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之子》书评

出版社:台灣商務
出版日期:2004-1-12
ISBN:9789570518368
作者:薩爾曼•魯西迪(Salman Rushdie)
页数:613页

纳博科夫的幽灵

纳博科夫不相信现代文学批评,什么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结构与解构等等都是bull shit.纳博科夫信奉的是文学间的相互影响和文本中的细节,譬如普鲁塔克的尤利乌斯如何潜入到莎士比亚的凯撒中,又如尤利西斯那个没提名字一闪而过的雨中黑衣人其实是乔伊斯他自己.这种我们就是所说的根正苗红的比较文学(指的是前一个例子).探讨的是文学的流变.但这种探源实际上非常考功夫,一定得有庞大的阅读量才能支撑起这种研究.实际上每个作家肯定有其欣赏和师法的对象,不论是写作形式甚至写作内容,两位作家之间肯定有互相渗透甚至借鉴的东西.读<午夜之子>时忽然发现了一个例子可以作为纳博科夫的注脚,拉什迪和品钦之间,可能就有一种相互间的影响,当然如果按写作年份来算,应该是拉什迪受品钦影响非常之大,不论是写作形式,而且最重要的是小说抒情性的描写,我读来感觉两人如出一辙,更重要的是拉什迪居然在<午夜之子>里重复了品钦<万有引力之虹>中的男人之痛的情节!P458页"而已经利用汽车跳接线,把金属小便器跟一辆吉普车的电瓶接在一块儿的阿育巴,躲在公厕旁边看不见的地方……三名娃娃兵等着听压抑的痛苦哀嚎,那是他们头脑空洞的追踪员开始撒尿的信号.电流会从金黄色的溪流往上爬,刺痛他用来磨擦小贫女的麻痹水管."可以试着与品钦的描写比较http://www.douban.com/note/83907434/特别是金黄色往上排一句.然后近来的印度片<三个傻瓜>里也有同一情节,估计直接来源于拉什迪而不是品钦.纳博科夫的幽灵如此强大而诱人...

风格卓越

顶尖的作家都具备自己的风格,如普鲁斯特流畅自然的意识流,如佩索阿窥视人心的表述,他们从不刻意营造风格,只是他们具备一种观察的天赋和语言的直觉,相比之下,我总会觉得自己太粗糙了..如果问一个文青,他受过哪些作家的影响,答曰普鲁斯特者,伍尔夫者,卡尔维诺者,一定大有人在,这些作家的文字,太特别了,风格,太打动人了,你会不由自主地觉得文字中闪现着灵光,是自己所不能企及。看《午夜之子》,再次给我这种心灵的冲撞,作者对印度、巴基斯坦的深刻理解,使《午夜之子》具有厚重的历史背景,在局外人还是通过两国冲突了解克什米尔的时候,鲁西迪却将历史加载于文字,于是出现了一个不断分裂与妥协的主角,然而,当萨利姆的天赋消失,知道失败和失意为何的时候,当萨利姆感到自己从联系国家命运的午夜之子,光环消失自己沦为配角的时候,我其实想到了自己..还有作者每次提到的克什米尔天空的蓝,我就会觉得其实这是在怀念,一个人偶然抬头看到了沁人心脾的蓝,然后这种蓝色便在心中定格为永恒的一瞬。如果说通篇的意象有设计和技巧的成分,鲁西迪的文学风格绝对是支撑我看完繁体竖排的关键原因,“……什么时候有过?有不得已之事,有合理的结果,有天可避免之事,有重复发生之事,有意外之事,有命运的打击;但什么时候有过选择?什么时候轮到你作主?什么时候可以自由决定做这个,那个或别个?”“……成为他们所处时代的主宰或牺牲品,扬弃隐私,被吸纳入广大人群的毁灭漩涡,永不可能安详地生活或死亡。”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始终是一种终极思考,而就连这种思考,在鲁西迪笔下都带着一种特有的动荡不安,无处安放。还有就是这个台湾版的翻译异常出色,对于风格的塑造锦上添花,不得不称赞译者的文学修养,这样美好的译本可遇而不可求。

小说、午夜魔法与空瓶子

这本书只用了具有神开辟天地的恢弘气势的前两节就让我激动不已,看完第一部的时候我已经将拉什迪拥戴到那些让我崇敬的伟大作家行列之中,而读罢厚达600页(繁体中文)的全书后,确认这位在孟买度过童年、在英国成长起来的作家心中装着整个印度,外加世界文学的最丰厚遗产,且不止于此。在发生过的事件与记忆、文字叙述之间的暧昧地带,拉什迪用文学来为近代印度塑造了一块坚实的纪念碑,它的尺寸和重量完全可以媲美任何一位伟大作家曾经树立过的纪念物。特别让我着迷的是,拉什迪在多年之后,给了我长久以来在《百年孤独》之后一直希望再次遇到的、性质相似却又绝非山寨的叙事迷魅。文明史巨流中的家族史谱写,被再次证明为宜于小说家采掘的无尽宝矿。除此以外,我们可以看到魔法在发挥作用、预叙手法在摆布时间制造悬念、代表着宽厚的生命守护者的女性、对叙述的高度执着并因而将对话和描写变成其中的镶嵌物,以及美好的长句。(在我浅薄的阅读经验中,福克纳、马尔克斯和拉什迪是最会写长句的人。)但这些相似处,乃是作为前辈的遗产而非笼罩的阴影在拉什迪获得了炼金术般的转变。这不但包括从第三人称到第一人称的转换、一种讽刺性的语调——作为不肯屈服与沉重历史重压的反抗,或许与英语文学的传统有关?——不断介入到悲怆沉厚的基调中、以可见的谱系中第三代为焦点的叙事运动……更重要的是,拉什迪对整个现代文学和后现代文学的继承和扬起,简单说吧:他带着所有的技巧及其背后的历史观训练,回归到故事,以及,最重要的,对意义的追寻。作者毫不介意在主线的故事中不断介入期间,磊落大方地为读者指明他那些既可以被视为字面意义也可当作隐喻或寓言的情节大体上应该如何进行阐释,甚至就连这一双关手法本身,作者都毫不介意将隐喻直截了当地比作天鹅,不停地提醒自己和读者它何时以及为何需要起飞或降落在现实的大地上。如此,读者既可以享受小说魔术师眼花缭乱的技巧,又不必担心会陷入技巧的迷宫而失去“意义”——对今天的人类来说尤其害怕失去的东西——的宝藏,因为迷宫的建造者慷慨地赐予了指南针。故事中,与印度建国的同一个午夜时分(1947年8月15日零点)降生的婴儿们,都具备了某种超能力,悲伤的是,在大陆的动荡风云中,他们最终只能发现:午夜之子降生的目的即在于毁灭,最终他们所有这些使全书获得了魔幻色彩的能力都被英迪拉·甘地所阉割。这既可以被理解为印度在现代关口曾经一度孕育过的种种自我成就的可能性、以及古老文明一度辉煌的前现代遗产在悲剧性的历史进程中被一一扼杀——当代印度思想家杜赞奇的大作《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的书名倒是很契合——同时也可以反思:源远流长的幻想文学传统是如何在伴随资产阶级的崛起、建基于“理性”世界观基础上的现实主义的权威下与后者进行冲突、调情或者互相收编的。有意思的是,拉什迪本人正是在印度建国的那年出生的,只不过比他的午夜之子要早了两个月(6月19日)。按照大地的、现实主义的观点,我们可以说他本人在时间轴上的刻度、东西冲突和杂交的文化空间赋予了他感知历史的契机。但如果采取天鹅的、超现实的眼光,则可以将他的文学天赋视为一个午夜之子的另一项魔法。令人感慨的是,它既为拥有者带来了伟大的作品、在世时就加冕的桂冠,也同样带来了杀身之祸。尽管这样的作品为我们带来了文学之为何物的新信念,但在这个动荡不宁的世界上,我们无法确定它未来的命运。但不管怎样,叙述者在将他的一生制作成三十罐味道厚重、汁液饱满的酱菜后,最后为世人保留了一个空瓶子。那是留给叫做“未来”的事物。不用说,包括拉丁美洲的西班牙语巨人在内的文明守望者,助推了印度次大陆上孕育出英语巨人。就像接力赛一样,不同代际的小说家把神圣的荣光传递下去,而最让人高兴的是,拉什迪先生,依然在赛场上前进,手握着一个空瓶子。PS:上海译文出版社早就想出简体版,译文于2002年完成。但出人意外的是,出于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该书至今尚未能付梓。十多年过去了,还是没有出。感谢台湾文化人。深深的感到:还是一国两制好啊!

转:《午夜的孩子》何时告别“午夜”?作者:刘凯芳

=2000年春,上海译文出版社约我翻译英国作家萨曼•拉什迪的代表作《午夜的孩子》。当时,我除教学任务之外,正在翻译一部十九世纪的经典名著时间极为紧张。不过,在再三考虑之后,我还是把这个繁重的任务接了下来。因为我觉得,像《午夜的孩子》这样一部举世公认的当代名著,早就应该介绍给我国的广大读者了。在当今世界上,萨尔曼•拉什迪无疑是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有目共睹。长期以来,他一直被看作当代英国文坛上的领军人物,被誉为是“后殖民”文学的“教父”,又有人他和奈保尔与石黑一雄并称是英国文坛上的“移民三”。二十余年来,他佳作迭出,迄今为止共出版了八部长篇小说和一部短篇小说集,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引起了重视,获得过英国以及美、法等国许多重要的文学奖项。上世纪八十年代,拉什迪在《撒旦诗篇》中出言不慎,闯下了杀身之祸,结果使他不得不接受英国警察的保护,在公众面前消失达九年之久。正是个原因,他的重要作品在我国迟迟未能得介绍。所幸这种不正常的情况已经得到了改变,1998年,伊朗官方宣布,尽管对拉什迪的追杀令是霍梅尼遗留下来的圣谕,不可更改,但这个命令从认真执行过,今后也不打算执行。随后,欧共体各国纷纷恢复了与伊朗的外交关系,一件令世人瞩目并引发国际争端的大事就以这样一种皆大欢喜的方式收了场。1998年,萨尔曼•拉什迪本人又在公众前露面。难得的是,即使在拉迪处于风暴中心、被迫藏身地下之时,他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十余年间,他又有一系列新作问世,包括文学评论集《想象的家园》,短篇小说集《东方,西方》,长篇小说《哈伦故事海》、《摩尔人的最后叹息》、《她脚下的土地》和《愤怒》。更可贵的是,评论家认为,他并没有简单地重复自己,每一部作中都有一些出人意外的新东西。拉什迪出生在印度的穆斯林家庭,但却在英国接受教育,在文化上,他始终处于一种“边缘”的地位,这使他能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观察世界。他以英语为写作语言,小说素材大多来自印度次大陆,他在写作中经常采魔幻现实主义艺术的技巧,把“神话传统、寓言、后现代小说和通俗文化交织在一起”,他的作品可说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碰撞的一幅幅异常生动的图画。拉什迪的作品中,最有代表性最出色的便是《午夜的孩子》。《午夜孩子》让他获得了国际声誉,使他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米兰•昆德拉和君特•格拉斯等世界级文学大师并驾齐驱。这部小说原文四百余页,1981年出版后,文学界好评如潮,《纽约书评》称它是“这一代人英语世界出版的最重要的书籍之一”。《伦敦书评》认为它是“印度对英语小说最新最出色的贡献”。《泰晤士报》有人撰文说“自从阅读过《百年孤独》以来,还从来没其他小说像它这样令人惊叹。”它连续获得了英国文学的最高奖项布克奖及詹姆斯•泰德•布莱克纪念奖、英国艺术委员会文学奖和美国的英语国家联合会文学奖。1993年,该书又荣获为纪念布克奖设置二十五周年而颁发的大奖“特别布克奖”。1999年,美国著名的兰登书屋出版社评选出一百部二十世纪最佳英语小说,该书便名列其中。《午夜的子》所以会受到广泛的好评,成为二十世纪的经典,一是因为其题材独特,场面恢宏。它以印度次大陆为背景,内容涉及到印巴分治前后的政治动乱、社会变革、宗教纠纷等复杂的现象;拉什迪以文学的语言再现了这段历史的内涵,通过一个家族的故事和一个人的遭遇折射出这个“后殖民”的时代。二是作者的想象力丰富,他突破了关于小说形式的传统观念,将现实虚构、小说和历史糅合在一起,在现实的社会政治讽刺中,加入了奇特的幻想,把神话、寓言、通俗文化、社会现实和历史事件结合在一起,情节曲折多变,读性非常强。拉什迪在《午夜的孩子》一书中采用的是印度史诗如《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中讲述故事的传统方式,让主角萨里姆•西奈在走向人生道路终点之前向女伴博多讲述自己的家史。书中时间跨度长达六十二年,覆盖的地域包括克什米尔、德里、孟买、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地。这半个多世纪在印度次大陆发生的种种重大政治事件,例如1919年4月英军在阿姆利则对手无寸铁的印度人的大屠杀(死伤一千五百余人)、印度独立前的宗教冲突、印巴分治、中印边界冲突、巴基斯坦政变、孟加拉战争、英迪•甘地的铁腕统治等无不在书中得到了反映。拉什迪将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同主角的经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对印度次大陆从英国殖民地向独立国家转化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探索。他在描写次大陆社会变革政治动乱过程中,对当权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调侃,尤其是对英迪拉•甘地政府实行的紧急状态法进行了无情的抨击。 “午夜的孩子”这一说法出自拉什迪的虚构。说的是1947年8月15日午夜,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在德里宣布独立,就在零时至一时之,印度全境共出生了一千零一个婴,其中有五百八十一人活了下来,这些与新国家同时诞生的孩子就是“午夜的孩子”。由于这些孩子诞生于一个非同寻常的历史时刻,他们都获得了某些神奇的法力,有的能任意变化,有的能穿越时空,其法力的大小又与其出生时刻同午夜零时的距离成反比,即越是离零时近的法力越大。这其中两个离零时最近便是在孟买诞生的两个婴儿,一个是本书的主人公萨里姆•西奈,另一个名叫湿婆。萨里姆其实是一个英国人同杂耍艺人的妻子私通所生,而另一个孩子的父母是孟买的一对穆斯林富商夫妇。但是, 助产士在他们出生时进行了调包,这,英印血统的婴儿便成为穆斯林富商的儿子,被取名为萨里姆。而这对夫妇真正的儿子却到了街头艺人身边,过着贫困的生活。这两个孩子都神通广大,萨里姆具有通灵术,能够深入到人的思想之中,洞悉别人内心的想法。他每天午夜还能够把所有午夜的孩子的灵魂召集到一起,后来他的鼻子又变得异常灵敏,以致孟加拉战争时在巴基斯坦军队中充当“军犬”的角色。而湿婆的膝盖则无比强大,他从小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成为一个信奉暴力的歹徒,但孟加拉战争却使他时来运转,成了战斗英雄。拉什迪虚构了尼赫鲁为萨里姆的出生写他的贺信,信中说:“……你是印度那个既古老又永远年轻的面貌的最新体现。……你的生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我们自己生活的镜子。”萨里姆有己的人生哲学,他追求生活的目的,力图把午夜的孩子团结起来,把印度建设成为理想的国土。但现实却给予他一次次的打击。他未老先衰,健康每愈下,全身出现了裂痕。拉什迪借着萨里姆的个人遭遇,表现的重点是英国殖民统治在印度次大陆留下的灾难性后果。而湿婆作为萨里姆的反面,处处与他作对,追求的只是破坏和罪恶,体现了印度社会中一股恶的力量。有人说,魔和印度历史永远是拉什迪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本书中,预言、征兆、特异功能等离奇的内容既使故事蒙上了印度传统文化中常见的神秘色彩,又带有强烈的政治讽刺意味。印度本身是一个文化传统丰富、种族宗教关系极其复杂的国家,拉迪在全书中使用了大量有关印度传统文化的典故,其中不少都与印度教、伊斯兰教有关。例如,被调包的孩子名叫湿婆,这是印度教中司毁灭创造、生殖和舞蹈的主神的名字,而另一位午夜的孩子婆婆帝用的便是神话中湿婆的妻子雪山神女的名字。护士的调包,使血统是英印混血儿的萨里姆进入穆斯林家庭,穆斯林富商的骨血却流落到印度教信徒的街头艺人中,造成了宗教文化身份上的错乱。拉什迪尽管在小说中量进行了虚构,但其中的大多历史事件却完全真实,这种将一个国家的命运及其历史变革折射到一个家族、一个孩子的经历之上的叙事手法十分巧妙。作者故意夸大某些器官的特殊功能,如本书中的鼻子和膝盖,作为萨里姆和湿婆两人的象征,在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想象力的丰富令人惊叹。拉什迪借用了印度史诗中的叙事方式,即由主角讲述故事,这使全书节奏流畅,行文生动,富有民口语文学的韵味。它时而离题万里,时而回归主题,枝叶繁茂,令人眼花缭乱。书中个人生活与历史事件、现实与虚构结合得天衣无缝。拉什迪的多元文化的背景使他具有独特的视角,能从全新的角度切入印度独立前后的现实之中,阐述古老的文明,探讨印度次大陆在摆脱殖民统治之后的艰辛历程。不妨说,萨里姆遭遇也正是印度这一新国家独立后成长的艰难历程反映。 拉什迪在对英语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在这方面的成就完全可以和十九世纪的大师狄更斯、萨克雷等相媲美。英国著名作家普雷切特在《纽约客》上就撰文说:“印度产生了一位伟大的作家……一位滔滔不绝地讲故事的大师。”他的语言灵活风趣,丰富多彩,可说是色香味样样俱全,例如书中反复使用了印度国旗上的绿色和桔黄,克什米尔天空的蓝色,再加上黑夜的黑色。又反复将食品如酸辣酱的味道和人物的感情或者故事的转换联系起来。另外我们在故事中还可以看到大量巧妙的比喻和双关语,即以各章标题而论,其中就有好几处一语双关,例如“多头妖怪”既指以进行种族宗教迫害牟利、以印度教中多头神罗婆那来命名的黑帮,同时该又有“群氓”之意,指很容易受到煽动的芸芸众生。“引流和沙漠”中,引流一词指医学上对鼻腔等器官的疏通,同时该词又有“消耗殆尽”之意,指国家的力量、军队的斗志以及个人的精力等消耗一空。此外,毒蛇的内容在书中反复出现,德哥斯塔在被警察追捕时被蛇咬死;萨里姆病危,靠蛇毒救治过来;在“蛇梯棋”一章中 ,萨里姆将蛇和梯子看成是人生中的祸与福的象征这两者保持平衡,又互相转化,这种辩证的关系与我国老子所说的“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很近;而在“萨巴尔马提司令的指挥棒”一章中,萨里姆的报复便是模仿蛇的出击。书中又反复使用了“一千零一”这个数字,除在某些场合是实指外,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表示“无数”、“非常多”之意。同时,拉什迪在故事中还使用了意流手法,借助梦境和生病时的昏迷状态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对未来的预感。此外,作者还不止一次地使用孟买电影中的技巧,如人物的特写镜头,近景和远景的描绘等等。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而宗教对生活在印度次大陆的人民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书大量涉及到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方面的内容。印度教中神话传说的丰富令我们难以想象,正如拉什迪在小说中所说的,印度教中的神灵就有三亿三千万个,其中一些主神都有各各样的化身。伊斯兰教在印度次大陆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书中大量篇幅反映了穆斯林的风俗习惯,不止一处引用古兰经。这些都增加了翻译的难度。为了尽可能准确地将全书介绍给中国读者,我在翻译过程中参阅了大量有关印度次大陆历史文化和宗教方面的书籍,书中人名、地名和神祗的名称尽可能采用《宗教词典》、《高级印度史》、《印度史话》、《印度邦历史文化》、《巴基斯坦简史》等书中通行的译法。书中大量有关食物、衣着和其他风俗习惯的词语源自印地语、乌尔都语或者孟加拉语,这些词语就连英国的《牛津词典》和美国的《韦氏三版国际词典》等大型英语辞书也不见收。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译者只能转请国外的友人向具有印度或巴基斯坦文化背景的朋友请教。简而言之,译者在翻译本书时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远远超过平常的。译文早已于两年前完成,本以为很快就会和我国读者见面。但出人意外的是,出于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该书至今尚未能付梓,这是很令人失望的。众所周知,当年霍梅尼对拉什迪下追杀令,是因为他在《撒旦诗篇》中出言不慎,对伊斯兰先知有不敬之处,这与《午夜的孩子》可说风马牛不相及,毫无相干之处。在我国,《世界文学》2001年第五期曾以八十余页的篇幅发表了我的译文中的两章,非但没有出什么乱子,相反还受到了广泛的好评,除有杂志摘要转载与译文一起发表的我撰写的论文之外,还有外国文学研究者和高校学生给译者来信来电话,询问有关该书的情况,希望能够早日读到它。何况,在2000年颁布的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Midnight's Children”已被列入到英语专业学生阅读参考书目之中(当代文学作品总共才十一二本)。既然鼓励或指导大学英语专业的师生阅读原著,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不让无法直接阅读原文的读者读译文呢?二十余年来,我国出版界的开放程度前所未有,这也体现了我国民主建设的长足进步。如今,萨尔曼•拉什迪已经重获自由,而《午夜的孩子》这样一部得到世人公认在全世界流行的文学名著,既未鼓吹色情或暴力,又没有触及国际政治宗教上的敏感或禁忌之处,那么,还有什么理由缩手缩脚,不让广大的中国读者阅读它呢?载《译文》杂志2004年第一期

40年布克之布

终于从台湾带回《午夜之子》,四十年的“布克中的布克”啊!正在读,慢慢读……拉什迪也许有一天会将诺贝尔抱回家中,虽然他也许并不需要。终于从台湾带回《午夜之子》,四十年的“布克中的布克”啊!正在读,慢慢读……拉什迪也许有一天会将诺贝尔抱回家中,虽然他也许并不需要。

《午夜之子》:关于英雄和命运的史诗

英籍印裔小说家萨尔曼•拉什迪,与V.S奈保尔和石黑一雄并称“英国移民文学三剑客”。他1981年出版的长篇《午夜之子》(此为台湾译名,大陆刘凯芳教授译作《午夜的孩子》,但因政治和宗教因素,未被批准出版。网上有电子版本。),使他一举成名,得以与加西亚•马尔克斯、米兰•昆德拉、君特•格拉斯等世界级文学大师并驾齐驱。本书容历史、神话、幻想、传说、宗教和民俗于一炉,是魔幻现实主义类型小说在亚洲最出色的作品。书名“午夜之子”是拉什迪虚构的一个概念。它是指1947年8月15日午夜,印度宣布独立的时刻,在零时至一时之间,印度全境共出生了1001个孩子,其中活下来的有581人,这些与新国家同时诞生的孩子们就叫“午夜之子”。由于他们均出生在一个非同寻常的时刻,因此都获得了神奇的法力:有的能穿越时空,有的能变换性别,有的能出入镜面,有的能自由飞翔,有的能知人内心。而出生时间距零时越近的孩子,法力也就越大。这其中法力最大的是在孟买出生的两个孩子:萨里姆和湿婆。《午夜之子》沿袭了德国成长小说的写作范式。萨里姆既是故事的主角,又是故事的叙述者。他与湿婆的命运紧紧相连,互为仇敌。萨里姆本是街头艺人文基的妻子与英国老爷的私生子,而湿婆也本是穆斯林富商的儿子,但因为他们俩同在一家医院出生,又被仇富的医院护士玛丽故意调换,于是这两个孩子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后,英印私生子成了穆斯林富商的儿子,而这对夫妇真正的骨肉却到了街头艺人身边,过着贫困的生活。《午夜之子》还是一部场面恢宏的史诗巨著。书中的时间跨度长达六十余年。它以印度次大陆为背景,覆盖地域包括克什米尔、德里、孟买、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地。涉及到殖民时期和后殖民时代印度的重大史实和历史人物。从朴连瓦拉园大屠杀到印巴分治前后的政局动荡,从中印边界冲突到印巴战争,从克什米尔战乱到巴基斯坦内战,从尼赫鲁总理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甘地夫人政府的紧急状态法,从最后一任英国总督路易斯•门巴顿爵士的时钟到阿尤布•汗将军的军事政变,不一而足。萨里姆从小以英雄自居。他有一只异常灵敏的鼻子,从九岁起开始具备通灵术,能够在每天午夜与分布在全国的“午夜之子”们通话,并将他们的灵魂召集到自己的内心里面开会,这样的会议叫做“午夜之子大会”(简称MCC),持续了很多年。他们谈自己的生活,理想及对敏感事件的看法。萨里姆希望通过这样的组织建立一个正义、公平的新社会。但是,与萨里姆法力相近的湿婆一直与其争斗,数次争夺MCC的领导权。在现实生活中,湿婆拥有一对无坚不摧的膝盖。这两人互为双重自我,萨里姆的鼻子和湿婆的膝盖决定着他们各自的命运。十一岁时,因父亲生意破产导致家庭不和,萨里姆随外婆和母亲投奔巴基斯坦的姨母家。在那里他见证并间接推动了1958年该国的军事政变。后来无意间窥见母亲与旧情人偷欢,又间接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全国杀人案。他厌恶战争,却在军队里充当“军犬”的角色,数次准确捕获了革命党人……萨里姆的种种行径表明,他永远是个被动的施行者,一个道德底限极其模糊的人,一个似是而非的英雄。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午夜之子”们受到自身所处利益集团的影响,内部矛盾趋于尖锐化,MCC被湿婆破坏,名存实亡。停战后,萨里姆被父母骗到医院做了鼻子手术,以致从此丧失了与“午夜之子”们神交的能力。参加印巴战争期间他做了逃兵,却被巫女、也是“午夜之子”的帕瓦蒂用隐形篮带回印度,见到了依靠膝盖打赢无数战役的英雄湿婆。后来,残忍的湿婆将妻子帕瓦蒂抛弃,帕瓦蒂怀着他的儿子嫁给了萨里姆,湿婆悔之不及。由此,湿婆与萨里姆的矛盾再次升级,但又不忍将对方置于死地。在甘地夫人实行紧急状态法期间,湿婆成为政府帮凶,萨里姆看着“午夜之子”们一个个被残忍地做了节育手术。最后,湿婆因为靠山甘地夫人下台,被暗杀于狱中。萨里姆则未老先衰,健康每况愈下,全身出现了道道裂痕,他只好将希望寄予未来一代……本书的可读性较强。一是包含有预言、征兆、特异功能等因素的内容给文本故事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二是采用了印度史诗中的叙事方法,即由主角讲故事,全书节奏流畅,行文生动;三是使用意识流手法,借助梦境和生病时的昏迷状态表达人物内心世界和对未来的预感;四是借用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将时空分离的画面和场景拼凑起来,对语体风格迥异的词语和句子进行排列组合,小说读起来立体感很强。《午夜之子》通过讲述一个家族和孤立的个人起起落落、曲曲折折的命运,展现了新生印度在后殖民时代经历的种种嬗变和更迭,道明两个主角之间不由自主的互为英雄的正题与反题。它是英语文学中的一道强光,一部了不起的佳作。阅读过程中它总让我想起同类小说《百年孤独》和电影《魔戒》,它们的浩瀚之美让我恐惧又心安。

作为午夜魔法的小说

这本书只用了具有神开辟天地的恢弘气势的前两节就让我激动不已,看完第一部的时候我已经将拉什迪拥戴到那些让我崇敬的伟大作家行列之中,而读罢厚达600页(繁体中文)的全书后,确认这位在孟买度过童年、在英国成长起来的作家心中装着整个印度,外加世界文学的最丰厚遗产,且不止于此。在发生过的事件与记忆、文字叙述之间的暧昧地带,拉什迪用文学来为近代印度塑造了一块坚实的纪念碑,它的尺寸和重量完全可以媲美任何一位伟大作家曾经树立过的纪念物。特别让我着迷的是,拉什迪在多年之后,给了我长久以来在《百年孤独》之后一直希望再次遇到的、性质相似却又绝非山寨的叙事迷魅。文明史巨流中的家族史谱写,被再次证明为宜于小说家采掘的无尽宝矿。除此以外,我们可以看到魔法在发挥作用、预叙手法在摆布时间制造悬念、代表着宽厚的生命守护者的女性、对叙述的高度执着并因而将对话和描写变成其中的镶嵌物,以及美好的长句。(在我浅薄的阅读经验中,福克纳、马尔克斯和拉什迪是最会写长句的人。)但这些相似处,乃是作为前辈的遗产而非笼罩的阴影在拉什迪获得了炼金术般的转变。这不但包括从第三人称到第一人称的转换、一种讽刺性的语调——作为不肯屈服与沉重历史重压的反抗,或许与英语文学的传统有关?——不断介入到悲怆沉厚的基调中、以可见的谱系中第三代为焦点的叙事运动……更重要的是,拉什迪对整个现代文学和后现代文学的继承和扬起,简单说吧:他带着所有的技巧及其背后的历史观训练,回归到故事,以及,最重要的,对意义的追寻。作者毫不介意在主线的故事中不断介入期间,磊落大方地为读者指明他那些既可以被视为字面意义也可当作隐喻或寓言的情节大体上应该如何进行阐释,甚至就连这一双关手法本身,作者都毫不介意将隐喻直截了当地比作天鹅,不停地提醒自己和读者它何时以及为何需要起飞或降落在现实的大地上。如此,读者既可以享受小说魔术师眼花缭乱的技巧,又不必担心会陷入技巧的迷宫而失去“意义”——对今天的人类来说尤其害怕失去的东西——的宝藏,因为迷宫的建造者慷慨地赐予了指南针。故事中,与印度建国的同一个午夜时分(1947年8月15日零点)降生的婴儿们,都具备了某种超能力,悲伤的是,在大陆的动荡风云中,他们最终只能发现:午夜之子降生的目的即在于毁灭,最终他们所有这些使全书获得了魔幻色彩的能力都被英迪拉·甘地所阉割。这既可以被理解为印度在现代关口曾经一度孕育过的种种自我成就的可能性、以及古老文明一度辉煌的前现代遗产在悲剧性的历史进程中被一一扼杀——当代印度思想家杜赞奇的大作《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的书名倒是很契合——同时也可以反思:源远流长的幻想文学传统是如何在伴随资产阶级的崛起、建基于“理性”世界观基础上的现实主义的权威下与后者进行冲突、调情或者互相收编的。有意思的是,拉什迪本人正是在印度建国的那年出生的,只不过比他的午夜之子要早了两个月(6月19日)。按照大地的、现实主义的观点,我们可以说他本人在时间轴上的刻度、东西冲突和杂交的文化空间赋予了他感知历史的契机。但如果采取天鹅的、超现实的眼光,则可以将他的文学天赋视为一个午夜之子的另一项魔法。令人感慨的是,它既为拥有者带来了伟大的作品、在世时就加冕的桂冠,也同样带来了杀身之祸。尽管这样的作品为我们带来了文学之为何物的新信念,但在这个动荡不宁的世界上,我们无法确定它未来的命运。但不管怎样,叙述者在将他的一生制作成三十罐味道厚重、汁液饱满的酱菜后,最后为世人保留了一个空瓶子。那是留给叫做“未来”的事物。不用说,包括拉丁美洲的西班牙语巨人在内的文明守望者,助推了印度次大陆上孕育出英语巨人。就像接力赛一样,不同代际的小说家把神圣的荣光传递下去,而最让人高兴的是,拉什迪先生,依然在赛场上前进,手握着一个空瓶子。PS:上海译文出版社早就想出简体版,译文于2002年完成。但出人意外的是,出于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该书至今尚未能付梓。十多年过去了,还是没有出。感谢台湾文化人。深深的感到:还是一国两制好啊!


 午夜之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