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战争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世界史 > 三十年战争史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9-7
ISBN:9787100059558
作者:[德] 弗里德里希·席勒
页数:313页

作者简介

席勒的名字在中国读者中并不陌生,特别是他的名剧《阴谋与爱情》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已经搬上中国的舞台。但是席勒作为德国伟大的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历史学家),他的活动的历史地位,我们却知之甚少。现趁翻译席勒名著《三十年战争史》的机会,根据我们之所学,对此作一个简略的介绍。
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1759-1805)是德国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同时是一位学者,在德国的文坛上与大文豪歌德(J.W.Goethe,1749-1832)齐名,被喻为“德国文坛上的双子星”。两人整整十年的合作,谱写了德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华彩乐章”,主创了德意志的古典文学,并使德意志的民族文学决定性地提升为世界的进步文学。德意志民族不仅把席勒视为民族的骄傲,而且是把席勒当作“统一和自由的”象征而加以纪念的。

书籍目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主要国名、地名译名对照主要姓名译名对照

编辑推荐

《三十年战争史》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章节摘录

第一章从德意志兰爆发宗教战争至明斯特和约的签订,欧洲政治世界中如果不把最先期的宗教改革计人的话,几乎不曾发生别的重大和特殊事件。在此期间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均与信仰改宗相联系,尽管它们起先并非与宗教信仰有任何关系。每一个国家,不论其大小,均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这一影响。西班牙王室利用其强大政治势力所做的一切,几乎都是针对新的教义或它的信仰者的。由宗教改革点燃的阋墙之战,根本上动摇了四届狂热政府统治下的法国,招致外国军队进入(德意志兰)王国腹地,并使它成为遭受最悲惨破坏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战场。宗教改革使尼德兰人感到难以忍受西班牙的奴役,唤醒了该民族砸碎这种桎梏的愿望和勇气,宗教改革也极大地给予这个民族这方面的力量。腓力浦二世决定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所干的一切恶事进行报复,因为女王把反对他的新教臣民置于保护之下,且担任了他想取缔的宗教派别的首领。教会分裂导致了德意志兰长期的政治分裂,使它经历了100多年的混乱,但同时也堆积起一道反对政治压迫的永久性堤坝。北部的一些强国,如丹麦、瑞典,能首先纳入欧洲国家体系多半由宗教改革所致。新教国家联盟由于它们的加入而变得强大了,而这种国家联盟对它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些先前几乎不为彼此而存在的国家,通过宗教改革开始找到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并相互间连成一种新的政治同情。正如宗教改革使市民之间、统治者与臣民间出现另一种关系那样,国家彼此问的地位亦发生新的变化,因此必须借助事物的特殊进程达到教会分裂。从而导致国家间集成为一个紧密的联合。但第一个作用是可怕和有害的,因为这种普遍的政治同情宣告了一场长达30年之久的毁灭性战争。战火从波希米亚内部燃烧至舍尔德河河口,从波河沿岸延伸至波罗的海的沿岸国家。由于战争,这些地区的人15急剧减少,庄稼被毁,城市和乡村沦为废墟,成千上万名士兵牺牲了生命。德意志兰刚发出的微弱的文化火焰被熄灭了半个世纪,尚未完全振兴的社会道德又重新让位于古老的野蛮习俗。但欧洲不受压制地、自由地从这场可怕的战争中走了出来,它在这场战争中首次意识到是一个密切相连的国家性社会,刚真正形成的国家实行相互参与,单凭这一点便足以抵消世界公民在这场战争中所遭受的惊吓。勤劳之手不知不觉地再次抹去了战争所留下的灾难性痕迹,战争所带来的好的结果,却被保留了下来。正是这种普遍的国家同情向半个欧洲宣告了在波希米亚的军事冲突,现在它护卫着使战争结束的和约。破坏的火焰从波希米亚内部、摩拉维亚和奥地利找到了一条点燃德意志兰、法国和半个欧洲之路,则文化的火炬也应从这些国家开辟一条照亮那些国家之路。宗教造成了所有这一切,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因宗教而引起的,但所采取的军事行动不全是为了宗教。倘若不是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迅速达成了一致,神学家和人民的呼声就不会有那么多热心诸侯来响应,也不会有那么多勇敢和无畏的战士为新的教义而战,显然参与教会革新的绝大多数人相信真理或被误认为真理的力量能取胜。旧教会中的滥用职权、某些乏味的教义及一些过分的要求使人感到异常气愤,大家预感到会出现一种较好的光明,企盼着皈依那种更好的宗教。一些君主急欲实行宗教改宗是为了谋求独立,指望从教会创立者那里获取丰厚的猎获品,并大力增强他们的内心信念力。然而单凭国家利益至上原则就能促成这一点。倘若查理五世在成功而纵情欢乐之际未抓住德意志兰诸等级渴望帝国自由这一点,则新教联盟也很难为信仰自由而武装起来。假如基兹家族没有统治欲,则法国的喀尔文派教徒也绝不会由孔代或科利尼来领导。倘若不征收10芬尼和20芬尼税收,则罗马教廷也绝不会失去联合的尼德兰。君主们为自卫和扩张而战,而宗教热忱为他们招募了军队,为他们打开人民的财富。大批的参战者并非是抱着在战旗下能获得猎获品的希望上阵的,他们认为是在为真理而流血,而实际上他们是在为诸侯利益而战。这一次诸侯的利益和民众的利益不悖一致,对民众而言是件令人欣慰的事,这种偶然性应归功于他们要摆脱教皇的统治。臣民自以为在为自己的事业而战,而事实上他们是在为诸侯而战,这对诸侯来说,实在是太幸运了。在现在谈论的那个时代,欧洲还没有一个诸侯在遵循自己的政治构想时,不顾臣民的良好意愿,实行如此专制的统治。要把民族的良好愿望引导到他的政治构想上来且付诸实施,是多么的困难啊!臣民们对假借国家利益至上原则而强调的一些动机反应冷淡,他们鲜能理解这种动机,更不用说会令他们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擅长玩弄权术的君主无计可施,只得把内阁的利益同任何一种比较贴近人民的利益联结起来,倘若不存在这种利益,那就设法创造它。当时参与宗教改革.的君主们均处于这种情况之中。事物的特殊关联使得教会分裂恰好与两种政治情况碰在一起。倘若没有这两种政治情况,教会分裂也许会朝着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这两种政治情况是:奥地利王室的突然崛起对欧洲的自由构成了威胁以及该王室对旧教表现出的执著热情,第一种情况唤醒了君主们,第二种情况使他们把这个民族武装起来。在自己的国度里废除象征着宗教事务最高权力的外来审判权,制止作为教会创立者的丰厚猎获物的金钱流向罗马,是为优先利益,这些利益对每位统治者来说同样是诱惑人的。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这些对奥地利王室的亲王们就不会产生同样的诱惑力?是什么阻碍着该王室,特别是该王室的德意志世系,不去满足众多臣民的急切要求或仿效别国的榜样,供养无自卫能力的教士来完善自己?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该王室认为罗马教会是非常可靠的,而新教诸侯是注定要失败的,因此它对罗马教会相当虔诚。当时有许多原因促使奥地利亲王们成为教皇统治的中坚力量。奥地利从西班牙和意大利两国吸取了很大力量,而这两个国家是绝对顺从罗马教廷的。这种顺从西班牙人在哥特人统治时代就已表现得很突出了。倘若西班牙统治者对路德教或喀尔文教等异教教义稍加接近,他就会无可挽回地失去其臣民的心。背离教皇统治对他来说就意味着失去整个王国。西班牙国王必须是一位正统的王子,或者是正统地登上王位的。他的意大利各邦国也给他套上了同样的束缚。他得尽力保护意大利诸邦国,胜过对他的西班牙臣民的保护,因为意大利各邦国最难以忍受这种外来的束缚,也最容易摆脱这种束缚。此外,意大利各邦国促使西班牙国王把法国当作竞争者,而把教皇当作邻居。所有这些原因已足够阻碍他去赞同有损于罗马教皇声誉的那一派,要求他以满腔的热情承担起维护旧教的任务。这些一般性原因对每一位西班牙君主都显得同样重要,而每一位西班牙君主除这些一般性原因外,又有一些特殊原因。查理五世在意大利的危险对手是法国国王,此时意大利正投向法国国王的怀抱之中,查理的一些异端准则使他在意大利受到了怀疑,他满腔热忱地想拟定实现一些设想,而正是这些设想引起了天主教徒的怀疑,并与教会发生了争端,这对他非常不利。当他得对两大宗教派别作出抉择时,新教还未能引起他的足够重视,而当时两大教会进行和解的可能性最大。他的儿子和继承人腓力浦二世受过僧侣教育,具有独裁的秉性,对信仰上的一切革新怀着刻骨仇恨。他把政治上的劲敌同时视为宗教大敌。由于其欧洲的邦国被众多的外来国家搞得支离破碎,外来教义对这些邦国无孔不入,因此他不能对其他邦国的宗教改革等闲视之。此外,他最直接的国家利益也要求他去支持旧教,以堵住异教传播的口子。事物的自然进展迫使这位诸侯成为天主教信仰者和罗马教皇为反对教会革新而缔结的联盟首领。查理五世和腓力浦二世所要达到的和一些善于行动的政府所遵循的仍然是这样一条准则:教会的裂痕越大,西班牙就应更坚决地维护天主教。奥地利王室的德意志世系显得比较随意。但是倘若排除了上述这些障碍,则会有其他关系来束缚德意志世系。皇冠的据有把斐迪南一世的继承人与罗马教廷连在了一起,因为皇冠落在新教头目身上已是匪夷所思,人们怎么会让一个罗马教会的变节者来戴罗马的王冠呢?斐迪南一世出于良知相当屈从于罗马教廷。此外,德意志一奥地利的亲王们还不足以强大到无须西班牙的支持,而西班牙的支持却由于他们对新教的庇护而大为削弱。皇帝的头衔要求他们以皇帝自居,致力推翻信仰新教的部分帝国,以维护德意志的帝国体系。只要回顾一下新教徒在皇帝陷入窘迫时及在帝国面临全面危机时表现出的冷漠,他们对教会的世俗性实行的猛烈攻击及当他们自以为是强者时所表现出的敌意,则不难理解这么多相互作用的因素是如此地把皇帝们维系在教皇一边;皇帝们是如此地把自己的利益与天主教宗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的。也许由于天主教的整个命运依赖于奥地利王室的决定,因此全欧洲把奥地利亲王们视为教皇统治的柱石。新教徒对教皇统治的愤怒很自然地一致发泄到奥地利身上,并渐渐地把保护者和受他保护的东西掺杂在一起。

图书封面


 三十年战争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文人著史总是寄托着大情怀与大浪漫,他们向往古老的精神来唤醒麻痹的现实,用光荣的传统拯救颓唐的世风抑或是镜鉴过往来照出现存的危机。文学家心中往往没有史家对于理论的羁绊,在笔下则能喷薄出壮怀激烈的豪情气象。历史是他们手中的酒杯,浇心中的块垒。席勒之于《三十年战争史》便是如此。在这场关于德意志的“阴谋与爱情”中,整个欧洲都成为了广阔的舞台。尽管古斯塔夫与瓦伦斯泰享受着最多的对白和最多的灯光,尽管亨利四世、黎世留、斐迪南以及德意志诸侯长袖善舞地掌控着整个舞台。但在席勒的心中他们只是配角与龙套,这个舞台的真正主角不是贪婪嗜血的王侯将相,而是在他们脚下呻吟不止的德意志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德意志人民。天才的席勒没有为英雄立传,他只为民族招魂!德意志最大的痼疾就是分裂,三十年战争正是分裂所郁结的矛盾的最终爆发,《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与其说是治疗处方毋宁说是病危通知。在政治、经济以及宗教的层面,混合着邦国林立、市场分散、信仰对立以及各种利益的彼此勾连纠结,德意志的分裂从来就不是帝国自己可以决定的事务。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崛起使得同宗的西班牙休戚与共,这让处于两者之间法国感觉芒刺在背,通过“均势”谋求霸权的法国也不允许哈布斯堡的强势扩张。北部的汉萨同盟诸邦与信仰相同的尼德兰以及北欧各国联系则更为紧密。东欧列国觊觎波罗的海的利益以及与奥地利的不断龌龊。欧洲的各方势力在这片中欧广袤的土地进行着种种刀光剑影与觥筹交错的利益博弈。参与这场博弈的各国都在共同的民族自觉与强大王权的领导下集中整个国家的力量进行发展与扩张。而这个空有神圣罗马帝国王冠的名义国家,除了名字,没有其他。更为悲哀的是,自皇帝以下到各大诸侯对这种危险的境地依旧茫然无知或是视而不见。他们只凭着自己的私利来判断这场战争的意义与价值,在皇帝与外援之间首鼠两端。除了自己的既得利益,其余的一切都是可交换的筹码,无论是人民还是国家——当然是帝国而不是自己的邦国。这种恶因只能结出恶果:诸侯无餍地吸纳青壮冲入军营,把自己的损失通过劫掠转嫁给邻邦,无力生产又肆意破坏的行径将德意志的经济民生推向崩溃。后来的腓特烈大帝曾感慨:战争是只想吸血与毁灭的怪兽。而德意志正在这三十年内被吸干了鲜血,只剩下满目疮痍的断壁残垣。及至一百多年后,德意志虽然得以恢复,但这种小邦专制依然是德意志发展的隐忧与障碍。席勒对于这种自私狭隘的小邦专制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批判抨击,他所要召唤的德意志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德意志,他召唤德意志的魂灵正是他探求德意志进步的道路。崇尚英雄的德意志精神也使席勒把目光投向战争中两位真正的英雄:古斯塔夫与瓦伦斯泰,两人的死亡在席勒的笔下被渲染着希腊悲剧式的雄壮色彩。“死在最后一场战役的最后一颗子弹”的瑞典国王被德意志视为保护者,享受着生荣死哀的礼遇。他的高贵与正直让席勒为之心折,他对王权的运用以及对民族的贡献让席勒向往——他多么渴望帝国的皇帝与诸侯有他的才华与见识。但这个“保护者”无疑有着自己不为人知的野心,追求瑞典利益至上的国王只会愿意看到的是一个为瑞典控制的德意志或是一个分裂的帝国。席勒盼望的是一个以全民族利益为责任的德意志君主,但当弗里德兰公爵出现时又让人忧惧。瓦伦斯泰无疑看穿了德意志所有虚弱的症结并且渴望以他杰出的才能统一帝国——一个统一的德意志不正是席勒毕生的夙愿吗?只是瓦伦斯泰对名利的执念以及对功业的热忱不过是帝国诸侯的再现,浸润着启蒙理念高呼自由的诗人是无法接受他呼唤的德意志灵魂是好战专制的瓦伦斯泰。时代所带给席勒的矛盾与痛苦其实深深刺痛着同时代思考德意志前途与未来的精英们。当西欧各国通过集中王权形成民族国家的时候,德意志正是地方诸侯权力日盛的阶段。而当启蒙之风遍吹全欧各国自由民主运动高涨时,德意志还在为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王权而苦恼。这种王权统一与启蒙自由之间的诡异而暧昧的矛盾成为德意志前进无法回避的阻碍。无论是歌德、席勒还是黑格尔等等他们对于统一的德意志深信不疑,因为它已经分裂的太久太深了!他的一切落后无不肇始与分裂。但他们对于如何统一有着深深地怀疑,赫尔德提出“文化民族主义”的方式,通过对统一的“德意志灵魂”的求索唤醒德意志民众作为整体的记忆——德意志的文化精英在这一点上做得实在是太过出色了。但即使是远离政治的文化民族主义也无法真正逃避现实政治的困境,如何将文化与精神的统一作用于政治或者经济?是通过英法式的自由革命还是自上而下王权改革来实现德意志的统一与繁荣?德意志最高贵的头脑与心灵在坚信与怀疑中不断斗争冲突——这像极了歌德笔下的浮士德,一个最了解德意志的人给德意志心灵的自画像;这又像极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矛盾与统一的“正反合”。这些德意志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智慧的头脑也无法彻底参透德意志历史的迷局,歌德从激进的旗手蜕变成了醉心古典文化的文豪,黑格尔将康德传下来的极具理性与批判的德国哲学发展成了“绝对精神”的帝国官方哲学。德意志历史的诡异就在他们人生与思想的变化中微妙的显现。席勒在这之后曾呐喊;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这块地方。他自己乃至一代人其实都没有真正找到德意志的道路。但历史总是不断重复,就在这时一位挎着法国军刀的“古斯塔夫”高举着“自由平等”的大旗横扫了整个德意志,他把小邦专制的枷锁彻底砸碎,却送给德意志最深重的屈辱,将维系着德意志统一的唯一遮羞布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名号一并扯下。强烈的外在压迫促使德意志统一的号召已不再仅仅是文化了,而迅速地扩展到了政治与经济。拿破仑的入侵逼迫着德意志放弃怀疑与追问,仓促但无法选择地走上统一的道路,民族独立与统一的任务高于一切。而七十年后,一位身着普鲁士军装的瓦伦斯泰以战争的方式真正地——可以说“真正”吗?——统一德意志。只是这真的是席勒所希望的统一的德意志吗?德意志的灵魂就是普鲁士精神吗?德意志道路就是纳粹道路吗?历史不会轻易地给出答案。当柏林墙推倒二十多年——德国人的再次统一,但关于德意志统一的问题却还没有答案。德国人对历史的反思远远超出人们的意外,他们没有将纪念“统一”搞得普天同庆一般,而是不少人——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前西德总理以及普通民众都对统一保留着异样的看法,他们竟觉得德国还不应该统一,二十年前得统一太操之过急了,东西德之间因为统一而产生的巨大差异隔阂以及一系列社会问题还亟待解决。“如果当年不急着统一,德国的今天又会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如果提前两百年提出,会给历史什么样的余地?如果面对这个问题的是席勒、歌德,他们又将如何回答?德意志的一切,无论是历史、现实乃至未来都是如此复杂,一部二十四史,让人从何说起呢?也许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的对: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不屑于在人类当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甚至不屑于扮演头等角色,而一定要扮演独一无二的角色。我想这说的不也是德意志民族吗?而这也许就是德意志的灵魂。
  •     本书104页,斐迪南曾侮辱过瑞典旗,让人截获瑞典国王发往西本彪根的电报,三十年战争发生在1618-1648年,那时候就有电报么,难道是电报还有别的解释。
  •     《三十年战争史》 ,席勒,早就见过的书,早就听说过的名字。席勒毕竟是文学家,《三十年战争史》和茨威格所撰写的《异端的权利》竟是如此相似,对历史人物的心理推测占了全书的很大篇幅:马蒂亚斯,费迪南,悌利,古斯塔夫·阿道夫,瓦伦斯坦...军事家和政客们在他的笔下又被还原成了有血有肉的人。然而,正是因为他们的有血有肉,这本书就不再是纯粹的历史,而成了文学作品。阅读时的感觉也和看希罗多德的《历史》时的感觉不同,两者都要求读者有一定的自制力,前者要求冷却向下翻的激情而后者要求克制把书扔出去的冲动:复杂而繁多的中译希腊人名(比如在《名哲言行录》里的克娄苏到了这里就成了克洛伊索斯,倒是居鲁士在哪里都是居鲁士),毫无美感的叙述,还有各种各样今天看起来荒诞不经的异物奇事。作者对语言的运营为读者制造了迥然不同的阅读体验,但历史本身是残酷而严苛的,古斯塔夫·阿道夫头顶上纵使有再多的光环,对于德意志而言他也是侵略者;勇气,毅力,智慧,临危不惧,机敏果断,这些品质既可以出现在良善之人身上,也可以根植在恶徒心中,当它们集中在后者身上时所能产生的破坏甚至是前者的善行所比拟不了的。私人生活为人称道的奥地利皇帝斐迪南二世在德意志做过的事难道能被称为善吗?一场战争,打得德意志满目疮痍,田园凋敝,哀鸿遍野,最后把奥地利从霸主的宝座狠狠拽下代之以法国,让瑞典这头狮子在欧洲大陆发出它雄壮的咆哮,可德意志何其无辜,民众何其悲苦!福音新教和天主教各自以上帝的名义倾轧屠杀,一个人,居然能以上帝的名义杀害自己的同类?宗教狂热和诸侯的政治利益捆绑在一起,可承受这双重重负的却是只是希望得到幸福和救赎的人民!这么多的鲜血,或许最终让人们意识到了思想自由的可贵,只可惜,今天的我们还未能享有。回想人物,古斯塔夫和汉尼拔多么相似,而悌利简直就是另外一个马塞拉斯,比起古斯塔夫的死亡,悌利的去世更能让我悲伤。复杂的瓦伦斯坦曾有过无上的权力也得到了屈辱的死亡。曼斯菲尔德等人,这些或许能够名垂青史的人,或由于天降的疾病,或是际遇的不幸,最终成了无人知晓的枯骨。纷乱的时代造就英雄,也埋葬英雄。而作者要撰写一部历史要付出多少的辛劳?材料的收集与筛选,文字的构思与修改。我们这些普通读者很难揣测这些要求了一位作者的多少才学。而译者又要经历多少艰难才能将一部作品呈献给我们阅读。漫长的数千年,我们能记录的相比于发生过的又是多么的微小。我们只有几十寒暑的寿命可人类的历史却有几千年,一个人究竟要见证多少经历过多少才能总结出像样的规律?无数的事件淹没在河水之中,无数的是口头相传至今已不能辨识真伪,甚至存于纸张上的故事也不可避免的存有争议,我们做不到见证全体人类的生活,更不能以一己之力长时间观测人类的变化,我们借助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尽管看起来可以趋于完美,可又有谁胆敢宣称自己已经把握住了永恒的真理!无数的人悲伤于自身寿命的短暂,却也没有一人可得永年。我们一代代积累思想,规律。无数的人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人能揭示宇宙的奥秘,指明人类的命运,于是,他们不因自己无法胜利只能做为未来者铺路的累累白骨而悲哀,他们相信最终会有胜利,即便最终可能只是一片虚无。

精彩短评 (总计67条)

  •     如果战争史类的书还附上军事地图会更好
  •     本来应该给五星,不过实在翻译的过于生硬严肃。
  •     除了每赶上优惠时间段,其他都好
  •     这个书翻译得不知所云。商务的书翻译得越来越坏,好几本书都无法卒读(韦伯的《经济与社会》翻译得更可怕,根本不像人话)估计是不肯给翻译者像样的稿费。
  •     介绍了三十年欧洲宗教战争……翻译的还马马虎虎……
  •     狗屎般的翻译
  •     铁腕的政治统领过人而又孤独,斐迪南如此,阿道夫如此,悌利也是如此。利益核心。
  •     好好一棵白菜被翻译拱成这样!
  •     人名、地名翻译的前后不一,一头雾水。译者对不起作者
  •     翻译太差!
  •     想要对那段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就别买这本书了,翻译先不说,注释太少了,看着看着就莫名其妙了。也许是背景知识太少的缘故。
  •     最近深感自己的无知
  •     书的印刷和纸张比我想象中的要差好多!
    比汉译世界名著丛书中的《三十年战争史》差太多了!而且还贵!
    内容一样,建议买汉译黄皮那个!!
  •     国际关系入门必看,非常好的一本书。
  •     译名极其混乱,甚至“华伦斯坦”都一会儿“瓦伦斯泰”一会儿“瓦伦斯坦”,也不知道丁建弘是怎么校订的;汉语极其不“人话”,Dasha不过因为手里只有Google上的Fraktur字体图片版,因扫描原因辨认吃力才据此书找关键段落,但还是实在看不下去汉语。
  •     这本书我就呵呵呵了 席勒写小说还行 写历史 还是算了吧 翻译也在助纣为虐
  •     商务应该注重汉译名著的品牌,这本书翻译的实在是太差了。丁建弘大概是德国历史的专家,他自己的写的书我看过,文笔还算通顺,可这书翻译的实在不忍心往下看。估计他只是审稿,沈国琴才是主要译者。另外也要说说本书的编辑,这样的书稿已经出了几版了,也不知道修订修订,还变换着名头出版。真应该重新组织人员推到重译,真糟蹋这本好书了。
  •     不知道是不是丁建宏本人译的。读起来很别扭,勉强地把第一部分看完。
  •     文学家笔下的历史。很精彩。P.S.以后的编辑同志们,能不能给配上地图啊?!!!!
  •     如题,翻译的不是很好,读起来有点拗口,不能非常清晰地理解。内容倒是很好,是文学思想家对历史的见解。
  •     读了席勒,才知道什么是学人的责任,什么是时代和未来的希望。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学人就是个屁。究竟是我们生不逢时,还是命中注定?现如今已经没了气势恢宏,剩下的是酒囊饭袋。
  •     翻译欠佳,另德国人写书真啰嗦...
  •     翻译真心坑爹
  •     诗人写历史总会带着浪漫情怀写成史诗,写战争,更写英雄。看见豆瓣很多人批翻译,我就不说重复的坏话了,虽然读起来累了点,但还是能读懂的…
  •     书的译者前言写了13页,写的不错,帮助读者对席勒的了解有很大帮助。喜欢这样的译者前言。 看完全文,让人明白未来战争似乎也是由宗教点燃或者打着宗教的名义,宗教可以帮助人解决很多问题。
  •     翻译好渣
  •     到底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译者本身就是研究者,功底深厚,语言流畅优美。译者前言写得很好,对于把握席勒的历史观很有帮助。但若没有对“三十年战争史”的初步了解几乎是无法看懂本书的。
  •     三十年战争史三十年战争史
  •     好,好,好,好,好
  •     有点晦涩,远不及他的剧本好看……
  •     了解三十年战争很好的参考!
  •     这翻译,累死我了……
  •     五星给席勒,一星给翻译。翻译这么烂我能看完就是奇迹,译者要是能解释一下17世纪的电报是怎么回事儿就更好了。
  •     未来两三年内,会有多本关于三十年战争的书引进。到时候,第一个被淘汰的就是席勒本
  •     通俗易懂 讲解生动 文字流畅
  •     地坛书市入手,翻译很渣
  •     翻译者不是用金山快译干的活吧
  •     : K503/0245-1
  •     纯适合于该段历史有兴趣且知道一点时代背景的人,不清楚这段历史的这本书讲不清,知道这段历史的会觉得这本书讲不深。
  •     翻译敢不敢更渣一点,机翻都比这强。另外作为天朝人到现在也不是很习惯有人顶着皇帝头衔还会被封臣和议会群嘲的事实
  •     情绪化的席勒..感叹词有点多撒
  •     本书104页,斐迪南曾侮辱过瑞典旗,让人截获瑞典国王发往西本彪根的电报,三十年战争发生在1618-1648年,那时候就有电报么,难道是电报还有别的解释。
  •     书写的很严谨,对于那些比较感兴趣那段历史的朋友,值得收藏。
  •     席勒的好书,可惜翻译啊,不扎实
  •     一本故事书,最好配以一幅地图
  •     这本书让我长期不敢看中文译著
  •     翻译一塌糊涂,实在是砸了商务印书馆和席勒两个金字招牌
  •     这本书我只能给出这个评价了。并不是说作者写得不好,说实话,是翻译的问题。要么翻译就是久居国外,已经忘了如何用中文写作了,要么就是翻译偷懒,整本书都是用翻译软件切换过来的。根本没法看,行文完全是国外的风格。代指、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各种外语常用句型的汉化你都可以找到。我想问一下翻译:您呢,翻译这个,是给外国人准备的中文普及教材吗?
    这应该是我读过的最烂的一本书了。
  •     什么样的书得结合年代来看,一个捷克人,不远万里来到奥地利,为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宗教统一,为了皇帝去对抗新教联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席勒给出了他的看法,当然,仅仅是他写这本书时候的看法。而华伦斯坦和古斯塔夫的背影,依旧轮廓清晰,跃然在鲜血染红的德意志土地上。
  •     三十年战争,国际关系开始。
  •     商务印书馆的翻译也有不少常识上的硬伤。
  •     奇葩的翻译,连无线电都出来了,翻译不懂欧洲史可以理解,连常识也没有么?
  •     补标。太糟了不想标成第1000本。
  •     如果读者希望欣赏席勒的文笔,那么,这本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文笔流畅有力,充满了感情,读起来也朗朗上口,特别是对古斯塔夫国王和华伦斯坦元帅这两位天生的敌手以及他们各自命运的描写,极其传神。但是,如果读者的目的是通过这本书了解三十年战争的历史,对不起,请各位读者至少准备以下几样东西:1、神圣罗马帝国组织架构图、皇帝选举办法,选帝侯的产生级变迁表。2、宗教改革相关历史知识。3、中世纪欧洲地图,德意志地图。4、三十年战争历史年表。5、三十年战争主要人物关系表和世系表。6、中世纪军队组成模式。7、中世纪德意志城市历史及其地位。当然认真的读者还可能发现需要更多的东西。这里提醒诸位要准备的东西不过是因为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你看到最后也会如堕五里雾中,既不知道多数事件事发生于何年何月,也不知道为何会是这样的结果。因为,这本书是写给对欧洲中世纪历史有着一定熟悉程度的读者。
  •     翻译只有一颗星
  •     经典历史书籍,不可错过。

    缺点是翻译者水平还有前欠缺。
  •     这本书史料详实,值得一读,但是书的装帧很差,我看完了都出现脱页了
  •     华伦斯坦VS古斯塔夫,欧洲版的袁崇焕VS皇太极..
  •     渣翻译。。客观的说,比机翻还是要好一点点的。。还译注摩拉维亚是德国人对摩尔多瓦的称呼,自己不懂就别译注了好么。。
  •     不愧是大家之作,不得不叹服!
  •     说还行 就是翻译看着略累
  •     真的很想买,但是看了前面几位的介绍,却又不敢买。人文社的《席勒文集》主要收诗歌、戏剧、小说和文艺理论,没收历史著作,这个是很好的补充。查年谱,知道这书是席勒34岁(1794)完成的。
  •     吕岑战死9万……数据可靠性不足
  •     之前看了书评被预警了翻译问题,于是这本是中英双语对照着看的。中文语感过于糟糕了些。 对于我这种看热闹党比较有趣的事情是把这本书和他的剧作《华伦斯坦》中的叙事口径拿来对比对比,颇为值得玩味。
  •     把摩拉维亚翻译成摩尔多瓦==
  •     书写得不错,文学化的历史,但是翻译实在让人不能忍
  •     此书的翻译让人无语,我的感受如标题,不想说太多,只想对所谓的“商务印书馆”说:shame on you!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