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之源》书评

出版日期:2015-3-1
ISBN:978721306438X
作者:[美] 保罗•布卢姆
页数:215页

《善恶之源》译者后记补

今天从编辑老师那里听说,这本书已经去了印刷厂,开始在各电商的网站上预售,预计将于今年 2 月初面市。作为本书中译本最早的读者——也就是译者啦——,我闻获此讯,心中难免戚戚。本书从筹备翻译到最终出版,历时经年。其间我的个人生活和学术生涯都发生了诸多变化,本书初稿亦随我两岸辗转,南北奔走。所幸得到了师友和友好人士的慷慨帮助和热情支持——否则本书定然不能按时交稿。顺便致谢大学图书馆——在反复查证的过程中,大学图书馆及其学术论文数据库于我助益良多。一位智者(好吧,其实是尤瓦·哈拉里教授)曾说,我们现在所知的世界,不过是随机历史事件的偶然结果。事后想来,我之所以会译介本书,也大抵是出于机缘巧合。第一个随机事件,是我于 2014 年初在 Coursera 上注册了一门 MOOC 课程,名为“日常生活中的道德”(Moralities of Everyday Life),讲者正是本书作者——美国耶鲁大学的保罗·布鲁姆教授。第二个随机事件,是这门课与我当时思考的问题有关,所以我特别感兴趣。我在布鲁姆教授的指点下,阅读了本书的部分章节,很快就被书中的精彩语言、严谨论证和出色实验深深折服,一颗译介之心随即躁动不安,很想用我自己的母语,把这本小书和布鲁姆教授介绍给中文世界。第三个随机事件,是我此前曾和湛庐文化合作,翻译过几本小书,得到了不错的反馈。第四个随机事件,是湛庐文化的编辑季阳老师在去年 3 月的一天突然找到我,想请我来翻译这本书。当我表示自己正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编辑也大为惊异。而我自然正中下怀、当仁不让、奋袖出臂、毫不羞涩。后来虽有波折,但无坎坷,本书也得以顺利付梓——其结果就是现在呈现在读者诸君面前、准备接受检阅的这本小书。本书作者布鲁姆,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演化发展心理学家,目前主要研究道德心理和人类的道德理性。正如布鲁姆教授所言,现代心理学虽然和哲学关系匪浅(后者可能正是前者的起源之一),但是在几代学者的努力之下,当代心理学早已采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出自己的一套科学实证体系。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重点研究人一生的心理变化。而演化发展心理学家又更进一步,用达尔文的基本演化理论——特别是自然选择理论——来阐释人类的心理发展,研究基因和环境对人类心理的塑造和影响。如果要研究基因和环境之于道德的影响,那么我们最好能将这二者分离开来。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办法能比研究刚出生的婴儿更好呢?布鲁姆教授试图通过实验证明,人类的道德情感并不完全是后天习得的;就算是甫一出生的婴儿,也拥有一定的先天道德——而且相当丰富,简直令人惊异。婴儿的道德情感包括同情、共情、羞耻、原始的公平和义愤,还有厌恶;婴儿甚至在 3 个月时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他还试图证明,人类的道德情感会在一生中因为环境和基因的共同作用而不断发展变化,或者变得更为深刻、丰富,或者变得更为扭曲、狭隘。他也重新发现了人类道德理性的重要——“理性沉睡,心魔生焉”,这来自启蒙时代的遥远警响,在最近数十年来似乎已逐渐式微,臣服于休谟的看法——“我们都是激情的奴隶”。但布鲁姆教授试图证明,人类拥有理性思考的能力;我们虽然曾是婴儿,但是我们早已超越于婴儿的局限。因为道德不单来源于人类的本能,还来源于同情、想象和理性思考。作为科学家的布鲁姆教授,以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和最严谨的科学思维设计实验,也以最犀利的眼光进行审查和讨论,其学术成就有目共睹,在同侪科学家中有口皆碑。他也告诉我们,科学家绝非不善言谈、孤高自傲之人;科学著作也并非一定艰涩难懂、了无意趣,把普通读者隔绝在外。他是一位出色的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广博的眼界,对语言更是运用自如。他时常妙语连珠令人捧腹,隽语箴言又令人醍醐灌顶。须知杰出教师的一大共通之处就是了解自己的听众,懂得用最适宜的言辞向学生解释庞大芜杂的体系,在条分缕析的同时也传递科学的薪火。布鲁姆教授便是这样一位难得的教师,修过他课程的学生几乎无不对他赞誉有加。这本小书与他的课堂风格别无二致。我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仿佛又一次看到他站在耶鲁大学的演讲台上,时而缓缓踱步,时而手舞足蹈;又仿佛看他走下演讲台坐到对面,与我侃侃而谈,聊起心理学的历史,学界最近的发展,还有他自己的种种思索。他在阐述人类后天的道德发展和道德差异时,曾引用了一则“历史之父”希罗多德记述的故事——这位古希腊先贤曾经在 2 500 年前漫游地中海,观察和记录了不同文化的道德差异。布鲁姆教授说,“旅行能开拓眼界,而阅读亦是一种旅行”——这句话令我永志难忘。我也希望这本观点新锐而不失趣味的小书,能给读者诸君带来同样的触动和愉悦。作为译者,幸甚至哉。不过在下的水平和精力终究有限。虽然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懈怠,但难免有疏漏不足之处,希望有识之士不吝赐教、慷慨豆邮。谨在此鞠躬致谢。2015年1月19日注:本文的最初版本,见于本书的《译者后记》,所以本文姑且称为《译者后记补》好了。

关于选择权的问题

之前看过bbC一个纪录片,讲的也是道德与善恶。纪录片通过脑结构图,基因和环境三方面来讲,最终的答案是基因决定了脑结构,脑结构决定了我们有没有成为心理变态者的潜质,而环境决定了我们会不会成为心理变态者,而这一切,我们却没有任何选择。看完纪录片后感到很绝望,直到看到了这本书。这是本比较商业的心理学读物,没有那些晦涩的专业术语和枯燥的写作方式。反而以幽默和浅显通俗的语言来进行讲述,很快就能看完。看完后是对很多东西的恍然大悟。从婴儿开始,人之初,性本善,到后来的选择。其实书中并没有严格的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正如里面抛出几次的两难决定一样。只是将为什么告诉你。从最初的婴儿阶段,我们的善恶观,到成人后面对事物的选择。在这本书中很高兴的看到,选择权还是在我们手中的。我们不是简单的被基因塑造,被环境引导的人,而是有着自我感情,自我判断的人。虽然和基因,环境依然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个人如何选择。正如博弈一样,每走一步都是一个赌注。是自私,还是无私。每走一步都是自己的选择,与其他的事情无关。终于看到本和精神分析、早期经历没什么太大关系的书了。善恶始终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选择权也随时都在手中。我们并非是无助的被迫进行选择,而是可以自由的去选择。

天生的道德家——读《善恶之源》读书笔记二

人性善恶的问题也算是道德心理学的探讨范畴,关于人性的善恶问题,大致有如下几种观点:性善论、性恶论、混合论、白板说。这几种论点也不难理解。性善论认为人性本质上是善良的,孟子就持此观点;性恶论认为人性本质上是败坏的,基督教就秉持这种伦理;混合论认为人性本性既有善良又有邪恶的一面,当然这是一种十分讨巧的说法,从现代的实践和伦理来看当然是对的;白板说认为人性无所谓善恶,随后天环境改变而改变,环境塑造人。要探讨人性本质,可能观察婴儿的道德观最合适,道德心理学也借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控制变量,从而能够更好地反映婴儿行为所透露出来的内心观念。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人达到一定岁数,环境中的诸多因素会参与进来,多因子影响到人的行为,那么要正确反映人的道德观念的起源是什么将是一件更为困难的事情,选择早期的婴儿能更好地排除环境对人的塑造影响,无疑,婴儿能更好地反映人的天性。婴儿有道德吗?如果解开这个谜题,那么上述的几种论点自然会见分晓。《善恶之源》这本书告诉我们,婴儿是天生的道德家,也就是说,人类出生下来就已经具备某些道德品质,只不过刚一生下来,我们不能观察到而已,一旦婴儿的生理特征发展到一定程度,道德感便开始体现出来,当然这里强调的是人类的某些道德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习得的,婴儿的这些道德正是生物进化的产物。什么是“道德感”,所谓道德感,并不是做好事或者坏事的冲动,而是作出某种判断的能力,也就是区分好与坏、区分善良和残忍的能力。婴儿天生的道德感,也许正如托马斯·杰斐逊所说,“道德感,或者说良知,就像一个人的大腿和胳膊一样,是他身体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被赋予了道德感,只是有的比较强,有的比较弱,就像每个人四肢的力量也有大小之分一样。”要理解这种观点其实也很简单,如果以成人世界的逻辑来举例,我们会发现人类会共享一套默认的普世规则,比如无缘无故动手打人是不对的,无缘无故背叛亲朋好友是不对的,奖励明显违背公平原则是不对的,显然上述行为违反了道德,违反了人类最基本的行为规则。在违反道德的行为之中,尤其是动手打人是最基本的一种,约翰·米哈伊尔认为,“如果我们真有一条超越时空限制而普遍适用的道德准则,它很可能就是:如果你打了某人的脸,你最好能给出一个真正合理的解释。”公平意识、对等原则等行为规则不仅对成人适用,甚至连婴儿都具备,并在内心直觉上维护自己的道德感,比如,大人在向婴儿求救的时候,婴儿会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准备“伸出援手”走向大人;另一个实验中,3个月大的婴儿在“帮助者”和“阻碍者”之间愿意选择奖励“帮助者”,这样的例子,在书中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不仅如此,婴儿还拥有真正的社会判断能力,能够判断符合“朴素物理学”的事情,比如,你给一个婴儿展示物品,并把它放在屏风后面,若你施展“魔术”偷偷摸摸将物品拿掉,当移开屏风,婴儿发现屏风后面没有物品时,它会注视更长的时间,显然婴儿按照朴素的物理学规则,他认为这违反他的认知;又比如,如果你施展魔术使得一个实心物体能够穿过另一个实心物体,他也会目瞪口呆。书中还通过控制变量列举了更多有趣的例子,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发现婴儿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并且已经具备初步的判断能力,包括初步的道德感和社会判断能力,尽管这些判断能力还不健全,但已经有了基本框架,而后随着年龄增长,人性在这一基本框架上涂抹变化,这些就需要后天的文化与环境的习得。但我们从婴儿的行为中已经知道婴儿评判的正是成人世界中的“善良行为”或“恶意行为”,他们和成年人一样喜欢“帮助者”,讨厌“阻碍者”,正是种种基础的道德判断能力,构成了道德感。因此,婴儿天生具备的道德感,使得我们明白人类进化出了辨识善恶的能力,尽管还不完善,但拥有了雏形,但是不是说人性本善呢?未必如此,关于人性天生邪恶的一面,学界也有众多的探讨,较为出名的就是道斯金的那本《自私的基因》,同样是从进化论的角度阐释了人本性里邪恶的一面。在《善恶之源》这本书中,同样提到了儿童在幼儿时期对公平意识理解的局限,更倾向于将其视为结果平等,倘若是人家少分配物品,幼儿会认为这部公平;倘若是分配的物品多余其他人,幼儿却不能坚持前面的原则。幼儿的平等意识并不完善,自私的念头更占上风,等他们年龄大了之后,才会更好地理解公平概念。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讲,人性本质上是善恶混合的无疑是对的,每个人心中不仅活着一个道德家,同时也活着一个自私鬼,高尚的本能能否战胜自私的基因,这依旧没有定论。

道德判断背后的心理学

道德判断背后的心理学——读《善恶之源》彭忠富“人之初,性本善。”孟子人性本善的论断在中国家喻户晓,他主张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发扬光大;但荀子却认为人性本恶,他主张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化。其实不管人性善恶,每个人都需要接受后天教育,使之逐步成长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一份子。人性善也好,恶也罢,这个论断在中国思想界一直争论了数千年,谁也说服不了谁。就好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我们能分出标准的对错吗?我们不能,因为人性的问题实在过于复杂,杀人如麻的恶魔也有恻隐之心。而善良的女人也会成为夺命判官,否则“最毒妇人心”该从何说起呢?但最新研究表明,快速成长的婴儿显示出人类在生命之初就具备一种根本的道德感。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我们甚至可以在婴儿生命的头一年就看到道德之光在闪烁,也能观察到道德判断和道德感觉。对是非善恶的判断似乎在每个人的骨头里,与生俱来。著名认知心理学家保罗•布卢姆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被誉为21世纪心理学最有趣的发现之一 。布卢姆是耶鲁大学公开课最受欢迎导师、TED演讲人。他博学多闻,研究范围涵盖人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儿童的宗教信仰、快感的作用机制等。他在最新出版的著作《善恶之源》一书中,把实验数据与迷人的故事和精湛的分析相结合,探索了人类有史以来面临的一个最深刻的问题:婴儿有道德感吗?我们是如何成为有道德之人的?理性思考对道德决策来说无足轻重吗?他把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进化生物学和哲学的深刻思想融为一炉,力图探索我们究竟如何超越先天道德的局限。与此同时,他还研究了黑猩猩、心理变态者和常春藤教授们的道德,探索了我们对性、政治、宗教和种族问题的令人困扰的道德感觉。道德感就是区分好与坏、区分善良和残忍的能力。我们天生就拥有某些道德本能,包括我们有一定的区分善意和恶意行为的能力;我们会因周围人的痛苦而痛苦,进而希望自己能消除他人的痛苦;我们更喜欢平均分配资源;我们渴望看到善行得好报,恶行遭惩罚。我们都是智慧生物,可以运用智慧来梳理信息,同时限制我们的选择,让“更好的那个我”战胜自己深恶痛绝的直觉和私欲。 作者引述了美国耶鲁大学的开创性研究,证明婴儿早在能开口讲话和行走之前,就有能力判断他人行为的好坏,就能产生共情和同情,就能产生原始的正义感。但人类的先天道德仍然十分有限,有时候还会酿成悲剧,比如我们天生就仇视陌生人,也容易产生偏执和狭隘。布卢姆还指出理性与道德判断的紧密关系,理性和思索能让我们作出道德决定,比如奴隶制是错误的。归根结底,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同情和我们人类独有的理性思考能力,超越我们生来就具备的原始道德情感,超越婴儿的局限。 本书是一本极为重要的著作。现今人们往往认为道德虚妄不实,我们的进化本能只有自私自利;我们还常被人告知,人类社会建造在非理性的冲动之上,理性思考和选择都无足轻重。但布卢姆作为首屈一指的实验心理学家和出色的哲学读者,以极有说服力的方式抨击了上述两大谬误。本书角度新奇而深刻,讨论了我们从婴儿时期开始的道德发展,以有力的证据证明了基因与环境如何发生微妙的交流互动,造就了如今的我们……本书堪称社会科学爱好者和家长们的必备读物。

有科学、有思辨、有故事、有实验、有理论,最重要的是还有情怀。

书写得非常好,有科学、有思辨、有故事、有实验、有理论,最重要的是还有情怀。保罗是那种会讲,也会写,但又不修边幅的老师,还有点冷幽默。在这本书里你能看到他不断的发展自己,从研究快感是如何起作用的,到儿童的认知,再到道德心理学,我发现很多认知心理学家,都在聚焦道德心理学。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的进步,道德伦理再次成为我们必须要跨国的门槛。这本书很系统,虽然引用了很多哲学家的论断,但是很好读,保罗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最棒的是里面有关婴儿的实验,实在是精彩之极,有的极其震撼,可以结合《宝宝也是哲学家》以及《正义之心》来阅读

道德是怎样炼成的

人活着,便有善恶之分。善与恶似乎是自人类诞生之初,便想要彻底弄明白的深刻问题。《三字经》里开篇便讲,人之初,性本善。而中国古代的大儒荀子,却认为人之初,性本恶。而到了近代,更有学者指出,人之初,是无所谓善与恶的,新出生的婴儿犹如白纸一样干净,他将来想要为善或是为恶,都取决于他所生存的环境。这大概就是现代人对于善恶的比较普遍的三种看法了。但现在,保罗•布卢姆,一个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却在《善恶之源》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更为新颖而又科学的看法。他认为,人之初,不但在体内存了善念,也同样存了恶念。而随着未来成长环境的影响,才能最终决定一个人到底是为善还是为恶。纯粹的善与恶实际上并没有办法真正区分开来,我们之所以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善是恶,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都取决于人们通用的道德行为规范。那么真正的问题来了,什么才是道德呢?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以前在上课时,所发生的一件趣事。那是老师在讲企业伦理的时候,老师问了我们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什么是道德?当时,同学们的答案可谓五花八门,其中最令我难忘的,便是一个和我要好的同学所说的答案。他说道德,是由老祖宗传下来的。老师听了他的话,于是便讲了一个故事,他试图用一个已知的假设来说明,道德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这个的假设大体内容是,科学家将A、B、C、D、E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在笼子的顶部,科学家安装了一个水笼头的开关,而那开关正好被设计成了一只香蕉,当有猴子试图摘那只香蕉的时候,便会触动水笼头的开关,水笼头因此打开,水便会向着笼子里喷射。所以,在尝过几次苦头后,五只猴子便约定,谁也不能碰那只香蕉,谁若是碰了,另外四只猴子便会群起而攻之。就这样,猴子在笼子里生存了许多年,他们在笼子里繁衍后代,一代又一代的猴子老去,新的猴子出生。直至许多年后,新生的猴子依然遵守着老祖宗所留下来的约定,谁也不敢触碰那只香蕉,但不能触碰那只香蕉的理由,却没有猴子知道了。不得不承认,老师所讲的假设,是具有一定的道理的。至少在读这本书以前,我还是将它奉为真理的。然而事实上,仔细地思考一下,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故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道德是如何产生的,但是它并不全面。说来也巧,在我听完这堂课没过多久,我便有幸看到了《善恶之源》这本书。保罗•卢布姆在这本书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刚好可以和那个故事混合在一起,补全道德所产生的过程。现在,我们再回到先前那个假设中。当猴子A触碰到香蕉的时候,水笼头的开关打开,水笼头的水会喷射到笼子里,因此,所有的(或者是部分)猴子都会被淋湿,他的这种行为,无疑是触犯了其他猴子的利益,所以猴子B、C、D、E会联合起来惩罚他。这种行为是基于理性思考后产生的,所以在道德的诞生过程中,这个过程便是道德诞生的理性部分。而除了理性部分之外,保罗•卢布姆教授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道德的诞生除了理性的过程之外,还包括了一些人类天生的本性部分,包括人类出生时便具备的本能、我们的同情心和丰富的想像力。当我们的意识还不健全的时候,我们观看卡通片,会很自然地站在好人那一边;我们看到别人受到伤害,会很自然地对他产生同情,对伤害他的人,产生厌恶,甚至憎恨;当我们听到别人诉说有些人的生活是多么痛苦的时候,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他们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是如何的艰难,于是,我们便会对那些生活痛苦的人产生同情,甚至会发自内心地想要帮助他们。这些,无不例外地都属于我们人类天生的本性。只有将本性和理性结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描绘出道德诞生的过程。在这里,我想不要脸地套用书中的一句话,来用作结尾。我们的道德生活其实分为两部分。首先,是我们天生就具备的道德本能,而且其丰富程度令人瞠目结舌:婴儿都是道德动物,生来就具有进化出来的共情和同情意识;他们还有能力评判他人的行为,甚至对正义和公平都有一定的了解。然而,我们已经远远超越了婴儿的局限。我们道德意识中的另一个关键部分,是在人类历史进程和个人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的。人之所以为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道德不单来源于人类的本能,还来源于我们的同情心、想像力和卓越的理性思考能力。

为什么要分“我们”与“他们”——《善恶之源》读书笔记(一)

人的种族偏好究竟怎么形成的?婴儿几乎从一出生开始,就懂得分辨熟悉的人和陌生人。刚出生的婴儿更喜欢注视母亲的脸,更喜欢自己母亲的气味和声音。婴儿不仅喜欢熟悉的人,还喜欢熟悉的类型。由女性照料的婴儿,注视女性的时间更长;由男性照料的婴儿,注视男性的时间更长。亚洲婴儿更喜欢看亚洲人的脸,而不是非洲人的脸;黑人婴儿更喜欢看黑人的脸,而不是欧洲人的脸……如果成年人有此倾向,你会说他更喜欢本族的同胞,但婴儿不尽然,就算照镜子,他们也不会明白自己看到的究竟是什么,但是婴儿会因为自己周围的人而发展出特定的偏好。同理,在种族多元化环境中成长的婴儿,比如生活在以色列的黑人婴儿,则不会表现出种族上的偏好性。这似乎支持了一条简单的种族主义发展起源理论——婴儿更喜欢自己熟悉的事物,这是一种适应偏好。也就是说,当婴儿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生活习惯以后,更倾向喜欢自己环境中类似的人,这也算是自我保护,而跟不那么熟悉的人或者陌生人保持一定距离。当我们在不同文化里成长,受到了那种文化的熏陶,形成了文化习得性,持有我们文化特有的价值观念。种族主义的种子已经种下:婴儿更喜欢他们熟悉的人。这种观点是否可靠?或者换一种问法,适应偏好是否是形成种族主义、民族主义的最合理解释?是否还有其他更合理解释?作者抛出了种族偏好的几大猜想。首先,我们来看成年人,当成年人遇到陌生人后,我们会自动记录三类信息:年龄、性别和种族。你初遇某人之后,可能忘掉所有细节,但你很可能记得对话者是幼儿还是成年人,是男人还是女人,是同族的还是不同族的。不过,这个划分有点问题,年龄和性别是很好划分的,但人为什么会记录“种族”信息?要知道,我们在古代社会,很多人终其一生也不可能遇到异族人。故对种族的关注不可能通过自然选择而来。那么是什么使得“种族”重要呢?只有论及结盟时,种族问题才变得重要起来。人类经常发生冲突,因为冲突的存在,人为会区分群体,所以有“我们”和“他们”,这种划分也能降低交往成本。而当身体肤色或者某些特征可以作为判断依据时,就可以更清晰地划分群体。只有在这时,种族才变得重要起来。也就是说,因为结盟的需要,种族才重要起来,结盟才是重要的力量。现在我们都知道,体育竞赛是以球队作为群体划分的方式,在不同球队里,可能有各种不同肤色的人群,然而不同球队中的相同肤色的人并不会以肤色作为认同感,肯定是以所在球队为归属。我们会认为穿红色球服的球队是“我们”,穿蓝色球服的球队是“他们”,而种族偏见的形成其实十分相似。当然还有一种解释,就是“纯粹接触效应”,它认为,婴儿更喜欢注视自己熟悉的人,还有自己熟悉的类型,通过接触,人会扩展自己的圈子,并纳入熟悉范畴。这种解释跟第三段的理论相似;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对种族的重视是亲属关系这一进化机制的副产品,我们喜欢长得跟我们相似的人,因为我们可能拥有更多的基因,这是亲属关系的延续。不过,哪种解释最有说服力。当然是“种族是结盟线索”的理论最有说服力。这种理论更能经得起冲击。实际上,“结盟”因素最为有说服力,可能部分包含了其他理论,不管是纯粹接触效应还是亲属关系延续的理论,本质上都是寻求归属感与认同感,这些都是结盟的驱动力,我愿意跟熟人好,是因为我们在某些方面结盟,符合共同利益,陌生人则不然。种族因素恰好使得我们有更多的可想象的文化共同性,因此,同种族可能有更大机会结盟,结盟本质上是寻求安全感;对于亲属关系延续理论可作同样解释。结盟因素之所以有说服力的第二个因素,我想,是因为同一种族并不一定能够产生认同,他可能让位于更高一级的认同,比如体育赛事就是以球队划分,其成员也以球队的荣誉感为导向,而不是种族,尽管不同球队的同种族球员可能关系不错,但他们肯定以球队荣誉为最高荣誉,而不是种族。结盟因素可能有很多种,种族可能只是其中一种,但结盟却是种族抱团的最重要驱动力,当两者混合在一起之时,人们往往忽略了结盟因素才是最重要的。其实,仔细想一下,其他因素的反例也是挺多的,比如,有些人不喜欢本族的人,而喜欢价值观趋同的人;不仅体育比赛,其他比赛也以球队为归属。总之,划分群体的方式有很多种,之所要要划分,就是要有所区分,寻找创造的认同感,可以是球队,可以是价值观,可以是小组,可以是学校等等。这些都是为了结盟,只不过,因为很多限制,世界上的人并不能总是在多元化的地方生活,大部分人都在自己的民族范围内生活,种族这一因素跟其他因素有了很大的交集,咋看之下,好像是种族有很大效力,他们形成一股力量能够抵御其他民族与价值。但因为这是在同一环境下,缺少变量组,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若放到种族更为多元化的环境中,其效果是不一样的,比如在种族多元化的学校,儿童尽管能够清楚划分肤色,但儿童并不会根据肤色来选择和谁做朋友,他们并不会表现出种族倾向性,因此,为了结盟而重视种族是更有说服力的。当然,种族因素对于结盟来说并不是必不可少,大量研究表明,建立联盟所需的必要条件:要想建立团队忠诚度,只需要让一群人与另一群人对抗即可。这其实不难理解,如果人为划分群体,做一个实验,那么他们就会以自己所属群体为荣,并为之奋斗,这种划分赋予的群体意义。比如,极权主义政体下,为了洗脑,总喜欢宣扬阴谋论,且一定要树立对立群体,以敌我思维来划分人群,其目的是为了激发某对某一群体的认同感,这更利于统治者操纵人们;又比如,在野外实验中,将不同种族的人划分到两个不同的队伍,那么为了队伍的荣誉,这时就会抛弃种族因素,更高一级的队伍结盟才是重要的。结盟,才是使得种族认同更有说服力的原因。


 善恶之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