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麗莎微笑的嘴角

出版社:有鹿文化
出版日期:2009-9-1
ISBN:9789868538931
作者:林文月
页数:256页

作者简介

這是一種觀看的方式!
故事起源於一個事件:當世界名畫「蒙娜麗莎」到日本展出時,為了控制現場人潮,展出單位規定每個人只有二十秒的觀賞時間,還貼心地為大家準備放大鏡,以便能好好欣賞著名的「蒙娜麗莎的微笑」。但是,當每個用放大鏡觀賞的人,聚焦在嘴角的一抹微笑,只看到了這幅畫因為年代久遠而造成的龜裂痕跡,看不見的是這幅畫究竟美在哪裡……
事實上,欣賞一幅畫應該是整體性的,非盛傳的一抹微笑。而文學,又何嘗不然?
林文月從欣賞一幅畫的角度寫起,進而道出文藝欣賞的從容視野,甚至是一種看世界的方法。優雅、從容、開闊的視界,可以讓我們看到更多。無論是讀一首詩、創作一篇散文,或是欣賞一件藝術品,甚至在學術上的研究,林文月想要傳達的,正是這種美麗的世界觀。
用放大鏡去看「蒙娜麗莎」一定看不到那著名的微笑。但是,退個幾步,留一些時間,不只是談文論藝,即使生活也值得如此細細品味,豁達遠觀。
《蒙娜麗莎微笑的嘴角》不高調的談文學、論藝術,而是從每各生活小故事與體驗說起,再妮妮道來她多年對於文學、藝術、翻譯之所見與心得。書中所收錄的演講稿、評好友的書法與攝影、《源氏物語》之追記….都呈現出一種從容不迫的優雅,卻又精闢解析,顯示出她對於文學藝術深厚之功力,因而成為眾人推崇的文壇偶像。
「這一生和文字結下了深緣,讀書、教書,也寫書、譯書。」
「我用文字記錄生活,事過境遷,重讀那些文字,驚覺如果沒有文字,我的生活幾乎是空白的。」
「我不知道寫作的人可以為自己的作品解說到何種地步?我今天只能說,如果一個人的生理現象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風貌,創作也大概會在不同階段有不同風貌的吧。」
~林文月
讀文學、說藝術、論翻譯,《蒙娜麗莎微笑的嘴角》集林文月近幾年來之書寫為主體:既能訪幽探微,汲文藝英華;復又追憶人事,覺察有情,無所不在。文章淡筆優雅,略帶古拙之趣,最能作為散文與論著兼得閒適、敏銳和廣闊的典範。
《蒙娜麗莎微笑的嘴角》除了林文月在文學、藝術、翻譯方面的文章之外,特別刊出了她珍藏多年從未曝光的私房照、莊靈先生的攝影作品、臺靜農先生的字畫,以及張大千最後一位入室弟子孫家勤先生的畫作等等。
附錄則收錄了林以亮先生、何寄澎先生撰寫的文章,分別談到林文月的翻譯、散文特色,與文學史的意義。
《蒙娜麗莎微笑的嘴角》之於林文月,正如同《饗宴》之於柏拉圖、《十日談》之於薄伽丘,也如同《蒙田筆記》之於蒙田──最見深入、完整和體系。

书籍目录

自序1.蒙娜麗莎微笑的嘴角──談文藝欣賞的一種態度2.視靈七十--莊靈攝影展序3.美好的記憶--為孫家勤八十回顧展書4.《擬古》--學術研究與文學創作之結合5.游於藝--回首譯途6.〈歸鳥〉幾隻--談外文資料對古典文學研究的影響7.平岡武夫教授的《白居易》8.中日翻譯界小型座談會追記──兼介日譯本《殺夫》之誕生9.千載難逢竟逢--《源氏物語》千年紀大會追記10.身經喪亂--臺靜農教授傳略附錄翻譯和國民外交◎林以亮(宋淇)林文月散文的特色與文學史意義◎何寄澎林文月著作年表

前言

  蒙娜麗莎微笑的嘴角──談文藝欣賞的一種態度  米勒田園主題的畫作展出已接近尾期,這一天剛好女兒的金工展覽也告一段落,便兩人相約起早,決心要去參加這個世紀之美展的盛會。 車抵南海路的歷史博物館門前時,還不到十點鐘,已然一片人海。我們故意選了一個周日平時,以為可以避開群眾,沒有想到這周日平時竟也有許多人懷著與我們同樣的想法,而且比我們起得更早。八月初的台北,不到十點鐘已經豔陽炙人。除了門口站著許多許多人,右側沿著鐵欄杆邊的紅磚人行道上又排列著一長排的隊伍。男女老少大家都規規矩矩整整齊齊排成一列,打著傘戴著遮陽帽,沒人喧嘩吵鬧,看來是相當有文化修養的人群。 我們走過去問隊伍中洋傘下的婦人:「請問這是買票的隊伍嗎?」「買票在那邊。」她指向左側另一個比較短的隊伍說:「這邊是等著進展覽會場的隊伍。」她後面的人群至少有百餘人。「你來了多久?」「哦,快一個鐘頭了呢。會場要控制人數,所以大家得排隊。你們要先去那邊排隊買票,再來這邊排隊進場。」她好心的對我們解說。 買票的隊伍比較短,大約十數人。但是,如果買票、加上等待進場,可能需要花費兩小時,到中午都未必能進場看到畫。烈日下排隊兩小時,進場又受到觀覽的時間限制,恐怕體力和精神都不適宜。我和女兒商量,最後只在臨時搭蓋的帳篷下賣店瀏覽一下,便回家了。 其實,「拾穗」和「晚禱」許多年以前歐洲旅行時曾經看過,只因當時參觀美術館是許多行色匆匆的景點之一,想藉此次展覽再度仔細欣賞,竟不得其門而入,未免感到遺憾。不過,我又忽然想起許多年以前讀到的一則故事來了。 約是在二十年以前,日本東京的美術館向巴黎羅浮宮美術館借租到一些名畫,包括了達文西的名作「蒙娜麗莎」在內。這個消息轟動了全日本。展出期間萬人空巷,全日本的人扶老攜幼爭相賞覽。 美術館為了怕太過擁擠而調度館內的人數,不得不對持票入場的民眾設限。至於「蒙娜麗莎」,更是眾多人所久仰,即使未曾親睹,也必然在各種畫冊或其他印刷品上見過;而關於其畫的主題,乃至於畫者的故事,則是數百年來一再傳說,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所以館方早已警覺,對於「蒙娜麗莎」的欣賞時間便也特別設限;畫前暫設繩索纜圍,觀者列隊成排循序前進,不得停駐。每人觀賞時間為二十秒鐘,不可任意延緩。大概館方為了維護觀眾的公平權益,恐有人霸佔那幅名畫前的特殊空間,故而不得不定下了那樣的規矩的吧? 不過,那消息一經披露後,參觀畫展的人不免感到緊張。限時二十秒鐘,未免太短促,但是礙於保持館內人潮的流通,館方自有規矩對策。而日本的百姓是很守規矩的,便也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想出了維護自我權益的一些對策。其中之一是攜帶放大鏡入場。 關於「蒙娜麗莎」的傳說,最著稱的大概屬畫中婦人的微笑吧。「蒙娜麗莎的微笑」,甚至成為後世約定俗成的一種說法。其間牽涉到美術史上的一些討論,和一般人紛紜的流言,遂加深了一層神祕的氛圍。而那個謎一樣神祕氛圍的嘴角,大概也是眾人觀畫時最感興趣的吧;何況,而今千載難逢,名畫當前!攜帶放大鏡的心理,蓋即緣此。 據說,排隊兩小時,觀看名畫二十秒鐘的人,輪到自己循序前進時,莫不把握寶貴的時限,舉起放大鏡仔細端詳那久聞素仰的微笑嘴角。他們近距離面對名畫,借助於放大鏡的特殊效果,把那有名的蒙娜麗莎的微笑看個清楚,而在警衛監督催促之下,二十秒鐘太匆匆,竟不及兼顧嘴角以外的部分,便隨著移動的隊伍而不覺的走出了畫作的欣賞範圍之外了。 事後,被問到:「如何?『蒙娜麗莎』果真的那麼好嗎?」出乎意料的,回答往往是:「哦,什麼也沒看清楚,除了斑剝的裂痕以外!」 我是在日本的報紙上讀到這一則故事。讀來頗令人啼笑皆非。那內容或者有些誇大諷刺,但是並非全無道理。欣賞一幅畫,本來應該是在自自然然的環境裡從從容容的心態下,無所為而為受畫的內容和技巧感動才對。想像日本人民滿懷期待苦候美術館外,進場輪到名作當前又受圍纜和時限,難免亢奮焦急,何自然從容之有?宜其二十秒鐘觀賞「蒙娜麗莎」,只看到微笑嘴角斑剝的裂痕了。 實則,欣賞一幅畫應該是整體性的。即使「蒙娜麗莎的微笑」再神祕優美,也得配置在其整張面龐上、神態上,乃至於整個背景襯托而出的畫面上,所以觀畫需要距離。所謂「距離」,是包括時間的從容和心靈的自在,更亦包括實際的空間距離。觀畫時,常常會近距離仔細端詳畫作的各部分,其後又退幾步以便欣賞畫作的全部。 書法欣賞的道理,也與觀畫相同。尤其是行書和草書,無論看字帖或覽原作,都得於各個的單字以外,從整體全幅欣賞其神韻氣勢,才能掌握到美。 文學,何嘗不然。 我想起從前教「陶謝詩」課的時候,對學生說過的一些話。陶淵明與謝靈運生存的時代相若,都經歷了晉、宋兩朝交替之世,而家世背景不同,文學風格有別,但是關於他們二人的詩句,後世卻有特別標出一句而予以特別推崇讚誦的。便即是陶淵明〈飲酒詩〉二十首之五的「悠然見南山」,及謝靈運〈登池上樓〉的「池塘生春草」。…… ……這樣看來,陶、謝詩風迥異,但後世認為二人的佳妙之句,皆是在他們渾然忘我猝與景相遇之際所得,其中必有道理。創作如此,其實欣賞亦如此。「悠然見南山」與「池塘生春草」二句的佳妙,不是從全篇中單獨抽離而刻意解析可得,當是於其整體作品的脈搏起伏中自然感動所致。此與蒙娜麗莎微笑的嘴角不宜使用放大鏡觀察,而應當退後幾步,在充分的距離外、從容的心靈下欣賞,是相同的道理。

内容概要

林文月
「林文月
她,讓最美好的留下來~~
跨越千年的時間界限 重現文化人的優雅與廣闊 」
當年台大校園流傳著,就讀中文系的林文月,每當她穿著高跟鞋「叩、叩、叩……」穿越中文系長廊時,所有人屏氣凝神、鴉雀無聲,就等待著女神的來到~~
《源氏物語》翻譯第一把交椅、正統散文大家、優雅姿態的女性代表、連雅堂的外孫女……這些加冕,都顯示林文月女士,讓人推崇的文人典範。
林文月作品常被國立編譯館,選入國、高中生中文課本教材,其中《翡冷翠在下雨》收錄在龍騰版高中國文課本第三冊。她的散文和遊記小品,筆意清暢、風格醇厚,淡淡字裡行間輻射溫暖與智慧的光芒。
有鹿將以文壇崇敬的優雅偶像,向對她景仰的讀者、從課文收錄她作品而了解的莘莘學子……透過這本《蒙娜麗莎微笑的嘴角》,介紹這位具有貴族優雅大氣的女性典範,告訴讀者原來藝術可以這麼親近,全然是你我生活的一部分
外祖父是《台灣通史》的作者連橫,上天給了林文月與生俱來的家世和美貌,但讓林文月如此迷人的,卻是她的努力與堅持。
林文月雖然是台灣人,卻誕生於上海的日租界,與日本孩童一起學習和成長。啟蒙教育是日語,12歲返台後則接受中國語文教育,使得她自然通曉中、日兩國語文,也為之後她在中日比較文學和翻譯日本文學名著的成就上奠下基石。
考大學時,林文月同時考上了台大中文系和師大藝術系,她選擇了前者就讀,卻也說明了她在美術方面亦有天分。1959年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後留母校執教,於1993年退休。翌年獲贈台灣大學中文系名譽教授。曾任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史丹福大學、加州柏克萊大學,及捷克查理大學客座教授。專長為六朝至唐的文學研究,尤以「陶、謝詩」為最。
林文月在寫作方向分為三方面:論文類有《謝靈運及其詩》、《中古文學論叢》等五種,翻譯類有《源氏物語》、《枕草子》等六種,散文類有《京都一年》、《人物速寫》等十二種。散文作品曾獲得中興文藝獎、中國時報散文類推薦獎等。翻譯類曾獲得國家文藝獎成就獎,1987年獲為香港翻譯學會榮譽會員。
林文月的散文,早年多富哲理,後來則以抒情感性為主,但都不失正規散文的體例。如同她所研究的陶淵明和謝靈運,林文月的散文時而質樸淡雅如陶詩,又時而華麗真切如謝詩,集冷筆與熱筆於一身,有種從容不迫的氣度。
除了散文創作,耗時五年的《源氏物語》中譯本,讓她從此與日本文學脫離不了關係,也開展了台灣中日比較文學的研究。寫文、譯文之外,林文月也繪畫,特別擅長素描和仕女工筆畫。加上她的先生郭豫倫也是知名畫家,因此林文月著作裡的插圖或是書籍封面,很多都是由她自己、郭豫倫,或是兩人合力繪製完成的。
集學術、翻譯、散文創作和繪畫於一身,林文月自有一股淡香撲鼻,令人難以忘懷。

章节摘录

  千載難逢竟逢--《源氏物語》千年紀大會追記  十二月中旬的京都,紅葉落盡黃葉瘦。 可容八位乘客的小型巴士,只有兩人搭乘。從大阪關西機場出發,不到一小時便駛出了平整的高速公路。倒是為了那位住京都市南區的中年男子,在迂迴狹隘的巷道內花費了四、五十分鐘。我看了看撥早一小時的手錶,心裡想著:日本人就是這麼的絲毫不馬虎。上車前問過司機:「從這裡到我投宿的清風會館,需要多少時間?」穿藍灰色公司制服的司機回答:「一小時五十分鐘。如果沒有特殊狀況的話。」不說將近兩小時,也不說一個半鐘頭多。敬業的司機不發一言,熟悉的在住宅區的衖堂裡轉來轉去。有幾處差可容車身通過,左右兩邊的空間頗有限,令靠窗坐的我十分驚心。不過,車速雖減慢,車身卻平穩妥當。司機不但敬業,而且顯然是駕輕就熟的。我便也收起驚心,從容瀏覽沿途的景象。 其實,沿途景象並無甚可觀。那些窄道是穿過一般屋舍,有些段落甚至像似後街,看得見人家凌亂虛掩的後門,從二樓窗口伸出的曝曬被褥。偶爾經過不知是商店還是民宅的木造房子,都是一逕的老舊京都庶民風味。路邊不高不矮的銀杏樹,枝椏猶綴著黃色扇形的葉子,溫和的秋陽淡淡照在那些黃葉上。 我心中忽興起一種溫暖的感覺。京都,我又來了。 很多年以前,我在此古老的都城住過近一年的時間,每次因事赴東京,從那一座時尚繁華而冰冷的國際化城市回京都,新幹線車窗外的景物漸漸呈現古老樸厚的面貌,我就會有這樣的感覺。那種感覺如何形容呢?明明是遊子,又彷彿像似回家。 中年男子住在極庶民風味的老城南區,房屋倒是新蓋的,與左鄰右舍相比,顯得較為氣派。司機把車儘量停靠在路邊,便下來提取行李,跟那位乘客一前一後走向門前。大門忽然就開了。一位婦人胸前抱著嬰兒出迎。想必是在窗裡等候許久的妻子吧?中年男子大概是出差回家。 小巴士終於開出巷弄,以稍快的速度行駛在市區幹道上,然而每遇交通號誌就停很久,所以仍然費時間。我茫然地看著從左走到右,從右走到左的人群。下班的時候,特別擁擠。男男女女把大衣的領子豎起,快步走在斑馬線上,紅葉枯片夾雜著少許新落的黃葉追逐著行人腳邊。 車一轉彎便看見鴨川了。等到路牌標示出四条、三条,我就知道相當靠近京都大學了,而清風會館在左京區,是京大的相關學人經常利用的地方。這次我應京大文學院主辦國際研討會「世界之中的《源氏物語》──其普遍性與現代性」邀約,出席參加大會,便是要投宿於此。……


 蒙娜麗莎微笑的嘴角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偶然的机会,朋友送我一本林文月女士的《蒙娜丽莎微笑的嘴角》。因为他知道,我一直在找林女士的那本《京都一年》却没有找到。为了弥补我的遗憾,特送这本给我聊表心意。我又花了一周通勤的时间,在车上看完了。心潮澎湃,心潮澎湃,这激动要比当初读完林女士另一本散文集《三月曝书》强烈得多。《蒙娜丽莎微笑的嘴角》,不是一般的散文,是作者集求学、教学、问学于一体的一本治学文集,所收文章不过10篇,然篇篇都是精品。在此,我不得不再将作者林文月女士做一番介绍---- 林文月,台湾彰化县人,1933年生于上海。曾在台湾大学任教,2007年与余光中等人获选台湾大学杰出校友。拥有作家、学者、翻译家三重身份。著有《京都一年》《午后书房》《饮食膳记》等散文集,译有《源氏物语》《和泉式部日记》等日本古典名著。曾获时报文学奖、台北文学奖、中兴文艺奖等文学奖项。人们说林文月有三支笔,就是她的文笔、译笔和粉笔。她本人以粉笔为生,在台大讲台育人无数,又发表多篇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因此说她是地地道道的学者,一点不为过。而她的另外两支笔也均是这粉笔的延伸。因为要做学问所以要搞翻译,因为做学问搞翻译才得以有另一只眼睛看周遭。所有的一切成绩都离不开她的粉笔生涯。 《蒙》一书以欣赏名画的角度来引领整部书的脉络走向,从各个角度反应了林女士问学、为文的严谨和认真。有时一篇文章,其引用出典和出注之详,不禁不让人暗叹作者的学者之风。 记得,我读研究生时,导师对我们说过一句语重心长的话。他说:“你们每个人下笔要有敬畏之心。”意思就是,学问的世界来不得半点马虎,落笔成文的白纸黑字都是带着承前启后的重任,所以没有扎实的数据事实做基础,没有严格缜密的推理过程,是不能做出好文章的。 学问如此,做人也是一样。不摆虚架子,扎扎实实做学问的人,他对生活也是一丝不苟、坦坦荡荡的。有时候,我很羞愧。因为我知道,自己在这方面实在欠缺很多。导师批评过我,说:“你呀,脑子好使,反应快,就是太粗。有效率没质量。”导师说得一点没错,这是我的致命伤,让我始终徘徊在学问的世界而不得要领。 《蒙》书中有两篇讲治学的文章:《游于译----回首译途》和《<归鸟>几只----谈外文资料对古典文学研究的影响》。虽是散文,却通篇引文做注,提出的问题发人思考也让人读后颔首微笑。这种文风非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与锤炼不可得。就像一位认真负责地老师,在讲台上字字句句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学生一样,唯恐有疏忽遗漏,耽误学子人生。 学问是建立在不懈地钻研上的,同时也是思想火花自由地迸发。这种自由,在书中几篇回忆文章中表现得格外突出。求学期间和毕业之后,几位同学前辈师长的交往,无时无刻不散发着笔墨之香。老师的家,作者的陋室,朋友的画室,在众人激烈的讨论舌战中,一个一个绚烂的思想火花迸发出来了。这种精神领域的交流,就是文化宝藏孕育的温床。遥想当年会稽山阴兰亭边,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众人曲水宴会吟诗作画之景历历在目。这几千年的文化交流,就在山水之间,人群之中,不曾消逝变化。 从私人角度说,林文月出身台湾望族之家,其外祖父为清代大儒连横,其表兄弟中有国民党主席连战。林本人也深受传统中国文学教育。所以,有人说林的文章有贵气,典雅华贵。其实,这贵气也是站在勤奋跟严谨的治学根基上而升腾出来的华美,让人远望如山近看似川,不偏不倚地端庄。作文如斯,也乃一大手笔也。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看林文月怎么欣赏,看生活怎么继续……
  •     京都一年怎么也买不到了啊,伤心
    当时在图书馆借过一次后实体店和网上都找不到
  •     谈文论艺、学者气息颇浓
  •       偶然的机会,朋友送我一本林文月女士的《蒙娜丽莎微笑的嘴角》。因为他知道,我一直在找林女士的那本《京都一年》却没有找到。为了弥补我的遗憾,特送这本给我聊表心意。我又花了一周通勤的时间,在车上看完了。心潮澎湃,心潮澎湃,这激动要比当初读完林女士另一本散文集《三月曝书》强烈得多。
      
      《蒙娜丽莎微笑的嘴角》,不是一般的散文,是作者集求学、教学、问学于一体的一本治学文集,所收文章不过10篇,然篇篇都是精品。在此,我不得不再将作者林文月女士做一番介绍----
      
      林文月,台湾彰化县人,1933年生于上海。曾在台湾大学任教,2007年与余光中等人获选台湾大学杰出校友。拥有作家、学者、翻译家三重身份。著有《京都一年》《午后书房》《饮食膳记》等散文集,译有《源氏物语》《和泉式部日记》等日本古典名著。曾获时报文学奖、台北文学奖、中兴文艺奖等文学奖项。
      
      人们说林文月有三支笔,就是她的文笔、译笔和粉笔。她本人以粉笔为生,在台大讲台育人无数,又发表多篇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因此说她是地地道道的学者,一点不为过。而她的另外两支笔也均是这粉笔的延伸。因为要做学问所以要搞翻译,因为做学问搞翻译才得以有另一只眼睛看周遭。所有的一切成绩都离不开她的粉笔生涯。
      
      《蒙》一书以欣赏名画的角度来引领整部书的脉络走向,从各个角度反应了林女士问学、为文的严谨和认真。有时一篇文章,其引用出典和出注之详,不禁不让人暗叹作者的学者之风。
      
      记得,我读研究生时,导师对我们说过一句语重心长的话。他说:“你们每个人下笔要有敬畏之心。”意思就是,学问的世界来不得半点马虎,落笔成文的白纸黑字都是带着承前启后的重任,所以没有扎实的数据事实做基础,没有严格缜密的推理过程,是不能做出好文章的。
      
      学问如此,做人也是一样。不摆虚架子,扎扎实实做学问的人,他对生活也是一丝不苟、坦坦荡荡的。有时候,我很羞愧。因为我知道,自己在这方面实在欠缺很多。导师批评过我,说:“你呀,脑子好使,反应快,就是太粗。有效率没质量。”导师说得一点没错,这是我的致命伤,让我始终徘徊在学问的世界而不得要领。
      
      《蒙》书中有两篇讲治学的文章:《游于译----回首译途》和《<归鸟>几只----谈外文资料对古典文学研究的影响》。虽是散文,却通篇引文做注,提出的问题发人思考也让人读后颔首微笑。这种文风非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与锤炼不可得。就像一位认真负责地老师,在讲台上字字句句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学生一样,唯恐有疏忽遗漏,耽误学子人生。
      
      学问是建立在不懈地钻研上的,同时也是思想火花自由地迸发。这种自由,在书中几篇回忆文章中表现得格外突出。求学期间和毕业之后,几位同学前辈师长的交往,无时无刻不散发着笔墨之香。老师的家,作者的陋室,朋友的画室,在众人激烈的讨论舌战中,一个一个绚烂的思想火花迸发出来了。这种精神领域的交流,就是文化宝藏孕育的温床。遥想当年会稽山阴兰亭边,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众人曲水宴会吟诗作画之景历历在目。这几千年的文化交流,就在山水之间,人群之中,不曾消逝变化。
      
      从私人角度说,林文月出身台湾望族之家,其外祖父为清代大儒连横,其表兄弟中有国民党主席连战。林本人也深受传统中国文学教育。所以,有人说林的文章有贵气,典雅华贵。其实,这贵气也是站在勤奋跟严谨的治学根基上而升腾出来的华美,让人远望如山近看似川,不偏不倚地端庄。作文如斯,也乃一大手笔也。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