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消费、新穷人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0-6
ISBN:9787546329291
作者:[英]齐格蒙特•鲍曼
页数:212页

作者简介

穷人如何成为穷人、被看做穷人,取决于与他们同在的“我们”——既非贫穷也不富有的普通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我们如何赞许或者反对这种生活方式,这些“如何”投射了关于我们自身的现实。
当生产者的社会转变为消费者居多的社会,穷人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事:“成为穷人”曾经的意义来源来自于失业,今天,它的意义主要来自于有缺陷的消费者(flawed consumer)的困境。
鲍曼在本书中回顾了工作伦理的起源,现代社会的转变,福利状况的影响和穷人被社会化生产以及文化界定的新路径,并提及穷人与贫穷可能的未来。他勾勒出在当代穷人的故事里被忽视、过度解读和被隐藏的部分,并试图回答:贫穷能够用普遍公认的方法来对抗和征服吗?

书籍目录

译者导言:现代政治秩序解构的伦理危机第一版导言第一部分第一章 工作的意义:创制工作伦理第二章 从工作伦理到消费美学第二部分第三章 福利国家的兴衰第四章 工作伦理与新穷人阶级第五章 全球化世界的工作与冗余第三部分第六章 新穷人的希望译名对照表

编辑推荐

《工作、消费、新穷人》是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

内容概要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1925— )  当代西方有关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研究领域中最著名的社会学家之一。英国利兹大学和波兰华沙大学社会学教授。他在研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时所提出的许多精辟论述都已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人们学术讨论的焦点以及理解当前正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全球性社会变迁的重要灵感来源。
著作有:《作为实践的文化》,《立法者与阐释者》,《自由》,《现代性与大屠杀》,《通过社会学去思考》,《现代性与矛盾性》,《后现代性的通告》,《后现代伦理学》,《生活在碎片中:论后现代道德》,《后现代性及其缺憾》,《全球化:人类的后果》,《寻找政治》,《流动的现代性》,《共同体》,《个体化社会》,《被围困的社会》,《废弃的生命》,《作为实践的文化》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他们遭受了以往的穷人所遭受的一样苦难,不同的是,他们不能或者没有试图把苦难变为公共的共同关怀。  ——齐格蒙特·鲍曼

章节摘录

第一章工作的意义:创制工作伦理工作伦理是什么?简言之,工作伦理是一项戒律,其附带两项坦言不讳的前提,和两个心照不宣的预设。第一项前提是:人类为了获得生存与快乐所必需的事物,必须去做那些被他人认为有价值并值得为此支付报酬的事情;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凡事都是要交换的,“以牙还牙”;为了获取,你必须先给予。第二项前提是:满足于一个人所获得的事物且安于拥有较少而不是更多的东西,这是错误的,像是道德上的闹剧,并且愚蠢至极;一旦已经获得的看似令人满意,就停止发展自我,停止继续奋斗,这是毫无价值和不合理的做法;除非是为了汲取力量做更多的工作,否则休息就是有失尊严的事情。换句话说,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一项高贵并且能够令人高贵的活动。戒律的内容如下:即使你看不到工作所能带来的那些你确实没有,或者你认为不需要的东西,你也应该继续工作。工作就是好事,而不工作,是种罪恶。

图书封面


 工作、消费、新穷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原文地址: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52/journal_park399.htm清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版权所有转自台湾《文化研究月报》(台湾译作“工作、消费与新贫”,此文中未作改动)零、前言我家的旧书房至今仍放着一个塑料收纳箱子,上面贴着一张纸,用彩色笔涂写着「百宝箱」三个大字,还画出了一道道向外辐射的光芒。大概是十岁的字迹。我仍然记得那天母亲带着那口大箱子回来,要我把「自己的东西」都收进去。现在想来多半是为了看不惯我那个永远看不到地板、人必须在书和玩具上踩过去才能进入的房间。说实在话一口箱子装不了那么多杂物,何况我连衣服都丢在地上。于是,我把一个十岁儿童所拥有的身外物择其要者排列进了那个箱子,并且沾沾自喜地看自己挑出来的宝贝。里面有忘了在哪里的陶笛、野柳的贝壳乌龟(少了一只眼睛)、太鲁阁路边卖的大理石球和各种玩具。可能还有一只天蓝色的乳牛娃娃。我一边收着,一边沾沾自喜。那个下午,我好像多出了一个身份的证明,我拥有那口箱子像是旧约时代的以色列人拥有牛羊骆驼。收到最后,我从作业簿里撕下一张白纸,上面写上「百宝箱」三个大字。年岁渐长,有次在博物馆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中产阶级肖像画,一旁的解说员指着肖像画上的静物说,当时人会在肖像画里面安置书还彰显自己的学识、画面里的桌上可能放钱表达自己的财富等等。画面中除了主人公之外,往往还会加上各式各样的对象,来表达主人公的个人特质。于是我才知道并不只有十岁的我会使这一招。年岁又渐长,青春期的我开始买球鞋,高中的我开始自己挑衣服、大学时的我准备存钱买台够屌的脚踏车好在椰林大道上放手骑、开始在公馆的路边挑捡项链和手炼。有段时间极度迷恋细致简约,后来又希望自己阳刚一点,开始四下搜寻上面有金属扣子的皮环。那时读朱天文写的《世纪末的华丽》,于是益发的理直气壮。然而,在这个人人以消费满足自身爱欲、以充斥周身的物来反射自己存有的消费社会之中,诸多的物是在怎要的历史条件之下、以怎样的方式结构起来的?而这些物品的配置,又怎样反过来影响个人与其社会生活?而在这样的过程之中,物又展示了何种意义?一、「消费者社会」的诞生,及其与「生产者社会」的区别我们现在身处消费者社会。这个论句乍看之下十分符合直觉,但仍须在清晰的表述之下方能显示出其说服力,及消费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消费者社会」并不只意味着消费行为存在,或这个社会中的人都在消费。若是消费社会的意涵仅限于此,我们所定义的消费社会将会长达(至少)数百年,并失去观照当代社会的效力。Zygmunt Bauman在《工作、消费与新贫》之中,界定了「消费者社会」的意涵:我们的社会是个「消费者社会」,其意义就如我们前人的社会是个「生产者社会」一样深刻而根本,纵使有人类以来就有生产,而且会继续生产直到人类灭绝。称呼旧型的现代社会为「生产者社会」,理由在于该社会的成员主要是担任生产者;该社会塑造其成员的方式,受到扮演这种角色的需要所左右,而社会要求其成员所遵守的规范,则是扮演该角色的能力和意愿。在当前这种晚期现代、第二现代,或是后现代阶段里,社会主要是需要其成员具有扮演消费者的能力。当今社会塑造其成员的方式,最主要乃是由扮演消费者角色的需求所主宰,而我们社会所标举的规范,乃是成员必须有能力及意愿来扮演消费者1。在Bauman的理解之中,「消费社会」不只意味着消费行为的出现、或是其次数、频率或涵盖的范围。它不只意味着消费活动频繁地出现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也不只是用来描述商品化的范围日渐广大,而是更深刻地指出了在现代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社会规范的内容,如何地由工作伦理转向消费伦理;一个人的社会认同如何地曾经以其生产力与工作的勤奋建构,而今又以其消费能力(无论是能以购买的经济能力或是能以鉴别、使用商品的品味)为代表。资本主义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这一点应可为众多论者所接受。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脉络下,Bauman将现代社会发展至今的历史分成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可称为「生产者社会」,在这个阶段之中,人是在新时代工作伦理的教化之下理解自己,自我认知为一个必须出卖劳动力换取日常生活所需的存有。这是为了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之中,创造一批「必须」且「愿意」出卖自己劳动力的工人,以供资本吸吮,创造利润。在这个时期之中,工匠精神(前工业时期的工作伦理)已被资本主义生产体制破坏,因此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如弥尔(John Stuart Mill)或边沁(Jemery Bentham)致力于提倡新的工作伦理。Bauman直言,这一套「伦理」的内容是一项戒律,戒律的内容是:即使你不知道工作能够带来什么你尚未拥有的东西,或是你不需要的东西,你也应该继续工作。工作乃是良善,不工作乃是邪恶。而这条戒律又是建立在以下的前提下:首先,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第二,满足自己已经拥有的事物,因而安于拥有较少而非更多乃是错误的。此外,社会上的两个心照不宣的条件,则容许了这个戒律对人的驱策。首先,劳动力是可以贩卖的;其次,唯有可换取工资的劳动才具有工作伦理所称扬的价值2。然而,资本主义生产体制解放出了庞大的生产力,终究必须经由产品被消费的形式获得兑现;在工业组织生产中创造的巨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附着在商品中,在马克斯所谓[G—W—G]过程的第二阶段中转换成货币,亦即可积累的资本。于是,在工作伦理驯化出顺服的工人之后,资本主义转而需要的是数量庞大、无节制的消费者。于是,Bauman观察到,在次一阶段的现代社会之中,主导个人社会生活的支配性概念已经由工作伦理转向消费美学。工作伦理将每个人变成同样形象的螺丝钉,其最重要的例证便是全景敞视机构之中完全的监视,及被随而来的规格化的身体与动作;然而,正好与之相反的是,消费美学诉求的是永远求新求变(不然哪有下一次的消费!)的内在驱力,及永不止息的欲望。故事开始于前工业时期个人镶嵌在社会连带中的自我认同,随着工业社会的来临而崩解——这个认同的缺口在现代社会的前期曾由工作来满足。然而,到了后来,稳定、耐久而连续、具有逻辑一致性、并且结构紧密的工作生涯也消失了。变化多端的劳动力市场使得个人的生命史也波涛汹涌,一早决定好、一生信奉的认同在这样的生命历程之中变得不合时宜。新的认同结构应该是一个开放的选项,可以随着人生际遇的变化而随时抽换调整。于是,指向快速更易的消费美学,取代了工作伦理,支配着当代人的认同模式。个人的自我认同不再如同前一个阶段的社会中,固着在自己孜孜矻矻的工作上,不再展现在固定、规律的劳动之中,相反地,自我认同在消费中展现。文化风尚爆炸般进入公众的浮华世界,但也会比赢得公众注意的速度,更快沦为过时,变得滑稽而老气。因此,最好让每个当下的认同,都成为暂时性的,只能轻轻拥抱,以确保双臂一旦再度敞开,拥抱新的、更灿烂的,或只是尚未尝试过的替代品时,旧有的能够滑落。或许,比较合适的说法是自我认同是多重的:大部分人的生命旅程很可能布满了抛弃和失落的认同。在这种形式的认同下,个人以一种瞬息多变的美学姿态,经由消费理解、评价自己。Bauman进一步说明,「美学」意味着对崇高(sublime)经验的奖赏3。经验是稍纵即逝的,因此,尽其所能地捕捉每一个经验的机会,尝试各种不同的可能性,成为了消费美学的主旨。于是,在这样的内在驱力之下,消费者迎向一个又一个消费的机会。在《工作、消费与新贫》之中,Bauman对「消费者社会」的界说可以说是丰富而立体的。在这个社会里,消费不只是作为一种显著的行为或现象——一方面,消费是个人追求自我认同的途径;另一方面,它是组织起社会规范的核心概念。「消费者社会」并不只意味着消费行为的普遍,更意味着其必然性及永无止境的性质。二、人与物的复杂关系:人与物、系列、风格与品味1.理论视野消费社会的诞生,致使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物包围的世界里面。然而,在《工作、消费与新贫》之中,Bauman并没有进一步地论证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建立的、亦没有说明这些被消费的商品是如何地被组织起来,构成了人的生存环境。Bauman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脉络下,厘清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环节,并且分析了物在人的周遭大量出现的历史社会条件;然而,对于在此历史、社会条件下人与物如何被紧密地组织在一起,及其意义为何,Bauman却没有作进一步的处理——在《工作、消费与新贫》的后半,他的笔锋转向在消费社会之中的新保守主义与福利国家之战,论证了在以消费美学做为个人认同的基础后,「选择的自由」如何地变成了新保守主义者犀利的修辞工具,因此损害了福利国家提供个人基本生存保障的权限。然而,有更多当代的理论家们,并没有对「消费社会」及其中「人与物的关系」等问题松手。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处理了以下几个当代社会中重要的课题:第一、人与物的关系;第二、物品如何被组织成系列;第三、物的系列如何展现风格,风格对人又具有何种意义。这些理论作者来自不同的国家,也拥有不同的理论背景,但都对现代社会中物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批判性的分析。他们是:Mihaly Csikszentmihalyi与Eugene Rochberg-Halton、Jean Baudrillard、Alfred Gell及Pierre Bourdieu。Mihaly Csikszentmihalyi与Eugene Rochberg-Halton的The Meaning of Things结合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及社会学式的分析工具,处理了当代社会中人们如何看待自己周身的物品,而对周遭的物品又如何表征了其自身。Jean Baudrillard的《物体系》,则是力图拆解出当代社会之中物的体系所具有的意义。为了考察物在当代社会的意义,Baudrillard对其存在做出以下的区分:物的客观本义(denotation)系统和引申意义(connotation)系统,为物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层次。前者意味着技术性、物质结构的特征及伴随而来的实用意义,后者则意味着物被人的心理能量投注的可能,以及被商品化、个人化及进入文化体系的可能。沿着这两层不同的意义结构,Baudrillard对当代社会中物所表征的意义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检视和反省,以试图为当代社会描绘出一个经由物反射的画像。与前述的作者不同,Alfred Gell从另一个不同的起点出发,却对我们理解当代社会中物、艺术品与风格的方式提出了有利的建议。作为一位实证论人类学者,他的首要使命在于「建立一个关于艺术的人类学分析」。在此前提之下,Art and Agency处理了艺术品的社会关系,建立起人类学式地分析艺术品的基本模型。进一步地,他在现象学的基础上对当代的艺术史提出了建议,最终建构了一个理解艺术品、物的系列及风格为何物的参照框架。而Pierre Bourdieu,则以其最著名的作品Distinction,对人与物的关系、物品的消费及其系列、风格与品味提出了全面观照的宏伟社会学批判。他在马克斯主义阶级分析的传统下,经过方法论的反思,重新诠释了阶级的意义,从人与物的关系描绘出了当代社会作为一个阶级社会的意义。他提出了habitus的概念,呈显出众多的物如何为人所选择,进而又包围在人的周遭,形塑、规范了个人选择的可能性,使得阶级被复制。由此,可以建立一个理解人周遭的物及其作用、意义的理论。2.人与物的关系及其意义人为什么那么迷恋物?为什么要不但地消费、让更多的物充斥在自己的周身?对于这个问题,Bauman不仅提出了他的答案,更把这个答案跟整个时代中特殊的社会规范、个人认同的结构关连起来,呈显出「不断地消费」在当代社会中对社会与个人具有怎样的意义。然而,对于人和物之间更深刻的关连,Mihaly Csikszentmihalyi与Eugene Rochberg-Halton的The Meaning of Things作出了更分析性的处理。作为讨论的起点,作者在本书的伊始界定了贯串全书的两个主要的讨论课题──人与物。基于一个有别于笛卡儿传统的观点,他将人理解为一个心智活动的模式。更精确地说,人的自觉(self-awareness)不是在(笛卡儿式的)意会外在事物的过程中呈显的,而是在投注心智能量的过程中获得确立──在这个辩难之中,两种不同的人观开始浮现:笛卡儿将人视为理解、构筑外在世界的起点,而作者的观照角度则将人视为由其投注心理能量的目标/对象所表现。Csikszentmihalyi与Eugene Rochberg-Halton强调,人为了自身的确立与满足,必须将其心理能量投注到某个对象或活动上。而这个对象对他便具有特殊的意义,作为一种能指而指向某个特殊的意义、概念或对自我的理解。物作为一种能指,意味着在某人的眼中,无论在何时,在何人身上出现,它都能够唤起近似的意义。换言之,它是意义的载体。我所用的物品都具有其负载的信息,能够指向我这个人的自我。更进一步讲,它们成为了我的一部份,被刻上了属于我的痕迹:对别人而言,我所穿戴的物品、屋子的摆设、听的音乐表明了我的属性;对我自己而言,这些物品上成为了构成我这个人的许多情感、记忆的代表物。我跟这些物品已经不可分割,一旦分割则我的存在与自我感觉将不再完整。这种心理学式的分析基础其实指陈了一个跟Bauman的结论类似的说法:人的自我认同是建立在身边的物上面。只是,Bauman强调的是消费过程中的美学经验,而Csikszentmihalyi与Eugene Rochberg-Halton的论证则强调心理上对物的投注与依赖。在Baudrillard的脉络中,物则可藉以窥探当代的社会型态、文化状态、意义系统。在《物体系》的A、B两部分,Baudrillard设立了一组二分的框架,来考察物的引申意义。这两种考察的角度,分别是「功能性系统或客观论述」以及「非功能性系统及主观论述」。在前者之下,又从「摆设」及「气氛」两个面向处理这些物的引申意义的系统,在后者之下,则分为「古物」及「收藏」。例如,在摆设方面,他考察了传统布尔乔亚式的居住环境摆设,其个别组件之间自有法度的关系、(在餐厅中)以大餐橱及(在卧室里)大床为中心、其它家具环布散置的结构,表现了父权体制;而在当代,住宅内的各种组件则被化约为其功能、其座落方式指向效率、简约与机能性。而在气氛方面,他则指出颜色与材质在当代被整合进一个意义系统里面有梯度的元素。颜色的使用是否适当,在于其色调(而非色彩本身)的和谐,而非经由颜色所表征的个性。3.物的系列与风格厘清个别的物与人的关系之后,进一步的问题将是,诸多围绕在个人周遭的物,其相互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每次的消费是零散的个别行为,抑或是有意或无意造成的收藏序列?如果是后者,这些物是依循哪些逻辑被组织起来的?被组织起来之后,其风格又是如何产生、如何被选择?Baudrillard考察了「收藏」作为一个普遍行为,在个人生命历程中的发展史:它是儿童时期统治外在世界最初步的模式:摆设、分类、操弄。收藏时期的活跃期,似乎处于七到十二岁之间,前青春期和青春期之间的潜伏时期。青春发动期时,对收藏的爱好倾向于消退,虽然有时候会再接着出现。在此之后呢,通常是年逾不惑,人才会重拾这份激情。总之,我们可以到处看到,它和性欲他展状况间的关系4。Baudrillard所处理的收藏,看似无法解释青春期乃是壮年期个人对衣服、首饰或其它物品的消费;然而,他前面这段话所针对的收藏,乃是脱离实用意义及使用的脉络、只作为收藏品而存在的收藏品。若考虑实用性质的消费,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在青春发动期之后,物的系列仍然充斥在人的周遭;所变者乃是,它们不再是性冲动的代替品,而是各种与性欲、求偶相关的对象。如衣服、首饰甚至汽车。他们或指向作为一个美丽性对象的自己、或指向自身能力的证明。由此,延续着Baudrillard的脉络,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在青春发动期之后,随着性能力的成熟,意味着使物脱离实用脉络的收藏行为,被直接或间接指向性目的的实用消费所取代。而另一方面,Baudrillard所谈的「模范」则可以被用来理解一般消费品,尤其是衣饰或家具的风格。一个系列往往指向一个模范,除了这个模范之外,系列中的其它元素都是对此模范的模仿。由模范到系列,在技术品质和感官品质上都呈现逐渐减少的状态。而这些在材质、技术、感官特质上份量不等的递减,则标示了模范和系列间的差异。Alfred Gell则以现象学的角度来理解艺术品的系列性及风格。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一个画家的作品集作为一个现象,个人所能对之观察到的每件个别作品,其实只是基于时间、空间或观察者个人的因素,以某个特殊的角度意向着这整个系列。而系列的本质,则是在这时间和空间的轴线之间,存在于个人意向性之外的分布的物(a distributed object)。基于这样的观点,Gell考察了物的系列,并对系列与风格的关系做出了说明。他以一系列土著艺术中的纹饰作为说明,提出了「最小差异原则」——形式与形式间有差异,但相近似的两形式间只有最小的改变——,认为风格其实是「形式间的关系(relations between relations of forms)」。在这个关系之下,系列中的物之间,遵循着最小差异原则而些微地改变其形式。风格对艺术品的限制,就是对同一主题在形式上变化的可能性的限制。由于在形式与形式间存在着被规范的差异,系列方才可以表现为一种连续性的风格。在这里,与Baudrillard所见不同的是,Gell认为系列中的差异是构成风格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同一风格下品质退化的结果。而到了Bourdieu的手中,「物的系列」这个概念获得了更完整的发展。他提出的habitus,除了具体化的物以外,亦包括各种抽象的艺术喜好、休闲活动;而单以具体的物而言,也含括了比前述作者手中更广大的范围。简言之,habitus是一种类似生态圈的概念,涵括着一个人生活之中各种的物品与实践。从他的食物、衣着、喜爱的戏剧种类、喜爱的画家到偏好的休闲活动,凡此种种共同组成了孕育这个个人的生态圈。一个人所处的habitus是被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其中包括他的家庭背景、他承袭或获取的经济资本及文化资本、他的工作内容等等。这个结构在一开始似乎是被给定的,然而,个人会在这个结构之中形塑自己的品味,而品味又会影响他接下来的消费行为或休闲活动。于是,两种力量始终在同时运作着:一方面,被组织起来的物影响个人的品味和偏好,这是外在habitus的内化;另一方面,个人的品味和偏好又会影响他接下来对物或实践的选择,这是内在habitus的外化。Bourdieu将这样的结构称为Structuring structured structure,意味着它一方面是被结构的,一方面却又是在结构中/能够使人被结构的。在左派健将Bourdieu的理论体系中,这样的结构是阶级分化的基础及区辨阶级的判准。他反对以简单的「生产工具的持有」作为界定阶级的标准,而这是因为他不接受简化的经济决定论,而认为主宰人的社会活动的力量,可以来自于经济的、社会的或象征性的多重变因。因此,一个人的工作、他的吃穿用度、他的品味及其它环绕在他生活世界周遭的一切,才是他的阶级。4.从风格到品味的社会批判由此出发,Bourdieu开展了他在Distinction之中最重要的任务——如同本书的副标题所言,品味的社会批判。habitus不只是阶级划分的基础及判准,同时,它也是阶级分化及自我复制的重要机制。上层阶级透过自身表现于habitus之中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优势,垄断了文化上的正当性地位;透过经济资本及文化资本的代间移转,上层阶级使自己的下一代身处于更近正当领域(legitimate area)的habitus之中,使他们的下一代「自然而然」地获得了更具社会地位的品味。「品味」在这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法国的博物馆准备使用导览系统时,遭到了上层阶级的反对。他们认为,欣赏艺术品应该是由自然地、发自内心地欣赏,而非接受一套系统化、后天的训练。然而,Bourdieu却指出,资产阶级的小孩之所以能够欣赏博物馆中的艺术品,并不是他们「自然而发自内心地」具有欣赏的能力,而是因为他们拥有从小的训练与熏陶,家中的书、图录甚至艺术品,是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不可分离地存在于他们的habitus之中。他直言:促成文化,使文化变成天性,一种培养出来的天性,具有一切「天赋」与「恩赐」的样态,却又是学习得来的——将促成这一切的社会条件悬置不论,这是「天纵英明」意识型态的先决条件,使他可以在中产阶级社会统治(sociodicy)中,赋予文化,特别是「爱好艺术」的行为,全然重要的地位5。在「天赋」或「恩赐」表象的背后,品味,亦即艺术鉴赏的能力其实是经过培养、训练而得来的。他们之所以看起来如同「天赋」或「恩赐」,是因为这些能力是靠长期的熟练、浸淫而获致的embodied knowladge。它之所以「学不来」,不是因为它「是天生的」,而是因为它的习得必须以一整个habitus为基础、历经长时间来获得。没有这些基础的工人阶级子女,如果不被教导如何理解这些艺术作品,那么社会上的象征资本(如艺术品)就会继续被少数人把持:艺术品会被认为是一种象征性资产(而不是经济性资产——虽然它也可能成为后者),是只有对一个有办法去占取它(或者换句话说,有能力去阐明它)的人而言才是如此。6经由象征性资本的垄断,上层阶级得以确保自身的地位、并使现有的阶级不断自我复制下去。对此,Bourdieu采取的策略是大声疾呼。他说:如果「天纵英明」的意识型态不视为一外表看起来无懈可击的方式,用来合理化继承人承接文化遗产的权利,而且不会与形式上的民主理念相冲突的话;如果在一个声称「民主地」给予所有人过去贵族时代遗物的社会中,该意识型态没有致力于确立中产阶级将艺术宝藏据为己有的权利、在象征作法上(也就是唯一合法的方式上)将之占取的权利,认定是天性所致的话——那么这个意识型态就不会那么牢固7。三、结语K. Polanyi说,理解自己所受到的限制,就是自由的开端。我们生活在物大量出现的社会里,若是人役于物,将会掉进Bourdieu所不愿见到的阶级牢笼之中,失去反抗的能力;但若没有这些东西,自我的认同将会没有依附之处。从Bauman对消费者社会的分析起,物与人就不断地上演着一种紧张的关系:接受以物做为自我认同的依据固然危险,但若是没有,我们也无法在当代社会之中立足。一凭着社会连带和工匠精神形塑自我认同的时代,如Bauman所言,已经过去了。在当代,人们能够作的,恐怕只有接受这就是一个消费社会,但始终警觉。于是才有反抗的可能。注释:1. 齐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王世宏译,2002,《工作、消费与新贫》,台北,巨流,p36。【回本文】2. Ibid,.pp1-2。【回本文】3. Ibid.,p44。【回本文】4. Jean Baudrillard,林志明译,2001,《物体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p101。【回本文】5. Pierre Bourdieu, “outline of a Theory of Art Perception,”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1968) 2 (4) ; excerpted from pp589-612.中文版为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编、吴潜诚编校,1997,《文化与社会》,台北,立绪。中文本页码为pp268-269。【回本文】6. 同前,pp260-261。【回本文】7. 同前,pp272-273。【回本文】
  •     大约在年初的时候,《第一财经周刊》曾经做过一次“我是穷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公司人都认为自己是穷人,不但没钱,同时也极度缺乏安全感,理所当然,我们把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作为一个判断标准,这也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穷人的定义。  但现在,你有必要了解一个新的穷富判断标准。根据这个标准,在如今这个消费社会里,穷人不再单单指失业、没钱、缺乏各种保障的人,那些不爱消费,或者说一旦生活需求满足就终止消费行为的人,成了消费时代的新穷人。  这个概念来自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的新书《工作、消费、新穷人》,或者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源于消费时代的新视角。鲍曼认为,在消费社会里,正常的生活是消费者的生活,人们为了满足感官和某些体验而沉迷于消费。而消费社会的穷人就是那些无法达到上述所谓“正常生活”的人,也就是作为传统消费者的穷人。因为穷人去购买商品,不是因为商品处于热销中或者宣传深入,而仅仅是因为商品本身就是他们维持基本生活的急需用品。一旦满足自己需求,消费行为便会终止。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以花钱为行为特征的社会,不爱花钱的人就是一种新穷人。当然,首先的前提是你得有钱来花。可是接下去呢,一定也有很多明明有钱但就是不爱花的人,现在他们在这个消费社会里也得算作新穷人。  事情一下子就变得好玩了。原来只要我们还不至于穷困潦倒—公司人当然都不在此列—只要我们愿意花钱,积极消费,我们就不是新时代的穷人。这真是一个宽容的好时代啊。我们花了钱,不但能换来许多物质享受,还能同时使自己远离令人沮丧的穷人阵营。而那些消费习惯保守的原本的有钱人呢,很抱歉,在这个消费社会里,占有很多生产资料还不如消费很多生产资料来得时髦呢。  所以说到底,这又变成了一个消费观和生活方式的问题。  消不消费得起是一回事,情不情愿消费是另一回事。我们为消费花费了多少脑细胞,又是感性消费,又是理性消费,又是感性结合理性消费,像有些身不由己的消费主义者,遇到按照鲍曼定义里的新穷人,还要忍不住羡慕一下:请问,你是怎样忍住不花钱的?作为新穷人的一方,多半只回赠一个白眼吧。  当然,你的消费习惯不应该由英国的鲍曼来说了算,但无论如何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我们可以列出数种爱消费和不爱消费的理由,可真正的尺度把握还是得看你自己。这就跟没有多少钱也可以觉得自己很富有一样,拼命消费到最后也可能只感到空虚。一切都是身外事,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真的感到快乐。我是新穷人我宅故我穷一宅万事休,更何况消费?一旦变成宅人,消费这种事情就成了外面那个世界的风景,宅人根本不care。当然生活必须品总得有,只要吃喝拉撒能搞定,那些所谓锦上添花的消费,真的能添花吗?宅人觉得物质都是浮云,消费就是浪费,宅才是真谛。不消费强迫症就像爱花钱的人未必真的需要花那么多钱一样,不爱消费的人,可能连有些必要的消费也给扼杀掉。整日心中默念“不买不会死”,最爱做的事就是跟自己的各种欲望斗争,用念头克制念头,常常在柜台外面徘徊良久,而最终艰难地选择离去。反正消费也不能满足跟强迫症不一样,这是属于对自我有清醒认识的新穷人。在花钱和不花钱这件事情上,他们绝不刻意为之。但真的,就算花了钱买这买那,有了各种娱乐,但其实还是不能感到满足,何苦消费?所以他们很“痛苦”地“清醒”着。这类人并不少见,就是我们常说的“很难搞”的那些人。环保主义在环保主义者倡导的绿色生活里,节制和谨慎是两个必须的关键词。他们觉得个人生活应以各种不浪费为前提。试想在一次不必要的消费里,其上下游的各种环节会浪费多少自然和社会资源!消费的只是幻象比如死命想买车的时候,觉得有了车之后出行方便,生活可以变得很惬意,可以随时兜风,可以一个人在车上抽烟,双休日可以自己洗车,旁边还有一条大狗。可真正买了台车回来,发现除了要保养,要找地方停车之外,开车上下班也很累,且以前幻想的惬意生活都没实现。所以,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是凭着想象力在消费,消费的是我们幻想中的美好生活,享受的是得到那一瞬间的快感,但实际上,我们的想象力是不需要付费的。很多消费都是多此一举那些把跑步机买回家的人,究竟在想什么,难道不是直接在自然空气里跑步更健康吗?这又有多难实现呢……在新穷人看来,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有许多消费其实都是多此一举。做个实在人有那么难吗?消费会让自己更累为了满足各种消费,你可能不得不陷入各种各样的资金储备计划里。比如为买台车做了两份兼职,为了长假出游加班半年……累不累啊,这时候的消费很可能已经变成一种负担了。存钱很有成就感虽说钱应该是挣回来的,而不是存出来的。但不管开了多大的源,不节流也是白搭。再说,看着自己账户里的数字越来越大,从中获得的成就感也是不可小视的。虽然有些人要花钱才高兴,可也有很多人的高兴更简单,看着钱就行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嘛。无欲则刚不是矫情,不是没能力,也不是反物质,但还真就没那么多花钱的欲望,面对再好再煽情的商品广告也无动于衷。总之一句话,我不爱花钱。钱应该花在刀刃上所以呢……可是要准备好那么多“刀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各种远忧近虑的包围下,我们必须审慎对待任何一次消费。谁知道下一次是不是更需要花钱。我们必须时刻准备着,钱包也得时刻准备着。能不花的就先不花。不做新穷人消费也是种责任别小看我们为买名牌包付出的几千大洋,爽的不光是买包的人,奢侈品产业上游下游多少从业人员都能受益于此。而千千万万个你我的消费,联合起来,就能繁荣市场,创造就业机会,拉升GDP……真的,好处多多。作为社会一员,你总得有点儿责任感吧!不差钱既然是真有钱,反正是真有钱,那就想花就花呗。创造了财富,当然就得享受。不过一个普遍现象是,很多有钱人,并没有花钱的时间和机会。至于说富二代嘛,投胎也是技术活。为了更和谐周围的朋友圈,同事圈,同学圈,充满了爱花钱的人。不知不觉,自己也变成其中一份子。一开始是为了融入这个氛围,使自己不至于不合群,久而久之也习惯成自然。人哪有那么多自我要坚持?生活总得有点儿追求那么又有几种追求是不需要消费就能实现的呢?的确,你买一台单反相机回来,未见得天天都会拍。但你若是不买,就拍都没得拍。再说了,我又不是职业摄影师,我没必要见天拍照,物尽其用才不是这么理解的。我消费了相机,收获了拍的乐趣和欣赏照片的喜悦,还记录了生活,那些不爱消费的人都只是在活着。我花钱我高兴花钱消费也是发泄的渠道之一种。人总得给自己找几个出口,好多情绪不是独坐到天明就可以摆平的。生活压力那么大,一直节制,一直给自己敲警钟多累啊。所谓随心所欲,我爱花钱,我身心健康。有消费才有动力就像虚荣使人进步一样,消费也能使人进步。因为你总得让自己更优秀,更勤奋,才能获得更大的产出以支撑你的消费吧。这时候,消费欲就成为你的驱动力。当然,必须保证这是在一个良性循环的范围内,否则后患无穷。天生购物狂几乎八成以上的女性都不能幸免的绝症,就是消费强迫症。最常见的症状是,完全不去想花钱买来的东西有何用途,甚至买完就转头忘记也有可能。所有的高潮都产生在付钱环节,掏出钞票或是在账单上签字那一刻。所以那种愉悦感其实才是他们的购买目标。获得某种安全感安全感很主观没错,但你也很难否认心情沮丧的时刻,一块巧克力蛋糕可能带给你的安慰。物质的功能就在于此。虽然钱是被花掉了,但在那时那刻,你在消费的同时会觉得自己很有存在感。钱就是用来花的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可为什么好多人都参不透呢?就像股票,没套现就永远别说那是你的资产。钱也一样,如果不花掉,不换来各种各样让生活美好的东西,钱的意义在哪里?我们要它来作甚?电话号码吗?所以就算你有很多钱,也不过就是有一个很长的电话号码而已。花掉就是赚到哪怕你就只往回看个三五年,也会发现物价上涨的速度远远高于你的工资增长速度。房价翻了两倍有吧?你的工资究竟涨过吗?就连在便利店买盒牛奶,也要比往常多付出好几块。通胀这么厉害,把钱留着等贬值么……想开点儿,花掉就是赚到!TOP 10你有没有成为新穷人的潜质01 葛朗台这还用解释吗?他们都这样好几个世纪了吧。02 金牛座具有先天的新穷人基因。这个星座的属性决定了他们在省、悭或是从实际出发、着眼现实方面具有强大优势。03 IT男绝不是职业歧视,可IT男的确成了一种现象。尽管只是从事同一种职业,但他们在服饰、爱好、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上有着惊人地类似。同时,他们消费的频率极低。一则可能是没时间,二则是在程序世界里沉浸久了,对真实的花花世界大概有点儿漠然。04 宅人他们的生活目标就是尽一切可能宅在家里,至于消费,那根本不是他们人生议程里的事儿。05 乐活族他们崇尚自然和环保,反对过分物质,自然也不主张过分消费。当然,标准得他们自己说了算。06 现金帝那些爱用现金,不爱刷信用卡的人,多半具有相当保守的消费习惯,他们觉得跟银行借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其实呢,通胀这么厉害,不跟银行借钱也挺可惜的。07 恋旧的人这种习惯本身无可厚非,但如果一个人太恋旧了,什么东西都不愿意推陈出新,那Ta的生活里哪里还有多少消费的空间?08 知足常乐的人说起来也是传统美德啊,就事论事地说,知足常乐再引申一下,就是“这样也挺好的”,什么都挺好的。09 计划控所谓冲动性消费就是没有什么计划,高兴就买下。反之,那些爱计划的人,干什么事儿都有计划,购物也一样。许多临时机动的消费就可以因此被“扼杀于襁褓中”。10 完美主义者觉得这种产品不够好,那种服务不够人性化,结果就是啥也没消费。
  •     这本书更多是站在有社会福利的欧美社会来说的。作者对于穷人的定义,是没有办法去利用自己剩余价值的人。 底层穷人,居无定所,在大街上吸毒酗酒的,乞丐。一般穷人,辍学的,年级轻轻不去工作在家吃穿不够的人。现在的社会不同于一百年前的非机器社会,那个社会,听音乐需要人演奏,出门要找个马夫,衣服坏了要裁缝,家里脏了要找女佣。现代是半机器社会,这个社会,听音乐打开电脑,出门开车,衣服坏了买新的,家里可以交给扫地机器人。这说明什么,这说明100年前的社会是缺乏劳力,而现在的社会是越来越不缺乏劳力。作者拿了好多公司做比较,如果一个公司大裁员,股票价格立刻涨。因为裁员可能意味更有效率。一批人是被这个社会过剩掉的,因为机器化,自动化,全球化,可能需要在本地需要更少的劳动力,尤其是简单的劳动力。对于欧美来说,发展制造业更是越来越难。穷人缺乏技能去移动到新地方去工作,而资本可以轻松的去一个人工价格极低的地方去开厂,最后的产品价廉物美有竞争力。 中国近三十年就是这样发展出来的。这种情况是富裕国家的穷人越来越穷,因为他们在低端的职位上,本来已经有好多机器把他们的职位挤掉了,现在又有勤劳的基本不要钱的外国人。可以理解为什么川普当总统说了很多口号深得穷人开心了。福利社会福利社会的优点是廉价的教育,医疗和对失业人的生活保障。 然后,他的另外一面是支持了那些的确不愿意去做出任何改变的懒人。福利社会让很多人放弃了自己最后的努力,欧洲很多社会福利好的,以至于如果夫妻双方出去挣钱,还不如夫妻双方都失业。而越失业,越与社会脱轨,越难以走向正轨。富裕的人讨厌福利社会,因为这意味着他们需要交昂贵的税,他们赚的钱到了不去工作的人手里。穷人的问题穷人自身上除了大家硬给他们塞的比如懒这些未必正确的问题,穷人很多时候是眼界不够,缺乏意愿和努力去改变。为什么当穷人 特别是最底层很可悲因为大众觉得,如果他们不存在,这个社会会少很多碍眼的东西,少很多罪犯,少很多麻烦。试想,很多穷人缺乏洗澡上厕所的地方,很多散发很难闻的味道,而且长期这样流离失所也导致精神的恍惚。穷人也无法消费,而现在这个社会总体上是以你是否有能力去购买别人无法购买的东西和你的资产来承认你的价值的。对我的启示这个社会标准是富人订的,消费的目的是让自己生活的舒适和方便,而不是做给人家看的。如果不需要买那些东西,就集中精力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有能力的话,做个能自由流动的人,对自己的能力要注意加强,对自己的财务也要重视。所有穷人有的坏习惯,记得不能有。

精彩短评 (总计65条)

  •     此书修正了许多看似正确的现代伦理,揭穿了一些精巧的共谋。作为消费时代、被迫努力工作的新穷人,此书并不能改变我们的境遇。还好,穷人依然有思考的权利,虽然这是没有声音的思考!
  •     这是一个信用卡的社会而不是存折的社会
  •     虚假的“工作伦理”,猖狂的“消费主义”!
  •     朋友介绍买的。没怎么看,但是我知道我们大多数人都属于作者眼中的新穷人——屌丝。
  •     理论的东西几乎没有,比较易读,,,在一定程度上能遏制我的乱消费
  •     机器翻译的吗?感觉不到编辑的存在。奇葩。
  •     这翻译太蛋疼了
  •     理论性不强,行文流畅易懂,总之写论文过程中每每想到这一本就觉得自己写的都是shit。
  •     随波逐流终究是放任自己的自由给他人
  •     感谢今天的pre和组长的费心准备,终于读懂它讲的是什么。从这一点上说,老师的这个作业是有用的,至少对我来说真是这样。18世纪,生产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社会从生产社会进入消费社会,工作伦理失去其原有作用,于是有了鲍曼的此书。是这样吧? 我是新穷人么?。。。
  •     核心观点都能说错 第三页就是错别字 语句不通更是乱套 rest(剩余部分) 翻译成“休息” 受不了了!大家还是看英文版或者看看台湾版的如何吧
  •     当社会从工作伦理到消费美学,本来还能成为简答劳动生产力的穷人就开始一无是处了,福利社会开始瓦解,穷人很大概率会被隔离,只有自发性节俭才是阻挡贫困的有效途径。。。><作者你是这个意思吗?
  •     全书充斥着错字、别字、漏字,有些是很明显的拼音打字错误,有些地方居然会遗漏“不”字,还会有完全重复的句子,大概是复制粘贴了两遍。没有能力就不要出书,要出去出动漫,别碰社科。
  •     工作伦理到消费美学
  •     对于社会经济学不甚了解的情况下,此本书无疑像一本教科书介绍了工业时代初期提倡的工作伦理向后工业时代的转变,消费时代给人以无穷无尽的欲望以及缺乏消费能力的人被定义为新穷人所会面对的排挤,在新经济体系下贫富差异拉大造成矛盾激化的过激行为,和经济体制的息息相关。福利国家的兴衰阐述了通过政治为穷人谋求福利在经济体的转变下已无利可图。如何解决潜在危机,是在全球经济体的情况下全人类关注的焦点。最后书中提到由Offe提出的个人收益与个人能力脱节的想法,以及感觉东方人在古代提出的清心寡欲无欲无求的境地成为了目前解决问题的良方。
  •     great !!!至少得再仔细看个两三遍
  •     翻译很不成熟,看得出来是论文后的副产物。有的看总是好的。
  •     从工作伦理到消费美学,从福利国家团结的伦理到现代(后?)国家利益的理性,这世界变化太快。穷人不再仅仅是暂时的失业者,唯一能够作为谈判筹码的劳动力已经不再稀缺,没有消费能力的新穷人已经彻底地成为了“剩余”。具体到个人要怎么做呢,剩余劳动力已失去议价能力,可剩余价值还是有意义的啊,那就努力提升自己的剩余价值以供剥削吧。以前我也是“按劳分配”、“不劳动者不得食”的拥趸,这下知道自己有多无知了吧。个人收入权益可以与实际收入能力脱节,并且这也是新穷人的唯一希望。而我等屁民唯一能做的是——自愿简朴。我要去实践试试。《工作、消费、新穷人》,鲍曼爸爸,8.0分。翻译不太行。
  •     工作、消费、新穷人
  •     消费社会的欲望法则是,你也许渴望也许自我抑制,但却不能拒绝。现代化的全面到来在使人变成科学的零件的同时也彻底泯灭了劳动者曾经的崇高。消费社会吞噬了所有人,包括知识分子。
  •     很多观察和描述还是非常犀利和有洞见的
  •     这个版本翻译的很奇怪
  •     泛泛之论
  •     翻译校对一塌糊涂
  •     没什么指导作用,感觉故弄玄虚
  •     糟糕的原文,糟糕的翻译。所谓工作伦理的概念毫无意义,不好好读马克思,自己乱写什么书?
  •     昨天看了一篇书评,感觉还不错。消费主义vs新穷人,重新认识这个社会的变化
  •     鲍曼的箴言式写作不如福柯的历史分析来得过瘾,尤其他还是有说车轱辘话的毛病,有点遗憾,没有看到从工作伦理到消费美学的具体演变过程。翻译也欠佳。
  •     是机器翻的吧!!
  •     社会学从来都是政治经济学。“纳粹的暴行不是出于对暴行的喜好,而是出于责任;不是出于一种施虐的欲望,而是出于美德;不是出于快感,而是出于一种方法;不是通过发泄野性冲动和扔弃顾忌,而是以优越价值观的名义;用专门的才能和早已计划好的任务。”
  •     人是社会性动物,这意味着人从生到死都无可逃避地在peer pressure的刺激下去努力获得他人的认同和美誉。人的这种社会性本能,加上任何动物都固有的占有欲本能,这两种本能构成消费型社会得以维系和繁荣的关键因素。消费型社会鼓吹物欲和享乐,与前现代的道德理想背道而驰,是消费型社会的最大缺陷,对此它捡起自由主义的遮羞布粉饰自己,宣称通过消费能实现个人自由,由此终于自成逻辑性和正当性,碾压至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灵魂。鲍曼面对消费型社会的新穷人困境,重提清教的质朴理想,未免天真了!因为人靠着物欲去解决peer pressure是容易的,毕竟物欲是人的本能,而要靠克服物欲、比谁更“穷”来获得他人的认同和美誉,或者从根本上克服渴望他人认同的社会性本能,则需要难以想象的智慧和无比稀缺的高贵品格。
  •     写的很棒啊 无意中读到的 关于穷人的思考是在别的经济学家那里从没读过的 但是没太理解最后一章 新穷人的未来在哪里?看别的书评 有说也许只能从马克思主义中找到答案 可是我怎么觉得 从古到今 穷人似乎都是必然存在的 未来好像从没真正的明了过
  •     第一次见正版书里有错别字的,都是在注解里面。哎。本书的内容还是相当的不错,非常震撼。让普通人对现今社会有了一个比较理性的认知。资本家通过工作伦理让人们接受了雇佣关系,并且为之不断的奋斗。而现今又出现了消费社会,消费者是这个世界的唯一正常的人类。人从一生出来就开始了消费,因此不能消费的穷人则需要被社会淘汰。在工业社会出现的穷人是可以通过自我奋斗脱穷,而在消费社会,穷人已经不可能再进入上层阶级,因为劳动力开始“过剩”。看过了这些理论,才发现现在人们认为理所应当的生活是被别人雕刻出来的,就像生活在“楚门的世界”中一样。而中国也不正是出现的“过剩”了吗?
  •     工业化时代遗留下来的工作伦理成为对消费社会中”新穷人“最后的诋毁和嘲讽。
  •     冲着仇子明来的。等看完潜伏,再来看这个。
  •     由于翻译的问题,感觉有点晦涩,但是作者的观点还是很新颖的。在消费社会,只要是不合格的,有缺陷的消费者都会被富人阶层视为穷人,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未知的情况下成为他人眼中的穷人。
  •     一如既往的喜欢鲍曼的书,这本也不例外。书里的对于消费的理解让我们有了新的认识深度,内容上绝对超级满意。只是这版书里常见错字,也许是校对的时候出现问题了,但总体还是很好。
  •     穷人会被社会自动制造和排斥 不再用工作区分人 消费更有效 政府职能从凯恩斯主义时的提供服务,到新自由主义时的印钱 对人的界定也从工作者转变到消费者
  •     這本其實比另一本更有啓發性。消費社會與生產社會的提法相當贊~
  •     内容通俗易懂,对工作伦理的变化及其原因、对穷人的产生和穷人定义的改变有清晰的阐释,同时告知了我们一个并不轻松的未来。
  •     结合几本书起来读,挺有意思。
  •     没有读过鲍曼,因为想了解一下“消费主义”,网上找到这本书。买回来放了一阵子,昨天有闲心取来一读,天啦,我看的是中文吗?请问译者,你们是把这本书翻译成的中文吗?如果是,为什么我用正常逻辑简直读不懂呢?看了下两个译者,俩硕士,不太出名,你们俩不会是用谷歌翻译翻出来的吧?虽然是学术著作,但是请尽量翻译成人话,OK?强烈不推荐此书,谁买谁后悔!
  •     这本书很好解释了生为无产阶级,为何没有产生同阶级的情感和觉悟~ ps.开玩笑的,但这本书很有再看一遍的意义,不知能否解决我心中的问题
  •     看了让人不寒而栗的书
  •     从工业社会秩序维护的角度,社会文化构建了工作伦理。去工业化的社会,倡导人的消费美学。 新自由主义的逻辑成功驱逐了福利社会。新穷人成为了下流阶层,被社会遗弃。
  •     看一眼就被吸引了,是我很喜欢的题材
  •     翻译太差劲
  •     翻译确实有点问题。鲍曼强调了现代性和消费社会使得新穷人在物质剥削之外,在精神上也认同了这种剥削。但最后提出的艺术伦理来解决问题,不知确切所指。
  •     万象流动,一气呵成。“新穷人”,或曰底层阶级如何被消费社会创造出来?又如何被辨识为他者?全新的工作伦理有什么变化?鲍曼给你答案。
  •     翻译得不走心,鲍曼的箴言式写作是怎么获得的技能呀
  •     20161227-20170108-20170118“西方观察,观察西方”,又一本西方视角的社会观察论述,对于其观察到的现象,作者的分析大体没错,但并非普适(尤其不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帮我梳理了现代社会的军事属性痕迹的来由,很好;西方所谓社会主义式的实践,其实更多的是可怜而注定悲剧的东施效颦,帮我一遍又一遍地从细枝末节出发推出,tg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制度优越性;相比理论家来说,作者的观察家身份更胜一筹,当然这或许是其身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子民所不可直言的吧,或者说,西方的“社会主义”者们总有隔靴搔痒之嫌,包括最后Offe的解决方案,其实也是含蓄扭捏的;
  •     消费主义——其实这就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没有绝对的是非,全然取自于每一个人的态度,但是谁都不能逃离这个漩涡。
  •     万分感谢@路人该走路了 的推荐!解答了许多关于文化现象的问题。甚至近年全民对于茶叶、酒水的狂热消费、品鉴,从消费社会角度出发,就能得到合理的解释了。
  •     以我的印象他本应更具创见的 即便是用平易的语言
  •     还没看呢,店庆买了好多书
  •     内容可以给8.5分,翻译勉强给5分吧。一个大写的“新穷人”吸引着我开始了此书的阅读。读罢发现,这是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对消费社会的相关论述。鲍曼在一开始就提出了所有消费理论必须面对且要回答的元问题:“身为消费者的意义,当我们提到消费社会的时候意味着什么?在消费社会里身为消费者,有什么特别之处呢?难道不是每个已知的社会,就某种程度而言都是消费社会?我们把何种物品看作潜在消费对象,怎样消费它们,或许因时、因地而异,但是没有人,无论其置身于何时何地,能够不消费便存活”(2010:63-64)。鲍曼是让我们思考:“消费”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现象,为什么一个与以往社会一样同样需要消费、需要生产的社会可以称为为“消费社会”呢?
  •     从工作伦理到生活伦理是怎么转过来的啊,而且这翻译的好多句子连中文的语法都有问题……顺手查了一下仇子明原来当初还发生过争议事件
  •     破而无立多容易…译得欠佳
  •     还没认真看,收藏来慢慢读。
  •     名作者的书,支持。
  •     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的结构转变,资本的权力运作随之变动,即从福柯所讲的鼠疫式到麻风病式,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穷人”,也由生产的规训对象转变为被排斥的底层阶层。若将这个逻辑往下推,监狱就成了最大的福利机构。
  •     这本书估计是机器翻译的…(ー_ー)!!但是,鲍曼的观点还是很犀利,虽然部分显得简单粗暴。
  •     结构很合理,但是内容有点少,而且有点难读。对于新穷人的部分内容较浅,最后给出的建议也是。
  •     理论好过液态现代(香港翻法,国内叫“流动的现代性”)与“大屠杀”,我最推荐看这一本
  •     “一个自己抄袭自己书的人”but里面提出的一些关键概念对于理解当下中国 底层的文化创造者十分有帮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