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之源

出版日期:2015-3-1
ISBN:978721306438X
作者:[美] 保罗•布卢姆
页数:215页

作者简介


婴儿有道德感吗?我们是如何成为有道德之人的?理性思考对道德决策来说无足轻重吗?保罗•布卢姆把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进化生物学和哲学的深刻思想融为一炉,力图探索我们究竟如何超越先天道德的局限。与此同时,他还研究了黑猩猩、心理变态者和常春藤教授们的道德,探索了我们对性、政治、宗教和种族问题的令人困扰的道德感觉。

作者引述了美国耶鲁大学的开创性研究,证明婴儿早在能开口讲话和行走之前,就有能力判断他人行为的好坏,就能产生共情和同情,就能产生原始的正义感。但人类的先天道德仍然十分有限,有时候还会酿成悲剧,比如我们天生就仇视陌生人,也容易产生偏执和狭隘。布卢姆还指出理性与道德判断的紧密关系,理性和思索能让我们作出道德决定,比如奴隶制是错误的。归根结底,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同情和我们人类独有的理性思考能力,超越我们生来就具备的原始道德情感,超越婴儿的局限。

众多知名学者、专家推荐。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史蒂芬•平克:婴儿拥有丰富的认知和道德生活,这是21世纪心理学领域最有趣的发现之一。但对婴儿认知与道德的研究如何揭示人类的本性?保罗•布卢姆用他标志性的写作风格——清晰、深刻、敏锐和优雅,通过本书为我们作出解答。《正义之心》作者乔纳森•海特:保罗•布卢姆向我们展现出,一名一流科学家如何把矛盾的发现、广泛的研究和深厚的人文关怀结合为一体,为人类的本质勾勒出了一幅细致入微、令人惊奇的肖像,描绘了它的美好、恐怖和奇妙。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善恶之争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之一。但从婴儿的善恶起源探讨道德的冲突、局限、转化、超越与升华,是一种另辟蹊径、引人入胜的新角度。这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用科学的心理学研究人类的道德,也许更能够抓住人性的本质。

书籍目录

赞 誉
引 言 卑鄙的我,高尚的我
第 1 章 每个人的内心,都活着一个苛刻的道德家——婴儿的道德生活
我们在婴儿身上发现的东西,正是苏格兰启蒙运动哲学家们口中的“道德感”。所谓道德感,并不是做好事或坏事的冲动,而是作出某种判断的能力——也就是区分好与坏、区分善良和残忍的能力。
•冷眼旁观有罪吗?
•人之初,性本善?
•如何区分行为的善恶?
•习俗的力量有多大?
第 2 章 高尚的本能能否打败自私的基因——共情和同情
儿童表现出来的共情和同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我们居然在如此年幼的生命身上就能发现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的踪迹,已足够令人惊叹。
•心理变态者杀人时在想些什么?
•幼儿主动帮助他人是出于关心吗?
•换位思考带来更多不道德行为?
第 3 章 正义怎么才能得到伸张——道德审判
判断能力和感受能力是人类生来具备的本能,是自然进化史给我们留下的遗产。这些能力与公平和正义等概念有关,与共情和愤怒等情绪有关,与奖励和惩罚等行为有关。
•为什么人们渴望公平?
•人肉搜索的本质是什么?
•孩子为什么爱打小报告?
•我们为何爱看复仇剧?
第 4 章 世界上有两种人——“我们”和“他们”——人类的种族偏好
我们都是智慧生物,可以运用智慧来梳理信息,同时限制我们的选择,让“更好的那个我”战胜自己深恶痛绝的直觉和私欲。我们正是以此来克服自己的种族偏好。
•肤色为何能分化人群?
•龙年出生的孩子受教育水平往往更高?
•美国人对中国人的态度有过怎样的转变?
第 5 章 厌恶感是怎样把道德带入歧途的——共情的对立面
要把道德判断建立在厌恶感之上,就如同把希望寄托于硬币。如果抛硬币得出了错误的结果,并不是因为你抛硬币的方式不对;它之所以会给出错误的结果,就和它有时也会给出正确的结果一样——一切全在于运气。
•婴儿为什么不讨厌自己的便便?
•反对同性恋有悖常理?
•种族大屠杀何以能发生?
第 6 章 我们是否真的能够对陌生人无私奉献——道德有亲疏
亲属、内群体和陌生人的划分并非固定不变,许多道德说教的目的就是把人从一种类别变成另一种。而且许多研究发现,如果我们看到陌生人的面孔、听到他们的名字,我们真的就会更愿意帮助他们。
•杀死一些人换取更多人的生命可取吗?
•决策面前谁能够完全理性?
•还有比电车实验更难抉择的道德困境吗?
第 7 章 如何成为一个好人——超越道德本能
我们已经远远超越了婴儿的局限。人之所以为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道德不单来源于人类的本能,还来源于我们的同情心、想象力和卓越的理性思考能力。
•真正的无私存在吗?
•坏榜样更有影响力?
•经常读书的人会更加善良吗?
•宗教信仰是道德的“加速器”?
致谢
译者后记

内容概要

保罗•布卢姆(耶鲁大学公开课最受欢迎导师、著名认知心理学家、TED演讲人)

耶鲁大学最受欢迎、最风趣的心理学教授。他的心理学导论课是耶鲁大学最受欢迎的公开课之一,超过500人选修,全球有上千万人观看、学习这一公开课的视频。

《科学》杂志评出的Twitter上最有影响力的50位明星科学家之一,美国哲学与心理学协会前任主席,《行为与脑科学》杂志联合主编。

因出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而获奖无数。他的文章屡见于《纽约时报杂志》、《自然》、《纽约客》、《科学》等刊物。著有畅销书《快感:为什么它让我们欲罢不能》。


 善恶之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今天从编辑老师那里听说,这本书已经去了印刷厂,开始在各电商的网站上预售,预计将于今年 2 月初面市。作为本书中译本最早的读者——也就是译者啦——,我闻获此讯,心中难免戚戚。本书从筹备翻译到最终出版,历时经年。其间我的个人生活和学术生涯都发生了诸多变化,本书初稿亦随我两岸辗转,南北奔走。所幸得到了师友和友好人士的慷慨帮助和热情支持——否则本书定然不能按时交稿。顺便致谢大学图书馆——在反复查证的过程中,大学图书馆及其学术论文数据库于我助益良多。一位智者(好吧,其实是尤瓦·哈拉里教授)曾说,我们现在所知的世界,不过是随机历史事件的偶然结果。事后想来,我之所以会译介本书,也大抵是出于机缘巧合。第一个随机事件,是我于 2014 年初在 Coursera 上注册了一门 MOOC 课程,名为“日常生活中的道德”(Moralities of Everyday Life),讲者正是本书作者——美国耶鲁大学的保罗·布鲁姆教授。第二个随机事件,是这门课与我当时思考的问题有关,所以我特别感兴趣。我在布鲁姆教授的指点下,阅读了本书的部分章节,很快就被书中的精彩语言、严谨论证和出色实验深深折服,一颗译介之心随即躁动不安,很想用我自己的母语,把这本小书和布鲁姆教授介绍给中文世界。第三个随机事件,是我此前曾和湛庐文化合作,翻译过几本小书,得到了不错的反馈。第四个随机事件,是湛庐文化的编辑季阳老师在去年 3 月的一天突然找到我,想请我来翻译这本书。当我表示自己正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编辑也大为惊异。而我自然正中下怀、当仁不让、奋袖出臂、毫不羞涩。后来虽有波折,但无坎坷,本书也得以顺利付梓——其结果就是现在呈现在读者诸君面前、准备接受检阅的这本小书。本书作者布鲁姆,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演化发展心理学家,目前主要研究道德心理和人类的道德理性。正如布鲁姆教授所言,现代心理学虽然和哲学关系匪浅(后者可能正是前者的起源之一),但是在几代学者的努力之下,当代心理学早已采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出自己的一套科学实证体系。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重点研究人一生的心理变化。而演化发展心理学家又更进一步,用达尔文的基本演化理论——特别是自然选择理论——来阐释人类的心理发展,研究基因和环境对人类心理的塑造和影响。如果要研究基因和环境之于道德的影响,那么我们最好能将这二者分离开来。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办法能比研究刚出生的婴儿更好呢?布鲁姆教授试图通过实验证明,人类的道德情感并不完全是后天习得的;就算是甫一出生的婴儿,也拥有一定的先天道德——而且相当丰富,简直令人惊异。婴儿的道德情感包括同情、共情、羞耻、原始的公平和义愤,还有厌恶;婴儿甚至在 3 个月时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他还试图证明,人类的道德情感会在一生中因为环境和基因的共同作用而不断发展变化,或者变得更为深刻、丰富,或者变得更为扭曲、狭隘。他也重新发现了人类道德理性的重要——“理性沉睡,心魔生焉”,这来自启蒙时代的遥远警响,在最近数十年来似乎已逐渐式微,臣服于休谟的看法——“我们都是激情的奴隶”。但布鲁姆教授试图证明,人类拥有理性思考的能力;我们虽然曾是婴儿,但是我们早已超越于婴儿的局限。因为道德不单来源于人类的本能,还来源于同情、想象和理性思考。作为科学家的布鲁姆教授,以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和最严谨的科学思维设计实验,也以最犀利的眼光进行审查和讨论,其学术成就有目共睹,在同侪科学家中有口皆碑。他也告诉我们,科学家绝非不善言谈、孤高自傲之人;科学著作也并非一定艰涩难懂、了无意趣,把普通读者隔绝在外。他是一位出色的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广博的眼界,对语言更是运用自如。他时常妙语连珠令人捧腹,隽语箴言又令人醍醐灌顶。须知杰出教师的一大共通之处就是了解自己的听众,懂得用最适宜的言辞向学生解释庞大芜杂的体系,在条分缕析的同时也传递科学的薪火。布鲁姆教授便是这样一位难得的教师,修过他课程的学生几乎无不对他赞誉有加。这本小书与他的课堂风格别无二致。我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仿佛又一次看到他站在耶鲁大学的演讲台上,时而缓缓踱步,时而手舞足蹈;又仿佛看他走下演讲台坐到对面,与我侃侃而谈,聊起心理学的历史,学界最近的发展,还有他自己的种种思索。他在阐述人类后天的道德发展和道德差异时,曾引用了一则“历史之父”希罗多德记述的故事——这位古希腊先贤曾经在 2 500 年前漫游地中海,观察和记录了不同文化的道德差异。布鲁姆教授说,“旅行能开拓眼界,而阅读亦是一种旅行”——这句话令我永志难忘。我也希望这本观点新锐而不失趣味的小书,能给读者诸君带来同样的触动和愉悦。作为译者,幸甚至哉。不过在下的水平和精力终究有限。虽然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懈怠,但难免有疏漏不足之处,希望有识之士不吝赐教、慷慨豆邮。谨在此鞠躬致谢。2015年1月19日注:本文的最初版本,见于本书的《译者后记》,所以本文姑且称为《译者后记补》好了。
  •     之前看过bbC一个纪录片,讲的也是道德与善恶。纪录片通过脑结构图,基因和环境三方面来讲,最终的答案是基因决定了脑结构,脑结构决定了我们有没有成为心理变态者的潜质,而环境决定了我们会不会成为心理变态者,而这一切,我们却没有任何选择。看完纪录片后感到很绝望,直到看到了这本书。这是本比较商业的心理学读物,没有那些晦涩的专业术语和枯燥的写作方式。反而以幽默和浅显通俗的语言来进行讲述,很快就能看完。看完后是对很多东西的恍然大悟。从婴儿开始,人之初,性本善,到后来的选择。其实书中并没有严格的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正如里面抛出几次的两难决定一样。只是将为什么告诉你。从最初的婴儿阶段,我们的善恶观,到成人后面对事物的选择。在这本书中很高兴的看到,选择权还是在我们手中的。我们不是简单的被基因塑造,被环境引导的人,而是有着自我感情,自我判断的人。虽然和基因,环境依然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个人如何选择。正如博弈一样,每走一步都是一个赌注。是自私,还是无私。每走一步都是自己的选择,与其他的事情无关。终于看到本和精神分析、早期经历没什么太大关系的书了。善恶始终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选择权也随时都在手中。我们并非是无助的被迫进行选择,而是可以自由的去选择。
  •     人性善恶的问题也算是道德心理学的探讨范畴,关于人性的善恶问题,大致有如下几种观点:性善论、性恶论、混合论、白板说。这几种论点也不难理解。性善论认为人性本质上是善良的,孟子就持此观点;性恶论认为人性本质上是败坏的,基督教就秉持这种伦理;混合论认为人性本性既有善良又有邪恶的一面,当然这是一种十分讨巧的说法,从现代的实践和伦理来看当然是对的;白板说认为人性无所谓善恶,随后天环境改变而改变,环境塑造人。要探讨人性本质,可能观察婴儿的道德观最合适,道德心理学也借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控制变量,从而能够更好地反映婴儿行为所透露出来的内心观念。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人达到一定岁数,环境中的诸多因素会参与进来,多因子影响到人的行为,那么要正确反映人的道德观念的起源是什么将是一件更为困难的事情,选择早期的婴儿能更好地排除环境对人的塑造影响,无疑,婴儿能更好地反映人的天性。婴儿有道德吗?如果解开这个谜题,那么上述的几种论点自然会见分晓。《善恶之源》这本书告诉我们,婴儿是天生的道德家,也就是说,人类出生下来就已经具备某些道德品质,只不过刚一生下来,我们不能观察到而已,一旦婴儿的生理特征发展到一定程度,道德感便开始体现出来,当然这里强调的是人类的某些道德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习得的,婴儿的这些道德正是生物进化的产物。什么是“道德感”,所谓道德感,并不是做好事或者坏事的冲动,而是作出某种判断的能力,也就是区分好与坏、区分善良和残忍的能力。婴儿天生的道德感,也许正如托马斯·杰斐逊所说,“道德感,或者说良知,就像一个人的大腿和胳膊一样,是他身体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被赋予了道德感,只是有的比较强,有的比较弱,就像每个人四肢的力量也有大小之分一样。”要理解这种观点其实也很简单,如果以成人世界的逻辑来举例,我们会发现人类会共享一套默认的普世规则,比如无缘无故动手打人是不对的,无缘无故背叛亲朋好友是不对的,奖励明显违背公平原则是不对的,显然上述行为违反了道德,违反了人类最基本的行为规则。在违反道德的行为之中,尤其是动手打人是最基本的一种,约翰·米哈伊尔认为,“如果我们真有一条超越时空限制而普遍适用的道德准则,它很可能就是:如果你打了某人的脸,你最好能给出一个真正合理的解释。”公平意识、对等原则等行为规则不仅对成人适用,甚至连婴儿都具备,并在内心直觉上维护自己的道德感,比如,大人在向婴儿求救的时候,婴儿会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准备“伸出援手”走向大人;另一个实验中,3个月大的婴儿在“帮助者”和“阻碍者”之间愿意选择奖励“帮助者”,这样的例子,在书中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不仅如此,婴儿还拥有真正的社会判断能力,能够判断符合“朴素物理学”的事情,比如,你给一个婴儿展示物品,并把它放在屏风后面,若你施展“魔术”偷偷摸摸将物品拿掉,当移开屏风,婴儿发现屏风后面没有物品时,它会注视更长的时间,显然婴儿按照朴素的物理学规则,他认为这违反他的认知;又比如,如果你施展魔术使得一个实心物体能够穿过另一个实心物体,他也会目瞪口呆。书中还通过控制变量列举了更多有趣的例子,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发现婴儿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并且已经具备初步的判断能力,包括初步的道德感和社会判断能力,尽管这些判断能力还不健全,但已经有了基本框架,而后随着年龄增长,人性在这一基本框架上涂抹变化,这些就需要后天的文化与环境的习得。但我们从婴儿的行为中已经知道婴儿评判的正是成人世界中的“善良行为”或“恶意行为”,他们和成年人一样喜欢“帮助者”,讨厌“阻碍者”,正是种种基础的道德判断能力,构成了道德感。因此,婴儿天生具备的道德感,使得我们明白人类进化出了辨识善恶的能力,尽管还不完善,但拥有了雏形,但是不是说人性本善呢?未必如此,关于人性天生邪恶的一面,学界也有众多的探讨,较为出名的就是道斯金的那本《自私的基因》,同样是从进化论的角度阐释了人本性里邪恶的一面。在《善恶之源》这本书中,同样提到了儿童在幼儿时期对公平意识理解的局限,更倾向于将其视为结果平等,倘若是人家少分配物品,幼儿会认为这部公平;倘若是分配的物品多余其他人,幼儿却不能坚持前面的原则。幼儿的平等意识并不完善,自私的念头更占上风,等他们年龄大了之后,才会更好地理解公平概念。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讲,人性本质上是善恶混合的无疑是对的,每个人心中不仅活着一个道德家,同时也活着一个自私鬼,高尚的本能能否战胜自私的基因,这依旧没有定论。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这本书是非常典型的材料足够丰富,有趣,但是在写作上缺乏完整的结构感和条理性的书-----可以看得明白,但是对知识的总结需要耗费一番功夫。有心人应该读第二遍。
  •     婴儿能够分辨善恶的能力有点意思
  •     不但结论有趣,方法也精彩
  •     有点浅
  •     不错 值得一读
  •     略微枯燥
  •     太浅了。
  •     老师推荐的书单里的一本,比较有趣,科学家设计的实验,证明孩子们生来是有一定道德的。那么,这个到底是进化的来的文化,还是神放在人心的呢?里面的“道德圈”概念我觉得很有意思。我们交友读书、旅行、看电影,都是扩张自己的道德圈,让自己变成更宽广的人。
  •     这本书写的是“人类持有何种道德?为什么人类会持有这种道德?” 而不是“人类应该持有何种道德?” 主要通过对婴儿的实验,探讨人类的道德本能。但是内容较少,并且不系统。收获不大,因此给三星。
  •     比较喜欢心理变态的分析和厌恶感共情对道德的影响。
  •     一般般,有点枯燥,针对婴儿的实验还挺不错
  •     道德心理学
  •     一般搬
  •     重新审视厌恶感。
  •     九月意外发现的一本好书 对婴幼儿无感 但通过他们研究人类的道德感却相当有趣
  •     提供一种道德的来源,进化天性和后天习得。
  •     从进化理论和发展心理学角度对道德做了一个综述,穿插着亚当斯密...婴儿的道德情感包括同情、共情、羞耻、原始的公平和义愤,还有厌恶,这个部分比较有趣。ps. 耶鲁的公开课心理学导论就是本书作者Bloom的课。
  •     很多启发性的东西,但不够深入。 求指教:当代伦理学有什么按“道德有亲疏”推论下去的系统性理论吗?
  •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基因和环境对于人的道德有多大影响?Paul Bloom教授等设计了一系列与婴儿互动的巧妙游戏来窥探道德的奥妙,同时还需避免伦理问题,让我们见识到了婴儿的美好,以及他们的恐怖。
  •     重新审视道德。
  •     从发展心理学视角来回答“性本善”/“性本恶”的大哉问意外有力,源远流长的道德哲学在可用的实验方法检验下焕发生机。全书塞满了有趣的实验故事,最大缺陷是不免因之细碎而不够系统(此处需要至少一个康德)。
  •     非常好的书籍。用婴儿早期的实验证明了道德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可塑的。我们所谓的道德感究竟是想要社会更美好还是仅仅处于内心的愤怒想给予他人伤害。人类的道德感是有限的,但机情景和法律可以替我们完善
  •     五分给婴儿道德研究。但需要注意的是,婴儿的行为本身是否意味着偏好,即使是行为表示了偏好,但它是否就是由道德所支配呢。
  •     自然之我有太多行恶的本性,社会之我有太多行善的智慧。智慧克制着本性,于是我们把复仇交给了警察,把自私交给了契约,把厌恶交给了礼仪。我们努力按社会的标准别做坏人,因为人们希望好人有好报,但更渴望恶人有恶报。请做个善良的人。
  •     1、基本观点:人类天生拥有某些道德倾向,在成人过程中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会逐渐强化并形成稳定的道德感。2、我们既不需过分悲观,也应当努力提供塑造健全道德感的环境。3、作为心理学家,Bloom对道德情感格外的敏感,因此,实验设计或案例分析必须保障的一点是,被试是依赖“道德情感”而非其他的动机做出行动。这使其不会轻易接受任何一种对实验现象解释的理论,同时也提供给哲学家关于人性和道德直觉的素材。4、Bloom并不是完全的适应论者,其提供多个角度,并力求寻找更普遍的原理来解释我们直觉上的偏好。这一点使得这本书的视野开阔,但也感觉谋篇布局略为松散。
  •     超级好看,超级推荐!
  •     人之初性本善
  •     当婴儿需要获得更多营养的时候,会施放激素,刺激母亲的血压升高,以便提高流过脐带所运送的营养物质,这就是孕妇高血压症的成因,这是否是罪恶呢,人类是否也如动物一样,对于生存和基因延续是第一本能呢
  •     看了一半 听了一半 跟《正义之心》有重复案例 对理解人性很有帮助
  •     人之初,性本善
  •     道德的进化
  •     没什么特别大的收获,学了点怎么设计实验排除影响因素
  •     作者是很受学生欢迎的发展心理学教授,这本书算是他公开课的内容整理稿。内容和风格都符合优秀的通识教育者的作品风格——有趣、浅显、全面,但也放弃了深入。
  •     部分内容还是有启发,实验居多,但是感觉内容比较零散
  •     同理心,镜像神经元,复仇心理,平均主义,同情心 道德与理性有什么关系?
  •     所以啊,我相信一定有什么契机,可以解释我此刻对没有血缘的陌生人耗尽一颗心的行为。
  •     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为道德的图像进行了梳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走向哪里” 婴儿的双眼也许就是透视一切的透镜。结果或许并不令人十分满意:我们的道德?吼吼,那就是本能与后天理性思维的综合体。不过既然在寻找真理,改收的时候脑洞要合上哦。
  •     列举了不同观点 并没有给出明显的结论 不得不说道德真是相当微妙和界限模糊的东西 人类在研究道德的定义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或者说,道德是否能被定义?道德的定义是否是根据时代的需求而变化? "你过去遭受的错误对待将一直存在于你的生命之中,如果没有道歉、赎罪、报复、惩罚、赔偿、刑罚或其它任何能让人看出其为错误的东西,那么它将变成一项公开声明。它将会大张旗鼓的指出,别人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你,你可以接受这般待遇。这句话点明了道歉的目的之一——回复受害者的社会地位。"
  •     人之初,性本善么?
  •     从心理学、进化生物学角度,从一些针对婴儿与儿童的实验来阐述道德的起源。发现不是很习惯外国人写书的结构,或许是思维方式不同吧,觉得难以把握书的脉络和线条。
  •     孟、荀千年前就开始了人性本源善恶之争,如今看来非要分个泾渭,恐怕难有公断。《善恶之源》绕开老黄历、铺展新节章,以大量饶有趣味的实验作支撑,构绘了先天演化的情感与后天形成的准则间彼此攀附、制约、交融的奇妙景观,发人深省。但是,书籍的纸张、印刷及翻译都差强人意,仍待改善。
  •     人是社会动物。
  •     从心理学的角度(主要是进化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来讨论人类道德的定义,范畴以及发展等。感觉写得有点杂乱,但是还是能有所收获。
  •     看看
  •     有些例子和理论心理学导论里也提到了。人类的最初形态其实和动物无异。不过几个月之后就逐渐发展出一套天然的善恶观。加上这几天在听知行合一王阳明,想到王阳明也老强调致良知。所以,事实上天生变态罪犯都是不完全发育的人类嘛?
  •     本质上是社会心理学。“人之所以为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道德不单是来源于人类的本能,还来源于我们的同情心、想象力和卓越的理性思考能力。”
  •      即使婴儿只有十几个月,也已经被成人改造,以此来得出善恶的天性不见得能令人信服,在一个事事都需要成人相助的世界里,婴儿对“善”的认同并不足为奇,他们不过是依赖观察与模仿渐渐建立起神经突触,求得生存。而道德和理性本来就是成人的虚构,以之加诸婴孩,岂不奇怪?还有,观点说人们更易认同本种族,但实验结果却是:白人幼儿指认白人是好人,黑人幼儿也会指认白人为好人……啊?
  •     道德不单来源于人类本能,还来源于我们的同情心、想象力和理性思考能力。——总觉得一切都是进化的结果。
  •     发展心理学的科普,我们有道德的本能,但还需后天之塑造。似乎说了些我本来就知道的东西呀,不过很多实验对于专业人士应该有借鉴作用
  •     翻译实在不怎么样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