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式教养法(多子女篇)

出版日期:2016-6
ISBN:9787552013818
作者:【美】劳拉•马卡姆博士
页数:288页

作者简介

比抚养孩子更难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抚养一个以上的孩子!
面对两个以上孩子带来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劳拉•马卡姆博士为父母提供了超强实用的多子女教养策略、技巧和工具,帮助父母应对每一次挑战!
让孩子在争端中成长,让兄弟姐妹成为同胞团队!
平和教养的理念是如何发现那些劫持了我们的强烈情绪,恢复平静,与孩子联结,无需惩罚,通过情感引导帮助孩子发展自律和合作的意愿。在这本书里,作者将告诉困境中的父母如何在养育多名子女的过程中应用这些理念,众多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平和式育儿技巧和方法将给父母带来极大方便。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
首先是如何成为平和父母?这是平和式教养法的根基性问题。作者重申父母可以通过调节自己的情绪、与孩子保持温暖联结、教导而非控制孩子这三大途径,并提出了“归回平静”和“情绪引导”两个育儿技巧。在此基础上,作者对一些日常的育儿问题进行了解答和反思,诸如“为什么惩罚和纵容会引发孩子间更多的纷争”“什么是管教”“什么是奖励”“什么是隔离”“如何设定限制”“如何介入孩子的纷争”“如何帮助孩子处理强烈的情绪”“如何应对孩子之间的竞争”等,所有的目的都是在发挥家长在培孩子关系中的力量。
其次是真正把平和教导给孩子。多个孩子就意味着冲突,情感冲突,规则冲突,个性冲突,语言冲突,打架等等。如何帮助孩子面对这些问题,同时又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争端中成长,作者给出了非常丰富的方法,诸如“训练孩子基本的情商技巧”“引导孩子互相倾听”“教给孩子谈判的基本工具”“如何干预孩子的打架”“解决冲突失败后又有哪些跟进措施”“解决孩子不愿分享的根本方法”“如何面对孩子间的竞争”“预防竞争与培养联结的工具”等等,大到如何处理你自己可能有的偏心,小到谁来按电梯按钮,作者都有很好的提醒。
第三,同胞关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同的阶段需要处理不同的问题。孩子间的关系其实也并不是从孩子面对面才开始的,其开始早在小孩子还未出生之前。这一部分,作者告诉父母,在婴儿出生前,如何营造热烈欢迎的气氛(诸如“在孕期就帮助孩子建立关系的12种方法”“帮助孩子在情感上成为哥哥或姐姐的10个小技巧”“在婴儿即将出生前让孩子作好分离准备”) 以及婴儿出生及其之后的几个月和宝宝会爬之后,如何为孩子关系奠定积极基础  (诸如“帮助孩子处理他对婴儿的复杂情绪”“管理多个孩子的午睡和就寝时间”“从一开始就在孩子间培养良好关系的9个技巧”“10招在婴儿变成幼儿期间维持家庭和平”“如何帮助大孩子解决他和小孩子间的问题”“如何面对有侵略性的孩子”等)。按照作者的方法和思路,运用平和教养的理念,养育多个孩子将不再困难重重,孩子间持续终生的亲情友谊也完全可以期待。

书籍目录

前言
如果你家即将迎来新生儿
如果你的孩子们总是在吵架
第一部分 平和父母指南
第一章
如何成为平和父母

帮助你成为更平和父母的育儿技巧
第二章 如何以平和的方式支持子女间的关系
为什么惩罚和纵容会引发孩子间更多的纷争
反思管教
设置移情式限制
反思隔离
反思奖励
后果与限制之间的差异
如果移情不起作用怎么办
预防性的维护
当你的孩子行为不当:介入
帮助孩子处理强烈的情绪:有计划的宣泄
孩子们都在经历情绪难关,如何帮到每一个
第三章 孩子为什么竞争——父母如何改善?

孩子的观点:他/她不是朋友,而是来取代我的!
可能加剧对抗的因素
家长在培养超级同胞关系时的力量
第二部分 教导平和
第四章 引导孩子们沟通感情和解决问题
训练基本的情商技巧
你的新角色:翻译者
引导孩子识别并传达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引导孩子遵守别人设定的限制
引导孩子互相倾听
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教给孩子谈判的基本工具
第五章 当解决问题失败:教导解决冲突的办法
来一件“我们和睦相处”T恤衫怎么样
为什么打架对教导孩子学习人际关系技巧必不可少
如何帮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鼓励孩子站起来面对嘲笑
刻薄语言
当孩子说他恨他的兄弟姐妹
干预孩子打架:基础知识
应该因为攻击行为惩罚孩子吗
当较小的孩子攻击较大的孩子
指导孩子处理来自弟弟妹妹的侵略
如何停止反复性的侵略
教导技巧:介入孩子间的争斗
帮助吵架后的孩子修复关系,而非强制道歉
第六章 为什么他们不能分享?为什么孩子会争夺东西?

反思分享:根本的解决办法
自我调节下的轮流:孩子会学到什么
引导孩子等待轮到他们的时候
第七章 缓和竞争
“这不公平!”
永远不要比较
抵制贴标签
如何在不加剧竞争的前提下赞扬每一个孩子
谁可以按电梯按钮
如何确保你不会无意间促进竞争
帮助有竞争情绪的孩子
出生顺序与竞争
如果你偏爱某个孩子怎么办
第八章 预防竞争与培养联结的工具
期待孩子互相尊重
能够促进同胞关系的家庭例程
支持孩子亲近的家庭规则和家训
如何在孩子之间创造更多的良性互动
创造同胞团队的策略
分分合合:如何让孩子们保持联盟
为什么嬉闹活动能减少同胞竞争
为什么不能胳肢孩子
当孩子们共享房间的时候
当孩子有朋友来你家的时候
家庭会议:你会很高兴发现的资源
第三部分 新生儿出生前和出生第一年
第九章 婴儿出生前:营造热烈欢迎的气氛
跟孩子说说新到来的弟弟或妹妹
在孕期就帮助孩子建立关系的12种方法
要确保孩子可以依靠父母双方
帮助孩子在情感上成为哥哥或姐姐的10个小技巧
断奶与同时哺乳
在婴儿即将出生前让孩子作好分离准备
如果你打算让孩子陪同母亲分娩
创作一本帮孩子度过变化期的书
为孩子制作一个玩具箱
生第二个孩子后也要解决你自己的情绪问题
尽力爱每一个孩子
第十章 良好的开端:婴儿出生及其之后的几个月

向孩子介绍新生儿
第一周:成为一家人
在你喂宝宝的时候如何让孩子有事干
帮助孩子处理他对婴儿的复杂情绪
如何看待热情过度的拥抱
孩子退步了怎么办
管理多个孩子的午睡和就寝时间
前几个月:新常态
当孩子很难适应时
每天与孩子保持联结的练习
使用游戏帮助嫉妒的孩子
给孩子读如何成为哥哥姐姐的书
从一开始就在孩子间培养良好关系的9个技巧

第十一章 宝宝会爬之后,为孩子关系奠定积极基础
10招在婴儿变成幼儿期间维持家庭和平
分配你的时间
如何帮助大孩子解决他和小孩子间的问题
当大孩子嫉妒小孩子,你该说什么
孩子抢玩具怎么办
如果你的孩子对待婴儿很有侵略性
如果侵略者太小,无法明白道理怎么办
如果婴儿是侵略的那一方怎么办
帮助大孩子与宝宝建立联结的游戏
最后的提示 选择爱
致谢
注意事项

内容概要

劳拉•马卡姆博士(Dr. Laura Markham),目前盛行的“父母和孩子并重”理论的主要倡导者,美国颇具影响力的育儿网站AhaParenting.com的创始人兼总编,该网站为父母提供从孩子降生到十几岁的全方位育儿指导。劳拉拥有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曾为无数家庭担任育儿指导工作。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以及九个孩子的姑妈。她著述颇丰,《父母平和 孩子快乐》、《平和式教养法(多子女篇)》、《劳拉博士有问必答:搞定72个父母问得最多的问题》,并在在多家网站发表数百篇育儿文章,还担任Mothering.com和Pregnancy.org网站的指导专家。劳拉博士通过AhaParenting.com网站提供“点拨忙碌父母”的邮件服务,你还可以通过Twitter@ DrLauraMarkham,了解她的最新研究成果。


 平和式教养法(多子女篇)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前两天聚会,一个朋友向一对二娃父母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们真的会偏爱某一个孩子吗?”这个问题引起了准备要二胎、犹豫要二胎和不打算要二胎的朋友的一致关注。对于我们这些第一代独生子女来说,对二胎家庭的好奇心是毋庸置疑的。在那个二娃家庭中,妈妈喜欢妹妹,爸爸为了平衡,便会更疼爱姐姐。但这话不是说出来的,而是他们趁孩子在一边玩耍时,用手指比划出来的。在孩子面前,他们变得格外谨慎小心,因为妹妹出生后,姐姐的感情变得更为细腻敏感。看得出,他们对于两个孩子之间的平衡既苦恼又无奈。那对夫妇求知欲很强,也愿意学习先进的育儿理念,无奈二胎开放政策实施时间太短,国内很难找到相关领域的资料。说这话没两天,我便看到一本美国的劳拉·马卡姆博士针对多子女父母写的《平和式教养法》。出于好奇,我随手翻看了几页,结果刚看了第一章就停不下来。平和式教养居然鼓励家长引导孩子哭?光是这一点,我就要迫不及待地拿给家中脆弱的老人看看了。※平和式教养的三大原则:自律、联结和引导·及时调节情绪,使自己重归平静脾气再温和的父母,在不谙世事的孩子面前,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失控。而父母的不良情绪又会进一步激怒孩子,使他做出更为过激放肆的举动。我们无法要求3岁的孩子理解30岁的大人,因此平和式教养的第一步要从父母的自律开始。在心情愉悦时,我们通常不需要自律就能轻松化解矛盾。但在身心俱疲的时候,孩子的一点小失误都可能成为我们爆发的理由。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休息5分钟”来舒缓压力,做几次深呼吸、听听音乐或冥想都能达到不错的效果。其实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平等的沟通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我在生理期情绪烦躁的时候,会主动和女儿沟通,告诉她妈妈最近身体不舒服、心情不好,女儿虽然只有4岁,已经可以理解并安慰我了。·通过移情,与孩子建立深度联结幼儿大脑的推理部分处于发展阶段,因此他们的情绪容易不堪重负。如果我们无法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很容易认为他们在无理取闹胡搅蛮缠。每个人的童年一定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学校受了委屈回家向父母倾诉,得到的回应却是鄙夷或斥责。所以我们不会告诉父母暗恋了哪个小男生,以后遇到困难也不愿意向他们寻求帮助。没有同理心的家长,只会不负责任地把孩子越推越远。到底怎样做才算具备同理心呢?正确的做法是承认和理解孩子的观点和情绪,无论观点是否正确,也无论这样的情绪你是否能够接受。当孩子挑动人生气或故意违反规定,说明他们正在寻求帮助以排遣汹涌的感情。与父母的联结足以帮助他们重新规范自我,培养自律。当孩子睡觉前向你要巧克力时,不要急于用“现在太晚了”、“会长蛀牙的”这样的语句表达自己的观点,只需要描述孩子的感受即可,例如“我知道你很伤心,因为你现在真的很想吃巧克力”。即使孩子最终没能如愿,至少也能感觉到被人理解。父母的理解使孩子在负面情绪中体会到安全感,从而学会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用引导代替控制,帮助孩子处理复杂的情绪一旦我们允许自己感受某种情绪,它就会开始消散。如果试图将情绪推开,它就会渗入我们的潜意识,而那是我们无力控制的领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旦被“触动”就会爆炸:那些被压抑的情绪总是蠢蠢欲动,想要得到治愈,但由于它们未被我们有意识地控制,所以会不受管制地喷涌而出。对于孩子的哭闹置之不理,可能也会令他冷静下来。但那只是逃避,该解决的问题依然存在。家长的作用正是通过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安全感,让他的愤怒消散,从而感受到愤怒之下更为脆弱的恐惧、悲伤和无能为力。孩子只有直面自己的感情,适当宣泄不良情绪,才能学会处理情绪上的各种问题,这也意味着他们需要在哭泣中学会成长。很多老人和脆弱的母亲无法接受孩子哭泣,但回避哭泣就等于压抑感情,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孩子,哭泣都是释放情绪的最直接手段。当孩子生气时,我们可以表现出足够的同情,运用语言或拥抱引导他哭泣。如果他对你吼叫或把你推开,不要因此受到情绪上的影响,告诉他你会一直陪伴他。我女儿心情不好时,经常会将我推开,但当我真的离开时,她却感到非常伤心无助。根据劳拉博士的理论,这一行为是女儿抵制联结的心理映射,只要家长给予足够耐心,孩子最终会将积压的情绪迸发出来。※父母不是裁判员,而是翻译官我曾问过一个非独生子女的朋友,有兄弟姐妹的感觉如何。她母亲的育儿理念令我眼前一亮——在他们家里,永远是弟弟让着姐姐。我一直认为二胎对老大将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也一度认为这是极为睿智的做法。但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弟弟会不会因此感到心理失衡呢,又或者老二是女孩的话,这么做的效果又将如何呢?平和式教养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孩子发生冲突时,同时对两个孩子移情。这就意味着无论家长内心偏袒哪个孩子,甚至哪个孩子真的有错,都不能支持任何一方。父母的言论使任何一个孩子感觉受到攻击,他都不太可能移情其他兄弟姐妹。我们要做的只是客观地描述问题,必要的时候担任翻译官的角色,引导每个孩子向对方表达感受。比如,对于两个的争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姐姐:“妈妈,妹妹弄倒了我的积木。”妹妹:“妈妈,我想帮姐姐一起搭。”妈妈:“妹妹不是故意给你捣乱的,她只是想过来和你一起搭积木。”(作为“翻译官”,帮助妹妹完成更清晰准确的表达)姐姐:“我不想和她一起玩。她老是搭不好。”妈妈:“姐姐想自己搭好玩具,妹妹想和姐姐一起玩,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无倾向性地描述问题,引导孩子提出解决方案)姐姐:“等我搭完积木,可以陪你玩娃娃。”妹妹:“好,我现在可以帮你拿积木吗?”姐姐:“好吧。”父母重申解决方案后,只需监督孩子的实施过程,直至大家均按解决方案执行。父母只有在孩子的冲突中“置身事外”,才能为他们创造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一些棘手的难题·关于分享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分享是一种美德,而美德往往是通过自我牺牲实现的。家长看似公平的裁决,实际上剥夺了孩子对私有物品的控制权,加剧了孩子之间的矛盾。真正的分享不意味着给予和奉献,而是用轮流的制度代替虚假的慷慨。更重要的是,拥有玩具的孩子有权决定轮流时间的长短。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充分享受玩具带来的乐趣,进而体验到分享带来的愉悦感受。上周末,女儿和幼儿园几个小朋友相约去游乐园玩,临近傍晚又累又困,终于因为一个小奖品引爆了导火索。一个小朋友为了女儿手中的小奖品哭闹不止,而女儿也因为那个小朋友抢走她的小奖品嚎啕大哭。要是往常,我真不知道这样混乱的局面应该如何应对。但现在,我可以淡定地安慰女儿:“那是你的玩具,小朋友只是因为喜欢拿去看一眼,如果你不愿意交换,随时可以要回来。”这样一说,女儿果然不再哭闹,拿到玩具后,反而跑过去安慰那个小朋友,最后帮她换到一个和女儿一模一样的小奖品。我们已经告别了物质匮乏的年代,完全不需要通过在物质上牺牲自己来成全别人。更重要的是从心理上尊重孩子,帮助孩子体会分享的意义和乐趣。很多时候,孩子的坏脾气,真的不是为了玩具。·关于比较龙生九子,各有所好。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拥有与众不同的独立人格。每个八零后的童年里都曾被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伤得体无完肤,如今我们身为人母,不仅要避免重蹈覆辙,更要警惕自己无意识的比较引起手足之争。逻辑思维使我们善于思考,也令我们潜意识中总有类比的愿望。我们既要克服消极比较,如“你就不能像哥哥一样……”,也要避免积极比较,如“看你和妹妹谁完成得更棒”等。这很难,唯一的窍门就是坚持区分孩子之间的行为,如同你只有一个孩子。只有这样,才能清晰地看到孩子可能需要的帮助,而不是他与别人相比显露的缺点。很多时候,对一个孩子的表扬也相当于对其他孩子的批评,引起他们私下的竞争和攀比。面对一个破门而入的好消息,我们要做的是移情孩子的兴奋和骄傲,而不是鼓吹自己的自豪。对于那些较为突出的孩子,父母甚至要刻意压制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为每个孩子创造一些独享母爱的“happy hours”,在独处的时光中,我们大可以畅快地为他们鼓劲喝彩。·关于规则体谅孩子想吃巧克力的心情,并不意味着要帮他实现这个不合理的愿望。移情不代表放纵,而是在规则框架内的理解和支持。鼓励孩子参与制定家庭规则,能确保他们更加有效地维护和执行规则。那岂不是要造反了?幸运的是,家长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我们仍然具有否决权!唯一要注意的是不要制定太多的规则,否则孩子会顾此失彼,削弱规则的力度。如果是大一些的孩子,我们就可以将协商后的结果写在纸上,让孩子们装饰后挂在显眼的位置,之后要做的就是安稳地坐在椅子上,等待他们之间的互相监督了。养育孩子其实很简单,兜兜转转绕不出一个“爱”字。但如何“爱”,说起来却也很难。《平和式教养法》可以说是一本爱的说明书,让那些希望改变却又不得其法的家长,即使看着书本照猫画虎,也能成为每个孩子都喜欢的好妈妈。
  •     读《平和式教育法》有感我是一个两个男孩子的妈妈,大儿子四周岁二个月,小儿子二岁八个月。自从小儿子进入两岁,越来越感觉两孩子的冲突日益让我头痛,天天在家上演抢东西打架的场景,每天面对这样的场景,怒火一再燃烧。有时我也冷眼旁观,不去管,公公婆婆会加入干预,发现越劝越糟糕,老公更是以暴制暴,直接把两个丢到门外,有时还动手打耳光。如果说小儿子两岁前的冲突,是因为大儿子感觉到我对他的爱少了,更多地时间和精力给了弟弟。那这个时间段的冲突,完全是占有欲的爆发。我该怎么办?当我拿到《平和式教育法》时,我觉得我的疑惑终于有答案了。我试着按照书里教给的方法去做。一天下午,两孩子到小区花园去玩,玩了一会儿,哥哥说他想回家了,而弟弟不愿意回家。我利用了书中的第四章内容【引导孩子们沟通感情和解决问题】。我同哥哥说:“一辰,弟弟说不愿意回家,他还想再玩一会儿,而你又要回去,你们意见不一致,妈妈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你能不能想一个好的解决的方法,或者你同弟弟商量一下,有什么好的办法,好吗?”“妈妈,你可以先送我回去后再下来。”这是他的第一办法。我就同小儿子说,“哥哥说先送他回家,我们再下来玩。”“不好。”小儿子不同意。“一信,我们去楼下的空地(离家近)玩一会儿,就回家,好吗?”大儿子另一个办法。“好吧,就去那里玩吧。”小儿子的回答。我很意外,之前以为小儿子一定不会同意的,想不到他们的意见这么快就达成一致了。所以说,我们永远不要认定自己的想法就会是孩子的想法,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这就是学习的好处,我们陪着孩子成长,同时也要不断地学习。《平和式教育法》中还有很多宝,等着我去实践,只有实践了,才知道有没有用,学习了,如果不去用,是不会有收获了。书中给了我们很多指引和方法,重要的是去执行,这样孩子和我们才会真正地受益!书中还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孩子在最不可爱的时候最需要爱。】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一不小心就违背了这份初心,当他把鞋子当做玩具,丢到饭桌上时;当他把吃的葡萄当成攻击的武器;当他们玩水弄得地板全湿,衣服全湿;我们往往控制不了自己的怒火,将他们丢至门外,更有时候伸手就是两巴掌。读懂这句话,记住这点,在我们生气发火的时候,用来消火,用来反醒自己。孩子在最不可爱的时候最需要爱!之前,总以为自己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了,慢慢地,通过同孩子们的相处中发现,自己因为有了他们,有了学习的动力,更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所以不断地学习中,就如正因为有了孩子们,才有机会学会了这本高能量的《平和式教育法》,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     年幼的孩子在哭泣,父母在一旁训斥一旁年长的孩子,年长的孩子脸上写满了不甘与愤怒。这样的场景是不是让我们觉得很熟悉?在多子女的家庭中,如果兄弟姐妹之间一旦发生冲突,似乎就会出现上述的场景。我们的父母似乎无法容忍孩子之间彼此的冲突,无法忍受孩子的哭泣声,更加会对孩子的愤怒表现出更加的气愤,会觉得大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小孩子又这么闹,然后自己陷入了无限的恼恨中,更加想用自己的权威让自家孩子之间彼此友好相处。但在实际状况下,父母如此的行为,并未改善兄弟姐妹间的状况,有时反而加剧了他们之间关系的恶化。我想很多父母都有一种疑惑,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我的子女就不能做到兄友弟恭,就不能好好相处呢?可是我们可曾反思过,为什么在孩子发生冲突之后,我们会选择训斥年长的孩子?为什么我们会那么理所应当的觉得是年长的孩子的错呢?在传统观念里面,我们会觉得年长的孩子应该照顾年幼的孩子,年幼的孩子发生状况,那么年长的孩子一定有责任。毕竟中国的传统观念讲究的是长幼有序,长兄如父,长姐如母,所以年长的孩子需要比年幼的孩子承担更多的责任,年长的孩子在年幼的孩子面前也享有一定的权威性。即使是两人年龄相差不大,也会这样强调。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传统,我国国民都很难能描述自己的情绪,会呈现出沉默压抑的状态。这是教育的影响,是一代一代这样传承下来的。我们不能说这样的观念完全错了,但我们也必须要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即使兄弟姐妹之间相差十岁,对于新生儿来说,十岁的哥哥姐姐已经是庞然大物了,但是对于父母来说,十岁是属于童年期,需要得到父母的照顾和关注的。在劳拉·马卡姆博士的《平和式教养法(多子女篇)》一书中,劳拉博士就提到,大孩子没有照顾小孩子的责任。两个孩子都是孩子,作为父母应该公平对待。在现实生活,年龄就像一条鸿沟,让父母总是想着年长的孩子和年幼的孩子是不一样,要区别对待。所以在发现状况和冲突的时候,父母无法保持平和的态度,迅速站队,然后这样的状况周而复始,父母也越来越疲惫,更加不能平和。所以劳拉博士在提到怎样能让育儿变得更容易这一问题中最先提到的就是,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自己平和的态度。在《平和式教养法(多子女篇)》一书中,劳拉博士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全面、丰富实用的教养策略,以期父母们能发现平和的力量,用平和的态度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面对自己的情绪。其实方法不是固定的,关键的是父母的平和的态度,而平和的态度源于父母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观念中是有误区的,承认自己的错误,愿意不断成长,支持自己做得更好,努力调节自己的情绪。只有无条件地爱自己,接受自己的一切,才会无条件地爱孩子,抱持孩子的所有情绪。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生成长的摇篮。和平式教养法,主要是针对父母来建立规则,让父母在引导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学习简明、高效和实用的方法,让孩子在健康的和谐的环境下成长。
  •     不错的图书,对于现在越来越多的多子女家庭很有帮助。
  •     这本书真的非常的好,书的内容很有吸引力,所以真心把这本书推荐给爱读书并且喜欢书的读者们,希望你们能像我一样爱上它,嘻嘻!
  •     刚生二胎,对如何养两个孩子得多学习才行。
  •     首先要说的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育儿书籍,本人刚刚生完宝宝,通过身边的亲戚朋友家庭的教育及本身社会的现状,在很多书籍中选择了这本,先读读和老公找到好的教育方式留着以后使用。这本书实用性很强,作者以理论、众多实例和基本的工具告诉父母如何在养育多名子女的过程中应用这些理念,带领父母走过每一个艰难的时刻,把人生最大的挑战变成最大的快乐。
  •     家有二宝,小宝在模仿姐姐的阶段,想学习!
  •     终于出现了一本解决孩子间纷争的书!在这本颇有见地的作品中,马卡姆博士依据科学调查的结果,设计了精妙的策略,任何父母都可以在移情、正念、平和的基础上利用它们帮助孩子解决彼此的分歧。
  •     书很好,应用平和养育法,让家长学会最大限度减少孩子间的纷争,养育出彼此相爱、会调节情绪、拥有健康关系的子女。使孩子们不仅可以建立亲密的终生关系,还能与朋友、同事和配偶相处愉快,他们将成为世界上最需要的那种人。
  •     这本书带领父母了解各种同胞生活的场景——也包括那些关系非常紧张的兄弟姐妹——详细解析了如何处理各种常见的同胞纷争,使父母不会感到内疚或不知所措。这是一个极好的资源,给父母工具来帮助产生矛盾的子女,也帮助父母教给孩子如何成为有爱心、善良和互相尊重的兄弟姐妹,我们也知道他们能成为这样的孩子。
  •     我认为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家教类原创作品和素质教育的图书。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是难得的家庭教育读本,既敢直面教育问题,又深入地思考;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还有无所不在的爱心。
  •     《平和式教养法》是一本爱的说明书,让那些希望改变却又不得其法的家长,即使看着书本照猫画虎,也能成为每个孩子都喜欢的好妈妈。
  •     劳拉博士的书都很给力,给出中国父母大量实例和几本工具书,详解如何在养育多名子女的过程中应用平和式教养法三大基本理念(自我调节、联结和引导),帮助孩子适应弟弟或妹妹的到来,最大限度减少孩子间的纷争,养育出彼此相爱、拥有健康关系的高情商子女,实现家庭的和谐安定和美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