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走远点

出版日期:2014-6
ISBN:9787556100766
作者:梅小排
页数:319页

作者简介

有个叫梅小排的人,热衷旅行20年,洋洋洒洒留下许多记录,全是地道经验。
他会带你去好玩的地方。上海、前童、晋中、日本、老挝、里昂……哪怕在热门城市中也要寻找秘境,自留悠闲。
他在旅行中比普通人想得更多。美国的自由精神、西班牙的美食天堂、茵莱湖的渔业生活……人文风情,一颗会体验的心胜过大百科。
够折腾的活动他从不错过。最美的滑雪场、世界各地的潜水记、磨穿鞋子的登山路、驯鹿部落里学打猎……精彩那么多,四肢并用才尽兴!
旅行这么久,他的记忆那么多。骗子是怎么炼成的,小偷是怎么斗上的,姑娘是怎么带走的……回来以后,故事就是这么来的。
梅小排的文字亲近有趣,插科打诨,一路叨逼叨,偶尔真深沉。
他写出来的旅行,就是大多数人“没什么大不了”的旅行,从来不是生活的逃逸或标榜,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书籍目录

一个帅哥的人生旅途 / 地主陆
不靠谱的梅小排 / 蔡景晖
PART 1 先走一步
白玉 真有桃花源
... ...
PART 2 细寻慢觅
徒步上海法租界
... ...
PART 3 驻足停留
在美国不用汽车的人
... ...
PART 4 折腾到底
在惠斯勒享“白色鸦片”
... ...
PART 5 人来人往
河内来的情书
... ...
后记 给我走远点 / 梅小排

内容概要

梅小排
本名朱震,混过媒体圈,接受过Lonely Planet写作培训,开过专栏,做过网站,卖过橙子,最近迷上了马拉松……只干一件长久的事——就是用他的长腿走遍世界。自大学毕业后,他把能挤的时间和能攒的钱都用在了自助旅行上,20年来国内先兜一遍,世界上最值得去的地方再一一拿下。偏爱老少边穷,也不错过顶级度假村;徒步登山不在话下,滑雪潜水也是一把好手;路上有勾搭,走过有思考。
他还在玩,也将继续走。走更远。


 给我走远点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对于一个捏着一罐百威碑酒就能对着电脑傻乐半天的超级腐宅,是永远无法体会一个人为什么要疯子似的背着包走在烈日炎炎或是飞雪茫茫里的。不唯如此,还会祸及他人。 老婆翻着她的朋友圈,看到朋友小玲散乱着头发,盘腿坐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绿洲的胡杨林前,就两眼放光地说,我也要去我也要去。我在一旁叹了口气,你站在太阳底下三分钟皮肤就会起红疹子,跑那儿去,要变烤乳猪啊?三年前,小玲还在成都的时候也曾约过她于初夏时一起围着青海湖骑自行车。我想这得从上海赶去成都,再从成都杀到青海湖,无非又是一路折腾,我断定老婆会在双腿跨上自行车之前散架。后来,小玲又去拉萨朝佛。老婆对着她发在朋友圈里双手合十朝拜布达拉宫的照片流哈喇子。我则一脸镇定地从谷歌里检索出一则高原反应死人的新闻。 “咱这麻杆儿似的小身板儿,神游一下就好啦蛤!” 我们对旅游的要求是,其一要有安全保障,不能去有宗教冲突的地方;其二吃穿住行要提前作好计划和安排,路上不能饿肚子;其三消耗太多体力可不成,比如攀登高耸入云的名山大川,那到最后非得累成狗瘫在酒店里看电视不可;其四,五,六……最后合计一下,操,只能呆在上海玩城市微旅行了。 谭伯牛先生在微信圈里说,他有一个朋友叫梅小排,“他去尼罗河边烤串,去里昂油炸大龙虾,去泰国修剪长发,去祖国任何一个地方发呆...”,还贴出了一本书的封面照--蓝天白云之下,一辆福特越野车沿着双车道高速路驰向天地相接之处。书的名字别出心裁,《给我走远点》。这让我心生疑惑,还有这号人?又从网上书店里搜了一下,看到一条简介,“热衷旅行二十年”,好,倒要看看这人会疯到什么程度。 打开书的目录,一个个名字如珠落玉盘,白玉,泰顺,廊桥,镰仓,怒江,高野山,茵莱湖(对,没看错,是茵莱),尼罗河,保加利亚,柬埔寨,惠斯勒,锡瓦绿洲,老挝,迪拜等等等等,屈指一算,岂止三万里河山?翻书细读,不得不说作者小排绝对是个话痨。书放手里掂掂,翻了下页数,瞄了下正文铅印字的排版密集程度,得有二十多万字。文字洋洋洒洒,不吝笔墨。他在书里详尽交代了到过的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历史人文。文字不刻意雕琢,不汲汲于修辞,只是把眼、耳、鼻、舌、身、意里的故事,用最直接最干净的句子表达了出来。像大幅工笔,山山水水,迩不毕现。 也有男女故事,但绝不是俗逼文学青年用副怨妇似的口吻意淫瞎编一路走来的风花雪月来骗涉世未深的善男信女的网络垃圾。他把最感人的故事娓娓道来,文字波澜不惊,静如一泓秋水。我最钟爱《那年冬天,大兴安岭零下40度》和《文昌鸡》。前者,一篇情思,没有一句想念。用他自己的表达方式是,“我的男子气概上来了,也不管她同意还是不同意,一把将她搂进怀里,自己也可以暖和一点”。后者,我已经当一篇巧思布局的小说来读了。 这几天利用枕上,厕上,沙发上的时间,翻完了整本,长吁一气,犹如完成了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谭伯牛说:“当你看了他的书,他还会走到你的心里。” 这话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是,正如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一样,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梅小排――他本来就在我们的心里。不是吗?难道你曾未想过去流浪吗?你曾未做过杖剑天涯的梦吗?即使酒精过敏,你曾未幻想过对酒高歌举杯邀月吗?铁马秋风冀北线条太重你不喜欢,那杏花烟雨诗画里的江南能勾你魂魄否?没有了诗,我们还有远方。没有了姑娘,我们还有妄想。小排说,人生苦短,必须潇洒。 只是这人哪,入世许久后,越活越他妈关注现世罢了――房子贷款银行存款公司货款巴黎时装周新出的服装是哪款。我把此书甩给老婆看,指着书里那副《圣保罗地下河入口》的彩色照片,食指肚儿摩挲着那洼碧水,兴冲冲地说--走,坐个这样的竹排去那里玩玩? 她撇了我一眼――发什么疯?尔后眼珠儿一转,眯成一条缝儿,真的么?
  •     [给我走远点书评/虽是异乡人,也品异乡情][中/书评]序1第一篇序里又是讲述了作者在论坛的故事。想到论坛结识的朋友,因为某个喜欢的作者可以洋洋洒洒地写上上千甚至上万的文字,也不在乎作者能不能够看到,也不在乎选载在杂志上只有一句话,甚至都没有署名。有一些写得特别好的朋友现在开始撰写小说,陆陆续续在杂志上发表小说,渐渐积攒起人气,开始成为一位作者。可我是从来没有见过哪一位朋友用“早知当初”来后悔地回忆以前写下那么多不计报酬的文字。只有一个原因,这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就好像梅小排,他写下那些文字的理由是因为热爱旅行,而之后从事文字工作是很多的梦想,但他是比较幸运也比较努力的那个人罢了。虽然可以看出序的作者字里行间总有一丝调侃的意味(是真爱),可就是这样在读者面前勾勒出了一个直爽幽默的梅小排的形象,并且也很符合这本旅行书轻松的叙事风格序2关于论坛的那部分回忆,作者从另一个视角去写,网络上联结的情谊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摸不着看不到的,而是充满传奇色彩,回忆起来又心酸却温暖的“真爱”,谁都渴望找到这样一个不顾一切携手前行的知己。而在序中作者也做了部分有意思的摘录,最吸引我眼球的大抵是“还让别的男人给他寄过‘情书’”,不知道是故意调侃夸大杜撰还是真实存在基情满满。而客栈那一段摘录倒显得十分真实却又没有小说的美感,我想这应该就是上一篇序的作者说的“絮絮叨叨”了吧,但是依稀能够辨别如古诗行走天涯的那般的豪情壮志在作者身上真实重现。作者在开篇就看似在抱怨梅小排的种种不靠谱,以至于后面列举了一大堆各色各样的职位不由得让我惊呼。在我看来,其实不是真的不靠谱吧,只是人生路很长,梦想却太多,他拥有常人没有的一份勇气,去逐一实现梦想罢了。后记/给我走远点好像相较起十年前作者在网上的经历,自己在十年后使用网络时的经历仍然显得相似最近正巧碰上最先接触的论坛因为一些原因关闭,想到很多帖子就这样不见了,不免也生出和作者一样感叹从前的时光再也回不去的无奈和悲伤而在QQ上交流的,也无非就是通过论坛认识的那几个朋友,几年下来,哪怕交流的次数用一只手就数得过来,可在谈到那些共同喜欢的事物时,还是能够感觉到屏幕的那边的那个和自己一样闪着星星眼的人啊我说过很多次,自己是喜欢旅行的,但是因为学业的原因,还是不能够去很多地方,所以就很羡慕那些能够去很多地方的人,更加佩服那些能够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一段旅行的人,很喜欢这些旅行的书籍很赞同作者的观点,每个人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每种旅行方式无高下之分。不管是穷游也好,还是花着比较多的钱去旅行,最重要的,应该还是享受旅行带来的那份快乐。而作者恰恰就是我最希望的成为的那类人,并没有把旅行辟为生活之外的一个计划,而是走走停停就像生活的一部分。最后想要分享一下作者的人生观,希望有一天我们都能和作者一样,走远点,好好玩人生苦短,必须潇洒PART1 先走一步/白玉 真有桃花源没有听说过白玉这个地方,但是“桃花源”一词却让人眼前一亮作者在开头先有趣地引用了一个改编的句子戏谑了一番逐渐消失的“桃花源”并且道出了悲伤,也为后文确立自己心中的桃花源做了一个铺垫不同于其他旅行的书,一般第一篇文章都会放上一些比较著名景点的旅游经历,哪怕是不是很出名,大抵也是文艺青年的首选旅行地。可作者第一篇却选择了“白玉”这个极少人知晓却让作者极为喜爱的地方,别有一番新意,也正是好奇心的驱使,作者“先走一步”了旅行里能够结识很多不同的人,这或许是旅行的好处之一吧。其实旅行就像在读一本无字的书,自己生活的世界的固然是渺小的,而不同的人生活在的不同的世界就构成了全世界,一边游历,一边学习,一边感悟。喜欢“翻山越岭”这个词,虽然一个词有引申义,可作者在前往白玉的这段经历可谓真正算得上是这个词的字面义了。虽然山路很险,可是我不太能够从作者的言语中读出这份险,以及作者为这份险的担忧,倒是一直能够觉察出作者的气定神闲和幽默在很多人的文字中都曾领略过高原地区的美景,可还是愿意在作者的笔下再看一看。喜欢白云笼罩的雪山,云里雾里,分不清白色是常年的积雪还是近乎凝结的白云,产生了所谓的天上人间的错觉。喜欢碧蓝如洗的湖泊,倒映出了蓝天最纯净的颜色。喜欢原始的森林,树叶有着不同的颜色,用五彩斑斓也不显得夸张。所有的景物都是未经修饰的自然之美。喜欢旅行时住在有水的地方。记得有一次去旅行,住在一条小河的旁边。大清早起床时,走到阳台就感受到了扑面的水汽,整个人就清醒了不少。喜欢两旁有树的街道,并且树木是有一定生长了一定时间的。一是可以遮阳,一到夏天路面上会投射下斑驳的树影;二是到了秋天的时候,满树的叶子在风吹过后会齐齐地落下。读到白玉寺的白塔,想到了地中海的白色房屋,错落有致,满眼都是蓝色与白色。只不过在白玉应该是红色与白色交错,大抵是宗教的关系吧。我是很喜欢白色的,是觉得这是最纯净的颜色,就好像白玉给我的感觉,人,事物,都是纯净的,来到这的旅人,心灵或许也被纯净地洗涤了一番吧。这么说来,白玉倒是真的契合了桃花源的恬静生活的全部要求了喜欢”灵鹫莲花院,人间明镜台“这句关于白玉寺的描写,不觉总有空灵之气。作者通过不同的视角去描述了白玉,不管是身在其中还是登高俯视,总是能够从作者的词句里感受到那份喜爱可”桃花源“终究不是能够一直居住的地方,就好像很多事情不能如愿,所以不必为此做过分的强求,一切皆是缘寻桥于泰顺广西人对于廊桥的印象,大抵就是常见的风雨桥吧。因为廊桥有遮阳挡雨的功能,所以一般都分布在比较多雨的地区(江南)又或是多雨多阳的亚热带地区。而广西的风雨桥大抵都是分布散乱,一般都建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但是本文中介绍的泰顺的廊桥数目之多,实在让人瞠目结舌。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是真的从来不知道,木制的廊桥竟然还有拱桥这一存在(印象的拱桥都是石桥……)或许阅读这篇文章最大的难处(……)在于只能够“雾里看花”地领略廊桥的美,却是很难在脑中真正构建起这样一座廊桥吧(是我逻辑不好……)每一座桥(每一个古物)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或是一个传奇的故事,或许这正是中国古代文明之于民间的瑰丽之处。可能巧夺天工只是夸张的比喻,又或许层出不穷的故事也从未发生,可古代手工匠人们的竭尽心力打造的一件又一件精美而又不可复刻的物品却始终是世间万物变迁的见证者,大抵这就是被称为“传奇”最好的的证明吧。可对于古物的保护始终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如果只是作为一个景点那么就失去了它本身的使用价值,而如果仍然供过多的人使用又有可能遭遇破损的可能,我想作者心里大抵应该就是为上面所说的第一种情况而感到“不知所措”吧,很多时候对于文物的保护是过度的,但更多时候我们应该反省自己,若不是“在古物上刻字”这样低素质的行为时常发生,古物或许就可以不随时代变迁仍然能与人、自然和谐相处了,这就不违背建造者在建造之初的愿望了显然,师傅制造的桥显然更比徒弟更胜一筹。很多东西在设计之初不仅会考虑使用价值、安全性一些基本问题,同时也会考虑是否适合这样的环境等人文问题,像很多事情也是这样的,没有什么事物时独立存在的,必定和外界有着一定的联系,在执行之前总要考虑到这些因素。但或许徒弟制造时已不存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了也不失为一个原因。我能够从作者的笔下从脑海中构想那幅画面,是和谐且恬淡自在的田园生活,就好像回到了很多很多年前。11页的图片给人的感觉是那种属于乡村的自然之美,但是或许是角度的问题,我看到桥下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貌似水都已经枯竭了。对于作者眼里“煞风景”的行为,我好像不大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如果能够保持那样的环境自然是最好的,可不破坏桥本身以及周边自然环境就已经是道德底线了,相反的,我可能更反感那些外表是古时的房屋模样,而内部却为了旅游业的发展而打造的比较豪华的房子,岂不是徒有一个空壳为了满足游客的审美了。而我觉得在这一小章了最遗憾的应该是没有一张廊桥的图片嘤,连最后一张的桥都是石桥(……)很喜欢“点绛唇”这个词牌名,因为印象最深的是很喜欢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那首《点绛唇 寂寞深闺》,李清照总能够把那种闺愁(或者说是闺怨)写得贴切而精炼,让人读罢总觉心里弥漫着一丝化不开的郁结之气。而这里的《点绛唇》不管是现代人所作还是古代人所作现代人修缮都读来别有一番滋味,或许我是受到李清照的影响,还是觉得有一丝悲伤,词的首联和颔联写出了美好的回忆,而颈联和尾联则寄情于山水表达了对远离故乡的故人的思念之情,间隔穿插地描写,倒也不失为一种新意的表达。[后/杂谈]我也说不清是先被导致封面那一片蔚蓝的天所打动还是先被这个有些奇怪的作者的名字和书名给吸引到但是高达20年的旅行确实让我感到惊讶,而将20年的旅行经历整合到作者的一本书里更是觉得不可思议若不是话很少应该做不到吧,恰恰相反,这段经历的记录事无巨细,以至于作者想要说的话都说得清清楚楚甚至有一点不留余地,写书评时想要分享一下相同的观点却是找不到更简洁的字句了,只好绞尽脑汁拼凑出一些零散的话语淡绿色的腰封和蓝天相得益彰,腰封的直白却险些吓到我,提到的那三个点恰恰是文艺青年旅行里必不可少的元素,而后腰封的活动也有被吓到,一本旅行书竟然可以植入那么多广告,虽然把全书翻完了也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得到酸奶(喂……)作者的旅行记录不单纯是旅行如何玩,有什么地方是好玩,还有参杂对于人文和地理甚至还有历史的考究。我一直觉得,不管是作什么事,都应该有所收获,旅行里或许我们能够收获快乐,但一样能够增长见识忘记提到一点了,一直不能理解师徒建造的两座桥的名字为什么要叫做“姐妹桥”(笑……)但像毓文桥这样几层的拱桥我倒是第一次听说,因为广西这边的风雨桥基本上都是一层为主的。而在读到“三条桥”的时候,我还天真的以为“三条桥”是一条桥的名字,那条桥的名字叫“三条”(好神奇……)写于2014.7.4
  •     人生就是不停的去经历,经历后便自然知道出路。——就像是作者狡辩的那样,“这和人生道路一样,开始或中途总有迷惘的时候,走着走着总会找到方向,总能知道自己到底要去哪里要的是什么,也许那多走的弯路,能体味到别人没有的感受。”我也是真心实意的赞叹,那句所谓的“旅行,不过就是从自己活腻了的地方到别人活腻了的地方”。梅汁小排略轻食,书中的文字很清新。是那种我肯自掏腰包买来看的游记。或许是重口味的东西看多了,现在想找点小清新的东西看看,换换心情。如果说,游记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风景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这本书大概是以写景型游记为主,记叙型游记为辅的,庆幸不是又一本说理型的游记。对那个实在无爱。遗憾的大概是,人文历史之类纯知识性的内容太少,反倒是地理方面的介绍较多吧。像是在写藏区的雀儿山和新路海的时候,顺口一提的英雄格萨尔王和美丽的妃子珠牧,作者除了给出两个名字,甚至没有只言片语提到他们间的故事。总感觉现在很多写旅记、游记或旅游书的作者有些太过。不知道是文笔的匮乏,还是偏执的追求更多的认同感呢?本来是给大多数人看的,用来分享自己游览经历的大众化的文章,愣生生给歪到了‘一个人的心灵之旅’,变成了很小众的东西⊙﹏⊙‖i°实在是,让那些铺天盖地的“心灵之旅”,和“灵性之游”给恶心到了。之前网上有位朋友和我抱怨,公司的大股东给某本游记写的序,公司买来当做福利分发给员工,人手一本。事实上,就是为了给那本书捧场来的。因为好奇,那本书我也在当当上下单了……拜读之后,深憾侄女太小,否则书就可以转手给她了(〃>皿<)!!! 书的内容,是很适合用做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至少也让孩子们来见识下我中华的大好河山呐。只是,虽不乏浓重的历史与人文的知识性内容,但该作者的抒情太过太滥,这点的确很成问题。真正的旅行部分所剩无几,地方风光的描写点到即止,倒是弘扬主旋律的个人思想体悟,实在是让我等这些早已经脱校了好多年的社会老油条看得兴趣缺缺。这本书不同,书里说的是感受,而非是谈的什么体悟。可见,作者和我一样也是个实际的人,说的也只是他的简单感触。有事说事,言之有物,而非是以旅行为媒介,大肆抒发个人的感情。全书共分五章。每章里文章的编排,并非简单的按照时间线与地域之类的排序,而是更加跳跃性的。但是,这种无序之中,又有着某些内在的联系。所以你前面才见他在非洲的草原骑马巡游,后面就去了菲律宾的岛屿上;他才看过老挝湄公河的落日,转头就在法国里昂的老城区徒步;他前脚在大肆享用西班牙的美食,后脚却是尽享阿拉伯迪拜的购物之旅……他的文风亦庄亦谐。在他的笔下,文字有一种活跃的生命力。有恶搞,像描写上海的复兴公园的马克思、恩格斯的雕像时,就这么神来一笔了,——“当然,我顺便再次瞻仰了精神领袖马克思、恩格斯二老的雕像,他俩一前一后,相互依偎着,多少年来一直这么甜蜜地看着看着大伙。他俩也目送着我离开复兴公园”(⊙▽⊙)我的嘴角忍不住抽,抽抽抽的,你妹啊、这么写怎能让人不想歪呀!有悬疑,写到日本高野山的时候,作者幽幽地写道——当日入住的宿坊巴陵院里就我一个人投宿,但是,晚上洗漱结束,“就在转身回房的时候,突然听见一声女人的娇嗔声,真真切切,异常清晰,那个声音仿佛穿越黑暗直达我耳朵里”。虽然作者写的是煞有介事,可老实说,我还真没感觉什么鬼故事的幽深气氛╮( ̄▽ ̄”)╭我只是很淡定的在想,嗯,不是花和尚,就是鬼故事。还有诙谐,富春江徒步的篇尾,——小船才离岸不远,船舱内就开始进水,居然是由于船上的人多,超重了!最后只能,“根据脸色吓得铁青程度,我们推选出三个人,其中包括我,放弃坐船,爬到岸上继续往下游走去……”相信,作者提笔写来的时候,心情也一定很微妙吧。反正,我是毫不客气的恶劣大笑,光笑还不够,还要边笑边拍桌的狂笑吔~\(≥▽≤)/~你看,越看这本书就越觉得这个人有意思啊*罒▽罒*有意思的梅小排,真赞!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我也在反思和思考,为何这种书(至少这本)连我都看不进去
  •     话痨是一种病
  •     最开始读的梅小排的文字,是在豆瓣广播中的一篇文字,好像是海南文昌鸡,在海南碰到一陌生女子的故事,文字特别有趣,还点击了喜欢。在图书馆找到这本书,断断续续读了不到一半,可惜时间缘故,还回了图书馆。从看过的前面的那些文章,总体感觉是在介绍每个去过的地方,好像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一会国内一会国外,并没有按照地区、景点、人文等分类,看起来有些乱,很难将一大章节中每篇文字串起来,后来也就失去了阅读兴趣,未看完就归还图书馆了。
  •     学校图书馆看到的书,前半本完全随意看了看。后面写的还是很又个人色彩。我觉得看看世界的想法每个人都有,就看有没有勇气去。
  •     插科打诨,一路叨逼叨,偶尔真深沉。
  •     因为在夏布洛尔被地主陆认成没小排才知道这个人,阴差阳错地在亚马逊看到贱贱的书名,一看就觉得是论坛帖编成书骗钱的,可是咱们有钱任性。文笔是完全没有,但好在贱得很坦荡,段子之间看得出行过些路的人对人对事对世界的敬重。轻浮得刚刚好。
  •     心怀善意,就会不断遇见善意的人。这是风景很美的最大的理由。
  •     邮差
  •     唉唉唉唉
  •     文学性没有,趣味性不足,若当攻略来读,攻略这东西其实是有时效性的,过两年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帖在论坛上给亲朋好友看看还可以,不明白为啥也能结集出版
  •     文笔不错
  •     略散,但是作者的确够深度
  •     旅行见闻。曾来过扬州个园做交流。路上的精彩路程和经历。序言说他很啰嗦,嗯,是有点。
  •     有趣的人,到哪都有趣。
  •     说实话这种游记,基本上是网上攻略和个人摄影的合集,没有多大意思。类似的书,想要吸引人要么有独特视角,要么有深刻的感悟。
  •     听别人讲他们的“旅行故事“可能是一件有趣的事,前提有很多。这本书认真读可能能读下去,像是一篇篇的某某作家散文合集,可惜我现在是po在网上的长文和纸质短文都读不下去的时候。那么多人在写,很多人看,觉得看到了自己也感同身受的东西,我倒是觉得,欣赏这种感情还是克制点好,不是值不值得的问题,而是你会为自己努力行动的力量足不足的问题。
  •     酒友写的书,值得看
  •     厕所读物精选。
  •     虽然支持传统书籍,但绝大多数中国人写的旅游类图书就真的抵不过屏幕上看看得了
  •     尚可
  •     看书抽奖。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