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郡年记

出版日期:2014-6
ISBN:9787549551456
作者:[美] 奥尔多·利奥波德
页数:272页

作者简介

追逐融雪中动物的足迹、阅读橡木年轮的历史、倾听大雁迁徙的长鸣……在这部作品中,奥尔多•利奥波德描述了自己在远离现代生活的简陋乡舍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在美国大陆各地的游历经历。在此过程中,他也持续思索着人类与他们生存其上的大地之间的关系,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应保有的爱与尊重。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沙郡年记
一月:融雪
二月:上等橡木
三月:大雁归来
四月:潮水袭来
五月:从阿根廷归来
六月:钓鱼田园诗
七月:庞大的领地
八月:青色牧场
九月:欢唱的树林
十月:暗金色
十一月:我若为风
十二月:家园
第二部分 随笔——地景特质
威斯康星州
伊利诺斯州和爱荷华州
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奇瓦瓦州和索诺拉州
俄勒冈州和犹他州
曼尼托巴省
第三部分 乡野情趣
乡野
美国文化中的野生动植物
鹿径
大雁的音乐
第四部分 结论
土地伦理
荒野
环保美学
附录一 作者生平
附录二 本书中出现的动植物名称英汉对照
译后记

内容概要

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1887-1948)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先驱,被誉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利奥波德进人联邦林业局任职,后从事自由的野生生物考察研究,创立“荒野学会”(The Wilder ness Society),发表了大量有关“土地道德”的论文,将毕生奉献给了生态保护工作。1948年4月21日邻居的农场发生火灾,他在奔赴火场救火的路上因心脏病猝发逝世。


 沙郡年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看这本书多少有点应付差事的感觉,在这个浮躁的世界,我也是免不了俗。长话短说,我觉得最震撼的一句话便是那啥“寻找一朵白头翁花的权利与拥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一样,都是不可剥夺的”。这个学期“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一直沉浸在宏大的事业中;晚上夜聊,这也是个极好的话题。然而看到这话,高下立现。人类的社会与大自然相比,不过沧海一粟。说起来我一直觉得,其实人本身也便是自然的一部分。不管做了什么,反正是脱离不了自然这个体系的。所以破坏大自然,我有时觉得也谈不上。破坏来破坏去不都是那一个吗?人类的行为未必不代表自然的意志。大概生态系统本身也脱离不了人类吧。当然这样有点逃避责任的意味。其实也说不上,不管你把人类放在什么地位,该干什么还是得干什么。总之乱砍乱伐、随意杀戮以及无休止的浪费,都是不应该的。恐怕问题还是我们太骄傲自大。有点智慧——这连智慧应该也算不上——就自以为是、目中无物。比方说保护环境这种话,想想,实际上也是把人放在了自然之上:它是一个我们应该保护的客体。所以保持谦虚,才应该是必需的。最后来扯几句。利奥波德他们居然还可以打猎,挺不可思议的。不过他比今天的我们幸运多了。我所能接触到的植物,恐怕仅仅限于学校这几千亩的土地上了——况且还是在上海市区。
  •     威斯康星州人类对自然的攫取与破坏,荒野的败退与萎缩的历程,都被浓缩在了一株橡树80圈的年轮中。作者砍倒了这颗雷击木,是的,之前他已经给了它一整年的时间,希望它能够焕发新枝,但是除了让木材更干燥一些,并没有什么用处。它已经死亡了。……冬天,他用这棵树劈成的木柴来取暖;等到了春天,就将这棵树最后剩下的部分那些余烬【归还给沙丘脚下的果园】,期待着,秋天它能够以另一种形式回转,或许是一个苹果…感觉这种说法很眼熟,在该书系里的另一本《禅定荒野》中,也有出现过过类似的观点。虽然同是自然文学,但就语言风格而言,两者是截然不同的;观点方面虽然不尽相同,倒也能说得上是一脉相承了,像自然的“生命的循环”,还有荒野的概念,的等等观点都极为相似。而从两位作者的生卒年代来看,显然《禅定荒野》的作者多少有受过本书作者的影响,甚至,《禅定荒野》的作者就可能是看着本书作者的文章长大的。毕竟,此书一直作为带领人们体悟“自然之美”的读本,而大受好评,国内外均不断再版,连国内也在九几年的时候就有了译本。虽然,可惜的是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了本书中外在优美的文笔,而有意无意的忽视了文字中所承载的那份伟大的思想。——通过作者叙述的他所眼见的这些自然的生发,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土地的热爱、敬畏和赞赏】,和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态的尊重】。我们读到的,是他对生物体系(大地体系)的细致观察,和土地道德的深刻思索。是由心那种灵上的亲近与依赖,产生的毫不掩饰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也所以,作者笔下的自然是如此的生机勃勃,令人着迷。读着书中的文字,你似乎还能听到苗木发芽舒展叶片、绽开花瓣花开的声音,那是最清新、美丽、富有生命力的动人乐章!我们同样会他的笔下,读到对现实的失望与讽刺意味,和对未来的悲观与祈望。那种莫以名状的忧伤,或许只是因为,作者的心里是明白的……人是越来越多的,而需要的就越来越多了,情况只会越来越坏,而无论如何也不会变好。他只能尽自己所能,做到自己能够做到的,剩下的,只有寄予未来了。不管怎么说,希望总是在的。所以,他的文字中不见绝望的灰霾,或而有压抑的低沉,但内质是有一种坚韧的力量的。怎么说呢?大抵是语言风格的关系,相比较《禅定荒野》,我还是更喜欢这本。对比前者诗歌般铿锵的语调,激情澎湃的控诉,这本书要更加平和许多。当然,也可能会有人感觉这是作者性格不突出,思想表达的不够激烈。但是,我想我还是更适合这种风格的,毕竟,如果我喜欢的是那种很激昂的文字,还不如跑去看《老人与海》呢。这文也可以称得上的上是中正平和了,遣词用句也没有《禅定荒野》中那么的书面化——不知道的,还不得以为那书才是近代的作品。像是在给朋友写信那样平实的娓娓道来,写的很随意的感觉,但是文字中却流露出一种天然的优美风格。这点很赞。从文字里所蕴含的感情看来,我想作者的本质上就应该是个温和的人吧。要不然,全书怎会统一在温静平和的氛围之中,即便是在描写那些令人切齿的事情,也没有流露出那种特别激烈的情绪来呢?那种情绪,与其说是去愤怒、去控诉,还不如说是恼怒的、质疑的。个人情绪的表达点到为止,彬彬有礼的,这点就和《禅定荒野》给人的感觉大相径庭了。显然,两者间的后者具有叛逆气质,和更激烈的性格,于是后者的感情也像是呼啸而来呼啸而去的疾风,;相较之下,前者则是更加踏实而稳健的,他的感情也如土地般厚重。就传统的性格分析来说,后者大概就是很典型的胆汁型性格的人,而前者则该是粘液性气质的人。而在思想上,两者从根源上就有所不同,《禅定荒野》里作者是以保护者的身份出现,推崇的更是延续人类与自然相依存的文明;而本书的作者,则是要更加的敬畏这些自然的生灵了。前者关注的更加宏大,是泛意义上的自然,不只是那些自然的生灵与自然的体系,更重要的还是原住民的传统文化与人文价值。而后者就不同。一个是宣扬人类回到自然中去;一个则是冀图令人类与自然和睦相处,这样来看,不知道两者间的思想哪个更激进呢?“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个体进化的最强大的动物都被自然淘汰了,只有那些群体性的活了下来,然后,这些群体性的动物,又开始追求起个体的强大——原子弹的研发就是极致,当然这种举例可能有些不妥,不过换成了美军搞的那个隐身飞机和单兵铠甲就对了。所以,人类就是这样一种贪婪的生物啊。拥有了,但还是不知足的想要更多更多。人的自然与自然的自然、世界的自然,从来就是不同的。而前者,分明是站在了人的自然的角度,去希望两者间的和睦共处的,所想保留的与其说是自然的本色,不如说是过往的生活方式;而后者,则要更倾向于自然的自然,去崇敬这套完美运行的小小体系,‘生态’,对,就是这个词。当然,这样的思想也是和两者之前的经历的不同,和时代的发展有关。话说,今天坐公车路过了一段斜坡,车子开得很慢,看得很清楚。还记得几个月前路过,上面还是绿葱葱的,零星的几点野花铺陈其中,虽然不够整齐,但很有种生机盎然的味道。但是,今天再看,原来的植物已经被铲除了,新移植的草坪,和按照设计图分区域种下的观赏花卉,形成了美观的几何形色块。是西方园林中所欣赏的,那种“造型艺术”之美。于是,不禁反思——【路边的园林绿化绝非利奥波德所倡导的人与土地之间的那种和谐】,那么同样的,现在的小区里那些所谓的被规划好的‘绿化’,也能算得上是自然吗?其实,是不太能够理解的。如果这段斜坡,像是城市里的山地常见的那样,稀稀落落的,甚至是光秃秃的的,搞绿化就搞绿化了。但是,上面原本就生长着茂盛的植物,只是因为是野生的,不适合园艺的‘美感’,直接都给清理掉了。就没人感觉过分吗。确实,这种事不是我第一次见到了,但是这次却更加感觉悲哀。大概,是因为之前看了这本书里描写的那些关于过往的自然的关系吧。但是,我们除了在事情发生的时候,能感喟一句人类的残酷,又能如何呢?作者认为,缺乏良知,义务便全无作用。但是,他错了。只要法律足够严苛,那么,即使是缺乏再多的良知,人也会因为畏惧而遵循义务。当然,适当的经济刺激是足够的,利益会像鞭子一样的抽打着人们奔跑起来。他们不会畏惧因为环境恶化,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只会关注,如果环境改善了,自己能够获得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这,就是人性的悲哀。PS.【】内或摘自原书,或来自网上,非原创。
  •     读《沙郡年记》时我突然想起,人生的价值标准在哪里,他这样的生活是否富有意义,是否不会轻易被死亡磨平?或许价值的衡量是生活在何种高度和境界中,而不是生活在对何等财富的简单占有上,后者只是前者的某一方面或可能的表现形式,实质上是你可以使用但不去使用的这种可能性。比如,我继续往下想,一个国王可以杀死奴隶,但没有去这样做,而是选择爱,这便是境界,不能杀而没有去做只是尊重现实,他生活在国王的境界里,追求体验而不是财富的占有,佛晓时分,你可以拥有一切,这便是一种价值的拥有。心生向往模仿之路,模仿美好的东西至少是一种美好的开始。而不是对抗与愤恨,嫉妒。    人在何种自我解放中度过生命,而不是自我束缚与折磨中,无论这种折磨以何种令人羡慕的名义,当你的内心在对抗某种力量时,你便在失败之中,你应该去除这种内心的对抗力,去正视这种力量,那便只是一种空间关系,一种神秘的智慧,而不是邪恶的企图。正因此,我们虽然同生活在某一时间地点,甚至擦身而过,但生活所持的空间却各不相同。    我愿是一只麝鼠仰头欣赏到秋天的大雁,我也愿意是利奥波塔欣赏这种自然的美,每个人都在同等程度上接受心情和它们所带来的东西。贫穷的人往往会像一个奴隶、佃户在清晨的地头,感受到自己的两手空空,而地主拥有了这些,这是人的贫穷导致的理想卑微、内心卑微和视野卑微,其实地主和你同样程度的富有和贫穷,你的手中也同样攥满了尘世的空气、阳光和时间。我骑着电瓶车在值班的路上,后胎有点慢跑气,审视我自己的生活,我所挂念的是等我开工资后给孩子去购买婴儿床。我觉得我卑微的,甚至觉得委屈,自己都有点瞧不起自己了,这阅读或者书评都不能安慰我,我两手空空,清晨时坐在椅子上书写,像一个黑瘦的佃农,连自己都属于别人。

精彩短评 (总计38条)

  •     书评明天再写吧.....
  •     读完年纪读不下去了,弃。
  •     这个版本的翻译极好~~~“那是一种声势浩大又富有节奏的和声。它的乐谱刻在山间,音符藏在动植物的生死轮回中,它的韵律短则持续顷刻,长则绵延世纪之久”。
  •     杂草的故事。前两部分的自然笔记,一为时间,一位空间。把自然的美与多样尽显眼前。不够敏感细腻的眼睛,便无法发现自然的美,看不到树木的年轮,松鸡,孤雁,杂草,白桦。第三部分的狩猎伦理与生态教育,第四部分的土地伦理与生态意识,是作者土地伦理观和生态一体化的体现,可以说生态的大敌是人类的贪婪与傲慢,而希望则是人类的良知与知识。
  •     怎么说呢...作为一个动植物分类的知识全部来自小学六年看的《我们爱科学》杂志的人,看到书中种类繁多的生物名,感觉就和看到别人int a; String s1;之类命名的变量一样....
  •     翻译的文笔和内容都合心
  •     #新世相图书馆·第三本#还没看之前,就了解到这是一本堪于《瓦尔登湖》媲美的自然环保主义散文集,不禁想要更认真地去看。刚开始时,还为作者能说出每一种动植物的名字、以及他对生物成长的细致观察而惊讶而兴奋,但渐渐地,也因为自己不太懂大自然,每提到一种生物都需要百度,就觉得有点乏,便在读完第一章停下来了。然而,被这本书激发起的对大自然的尊重和好奇,还会留在心里更长久的时间。
  •     后面有干货。尤其关于兴趣和土地伦理一节。
  •     Actually I think this book should be called, being a hunter: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     唉,人类最后毁灭的只有自己。
  •     #菠萝##复审#
  •     5星,内容四颗星,一颗星为了旅鸽;文字优美却读起来令人悲伤,再怎么样优美的语言也无法再现旅鸽飞翔的情境,但从今往后的人类也许只能依靠文字和想象力来自我安慰,我们失去了旅鸽失去了荒野真的没有问题吗?(我认识的一个崇拜经济学的男生觉得完全没问题,呵呵,不想和他说话)这也许恰好反映了这本书结尾部分探讨的生态伦理学的最终宿命,要怎么样指望一帮只注重经济效益因此觉得在苍蝇堆里吃饭都是香的的人来理解自然的伦理和美学呢?
  •      “如果我们对某个人种所知甚少,那么它的消失并不会带给我们太多痛苦;如果我们对某个国家的认识仅限于偶尔品尝的一道菜肴,那么这个国家中某人的去世对于我们也就没多大意义,我们只为所知者哀伤。倘若对罗盘葵的认知仅是植物学书籍上的一个名字,那么这种植物自丹恩郡西部消失并不会让人感到悲伤。”
  •     荒野好美,人类好自负。
  •     太美
  •     若增加一些插图会更好。
  •     透过文字依稀可见原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感觉,一种充满启发和哲理的感觉。所幸能够触碰,即便隔着译文。可以浅读,像小孩子当作科普启蒙书一般读,如果静下心品味作者的思想,则又有境界。所以,这是一本文采与文意并存的书。可读。
  •     灵魂为自然俯首。
  •     旅鸽、野狼、北美橡木、小麦、鹿、人等物种之间的生态演变与平衡。山丘和土地是永恒的,人只不过时间径流中的一瞥,所以对自然应该更有一种敬畏心。文章中对荒野、休闲生活、生态学的论述很有启迪,然而已经是美国作者半个多世纪前的思考了。
  •     对里面的思想很多都有认同感
  •     偶然的机会才会读这种书,读完觉得有这样的机会好幸运。翻译不错。喜欢。
  •     这样的生活有意思极了…但是不知道是原著还是翻译的问题,总让我看着看着就昏昏欲睡了…
  •     前半部分,也就是日常部分简直想打十颗星,瓦尔登湖一跟它比较就完全是什么鬼。记录日常的部分,随性自然,写法subtle想法超脱,完全不像梭罗那样自我意识过剩,经常美得我大脑一片空白,我家正好也住在一座小山边上,对里面的一些观点时时有共鸣。然而后面卖安利的部分,论点模糊冗长,多有赘言,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原作就是这样,破坏了前面轻灵微妙氛围,于是四颗星。
  •     自然是无法复制无法预知的,其中的恢宏与精细会让人感到崇敬与谦卑。电子化时代似乎可以足不出户感知世界,但当亲眼所见一片古老森林,或是目睹一场壮丽的迁徙,还是忍不住热泪盈眶,感叹不同生命的传承与更迭。
  •     误打误撞看了这么一本冷门书,半个世纪前的生态系统保护论,视角宏观而且相当有前瞻性,笔下的荒野世界非常美。只是越看越觉得人类简直是上天派来给地球添乱的——作者指出土地不仅只有经济价值,自然界的制衡与循环比公众所认知的更加微妙,人类自以为是的“保护”更多出于短视的私利且并不高明——没有人的时候大家都过得蛮好。真的有一条协调矛盾的出路吗?如果没有,最终也不过是人类从不再宜居的星球上消失,一切用不了多久又回到原来的样子。其实所谓的“拯救”自然,真的是自救而已。时空和学科的距离略远,文本共鸣程度不高。
  •     看的李静莹翻译版本。环保美学
  •     从随笔到评论,从情怀到观点,美国生态伦理之父Aldo Leopold毫不违和地娓娓道来自然之美,及环境相互影响的作用与意义。Aldo Leopold在20世纪初就开始提倡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意识教育,这是我们当下仍不够重视的,将对未来人类生存质量贻害深远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确实是个叫人头痛的复杂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叫人觉得困难就选择性的规避它了。
  •     2015年最后一本书 写于半个多世纪前 讲了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人与土地的关系 存在即合理 在自然界是有一定道理的 哪怕微不足道的狗尾巴草 惹人生厌沾满一身的苍耳 我们那叫它叫花子 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进化和毁灭有时是同义词 人生于土地又归于土地 纪录片棉花里 其实就很清晰地呈现了土地之于人 最重要的是生命力。打开心眼 去感知自然之美吧
  •     书是好书,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我是有多浮躁
  •     以前的自然真美 动植物的名字可真多 后面的总结。。
  •     首先这里面不光是沙郡年记的内容 中间加了一部分《环河》的内容 然后谈环保看法的部分比较多 阅读体验来讲自然的描写代入感我觉得稍逊
  •     大自然总是特别奇妙,人类总以为可以改变一切,然而终归会发现,你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
  •     献给土地的挽歌。论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好书,喜欢其间的“像山一样思考”、“土地伦理”,与《瓦尔登湖》参照来读,当是适宜。
  •     1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类和其他的生物是平等的同路者。2嗜好是对所处时代的叛逆与挑战,是社会进化的瞬时漩涡中与之抵触或难以相融的永恒价值3心不静,大致翻了下
  •     唯一记得的就是砍树那一段了╮( ̄▽ ̄)╭,真的是很有意思的描写手法~ 以动物视角,按月份来写的叙事方法也很有趣~
  •     与《乡土中国》同样创作于1940年代,李奥纳多提出的生态伦理也恰合了万里外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对于西洋社会的论断。团体格局,但这种团体格局不能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应该将土地(广义上指整个生物圈)纳入团体中。事实上美国人也这么做了,我们才能看到一个从工业化的污染中挣脱出来的新美国。但《沙郡年记》中所倡导的生态伦理本就有其民族的局限性,对于差序格局的中国人而言,环保政策似乎需要更灵活的变通。(ps:书中对美国“野地”风景地描摹真的太美了,自驾横穿美国简直就是一生的梦~)
  •     看大雁要比待在家里看电视更重要,寻找一朵白头翁花的权利应该和宪法中规定的言论自由一样,都是不可剥夺的,然而我们只是少数派。
  •     值得注意的篇目:1月、7月、8月、11月、第三部分乡野情趣中几乎所有、环保美学。第一二部分所有优美的文笔我没怎么看出来,有些比喻倒是有趣;第三部分的夹叙夹议是全文最精彩的部分;第四部分太端着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