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之吻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7
ISBN:9787301154823
作者:伯恩哈特(PeterBernhardt)
页数:247页

作者简介

《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学》适合于自然爱好者、植物爱好者、园艺工作者、环境工作者及普通学生阅读,不要求读者具有专门的植物学知识。“花是衡量我们生活质量的一个标尺”。很少有人会不喜欢花,但实话说,懂花、细心观察过花并研究过花的构造、功能与起源的人不算多。这部优美、简明的著作从你所熟悉的玫瑰萼片讲起,内容涉及花的结构,花朵何时开放、何时凋零,花粉与传粉,花与昆虫的互动,花的进化等等。英文版1999年出版后受到《纽约时报》、《科学》和《自然》的好评。原作者还专为中文版的出版修订了最后一章的内容。
一部关于花的引人入胜的植物学博览。
——《纽约时报书评》
伯恩哈特这部雄辩、准确、优美的著作,既能让好奇的科学工作者,也能让业余的博物学爱好者有机会了解并欣赏花的生物学。
——凯文(PeterG.Kevan),《自然》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玫瑰之吻》是对花的研究,读这部清晰的作品有完全享受的感觉。
——阿尔特(BarbaraS.Arter),《美国园丁》
植物学家伯恩哈特将花的形态、功能和生态学知识与花的历史、传说和神话精巧地结合在一起。他的描写铸就了一部平衡的博物学作品,我愿意向所有爱花人,以及想更多了解花的生物学的人推荐它。
——恩德瑞斯(PeterK.Endress),《科学》

书籍目录

导言 超越花店
第一章 兄弟情与姐妹屋
第二章 完美的限度
第三章 比萨饼上的小猪
第四章 何时开放
第五章 何时凋零
第六章 花粉、罪犯、政治与虔诚
第七章 富有成果的结合
第八章 原始吸引
第九章 回报
第十章 不招人喜欢但颇有效
第十一章 精神分析与小夜曲
第十二章 忠诚与不忠诚的蜜蜂
第十三章 会叫的树
第十四章 F代表伪装(Fake)和花朵(Flower)
第十五章 进入稀薄的空气
第十六章 自我婚配和处女生殖
第十七章 第一批花朵
有关花的术语解释
参考文献及相关说明
译后记

编辑推荐

  悦读时光·人文探索  绿金——植物&创造财富的传奇  量天——人类探索宇宙边界的历程  繁衍——世界人口简史  与巫为邻——欧洲巫术的社会和文化语境  造物的谱系——进化的衍生、流变及其问题  致命的声名——钻石的历史、神秘与它们的主人  天堂简史——天堂概念与西方文化之探究  悖论简史一哲学与心灵的迷宫  异端简史——对正统说“不”的历史  哲学的初体验  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学

前言

  如果你想给一位美国植物学家留下深刻印象,那么就在严酷的寒冬在他周围置满花朵。2007年1月,我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兰花及中国兰文化大展。展览会的组织者邀请我讲讲野生兰花是如何传粉的。这是我第一次访问中国。  来自中国各地的数百人出席了展览会。我观察到他们打开包装箱,从每株兰花上摘下用于防止碰撞和用于保温的蓬松保护层,取出鲜活的兰花。接下来,我们出席了一个表现当代中国艺术家依然热衷的兰花绘画展。在北京,无论我走到哪,都能看到花卉图案。在宴会上,新鲜蔬菜被雕刻成花的形状来装饰餐盘。在剧院,我注意到演出以男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样一首爱国歌曲收场。我花了两个下午的时间参观故宫博物院,看到古代的睡袍上绣着花,瓷器上绘着花,家具上雕着花。在王府井大街,我为母亲买了一个首饰盒。盒子上面镶嵌着用珍珠贝贝壳制作的梅花。中国兰文化大展结束后,我受邀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访问。第一天,我被领去参观北京植物园复杂的温室系统,了解到他们用微小的兰花种子大量繁殖兰花植株的繁育计划。为迎接奥运会,他们聪明的园艺师栽培了许多马赛克式的小仙人球,摆出中国奥运会“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徽章。

内容概要

伯恩哈特(PeterBetnhardt,1952一),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生物系教授,美国密苏里植物园、澳大利亚悉尼皇家植物园副研究员。讲授的课程有《植物与真菌》、《民族植物学》(Ethnobotany)、《传粉生物学》、《兰花生物学与兰花分类》。出版的植物学通俗作品有《狡猾的堇菜和地下兰》、《自然韵事》、《玫瑰之吻》以及《花园中的诸神》。
译者简介:
刘华杰(1966一),植物爱好者,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教授。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科学思想史和科学传播学。关注博物学生存方式和博物学的复兴问题。主要作品有《浑沌语义与哲学》、《分形艺术》、《一点二阶立场》、《中国类科学》、《看得见的风景:博物学生存》、《草木相伴》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部关于花的引人入胜的植物学博览。  ——《纽约时报书评》  伯恩哈特这部雄辩、准确、优美的著作,既能让好奇的科学工作者,也能让业余的博物学爱好者有机会了解并欣赏花的生物学。  ——凯文(PeterG.Kevan),《自然》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玫瑰之吻》是对花的研究,读这部清晰的作品有完全享受的感觉。  ——阿尔特(BarbaraS.Arter),《美国园丁》  植物学家伯恩哈特将花的形态、功能和生态学知识与花的历史、传说和神话精巧地结合在一起。他的描写铸就了一部平衡的博物学作品,我愿意向所有爱花人,以及想更多了解花的生物学的人推荐它。  ——恩德瑞斯(PeterK.Endress),《科学》

章节摘录

  多数植物的开花模式都会落入有较宽重叠区的两个类型之一。日本樱花是“大爆炸战略家”(big bang strate.gist)①,它开花时间十分短暂,但成千上万朵樱花中每一朵都可提供微量的花粉和花蜜。樱花树吸引了多种不同的“机会主义”昆虫,这些昆虫寿命较短,关注的范围也不大,但它们会成群结队扑向花团锦簇的樱花树,寻求短暂的回报。  对于第二种类型,突出的例子是长着炮弹果的紫葳科十字架树(Crescentia alata),在从墨西哥到哥斯达黎加的低地森林中,它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开花。它是“稳恒态战略家”(steady statestrategist),它的老枝和树干上都会产生许多花苞,但是这些花苞寿命都很短,而且每晚只开放少许。较大的深紫色花朵会吸引种类不多的蝙蝠前来吸食花蜜。这些蝙蝠每晚造访同一片小树林,它们会从树上较大的一些鲜嫩但数量并不多的花朵上采集花蜜。这种“稳恒态”植物更倾向于锁定食性比较专一化、体格强壮并且寿命较长的动物,这些动物有很好的记忆力,并有到处流浪的习惯。这些动物每天造访同一株植物,因为树上的旧花已换成了新花。动物情愿每天奔波很远的距离以获取有限但可持续的回报,它就像毛皮猎人一样,要定期检查自己设下的陷阱,看看是否逮到了猎物。在热带,“陷阱”式传粉者对于交叉传粉特别有用。在同一块森林中往往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植物,但每英亩土地上同种植物的数量并不多。这就解释了第四章中提到的现象:某些雨林树木产生的花朵细水长流,每天开放一些。这些物种通常由固定的乌、哺乳动物甚至长寿的蛾子来传粉,它们是一些忠实的粮秣征收员,只给特定的树木授粉。

图书封面


 玫瑰之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春天来了,花儿绽放      野兽爱智慧      艾克哈特•托尔在《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中提到:花朵在人类的意识进化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花朵是人类所珍视的事物当中,第一个没有实用价值而且与生存无关的。花朵也为无数的艺术家、诗人、神秘学家带来了灵感。耶稣教导我们:在对花朵的默观中,向它们学习如何生活。据说佛陀曾经在一次默示中,拈花不语,只是凝视着它。半晌,一位名叫大迦叶的僧人,若有所悟地开始微笑。据说他是唯一领悟了这个开示的人。      花朵的美丽能够唤醒我们(无论多么短暂)去正视他们自己最深处的本体(being)之中的美丽,如果没有这样全然的领悟,花朵就不会成为我们内在深处那至高至圣、无形无相的一种有形的表达。和孕育它们的植物相比,花朵是瞬间即逝、脱俗空灵(ethereal)更为娇贵的。      我们的认知(perception)当中,一旦有了一定程度的临在(presence)、定静和警觉,我们就能感受到神圣生命的本质,这本质就是在每个创造物和每个生命形式当中永存的灵性。由于花朵空灵的本质,相较于其他的生命形式,它的外相比较不会遮掩其永存的灵性。      当你全神贯注并且对着一朵花深思冥想,但是心智(mind)上不去定义它们的时候,它们就会成为你进入无形世界的一扇窗户。你的内在会有个开启(即使很小),让你因而进入心灵的领域。      本期推荐的几本书能加深你对植物的了解,但更重要的你要和花草面对面,去感受彼此之间的能量流动。书可不看,花不可不看。      一      《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学》(美)伯恩哈特著,刘华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一版,32元      看简介,得知该书作者伯恩哈特(PeterBetnhardt,1952一)是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生物系教授,美国密苏里植物园、澳大利亚悉尼皇家植物园副研究员。译者刘华杰(1966一)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教授,出版方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也许你会以为这是一本高高在上的学术著作,实质上它是一本充满诗意,充盈着植物世界的美丽奥秘的科普书。刘华杰自称“植物爱好者”,他本是位哲学家,却对花草乐此不疲。他不时溜出校园,去郊区寻觅观察某种植物,通过植物感悟生活,享受乐趣。,      “花是衡量我们生活质量的一个标尺”。很少有人会不喜欢花,但实话说,懂花、细心观察过花并研究过花的构造、功能与起源的人不算多。这部优美、简明的著作从你所熟悉的玫瑰萼片讲起,内容涉及花的结构,花朵何时开放、何时凋零,花粉与传粉,花与昆虫的互动,花的进化等等。      中国古人讲究玩玉,西方古人讲究玩花。纵观历史,古代的中国关注植物的人大抵分为两种:医生和文人,但是始终缺乏钻研整理那些“无用之花”的博物学家。无论蔷薇、月季还是玫瑰,这些既不能结出桃李般的果实,又不经常入药的“无用之花”,在古代始终没有进入东方人的视野。 如今,玫瑰伴随着西方的科学、足球、音乐一起,在中国已经流行了近百年,但是我们对玫瑰、或者说对花的知识,却并不能算了解。      如今的植物学教材走的是一个极端。课本用方程式般的“花程式”来描述花卉的解剖结构,但却难觅某个章节从形态结构的分化到物候节律再到传粉、以及花卉与昆虫的协同进化等等各个角度来细细解读我们随处可见的鲜花。把玫瑰简单地书写成为由字母和数字组成的公式,虽然严谨准确,但难免让人感觉暴殄天物。        细细翻读《玫瑰之吻》,它不是充斥字母、方程的植物学教材,但它能够让我们享受文学,品读哲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了解鲜花,感悟美丽。爱花之人,不管你有没有植物学背景,这本书其实都能够读懂,至少你会记住里面的很多精彩内容。      有评论指出: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如果掌握这个世界的大人物们不把自己关在空调暖气弥漫的房间里,弄些彼此自说自话的讨论和故作姿态的协商,而是穿上厚实但轻便的休闲装,找一个植物园走进去,找一个伯恩哈特那样的学者作导游,静心观察“埋伏”在我们身边的那个熟悉而陌生的世界,或者他们会收获更多感悟和认同,那个会议也许就不会无果而终了。      二.      《植物的疗愈力量:园艺治疗实作指南》米契尔•修森著,许琳英、谭家瑜译2009年4月初版,280元      对许多病患,尤其是受苦于心智疾病或须长期康复的人来说,再没有比看到种籽发芽、小树成长、花朵渐开时的喜悦,来得更令人快乐了。园艺治疗便是透过植物生命内在丰富的质地、气味、色彩与成长变化,激发案主记忆与思考历程,唤醒案主对外在环境的觉察,使其自然而然地涌现健康意识与幸福感。      米契尔•修森 (Mitchell L. Hewson),具有三十五年实务资历,是加拿大首席园艺治疗师。他帮助读者理解什么是园艺治疗、如何开始自己的园艺治疗和完成计画。书中将真实生活经验细心地交织在实作活动中,赋予了这些示范独特的价值,更处处传达出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声音。       园艺治疗是体验性质的治疗方式,促使案主自然而然涌现健康意识与幸福感。园艺治疗运用有生命的素材内在丰富的质地、香气和色彩来刺激记忆与思考过程,同时激发对外在环境的觉察。有意义的活动不仅带来自尊和身体需要的运动,也能培养正面的社会接触技巧,同时让案主学习到新的可以发挥创造力的休闲技能。      不论是对失智长者、药癮者、严重情绪困扰者,或是长期照护机构、医院、社福机构……等,园艺治疗都可作为促进身心康复的最佳辅助疗法,《植物的疗癒力量》更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实用入门好书。         三   《植物的欲望》(美)迈克尔•波伦著,王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一版,28元      迈克尔•波伦是《纽约时报杂志》的撰稿作家,也是一位园丁。他早先出过两本书叫做《第二自然:一个园丁的教育》和《我自己的地方:一个业余建筑工的教育》,其新闻写作则获过环保新闻奖。《植物的欲望》集个人经验、新闻调查、历史资料、理性思考于一体,立论新颖,故事引人,灵感四溢,但是也枝蔓庞杂,难于归纳。        波伦把这四种植物与人类的四种欲望联系起来:苹果与甜味的欲望。郁金香与美的欲望。大麻与迷醉和改变情绪的欲望。马铃薯与控制的欲望。波伦以植物的角度来重看历史,人类为自己的欲望牵引,给了这些植物可乘之机,它们的特性正好可以满足人类对甜蜜、对美、对迷醉、对控制的欲望,所以在社会发展的舞台上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人在操纵它们,还是它们操纵了人类?那些最能满足人类欲望的植物遍布我们的家园,和我们一起书写着这世界的历史。        正如为什么今天狗的数目要比狼多得多?因为它们了解我们的喜好与价值,学会了与人类共存。读一本关于狗的书,你可能了解到很多关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同样,阅读植物的历史,同时也是在阅读人的历史。        四      《植物之美》[法]让-玛丽•佩尔特著,陈志萱译,时事出版社,2003年7月二版,48元      《植物之美》法文原著是一本跨世纪的畅销科普著作,著名记者与学界权威联袂以谈话录的形式探讨了生命本源及生命演变史,自1999年4月出版以来在西方掀起了重新认识植物、审视生命之源的热潮。新版的中文插图珍藏本倾心打造更流畅的叙述性文体,悉心编配255幅精美插图及图解,使读者在美的震撼和感染中,发现生命精灵的魅力所在,本质所在。       作者通过对生命源流的重新审视,对植物界以及动物界各种生物的出现、适应、繁荣乃至灭绝的描述,带领我们在游历生命发展进程的同时,进行了植物学、自然学和人类学的前瞻性阐释,揭示出现今人类面临的环境挑战,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人类的责任感和人文精神,将植物之美与个性之美、生命之美、自然之美完美结合,引领新世纪回归自然之潮流。       植物之美,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秘密。总是在一刹那唤醒我们对于自然的敬畏和生命有限的遗憾。它们已经超越了人类的生与死。在地球46亿年的漫长历史中,是植物给这个世界带来了生命。现存的的大多数植物都拥有数十倍于人类自身存在的历史:百合、玫瑰、玉兰、郁金香在4、5千万年前就已经出现;而1亿年以前是银杏树、松树、冷杉和落叶松等裸子植物占据着这个星球。      当我们与植物凝神相对之,植物持久而执着的生命力,令我们自惭形秽。在植物亿万年绵绵不绝的存在面前,我们短暂的生命形同虚无。在宗教中,美丽的植物也总是神性的体现。在基督教信仰中,红玫瑰象征着耶稣受难和殉教者的死亡;中世纪,洁白无瑕的百合花和白玫瑰成为圣母玛利亚的象征,昭示着圣爱与超尘绝世的美,玛利亚也被称为“天堂的玫瑰”。佛教中,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象征着佛性的圣洁与不朽,“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佛教全部的真理都蕴藏荷花之美中。      2010年4月18日星期日,16:43,北京野兽爱智慧居
  •     有花植物约略在白垩纪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那个属于恐龙的最后的美好年代。多少动物从此为它们倾倒了世世代代,欣欣然成为有花植物生存策略中的一部分,跳起共同进化的舞蹈。花,植物的性器官,相对而言,根茎叶则是营养器官。无论它出落地多么美丽、芬芳,或者是富含花蜜,所有表象只为一个本质服务——生殖。一朵完备花包括四个部分:花萼、花瓣、雄蕊、心皮(雌蕊),缺少任何一部分即是不完备花。而在不完备花当中,有雄蕊无雌蕊的花为雄花,反之则是雌花,它们都被成为单性花,也叫不完全花。因此,我们可以推论,所有的不完全花一定都是不完备花,而所有不完备花不一定都是不完全花。在一株植物中,如果雌雄花都存在或者本是完全花,就是所谓雌雄同株;如果仅有单性花,那么就是雌雄异株。花的生命历程大致包括盛开,传粉,受精,孕育种子,凋落。让我们首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受精过程,再来看聪明的有花植物是如何操纵传粉和受精的整个流程。雄蕊由花药和花丝构成,受精就是指雄蕊花药里的花粉粒降落到雌蕊的柱头,然后花粉粒里面的精子通过萌发出来的花粉管进入雌蕊并最终到达子房与里面的胚珠相结合,使之受精的过程。而花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则是场精心规划的设计,复杂多变。盛开的花有多种途径进行传粉:1. 通过蜜蜂、甲虫、蛾子、蝴蝶、苍蝇和蚂蚁等昆虫;2. 通过鸟类、蝙蝠,甚至是一些哺乳动物;3. 通过风作为媒介;4. 自我婚配和处女生殖。后两种方式不需要任何吸引和诱惑就能完成,所以后文再说。前两种途径的传粉,植物需要动物们的积极配合,吸引、诱惑、好处必不可少。颜色和气味是花朵们最原始的吸引物。从淡雅到华丽,花朵颜色的多变甚至让人类词穷,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所有花的色素主要只来自四类化学物质——叶绿素、胡萝卜素、甜菜色素和类黄酮色素。也就是说,世界上千变万化花的色彩都由这四支大颜料笔调制而成。很显然,不同的动物会被特定色彩的花瓣吸引。气味亦然。花朵们当然对于辛劳的动物们有所回报,比如食物、躲避处、甚至是建筑材料。普遍的食物是花蜜和花粉,有时还包括雄蕊等。花蜜,可以分布在花朵的萼片、花瓣或雄蕊的底部,总之原则是让吸食花蜜的动物们不可避免地沾上花粉或者是将身上已有的花粉带到雌蕊的柱头,使胚珠受精。花粉,它不仅是花朵需要动物们运送的货物,有时也是动物们的囊中物,因为花粉里面富含的脂肪、氨基酸和微量矿物质是动物身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只不过不是所有动物的胃都足以消化花粉粒那油乎乎的外壁。顺便提一句,现在商店销售的花粉大多是从蜜蜂后腿的花粉筐取下来的,如果消毒不严格,免不了带些副产品,比如蜜蜂的腿毛和寄生菌。然而,不是每一只昆虫都辛劳为花朵传粉,它们也会偷食而不付出,同理,也不是每一个花朵都是饥饿传粉者的慷慨雇主。用来制造食物的能量越多,相对而言,繁育种子的能量就会越少。一朵慷慨的花对于种子生产本身是注定低效率的。因此,花朵也会欺骗,我们叫欺骗式传粉。它可以是部分欺骗,也可以是完全欺骗。比如,多数盆栽秋海棠开出的是不完全花,即单性花,对于蜜蜂来说,雄性花里的花粉才是用来果腹的食物,但是秋海棠的枝头会开出少量外形与雄性花几乎无异的雌性花,当没有经验的蜜蜂误闯入没有花粉的雌性花时,身上黏着的花粉粒就能落到雌蕊柱头上完成受精。这是部分欺骗。而有些植物的花朵则直接通过化装成某些传粉者特别偏爱的花朵来行使完全的欺骗,在给这些花朵完成受精的同时,传粉者得不到任何回报。在完全欺骗中存在一个极端案例,兰花,它甚至可以把自己伪装成等待交配的雌虫,引雄性蜜蜂前来交配。一句话,这些所有欺骗的好处在于节约了花朵用来生产食物的能量,从而可以留下更多能量用于生殖。再来谈谈风媒花吧。以风为媒是动物传粉之外很普遍的一种传粉方式。风媒花极易被人们忽略,由于不需要吸引动物,风媒花节省了制造食物、芬芳和美丽外形的能量,用来生产大量便宜的花粉。因而风媒花大多体型小而不起眼,花粉轻而量多。花粉多的另一个原因是利用风作为媒介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花粉粒很容易着陆失败。在北美和欧亚大陆,大多数有柔荑花序的树木都是风媒植物,其中包括桦木科的桦树、悬铃木科的法国梧桐等等。此外,还有禾本科、莎草科、大麻科的很多植物。在谈最后一点自我婚配和处女生殖之前,先应该弄清楚自花传粉、交叉传粉,以及什么是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自花传粉,顾名思义,来自同一株植物的花朵中的雌蕊和雄蕊相交配。交叉传粉则是指和其他植株上的花进行交配。而自交不亲和性就更有意思了。植物和人一样,近亲繁殖会容易造成基因缺陷,会降低种子的质量,因此某些植物的心皮(雌蕊)上具有某种化学机制来防止近亲交配,这种植物会对其自身的花粉完全不起反应,甚至连父辈和兄弟辈的花粉也一起拒绝。自交不亲和性只是植物为了防止自花传粉的一种方式。另外还有一些,比如迫使同一朵完全花上的雌蕊和雄蕊在不同时间成熟,或者是让具有不完全花的植株在不同时间分别开放雄花和雌花。诸如此类。但是,有时在恶劣的条件下,植物不得不进行自花传粉。比如:花期短暂、受到太多的遮挡、土壤中缺少水分和必要的养分、缺乏传粉者的光顾等等。有近期繁殖的孩子总比断子绝孙要强。所以,有些聪明的植物可以将远亲繁殖的基因优势与近亲繁殖的高校生产结合起来,根据条件进行交叉传粉或者是自花传粉。最后,还剩处女生殖没有解释。这是唯一一种使得一株植物可以被近乎完美地拷贝,并无需担心致命基因组合的生殖方式,也叫“无配子种子生殖”。无配子种子生殖的花朵无需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就能生产种子。具有活性的种子是从未受精的子房中长出来的。这样的植物在禾本科、菊科和蔷薇科中最常见,我们最熟悉的玫瑰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繁殖,生产出没有受精的蔷薇果。处女生殖的种子在其母株附近生长得最好,因为它身体里的基因能够很好适应原先母株所生长的环境。然而环境总在变,所以植物并不能依靠这种单一方式让种族延续和壮大。交叉传粉、自花传粉和处女生殖,都是开花植物在应对不同环境所采取的明智抉择。看完这些,当再一次提起那个古老的话题,植物到底有没有智慧,人类,你会不会稍微迟疑一下?
  •     途加千字文俱乐部专稿文/严杰夫尽管很多朋友会被今年那部《家园》(港台地区译名为“地球很美有赖你”)中宏大如神般的视界而震撼,而我似乎更容易被这个世界中细处的花花草草所折服。所以,当看到那本封面被一幅精巧的玫瑰图所占据的《玫瑰之吻》时,我内心潜伏着的嗜书癖就又兀自激活。仔细看书的副标题,我才募然醒悟,原来这本书写的是“花的博物学”,而并不只是单写玫瑰。可是无论是被醒目地当作标题,还是被拿来作为读者进入“花的世界”的“钥匙”,我们就可以想见玫瑰在作者心中的地位,而扉页上作者向自己的妻子致谢时,将她比作自己“永远的玫瑰”,更是证明了这一点。当然,作为一种西方世界中具有特殊意味的植物,玫瑰被作者在全书中放在突出的位置并不难理解,而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作为一本“博物学”著作,或者说直白一点,是一本“科普”作品,作者拿玫瑰来作为引子,其欲借本书将炫妙的植物世界和我们人类的世界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的意图也就“昭然若揭”了。我想,这正是我这样一个文科生在拿到书后,竟能够安静地坐下来,心无旁骛地一口气将其读完的最重要原因,于是《玫瑰之吻》也成为我这辈子第一本认认真真读完的植物学著作。其实,记得我上学的时候,也曾经好奇过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就如同一切孩子一样,对于眼睛看到的新鲜事物,我总是抱持着似乎永不停止的热情。宇宙、行星、地理、生物,这些不同于人类世界的外在的确曾经在一段时间内深深吸引过我,因此自然科学正是唤起我阅读兴趣的最初领域。但,或者是因为植物总是静止不动地“立”着,对好动的孩子来说,似乎就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所以孩子总是喜欢去动物园,还不是植物园吧),所以我记得我更感兴趣的是动物,于是动物学家也成为了我树立过的第一个理想,为了这个理想,我初中以前的时候还着实研究过一段时间各类动物的习性,也因此直到现在我还很清楚地知道,蜘蛛不属于昆虫,而只是昆虫的“弟兄”(蜘蛛和昆虫都属于节肢动物门,但分属不同纲)。但二十多年后,读过《玫瑰之吻》以后,我才发现植物世界所展现出的造物主的精准和奇迹,要比我们从小就熟悉的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世界)要多的多:恩,有多少人会知道那些颜色艳丽、气味芬芳的花朵,并不是为了取悦我们人类的感官,而全然是为了顺利完成它们自己的生殖使命呢?所以,野生玫瑰的萼片、花瓣、雄蕊和心皮数都是5或5的倍数,并不是凑巧,却是为了繁衍需要。我相信,如果你在知道更多的关于花朵的秘密以后,会跟我一样被植物的计算、设计能力而惊讶到。但再仔细想一下,植物世界已经经历了三十多亿年的演化,其创造出的奇迹怎能被仅有区区几百万年历史的人类所完全窥知?事实上,对包括植物学在内的自然科学的探索,对人文学科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启蒙运动的发生不也正是建立在达尔文他们对自然所作的探索之上的,无论人类自然权利的追求,还是近代以降西方发起的民族国家运动,其背后的理念最终都可追溯至这个在我们人类诞生之前已经默默运行了数十亿年的自然界。所以,作为著名的人文大师的卢梭和歌德也被植物界所吸引,从而双双在这一领域拥有显著的成就,真是不算什么奇事,而哲学家梭罗写出《对一粒种子的信念》这样生态学著作,也更是在情理之中了。读完《玫瑰之吻》,正好去丹麦旅行的朋友回国,她告诉我那真是一个让人心胸开阔的地方,很少见到高楼,空气尽管湿冷,但却异常清爽,更没有国内大城市的腌臜,那里是一个真正尊重自然的国度。所以,我倒是觉得,年底哥本哈根会议,如果掌握这个世界的大人物们因为害怕寒冷,而把自己关在空调暖气弥漫的房间里,彼此自说自话的讨论和故作姿态的协商外,那一点意义都没有。穿上厚实但轻便的休闲装,找一个植物园走进去,找一个《玫瑰之吻》作者那样的学者作导游,静心观察“埋伏”在我们身边的那个熟悉而陌生的世界,或者他们会收获更多感悟和认同,那么那个会议是不是也就有价值的多了。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不少有意思的小事实
  •     居然有人说这本书高端~其实他真的很平实啊,语言那么有趣,就是多了一些拉丁文嘛,什么门纲目种属完全可以忽视嘛
  •     有较多的植物术语,但文化积淀非常深厚~
  •     好多花啊~~~~~花儿满天飞啊~~~
  •     没有人世间的恩怨情仇,没有共鸣产生的不快或者快乐,只是静静的享受阅读,在阅读中亲近植物的世界。俗人俗语:好书!
  •     可能非专业的缘故,读不出太多乐趣
    感觉到作者的写书态度能力都是很好的。赞一个
  •     从封面到文字,无一不好。
  •     但是我看着看着就要睡着了,还真的是一本教科书啊……
  •     嗯,想必高僧们也会同意,最好在一个更温暖的地方修行——比如莲花上。
  •     主要是讲玫瑰,借着玫瑰的结构、颜色、香气、授粉、繁殖、结果的过程讲述了植物花的“一生”,同时涉及其它植物。很长知识!
  •     翻译其实挺不顺的
  •     启发性很强,对非专业人可丰富知识,专业着找找方法
  •     我目前读的翻译得最好的一本书。因为译者有哲学背景和博物学者的心。
  •     别人推荐的,还没来得急细看.
  •     热爱生活才能欣赏到花的美丽
  •     以后我可以边种花边写些有趣的小文啦啦啦
  •     书很好,不过看这本书着实需要些耐心
  •     学植物学的人少了,城市里忙碌的人越来越爱养花了,玫瑰结种子了,海棠花开了,关于它们生息繁衍,读一读
  •     很精致的一本书~手绘图不错,译者也非常细心。赞^O^
  •     正品好书,包装很好,还会再次购买的
  •     需要静下心来研读,没有漂亮的图片,专业性有点强。
  •     终于知道花粉是如何进入子房了。花粉是钻进去的,还是边钻边休息的。
  •     141页之后,缺了东西,不知道是什么内容。
    141页最后两个字是“描述”,142页是个插图,143页开始就是一个要解释的词汇“果肉”。请编者看下。
  •     粗略翻了一下,还不错。
  •     关于玫瑰的专业植物学知识
  •     起初看到这本书是在书店,因为对花很有兴趣,而这本真是针对无基础的花爱好者。但是翻看的过程中,还是透着学究气,多少还是有点难懂,是一本可以反复阅读的科普类图书,也可以深切体会到作者对于花的喜爱和热情。
  •     科普分两部分:学科知识,直接看教材书来得高效而全面;八卦,初学还没到这么感兴趣的地步。最后的译者荐书倒是很有价值。
  •     看了这本书,学到了很多知识。很好的书。
  •     装帧不错,态度严谨又有科普的作用,我喜欢!
  •     书的质量和内容还是不错的,但文字不够生动,属于比较严肃的科普教材,对于我这样对生物学不太了解的人有点儿看不下去。
  •     三言两语难以表述我对这本书的爱
  •     无敌科普,一点文化象征方面的东西都没有讲,从头到尾都是无敌科普。
  •     植物什么的 从小朋友那里拿来的书
  •     需要对比实物图来分析,但作为科普读物的确是一本好书
  •     吐槽大帝。搞对象搞基搞自恋的花儿们!
  •     记不清了 好像挺没劲的
  •     第一印象封面美,买下此书一半是为了封面。 副标题是花的博物学,书如其名,专业性与趣味性兼顾,文笔优美,译者刘华杰是北大哲学教授,翻译此书完全是有爱行为,翻译细心谨慎,连中英文转换之间的微妙之处,都在注释中加以说明,推荐给所有有志于成为博物学家的同学们看。译后记也颇值一读,最后还推荐了若干不错的中文版植物学书籍和两个网站“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我打不开,不知道是否关门了)和“中国植物志电子版” 缺点:书里采用的照片质量有点差,大部分都看不太清楚,倒不如都改成手绘的好。
  •     很漂亮,写的也动人
  •     看介绍以为是一本厚书,拿到手好薄。不过书的内容很好。
  •     写自然科普题材的书无论中外都这么冷门,作者的执着令人崇敬。虽然翻译得有点硬,读着累点,但还是欣然读完。
  •     很棒的科普作品!
  •     关于花的细致讲解,部件,彼此关系,繁殖的各种细节,有很多知识。读完以后有一种感叹,原来植物有这么多的心思和小花招。
  •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看了这样一本书!在花市我可以说出很多种花名,可让我研究,那就有距离了,还是距离产生美啊~
  •     非常喜欢,从里到外符合我的一切审美!
  •     图片不错哦
  •     帮同事买的,从介绍看植物科普嘛,应该不错的。据说到货后,另外的同事看到了也想买一本呢
  •     要静心才能看进去,没有想象的浅显
  •     花的博物学。
  •     前阵子才说想读,在图书馆闲逛的时候就发现它了,看了它就觉得植物学家这种理想也只能是理想了(为什么高中不好好学生物化学呢呢呢呢呢
  •     从这本书开始恢复早读的,但显然选错了书,断续看了一个月
  •     文艺性与科学性兼备
  •     主要介绍花的科普知识,对花朵的结构、生长环境等一系列介绍,很不错的一本书,可以借鉴,经营一个美丽的阳台。
  •     植物很了不起
  •     是你了解植物学的入门书
  •     超棒的书。我的入门读物,可惜到今天进步甚微,自己不努力
  •     写的很生动的一本书,写花的过程。和大陆图书不一样。
  •     我不是学植物的,但是我对植物感兴趣。这本书介绍植物比较有趣味性,虽然涉及到一些专业的词,但是无碍理解。如果能有彩色的照片就更好啦,当然那价格肯定要飞涨啦。
  •     所谓博览群书,假如对装扮、美化我们这个世界的花朵,一知半解,恐涉嫌虚名尔。此书可解。
  •     因为本书没有彩色图片,太过于朴素。对于一本说花的博物学的书来说,感观上觉得还可以更好一点。
  •     专注于花这个器官;介绍结构之后,探讨植物为了传代、传粉,其器官形态结构等如何与外界互动和演变。主要算生态学角度不?有些地方挺幽默嘿嘿。我对北美的科属太陌生了555
  •     嫁人当嫁博物学男
  •     适合非生物专业人士阅读,对生物专业人士来说没多大意义。
  •     语言老辣,略带晦涩但整体上流畅的语言,思路,文脉和知识读起来感觉非常好,有时候一章会看好几遍。翻译的应该还是认真负责且准确的吧。只要没傻到和还没上小学的儿子女儿一块看这本书,好像所有的人都会对它十分满意吧
  •     书写的不错,翻译的也还好。很棒的科普书,插图也精美,要是全彩就漂亮了。
  •     很好的书。强烈支持,如果配几页彩图就更好了,支持当当网。
  •     还没看,跟想象差不多的样子
  •     明天来写读书笔记。
  •     不看这书,不知道,原来苍蝇蛾子也是可以为花传粉的。不知道蜜蜂不是什么花的蜜豆采的。
  •     仿佛又回到几年前再学习自然课,但远远超出和更让人接受。应该去买个手持放大镜
  •     有点专业,不是很通俗
  •     1。图片太少,少有的几幅图还是写书人当时手绘的,如果能加入现在的摄影电脑合成彩图才好。
    2。还有很多词语用不同的国家的语言去解释,还有不少名词,不适合小学生看。我想中学生也未必喜欢看。
    3。除此之外,写法形式还是故事性的。将自然界的深奥的道理与自然规律性于故事性中了。
    没看完,陪着孩子看了二十页后,自己都不想看了。
  •     春天啊夏天啊秋天啊冬天啊,都有花在开,在角落好努力地向阳光微笑,所以我相信生命如此倔强美好啊
  •     书是好书。翻译差的难以想象,几不成话语。刘华杰这个妄人。
  •     实在是没看完,得找个机会再看了
  •     书拿到手后,非常不错,很厚重,印刷也很好
    里面的画太精致美丽了。爱不释手,成为很重要的资料,同时又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     爱花人都可以看看这本
  •     颇为详实。
  •     叙述的角度很有爱,不过信息量太大术语太多,读起来还是有点费劲。有很多有趣的植物轶闻,作者的观点也令人捧腹。
  •     这类书,LP很喜欢,买了送她的,她很高兴,那就OK了
  •     起初知道这本书是因为马未都先生在读书节目上的推荐。到图书馆借回去后,读得很入迷。简单又通俗,至少我能理解,也因此懂了很多关于花的知识。不错。
  •     专家写就的自然史,充满传奇的世界,百读不厌
  •     像是本植物教科书...
  •     仍旧无法接受散发恶臭吸引苍蝇的花啊!!!!!!!
  •     都是说的外国植物,一看到那一堆什么属什么属就头大。在对植物没有基本的了解之前看这本配图不算很好的书需要完全理解还是有难度的。是本好书。。只不过是我这个看的人不能完全理解。。
  •     像作者一样虔诚的对待植物 巨大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我们都很富有 此书还是专业了 翻着百度图片看比较好
  •     跟想象的不一样 我以为彩图的介绍花朵品种的 但结果是他是介绍花的基本常识的 而且图很......幼稚 像幼儿园的画
  •     封面很漂亮,适合阅读,增加课外知识,书中还有插图,要是彩色的就好了
  •     很好看的书。
  •     原来复杂与简单,只是一扇相同的门。有时我们从这边进去,观赏美好的景致,有时我们从那边登场,展示公众的智慧。山不在高,在于登山的技巧……
  •     我看过的最好看的作品之一,译者非常不错,备注很详细。
  •     刚拿到手 感觉书质量不错 手感很好 粗粗浏览一下 内容专业但不晦涩 有插图 很传统的那种钢笔画插图 很怀旧 很精致 很对我的胃口
    总而言之 一本好书
  •     这书喜欢
  •     译者相当诚恳啊
  •     内容有深度但不晦涩,没专门的植物学知识能看,但有点植物学的底子读起来更加有趣的。书中提到了大多数花名或者传粉者 看到后能立即在脑海中浮现出它们具体的样子会助于对内容的理解。噢,刘华杰老师翻译哒~打算给男票买一本了哈哈
  •     也许是我自己叶公好龙,没有读完
    感觉比较枯燥,翻译也一斑斑.
  •     用粉红色铅笔划线,却并没有耐心读完。
  •     跟我想像的不太一样,以为是那种易懂的,能欲罢不能的书。还是太多术语和太少图片了,过多的科普描述,很难和生活联系起来。
  •     快递确实快~~书很好
  •     和推荐人感觉不大一样
  •     孩子读起来有些枯燥
  •     赞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