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政治的历史考察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100096218
作者:[美] 周永明
页数:205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Historicizing Online Politics :Telegraphy, the Internet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hina” 的前半部分。英文原版作为最早探讨互联网与中国政治的专著之一,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成为欧美许多大学中国研究课程的必读书目。本书截取了原版中电报与清末时政的部分,单独成书。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出现对中国民众的政治参与影响巨大,但技术与社会互动的机制极为复杂,当下并不存在一个清晰的学术解释。本书着重考察清末电报(新技术)与时政的互动,乃是绕道历史,为我们理解今天互联网在当下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角色提供一个可信的历史参照。

书籍目录

致谢
导言
第一章 电报、文化和政策制定
第二章 电报、报纸和公众舆论
第三章 电报、政治参与和国家控制
第四章 公电和民族主义动员
第五章 电报力量:文本和历史语境
结论
参考文献

内容概要

周永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人类学系教授。曾任美国华盛顿著名智库威尔逊中心、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历史和政治人类学。主要兴趣集中在民族国家建构、全球化、海外民族志以及探讨道路与社会关系的“路学”研究。除本书外,作者还著有《二十世纪中国的禁毒运动:民族主义,历史与国家建设》,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中国网络政治的历史考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所谓的网络政治,指的是以电报、互联网等新技术为基础的中国政治。作者将电报与互联网相提并论,认为人们对19世纪末的电报与20世纪末的互联网都有巨兽情结(Monster complex),也就是看到新技术有利的一面,也警惕潜在的不利影响。全书主要以10世纪晚期的电报为例说明这种新技术对政治社会的影响。作者并不赞同用公民社会的概念来解释近代中国的政治变迁,但认为确实存在一个逐渐形成的公共领域,其中新技术赋予个人、团体和政府更多的机会表达观点。例如,个人经常在国家危机的时刻发布通电。(14)作者采用了人类学家吉尔兹提出的“意义之网”的概念,采用参与式观察的方式考察电报在清末的引入。1865年外国人连那士Raynalds试图在中国建立电报,却被丁日昌以风水为由阻止了。这使得电报的普及在最初二十年十分缓慢。获准在中国沿海建立电报线的两大公司分别是英国大东电报公司(在上海以南)与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香港以北),但不许登陆而只准在离岸船只上传递信号。后来中日战争中大北电报公司还试图投资福州-厦门电报线,也以失败告终。直到1881年中国电报总局建立,李鸿章推行电报总局私有化和并购外国公司,电报网络才逐渐发展。对电报在中国晚了二十年才开始发展,传统解释是精英阶层的文化优越论和中下阶层的风水迷信论。但作者用经世派和洋务派的存在批驳了中国文化优越论,而且认为风水只是官员用来应对外国公司的托词。真正的问题是“权利”问题:权,在当时是指治权,即对电报的控制;利,是指用途。从清政府对电报的控制来看,经历了三个阶段:1881-1894:清政府主要是利用电报,电报虽然私有化,但传送的信息分成官电与私电,前者往往享受免费;1895-1904:电报被用于政治表达,如1895年的割让台湾、1900年的己亥建储,1900年督办电政大臣盛宣怀的东南互保,都出现了私人或团体利用通电表达异见的情况。上海电报局总办经元善受到清政府的迫害,说明了政府控制的尝试;1905-1911:电报被用于国家政策讨论:如1905年美国排华法案后上海商务总会通电号召抵制美货,1907-08年江浙通电自主修建苏杭甬铁路等。这段时期是清末新政时期,由于各种保皇会、维新会、商会不断出现,结社权已经日益形成,堪称政治参与的黄金时代。全书虽然细节丰富,但大都是中国史中的常识,也许外国学者感兴趣。总体结论也并无新意:社会需求而不是技术决定了电报在中国的扩散。

精彩短评 (总计28条)

  •     史事梳理部分比较浅简,可能因为预期读者是老外。解读“利权”的历史语境似可移植今日。107页的电报管制三层说可比附互联网架构三层论。我觉得,作者对电报-互联网的技术理解略有偏差。
  •     读完了这本书出版了的前半部分。从电报这一百年前新兴的通讯工具对清末时政、对国民政治参与影响的的角度,结合具体个例分析,为看待晚清新闻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
  •     中文版终于出了,赞!
  •     这本书的译本没有后半部分真的就一钱不值了,作者对铁血与强国论坛的民族主义吐槽也是满点啊
  •     读了下一半互联网相关的,理想的公共区域在3次元不存在,在2次元也不大可能。
  •     从电报局的开设、电报文稿与近代报纸内容的关系、电报技术与国家控制、通电与新传媒的诞生等方面探析了电报对晚清时政的影响。后几点基本是以一个人或事为例。问题很抓人,历史事实比较草率。电报新闻和京报的关系、技术与国家掌控力的关系还比较有启发性。与清代历史的背景结合不好,应该是因为作者非清史专业,且中文本被严重阉割的缘故。
  •     此书通过对清末政府使用电报的迟滞、《申报》巨大的社会舆论影响等媒体人类传播学领域的历史事件进行挖掘,从清末的电报文化与当代的互联网文化对比,映衬出科技的发展,完全是由政治所引导的,虽然此书是阉割版,但是作者在自己的博客上贴出了下半部分内容,欢迎阅读: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56114372_0_1.html
  •     大概因为政治原因本书被腰斩,关于当代的网络状况没翻译过来,所以还没读到,不知道基于什么把电报和互联网直接关联起来。BTW,原来作者和高华是好友
  •     有一些很能激发好奇心的思维火花,比如电报和互联网的对比、公电从揭帖和公禀中承袭的“文本力量”,但落实到纸面上却只是二手文献的拼贴。天生就是跨学科的专业最擅长的还是输出选题啊,唉。
  •     感觉也没有写出来什么新东西呢?
  •     后版本不翻译不行的啊……
  •     此书后半部分在作者博客上。作者用详细的清末电报和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知识分子网络写作和军事博客民族主义)案例证明了一个常识:政治决定技术,而非技术决定政治。
  •     想研究近代报刊的效果真是很难,没有资料想法再好也只是空想。
  •     扎实的研究。互联网并不能改变政治环境。
  •     没有英文原著的下半部分意义就少了一半。
  •     说来说去还是大众媒介(报纸)与政治的关系呀,电报也是依附在报纸的形态之上,以“公报”(或“公电”)的形式,才得以实现其政治意图的。不过对于技术与政治的思考却发人深省,是文化而非技术在影响政治,是文化塑造了技术的使用方式。
  •     《电报与清末时政》这一部分的内容还是很有趣味,关于新世纪前后的互联网部分未能刊出。读的时候总会想到章太炎,章好政治,爱发通电,周作人作《谢本师》表示脱离关系,云“先生老矣,来日无多,愿善自爱惜令名。”
  •     非常期待,但只读到前半本,感觉论证不够充分,从有限的事实到判断还需要更慎重一点,英文版找找?
  •     因为没有看到传说中的后半部精彩部分,所以我个人觉得没什么启发。作者的观点浓缩为一句话,不是电报或者是报纸引发了社会变革,电报开拓公共空间能力的实现,归功于当时政治控制放松的历史语境。所以,暗示着什么?技术为政治提供方便,政治并不听命于技术。我的理解是,此处的技术指的是信息通讯技术,媒介技术。所以互联网技术为政治提供方便,但政治不听命于互联网。然后,有个观点,我不知道我理解的正不正确,里面提到西方意识形态合法性优越感和话语霸权是建立在技术的优越上的,这暗示着什么?
  •     被腰斩了......
  •     电报和互联网的跨时空对比,将技术与文化的关联置入历史视野,是最大亮点。
  •     虽是写电报,但是对其作用书写得比较克制,强调政治决定技术,但或许是因为克制,显得论点不够集中与深入。电报与互联网的对比考察挺有借古喻今的意味,只是时过境迁,是否可比也难说。
  •     两个时空里新媒介对政治语境的对比。
  •     可能由于文本不全,有问题意识却缺乏完整而独到的论证。技术并非天生具备压制性,也并非始终蕴藏着解放潜能。任何社会变迁,最终仍要看现实政治的博弈,技术无非多提供一些手段罢了,这也正是“围观改变中国”徒具道德煽动力的根本所在。
  •     一般
  •     可惜只翻譯了前五章
  •     用笨方法研究新问题的一个范例。
  •     只翻译了一半····不过还是很有启发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