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李鸿章

出版社:中国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514906479
页数:291页

后记

合肥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位于长江淮河之间,是南北文化交融地,以木筑巢为家的源头处。这里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烟波荡漾八百里,平添秀色画图中”。这里人杰地灵,代出英才,是包拯、李鸿章、段祺瑞、卫立煌、刘铭传、王亚樵的出生成长之地。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合肥市委、市政府在致力合肥大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多方位地推出文化强市战略。《走近李鸿章》一书,是在合肥市2012年重点文化建设项目“李鸿章档案与评说”的基础上修改编著的。    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安徽省社科院、作家协会和合肥市委宣传部的重视支持,并承蒙陆勤毅、林存安、陈飙三位先生的关心,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得到省市知名学者翁飞、教授陆发春、剧作家陈大中的指导,以及安徽李鸿章研究会诸同志帮忙和修改阅校,在此一并致以谢意1    2013年是李鸿章诞辰190周年,谨以此书以飨广大读者,由于作者水平有限,诸多内容首次触及,难免有主观偏见和错误之处,敬请方家谅鉴,并予批评指正。    作者:许昭堂、许高彬    2012年9月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前言第一章  云中鹤与庐州  一、飘然临世财神日 民间传说云中鹤  二、溯源追宗本姓许 尊祖领修报恩祠  三、光耀门庭建家庙 发迹源自熊砖井  四、棣华书屋受启蒙 聪颖少年立志向第二章  李总督与曾总督  五、去访京师有道人 苦读三春入翰林  六、帮办团练返故里 兵败无路投恩师  七、负气离开曾幕府 意转心回巧遇缘  八、一湖三山募兵甲 创建淮军显韬略  九、首战大捷扬军威 平步青云封疆吏  十、三接曾职担大任 两为恩师拾残局  十一、师生情谊深似海 存异求同得双赢第三章  李合肥与合肥  十二、乡音难改得雅号 庐韵出洋曾辉煌  十三、痞气非痞显聪慧 笑谈合肥大杂烩  十四、求续富贵信风水 觅寻宝地建相府  十五、有口皆碑大孝子 知恩图报贤名扬  十六、侠骨柔情大丈夫 舐犊情深好父亲  十七、血浓于水手足情 兄弟互帮家和兴  十八、热爱乡土李合肥 善举遗泽留后人第四章  务实与误失  十九、殚精竭虑图自强 身体力行求中兴  二十、师夷长技始三局 欲雄国威建军工  二十一、真知灼见自省悟 强兵求富铸根基  二十二、筑建铁路遭诽难 力排众议挺唐胥  二十三、近代教育闯新路 公派留学开先河  二十四、精血诚聚兴水利 躬考黄河行千里  二十五、心系百姓尽官责 体恤民情议赈灾  二十六、策划海防建青岛 首任总兵合肥人  二十七、中法之战胜与败 败亦不败胜未胜  二十八、海防塞防起冲突 李左相悖执己见  二十九、甲午之战成败局 削权解柄背罪名  三十、马关自此伤心地 中弹伤身难辞咎  三十一、联俄抗日被俄骗 共同防御落陷阱  三十二、八国联军攻北京 李二先生重握柄第五章  治国与修身  三十三、千年局变悟自强 百年争议荣与辱  三十四、天津教案展才华 晚清外交显锋芒  三十五、东方古国看世界 七旬老翁访欧美  三十六、墨色浓淡灿若云 行书独步天下名  三十七、终生喜读佛骨表 养生保健一大师  三十八、穷途车马诗相伴 钟爱巢湖蕴情思  三十九、谁见史说无脸谱 人生三立露峥嵘第六章  淮军与合肥名将  四十、遍地黄花皆结果 树倒猴狲仍逞强  四十一、大潜山上草头王 保台建台史册彰  四十二、廪生统军任总督 更有嗣后四姐妹  四十三、长庆援朝跨疆海 荫及新贵袁世凯  四十四、琴帅鼎新功勋殊 镇南蒙冤巴图鲁  四十五、盛字军勇唱军纪 湖南提督周兄弟  四十六、浙江巡抚刘秉璋 镇海抗法英名扬  四十七、聂公当年激扬处 多少青松配雨寒  四十八、乐善好施廉正人 补缺代叔统铭军  四十九、伯华统领华字营 巢湖双塔秀风景  五十、淮军猛将章  高元 建设青岛第一人  五十一、战死疆场唐殿魁 故里传说乡情浓  五十二、北洋提督丁汝昌 沙场绝望服毒亡  五十三、叶大呆子援平壤 历史评说不一样  五十四、淮系后生实可畏 北洋三杰段祺瑞第七章  履历表  基本情况  学习履历  工作履历  婚姻状况  家庭成员  社会关系  合肥名将  在肥财产  专家点评  群众意见  本人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后记

编辑推荐

李鸿章的一生是显赫的,因他独主国事数十年,整个国家倚为轻重。他的一生又是悲剧的。共签下30多个条约,大多为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他思维卓越敢于担当,曾在湘军充当幕僚,又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不割地平息事件。    他文武双全,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但是即便如此,他还是担负着太多的骂名和不理解。他的形象总是在迷雾之中。    许昭堂、许高彬所著的《走近李鸿章》为李鸿章族人首次执笔细致搜寻,试图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李鸿章印象。

前言

晚清重臣李鸿章是合肥东乡磨店人。他生于斯长于斯,至成年考取功名,走向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建功立业。无论走到哪里,家乡在他的成长历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肥是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以“淮右襟喉、江南唇齿”著称。它在地理上位于中国南北气候带的分界线淮河之南;在文化传统版图上是中国南北东西文化交汇之地;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可用“连贯东西、融会南北”来表述。司马迁曰“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班固曰“寿春、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之输,亦一都会也”;毛泽东曰“合肥不错,为皖之中”。以上讲的都是合肥拥有的重要经济、军事、文化地位。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气候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的熏陶下,合肥历代多出能征惯战、多谋善断、见识高远、勇往直前之士,而尤以李鸿章生活的晚清时代为盛。    如果说盛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那么晚清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没落时刻。此时,以大英帝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铁甲舰船游弋在世界各大海洋,利炮火枪无坚不摧;先进机械设备带来的先进生产力及价廉物美的产品,以极快的速度取代传统手工业产品。此时的中国闭关自守,统治者还沉溺于中央王朝“泱泱大国”的美梦之中,直到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才从美梦中惊醒,睁开眼来方知世界形势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是在此艰难困苦之时,以李鸿章、奕?、曾国藩、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走上历史舞台。他们试图在不改变国体的前提下完成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实现清朝与西方列强的并驾齐驱。洋务派官僚集团的三个派系中,李鸿章为首的淮系多起家于江浙、上海等地,与“洋人”有较多的合作,观念上更加开放务实。加上李鸿章长期担任朝廷要职,位高权重,淮系洋务派更因此得以长盛不衰,对中国近代工商业、交通、军事、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在中国“积贫积弱”的大背景下,无论洋务派官僚集团和李鸿章本人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洋务运动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晚清时期的中国在外交上一无经验二无实力,面临着“弱国无外交”的窘境,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接受割地赔款的屈辱。因为李鸿章担负着这个时期中国外交的重任,所以许多条约,特别是臭名昭著的《马关条约》,是由李鸿章代表朝廷签署的。李鸿章办外交与西方列强打交道,就好比手无寸铁的“管家”面对着全副武装的强盗,除了任人宰割之外,没有别的出路。但是,晚清外交失败的骂名却多由李鸿章背负。近年来,随着《李鸿章全集》等一批原始资料的发现和出版,随着学者们对晚清时期许多重要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总体而言,这种变化是客观冷静的和更加注重以史实为依据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史学界更加重视“实事求是”原则的现状。    李鸿章从合肥走出去,并且带出一批“老乡”成为晚清直至民国初期足以影响中国政坛的重要人物;李鸿章始终不忘家乡的养育之恩,在合肥修桥铺路、修庙建祠,办了许多有益桑梓之事。无论外界如何评价李鸿章,合肥人都一直视李鸿章为合肥老乡。“是非成败转头空”“荣华富贵如粪土”,合肥人更加津津乐道的是李鸿章的书法文章、传闻轶事。在合肥一带有许多关于李鸿章的文字记载和民间传说,这些或许可以补充正史的记载,构成更加生动真实的李鸿章。    我的朋友许昭堂、许高彬先生皆为李鸿章族人,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李鸿章研究,并且在合肥一带搜集了十分丰富的关于李鸿章及其淮系集团一批重要人物的方志资料和民间传说,同时对照史书记载和《李鸿章全集》等资料,写成《走近李鸿章》一书。书稿修改过程中,两位作者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多次请教专业从事李鸿章研究的专家学者,数易其稿,以求完善。在《走近李鸿章》即将付梓之时,昭堂、高彬先生嘱我作序。我非专事李鸿章研究者,自揣浅陋,不敢担此重任。但多次推辞未果,只得强力补课数日,遂成以上文字以为“序”。    陆勤毅    (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安徽大学考古学和博物馆学博士生导师。)    2012年11月1日

内容概要

许昭堂,男,1957年出生,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民俗专家,现任合肥市计划生育委员会正处级调研员、《合肥通史》编纂办公室副主任、安徽《旅游·生活》杂志副主编,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期致力于巢淮文化研究,曾发表《合肥文化建设要打好李鸿章牌》等有较大影响的文章数十篇,并先后为合肥文化建设发表了数篇《专家建言》和《学界建言》文章。李鸿章族人。许高彬,男,1968年出生,安徽合肥人,研究生学历,中共肥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作者自幼热爱文艺,对家乡始终饱含着拳拳赤子之情,曾在各类报刊中发表诗歌、散文、随笔、书法等作品五十余篇,多是描写家乡人、家乡事、家乡景。曾编著出版反映新时期农村一线情况的《守望黑土地》一书,长期关注巢淮文化及合肥地域文化,著有《肥东史考》等文章。李鸿章族人。

章节摘录

一、飘然临世财神日  民间传说云中鹤    道光三年正月初五(1823年2月15日),李鸿章出生于巢湖北岸——合肥东乡祠堂郢(今属合肥市新站开发区磨店乡群治村)。    几乎每个名人的降生,都涉及民间传说,以示“不凡之子,必异其生。大德之人,必得其寿”。李鸿章亦是如此,在我们的生活圈子里,人们经常津津乐道、活灵活现地讲述着祖辈口口相传的关于李鸿章母亲怀孕时的奇遇、李鸿章的出生日期和出生时周围吉祥的环境异象。    道光二年(1822)正值农村插秧季节,李文安夫人身怀有孕。合肥人对妇女怀孕,因音谐“坏运”而讳,称“有喜”或“有了”。    李鸿章父亲李文安为了养家糊口,一边教书,一边忙于攫取功名,李文安夫人心疼丈夫,虽然“有喜”一个多月,还承担着繁杂的家务和农田耕作。插秧季节到了,她像往常一样,仍然在水田里劳动。正在插秧的她,突然感觉到自己的脚好像被什么东西咬了一下,有点疼痛。便顺手往脚旁一摸,发现有一个硬硬的东西,拿出水面一看,原来是一只乌龟。李夫人心地善良,立即将乌龟放回水田里。    按合肥一带民间说法,孕妇被乌龟咬着,那是求之不得的天大好事,“龟”与“贵”谐音,寓意孕妇分娩出来的胎儿以后必成“贵子”。这件事很快在乡邻间广泛传开,一直流传至今。    时间过得很快,时值腊月中旬,合肥人有“送灶”习俗。并有“六口之家是灶神常住,少于六口之家是灶神巡视”的说法。“送灶”规矩多,有“官三民四之分”,官宦家是腊月二十三,平民家是腊月二十四。送灶前,要将室外卫生彻底打扫,俗有“七金八银”之说,  “掸尘”日一般都选在腊月十七、十八这两日。    李家三代同堂,是此地的大户人家。腊月十七,几房媳妇开始忙于“掸尘”,文安媳妇拿着扫把,正准备弯腰扫地,老爷子李殿华不知从哪里走出来,从身后将其手中扫把夺去,瞪着眼睛说:“我还要孙子呢”。    李鸿章母亲知道公公虽是面恶,但心存好意,便笑眯眯回到自己房间里去了。    眨眼间,到了大清道光三年(1823年)正月初五,这是合肥春节期间仅次于大年初一的重要日子,因为这天是财神生日,关系到该家庭今年是否有财运,日子是否好过一些,以求争得一个好兆头,求得心理上的安慰。    合肥人除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外,富人家还有“抢头彩”的习俗。初五清晨,富裕人家纷争着提前鸣放鞭炮,焚香献牲,都想抢在别人家前头迎接财神。百姓谚语:“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    穷人家破费不起,迎不到财神,就变个法儿地给富人家“送财神”,以示庆贺,这种庆贺方式虽有点糊弄人,却给地方迎“财神”的习俗增添了不少趣味。    老爷子李殿华懂点医术,对文安媳妇怀孕已十个多月未分娩显得有些焦急。他心里有事,天没有亮就起床,坐在堂屋上一边喝茶抽着水烟,一边等着儿孙们前来行礼问安。全家人到齐后,再举行礼仪祭拜财神。    清晨卯时,各家各户正在忙着摆酒席、作祭拜、接“财神”时,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天生异象,突然间春雷轰鸣,村庄周围野鹤翔集,翩翩飞舞,加上此时炮竹声声,硝烟弥漫,呈现出一派美妙祥和的奇特景象。    李殿华正为自家迎财神没有抢到“头彩”而懊恼。猛然听到自家院内传来一阵婴儿分娩的啼哭声。顿时转怒为喜,心知自己又得了一个孙儿。    尽管当时李家并不富裕,但老爷子为了这个孙子很是舍得,将一般只送六个的红喜蛋加到十个,送到亲友家报喜。孙子出生九天时过“九朝”还得设宴款待亲友。(婴儿出生第九天庆贺是有道理的,因为当时旧法接生医疗条件差,产妇需要等到七天后才被认为度过了“七朝风”危险期,到了第九天应是母子平安的好兆头,当然值得庆贺。)这天亲友贺客多以女性为主,她们手提盖有红布的竹篮,篮内礼物一般为:布料、红糖、鸡蛋、挂面等,也有直接,包钱”的。外婆家除有上述礼物外,还要给外孙送摇篮、小衣服、老虎鞋、帽等。夫家除办酒席外,还得回赠红蛋、方片糕等,俗称“回篮”。孩子满月时,又大办“满月酒”。    婴儿出生第二年,谓之过周,外婆家一般要馈赠银项圈、银手镯、长命锁、饰有十八罗汉的“猪头帽”和衣服鞋袜等,同时给婴儿“抓周”。道光四年(1824)正月初五,全家起早办完了迎财神礼仪后,紧接着给鸿章忙乎“抓周”。所谓“抓周”,就是将各种象征性物品摆放在盘子或米筛内,通过小孩手抓到的实物,预测婴儿以后的发展方向。据李氏后裔们说,李鸿章“抓周”时开始抓的是笔,很快放下了,又抓了把刀也放下了,有人逗引他抓文房四宝,结果他抓下了那人头上的帽子。此时,屋檐上掉下来一个物体,至于是什么物体,一直是个谜。老爷子李殿华最后说了一句话:是贵、是祸天注定。    李文安夫人怀孕十个半月,在孕期被“龟咬”,财神生日这一天卯时生的儿子,自然就是个大贵(龟)之子。这个婴儿就是后来晚清政治舞台上煊赫一时、官居一品的李鸿章。    李鸿章长大成人后,个子长到1.83米,绰号李大架子。在李文安六子之中,他排行第二,民间称之“李二先生”。后来李鸿章官居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时,当地乡间结合他出生时的情景巧合,传闻他有“仙鹤”之相,故而得“云中鹤”的雅号。P3-6


 走近李鸿章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