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10
ISBN:9787108045775
作者:[美]孔飞力
页数:150页

作者简介

孔飞力以政治参与、政治竞争、政治控制为主轴,将中国现代国家形成与发展的“根本性议程”归结为三组相互关联的问题或矛盾:政治参与的扩展与国家权力加强之间的矛盾(本书第一章);政治竞争的展开与公共利益的维护之间的矛盾(第二章);国家的财政汲取能力同地方社会财政需求之间的矛盾(第三章)。这三组问题并非始于清代,而是历朝历代都要面对的,但却跨越了朝代鼎革一直存在到帝制晚期,并在帝制崩溃后继续成为20世纪中国现代国家构建时的基本问题。
孔飞力认为,当政治环境的变化对社会形成重大威胁时,人们便会围绕着种种“根本性议程”开始形成共识。在中国帝制晚期,深植于历史文化之中的种种知识资源,是在怎样的历史环境下,经过哪些人的努力,导致了向着现代性、具有中国特质的“现代国家”渐次发生转变?孔飞力通过论述魏源、冯桂芬、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思想,结合晚清以来相关的历史叙事,较为宏观地回应了这一问题。
孔飞力对这部《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非常自负。相对于孔的另外三部专著和其他专题论文,这本书确实很不寻常,此书的初稿是讲座稿,孔飞力别的论著均为实证研究;在本书中作者试图对一些较为宏观的问题作出正面回答,而不再隐藏在具体问题的研究背后。总的来说,孔飞力治学的宗旨,他所思考的核心问题,在此书中有最为直接的展现。
书中各章是以作者在法兰西学院所作的系列讲座(1994年)为基础改写而成,1999年先以法文出版,英文版于2002年推出,此次中文版首次问世。

书籍目录

译者导言/陈兼、陈之宏
中文版序言/孔飞力
导论
第一章 政治参与、政治竞争和政治控制
——根本性问题和魏源的思考
第二章
从太平天国事变到戊戌变法
——冯桂芬与历经磨难的变革进程
第三章
从耒阳暴乱到农业集体化
——根本性议程的时代跨越
第四章
19-20世纪中国现代国家的演进
——根本性议程的改造与再改造
致谢
译者后记/陈兼、陈之宏
参考书目
索引

内容概要

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 1933- ),是美国及西方中国史研究中人们公认的一位大家,现任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讲座教授。他于1964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当费正清教授1977年从哈佛大学荣退后,孔飞力由芝加哥大学转回母校接替费正清留下的空缺,一直任教至今。他曾担任过芝加哥大学远东语言文化系主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委员会主席;获得过包括古根汉姆学术研究奖在内的多种学术荣誉,并是美国艺术人文科学院院士。
孔飞力精于概念分析、重视运用中国原始档案,具有良好的中国语言基本功。孔飞力等第二代中国学家注意从新的理论视角解释过去被简单地理解为“西方冲击”下发生的重大事件。80年代以后的中国改革开放,中美学术交流的正常化,使其获得直接接触中国史料档案的机会。这些都为孔飞力的中国学研究提供了历史机遇。
孔飞力著作不是很多,每一本书之间出版的间隔都很长,但每一本著作问世都引起轰动,是名副其实的“十年磨一剑”。他的学术著作主要有:《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海外中国人》。他还参加过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晚清史》和《剑桥中华民国史》若干章节的编撰。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0条)

  •     这篇书评重在阐释作者本身的意思,不重发散和评论。#### 导论“这些政治活动家们涉及中国内部的一种持续存在的”根本性议程“或”建制议程“(constitutional agenda )——正是这一议程,将中国帝制晚期的历史与现代的历史联接到了一起。在这里,所谓‘根本性’问题,指的是当时人们关于为公共生活带来合法性秩序的种种考虑;所谓”议程“,指的是人们在行动中把握这些考虑的意愿。”(导论p2)暂且不管constitutional agenda,最重要的一句话是”正是这一议程,将中国帝制晚期的历史与现代的历史联接到了一起“。孔飞力指出了三个constitutional agenda:1.政治参与的扩大如何同国家权力及其合法性加强的目标协调起来?2.政治竞争如何同公共利益的概念协调起来?3.国家的财政需求如何同地方社会的需要协调起来?(导论p2)孔飞力认为这三个议程在现代中国带有根本性质(我一开始没有注意到,后来才发现确实如此),并且,这一议程“并非仅仅产生于外来危机,更起始于困扰中国帝制晚期的具有多重侧面的国内危机”。“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关于创造现代国家以抵抗西方的辩论,实际上只是产生于中国内部的一场更为宏大的讨论的组成部分。关于这场讨论的背景,可以通过发生于18世纪90年代的危机来加以说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场危机促使文人精英阶层中的一部分人去思考一些根本性问题。”(导论p3)根本性问题这几个字尤其重要,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着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是在外来危机之前(不知道可不可以这么理解)。综上所述,将中国帝制晚期的历史与现代的历史联接到了一起的三个constitutional agenda,在外来危机之前就已经在内部危机中出现。“在中国现代的根本性议程背后,存在着三道具有关键意义的难题,其中的每一道,都是清代社会和政治发展的产物。”1.由于文字狱和结党的恐惧使精英阶层小心翼翼从而无法对抗危害国家的社会的权力滥用。精英阶层的纠偏能力(纠偏能力不等同于西方话语下的制衡)因文字狱和结党而大大削弱。2.怎样控制不能被政府吸纳的文化精英。读书人自成系统,与芸芸大众分开,而进入正式政府的官僚精英只是极少数。孔飞力认为存在一个有全国性视野和覆盖面的群体关注全国性的各种挑战,而且远在面临西方压力以前便存在。3.怎样通过一个相对狭小的官僚行政机构来统治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尤其在县级政府,管辖人口增加,支出膨胀,但相应编制和机构却没有增添,结果就是胥吏阶层的扩张和苛捐杂税的普遍加重,地方政府只能依赖非正式的几乎不受制约的制度外“第二税收”来运作,结果就是民众的反抗。(导论p9)#### 第一章 政治参与、政治竞争和政治控制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很多都是关于政治的,因此,“文人们在接受教育时便将考虑政治问题当做自己的天职”(p28),然而,只有很小一部分人才能获得官职。而政府又不鼓励文人论政。同时,对文字狱以及结党的残酷镇压,使文人更加小心翼翼。魏源通过重新阐释经典(这一招屡试不爽啊)《诗经》,来鼓励文人参与政治生活。“有人会觉得,可以将魏源所设想的文人们更为广泛的参政同向着公民社会的过渡联系起来……”孔飞力批驳了这一猜想,指出魏源的主张只是出于政府决策有效性的考虑,“远远谈不上是以天赋权力为基础的某种一般性理论。”(p45)总结来说,魏源的这一提倡并非是出自现代西方的政治观念,而是重拾古老中国的智慧。在西方经验里,个人政治参与的扩大就会削弱君主的权力,二者是对抗的关系;而魏源则认为,政治参与的拓展可以加强国家权力,使统治变得更加有效。因此,有关现代国家中的“政治参与的扩大如何同国家权力及其合法性加强的目标协调起来?”这一constitutional agenda,孔飞力认为,魏源在外来危机之前就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并且有了基于中国自身文化的答案。#### 第二章 要不要民主在前现代社会的清朝政府,是一个小政府,政治控制方式是简单的自上而下的监督,对普通民众而言毫无政治参与的可能性,这与现代国家可不一样。这一章节讨论了冯桂芬提出的两个主张及其他官员的意见。第一个建议是下级官员选拔上级官员,第二个建议是由百姓推选自己信任的本乡人士取代胥吏。这些建议遭到了激烈的反对,但孔飞力的过人之处在于没有落入“保守派”和“激进派‘的俗套(p64)。他试图揭示一种本质,他说:”我们正逐渐接触到中国维权主义的内核,而这是一种并不一定会随着现代国家的兴起便会解体的关于人类行为的信仰体系。公共权力和权威为什么会存在?这当然是为了使得私人利益受到制约。这一看法所赖以存在的信念基础是,公共利益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内在化‘,而使得人们可以不受约束地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说人话)就是”一个心中装着公共利益的人不会去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潜台词就是“官员就是心中装着公共利益的人,他们经过科举考试的检验,而百姓则只会关心自己的利益”。或者从反面说,每个人追求自己的私利并不会导致公共利益。官员们是将社会规范内在化,他们会“内在地”追求公共利益,而普通百姓则不会。把这一章的题目改成了“要不要民主”,其实是错误的。虽然在形式主张上接近民主,但是作者说:“他不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在他的著作中,也没有显露出关于人民主权或人民权利的任何暗示。”(p65)冯桂芬提出上述主张并非是受到西方的影响,而是针对中国本身的问题(官员腐败,胥吏苛捐杂税)基于中国自身思想中提出的:“他相信,与通常的看法相比较,其实精英阶层中有多得多的人内心是接受公共利益的存在的。因此,应当相信,通过一种经仔细规划的政治参与,下层精英人物是能够为公共利益服务的。”也就是说,作者认为,冯桂芬在观念上与官员并无不同,但是他和魏源的想法一样,下层精英也是读书人,在权力上不平等,但是在文化和思想见解上是平等的。这里面有关于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讨论和对比,累了,不赘述。#### 第三章 税收——政府与中间掮客的斗争清代的税收政策从来没有被真正解决过,固定的税额面对膨胀的开支只会导致苛捐杂税。收税人是胥吏和员生,他们往往放高利贷并且额外勒索(他们大部分作为编外人员的收入来源),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民众负担很高但国库空虚。为了对付中间掮客——胥吏和员生,清代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收效甚微。共产党消灭了中间掮客,但是很快发现产生了富农,担心他们成为新的中间掮客,危及到自身的汲取能力,于是采用合作社制度,从此不必挨家挨户收粮收款,国家直接组织生产。孔飞力试图揭示:“在中国现代和帝制晚期的种种表象背后,就其深层结构而言,旧议程会在新的环境下一再表现出来。集体化并不仅仅是’中国的又一个政府试图通过对于中间掮客的压制来增加收入‘。这是一个关于旧有的需要如何在新的特定环境下被付诸实践的故事——一个关于意识形态驱动的社会改造工程为工业化中的经济提供资源的故事。”(P102)书评到此为止,薄薄的一本书,很值得读。
  •     十三哥:好久不见,听说你结婚了,我很伤心。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上学那几年,我们仨去畅畅书店、去万泉河畔、去野草博雅堂、去潘家园、去中华书局淘书,回来后在旧书的尘埃里,在北区食堂三楼,每人吃一份牛肉炒饭,就能喝掉许多瓶啤酒,聊天,互相吹捧和贬损,再抱着书,搀着那个一瓶啤酒就倒的胖子(彼时你我都很瘦,如今我已胖若两人)回寝室。还有学校西门外面的大排档,苍蝇馆子,饺子店,特别是咱们临毕业才开张的那个蓉蓉阁,喝过咱多少酒啊,唉,当时怎么就没好好珍惜时光呢?早知道如今天各一方,人生殊途,别时容易见时难,我们为什么不多花些时间在一起呢?关于书籍的名字、学者的微言大义,如今已经再没人和我说这些了。从对门到隔壁,从隔壁到天涯,我们本能喝更多的酒,喝温柔敦厚的酒,说更多的话,说地久天长的话。这些,是读书班上的任何人都无法体会的。或许那时候彼此都很骄傲吧。不管怎么说,这些事情都过去了,当然,也永远都在。   第一次知道孔飞力也是通过你,好多年前了吧,写《两头蛇》的黄一农来学校讲座,你去了,我没去,回来后你说讲的不错,又说有本《叫魂》也不错。我当时想,你最近都在看什么乱七八糟的书啊,又是蛇又是魂儿的,我那时似乎还在建造自己的文艺乌托邦——打住,这些小资情调以后再说——总之,后来我读了《叫魂》,觉得并不出色,只能说比一般隔靴搔痒的海外汉学好点。直到今年读了《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才觉得孔飞力确实是大手笔。读书那些年,学校的课堂上,各个学科的老师们还在“言必称希腊”,现在据说已经“闲坐说孔孟”了。但当年我们已经明白,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古今之变”。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的先辈在这个局中,我们也在,有生之年我们都在。对这个变局的认识和突围,所有的中国人都摆脱不掉,但只有身在大陆的人才最有希望破局。因为这个局就在这里,这个问题就在这里,即使这个局目前看来迷雾重重,思想被权力和物质蒙蔽的越来越凶,今天连射手网都关了,但思想从来就是无法被禁锢的;即使人人说当局者迷,但局外人从来都无法替代当局者。  这个判断我至今仍然坚持,不过,显然要排除掉一些“局外人”,比如孔飞力。《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比那些玩弄概念术语的海外“咖啡馆”陋儒的书犀利多了。最起码,这个题目就很值得玩味。他把中国作为不言自明的政治共同体前提,不再纠结于各类概念区分,直接切入“现代国家”这个最困难的问题。这个题目,和麦克法兰那本高傲的《现代世界的诞生》如出一辙,但比麦克法兰多了许多低调的情绪——不知道你是否感受到这种情绪,一种细腻、幽微,却隐隐透着对“现代中国”的不安的情绪。  在《导论》里,孔飞力提到了三个问题,这是全书的核心,也是你我曾经讨论过的问题:  一、政治参与的扩大如何同国家权力及其合法性加强的目标协调起来?  二、政治竞争如何同公共利益的概念协调起来?  三、国家的财政需求如何同地方社会的需要协调起来?(p2,导论)  最初,我并未对这几个问题产生共鸣,因为翻译的有些拗口,或者说太过抽象。但读完此书,掩卷沉思,重返开头,我觉得这几个问题直击中国现代性改革,特别是政治和制度改革的要害。当然这些问题在各个国家的现代化转型中都存在,但在中国尤其具有特殊性和紧要性,不同的政治立场会对这些问题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因此,允许我将其拆解并重组,这三个问题或许更清晰一些:  一、选举是否会消解大一统的“神话”或“历史”?  二、党派政治是否会消解儒家政治传统里,对于单一政治意识形态的遵循?  三、地方自治是否会消解正在进程中的中国的“民族国家”?  几年前,我们在经学读书课上,对这些问题已颇有涉及。有时候我也在想,我们为什么对这些问题如此着迷,讨论的快感又从何而来?也许正是孔飞力在本书中所说的,这是一种“根本性议程”,而我们就身处历史之中。孔飞力所说的“根本性议程”其实就是他从英国借鉴的“宪法模式”:“我们对宪法这个词作更为广义的解释的话,那它就是:积极参与政治的公民们思考政治体制应当是什么或应当如何予以组织的道德和哲学原则。(p5)”因此,对上述三个问题的回答,也应对历史剥茧抽丝,沿着不绝如线的狭窄小路寻找“道德和哲学原则”。拜读书班所赐,我认为这个原则的源头就是儒经,因此这些问题只有围绕着经学及其注疏史才值得讨论。换言之,儒经的“注疏”正是不同时代学者针对当时“根本性议程”的“发言稿”,历史地看,“注疏”比经文本身更具“宪政”性。就此推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亦会带来对儒经的新的注疏。这种注疏亦将不再是延续清儒的做法继续从事文献的整理,在注疏的文体上也必将有新的突破。  要重视历代注疏,并且要期待有“新注疏”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国朝逐渐以民族主义代替阶级话语维系统治合法性,于是,欲拆解执政党的一些理论也随之过渡到欲消解历史。有许多“信史”当然是政治意义上的“神话”,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正如“古史辩”在后来的被反思,这些热衷消解的理论同样显得浮躁不安。欲裂其国,先灭其史,这里的史不是现代学科建制下的历史学研究,而是基于经学的历史。钱穆虽然厌恶经学,却主张以史学代经学,实则并未彻底走向“现代”,这正是许多人不满钱穆,认为钱穆在制造“伪史”的原因。其实,“史”何来真伪?只有是否“恰当”。注疏,即“根本行议程”,则必须依托于历史才能展开。  啊,想象着你像贞子一样就在电脑屏幕的里面,这种聊天真是惬意呢。再回到孔飞力吧,《起源》一书即孔飞力对上述问题的全面阐述,但他却没有给出答案。是不是一旦涉及权力与政治,所有的结论都显得可疑?他只给出了政治不正确的精彩描述:  “中国威权主义……是一种并不一定会随着现代国家的兴起便会解体的关于人类行为的信仰体系。”(p64,第二章)   “中国人不论地位高低,国家都是他们的共同财产。”(p112,第四章)  但他并非为此辩护,他只是在描述,因为在书的最后他小心翼翼的说:  “中国现代国家的规划是否能够超越狭隘的基础和僵化的中央集权而获得实现?这是一个只能由时间来回答的问题。现在,许多中国人相信,这是办得到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建制议程的界定所根据的将不是我们的条件,而是中国自己的条件。”(p122,第四章)  孔飞力之所以牛,是因为他讨论的是中国问题,而非借中国来讨论自家问题。这种小心翼翼不是因为什么后殖民之类的论述习惯,而是学理使然。“中国自己的条件”是什么?恐怕谁都不十分清楚。很多先辈前贤可能觉得很清楚了,是因为他们把中国和“西方”一比较,似乎一切都很明了。但时至今日,即使是浅薄的在校生,也能大致说出在政治上欧洲与美国的不同,英国和法国、德国的不同,甚至英格兰和爱尔兰、苏格兰的不同。这可叫人怎么比较呢?“西方为中国裂”了呀,如此中国,学西学日,赶英超美,非不想也,臣妾做不到也。  孔飞力也做不到,所以说要依靠“中国自己的条件”,于是针对孔飞力的问题又来了,按照孔飞力的描述,能否可以设想一个“集权但却公民自由广泛参与、统一但却地方充分/有限自治、意识形态趋同但党派政治成熟”的现代中国吗?这是不是矛盾的呢?孔飞力说“超越狭隘的基础和僵化的中央集权”,又将如何超越呢?  自己给自己提的问题往往很傻很天真,而且脑洞开的很大,很精分,不妨丢给你。你若回信,便是晴天。你也可以丢给那个和你一样在广州执教的胖子,他还在搞那些神神鬼鬼的研究吗?胖子结婚了吗?还有,你和胖子都不要着急生小孩,等等我,等你和胖子评上副教授之时,便是我们仨饮酒之日。        祝杯中常有酒酣胸胆弟白 顿首        甲午十月初一,时维寒衣节,帝都无处不焚烧,犹如坟场关于布罗代尔《文明史》与伯樵书——“书中信”第二笺:http://book.douban.com/review/6833874/关于《星辰时刻》与姐书——“书中信”第一笺:http://book.douban.com/review/6638665/
  •     孔飞力在费正清退休后,被哈佛大学邀请主持中国研究中心。他的主要代表作《叫魂》和《中国晚期叛乱及其敌对势力》,手中这本《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则是根据他在法兰西学院系列演讲整理出来的一本论文集。这本书是他关于中国现代国家形成的一些想法与现代性构建关系的思考系统的表述。在导言中,译者对本书的四篇文章分别进行了概述,分别从微观的视野来阐述宏观的主题。这种能力,我在中国学者身上看到的很少,很多人喜欢宏大主题,但是很少从微观入手,基本上都是理论上的探讨,而缺乏细部的深入刻画。因此,我觉得孔飞力在写作上还是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在讨论魏源与现代性问题上,孔飞力放弃了用《海国图志》中对外的了解,而是采取了魏源今文经研究,认为通过对《诗经》的解读,使他在理论上支持了士大夫积极参政的政治理念。这样,就能在官僚体系外,扩大士大夫的参政基础,提高政治合法性。这个问题,按照孔飞力来看,其实已经具备了现代性政治的征兆,虽然魏源似乎并没有将基层士人纳入政治讨论的范围,但是毕竟与过去科举考试进入政治体制才有机会影响政治进程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在魏源提出扩大政治参与的基础上,冯桂芬更向前跨了一大步,除了广开言路之外,他还提出“千百人之公论”和“选举政治”,从而将政治参与发展成某种现代政治设计。在他看来,这是使公共利益得到更好维护的途径。与魏源的思考来自经学不同,很明显冯桂芬的选举很有可能是受到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在此处,孔飞力对比了中美两国关于公共利益的看法,指出美国建国之初,联邦党人也提出了关于公共利益的思考,不过也受到了当时保守势力的抵制。这是为了衬托下面,官僚体制对于魏源和冯桂芬政治理念的抵制而设下的伏笔。不过,我们看到孔飞力的中国研究之中,依旧存在比较政治学的色彩,不通过与西方现代政治观念的对比,是无法显示出中国现代政治的特色和不足。在这个背景下,思考体制内士大夫对于现代性政治的应对,也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议题。对此,孔飞力选择陈鼎作为标本,这个人提出通过和亲来解决中西对抗的问题,这里很明显带有历史经验的意味,但是在政治制度上,他却坚决抵制魏源和冯桂芬扩大政治基础的要求,认为这是非圣妄法,动摇祖宗之制的根基。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出制度上,从外部突围基本上是没有可能。这虽然在体制上维持了政治的稳定性,但是在面对现代政治挑战的时候,是完全失败了。在讨论完晚清政治参与后,孔飞力将主题跳跃到毛泽东的现代政治建立上,对此我们可以看出他与刘小枫的看法基本一致,认为辛亥革命根本没有办法建立起现代性政治,直到四九年才真正建立起现代性政治的雏形。在他笔下,毛泽东成为自晚清以来真正完成了国家对于地方的财政汲取和彻底的社会控制。译者在此处比较了孔飞力的学士论文《伊利莎白一世的研究》,对比了中英两国在现代政治建立上的异同。在此基础上,现代政治摧毁了原有的国家与农村基层社会的“中介力量”——士绅阶层,完成了中央集权国家对于农村基层社会的全面控制。这在中国传统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强权国家。与此同时,由于士绅阶层被消灭,公共言论空间被封闭,现代政治中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竞争也被消灭了。在上述两个议题中,孔飞力分析了晚清现代政治的走向及其失败,也分析了毛泽东建立现代政治制度的成功及其排斥现代政治的地方,对比晚清与新共和两次现代政治的实践,我们不妨可以看出现代政治的矛盾之处。现代政治一方面需要扩大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另一方面扩大政治参与的目的是建立强大的现代性政治国家,两者在中国被视作手段与目的,如果现代政治建立可以排斥手段,那么现代性政治——自由与民主就不是唯一道路。这也是中国当下政治决策者的一致看法。从上述论证中,我们不难看出孔飞力对于中共政权的某种隐性的肯定,虽然这肯定不会被中国当下的左右两派所支持。但是,问题也就在此,孔飞力将现代性政治的目的与手段的分离,固然是解释中国历史进程很好的入手处。但是,我们必须还要追问,在这样的政治体制内,国家是如何构建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来保障整个政治制度的稳定?对此,我并不敢像孔飞力如此乐观,不过他对政治体制消除了士绅阶层的看法,我是感受的到的。如果缺乏了经济支撑,中国中产阶级是否拥有参与政治的合法性,我总是有所担忧。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很多东西似曾相识。西方中心的影子还是在的。
  •     面对近代以来的内外危机,中国如何构建现代国家?作者特别关注中国的内在条件,试图阐明在中国帝制晚期,已经在内部孕育了导向现代国家的某种必然因素,即提出政治参与、政治竞争、政治控制作为现代国家的根本性议程(问题)。但是中国公共生活中的基本价值观根深蒂固,最终导向了一个对于上述问题“再改造”的结果,进而产生了历史问题在当代中国的种种翻版。在一种紧张的政治伦理背景下,我们仍处于构建现代国家的艰难努力之中。 书分四章,其中关于魏源托古论今、文化精英对于选举权的看法、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如何调和、毛时代农业具体化的动因以及对于中国乡村治理的影响、中国作为统一国家进入现代的意义等内容均颇为精彩,富有启发。
  •     中央集权的根子,路径依赖,选举看来不可能了
  •     观念必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的官僚阶级,有世袭化的倾向。
  •     在结尾处,我似乎看到了一种超脱于“建制议程”的存在,那就是中国社会从上到下对一个强大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的执念,这种执念也许来自千年来相对稳定的循环往复,也许来源于儒家意识形态的根深蒂固,也许是19世纪至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清末至20世纪前半叶的积贫积弱局面使地方自治的可能破灭。无论是魏源的文人参政还是冯桂芬的官僚体制改革,都没有超越强国家的语境,所以前两个根本性问题(矛盾)的答案早已注定。而第三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税收直接关系到了国家的生存,同时中央与地方税收的问题一直无法得到妥善解决,而建国后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彻底建立了从上到下的统一建制。按孔飞力的标准,中国离现代国家还很远,但探讨中国内生动力的同时,我们不能忘了“现代国家”本身也是另一个语境下的事物。
  •     译者不讲人话系列。关于威权主义那章很有启发意义。公共利益是私人利益的总和,这是被集体主义吞噬过的国家民众很难理解的。
  •     孔飞力关注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极为核心但又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为什么经历了那样长期艰苦的战乱,中国仍是以一个大一统国家的形态进入现代?孔氏从中国自身内部条件所酝酿出的“建制议程”入手,分析了作为一个长期中央集权的大帝国,近代中国如何努力协调“政治参与”“政治竞争”和“政治控制”三者间的相互博弈关系,在西方政治学的思维框架下,以中国政治发展史的现实情况为依据,回应了现代国家在中国如何诞生这一复杂的问题。逻辑严谨,视野开阔,姿态平和,虽失之简略,却十分切中要害,值得一看。
  •     给了一个令人思考的有趣视角,即大清不是在深度睡眠中被洋人猛地抽走了被子,而是在半梦半醒之间又听到了闹钟响起。但书中所提供的微观材料本身恐怕完全不足以支撑起这个宏观视角的正确性。
  •     深层次的领会到了经济基础的表现方式。中央与地方的制衡,远比纯粹的政变和反叛更精彩。
  •     看的好艰难,。,迷迷糊糊故,似懂非懂因~
  •     本书以问题意识勾连起作为最核心的政治参与、政治控制问题的历史叙事,令人深刻思索“现代性”的历史与现时的社会基础制度。在实现了前现代性的政治控制的社会后,我们应当追求的是具有制度正义的现代国家的建制过程。
  •     not bad
  •     人在国外,只得(好幸)看得外文版,大致过目中文版的目录,觉得不少内容翻译得多余,译者所加入的“注解”或者说“理解”很多,还是建议以外文版为主
  •     二刷。
  •     在书店站着翻了一遍,有感。暇时,应再细看。
  •     试图解释两个核心问题:国家和社会,中央和地方。倒是通过论述魏源、冯桂芬、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思想主张,以及遇到的阻力来厘清封建王朝最后的岁月智囊们对国家未来走向判断的对立。
  •     给我理解中国政治进程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深度……比什么微博公知们的姿势水平高不知道哪里去了,哈哈~
  •     服孔飞力 "Constitutional agenda" 议题太广&受制于演讲形式,讲得不算完善,不过真是精彩。第二章冯桂芬厉害,第三章其实也很了不起了。
  •     近期有必要重读一遍
  •     读历史就是好,简单的一本小书就能让你深切体会到这个国家的诸多问题。
  •     任锋师去年曾专门推荐过。孔飞力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很薄的小册子,加上又是讲稿,也很通俗好读——但内容相当丰富,从魏源的《诗古微》一直谈到中国农业集体化的革命发展线索;还提及美国《联邦党人文集》及法国《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对比,甚至还提及了梁启超的英国。视野广阔,举重若轻,令人叹服。
  •     几篇相关度不高的论文串在一起
  •     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书。有个问题:既然中国现代国家的建立是依赖于自身条件的,那么关于何为现代国家的参照模式为什么还是西方式的呢?这是孔飞力的一个逻辑矛盾。
  •     孔飞力提出了中国在走向现代国家建制中的三个持续存在的“根本性议程”(constitutional agenda),分别是政治参与(与国家权力控制的目标)、政治竞争(和公共利益的概念)以及政治控制(这里指对地方的财政与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作者十分敏锐地观察到了中国社会绝对意义上的大前提:统一国家的概念,也就是大一统。
  •     内容精辟,必须推荐
  •     看来王晓明老师受这本书的影响不小,方法上共通的地方实在太多。
  •     选取中国在现代国家转型中的三个主要问题:政治参与规模扩大与国家权力集中之间的矛盾,政治竞争的引入和发展与公共权力维护之间的矛盾,国家财税权力的集中与地方社会财政需求之间的矛盾。视角独特,论据翔实,逻辑清晰。
  •     很多时候,看看外国学者写的中国挺好的,局内人总觉得自己最特别,从局外人的眼中更能够看到一些共性。
  •     “中国威权主义的内核,是一种并不一定会随着现代国家的兴起便会解体的关于人类行为的信仰体系。”(pp71,三种人)
  •     导言是真没什么用处。
  •     讨论乾隆晚期到毛时代的政治制度和财政制度,字数不多,有些内容点到即止,但都串联起来以后却能看到种种矛盾背后的深层原因。
  •      - 8/17/2016
  •     先来说说篇幅的问题,全书算上序言和参考书目刚过200页,其中中文译者序言37页,作者自己的有7页,让我哭笑不得,初读的时候在想这是著作还是译著。熟悉的孔飞力的都知道,他的着眼点很新奇,这本书也是如此。Constitutional Problem(当时人们关于公共生活带来合法性秩序的种种考虑)和Constitutional Agenda(人们在行动中把握这些考虑的意愿)是这本书的出发点,在接下来的三章就开始从事例入手,解读很新颖,角度也很棒,三个方面:政治参与、政治竞争和政治控制(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需求的矛盾),秉持着一贯的中国历史研究框架(中国内部自身的嬗变导致了近现代化)。不过,全书读下来,会觉得作者还是以西方现代化经验为基准,所以中西相遇难免会有种“反应”,让人想事实真的如此吗?
  •     从外行的角度,没有叫魂有趣味性不易懂。但水平确实很高。
  •     孔飞力以其几乎是“无限”的中国近代史功底,升华出一部主旨极其鲜明、素材极其丰满、逻辑极其严谨、叙述又极端简洁的史论著作。深厚史识与浅白表述、广阔视野与窄细切入、远方之镜与当下之鉴,均在孔氏笔下交相辉映。
  •     我还是不太能欣赏孔飞力的这种写法,还有这本书各种序和导读比正文都长吧
  •     三篇论文分别谈到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政治参与、政治竞争和政治控制的启蒙观点。不算完整的历史演进的分析,所以我觉得书名其实叫《中国现代国家思想的内部起源》可能更好。其实这三点问题在今日中国也未找到合理的方向,20世纪的纷乱暂停了一切政治建设,当中国逐步回归成一个国家的正常状态时,这三个问题就又出现了,尤其前两个才是焦点。技术的进步教育的普及使越来越多人成为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有思考能力的人,但是政治参与程度与晚清毫无二致。政治竞争方面亦然。其实不论什么体制,这三个方面都是根本性的议程,政治控制(收税的能力)自然是最重要的,但缺少了政治参与和竞争,任何体制最后都会僵化,然后再重演一次历史周期律。
  •     参与 竞争 控制
  •     翻译不及《叫魂》略拗口。对于政治参与,政治竞争和政治控制的三大“核心日程”的讨论看似案例分析实则暗比英美日等过现代化过程。反思现代化理论普适性的同时,结论更是暗和了Z老师China is a civilization rather than a state的论点。所以说,Has the state been modernized? 不过真的要向历史学家学习深入并且逻辑严密的narrative......
  •     政治参与,政治竞争,政治控制是永恒的话题,从裂变时期的传承传承当中的裂变之间找寻中国内部的一些现代化的因素,用心良苦。
  •     很短的一本书,许多东西都语焉不详。适合对近代史有一定了解的人,不然孔飞力提到的很多他认为无需再提的东西都不清楚
  •     用了大概一下午时间看完的,内容不多,但表达的对于近现代中国的历程的看法我是非常认同的。
  •     更喜欢叫魂的一气呵成,现代国家在中国的起源,在中国帝制晚期,深植于历史文化之中的种种知识资源,是在怎样的历史环境下,经过哪些人的努力,导致了向着现代性、具有中国特质的“现代国家”渐次发生转变。以魏源、冯桂芬、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思想,结合晚清以来相关的历史事件来回答这一问题。
  •     第一遍读《叫魂》,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国现代国家的困局和内部优先,这一研究是开创性的,也难怪我们被教科书毒害了那么久。但孔至始至终没有提到自由和民主,似乎两者和现代性没有关系,现代国家的维度仅仅只有政治参与、政治竞争、政治控制吗?
  •     观点还是挺有见地的
  •     孔飞力老师,其实算不上牛B的社科学者,在飞往成都的飞机上看完了,为什么我坐飞机要看这样的书,因为它小啊……
  •     其实不如叫魂读得酣畅淋漓!本书由四篇论文构成,读魏源和冯桂芬两篇尤有感觉。作者认为中国现代国家的诞生是由于其内部原因,包括公众参与的界限,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区别,国家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冲突。根源于根本性议程的探讨,总之其书思考独特,文笔绝佳,许是水平欠佳,后面一章阐述有不明处颇多,谨此。
  •     中国特色的国家文化。本书翻译实在是拗口难懂……
  •     政治参与vs权势力量;公共利益vs私人权益;国家财政vs地方需求;民族主义vs公民权利
  •     四篇论文,不算难读。带有了一些西方汉学的眼光,但对于理解“现代国家”在18~20世纪中国的孕育而生很有帮助。把着眼点放在里了中央-地方、政治参与-权力集中这样几个议程上,虽然稍显狭窄,但的确很独到。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