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關命運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031125
ISBN:9789864172184
作者:因惹.卡爾特斯

作者简介

一九七五年的《非關命運》是200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因惹.卡爾特斯的第一部小說,主角是年少的柯弗,他被抓到集中營,而且活得很安穩。小說以反襯的手法將集中營的日子描述得和日常生活沒什麼兩樣,有苦也有樂。柯弗以小孩懵懂的觀點看世界,沒有先入為主的成見,並不覺得事情有什麼不對。而正因為不做道德的責難與意識形態的控訴,小說的微言大意更形突出。讀者看到的不只是殘酷的暴行,還有執行暴行的不加思索。施暴者與受害者都有本難唸的經。卡爾特斯的意思是,活著就要順從。奧斯維茲集中營的囚俘成了順民,正如同人類日常的處境。


 非關命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命运是什么?关于命运的问题,如果我有什么是确定的,那就是人世间没有一个人真的知道命运是什么。祖辈们创造命运这两个字,为的是装盛生命中那些无法解释、无从理解的事情,正因为里头包裹的是无形无解,命运本身注定无形无解。尽管没有人知道命运是什么,但是每当生命中出现苦难,我们总忍不住要问命运要答案。在我极为个人的理解当中,二次世界大战时犹太人的不幸和文化大革命时中国人的悲哀,是人们生命中最为沉重的苦难。当然,在历史的每个瞬间、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持续上演着各式各样的苦难,而谁的苦难也都不比谁的轻,只是因为媒体、因为血缘,这两个苦难离我最近,因此在我的眼里也显得特别巨大。如果命运给我一块橡皮擦,我一定毫无犹豫地将这两个苦难从历史中擦掉。对于犹太人的不幸,太多的电影、太多的书籍,一再临摹着当时的景象。一群形销骨立、两眼空洞的犹太人,或男或女、或老或少,一律穿着破烂脏污的蓝条纹衫,茫然顺从地排着队伍走向毒气室,或是拥挤在匮乏混乱的集中营当中,静静地等待死神的召唤。他们全都没有名字,没有声音,连表情都没有,只是一个又一个的活死人。尽管看过这么多书、这么多电影,我总不明白,一个人如何能够从生直接到死,从希望直接到绝望。无论苦难如何巨大,身体如何痛苦,毕竟生命还继续着,心还跳动着,因此感觉肯定还存在着、思想肯定也存在着。那这些穿着蓝条纹衫的人们究竟在想什么、感觉什么?《非关命运》是匈牙利作家因惹-卡尔特斯在1975年出版的小说作品,在2005年被改编为电影搬上银幕。出生于1929年的因惹-卡尔特斯是200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但也是一个犹太人,他在15岁那年被送往奥许维兹,然后被转往附近乡间的布根华尔德集中营。《非关命运》是因惹-卡尔特斯耗费十四年时间写成的半传记小说,内容讲述他少年时代在集中营那一年的经历。在那一年里,痛苦、饥饿且绝望,然而他不仅有感觉、有想法,甚至还曾有过欢笑与幸福的时刻,这是一步一步活下去的过程,而这一切的一切,非关命运。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十五岁的匈牙利少年卡维,自幼便出生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虽然身上流着犹太人的血统,但他不会讲犹太语,也不懂犹太祈祷仪式,他只会讲匈牙利语与德语。这是一个平凡无奇、如同你我的少年,直到有一天有人宣布拥有犹太血统的人是邪恶的,并将他的父亲遣送到劳动营当中,卡维才意识到,有人透过血统,将一个与众不同的命运强加在自己身上。然而,即使到了这个时刻,他对等待在前的命运还是懵懂不解。在某天去工厂打工的路上,卡维被一个德国警察拦了下来,连同其他年龄相仿的少年一起,在哄骗下签了自愿到德国工作的文件,旋即便被送上拥挤的火车,去到了波兰奥许维兹附近的布根华尔德集中营。在那里,所有人排着队,接受医生的筛检,决定是该加入“适合工作”或“不适合工作”的队伍。如今,我们都知道,那些被放入“不适合工作”队伍中的人,接下来的目的地就是毒气室,是焚化炉。但是在那时候,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命运是什么,因此在加入“适合工作”的队伍后,卡维的想法和一个被合唱团选上的少年一样,有点高兴、有点骄傲。在剃掉毛发、冲洗干净、换上蓝条纹衫后,卡维被转送到乡间的集中营,和许多人一起挤在狭小的床板上睡觉,一起排队领取小块硬化的面包,一起扛着水泥沙包来回搬送,一起承受落在身上的鞭打与拳击。如今,我们也都知道,这些在集中营工作的人,将会越来越消瘦,会日日夜夜在饥饿与疲惫中挣扎,会被疾病和伤口纠缠,直到倒地不再起来为止。但是在那时候,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是什么,因此在开始工作后,卡维的想法和一个被合唱团选上的少年一样,他想表现的好一点,他设法改进自己工作的方式,他期待着放饭的通知和工作结束的铃声,在熄灯后他放松地和同床朋友话家常,一同抱怨那些偷懒拖累大家的人。然而,当食物越来越少,当饥饿开始深入骨髓,当身上的皮肤直接包覆骨头、再没有一片多余的筋肉时,卡维的身体变得虚弱,每天早晨起床变得困难,而被工头鞭打竟然成为倒下休息的机会。直到这个时候,卡维才在蓦然回首之间,发现在不知不觉中,环境已经变得非常艰辛,肉体的痛苦已经达到极限,而继续下去的勇气已经被消磨殆尽,死亡已然成为唯一的解脱。如果在布根华尔德集中营时,卡维没有被选中,而是被送进另外一个队伍当中,直接走向死亡命运,这一切是否会不一样?结局是会更好、还是更坏?“如果当初走上另一条路,一切是否会不一样?”就是这个问题,终其一生,我们都不断地问着自己,问着命运。在回首过往的痛苦与不幸,最让我们放不下的,常常是那条没有走的路、那个被摒除的可能。意志尚存时的卡维也不断地在想象中修改过去,在脑子里一次次地改变自己的命运。卡维最后终于倒下了,疾病追赶上他,双腿再也无法迈开步子,他不想挣扎、也不愿继续,就这样任由身体瘫倒在地。但同床朋友不准他这样死去,硬生生地将他架到医护所,之后卡维便被塞进火车送回了布根华尔德集中营。卡维最终活了下来,撑到了战争结束,但是当他被送回布根华尔德集中营时,他的第一个想法是这真是个环境优美的地方,然而当他再次经历了修剪毛发、清洗消毒的过程时,他以为自己马上要被送进毒气室。就是这段历程,让他体会了第一次抵达布根华尔德集中营时,另一个队伍中的人所经历的心情。在战争结束后,曾有人问起卡维是否亲眼见过毒气室,他没有亲眼见过,但他比谁都清楚将被送进毒气室是什么样的感受,因此他可以非常客观地告诉人们,走向哪一个队伍、面对那种命运更好些。卡维说,重点是,我人在这里,什么观点我都可以同意,只要可以继续活下去。是的,无论是那种命运,都不会更好些,也不会更坏些。这些所谓的好和坏,是在我们回头检视时,才会出现的念头,事前看与事后看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事后看会给我们“有选择”的错觉。事实上,在时间流逝、一路向前的过程中,那些我们在事后以为存在过的选择从来就不在那里,无论其他人加诸我们身上的命运是什么,无论我们走在哪一条路上,在每一个瞬间,我们真正有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继续或放弃。走向毒气室的人和走向劳动营的人,都不知道等着自己的命运是什么,他们都按照指示剃除毛发、清洗消毒,他们心中想的也都无外乎是表现好些、动作快些。同样的,被抓进集中营的人和生活在外的人,也都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命运是什么,他们心中想的也都无外乎是努力坚持、撑过战争。由于犹太集中营的悲剧是如此巨大,我们常常以为当时的人们身上只有痛苦、心中只有绝望,但是因惹-卡尔特斯说,如果只有痛苦和绝望,他绝不会选择继续,他能活着走出集中营,就代表当时的生命中还是有幸福、有希望。无论走在哪一条路上,我们都只能看到眼前,我们也都只能选择继续或放弃,而这一切,无关命运。我有些出生于文化大革命后期的朋友,其中一个朋友曾经提起他小时候的贫困生活,他每天必须走漫长的山路去上学,来回就需要四个小时。有一次家里收到一颗苹果作为礼物,他母亲将这个苹果切成了许多小片分给所有家人,他始终舍不得吃自己那一片,只是时不时地添上一口,睡觉时也将这片苹果放在枕头边,这样一醒来就能拿起来添一添。我听后很心酸地说,你童年真是贫穷,好可怜。他回答我说,不觉得可怜啊,反正家家都这样,而且那苹果甜美的滋味他一直记到现在。其实,生命也没有这么糟糕。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地狱不存在,但集中营是存在的。
  •     发生过的,怎么能轻易忘记、当做没发生呢?即使结果是痛苦的,也不能说这过程中就不存在幸福、快乐和充满希望的时刻。书中对于时间和记忆的描述,值得一再琢磨。
  •     040509-080509
  •     作者没有带着愤怒描写惨绝人寰的集中营的细节,反而写了身边一起的人带给他的温暖与幸运。他似乎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用一个十五岁的青年单纯的眼光去看。他告诉人们,那些痛苦无法忘记,你无法重新开始,而要继续生活。他写那些在集中营的温暖和幸运,却让我从侧面更深层的感受到那场可怕的大屠杀。
  •     每个人都开口问我「可怕」的事、「恐怖」的事,可是这个经验反而最令我质疑。下次,如果还有人问起,我就要告诉他们我在集中营里曾感受到的幸运。如果有人问起,而且我还记得的话,我就会告诉他我的幸运。
  •     上帝怎麼安排, 我們就接受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