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器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9
ISBN:9787544265386
作者:松本清张
页数:456页

作者简介

松本清张三大名作之一
与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并称世界推理小说三巨匠
同名电影名列《电影旬报》奖TOP10。著名导演野村芳太郎执导,一度风靡中国大陆。
---------------------------------------------------------
孤独的孩子,在寂静的河边堆制砂器。有不期而至的大雨,在砂器初成之时。
凌晨四点,京滨东北线的首班列车即将从蒲田站出发。在发车前最后检查时,一具老人尸体在第七车厢的轮下被发现。老人被人扼杀,继而遭受钝器击打,容貌尽毁。老人究竟是谁?为什么被杀?警方费劲周折,从死者的口音等线索入手,却始终无法取得突破。但刑警今西和吉村始终没有放弃,他们从相关之人接连的“自然死亡”中,终于找出蛛丝马迹……
-----------------------------------------------------------------------------------------------
直木奖的获奖作《理由》的开头,我是模仿松本清张写成的,松本清张对我的影响远远超过我的想象——宫部美雪
松本清张是影响我最深的作家。——东野圭吾
读松本清张是社会派推理小说之父,直到现在我也一直在拜读他的作品。——京极夏彦
我是松本清张的超级粉丝。——岛田庄司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地点
第二章 口音
第三章 秘会
第四章 艺术家
第五章 身份
第六章 方言
第七章 血迹
第八章 变故
第九章 摸索
第十章 情人
第十一章 她死了
第十二章 绝境
第十三章 线索
第十四章 于无声处
第十五章 道具
第十六章 根底
第十七章 谜底

内容概要

松本清张(1909-1992)
日本杰出的推理小说大家,与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并称为世界推理小说三大巨匠。
1953年以《某〈小仓日记〉传》获得芥川龙之介奖。1957年开始连载《点与线》,开创社会派推理小说先河。代表作还有《零的焦点》、《砂器》。


 砂器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从图书馆借来这本书已经两个星期了,一直没时间阅读,趁周末两天功夫把这本书看完了。看到开头,我有些怀疑,这么简单的案情,简单的人物,怎样才能展开成一本四百多页的故事。貌似余华说过,有的故事是一个窄窄的开头,却可以越写越宽,这篇小说也是如此。松本将今西几乎所有的所见所闻所想铺在了纸面上,读者也可以沿着今西的轨迹去推理。也许为了增加可阅读性,作者将疑点同时安在年轻的评论家和音乐家身上,如果结尾换一个凶手,也不会显得突兀。凶手作案时穿的是浅灰色运动衫,销毁时,却被误认为白色纸片,而且在行进的火车上抛洒时,不会被风吹进后面的窗户么,这种销毁方式很危险呢。整篇小说语调平缓,没有一般看推理小说时会跟着情节发展感到紧张,头皮发麻的情形。小说中穿插的今西作为一个普通警察的生活,节俭而温馨,是个亮点。
  •     推理看得少,本格变格才刚刚接触。本书好看的地方在于,它连贯性很强,一条条线索接连不断,虽然有很多巧合之处,但凭借对作案手法的创新,再加上社会现实主义的风格和对悬念的设置,能够吸引读者一章章读下去。我是因为看了砂器的电视剧,才想着来找原书看看的,在这里也主要对电视剧和书比对着胡乱说几句。首先,小说的侧重点在对“社会现实”的描写和情节的设置,电视剧则侧重于描述和贺英良这个人物,这是电视剧对小说最大的改编。小说中,对罪犯身份的设置充满了讽刺,和贺是颇具创新性的才华横溢的作曲家,他和新锐的评论人关川重雄、武边、片泽等年轻又锐意进取的一帮人结成“新艺术团”,旨在打破传统、规则和秩序,建立新的艺术形式,但同时和贺在内心里又是极度想要出人头地、跃身于上流社会的伪君子,关川也是极力避免被别人发现自己和身为酒吧招待的三浦惠美子有什么关系。小说中还对推理情节进行了大量的描写,体现刑警今西荣太郎抽丝剥茧的推理过程,叙事的顺序与罪犯行凶的过程保持一致。电视剧里,一方面保留并简化了推理过程,一方面增强了对和贺英良这一人物的直接描写,将他的身份、职业进行简化(虽然这样处理就削弱了和贺的复杂性与社会批判性),将小说中今西荣太郎推测的罪犯形象直接呈现而非间接处理,简化了和贺的人物关系,着重描写人物的内心冲突、情感变化、施暴过程等。电视剧这样改编,原因自然在于两种媒介所具有的不同的表现形式及观众接受的方式。不论小说中,对罪犯和贺的人物形象描写得多么寥寥,他都是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但是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可以通过种种侧面建构的方式呈现他,比如刑警今西荣太郎的推理、关川及其他同侪的表述等,这在电视剧或者说影视作品中是很难表现的,观众在阅读一部视觉化的作品尤其是这种具有悬疑性的作品时,会下意识地寻找叙事中的核心冲突点而非环境描述、旁白等,因此电视剧这样改编是很取巧的,它把案件的中心转移成行凶现场,提取戏剧冲突,取代刑警的心理活动等难以表现的部分。这也是改编一部作品时最基本的要求。其次,电视剧对“砂器”的意象的深刻塑造,远超过了小说中的描写。小说中对砂器这一意象最直观的阐述,是苦恋着和贺的理枝子的日记:“我们的爱已经持续了三年,却没有任何结果。未来也还是会毫无结果地持续下去吧!他说会绵绵无绝期。面对这种空洞的承诺,我体会到的只是一种犹如细沙不断从自己手指缝里流出去的空虚……”电视剧里把这种意象具象化,并将其贯穿至和贺的生命之中,不论是亲情还是爱情,都有此空虚感与孤独感,使人物更加丰满,独立于小说中描述的一个虚荣、虚伪的凶手形象。而对理枝子,小说中只记叙了她帮助和贺处理血衣以及自杀的事件,并没有交代和贺与理枝子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理枝子为何心甘情愿地苦恋和贺并成为帮凶以及为爱人自杀,小说中她只是一个符号般的线索,但在电视剧里也得到了扩展。电视剧深入挖掘了人物的悲剧性,将人物的内心冲突、动机选择更细腻地呈现出来,某种程度上丰富了小说推理之外的内容。小说大部分内容,在建构情节与推理过程,其涉及到的另外一个人物——关川重雄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他在小说的一半处成为混淆读者视听的重要存在,通过他和情人三浦惠美子的不正常关系以及他的对话描写,作者试图引导读者认为他就是凶手,这样读者是抱着未知的态度来阅读的。电视剧则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凶手是谁,观众从一开始就看到罪犯的脸以及施暴行为,更期待对这个人物的表现,所以两种媒介上的悬疑点也不同,所以满足观众期待的方式也不一样。情节上,电视剧几乎改变了砂器原著的大部分,本浦千太郎也就是和贺的父亲因修建大坝一事被全村人制裁遭到边缘化,和贺被学校人歧视与孤立,母亲因病去世,父亲一怒之下大开杀戒并带着和贺逃亡,这些情节几乎都是改写的,但符合人物,也让和贺不再是一个处心积虑、不择手段向上爬的伪君子。电视剧中,和贺不再是一个新锐的作曲家,变成一个始终压抑自己的钢琴家,虽然他们的身份有所不同,但都对音乐这件事有自己的表达。电视剧里,和贺在演奏会上弹奏的钢琴曲名《命运》,意指无法摆脱命运窠臼;小说中,和贺创造的曲名《寂灭》,关注“人的生命观”,用“各式各样乱七八糟的声音借助机械操作,慢拍、快拍、强拍、弱拍、长拍、短拍,花式繁多、起伏不定地传送出来……毫无节奏且晦涩难懂”,除了本身的特殊意指,更是作者提前埋下的犯罪手法的伏笔,可能也是作者对艺术与人性的一种观察和反思。总体来说,2004年的电视剧《砂之器》整体上借用了松本清张1960年的《砂器》小说,但做了较大改动,风格上符合原著,人物上更具现代性与悲剧性,不失为一次成功的改编。
  •     读过松本的推理十几本了,这就是最后读的一本了。松本大部分的书叫什么推理嘛,比如这本——今夕无意买本杂志,就找到线索了,而且过了一个月衣服碎片还被找到了,真是很恶心这种剧情。松本大部分书都是靠巧合破案,强调一句,靠巧合破案那不叫推理!阿加莎,柯爹写的推理比松本早多了,也没看见什么时代局限。我再也受不了松本这种靠巧合破案的写作手法了。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松本清张比东野圭吾节奏慢,但是在抽丝剥茧推演情节,还原罪案方面,不愧文学大师。让人喘不过气的阅读体验。
  •     看过的最不好看的推理小说
  •     在超声波杀人属于新事物和高科技的时代,这个犯罪故事的匪夷所思就有其独特的吸引力了。今西的形象很清晰,但和贺英良、关川重雄就显得单薄了。
  •     喜欢日本推理小说
  •     相比其他推理小说加的一些玄乎的噱头和情节,很喜欢这本书里很细致的搜查,会想起警视厅搜查一课9系。
  •     作为推理小说来说,很纯粹
  •     首先我想说,小说写的很精彩。当然里面有bug,有虎头蛇尾,混淆关川&和贺。但是,整体还是很好,作者知识丰厚,情节扣人心弦,包括警察今西都刻画的很细致,不过也像书评中说,偶然太多了,而且如果不是我提前看结局(具体)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在最后剧情大反转。但是一部难能可贵的好作品。
  •     那个时代的办案手法好累人,亏有今西这样责任感爆棚的警官。只是巧合过多,故弄玄虚的某人一直在刷存在感。
  •     巧合、直觉太多,虽然读起来很有旧时代的风情画面感,然而杀人手法却是如此现代……不是凶手的人戏太多,太抢镜……
  •     节奏略慢 铺垫的缓缓的 还可以
  •     巧合太多,大大削弱了推理过程的严密感,而且总感觉人物的刻画并没有很鲜明,特别是作为主角的和贺,看在上帝的份上,快看完了我才知道关川竟然不是凶手这简直是太懵逼了,不是被解密后恍然大悟的懵逼,是我凑你特么在逗我呢的懵逼。真的对和贺没什么感觉,反而关川还让我感受到了人物的鲜活,松本大大你这到底是在干嘛呢。而且我本来以后会有凶手的内心戏或者一些更深层次的挖掘,结果,竟然就结束了!! 万脸懵逼好吗!!搞半天铺垫了那么悲情的作案动机和身世背景,抓到凶手就完了?!那我只能说我的内心没有半点波动甚至还有点想笑。可能期望值太高了吧,中间有几部份的推理确实也还不错
  •     松本清张的书里最偏爱这本,好像和大家不太一样呢
  •     我笨
  •     还是不错的 不过更喜欢另外两本 有机会看一下电影
  •     东野圭吾是松本清张的粉丝,但松本大师写的实在太啰嗦了,以警察侦探的身份对案件进行排查,中间设置了很多巧合,用了大量篇幅一点点排查,后面揭示的时候又过简单,作案动机也很牵强,总体来说虎头蛇尾。心疼被害人,农夫与蛇的缩影,还有惠美子,如此相信爱情的女孩,所托非人……我觉得东野圭吾实在是超越了他的偶像。
  •     一般,不如想象的好看。。。
  •     大师级的作者,读起来并不觉得太高明。
  •     有些推理加入了适当的想象 并结合实际 还是比较精彩的 有些显得牵强附会 作者喜欢在一个点上面翻来覆去的叙述 显得累赘又啰嗦 看了他的两部小说 恰巧杀人动机都是为了掩盖卑微的过去 这部里的很多涉及到理论的东西还是放弃了理解 而有一些细节不知是自己的原因 又或者是没交代
  •     喜欢松本笔下那些朴实有极强耐心的刑警
  •     总体还可以吧,打发时间没什么问题。
  •     读起来没有紧张感,属于翻着翻着就看完了的书。
  •     千年情节有点拖,但是看着看着发现丝丝入扣,原来以为是……结果是……不剧透了
  •     比点与线要好。
  •     前半部的基调营造还是很好的。最后的谜底揭开,有些鬼扯。
  •     松本的推理永远让你猜不到最后的凶手 跟着一点蛛丝马迹看下去 很细腻 猜不着头绪 看似无关的话却成了日后的铺垫 人物的描写点到为止 并不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警察今西的推理来表现和贺英良的人物形象
  •     “孤独的孩子在寂静的河边堆制砂器 初成之时大雨不期而至”这真的写在书签上对我最大的剧透了。
  •     看得有点累,看惯了东野圭吾暗藏波涛的推理小说,这本书稍微有点乏味了,比较多声东击西的线索,虽然是为了混淆读者主观判断,但还是觉得有些多余,而罪犯涉及篇幅较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警探沿着铁路寻找碎布片的场景,如果不是因为他对案件的偏执和无数次跋山涉水,真相将永远深埋。结局很像电影。
  •     烂尾
  •     无巧不成书...
  •     结局太恶心了了吧,就因为发现自己的身份就要那么残忍的杀人,全程推理太巧合,剧情拖沓。
  •     孤獨的孩子,在河邊堆製砂器…………
  •     原来东野圭吾是从松本清张这学来的啊,每个章节漏点消息,最初让人感觉是关川,,最后就变成和贺了,但还是不明白关川为什么对女招待惠美子不冷不热,原以为里枝子是关川的相好呢
  •     好看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     越来越喜欢老爷爷的推理了! 大爱这种旧时代没有手机没有监控,单纯靠询问推理来破案的桥段。只是到最后也没明白为什么叫砂器
  •     节奏还行,巧合有点多,结尾神转折,因为我一直以为关川是凶手。
  •     毕竟是开创了社会派推理先河的大师。
  •     对于为什么杀死三木谦一一直很好奇,但原因竟是如此,冰山写法,克制煽情。 但是关川的线真是太奇怪了,东北口音,对那个教会自己看星星的人的回忆,应该不只是作者的误导吧。 最后,超声波杀人太厉害,以及喜欢封面语。 孤独的孩子,在寂静的河边堆制砂器。有不期而至的大雨,在砂器初成之时。
  •     神经病侦探迭出的时代 这样一步步扎实推进的推理我都不舍得读太快。
  •     松本清张大概是我最喜欢的小说家之一了,毫无疑问超越了我之前看的那些作家,松本清张无论是故事还是诡计基本上都无可挑剔。那种老式的一点一点搜查方式,非常喜欢
  •     今西又张开了想象的翅膀。。。。。。一定是这样的,我的灵光一现怎么会错呢。。。
  •     凤凰男于连的故事,太太太太磨叽了,书名和内容找不到联系,松本清张老先生走下神坛
  •     前面的铺垫叙事实在略显冗长,最后对于犯罪动机的揭示也显得有些牵强。作案手法虽然很高科技,但还是觉得老人家死得太冤枉啊。
  •     这本书可以算为虎头蛇尾的典范了
  •     “有孤独的孩子,在寂静的河边堆制砂器。有不期而至的大雨,在砂器初成之时。”
  •     铺垫得太多,以至于结局的出现让人感觉有些突兀。除了这个,松本清张的文字相当不错,内容也有社会意义,如果不仅仅当成推理小说来读,或许前述的瑕疵就不成为瑕疵了。
  •     几年前看的,实在忘了写了啥,还买了本实体书送给朋友。只记得好看。后来还去看了松本的其他书。
  •     总体情节还不错,文笔很棒,言简意赅,虽然有很长的篇幅,但基本没什么废话,都是围绕着案子在调查分析。但这本书最大的问题在于几个不可思议的巧合,这在推理小说中不应该出现,对这个小说的质量大打折扣。在我看来完全不需要这样的巧合,其实通过调查死者的行程,就可以看出和他有关系的人,然后通过调查这个人再牵出几起命案,这样比较合理。
  •     2016/11/27 24th 怎么说呢,我觉得太巧了,坐火车抛碎布那个还有人写文章还正好被警察看到还就怀疑上了,很扯淡。警察怀疑自己妹妹的房客也很扯淡。找出来的线索都让我觉得很牵强,后面凶手的反转还不错。我很想知道这本书叫做砂器的理由是什么?书中有说到砂器?
  •     大师级人物啊
  •     很喜欢松本的语言风格和节奏。每本小说都是抽丝剥茧,越看越兴奋啊。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