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79年03月
ISBN:9787020022335
作者:[俄]列夫·托尔斯泰
页数:477页页

作者简介

长篇小说《复活》(1889~1899)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情节的基础是真实的案件。贵族青年聂赫留道夫诱□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不过,作品的后面部分,渐渐突出了不以暴力抗恶和自我修身的说教。托尔斯泰的力量和弱点,在这里得到最集中最鲜明的表现。

书籍目录

目次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内容概要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等。他也创作了大量童话。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复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3条)

  •     LEO Tolstoy的Bockpecenne,最先由林纾转译,名为心狱。我第一次读它是在2000年,那时人生较为青涩、愤世嫉俗,且有些狂妄自大和自以为是,以一种挑战者的姿态来面对这个世界。当年那本上海译文出版社才10块多钱的小册子已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颠簸,早已不见了踪影。但这些年来在书店看到任何版本的FH时,每每都会在内心中回想起那本小册子,都会想到它的译者,感到一种久远的亲切。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对这本书有一种敬畏的心情,书中所论述的人性观点至今依然影响着我。LEO Tolstoy讲人的天性中都有相互矛盾的两面,一面是人性,另一面是兽性,当人性超过兽性时,这个人便显示出有益于社会的优秀品质,而当人的兽性超过人性时,那便是作为动物而无益于社会了。书中聂赫留朵夫对于玛丝洛娃的心灵历程便极好的呈现出了这个论断。聂赫留朵夫通过痛苦的挣扎,人性战胜了兽性,获得了玛丝洛娃的原谅,由此完成了自我救赎。这种救赎与《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一样令人敬佩。安迪用16年的时间挖了一条通往人性与自由的救赎之路,而聂赫留朵夫则用自己的爱获得了通往新生活的钥匙,对于玛丝洛娃来说,她又何尝不是在思想的斗争中完成了自我救赎?她来自社会最底层,直至死亡依然保持着内心的纯洁和人性,在放弃了对聂赫留朵夫的仇恨后完成了自身的升华。       康德说:“在我的心中有两样东西越思索越觉得神秘,一个是我头顶上的星空,另一个便是我们内心中的道德准则”。不管聂赫留朵夫的忏悔也好,还是玛丝洛娃的放弃也罢,最终也都是完成了自己内心道德准则的复活。这是人性的胜利,也应当是文明的胜利。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养性历来是中国的人文传统。但今天,物欲横渡,金钱至上,贪污腐败,最基本的羞耻之心已荡然无存。有些人正慢慢向动物转变,人类这个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最顶端生物要再向底层循环进化,真的是种悲哀。随处可见的生活陋习、对公共秩序的无视、道德良知的沦丧、个人修养的低劣、精神世界的空缺、充斥在生活中的无数虚假而富有想象力的欺骗。这些都与我们这个有着丰厚文明底蕴的国度极不相衬。       晚清著名学者辜鸿铭曾经对渴求了解中国文明的外国人说“要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华文明,这个人必须深刻、博大、单纯,这是因为中国人和中华文明的三大特征是:深刻、博大、单纯。”而今天我们这些血管里流淌着中华民族血液的中国人又具备多少这样的品质呢?时下的民众对西方文化痴迷其中,百般推崇,对中国传统古典文化不屑一顾。做为有着五千年辉煌历史的文明古国,虽然祖先们留下了数以万计的文物,但薪火传承的文明精神却似乎已在我们的生活中消逝,仅有民众对文化典籍的漠视和残存在记忆中的文化碎片。中国文化一直通过修史的方式进行着传承,这是世界文明的幸运,更是中国人的幸运。反观世界上如古埃及文明、印加文明等其它先进民族文化,只留下残垣断壁令人追抚叹息,现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又带有多少他们祖先所创造的民族文化?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经历了近代史上世界其它民族难以承受的巨大苦难,但中国始终保持了自己的文化传统、维护着领土的基本完整,在晚清至民国这个中国最积贫积弱的时期都没有使新疆、西藏、内蒙等边疆分裂出去,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的凝聚力和中国人精神中“天下观”的巨大贡献之一。       文明就像一轮圆月,惟有与高渺的皎洁相伴,才能辉映出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文明更像是屈原的沧浪之水,使人在浮躁的社会里洗尽铅华,露出人与自然真诚的和谐。       到今天,Bockpecenne仍是我的最爱!
  •     列夫托尔斯泰不愧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让人读罢后有种历经灵魂洗礼的感觉。《复活》一书列夫托尔斯泰在真实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创作,通过涅赫柳多夫的自我赎罪和卡秋莎的宽恕,展现了19世纪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批判了贵族阶层的虚伪、欺诈、奢靡腐败的生活。主人公涅赫柳多夫在一次法庭审判中,他发现杀人嫌疑犯正是年轻时诱奸了姑妈家养女兼婢女而后抛弃了她的卡秋莎。因为错判,已沦为妓女也改名为马斯洛娃的卡秋莎需要放逐服刑四年。涅赫柳多夫因为心灵的谴责而放弃贵族的身份,跟随卡秋莎放逐,帮助她还有她身边的普通阶层的人们,以祈求卡秋莎的宽恕从而获得心灵上的救赎。因此,我很喜欢一段书摘:[有一种极其常见的宿命论点,认为每个人都有一成不变的本性,认为人有善良的,有凶恶的,有聪明的,有愚蠢的,有热情如火的,有冷若冰霜的,等等。其实,人往往不是这样的。 我们说一个人,可以说他善良的时候多余凶恶的时候,聪明的时候多余愚蠢的时候,热情如火的时候多余冷若冰霜的时候,或者正好相反。涅赫柳多夫在再次见到卡秋莎之后,他内心开始自责和反省,最终他觉醒了,他想成为一个善良多于凶恶的人,也因此走上了赎罪的艰辛旅途。愿有越多越多人开始慢慢觉醒……
  •     我看完了这本书的第一反应就是:这老头真有本事,就这么点事儿他居然写了一本书。呵呵。文章的确被一种精神支撑着,那就是主人公最内心深处的人性!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17 3.5
  •     高中迷迷糊糊看完了
  •     地主阶级革命意识的苏醒。政治要都能这么生动地讲解,人们哪会抵触呢?
  •     启示性很强
  •     如果一件事让自己违背内心,那么就不要开始,如果做了一件让自己愧疚、悔恨的事,要去弥补。背负的感觉太难了。
  •     小学唯二喜欢的俄国文学 另一个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都被我翻烂了
  •     粗鄙之人,看完只觉得一个人要想浪浪子回头估计没有这么简单吧…
  •     小学读的,哭的要死,妈妈半信半疑问我看的懂嘛,我点点头,看的懂。
  •     12岁
  •     第一段就这么牛。仅凭第一段,力冈完胜草婴。有些段落有些重复,如副典狱长重复介绍三次了,每次都像初次登场一样。感觉不像战争与和平那么精雕细琢。毒药与脏水,这种类似的批判真过瘾。蜜蜂的比喻又出现多次。最后怎么以宗教收尾了,不过还好娜塔莎没有病死。从出现伤寒的时候就开始担心了。
  •     视角还是宏大的
  •     高中课标 没太看懂 不能原谅
  •     真实,把人性的自私和善良的矛盾描绘的淋漓尽致
  •     列夫托尔斯泰有这样的觉悟,在那个时代是很伟大的。列宁时代才真正开启了土地回归农民,解决了土地的问题。列夫托尔斯泰的男主角自从看了女主角的遭遇后,了解了民情一步一步得到了思想上的觉悟,不再一味沉溺于剥削人,把农民不当人的地主社会,少年时代的他回来了。
  •     美丽的妓女喀秋莎的故事,讲述了她的爱情和人生历程,托尔斯泰的笔法细腻柔滑,描写动人。
  •     经典值得尊重!
  •     剧情忘了……
  •     到达病态的心理剖析
  •     当年初中看的时候确实是看不明白,现在再看这种救赎的文字 确实也别有感悟
  •     初中看过的一本小说,当时还挺有感触的。
  •     对弱者的同情 对统治者的愤恨 对贵族的憎恶 对革命者的敬意 对官办教会的蔑视 呼之欲出
  •     我觉得可以有8.5:)
  •     还可以啦,高中读的时候居然很感动
  •     没怎么看懂,人物内心的独白太多。只喜欢一句话,死者是生者的悲哀。
  •     没有读完,一半。
  •     尽管好几十万人聚居在一小块地方,竭力把土地糟蹋得面目全非,尽管他们肆意把石头砸进地里,不让花草树木生长,尽管他们除尽刚出土的小草,把煤炭和石油烧得烟雾腾腾,尽管他们滥伐树木,驱逐鸟兽,在城市里,春天毕竟还是春天。
  •     三年级的读物,看懂字看不懂内容,记忆是有的,人物也记得,启蒙是玉宝哥
  •     用恶来制恶只能把人变成野兽,唯一的方法是宽恕…书的最后部分变成了宣传福音这点不太能理解…
  •     利他主义与自我完善。
  •     文本内容太丰富,超出了一部小说应该有的想象。尝试想象把故事背景搬到当下的天朝,差不多可以理解托尔斯泰的伟大。
  •     好长啊 还剩一半的故事
  •     若卡秋莎碰到理直气壮的聂赫留朵夫又该如何自处,精神斗争变化很细。宽恕自己吧卡秋莎。
  •     在我狭隘的心里是有很不希望女主重新爱上男主的,仅仅是"复活"就好了。
  •     觉醒
  •     13:不悲不喜的离别,却是哽咽着的难受。我的心随着聂赫留朵夫颤抖,读完真的很压抑。对聂赫留朵夫和玛斯洛娃来说是一场复活,对我来说又何尝不是。
  •     3.5星。整体读下来,感觉就是苍白空洞的内心戏。王安忆老师在《心灵世界》里复述的几个动人的细节在原作里看到时,都大感失望。以为这本书会表达出事物的复杂性和困难,结果不过是多分几类罢了……明明这个主题有那么多细微之处可写。各个方面让我觉得不如陀氏。
  •     在复活的路上,内心的挣扎与痛苦胜过肉体的痛。而女主在复活的路上内心平静很多,这就是因与果吧。多做善事,求得内心平静。
  •     今天算是终于看完了。。女主真的,自从男主出现之后就一路倒霉,托尔斯泰也是够狠,用一大段连贯的叙事集中写女主颠沛流离的不幸遭遇。个人觉得,结局男主的忏悔实在不足以弥补女主的悲剧。
  •     托尔斯泰通过这本小说表达的某些理念,我还是持保留意见。
  •     印象深刻,值得读
  •     连续读完的托翁第三部长篇。体制之错,人性之恶,宗教之光。除了第三点略带遗憾,但无伤大雅。是时候向托翁脱帽致敬了。
  •     我就是没咋看懂...
  •     读完了复活,故事很简单,但是却是很厚重的文学,大家的文字往往是质朴却深刻的。聂赫留朵夫在复活,玛丝洛娃也在复活,但是有些地方还带着一些矇昧,比如对于神学的启示,俄罗斯性格高尚到极致或是卑贱到极致,与背叛一起看,才有所感
  •     喜欢
  •     读完这本书感觉平平,但内容自然是没话说,但在我看来呢,很多当官的以及那些贵族男人似乎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的话他的行为都像是一个人,可能是我读的不精不透,但我总感觉这样的相同反而更妙:他们在一个做着错事而不自知的大熔炉里炼的自己都不是自己了,贪婪奢侈恋权功利自以为是自视清高。
  •     羽生晴树
  •     忏悔
  •     读的最艰难的一本书,水平还不够
  •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一部作品,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是一个上层男爵跟穷苦姑娘的爱情故事,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有些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例如爱情,例如自由,例如信仰,即使穿越了一百多年,作者笔下的细腻的情感跟思想活动都能直击你的内心,里面讲到聂赫留朵夫跟玛丝多娃那爱情产生的刹那的描写,非常生动,在他对着她喊我要娶你的时候,竟要止不住的落泪。 这本书充满了列夫.托尔斯泰本人对世界, 对苦难, 对恶, 对善, 对人, 对上帝的深刻思索. 在最后,竟然讲到了三体,让我颇为吃惊。也是一大惊喜之一。
  •     总记得自己读过,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