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里的男孩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1
ISBN:9787532126484
作者:余华
页数:172页

作者简介

《黄昏里的男孩》(新版)这是我从1986年到1998年的写作旅程,十多年的漫漫长夜和那些晴朗或者阴沉的白昼过去之后,岁月留下了什么?我感到自己的记忆只能点点滴滴地出现,而且转瞬即逝。回首往事有时就像是翻阅陈旧的日历,昔日曾经出现过的欢乐和痛苦的时光成为了同样的颜色,在泛黄的纸上字迹都是一样的暗淡,使人难以区分。这似乎就是人生之路,经历总是比回忆鲜明有力。回忆在岁月消失后出现,如同一根稻草漂浮到溺水者眼前,自我的拯救仅仅只是象征。同样的道理,回忆无法还原过去的生活,它只是偶然提醒我们:过去曾经拥有过什么?而且这样的提醒时常以篡改为荣,不过人们也需要偷梁换柱的回忆来满足内心的虚荣,使过去的人生变得丰富和饱满。我的经验是写作可以不断地去唤醒记忆,我相信这样的记忆不仅仅属于我个人,这可能是一个时代的形象,或者说是一个世界在某一个人心灵深处的烙印,那是无法愈合的疤痕。我的写作唤醒了我记忆中无数的欲望,这样的欲望在我过去生活里曾经有过或者根本没有,曾经实现过或者根本无法实现。我的写作使它们聚集到了一起,在虚构的现实里成为合法。十多年之后,我发现自己的写作已经建立了现实经历之外的一条人生道路,它和我现实的人生之路同时出发,并肩而行,有时交叉到了一起,有时又天各一方。因此,我现在越来越相信这样的话——写作有益于身心健康,因为我感到自己的人生正在完整起来。写作使我拥有了两个人生,现实的和虚构的,它们的关系就像是健康和疾病,当一个强大起来时,另一个必然会衰落下去。于是,当我现实的人生越来越贫乏之时,我虚构的人生已经异常丰富了。
这些中短篇小说选集所记录下来的,就是我的另一条人生之路。与现实的人生之路不同的是,它有着还原的可能,而且准确无误。虽然岁月的流逝会使它纸张泛黄字迹不清,然而每一次的重新出版都让它焕然一新,重获鲜明的形象。这就是我为什么如此热爱写作的理由。
1999年4月7日

书籍目录

自序
詹姆斯・乔伊斯基金会颁奖词
空中爆炸
蹦蹦跳跳的游戏
为什么没有音乐
我为什么要结婚
阑尾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
炎热的夏天
在桥上
他们的儿子
黄昏里的男孩
女人的胜利
朋友

内容概要

余华,1960年4月3日出生,浙江海盐人。在文革中读完小学和中学,此后从事过五年牙医。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出版长篇小说3卷、中短篇小说集6卷、随笔集3卷。其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和日文等国外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2年)、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2004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


 黄昏里的男孩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这本书是我远方的好友送给我的,我如获至宝。这里每个短篇我都认真读过,并铭记在心。在此之前,我只读过《许三观卖血记》。他用幽默、哀伤体恤着人性。在这个短篇小说集里,他的细腻,他的回忆,他对现实的关怀,都让我深切的感受到他毫无修饰的诗意。这也让我想起了另外两位我非常喜欢的导演和画家:贾樟柯和刘小东。
  •     写实的手法让我们贴近了另一个刚刚离开不久的时代。它和我们现今的时代有着一种荒诞的反差和奇异的吻合,感觉微妙,正如作者所言,亲切又不安。
  •     1  再后来,他们开始平静下来,像以往一样生活,于是几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到了这一年的冬天,一个剃头匠挑着铺子来到了他们的门外,他的妻子就走了出去,坐在了剃头匠带来的椅子里,在阳光里闭上了眼睛,让剃头匠为她洗发、剪发,又让剃头匠为她掏去耳屎,还让剃失匠给她按摩了肩膀和手臂。她感到自己的身体从来没有像那天那样舒展,如同正在消失之中。因此她收拾起了自己的衣服,在天黑以后,离开了孙福,追随剃头匠而去了。2  他说着把脸转过来,阳光在黑色的眼镜架上跳跃着闪亮。她感到他的目光像一把梯子似的架在她的头发上,如同越过了一个草坡,他的眼睛眺望了过去。她的身体离升了桥的栏杆,等着他说:3  这时候他们的儿子可能听到了一首喜欢的流行歌曲,晃着脑袋也唱了起来。看着儿子摇头晃脑的模样,他们相视而笑了。以后的日子也许会越来越艰难,他们并不为此忧心忡忡,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已经长大了。 4他说:"给我一个面包。"  林德顺给了他一个面包,接过他手中的钱以后,林德顺问了他一句:  "孩子好吗?"  这时候他已经转过身去了,听到林德顺的话后,他一下子转回脸来,看着林德顺:  "孩子?"  他把林德顺看了一会后,轻声:  "孩子死了。"  然后他走到妻子面前,将面包给她:  "你吃一口。"  他的妻子低着头,像是看头自己的脚,披散下来的头发遮住了她的脸,她摇摇头说:  "我不想吃。"  "你还是吃一口吧。"她的丈夫继续这样说。  "我不吃。"她还是摇头,她说:"你吃吧。"  他犹豫了一会后,笨拙地咬了一口面包,然后他向妻子伸过去了手,他的妻子顺从地将头靠到了他的肩上,他搂住了她的肩膀,两个人很慢很安静地向西走去。  林德顺看不到他们了,小店里的食品挡住了他的视线,他就继续看着对面医院的大门,他感到天空有些暗下来了,他抬了抬头,他知道快要下雨了。他不喜欢下雨,他就是在一个下雨的日子里倒楣的。一个很多年以前的晚上,在滴滴答答的雨声里,他抱着一件大衣,上楼去关上窗户,走到楼梯中间时突然腿一软,接着就是永久地瘫痪了。现在,他坐在轮椅上。5  "喂,你有香烟吗?"  石刚没有回答,而是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他盯着昆山。昆山的手开始拍打起石刚的衣袋,然后他的手伸进了石刚的口袋,摸出了石刚的香烟。我知道昆山是在挑衅,可是石刚仍然一动不动。昆山从石刚的香烟里抽出了一根,我心想昆山会将这一根香烟递给石刚,会将剩下的放进自己的口袋。然而我看到的情景却是昆山将那一根香烟叼在了自己嘴上,昆山看着石则,将剩下的还给了石刚。石刚接过自己的香烟,也从里面抽出一根叼在嘴上。接下去让我吃惊的情形出现了,石刚将剩下的香烟放进了昆山的口袋。我看到昆山笑了起来,他摸出了火柴,先给石刚点燃了香烟,又给自己点燃了。  这一天傍晚,他们两个人靠在了桥栏上,他们不断地说着什么,同时不断地笑着。我看到晚霞映红了他们的身体,一直看到黑暗笼罩了他们。他们一直靠在桥栏上,他们手里夹着的香烟不时地闪亮起来。这天晚上,我一直站在那里听着他们的声音,可是我什么话都没有听进去。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始终在回忆当初他们吸的是什么牌子的香烟,可是我总是同时回忆出四种牌子的香烟--前门、飞马、利群和西湖。----------------------------------------------------------------------他的文字依然很有亲临感,新奇的想象力让人往往感到惊喜这本书像发黄的相籍,敲打着我的心房,回到过去的童年,那个时代的一切充斥着简陋和不发达,但是却仍能感受到每一次呼吸中空气的清新。。。最后一篇很有意思了,今天的流氓是不会选择这么体面的决斗的,盗亦有道算是吧,那个时代的人愚昧、无知,但是也纯朴,我们怀念的就是这种纯朴。虽然说是已经远去的年代,很多东西已经流失了,但是很多东西还是没有改变,婚姻生活、父母与孩子,中国社会在不断注入新的东西,但是老东西依然部分存在,随着时间,在底层沉淀的越来越厚实。一个黄昏后,一个汉子问另一个汉子“喂,你有香烟吗?”相逢一笑泯恩仇,一切仅在一句话中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2015-09-15 余华的作品每一本都很喜欢,都是很融入生活的。这本书来说,就相对的轻松一点,一个个小故事拼凑起来的,虽然每篇小故事很短,但是故事都引入人心,细节方面的确一如既往的!中间有几个故事,让我感触很大,要思考一下。每一个故事就像人生的路一样,不会都一路顺风的。余华的作品就是那种感觉,不要把一切想得太美好、理所当然。
  •     余华的文字有时候给人很幼稚的感觉 但总体读下来绝对不会觉得他的文章幼稚 我说不出来为什么 情节或者剧情尽管是不理解 也能微微的体会到一些情感 余华说这本书是自己文章中直接近现实的文章收纳 有现实 但是似真似假才是余华的风格啊!
  •     都有点记不起我读过他了,不过确实是读过
  •     余华的作品总是会在结尾的时候画龙点睛,突然道出真相,让人回味无穷。
  •     里面描写的婚姻都太真实太操蛋了
  •     中学时傍晚无意买下,读完有很多不安。
  •     婚姻好可怕啊,我们要自己的名字看的好难受
  •     细节描写真的没话讲...有些故事有点抽象不太能理解,但一读就停不了
  •     还不错,看着九十年代的故事,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
  •     这本书中,余华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婚姻在时代的考验下该何去何从。从文革到当代,历史的差距颠覆了人们的价值观,由以家庭为主体的价值观到以个人为主的价值观,这是经济畸形迅速发展带来的弊端。当然,与婚姻无关的短篇也是意味深长的和有意思的,余华的作品总是能深深地吸引我。
  •     没法抗争的命运,无法追述的回忆
  •     文笔精炼,读起来酣畅淋漓。
  •     人类可真他妈奇怪啊……?
  •     这一本书的里每一篇短篇都很有味道,适合在去往远方的火车上或者午后闲来的时候翻翻,会有不期而遇的惊喜。
  •     很喜欢啦,很快的阅读,下午加晚上,对于普通,轻趣又加残酷。多是难形容。
  •     收录的是他的中短篇小说。很接近现实,虽然不一定是同一件事,到我们总会在里面找到影子。
  •     现实世界里的小事件,一桩桩,一件件,平常又残酷,琐碎又惊心。
  •     如同进入一个灰蒙蒙的世界,都是简单的故事,但都能看到人性中最丑陋的部分
  •     我没有看懂,或许是理解能力有待提高,不如《活着》《许三观卖血计》《兄弟》给我的感觉直接,那三本简直是晴天霹雳般的震惊。
  •     很多的小故事 都很当代 剧情不错
  •     除了悲伤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     前门 飞马 利群 西湖
  •     我很喜欢他的语言
  •     我永远也不知道你的想法,不理解你做的事,还总是对你的评价不满,生活总归不如意,一切意外都是戏谑,一切结果都是枉然。
  •     没法和活着还有许三观媲美。我最喜欢那个没有名字总是被欺负的傻子,去水果店里偷了一个苹果被打断右手中指的男孩,被妻子和朋友背叛的那个把吃饭总是当做进餐的马儿,想看父亲给自己做阑尾手术并改变父亲一生的两兄弟,一个水果店瘫痪老板眼里的生死。最喜欢《蹦蹦跳跳的游戏》。2016.10.20
  •     『他们的孩子』那一篇 果然观察生活特别细致的人 写出来的文章也动人
  •     余华后期短篇小说12篇,冷峻的幽默感与《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相类。
  •     这部短篇合集里的每一个故事读完都有种要飙脏话的感觉,但是冷静下来这又是真实的人生,但是花时间读了之后也未觉可供回味
  •     我觉得余华的短片比中篇好,恰到好处的荒诞和戛然而止的结局,我喜欢。
  •     都是特别短的片段,但是都很有戏剧性,一下子就可以吸引眼球那种!
  •     泪流满面到没有,就是太压抑了……
  •     没看懂。。。。
  •     苦难,悲剧,虐心。
  •     没有太深的印象,短篇小说集。
  •     一直记得那个阑尾的故事;有趣、幽默是小说家的良品。
  •     相比之下还是更喜欢《现实一种》。有几个就是浓缩的长篇,故事感太强,反而显得过赤裸。
  •     亲切又让人不安
  •     黄昏里的男孩看完了,好几个故事,其实在周边,类似的事类似的人时有,只是换了个背景,这就是人,本性的东西。
  •     很好
  •     比现实一种那些都好点。
  •     3.5星
  •     太残忍 伤害了我幼小的心灵 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深深的恶意
  •     没有印象特别深的某篇
  •     上周还的书,现在脑袋关于这本书的内容为空,只还能记得读时费解困惑无聊的模样!
  •     很不错的
  •     杂写
  •     读了几次,感悟依旧不是很透彻,只觉得写的真好
  •     《黄昏里的男孩》
  •     这才是余华,读他的第一本书《活着》的时候不是很喜欢,后来读许三观,话很直白,很温情很滑稽。这本书除此风格还有反转(内情),书读的很畅快,一气呵成。有时候,具体想要表达的不是特别理解,因为很奇怪,把一些放在现实,话就不会这么说,事也不会这么做...
  •     如果我是那个男孩,我会拿刀把孙福捅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