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承·补课·治学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总论 > 师承·补课·治学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2-07
ISBN:9787108016027
作者:费孝通
页数:380页

作者简介

师道不可不尊
●李国涛

我忽然想起师道尊严的问题。这是由于胡乱翻书引起的。
我很爱读费孝通先生的散文。近年所出费老的散文集我购得五本。新近见到《师承补课治学》,我又买来。其中的文章,《补课札记》是以前集子里未收的。前部分的文章里,我以为为潘光旦先生译《性心理学》所写的《书后》似也应当收入。那样,此书的“师承”部分就更完整。虽然我不懂费老的社会学精义,但我喜读他这种感情深厚的篇章。我想每个读者读了这一部分,都会为费老尊师敬业的情感所动。学者都敬业,而敬业者必尊师。费老在晚年忆及当年师长,一一为文怀念。外国师长有史禄国、马林诺斯基、派克;中国的有吴文藻、潘光旦等。这些学人各有成就,名垂身后。但费老还是恐其身后不为人知,或声名不闻,因而述其成就,摹其音容,思其教诲之恩。费老散文真是深得英国散文的亲切、淡雅,闲闲叙来,意趣无穷。他总是说师恩高厚,弟子难追,承教不足,晚年有悔。说得具体而微,深得我心。我在潘译《性心理学》的《译序》后,见到编者的附言,其中说,费老的《书后》本来应作为《序》用的,费老不肯,只同意附于书后,故成《书后》。这使我记起费老曾在某文里提到,他为自己立了个规矩,就是决不能为老师的书写《序》,因为序要放在书前,学生居于老师之前,不敢。他说,学术上的辈分不能错了序。我看到这本书名《师承·补课·治学》把师承放在第一位,因有深深感受。我想到季羡林先生对陈寅恪和胡适的回忆,那样充满深情,总觉师恩高厚,弟子学浅。我想到在有关陈寅恪的回忆和传记上说的,关于他的入室弟子们的尊师之情。刘节任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时,每年春节要去老师家里叩头行礼。在“文革”初起时,学生要斗争陈寅恪,刘节拦住,大呼:“我是他的学生,他身上有的毒,我身上都有,斗我就行了! 千万别斗他!”陈寅恪以身后著作相托的学生蒋天枢,到广州看望老师时,每天与老师晤谈,笔录。有一天,蒋天枢去,陈氏忘记让坐,蒋氏就一直站在一旁说话,不敢坐,而陈氏目盲,竟不知。还是陈氏的秘书黄萱来了,才让坐。这也都可见他们尊师的情况。最后我还想起大学者钱钟书先生。钱先生一生倨傲。《吴宓日记》出版,吴宓女儿摘出日记有关片断,请钱氏过目,并请他作序。钱氏为此写了一封信给吴宓的女儿,请其将此信“附入日记中”。此时钱氏才在日记里见到,几十年前自己的一篇文章曾使吴宓先生很不愉快。他在序里说,“不意使先师伤心如此,罪不可逭,真当焚笔砚矣”。他还说,将此文附入书里,“俾见老物尚非不知人间有羞耻事者,头白门生倘得免于削籍而标于头墙之外乎!”那意思是说,希望老师不会把我这个白头学生开除出去吧。那时候,钱氏已八十三岁,卧病不起了,还是那样讲究师生关系。
我想,师道是要有些尊严的。 “文革”中破得过了。三十年代的一辈学者是讲师道尊严的。而且,写到这里我才注意到,我所说的这些学人,还都是老清华大学的。那年代里,清华出了那么多人才,是不是与此有关呢?

书籍目录

留英记
开风气,育人才
潘、胡译《人类的由来》书后
人不知而不愠――缅怀史禄国老师
从史禄国老师学习体质人类学
从马林诺斯基者师学习文化论的体会
读马老师遗著《文化动态论》书后
补课札记――重温派克社会学
一、决心补课
二、派克来华
三、派克的早年
四、人生道路的选择
五、留学欧洲
六、深入社会基层
七、一段插话
八、芝加哥大学及其社会学系
九、派克进入社会学阵地
十、派克和汤姆士两人的结合
十一、从探险者成为拓荒者
十二、派克老师在备课
十三、欧战期间的派克老师
十四、派克老师走上讲台
十五、奠定社会学成为一门科学
十六、众口交替的老师
十七、再说《引论》
十八、另一本老师的杰作
十九、未完成的种族关系研究
二十、跨越太平洋
二十一、人生苦短,探索未已
二十二、后记
重建社会学与人类学经过的回顾和体会
一、重建社会学的方针
二、学科建设的速成、补课和队伍建立
三、理论和实际结合、教学和研究结合
四、“文化自觉”与中国学者的历史责任
五、历史机遇和发展创新
六、知识分子的正气和第二次创业

章节摘录

  精彩片断摘录:  留英记  我是1936年作为清华大学公费生到英国去留学的。进伦敦经济政治学院,读人类学。1938年毕业回国。这里要追记的是这一段留英生活。但顺着回忆的思路联想到许多和这段生活有关的事,不受题目的拘束,也把它们写了下来。  先说我是怎样得到留学的机会的。  30年代,我在大学里念书时,周围所接触的青年可以说都把留学作为最理想的出路。这种思想正反映了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青年们的苦闷。毕业就是失业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单靠一张大学文凭,到社会上去,生活职业都没有保障。要向上爬到生活比较优裕和稳定的那个阶层里去,出了大学的门还得更上一层楼,那就是到外国去跑一趟。不管你在外国出过多少洋相,跑一趟回来,别人也就刮目相视,身价十倍了。留学已多少成了变相的科举。有些大学生着了迷,搞得颠颠倒倒,这些形象对于读过《儒林外史》的人似乎是很熟悉的。  但是以留学和科举相比还有点不同:封建时代有资格大做其金榜题名美梦的人范围似乎广一些,至少传统剧目里足够反映出状元公这个人物在群众的想像中也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的;熬得过十年寒窗,百袖的青衫也会换得成光彩夺目的紫袍。留学却没有这么容易。这是个资本主义的玩意儿,讲投资,比成本。最便宜的是留东洋,一年也得五六百块白洋,要留西洋就得五六千。如果要取得个洋博士学位,至少也得两三年,没有千把万把白洋,只好望洋兴叹了。  留学要花钱,钱从哪里来?这里有“官费”、“自费”、“公费”等等的不同。初期,清朝政府要培养洋务人才,派留学生出洋,但是当时社会上有地位的人还很多不愿离父母之邦,人鬼子之国,更少愿意自己掏腰包送子弟出洋。因此,留学生的费用全部得由官家负责,此之为官费生。留学回来的人,官运亨通,洋翰林比土翰林更吃香。学而优则仕,原是当时知识分子的守则,留学回来有官可当,群焉趋之。官费留学的机会逐步就被达官贵人所把持,用来培养他们自己的子弟,扶植自己的势力,和这些有权选派留学生的权贵没有关系的就沾不着官费之光。沾不着光而又有钱的人家,要送子弟出洋,就只有自己出钱,此之为自费生。  ……

图书封面


 师承·补课·治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继读过吴文藻先生的《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之后,会对吴文藻先生开创的和提倡的将西方社会学思想引进中国,建设中国的社会学学科基础。吴文藻先生一生致力于社会学人类学学术思想和人才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正如冰心女士在《我的老伴》中引用的吴文藻先生的一句话:他在自传里提到说:“我对于哪一个学生,去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学校。跟谁为师和吸收哪一派理论和方法等问题,都大体上作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安排”。正如此,费孝通先生作为当时吴文藻先生的得力学生,也是吴文藻先生力推的一位走出去学习西方学术的学术之一。在这本书里不仅回忆了当时各位老师对他的教导和影响和自己在留学时的感受和熏陶,还对当时的一些主要的有成就的社会学名家及其生平做了详细的介绍。此书成于费孝通先生的晚年,先生在须眉白发之际,面对中国社会学重建的重任,仍然意识到自己在社会学学术上的不足和缺陷,重新对社会学理论的一次补课。在补课一章节中,费孝通先生重点回忆了派克先生的来华访问,并通过派克先生的自传对派克教授的经历和学术之路做了详实的介绍。读过这十几节的札记之后,很多地方都触动了我。派克教授是一位城市社会学家,他前半生的各种经历促就了他之后在芝加哥大学建立芝加哥学派的伟大成就。此处不做赘述,我只是想记录一下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想法。1、关于派克教授在真正接触社会学理论之前的记者经历,以及之后接触了一点社会学课程后在美国南方黑人社区的调查研究这一点,让我感受到虽然当时派克教授的理论尚不丰富,但是他有敏锐的观察和独到的思考精神,也是为其之后充实社会学理论的重要基础。即实践能产生理论。2、在一战期间,由于美国国内移民的归属感不强烈,国家对移民的信任感担忧而请派克先生做的“美国化”过程的比较研究,派克教授和曾经介绍他进入芝加哥大学的汤姆士一起开办针对移民的报纸,并通过各种不同的语言发行,从思想上刺激移民的国家认同感。这一点让我想到了,任何一个有自己独立文化语言的群体,如果要想对其进行管理和使其服从,必要先尊重其文化和语言,取得对方的信任才能有效的管理。3、派克教授到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之后所开的第一门课程是美国的黑人,这在种族问题尚未平息的美国是一个先例,也是划时代的。这种讲种族问题直接搬上课堂的手法,让我尤为钦佩。正如我们社会中的大多数问题一样,每个人先要正视它面对它,然后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去着手解决。像我们国内的MINZU 问题,都已经成了大家不可碰触不可提及不可言说的十八禁话题,更别说解决了。
  •     史伟老师《中国文化史》作业。好吧,老师,又是我~~~我又把作业放豆瓣上了哈哈哈!读费孝通先生《师承》有感费孝通先生,按照史伟老师的话讲就是,中国最出色的人类学家。书中也写到由费孝通先生担任所长成立的北大社会学研究所,为中国的社会学人类学“补了一课”,足以见得他的伟大与出色。而这部《师承》,主要写了几位与费先生在学术上有师承关系的社会学人类学前辈。作者用几位大师的事迹呈现了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发展历程,而我自以为,也是我们后人通过这些大师来了解费先生的很好的材料。毕竟,里面的每个人都在费先生的研究道路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一. 留英记。这里面不得不提到的人物有两个,吴文藻和马林诺斯基。正是吴文藻先生当时有目的的培养每一个人,并推荐费先生去师承于马林诺斯基,才有了后来费孝通先生的发展之路。关于吴文藻后面再谈。先来谈谈马林诺斯基,英国人类学功能派大师,由于战争原因被困于做调研的小岛上,却深入到当地人的生活里,对小部落政治经济宗教相关性研究,发展了其功能主义理论,由此出版了轰动人类学界的《西太平洋航海者》。他的理论刚好符合了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策略,于是,他在英国学术界就这样德高望重起来。虽然这样看来,马林诺斯基得益于“形势”,然而,这不能掩盖他伟大之处。之所以能够成为名教授,无非是他的Seminar。这一直是我所追求的大学教学方式,费孝通先生将其称为“席明纳”,欧洲很流行的教学模式。类似于现在的“头脑风暴”。马林诺斯基的Seminar就是他的课堂,文人墨客学生以及更多慕名而至的进步青年们,挤在他拥挤的办公室里,大家讨论,而他偶尔点评几句,而这几句点评,即是精华之所在。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二十世纪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学派”,也是很多位物理学、化学家,每天不断地讨论与合作,此学派包揽了许多年的诺贝尔物理学以及化学奖。同时马林诺斯基也很擅长因材施教,他会选择不同的学生陪同他去会见社会学名人。这种会谈,对于能够旁听到的人来说,都是一种难得的学习机会。费孝通先生也就是得益于这种教学方式的。二. 开风气,育人才现在才开始讲正式吴文藻先生。这篇文章写于吴文藻先生逝世10周年纪念。吴文藻先生算是中国社会学的先驱人物。他是第一个用中文讲西洋社会思想史的人,这在现在或许不奇怪,但当时的社会学对于中国只是一个毫无用武之地的“摆设”,所以吴先生提倡社会学中国化,使社会学为中国所用。而这第一步,正是用我们自己的语言诠释社会学。吴文藻先生更加伟大的一点是,提倡“请进来,走出去”的教育方法。他邀请英国社会人类学功能学派的专家来讲学,同时也推选自己的学生去国外深造,甚至细化到到哪个学校,找哪个导师。这种对于学生全局的掌控性,确实是需要一定的造诣才能办得到。此外,云大社会学系就是吴文藻先生建立的,他一生致力于社会学中国化,昆明,成都两地的“边政学”就是他在抗战时间的初步成果。他主张社会调查社会化“研究者应当深入到群众生活中去观察和体验”,此所谓“社会学调查”。这是我感触最深的一点。调查研究是离不开调研对象的,而今的调研,又有几个人会做到呢?作为一个有调研经历并很热爱的人,吴文藻先生这样“调研必躬亲”的态度实在令我佩服。看了费孝通先生写这些前辈们的事迹,我深深感受到这些人对于费先生的重要性。确实,一生能有一二此类导师,夫复何求?
  •     几年前本科时期读罢此书,在我找不到密码了的豆瓣账号上曾经写过这次抄过来,学习和改进。。。。继读过吴文藻先生的《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之后,会对吴文藻先生开创的和提倡的将西方社会学思想引进中国,建设中国的社会学学科基础。吴文藻先生一生致力于社会学人类学学术思想和人才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正如冰心女士在《我的老伴》中引用的吴文藻先生的一句话:他在自传里提到说:“我对于哪一个学生,去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学校。跟谁为师和吸收哪一派理论和方法等问题,都大体上作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安排”。正如此,费孝通先生作为当时吴文藻先生的得力学生,也是吴文藻先生力推的一位走出去学习西方学术的学术之一。在这本书里不仅回忆了当时各位老师对他的教导和影响和自己在留学时的感受和熏陶,还对当时的一些主要的有成就的社会学名家及其生平做了详细的介绍。此书成于费孝通先生的晚年,先生在须眉白发之际,面对中国社会学重建的重任,仍然意识到自己在社会学学术上的不足和缺陷,重新对社会学理论的一次补课。在补课一章节中,费孝通先生重点回忆了派克先生的来华访问,并通过派克先生的自传对派克教授的经历和学术之路做了详实的介绍。读过这十几节的札记之后,很多地方都触动了我。派克教授是一位城市社会学家,他前半生的各种经历促就了他之后在芝加哥大学建立芝加哥学派的伟大成就。此处不做赘述,我只是想记录一下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想法。1、关于派克教授在真正接触社会学理论之前的记者经历,以及之后接触了一点社会学课程后在美国南方黑人社区的调查研究这一点,让我感受到虽然当时派克教授的理论尚不丰富,但是他有敏锐的观察和独到的思考精神,也是为其之后充实社会学理论的重要基础。即实践能产生理论。2、在一战期间,由于美国国内移民的归属感不强烈,国家对移民的信任感担忧而请派克先生做的“美国化”过程的比较研究,派克教授和曾经介绍他进入芝加哥大学的汤姆士一起开办针对移民的报纸,并通过各种不同的语言发行,从思想上刺激移民的国家认同感。这一点让我想到了,任何一个有自己独立文化语言的群体,如果要想对其进行管理和使其服从,必要先尊重其文化和语言,取得对方的信任才能有效的管理。3、派克教授到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之后所开的第一门课程是美国的黑人,这在种族问题尚未平息的美国是一个先例,也是划时代的。这种讲种族问题直接搬上课堂的手法,让我尤为钦佩。正如我们社会中的大多数问题一样,每个人先要正视它面对它,然后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去着手解决。像我们国内的MINZU 问题,都已经成了大家不可碰触不可提及不可言说的十八禁话题,更别说解决了。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大家手笔,平易畅达,娓娓道来,是学术史,也是个人心灵的自然史描写。留英记里八十多年前年轻学生的牢骚与焦虑,和今天也没有多少不同;对马氏、史氏及派克三位老师的回忆可谓深情,也很能看得出一个时代里的风气,以及学者之间薪火相传的某种庄严。最后重建学科的回忆和体会一节,读出来老先生小心翼翼的某种无奈变通的策略,又伤心,又为这学科总算渐渐发展起来了而不由高兴。
  •     超越时代的费老爹确有过人之处~~
  •     要激发学生对学术的兴趣,从学生的经验经历中开始启发引导是很重要的。这其实是杜威早已强调、大家似乎也都在说的道理,但真正能做得好的人却极少极少。而书中回忆的帕克教授就是这样一位成功“循循善诱”的老师,结果他门下出了多位美国社会学名教授。
  •     一代学者对待学术与国家的态度,感动,亦为后人敬仰,需保存。学术代表的不是现在的论文,而是寄予在上的开拓,步步维艰
  •     我看这是费孝通写的相对好的书里面的一本
  •     记得前几天哪个评论还说汪晖的写作方式是社会科学的正常方式云云,我想说不管是卖菜还是卖文,说人话都应该是基本标准。咱这不是红灯记,少扯那密电码
  •     应近代史作业而读
  •     那年暑假,也知道了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你该看了吧
  •     再读再读!
  •     大一的时候看的,说实话,要从费老那里获得关于社会学的标准认知是很难的
  •     文化表格
  •     龟兔
  •     太厉害了!基因工程与人类学
  •     大师谦逊的态度和思考的习惯值得我们学习~
  •     其实我的兴趣还是很广泛的。哈哈 其实买这本书完全是个意外。一次去书城,半路上看到打折的书店就进去看看,谁知规模不小,逛了大半天买了很多书。买这本,当然一是因为便宜,二是三联出版的书质量都好。细细看来,这本书可以作为社会学或者人类学的入门书。书中介绍的几位学者,几本书,都是经典之作,而且由中国社会学的元老级人物结合自身的治学经验来讲,颇有指导实际学习的效用。 费孝通那代人总是幸运的吧。能借着公款求学国外,见得那些多的大师,自己也非常努力,所以铸就了那一期学术界的繁华。 不过也有遗憾。书的最后一篇和
  •     没想到费孝通书中所说的曾在民国来中国讲学的派克,就是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帕克,其曾经去德国读书,听过西美尔的课,而教过芝加哥学派的另一大牛休斯,休斯则是贝克尔的导师。贝克尔曾说,自己的谱系就是西美尔、帕克和休斯。学人之间的关系,真像一张网。
  •     读费老的文字,仿佛他就在你对面,娓娓道来。朴素中却有大智慧。
  •     大师气度,文笔优美,时不时穿插点小幽默,真是个可爱的老头。到了八九十岁还有这么清晰的头脑,甚是难得。整书好看又有营养。费老深情回忆了潘光旦、吴文藻、史禄国、马林诺夫斯基、帕克等诸位老师对自己的影响。费先生讲文化的多元一体,这境界比亨廷顿的文化冲突不知道高哪里去了!费老对于社会学重建中存在的问题,一直心知肚明。对于帕克的补课之论,立了学术史的一大写作典范。芝加哥学派创始人派克,受到昆虫学和植物学影响颇深,在此基础上才创建了独具特色的Human Ecology。昆虫学出身的、芝加哥社会学系赵教授,想必对此颇为得意。这就叫传统。
  •     村里的八卦
  •     :C53/5843-2
  •     简单读过,内容遗忘了
  •     愿我至耄耋,亦日新如师。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