把孩子培养成人,或许自己出生时也曾让爸妈喜出望外。他们都有自己各自走过的人生,怎么能仅仅因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被孤立了,就让他们的下场如此不堪呢?
P79
这段光是读着文字都要哭出来了。
馆山君也是老死在自己的家中,直到后来才被人发现。节目组随着清扫的人一起进入房间,看到了电话录音留言闪烁的红灯:“哔——我是姐姐,早上好……待会儿再给你打电话。咔嚓——噗——噗——噗——”
“哔——阿进,是姐姐我啊。你住院了吧?要是住院可就麻烦了,因为我知道你不在家,把玉米给你寄去了,明后天就会到。咳,不在家就不在家吧,反正会退回来的,没关系。好吧,就这点儿事。咔嚓——噗——噗——噗——”
姐姐不知道弟弟死了,接连不断地打电话来。设身处地地想想当时的情景,真让人悲伤至极。姐姐在电话录音里不停地说,留言在屋子里回响,而馆山君已经一个人倒在屋里的地上去世了。
P109
失去了职场缘的水野君,他对“无缘社会”的理解:与别人失去关联,就像一种活着的孤独死。没有一个人关心你,你也发挥不了任何作用,这样的话,不管活着还是死了,不都是一样的吗?这与自己这个人已经消失了不是没什么不同吗?所以我觉得,确认与别人有没有关联,就是在确认自己是否存在。
中间还有关于很多人的追寻,我没有细做笔记。
最后一章是关于结缘,现在很多无营利组织正在通过组织活动把人们连结起来。有一段是曾想过自杀的河上君(相继失去了与家庭、工作的关联)想到用豆腐渣做饼干。
P257豆腐渣本身是上不了台面的,我觉得这一点好像真的跟我们这些人有点像,很像我们这些被社会淘汰下来的失去关联的人。如果能把豆腐渣变身为饼干这种点心,使得大家都喜欢吃的话……
P264 结缘的目的也在与此。建立新的关联场所,和关联的人。人,绝不是仅靠自己生存着的。
人,只有意识到自己在“关联”中的存在与角色,才能够生存下去。
重要的是,要有不可或缺的人,要有不可或缺的场所。
P265即便这一个个活动微不足道,但如果每个地区都能使这种活动协同起来组成网络,那或许就会形成援助“无缘社会”的新的地区性力量了吧。而有了新的“建立关联的场所”,经过网络的连接,则可以相信它们必定会产生出克服“无缘社会”的巨大力量。
最后的结语:在我们的社会渐渐变成“对别人不感兴趣的社会”的今天,尽管回归以往是不可能的,但我仍衷心祈愿我们是一个“能够同情别人,同情生命的社会”。
【自留memo】对自己来说也想了解的是:
目前国内的养老金、失业补助金制度是怎样。
目前国内是否也有相关的非营利组织,如果想要参与这样的活动有什么途径。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61页 - 日趋脆弱的家庭纽带

栗原住持说,有一种感觉是他创立孤独老死者接收机制之后才有的,那就是:这些被抛弃的人当初大概也都是和我们走过同样轨道的。
“即使是我们,如果人生道路走错一步,生活中出了某种问题,说不定都会成为独居老人而悄然死去的。绝不是仅有某个特定群体的人才会孤独老死,他们也曾有过像样的一生,或许也曾有过孩子,或许也曾把孩子培养成人,或许自己出生时也曾让爹妈喜出望外。他们都有各自走过的人生,怎么能仅仅因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被孤立了,就去让他们的下场如此不堪呢?
“尽管追究‘人埋在哪里’啦,‘他一点儿痕迹也没留下’之类的问题可能会被人嘲笑为迂腐,但我并不这样认为。所以哪怕是被人扔掉的骨头,我也是能多捡一根是一根。”
以前在电视新闻或是收音机中听到有关孤老的问题,我都会认为孤老是离我太遥远的问题。诚如住持说的那样,这些因为各种原因“被抛弃”而独身一人生活的人,曾经也和我们走过同样的生活轨迹。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2页 - 引子 “无依无靠者”与日俱增的日本

所谓“关联”或是”缘“,难道不就意味着互相添麻烦,并允许互相添麻烦吗?”不想给别人添麻烦“象征着”关联“是何等脆弱。
只敢给父母和老大妹妹打电话,因为站在他人的角度,我也不希望有人忽然给我打电话要向我吐槽,所以我会选择不打扰别人为了别人不打扰我。我觉得我看书过程中被打扰那真的是很不爽的体验。但是这也说明了我和别人之间的关联是如何脆弱。是否这会渐渐导致就是书中所说的那种”无依无靠“者呢。
中国社会有些老人选择自杀来终结生命,日本社会也存在着这种无依无靠死了也不知道的现象。是因为当今科技的发展让人拥有了更多除了家庭之外的自由也导致了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寡淡么。
如果不好好奋斗,是否也会导致无家可归的未来。
是否应该提高社会福利,但社会福利太高又会导致这个社会是否公平的问题。是否人会有惰性。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102页 - 单身时代

深夜醒来的时候,得了感冒卧病在床的时候,心里就会忽然涌上来一种孤独感,一种对犯罪和死亡的不安。
尽管如此,老人们还是继续独自生活。从他们的这种举动里,可以看到那种“不能给被人添麻烦”的无可奈何的对亲人的善意,可以看到他们对抗孤独、不安的最大努力。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60页 - 日趋脆弱的家庭纽带

老年福利院中的烧死事件
概括说来,就是有些人在城市里孤独死去又无人认领,他们的骨灰就会被寄送到富山来。在寺庙里,即使是无人认领的亡灵,倒也能得到体面的安葬。然而在离世之后,“无缘死者”在他们原来生活的城市里既无地安身也无处可去,这不能不使我们联想起另一个与其完全相同的事件。
那是在2009年3月,群马县涩川市郊外的老年福利院“玉响静养之家”发生的一场火灾。报道说烧死了十名入住者,其中竟有六人是东京人。这个消息揭示出一个事实:东京都内没有能够入住的养老院,那些收入微薄的东京老人才会被送到外地的未注册的老人之家去。
由于当时我们正在进行“无缘社会”的相关采访,所以注意到了这个事件。而且死亡的六名东京人种的三人,最终因无人认领而被葬到了无名死者墓地。骨灰被寄送到富山来的那些人生前也是生活在城市里,然而这些骨灰在城市里却无人收留。这使我们感到,这种情况并非个案。
栗原住持也说道:
“虽然我看到的时候他们已经成为骨灰,但我猜他们活着的时候,或许就已经从社会的人际关系中被切割出来了。他们死后是很孤独,但其实活着的时候,说不定就一直是生活在血缘、地缘等社会和人际关系之外的。这种断了人际关系而孑然独处的人,活着的时候很孤独,死去的时候也很孤独,连丧礼都没人给他们操办。而且死了以后还是无处可去……”
栗原住持说,有一种感觉是他创立孤独老死者接收机制之后才有的,那就是:这些被抛弃的人当初大概也是和我们走过同样轨道的。
“即使是我们,如果人生道理走错一步,生活中出了某种问题说不定都会成为独居老人而悄然死去的。绝不是仅有某个特定群体的人才会孤独老死,他们也曾经有过像样的一生,或许他们也曾有过孩子,或许也曾把孩子培养成人,或许自己出生时也曾让爹妈喜出望外。他们都有各自走过的人生,怎么能仅仅因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被孤立了,就让他们的下场如此不堪呢?”
“尽管追究‘人埋在哪里’啦,‘他一点儿痕迹也没留下’之类的问题可能会被人嘲笑为迂腐,但我并不这样认为。所以哪怕是被人扔掉的骨头,我也是能多捡一根是一根。”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39页 - 第一章 追踪”在途死亡者“ ——归纳在仅仅几行字里的人生轨迹

一个过着极其正常生活的人,失去了一又一个与社会的连结,最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他孑然度日,悄然逝去的身影。
想到的是《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角,如果他没有成功,他就注定飘零在一群流浪汉中。
如果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导致穷困潦倒,那样人生也值得了。但如果拼命争取生存,却不能存活于世,孤苦伶仃,那样的未来好可怕。所以我是否应该安然工作,交五险三金,寻求安稳的人生?我知道我不会这么做的。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8页

  “在途死亡者”,指的是无论警察还是行政部门都无法搞清其身份的“无缘死者”。
  《在途病人及在途死亡者处置法》的第一条第二项是这样记载的:“无法获知户籍所在地、住址或姓名,且(遗体)无人认领的死者,视为在途死亡者。”在第七条、第九条里,还规定这些死者的信息由行政部门在火葬和埋葬之后用官方文件进行公告。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107页

  “三十多岁的时候,我的想法曾像别人一样,想恋爱,也想结婚。可是,我经常换工作,收入也不稳定,再加上正好碰上泡沫经济崩溃的当口,工资减掉了很多。我觉得如果结婚生孩子的话,就得让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可这样一来,大到教育费,小到圣诞节礼物,什么都得花钱。既然结婚,就要保住自己的家庭,但是不可能保得住啊。”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101页 - 第三章 单身时代

对孤独死的不安上田建治君(化名·六十八岁)已经拜托了住在同一住宅区另一栋房子里的熟人,请他每星期给自己打三次电话。……有位婆婆另配了一把门钥匙,把它放在邻居那里;有位老先生安装了一种红外线装置,就是在屋子里装了传感器,如果传感器超过一定时间没有动作,保安公司就会有人赶到他家来;还有人在手机里加进了计步器功能,他每天行走的步数会传到在别处生活的女儿那里去。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109页 - 单身时代

"与别人失去关联,就像是一种活着的孤独死。没有一个人关心你,你也发挥不了任何作用,这样的话,不管活着还是死了,不都是一样的吗?这与自己这个人已经消失了不是没什么不同吗?所以我觉得,确认与别人有没有关联,就是在确认自己是否存在。"
有句话说“没有你世界照样转”。我觉得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好。也许它的本意是想说,别太把自己当回事,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大家没了你就不能正常生活正常工作了似的。但是我想相信的是,事实并非如此。生活中经常见的一个人如果突然就这么消失了,工作生活确实得继续下去,但是心里会担心、会焦虑、会难受,我的世界会有变化。城市的便利化随之带来的冷漠,应该被重视起来。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2页 - 引子 “无依无靠者”与日俱增的日本

我们希望日本是个“自己一个人也能安心生活的社会,自己一个人也能安然迎接死亡的社会”。从一开始就看到这样的目的概括挺惊讶的,难道调查的目的不是为了建立和巩固联系?也许真的有人把离群索居当作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或者这是日本社会独有的偏好?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46页 - 1

现在最可怕的,就是自己生病卧床不起了。要说死的话,我倒情愿一下子悄悄地死掉,给谁也不添麻烦。
……
人死的时候,说到底也是一个人去死。就算有孩子,我也不愿意给他添麻烦。那种面子上的风光,我根本不需要。只要在我的棺材里放满我喜欢的大波斯菊,我就心满意足了。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117页

那以后过了二十年。东京人口中老人的所占比率也已经超过了20%。如今靠儿老人在城市里已经变得司空见惯,但对他们的问题的关注却变得少了,就连“靠儿老人”这个称呼都几乎不再使用了。靠儿老人觉得大城市环境难以适应,和无法和周围的人交流,还是老家乡村比较好。如果是比较宅的人的话,可能就没有这样强烈的交流的需求,对于所住地区的要求就会低一些,大城市的设施还相对完善一些。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94页 - 第三章 单身时代

一个人的新年
元旦那天我们也去拜访了藤田君,他说自己吃了点妹妹寄来的发酵寿司。可能是我们的心理作用吧,总觉得他好像没精打采的。住宅区在元旦也是静悄悄的,来往的人很少。湛蓝的天空没有云彩,藤田君的屋子里也洒满了炫目的阳光。藤田君电视机也没开,愣愣地望着窗外。我们也不说话,只是默默地坐在他的旁边。
不知过了多久,藤田君缓缓地把手向桌子的信封伸去那是松子女士寄东西来时放在箱子里的信。他又一次读出了声音。
这个举动令我感到诧异,不由地随口问了一句:
“您又在读那封信啦?”
“嗯,读了好几遍了,每天都在读。”
“每天?”
“每天读三遍。”
说着,它捂住了眼睛,老泪纵横。
“就是……忽然想起了……以前的事。”
藤田君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过这个孤独的新年的?我再也无法开口问下去了,只能从旁凝视着藤田君的侧影。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4页 - 引子

「你怎么离开老吴派遣部落了?」
「因为他们让我们都去申请生活救济啊,而我是不想接受救济的嘛。你瞧,我才五十一岁压,还完全干得动呢。干活养活自己不是天经地义的吗?当然啦,能给我钱的话当然想要,可我又觉得要是拿了一回钱,说不定就再也离不开生活救济了。」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8页 - 第一章 追踪“在途死亡者”

归纳在仅仅几行字里的人生终点启事如此之短,其实是有其原因的。我们被告知说,在《政府公告》上登载启事是要花钱的,因而文字都归纳得尽量紧凑。登载“在途死亡者”的启事时,一行可以写二十二个字符,但每行必须支付九百一十八元的费用。某个行政部门的办事员曾经告诉过我们,其实我们想写得更多一点,可再想想费用,还是不得不又写得简短了。”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61页

其实我们很多人 都曾与这些人一样 走过重合的一段人生旅程 很难说某个也许微小的选择 不会把我们带入同样的结局 其实残酷的是,也许我们之中的某些正常人 当你做出一些选择 你也可能会是无缘社会的一个被发现的死者 无人认领你的骨灰 这样的事虽然在上海还不多 可是仔细想想 却是很容易发生的事 让我想到我的爸爸 一个独居的老人 如果我对他的关心不够或不及时 也许也将会是一个悲剧

《无缘社会》的笔记-第54页

いつでも、どこでもじゃないか。


 无缘社会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