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文森精粹》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总论 > 莱文森精粹章节试读

出版社:人民大学
出版日期:2007-11
ISBN:9787300086323
作者:保罗·莱文森
页数:312页

《莱文森精粹》的笔记-第4页

《莱文森精粹》的笔记-第11页

技术发展要经过这三个阶段演进,其辩证逻辑可以表述为玩具,镜子,艺术,或者是前现实,现实,后现实。这三个阶段和几个著名的人类发展模式相似:让•皮亚杰关于精神发展的感知运动、具象、形式化三个阶段;麦克卢汉关于传播演进的口语、文字和电子的三个时代;弗洛伊德关于精神性欲的口欲、肛欲、性器欲的三个阶段;凯斯特勒关于人的创造性展开的弄臣、圣贤、艺术家三个阶段。

《莱文森精粹》的笔记-第39页

本章对所举媒介生死过程的检视,隐含着以下一连串相互联系的原理,这是管束媒介进化的一般原理:
(1)媒介能否存活、能否达到“人性”小生境的依据是,它是否有能力接近某一种前技术的传播模式。
(2)就媒介能否存活而言,媒介近似于某一种前技术环境的精确性是很重要的,它近似于这种环境的广度则不那么重要。
(3)媒介若要存活,它和现实的相似性必须是在业已存在的相似性基础上的“净盈利”。换句话说,在一个方面更接近前技术环境但在其他方面与前技术的相似性却有所减少的媒介,存活的几率并不高。
(4)媒介的存活不仅有赖于它在线现实的能力,而且有赖于他保存先期媒介跨越时空延伸的能力。
(5a)几种媒介可以合作,以求贴近前技术环境,从而存活下来。
(5b)媒介进化似乎有会聚的趋势,合作的媒介各自履行延伸和复制的任务。

《莱文森精粹》的笔记-第5页 - 玩具、镜子和艺术:技术文化之变迁

技术演化的第一个阶段:技术作为玩具。
麦克卢汉探讨了技术作为技术内容(technology as the content of technology)的观念,老式的或后功能的媒介常常成为新媒介的内容。比如剧本和书籍成为电影这个新媒介的内容,反过来,电影也成为电视这个新媒介的内容。任何媒介的可识别性质或可识别冲击力因时而异,根据它在社会总体上的用途或功能而互相转换。也就是说,技术的运作就像转动的电扇扇叶,只有等到它们达到功能的顶端后,我们才容易看清楚技术;处于青春期之前的媒介,其特性是琐碎的、不易识别的,是非功能性的,因而也是招摇的,既像仪式一样张扬,又像死亡媒介的葬礼一样哀伤。

《莱文森精粹》的笔记-第11页

请注意作为玩具的技术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口语的主观性、玩笑的轻松和感知性运动所具有的那种为运动而运动的特性。亦请注意幽默、口头传播和感知性运动共同的倾向:强调技巧或发送形式。作为镜子的技术强调准确和客观,突出“知识”的内容,因为“知识”既适合圣贤和抄书人,又适合与现实直接交流,直接交流是具体操作的基本特征。作为艺术的技术将前两个阶段的要素集于一身,所以它既严肃又主观,既具有性器欲阶段情绪的强烈(电子传播的多样性),又是现实的抽象和重构。这就是知识功能的形式化阶段,于是,现实战胜了内容。


 莱文森精粹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