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社会学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教育 > 课程社会学研究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6-01
ISBN:9787534355035
作者:吴康宁
页数:488页

作者简介

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繁荣教育理论著述,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并为此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江苏教育出版社决定出版一套以爬梳整理、分析研究当代教育新理论为主题的《当代教育新理论丛书》,这是一件十分令人欣慰和鼓舞的事。
这套丛书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以“新”为基本出发点,以教育新学科、新论点为主要内容,力求反映当前世界教育理论的研究方向,有益于我们开阔视野,启迪思路,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有所思考和回答。各本著述力求相对成熟,自成体系。
我们编纂这套丛书,希望能反映目前国内外教育理论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能联系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体现中国特色。我们还希望这套丛书既能体现严谨学风,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又有生动、活泼的文风,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这些愿望是否变成现实,待这套丛书陆续出版后,敬请专家和广大读者加以评说。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社会学视野中的课程研究:领域概述第一节 课程社会学研究的功用一、课程社会学研究与课程理论二、课程社会学研究与课程决策三、课程社会学研究与课程实践第二节 课程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一、课程社会学研究对象的“时间性区分”二、课程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空间性区分”第三节 课程社会学研究的方式一、课程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视角二、课程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三、课程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路径四、课程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五、课程研究的学科方式比较第二章 知识的控制与分等:课程结构的社会学研究第一节 课程门类的分析一、从课程发展主体看二、从课程类型看第二节 学科结构的分析.一、从历史的角度看学科结构的变化二、当代学校课程中学科构成的新特征第三节 学科知识结构的分析一、“主题”的构成二、“人物”的分布三、“知识量”的分配结语:知识的控制与分等--“课程结构”的社会学释义第三章 价值的定位与架构:课程标准的社会学研究第一节 课程标准的社会形成一、价值的失谐与应对:课程标准编订的缘由二、价值的偏越与规限:课程标准成形的机制第二节 课程标准的文化差异:比较分析一、“法定的”学生“品德”与“品德教育”二、学生认识“社会”的“知识法规”结语:价值的定位与架构--“课程标准”的社会学释义第四章 观念的吻应与偏离:课程内容的社会学研究第一节 课程内容与社会控制一、教育与控制的内在关联二、不同学科课程内容的社会控制意涵三、思想性内容与社会控制四、工具性内容与社会控制五、情意性内容与社会控制第二节 课程内容与社会差异一、视域的分歧二、社会角色的呈现第三节 课程内容的社会文化阐释一、教科书中的文化构成二、教科书中的童话世界:一个社会学视角的解读第四节 课程内容的话语策略一、教科书话语呈现的蒙太奇二、修辞:作为一种话语转化策略结语:观念的吻应与偏离--“课程内容”的社会学释义第五章 意义的生成与变型:课堂授受的社会学研究第一节 课程授受的“麦当劳”化一、课程授受中的“效率至上”二、课程授受中的“数目化管理”三、课程授受中的“预测与意外”四、课程授受中的“控制与失控”第二节 课程传授中的意义产生一、叙述语言的日常化二、人物形象的市民化三、“师定文化”的民俗化四、社会运动的戏剧化第三节 课程接受中的意义生产一、教学叙述二、管理叙述三、教师视界四、学生阐释第四节 从断裂到延续,从授受到对话:一个乌托邦吗?结语:意义的生成与变型--“课程授受”的社会学释义第六章 目标的认定与监控:课程评价的社会学研究第一节 社会学视野中的课程评价一、课程评价是对“法定知识”的确认二、课程评价是对课程实施活动的监控三、课程评价是对社会控制达成程度的认定第二节 统摄与驱动:教科书评审的社会学研究一、教科书管理概观二、职责与权力三、意志与利益四、权威与分等五、社会控制:统摄与驱动第三节 规范与监控:教学评价的社会学研究一、标准与价值二、规范与认同三、监控与调适四、作为一种学校管理技术第四节 认定与选拔:考试的社会学研究第七章 西方课程社会学研究概览……

章节摘录

  第三章价值的定位与架构:课程   标准的社会学研究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课程体系中,一般都含有“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之类的组成部分。对于这一部分,不同的国家与地区所给予的“称谓”有所不同。美国(州)、德国(州)等称之为“课程标准”,前苏联、法国等称为“教学大纲”,日本称为“学习指导要领”,澳大利亚有些州称为“课程标准”,有些州则称为“教学大纲”,我国香港地区称为“课程纲要”,台湾地区一度称为“课程标准”,现在则也称为“课程纲要”。中国大陆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1950-1951),曾一度沿用清末废科举设学校以来的做法,把规定学校教学内容的文件称为“课程标准”,1952年以后改为“教学大纲”①,20世纪90年代后期启动的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开始重新使用“课程标准”的概念。为叙述方便起见,本章以下有时使用实际称谓,有时则均称之为“课程标准”。  本章拟从两个方面对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课程标准进行社会学研究。一是考察一下课程标准的“社会形成”,二是比较一下不同社会课程标准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  ……

图书封面


 课程社会学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毕业论文重要参考书之一
  •     其实我想说,这书看似过于学术专业,语言平实,实质大部分的篇幅把中国目前教育体制中的弊端通过社会学多个角度(如课程标准,课程授受,课后反馈等)的对比凸显得淋漓尽致,又不过于张扬高调。这样的批判才是学术界所需要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