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

出版日期:2017-1-1
ISBN:9787218112986
作者:[瑞典] 喜仁龙
页数:533页

作者简介

1921年,喜仁龙得到民国总统特许,考察了民国政府驻地中南海、北京的城墙与城门,并在溥仪的陪同下,进入故宫实地勘察和摄影。本书正是这次考察的精华集锦。
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原名《中国北京皇城写真全图》,首版于1926年。收录了14幅建筑绘图,300余张照片。全面展现了紫禁城的城门、角楼、殿宇等建筑的结构与装饰特点,如实记录下了中南海、北海、圆明园等皇家园林的原貌。
下册原名《北京的城墙和城门》,首版于1924年。收录了十余万字工程勘察记录,50余幅测绘图,详细考证了北京城墙和城门的建筑构造和历史变迁,并附有130余幅极具艺术性和视觉震撼力的照片。这是现存记录老北京城墙和城门最翔实可靠的文献,更是后世学者无法超越的巅峰之作。

书籍目录

上册
001 回望老北京
004 评喜仁龙所挽救的北京城市历史记忆
001 原序 一
第一卷 北京皇城写真
004 前言
006 紫禁城
018 三海宫殿
028 夏宫
第二卷 紫禁城
040 天安门前大华表
041 天安门外大石桥
041 天安门外大石狮
042 天安门外全景
044 紫禁城西北大角楼
044 紫禁城东南大角楼
045 紫禁城西南大角楼
046 神武门北护城河
047 午门外中台及左边东台
047 午门外东台
048 午门北面前景
048 从太和门看午门
049 午门上中台
050 西华门西边
051 西华门东边
052 东华门东边
053 外朝东北楼阁
054 协和门廊子
055 协和门东边
055 协和门外朝(大概)
056 金水河上的汉白玉桥
057 外朝金水河
058 太和门前铜狮子侧像
059 太和门前禀帖盒
060 太和门前石印盒
061 太和门基坛石栏拟宝珠
062 太和门南面
062 太和门与昭德门东角
063 从太和门看全景
064 太和门内过厅
065 太和门内房檩及藻井
065 太和殿前龙墀(大概)
066 太和殿南面
067 太和殿龙墀西南
068 太和殿东北面龙墀
069 中右门东面龙墀
070 太和殿前中龙陛
071 太和殿侧面龙陛
072 太和殿前嘉量
073 太和殿前日晷
074 太和殿前铜赑屃
075 太和殿前铜鹤
076 太和门前廊
077 太和殿内大柱
078 太和殿内厅
079 太和殿墙上花彩
080 太和殿中梁上方的檩上花彩
081 太和殿内皇帝宝位
082 太和门内皇帝宝座
083 太和殿宝座及内大柱
084 太和殿宝座上方的藻井
084 太和殿西方中右门
085 太和殿下龙陛
086 太和殿后面龙陛
087 太和殿雕花大门
088 龙墀上之流水蛇
089 龙墀东南中左门
090 太和殿前面石阶及右面体仁阁
091 中和殿西北保和殿龙墀
091 中和殿南面
092 中和殿正门
093 中和殿内室
094 中右门北面
095 外朝西北楼外面廊子
096 保和殿西南面
096 保和殿西面
097 保和殿廊子
098 保和殿房山及房崖
099 保和殿前门
100 保和殿侧面皇城及金缸
101 武英殿西面金水河
102 武英殿西北博物馆
103 乾清宫南面
104 乾清宫廊子
105 乾清宫内部
106 乾清宫内宝座
106 乾清宫天花板及墙上的装饰
107 交泰殿东面
108 乐寿堂
109 养心门
110 养心殿(皇后的寝宫)
111 养心殿前门
112 养心殿前廊侧影
113 光右门
114 千秋亭
115 绛云轩
116 普明圆觉
117 仙家洞
118 御园内龙树(槐树)
119 天一门
119 钦安殿
120 畅音阁
121 雨华阁
122 嘉社门
122 延春阁
123 养性斋
124 从煤山上看紫禁城全景
124 煤山西南景
125 煤山西北景
126 煤山前门
127 煤山西面第一亭
127 煤山西面第二亭
128 煤山东面第一亭
129 煤山北墙便门
130 煤山北牌楼
第三卷 三海宫殿
132 南海(背景为瀛台)
132 南海瀛台迎薰亭
133 南海瀛台翔鸾阁
134 南海翔鸾阁前景
134 南海瀛台藻韵楼
135 南海瀛台香扆殿
136 南海瀛台春明楼
137 南海瀛台湛虚楼
138 南海瀛台迎薰亭
139 南海瀛台牣鱼亭
140 南海瀛台垂虹亭
141 南海瀛台牣鱼亭和岸上假山
142 南海怀抱爽亭
142 南海云绘楼
143 南海宾竹室
144 中海船坞
145 中海延庆楼
145 中海延庆楼院子(侧面)
146 中海福昌殿正门
147 中海纯一斋
148 中海花园廊子
148 中海风亭月榭
149 中海风亭
150 中海风亭左面河及两边廊子
151 中海卍字廊
151 中海卍字廊(另一个侧面)
152 中海爱翠楼
153 中海北岸(大概)
154 中海南岸(大概)
155 中海水云榭
156 中海万善殿主殿
157 中海万善殿院内侧面
158 中海万善殿后面
159 中海万善殿大门
160 中海紫光阁
161 中海紫光阁及其汉白玉台基
161 中海紫光阁内室
162 金鳌玉 桥
163 金鳌玉 桥前三座门
164 从西面看团城及其前面牌楼
165 北海南面(大概)
166 团城乾光右门
167 团城台上老龙树
168 团城承光殿
169 承光殿内白石佛
170 团城亭前老树
171 团城内敬跻殿
172 承光殿前大玉碗
173 团城台上亭前山字石
174 堆云积翠桥
175 琼华岛及白塔
176 永安寺前面堆云坊
176 永安寺前紫照坊
177 永安寺内引胜亭
178 永安寺大门
179 永安寺内法轮殿
180 白塔前面普安殿
181 白塔东面般若香台
182 白塔前面善因殿
183 善因殿侧面
184 庆霄楼正面
184 庆霄楼侧面
185 庆霄楼前面悦心殿
186 琳光殿及甘露殿
187 三希堂门
187 倚晴楼
188 湖天浮玉门外游廊
188 湖天浮玉远帆楼
189 湖天浮玉前戏园门
190 北海全景(大概)
191 晴栏花韵堂前戏台
192 分凉阁
193 见春亭
194 延南薰亭
195 小崑邱
196 漪澜堂一部
197 琼岛春阴碑
198 承露盘
199 五龙亭
200 五龙亭之一
201 小西天前面须弥春牌楼
202 小西天内万佛楼
203 小西天大门
204 华严清界
205 大西天正厅
205 大西天正面及前面牌楼
206 大西天内极乐世界
207 北海北端西太后住宅内院(大概)
207 西太后花园内枕峦廊
208 叠翠楼
208 西太后花园内沁泉廊及北垂亭
209 西太后花园内庵画轩
210 先蚕堂前面大门
211 亲蚕门(远景)
212 亲蚕门(近景)
213 亲蚕殿
214 亲蚕殿内部
215 北海内石桥
215 北海九龙碑
第四卷 夏宫
218 圆明园古桥
219 圆明园内日晷旧台
220 圆明园内西洋楼阁旧基
221 圆明园西洋楼全景
222 圆明园海晏堂(古时)
223 圆明园海晏堂(现在)
224 圆明园海晏堂南面(古时)
225 圆明园海晏堂南面(现在)
226 圆明园蓄水楼(古时)
227 圆明园蓄水楼(现在)
228 圆明园方外观(古时)
229 圆明园方外观(现在)
230 圆明园养雀楼(古时)
231 圆明园养雀楼(现在)
232 圆明园大水法(古时)
233 圆明园大水法(现在)
234 圆明园远瀛观(古时)
235 圆明园远瀛观(现在)
236 圆明园观水法(古时)
237 圆明园观水法(现在)
238 颐和园万寿山和昆明湖
239 万寿山排云阁与佛香阁
240 万寿山佛香阁
241 万寿山通廊外面
242 万寿山通廊内部
243 在万寿山游廊内所看之景
243 万寿山花园内白石桥
244 万寿山仁寿殿
245 万寿山玉兰堂
246 万寿山昆明湖前岸牌楼
246 万寿山石舫
247 万寿山严清堂碌
247 万寿山船坞
248 玉泉山
249 玉泉山顶玉峰塔
250 玉泉山内老墙形状
251 玉泉山内白石塔
252 玉泉山内琉璃塔
253 玉泉山内大砖塔
254 玉泉山琉璃砖庙
255 玉泉山内喇嘛佛
256 香山静宜园
257 静宜园内铜狮子(一)
258 静宜园内铜狮子(二)
259 静宜园内老树及小山石
260 静宜园内老松树(一)
261 静宜园内老松树(二)
262 香山内大砖塔
263 香山上面道路
264 香山前面石阶
265 从香山门内向外观望之景色
266 香山琉璃牌楼
267 香山琉璃牌楼前面的老松树
268 香山女子学校
269 礼王府大门
269 礼王府大门内部
270 礼王府内兰亭书室
270 礼王府内清音斋
271 礼王府银安殿侧面
272 郑王府银安殿
272 郑王府神殿
273 郑王府神殿内厅
274 郑王府银安殿内厅
275 郑王府来声阁
275 郑王府为善最乐堂
276 郑王府净真亭
277 郑王府跨虹亭
278 郑王府西仙楼
279 郑王府天春堂
280 郑王府望日门
281 七爷府花园内亭(前立者是小太子)
281 七爷府花园游廊及小太子
282 海淀礼亲王院
283 海淀礼亲王院内大殿
284 海淀礼亲王院内花石山
284 海淀礼亲王院内水亭
285 海淀僧王院前院
286 海淀僧王院廊子
287 海淀僧王院亭子
第五卷 皇城平面图
290 紫禁城、煤山和三海宫殿一部分的平面图
291 北京皇城平面图
292 紫禁城南面部分和它前面部分的平面图
293 紫禁城收归国有部分的平面图
294 三大殿及其周围建筑的平面图
295 紫禁城中轴线上建筑的平面图
296 太和殿平面图
297 中和殿平面图
298 保和殿平面图
299 乾清门平面图
300 乾清门回廊明细图
301 乾清门屋顶结构明细图
302 乾清宫平面图
303 交泰殿平面图
下册
305 原序 二
第六卷 北京的城墙和城门
308 中国北方城墙城市概述
314 北京旧址古城
322 北京内城墙垣
330 北京内城墙垣内侧壁
351 北京内城墙垣外侧壁
358 北京外城墙垣
367 北京内城城门
399 北京外城城门
第七卷 附录
426 永定门西侧城门与护城河侧景
427 永定门护城河桥上的交通及城外店铺
428 永定门箭楼北面(从城内看箭楼)
429 永定门城楼(城内看门楼)
430 永定门全景(两座城楼及瓮城前景)
431 左安门箭楼与护城河
432 左安门箭楼侧景
433 左安门马道残垣(1922 年 9 月)
434 左安门箭楼北面(城内与内门)
435 右安门有椿树的城楼
436 右安门门外护城河上的芦苇和儿童
437 右安门门外石桥及垂柳
438 右安门箭楼与护城河
439 右安门箭楼南面冬天的驼队
440 右安门城内与箭楼
441 右安门城内与城楼
442 彰义门(广安门)箭楼
443 彰义门(广安门)城内与城楼
444 彰义门(广安门)城楼侧景
445 彰义门(广安门)部分瓮城与城楼
446 彰义门(广安门)城楼与瓮城侧景
447 沙窝门(广渠门)门外的送葬队列
448 沙窝门(广渠门)瓮城内景
449 沙窝门(广渠门)城楼
449 沙窝门(广渠门)瓮城与两座城楼侧景
450 东便门城外东河断流处
450 东便门城外正在休息的驴和牛
451 东便门城外的骆驼
451 东便门城外的桥
452 东便门箭楼门洞
453 东便门城楼
454 西便门门外树荫遮蔽的街道
455 西便门驼队穿过外门道
456 西便门瓮城内的槐树
457 西便门瓮城内的老槐树
458 西便门城楼
459 西便门通向城门的街道
460 德胜门箭楼侧景
461 德胜门瓮城内的真武庙
462 德胜门瓮城中真武庙照壁前的流动理发匠
463 德胜门瓮城前的老椿树
464 德胜门箭楼南面内门道
465 德胜门箭楼及瓮城残垣
466 安定门瓮城中的真武庙
467 安定门部分修复的瓮城城墙
468 安定门箭楼南面瓮城中的真武庙
469 安定门箭楼与护城河
470 安定门城楼与部分前瓮城
471 前门新桥和主街道(从箭楼南望外城)
471 前门关帝庙中的朝拜者
472 前门瓮城内关帝庙大门
473 前门内门道
474 前门城楼南面
475 顺治门(宣武门)箭楼上废弃的旧炮
475 顺治门(宣武门)穿城的街道
476 顺治门(宣武门)城楼及城中心
477 顺治门(宣武门)重修复的城楼
478 哈达门(崇文门)城楼
479 哈达门(崇文门)城楼西面侧景
480 哈达门(崇文门)城楼背面
481 东直门外护城河上的白鸭子
481 东直门箭楼西侧与瓮城台阶
482 东直门箭楼与护城河
483 东直门城楼南面侧景
484 东直门内门道
485 东直门城楼前景
486 东直门南面
486 东直门外护城河
487 齐化门(朝阳门)城楼西面
488 齐化门(朝阳门)城楼侧景
488 西直门门外街道两侧
489 西直门瓮城闸楼和城外店铺
490 西直门外门道
491 西直门箭楼背面及寺庙庭院
492 西直门城楼及瓮城内寺庙
493 西直门城楼侧景
494 西直门城门南面全貌
495 平则门(阜成门)箭楼与瓮城
495 平则门(阜成门)箭楼
496 平则门(阜成门)箭楼南面侧景
497 平则门(阜成门)城楼北端
498 平则门(阜成门)城楼西面
499 平则门(阜成门)箭楼与城楼
500 东便门外城墙
501 东便门旧街道上的送葬队列
501 东便门附近桥梁和水闸
502 外城墙西南角上的城楼
503 外城墙东北角
503 外城墙东侧外景
504 从彰义门(广安门)外堡上看外城墙
505 外城墙南侧内部
506 外城墙东侧内部
507 外城墙东侧内部衰败的部分
508 西南角楼
509 东南角楼
510 外城墙西北角
511 西城墙正在坍塌的部分砖层
512 内城东南角上的城楼
512 东南角上的城楼与内外城交会处
513 西城墙南端
007
514 从平则门(阜成门)看主城墙外景
514 平则门(阜成门)南侧分三部分修复的马道
515 西城墙南部外景
515 西直门附近西城墙内侧
516 北城墙的水道(积水潭)
517 德胜门以西北城墙外景
517 北城墙内侧新旧部分混杂
518 北城墙边休息的骆驼
519 北城墙边吃草的羊
520 齐化门(朝阳门)和东直门间长长的马道
521 东城墙上的一个深洞
522 东直门东城墙
523 东城墙新旧程度不同的部分
523 东城墙保存完好的部分
524 观象台附近的东城墙
525 西南角附近部分修复的南城墙
525 顺治门(宣武门)和前门间的南城墙外景
526 前门和顺治门(宣武门)间的南城墙
527 北城墙中的旧墙
528 外城墙西南角外景
529 西安府鼓楼
529 西安府城墙与西门
530 山东潍县石牌楼
531 北京外城中的街道
531 青州府老商业街
532 西安府城墙西南角
533 青州府北侧城墙

内容概要

喜仁龙(Osvald Siren,1879—1966):20世纪西方极为重要的中国美术史专家、首届查尔斯•兰•弗利尔奖章获得者。曾任职于瑞典斯德歌尔摩国家博物馆,后为斯德歌尔摩大学美术史教授。1916年起,相继赴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和日本名校讲学。1920年起六次来华,并深深爱上了东方艺术。对中国古代建筑、雕塑、绘画艺术研究极深,代表作有《北京的城墙和城门》(1924)、《中国雕塑》(1925)、《中国北京皇城写真全图》(1926)、《中国早期艺术史》(1929)、《中国园林》(1949)等。

沈弘: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遍访哈佛、芝加哥、伦敦等地图书馆,搜集了大量国内难得一见的珍贵记录。目前承担教育部重点攻关项目“外国收藏16—20世纪来华传教士档案整理与研究”。著有《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民国1926—1949》 《西洋镜:1907,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等。
聂书江: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毕业,现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方向为传播学、跨文化传播。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说到北京,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记得小时候考试,关于北京,最顺嘴的正确答案就是,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那是一个神秘、古老而又美丽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宽阔的马路,四通八达的立交桥,高耸的大楼,闪烁的霓虹,匆忙的人群,把人们带入一个喧嚣、沸腾的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北京,那个古老的北京已经越来越模糊了。很多老北京的印象,我们只能从书籍和影视剧中去寻找。幸好,有人发明了照相机!也幸好,有人有兴趣、有机会走进老北京城,拍摄、记录下了1921年左右的北京,我们才有机会看到这套《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看到那时候的老北京城,北京城的城墙和城楼。这套书分上下两层,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老北京城的皇城及城门、城墙。这种真实最大的体现就是图片!全书五百多页,其中有三百多页是图片,共计五百张罕见的老北京建筑图片,也难怪这套书的副标题就是“老北京皇城写真全图”。抛开摄影技巧不谈,这些黑白图片从多个角度,多方面立体地展现了老北京当时的风貌。既有威严宏伟的紫禁城,风光秀美的三海宫殿及各式的亭台楼阁,美丽无比的夏宫,也有风格、作用不同的城墙和城门。有整体的全貌图,也有局部的细节图,有单个的事物,也有和周围事物融为一体的风俗图。作者会根据建筑的不同用途,采取不同的拍摄角度。比如,他在“北京外城门”这一节中就说过“我所拍摄的内城门照片主要是表现建筑造型,背景并不吸引人,但是,外城门的风景照,则刻意表达了一种城与景协调一致的印象,同时展示四周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如果你能注意这些,就很容易发现作者拍摄的重点。你甚至能从这些图片中找到和老北京小说中相对应的画面。比如,在下册书中有一张“东便门城外的骆驼”的图片,看后能使人迅速想到老舍先生的小说《骆驼祥子》。圆明园烧毁前后的照片对比除了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外,更能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很多照片是1921年喜仁龙得到民国总统特许,在民国政府驻地中南海、北京的城墙与城门等地,并在溥仪的陪同下,进入故宫实地勘察和拍摄的。如今,这些建筑大多消失或改建,这些照片和记录成为老北京的独特见证。这些照片因为有了历史的厚度而让原本没有生命的建筑变得鲜活生动。这是很多中国人都不曾有过的机会。是啊,喜仁龙是瑞典人,一个西方人详细地拍下、纪录下了活生生的中国老北京。看到这些照片,再想想作者的国籍,谁的心里会没有感慨呢?除了照片以外,作者还参照马可•波罗游记、《顺天府志》等诸多历史文献,并结合自己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关于老北京的文字讲述。这些文字严谨、细致,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中国建筑研究的关心和热爱。相对于游记来说,喜仁龙的文字更周密、更客观。比如,作者在“北京内城墙垣外侧壁”一节中,就用很多客观、准确的数字记录了各个墩台的修筑年代和历史;相对于技术类文献来说,喜仁龙的文字更活泼,也带有一定的个人情感。比如,作者在讲述右安门的时候就很注意周边环境的描写,和城门的功能紧密结合,又与作者拍摄的意图相合。看书的时候,文字和照片结合着看,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这本书重点讲到了老北京的城门和城墙,作者认为“它们集中体现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特点”,这个点确实很独到,应该是专业建筑人士很感兴趣的。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中国建筑无疑是其中非常华美的一段乐章。老北京的很多建筑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典型。翻开这套书,看着这些文字和照片,仿佛走进了老北京,走进了那段缓慢、宁静的历史。如今,北京的很多老建筑都消失了,随着北京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北京还有什么建筑需要保护呢?我想,这本书不仅告诉我们老北京过去是什么样的,还引发我们不断思考北京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
  •     不知什么时候起,北京的缩影已变成了现代建筑“大裤衩”可能给人的印象挺深的吧!但是关于设计灵感,可能要从结构方面理解,而这常常是专业人士才能娓娓道来。普通百姓对其风格褒贬不一。事实上北京,越来越被现代化的建筑所代表的,但越是这样,我越是觉得认识北京应该深入到那些老胡同,老四合院,和老人的诉说里,北京的文化从建筑风格里就是凸显,这是我在学历史课时讲到梁思成,林徽因是了解到,建筑原来是文化的一种体现。而到了当代更多的是融合,多元化!我还记得小时候看电视或电影,常常最经典的镜头往往很类似,总有一群鸟飞向蓝天,这个时候镜头随着人的视线,便会出现一些著名建筑的边角景色,如后海,天坛,古城墙,古风建筑的屋檐,这类的镜头常常饱含人更多的思考或感叹。而这却是我所建立起的,对北京的初印象,它像一个老人,一点都不着急,相反它看得透人间,以一种存在的方式证明时间。我觉得市井文化可能在北京胡同更惟妙惟肖!直到看了《老炮儿》我似乎更确信这样的印象就是北京,而非其他。 《遗失在西方的北京》是瑞典籍华人,喜仁龙的作品,最初看到这部书名时,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自认,自己并不了解北京,那么西方人对北京的认识,又是什么样的印象呢?我想知道,当然素食我读这本书的还有,这本书中所展示的图片,很可能是在国内是没有机会看到的北京实景,这正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认识北京直观形象的机会,怎么可以错过呢?书中大量的图片,使得这样一个严肃的话题,变得直观易读很多,我在看书时,孩子偶尔瞥见我正看的南海瀛台藻韵楼,说了句,好漂亮啊!我不太确信是不是听错了,问他,你真的这么认为吗?孩子认真的点头。我心中对中国建筑的又多出一层理解,令普通人感叹其美,显然它汲取了大众的审美特点。而在作者的文字里,关于建筑的设计其实作者是有着深入的研究,并转化成文字,向读者诠释。平衡对称的建筑风格是中国建筑的灵魂结构模式。这种结构模式最符合大众审美。四平八稳也是中国中庸之道的文化体现!关于紫禁城中的各个建筑特点的分析,我觉得是通观了历史文献后,提取了这座建筑的设计思路以及其建筑效果。其实不管是紫禁城或是圆明园,亦或是某王府,他的建筑特色也有着身份等级的映照。这正是理解历史的最好的角度。而书的下册则重点解说北京的城墙与城门,关于城墙作者的记录更为详尽,甚至有绘制出建筑平面图来做直观叙述。当下人最在意有图有真相,作者的图片展示就是有力的证明,而作者对每副图都做了详尽的图注,这不仅是建筑美的印证,也是历史的印证。北京城原本就是历史文化名城,而这些宏大的历史,则定格在这刻着岁月痕迹的一砖一瓦上。现在,当代人能看到的越来越有限了,而喜仁龙此时所提供的海量图片,既能满足读者探究历史原貌的好奇,更是为保护这类古建筑提供了近乎原版的标本图。这是一套沉甸甸的历史书,却以直观的形式,令更多人容易接近平日他们不曾关注严肃话题,我认为这就是这部书的最大魅力所在。这是一套普通人也读得懂的历史珍藏画册,更是专业人士做深研究的一个参照。
  •     ——评《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文/蓦烟如雪从近期热播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到最初看安意如和李少白合作的《再见故宫》,从前阵子涉猎的《故宫的隐秘角落》到如今捧读的这本《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我一直觉得我和故宫有未了情,那年游走故宫,就特别渴望追寻觅它原有的踪迹。而记得在叶广岑的《全家福》时,印象最深的就是王满堂痛心老城门城墙的拆除。虽然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它活跃过,可也在历史的嬗变中,它成了黄土,成了如今只能用摄影作品来缅怀的画卷。虽说遗憾不可避免,但能在消失的今天捕捉到若干信息量,都是难能可贵的,何况,这本书的作者喜仁龙并非中国人,他是瑞典著名美术家,1920年起,他数度来华访问,爱上了古老的东方艺术,为此他开始了长达多年的中国历史文化研究,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曾说过喜仁龙,说他“对于考察北京城墙与城门说付出的辛劳,这在我们自己的专家中恐怕也是很少见的。而他自己从实地考察中所激发出来的一种真挚的感情,在字里行间也就充分地流露出来。他高度评价这组历史纪念物,同时也为它的年久失修而伤心。在考察中,他的观测细致、记载不厌其详,这是十分可贵的。”故而,他所面对的创作之艰辛、翻译之困难是难以言诉的。喜仁龙也是幸运的,相对比日本人出版的《清国北京皇城写真贴》,喜仁龙有着明显的优势,比如他得到了那时政府的支持,得到了末代皇帝溥仪的陪同,他是难得进入故宫内部的外国摄影人,而翻看日本人的记录,就会发现他们喜欢记录装饰图案的颜色和各项测量的数据的精确度,干瘪的文字,读起来会让人觉得生涩,而喜仁龙不仅在探究的层面上,带给我们新的感官视觉,更在历史底蕴和文学典故上,抛砖引玉,让人有了新的一层认识。这本书的文化内涵,数据,远胜于日本的作品,当然在作品的清晰度上,也许是一个硬伤,而编辑也列数了作者翻译的缺陷,但瑕不掩瑜,作者的作品经得起历史的推敲,经得起我们的一读再读。这本书涵盖了北京城墙、城门、皇宫、园林的研究,作者用大幅的珂罗版照片拍了当时的紫禁城、三海宫殿、颐和园、玉泉山、大清王府等等的影像记录,并利用中西文历史文献,去探究古城的前世今生,作者并没有一味依赖书本的信息,而是亲自实地田野考察和对照文献进行细节的实际求证。在书中,印象最深的要属他在考察城墙时,发现内城的城墙并不是同时建成,而是分段在一个连续的短时期内所建成的,而且他也分析了明代和清代的城砖质地和制作工艺的区别,并直指道光年之后的墙砖明显下降,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作者细微的勘测和态度的真诚。这本书共有上下两册,上册收录了14幅建筑绘图,300余张照片。全面展现了紫禁城的城门、角楼、殿宇等建筑的结构与装饰的特点,如实记录了三海宫殿和夏宫等皇家园林的原貌。而下册收录了十余万字工程勘察记录,50余幅测绘图,详细考证了北京城墙和城门的建筑构造和历史变迁,并附有130余幅极具艺术性和视觉震撼力的照片。这是现存记录老北京城墙和城门翔实可靠的文献,更是后世学者无法超越之作。无论是每种城门的讲究,亦或是追溯煤山、瀛台的典故,作者从未让我失望,更甚是对建筑结构的描摹,还有对中国建筑的根源的探索,这本诚心之作,历久弥新,虽然很多城墙消失了,但我渴望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它的闪耀之处,哪怕只是一抹短暂的光辉。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从西方的角度看看中国
  •     有关老北京最详实,最珍贵的图文记录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