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年代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1
ISBN:9787503918520
作者:谢泳
页数:413页

作者简介

说到过去的教授,我们年轻的一辈真有说不出的感慨,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都是教授,前后却不大相同。我曾和作家钟道新说,过去的教授是手工生产的,少,也就值钱,今日的教授是机器生产的,多,也就贬值了。你想,一个社会无论什么人都敢以教授自居,那自然什么人也就敢随意嘲弄教授了。这当然还是就教授的数量而言,就学术水平而言,今日的教授更应当感到面红耳赤心有愧才对。今日的教授已不再是学衔、学问的标志,而是工资的一个级别,一个分配住房的资格,再加上一个享受公费医疗的待遇而已。

内容概要

谢泳 男 1961年出生。山西省榆次市人。1983年毕业于山西晋中师范专科学校英语专业。毕业后留校任学报编辑。
1986年调入山西省作家协会《批评家》杂志社任编辑。1989年后在山西省作家协会理论研究室工作。1995年起在黄河杂志社任编辑。现为黄河杂志副主编。1989年前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工作,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当代报告文学。著有《禁锢下的呐喊——1978至1989年的中国报告文学》(1992年自费印刷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藏)《中国现代文学的微观研究》(论文集 1996年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后主要从事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研究,主要方向是储安平与《观察》周刊。著有《〈观察〉研究》一书,未出版(《逝去的年代》中收有主要部分)。1996年后主要从事西南联大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著有《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1998年湖南文艺出版社)。目前正在从事有关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研究工作。撰写《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史——1951至1952年》。


 逝去的年代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费孝通又说:“教育是干什么的,我们民盟讨论过多次,大家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提高人民的素质。可是,素质又是什么呢?不能空讲,要有具体的内容,我说主要就是懂得做人的道理。所以,教育上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讲做人的道理和规则。现在似乎不大讲这个了,怎么做人不讲了,光教你怎样做一个工程师,怎样操作电脑,怎样考高分,教育变成一个很狭隘的东西了。比起来,我们上一代人倒清楚一点,抗战时期,都懂得爱国,当个正派人,这是做人的根本。没有了根本,怎么去做人做事呢……”为什么上代人知道教育的真谛而后来的人不懂了?因为文化精神不同了。(p168)Stalinism(斯大林主义)终究还是有生命力,这是可悲的,到同时也是一件可喜的事。若没有一定的宗教情绪,某些崇高的情绪,在知识水平低下的人们中间是不容易产生的。(p201)《新路》在1948年的出现,足以证明当时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力量与热情,我表达了这些知识分子希望把国家引上民主宪政之路的良好愿望,这种愿望的最终落空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首先我们有足够的历史事实证明,民主和宪政的思想在四十年代以深入中国知识分子的心中;其次,这种思想的过分早熟使得信奉这种理想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成了一种孤独的政治势力,中国经济的贫困和文化的落后使多数人视眼前的生计为第一利益,而放弃了对更高理想的追求,这就是为怎么从五四运动以后,在中国凡是最终成功者都是以追求眼前利益的实现为基本目的。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在于他们中未产生一个既有现代思想,而又扎根传统的有魅力的领袖人物,更在于没有找到现代和传统链接起来的粘合剂,从短暂的历史中看他们似乎失败了,但从更长选的历史去看,我们又可以说真正鼓舞后代人的理想主义正是由他们开始的。(p363)
  •     这本书的感想本来不想写的,但是最后还是写了,那是因为之前看完以后首先很愤怒,不知道在愤怒什么,也许是可惜,也许是遗憾,有点把控不好情绪,现在这本书已经放了这么久,很平静了,开始写了。从书名就可以看出,这本书是讲一个个知识分子的命运的,他们很多人都是天上的星星,这个比喻未必恰当,但是能说明他们的珍贵,在某一个领域有一个有天分、有机遇、肯努力,最后成名的学者,那这个学者,他的无形价值就很大很大。虽然说人人平等,但是有些人他们就能给社会带来进步,引导更多的人向学,或者别的什么贡献,他们就很重要。一个一个知识分子的故事,到现在为止我几乎已经记不得具体谁的故事了,但是他们经历了文化大革命那个特定的时期,大概注定是场悲剧。我印象里,大部分书中的人都或自杀,或从此以后一蹶不振、再无建树,或丧失自己的一些美好品质用以顺应时事,或不幸被折磨而死,少数熬过来又开始自己的研究的人的且不说,就上述几种下场,似乎哪一种都不算是好的结果,命运对他们似乎太无情了。其实现在让我说,实在太轻松,因为没经历过,说的容易,真要到一个完全那个的环境,恐怕我也是受不住的,这样想来,有些人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是可惜了,大量宝贵的人才,在他们开始发光后,很快就陨落了,这个就像家里明明有很多古董,别人看不出,当做普通的砸了一样,别人不心疼,知道价值的人心疼呢。既然是知识分子,自有几分傲气,有自己的坚持,但是那个时候,多希望能提醒一句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就是价值。算了,说的容易,做的难。只是希望无论在什么时候,普通人如你如我,能够有着自己的道德底线,自己判断一下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不要因为从众,让某些人被冤枉。
  •     最近读了谢泳所写的《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草原部落”黑马文丛之一)和《储安平与<观察>》(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二书。其实,谢泳的《<观察>研究》在1994年就完成了,后来作为其中一部分收入《逝去的年代》一书,2005年单独成册出版的《储安平与<观察>》,内容基本上和前者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些关于储安平个人生平经历的介绍,少了作者一些言辞颇为激烈的议论,显得客观、克制了许多。谢泳在《储安平与<观察>》的后记中说:“这次单独印出,我在原稿基础上作了较多删除(主要是个人色彩较浓的议论)。”这种删改到底是作者年岁渐长日趋稳重使然,抑或迫于某种压力而另有苦衷呢?我们不得而知,或者两种因素都有吧。       还原历史的真实    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前一本书,淋漓尽致,一吐为快。后者虽然也能看出作者的倾向,但总有点欲言又止的感觉。《逝去的年代》中有这样的话语:“当我透过岁月的尘埃看到四十年代大学教授的言论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半个世纪前,他们所努力奋斗争取的一切,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进步,单从言论自由和民间报刊的生长情况看,他们再也没有能像当年那样从容地议论国事,据理力争,公开坦率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了,这是何等悲哀啊。作为年轻的一代,对于我的前辈们在国家危急关头所发出的真正知识分子的声音,我除了表示敬意外还能再做些什么呢!我要做的就是将他们当年的经历和言论告诉更年轻的一代,你们今天所努力思考和争取的一切,你们的前辈在半个多世纪前已经都做过了,其思想的深刻、全面和产生的影响远在今天我们的口号之上。现在我以晚辈的名义,请求那些健在的前辈将当年的历史和经历如实公正地告诉年轻的一代,让自由主义的理想再以血的代价积累几十年,以换得一个新世界的到来。”我相信这也是作者长期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理想与动力。中国现代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的那种独立、自由、超然的精神气度,他们对国家深深的爱,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对民主自由的不懈追求,值得后人感怀铭记并不断地传承下去。他们在历史巨变中的选择和跌宕起伏的命运同样值得我们深思,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在今天这个年代,我们能做些什么来重振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自信心,来促使国家朝民主、理性的方向多前进一步呢。    对于我来说,这两本书多少有点颠覆性。从小学的历史课本总是黑白分明,非此即彼的。所有进入我们视野的英雄都是符合现在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在此之外的人不是被忽略便是被嘲弄。就像胡适,在我们的书本中,他仅仅是这样一种形象: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曾发表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等文章参与同李大钊等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并在论战中处于下风,懦弱的,灰溜溜的,必须加以强烈批判的。我想,事实应该远非这么简单,世间万物如此复杂,人更不可能就分为好坏优劣两类,作为开时代风气之先的第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胡适的形象绝不致像教科书上所写的那般苍白、单薄。我们被蒙蔽得太多,也太久了。《逝去的年代》一书对胡适是充满敬意的,提到了许多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与胡适的交往并深受他的影响。作者还说:“自由主义思想是中国整个知识界的主要倾向,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以来,今天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思想力量,不是来自于陈独秀、李大钊,甚至不是鲁迅,而是胡适,尽管他的思想从来没有被公开和广泛地宣扬过。”我想,对于胡适的评价自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论如何,那种从意识形态的角度非此即彼的评价肯定是极不公平的。探究历史的真实本身,学会用多元的视角去看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这才是读史、治史应有的态度。       自由主义在中国    1947-1948年,《观察》曾开展一场关于“自由主义往何处去”的讨论,引起很大反响。杨人楩当时曾撰文指出,自由主义无论对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是格格不入的,国民党及共产党都是与自由主义者对立的,“共产党则根本否认自由,其干涉之严密更有甚于国民党”。他还一针见血的指出自由主义若被消灭的种种弊端:“第一,要消灭自由主义必须用暴力,凭借暴力的政权即可遭遇到凭借暴力的抵抗;自由主义是弃绝暴力的,唯有保全自由主义的精神,始可防止暴力。第二,自由主义之被消灭只是暂时的,使用暴力亦不足以保持静态,不如容许反静态的力量而使其能在动态中求进步。第三,自由主义之消灭虽只是暂时的,但此一暂时的打击可能阻遏民族文化的进步。第四,民族创造力因自由主义之暂时消灭而消灭,则人民将无力量阻遏可能发生的灾难,更无力来恢复灾难以后所应有的民族自信。”    反观建国以后自由主义的消失以及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那场浩劫,杨人楩的忠告犹在耳边,振聋发聩。不仅民族文化、民族创造力几乎丧失殆尽,灾难不可遏止地发生了,而且在灾难过去多年的今天,原有的基本道德、民族自信仍无法重建起来。硝烟虽已散尽,狂热非理性的脑袋也早已冷却,但被暴力摧毁的那一切,却永远失去了自己的根基与方向。    浩劫刚过后的1980年,《中国青年》发表了署名“潘晓”的来信,引发了一场有关社会伦理和人生观的全民性大讨论。文革不仅造成了文化的荒漠,也造成了心灵的荒漠。面对外在世界眼花缭乱的变化,从荒漠状态中惊醒过来的人们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特别是在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人,他们刚刚接受了一个个被强加的价值理念,随即就看着这一个个理念不断地被否定。偶像崇拜曾是他们的生活基础,如今却造成了他们无法填补的内心空虚。从完全没有自我到“只有自我是绝对的”,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了,在两个极端之间,人们很难找到平衡。直到现在,我们仍没有答案,而更多的人放弃了这种思索。    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一切都不断地证明,自由主义的丧失对于民族文化和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是一种巨大的伤害,这种状况何时才能得到改观呢?       过去与现在的教授    两本书中有几处提及过去的大学教授,作者对那个年代的教授充满着敬意与向往。“对于大学教授,我一直认为他们是知识分子群体中的最主要力量。做为文化的承载者,他们不仅具有专业知识,同时在精神品格和文化传统方面,都是民族的楷模。”作者认为,当时的大学教授在经济上有保障,同时有自由流动的权利,因此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加上整个大学之间对于教授的评聘有较为严格的学术标准,使获得教授资格的人天然地具有充足的自信,能够呼吁公正,主持正义。那时的大学教授凡遇不合理的规定,都要说话,都要在报纸上写文章,或者联名发表宣言表示抗议。无论是从事人文科学的,还是从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或者工程技术的,他们彼此之间在关心国家命运上全都投入了热情,并没有以专业远离社会政治为借口而两耳不闻窗外事。在历次的学潮中也经常有大学教授站在学生面前演讲。正是这些教授,在当时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力量,在公众心目中代表着公正与良知。    前辈们的精神气质和学术水平,是今天的许多教授都无法企及的。作者言:“一个社会无论什么人都敢以教授自居,那自然什么人也就敢随意嘲弄教授了。这当然还是就教授的数量而言,就学术水平而言,今日的教授更应当感到面红耳赤心有愧才对。今日的教授已不再是学衔、学问的标志,而是工资的一个级别,一个分配住房的资格,再加上一个享受公费医疗的待遇而已。”现在不少教授甚至连道德水平都很令人质疑。我就亲见一大学教授,给学生上课只是拿着个本子甚至文件念念,下了课常是觥筹交错的应酬,所带的研究生不是漂亮的JJ,就是有钱的GG。听他的学生说,他们曾聚在一起想和导师商量论文开题的事情,结果又是到饭桌上讨论。酒过三巡,当学生提起论文的话题时,导师只是端着杯子一个劲地说:“喝酒,喝酒!”此后再无一字提及论文。前不久的硕士毕业论文答辩,我见过他所带两名研究生写的论文,里面均大段大段地抄录原始材料,且逻辑混乱,明显的拼凑敷衍之作。最后,其中一篇论文得了两个“C”,一篇得了两个“B”,但综合评价栏上却都写着“A”。也就是说,这样不仅丝毫不会影响到他们毕业,更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导师在教授的位置上继续高枕无忧。       上面只是一些零碎的感想,我觉得,对于中国现在来说,最悲哀的莫过于“沉默的大多数”,丢掉了理想与信仰,也丧失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血性与勇气。无论如何,我想,我不怨天尤人,亦不偏激片面,社会的进步要靠每一个人一点一点的努力去推动,自由也许也是可以一步步去争取的。那么应该从我做起,在自身权利受到侵害,在耳闻目睹不平之事的时候,要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以言论和实际行动,尽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另外,保持内心的独立与超然,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也是我们从前辈那里得来的启示。    怀念逝去的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精神长存!

精彩短评 (总计58条)

  •     文人的悲哀
  •     和民国一比,方知何为文化的倒退,知识分子的衰败,思想的妥协
  •     哎
  •     电子版在那里下载,发个链接过来,谢了!
  •     P257:“在二十世纪的末叶,当曾经在中国社会变动中夺取了政权的某种思想力量日益没落和为人遗弃的时候,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成了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是思想力量的最后胜利者,因为他们代表的是人类文明共同的追求目标。”专政独裁限制言论自由,践踏人格尊严,实行愚民政策。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一点点社会元气,一点点自由主义精神,几乎都被扼杀殆尽。此后之读书人要么选择犬儒主义,要么追求物质至上,娱乐至死,蝇营狗苟,万马齐喑,真是一件可悲的事。好在石在,火种是不会灭的。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凡我同志,盍兴乎来!壬辰岁暮筱堂记于长沙天马山。
  •     中国之文人,一方面想有助于政治,另一方面又不想深陷其中,往往落得第二种结局,无奈地卑微作贱自己
  •     挺酸的。。。
  •     高中买的书
  •     差在文笔上
  •     我读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是个很开明的人,一次讲到胡适,他说胡适先生是个很了不起的学者,但为什么教材从不选他的文章呢,因为他被中共定义为资产阶级买办文人,不过大家有机会的话,可以找他的文章读一读。
    后来我去图书馆借了胡适散文选,坦白地说,真的写得直白,“白话文”嘛,读起来像喝白开水,比起鲁迅倒是好读不少。现在只记得一篇写母亲的文章感情充沛,还有就是他给青年开出的“三味药”,重复出现在几篇文章里,所以印象深刻。
    胡适虽然49年去了美国,但是1954年,还是在台担任“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中共的角度说他“叛徒”也没错。毛泽东也发起过批判“胡适”的运动。总之,中共和其统治用的教科书可没有放过他。
  •     第三条路线的那些人太傻了,信了你党。自由知识分子在反右后也算是没有了。书中开头的知识分子,智识分子定义,不由让人哀叹中国还有智识分子吗。
  •       1949年既是历史的风水岭,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分水岭。
      
      1949年前中国,虽然抗战、内战接连不断,国民党一党专政、腐败入骨,但是学术大环境却可令知识分子们自由呼吸。国民党虽然是实际上的独裁者,但是在三民主义的旗帜下,却不能不在表面上维持多党共存,掩人耳目地玩玩“宪政”的把戏。虽然经济上官僚资本一手遮天,但是在思想上却没有强令所有异端言论一律噤声,对于书生意气、在背后戳脊梁骨的知识分子们也很少痛下毒手。
      
      那时虽然称不上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但是今日学人与之相比,只有心向往之的份儿。他们生活优渥、不用为温饱整日奔波于俗务,而有余暇在学术的田园悠然踱步(梅贻琦时期的清华,教授收入是普通工人收入的20倍,还能分到一处新宅);他们不必自折脊梁,佝偻于政府的屋檐之下,俯仰官僚们的鼻息,德高望重者甚至可以当面指斥高层领导;他们可以在同人杂志上自由论政,为学潮中遇难的学生们泣血呼号,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借还国民党政治上的一败涂地,在内战正酣之际展开“中国往何处去”的大讨论;他们不必自缚于某一学府,可以像鲁迅那样因为与其他教授意见不合而转投他校,自由流动,合则聚,不合则散……
      
      虽然战乱频仍,民族前途摇摆不定,虽然他们的学术观点左右纷呈,但是人人心中都装着一个“宪政”梦想。在国共内战的炮火硝烟中,他们抱定自由主义的操守,不偏不倚、两面出击,即对国民党倒行逆施的行为严责不带,同时,在对在野的共产党深表同情之外,不放弃对共产主义抹杀自由、民主的警惕和批评。正如《大公报》的“四不”方针一样,他们坚持“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这样宽松的环境使民国时期成为百花争艳的学术收获期。那时的中国知识界形成了老、中、青少长咸集的学术梯队,但看西南联大的教授名单,就不能不感叹群星之璀璨、阵容之庞大。那时不仅酝酿出一大批学界泰斗、培养出一批后来大发异彩的学界新秀,对民主、自由等政治理想的探索也令今人难以企及。80年代思想解冻后中国思想界欣喜若狂发现的“新大陆”其实早在40年前就已经有人深入腹地了,两代学人,一段弯路。
      
      但是,这一切都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画上了休止符,“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遂成历史绝响。
      
      这是一个抽象的“人民”压倒一切个人的时代。知识分子瞬间发现自己赖以维生的自由空气都被抽的干干净净。大专院校都被编制进了官僚体系,院系调整不顾传统任意肢解,清华被行政命令剥去了人文外衣,学术环境只剩下半壁江山;私人报刊全面被禁,知识分子们失去了自由论政、互通声气的平台;他们也都被固定在了各自的单位之中,成了权力的圈养物,自由流动成了囚徒之梦……外部的“紧身衣”尚能缩骨承受,思想的改造却是釜底抽薪,马列主义无孔不入地侵入各学科领地,扯旗称王。
      
      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与脚踏万人尸骨的军人相比,书生们的性格大多软弱。虽然自古以来他们都以“修齐治平”为己任,善养浩然之气,但是在政治高压之下,很少有人能像学界泰斗陈寅恪那样壁立千仞、坚守岭南,任凭中央五次三番邀请,辞不赴京。一些天性软弱、不敢不冷落、想要在政治上有所振作的知识分子(如冯友兰、金岳霖等)违心地一刀刺穿过去的自己,主动接受自己获得“新生”。但即使他们昧己逢迎、凑上老脸,依然未能逃过席卷一切的政治劫难。只因为毛泽东的一句“北京大学有一个冯友兰,是讲唯心主义哲学的,还有一个翦伯赞,是讲帝王将相的”,在领袖一言九鼎的岁月里,翦伯赞被逼自杀,冯友兰也成了有罪之人。还有一些知识分子妄求避开风暴中心,躲在角落潜心研究,却发现连消极自由亦不可得。他们不仅收到郭沫若等钻营分子的刻意排挤,歪曲谗言,学术不被认可、得不到应有外援。而且先前的研究大多碰到了无处不在的禁区,只能迫于时势另匿安全之徒,前半生的成果半途而废。后半生又耗费在不感兴趣的领域之内,终无大成,郁郁不得志,寂寞而终。
  •     自由知识分子的哀歌,学术自由的悼亡诗。
  •     读了20多页,还是读不下去了。那一页页所描述的,是那些人的命运人生。或软弱或不屈,但都是一幕幕悲剧。我们读来不过数分钟,但对于他们来说,则是长达几十年的人生啊!那种寂寞、无力和惋惜,真的无法想像。
  •     不胜唏嘘。
  •     去迅雷看看吧
  •     几年前读的这本书,当时对我还是产生了很大的震撼。
  •     是大师辈出的年代,现今只有缅怀的份了
  •     很平和的叙述,文采不多,但很实在。。
  •     上个月去本部进行完政大的面试,在图书馆门口碰到谢泳老师,“啊,谢老师您好”,我挺激动。“诶诶,你好你好,以后常联系啊”。说完便微笑点头告别,他拿着几本书匆匆进了图书馆。我与谢老师并不熟识,这是我们第二次见面,第一次是在去年双十的一个沙龙里,彼时我对这个人几乎还没有了解。这一次又使开始相信冥冥之中是有力量的了:让我再遇到这个人,再看完这本书;以及我上一本读完的是章诒和的《最后的贵族》。有多少血和泪我已不再说了,透过他们的笔下去追思那一个个生动的人是件太沉重的事情,稍不把持好就会积郁成疾、痛心疾首。于我,我焦灼的心清朗了更多,一点点走出迷雾;我有那么多说不明的话都在那些人的精神气质中一一得到注解。他们,就是我的精神家园。又想到谢老师的“以后常联系”,那么,我就去跟他联系了,给他写封信。
  •     说隐晦太多吧其文太短太简以至于没什么可以虚掩的;说他没水平吧,摘句论事还是有的,评论起来还是有点味道,总之读来让人捉急。 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决不能轻信,尤其是那些自夸自己可以拯救全人类的家伙,越虚高则越伪诈。
  •     书中有令人感怀的命运起伏,白衣飘飘的年代,无限的仰怀。
  •     直冒冷汗
  •     重新发现一个时代,可惜作者力有不逮。。。
  •     我怎么会没有登记...
  •     胡适和自由主义终于还是脱颖而出了
  •     另一个视角下的中国近现代史
  •     旧日的风采只能从老一代学人的回忆中体味,那是一种早已逝去的时光,经历过的人尚能回忆,而我们只能在老人的怀旧中叹息了。
  •     普及讀物性質遠大於學術研究
  •     谢泳先生运用史料如数家珍,对知识分子的心态的剖析具有深度、满怀深情,措辞体贴入微,如同讲故事般娓娓道来,是一部很有温度和态度的著作。谢泳先生闻见广博、涉猎群书,令人敬佩。
  •       这本书是前几年就看过的,当时觉得终于读到些不同的声音
      解放前那些读书人的风骨、作派令人神往。从另一方面说,这是否有当时社会环境宽松的功劳呢?
  •     缺乏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读起来不知所云
  •     一拿起就舍不得放下的书。“我要做的就是将他们当年的经历和言论告诉更年轻的一代,你们今天所努力思考和争取的一切,你们的前辈在半个多世纪前已经都做过了,其思想的深刻、全面和产生的影响远在今天我们的口号之上,现在我以晚辈的名义,请求那些健在的前辈将当年的历史和经历如实公正地告诉年青的一代,让自由主义的理想再以血的代价积累几十年,以换得一个新世界的到来。”
  •     “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遂成历史绝响。
    感叹于一个时代的终结。
  •     从《观察》到没落年代的精神变化史。
  •     偶尔下载到的电子书 看完之后的震撼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 后查到出了新版 看来是要买一本收藏了
  •     满眼都是辛酸泪
  •       下载了电子版本,大概80篇小文,看了一遍,没有激动感,但是隐隐约约觉得是好书。
      
      其中一半人我都是第一次听其大名,不过总认识其中孕育着高贵的精神,究竟是什么,也说不清楚。
      
      C国的制度,好像总是在把精英淘汰,而留下渣滓。
      
      就像阉割最雄健的骏马一样,久而久之汉族骑兵从击灭匈奴的英雄,变成了草原民族马蹄下的亡魂。
  •     一个时代对学术的制约。
  •     《观察》始末一段,颇为详尽深刻。 *安平这个人,他受过英国的教育,相信英国的制度,他以为 威斯敏斯特那一套章法,是一种民主,因此一谈心,他终以为这是可以效法 的,他才气纵横而骄傲绝顶,万事不肯下人,其实归根结蒂他只是一个书生, 当别人在引蛇出洞时,他却自投罗网,竟以身殉,这不仅是知识分子的悲剧, 也是中国的悲剧。
  •     一本了解民国的很好的脚注。
  •     还没看过他的书,不过看过傅国涌的,老师说都是一个路子
  •     秋后算账朝谁算,不知哪天才鞭尸
  •     让自由主义的理想再以血的代价积累几十年,以换得一个新世界的到来。
  •     其实是好几年前通过《读库》知道了谢泳其人,那期《读库》辑录的应该是谢泳的《储安平与<观察>》。然后便找来了谢泳的其他书籍来读,不过当时没有在豆瓣标注。再然后,通过题材内容的延伸,知道了类似于谢泳的那一批人,也零零散散的读了不少。可惜,除了无奈地感慨下,自我毫无所用,惭愧。
  •     钦敬的是那种措词时的体贴入微。
  •     高中读的,哈哈
  •     不知是谢泳擅长点到为止 还是他水平就这么矬
  •     我们倒退几十年会幸福很多
  •     电子档
  •     罗列了很多那个年代的知识份子。我只是对自己眼熟的几个人认真看了一下
  •     除了感慨,还有思考
  •     逝去了就不会再回来
  •     前4/5讲了百来个新旧人物的命运。后1/5是《储安平与<观察>》的重新整理
  •     好書,目前出了新版,但是針對于儲安平《觀察》的文章,都被刪,可惜
  •     当年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啊...
  •     多是短篇,多叙事,作者的思考不够发人深省;且储安平与《观察》的文字又出现了。。。
  •     关于储安平及《观察》的研究颇见功力。49后知识分子的变化,读来惊心亦且悲愤,自由主义被打压,学术独立亦不复存在,以迄于今,元气斫丧如此,骂娘的心都有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