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世界史 > 世界史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1-4
ISBN:9787506287098
作者:海斯,穆恩,韦兰
页数:564页

作者简介

《世界史(插图修订版)》内容简介:20世纪上半期,美国三位著名史学家联合写作了《世界史》,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论述人类过去的历史,在美国风行一时,历经修订。我国于1946、1948年两次翻译此书,1975年又出版了冰心、吴文藻、费孝通等人的译本。此次我们采用1975年译本,并重新更换了大量精美而有趣的插图,撰写了丰富多样的图注,冀以展现原作的风采。虽是写于半个世纪前,今日读来却不无有益有趣之处。它将从人类文明产生到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漫长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文明的开端、古典文明、基督教文明、近代文明加以介绍,尤其以西方文明的发展路径为重点,文字轻快,论述精当,常有让人耳
目一新之见。作者善于从细节来揭示历史大势,在不算长的篇幅内,却呈现出一幅有声有色、既有上层精英也有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文明发展图景。

书籍目录

序言……………………翦伯赞
前言
绪论
第一编 文明的开端
第1章 渔猎时代
1.1 石头的故事
1.2 猎取巨兽的猎人
1.3 猎人的技艺
第2章 农业时代
2.1 最初的农人
2.2 新的发明
2.3 农人的技艺
2.4 房屋和船只
2.5 铜和商业
2.6 家和市镇
第3章 近东的艺术和帝国
3.1 伟大文明的摇篮
3.2 蛮族、马和帝国
3.3 埃及帝国
3.4 爱琴文明和克里特的海王
3.5 叙利亚和闪米特人
3.6 铁器时代的帝国
3.7 波斯的兴起
第4章 远东和远西
4.1 古代中国
4.2 古代印度
4.3 古代美洲
第二编 希腊城邦的古典文明
第5章 希腊城邦的兴起
5.1 希腊民族承袭的遗产
5.2 商业、殖民地和文化
5.3 斯巴达及其军队
5.4 雅典及其法律
第6章 波斯战争和雅典人的胜利
6.1 波斯帝国
6.2 希腊人反对波斯人
6.3 叙拉古和迦太基
6.4 雅典帝国
6.5 伯利克里时代
第7章 希腊的扩张和亚历山大的征服
7.1 希腊世界里倒塌的墙垣
7.2 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文化
7.3 亚历山大大帝的帝国
7.4 希腊化时代的文明
第三编 罗马帝国内的古典文明
第8章 罗马城邦的兴起
8.1 罗马兴起前的意大利
8.2 罗马城
8.3 罗马共和国内的贵族和平民
8.4 罗马统一了意大利
第9章 罗马共和国的得失
9.1 征服迦太基西部
9.2 征服希腊化的东方
9.3 经济和社会的变迁
9.4 煽动家和独裁者
9.5 凯撒•凯撒的独裁统治
9.6 奥古斯都的帝国君主政体
第10章 罗马帝国和希腊—罗马文明
10.1 奥古斯都的继承者
10.2 后期的帝国
10.3 罗马世界
10.4 政府和法律
10.5 经济生活
10.6 希腊—罗马的文化
第四编 中国与印度的古典时代
第11章 印度及其圣人
11.1 佛陀与佛教
11.2 印度与近东的接触
11.3 印度的黑暗时代
第12章 中国及其智者
12.1 老子与孔子
12.2 中国同印度和近东的接触
12.3 佛教在中国及其他各地
12.4 中华帝国
第五编 从古典文明过渡到基督教文明
第13章 回顾与前瞻
13.1 古代世界的诸伟大文明
13.2 古典文明的弱点
13.3 文明中的新力量
第14章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
14.1 基督教的开端
14.2 基督教和异教的冲突
14.3 早期的基督教教会
14.4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胜利
第15章 来自北方的蛮族
15.1 日耳曼部落
15.2 罗马帝国土地上的日耳曼王国
15.3 匈奴人和斯拉夫人
15.4 基督教在蛮族中间的胜利
第16章 来自东方的侵略者
16.1 科斯洛埃斯和波斯人
16.2 穆罕默德和阿拉伯人
16.3 伊斯兰教的传播
16.4 阿拉伯帝国
16.5 穆斯林文明
第17章 黑暗时代
17.1 查理大帝和艾尔弗雷德大王
17.2 拜占庭帝国
17.3 基督教在北欧的胜利
17.4 阿拉伯帝国的革命
第六编 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
第18章 中世纪的生活
18.1 封建制度
18.2 城堡和乡村
18.3 市镇和贸易
18.4 心和手
第19章 中世纪的政府
19.1 一条政治上杂乱拼缝的坐褥
19.2 教会和国家
19.3 帝 国
19.4 城 邦
19.5 民族国家
19.6 英格兰
19.7 法兰西
19.8 其他民族国家
第20章 中世纪的文化
20.1 语言和文学
20.2 教 育
20.3 学生和学生生活
20.4 科 学
20.5 艺 术
第七编 欧洲的扩张
第21章 十字军
21.1 基督教徒在圣地反对穆斯林的战争
21.2 拜占庭帝国的革命
21.3 蒙古旋风
21.4 奥斯曼土耳其人
21.5 格拉纳达和勒潘多
21.6 十字军的结果
第22章 古代文艺的复兴
22.1 对旧古典文学的新兴趣
22.2 意大利,欧洲的学校
22.3 古典文艺复兴的结果
22.4 文学和艺术
第23章 新的发明
23.1 哥白尼和伽利略
23.2 印刷机
23.3 火 器
23.4 航海罗盘
第24章 远方探险和贸易
24.1 在远东的传教士和商人
24.2 亨利亲王和华斯哥•达•加马
24.3 哥伦布、卡博特父子和麦哲伦
24.4 欧洲和世界的接触
24.5 对欧洲的影响
第八编 欧洲国家和教会中的动乱
第25章 专制政体的复活
25.1 一般因素
25.2 教会的衰弱
25.3 百年战争
25.4 专制政体在英、法及其他诸国的兴起
第26章 新教起义
26.1 教会早期的分裂
26.2 新分裂的原因
26.3 新教教会
26.4 天主教教会的改革
26.5 不宽容和宗教战争
26.6 基督教徒的三大团体
第27章 荷兰、英国对专制政体的袭击
27.1 荷兰的起义
27.2 清教徒的起义
27.3 英国的王朝复辟
27.4 “光荣革命”
第28章 大陆上专制政体的盛行
28.1 法国的波旁王朝
28.2 普鲁士的霍亨索伦王朝
28.3 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
28.4 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
28.4 商业上的和家族间的世仇
第九编 今日文明的革命基础
第29章 美国革命
29.1 美国革命的原因
29.2 宣告独立
29.3 赢得独立
29.4 美国宪法
29.5 美国革命的重大意义
第30章 思想革命
30.1 近代科学
30.2 自然宗教和怀疑论
30.3 进步的观念
30.4 批评精神的广泛应用
第31章 法国革命
31.1 法国革命的原因
31.2 法国革命的成就
31.3 诸王的进攻
31.4 拿破仑•波拿巴的军事独裁
31.5 王朝的复辟
31.6 永恒的成果
第32章 拉丁美洲革命
32.1 美国、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影响
32.2 米兰达——政治上的先驱者
32.3 玻利瓦尔在北方
32.4 圣马丁在南方
32.5 国外的情绪
32.6 门罗主义
第33章 工业革命
33.1 什么是工业革命
33.2 新的纺织机器
33.3 詹姆斯•瓦特和蒸汽机
33.4 煤和铁
33.5 汽船和火车
33.6 寂静的家
33.7 荒芜的村庄
33.8 工业巨头
33.9 无止境的革命
第十编 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
第34章 欧洲的不安
34.1 梅特涅打击反叛
34.2 东欧的反叛
34.3 西班牙和法国的波旁朝诸王
34.4 1830年的革命
34.5 1848年的革命
第35章 英国的改革
35.1 中等阶级的改革
35.2 政治民主的逐渐采用
35.3 民主的社会改革
35.4 爱尔兰问题
第36章 英帝国的改革
36.1 英帝国的大宪章
36.2 从殖民地到自治领
36.3 帝国的扩大
第37章 美国的扩张和统一
37.1 走向民主主义
37.2 走向民族主义
37.3 走向大工业
37.4 走向帝国主义
第38章 意大利的解放和统一
38.1 马志尼、加里波第和季奥贝提
38.2 反奥地利的起义
38.3 卡富尔和他的国王
38.4 卡富尔和他的国家
38.5 罗马和意大利
第39章 德意志的统一
39.1 关税同盟和邦联
39.2 俾斯麦和他的国王
39.3 俾斯麦和他的国家
39.4 铁和血
39.5 德意志帝国
第40章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40.1 从第二共和国到第二帝国
40.2 拿破仑三世的统治
40.3 色当和投降
40.4 第三共和国的诞生
40.5 第三共和国的持续
第41章 东欧
41.1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
41.2 东南欧各国
41.3 奥匈帝国内的民族主义
41.4 俄国的民族主义和专制政体
41.5 俄国的饥饿
第十一编 白种人的负担
第42章 东方和西方
42.1 欧洲在亚洲的门口
42.2 日本的革命
42.3 中国的觉醒
42.4 英国国旗下的印度
42.5 亚洲的其他部分
第43章 非洲的征服
43.1 原因,好的和坏的
43.2 帝国的创建者塞西尔•罗兹
43.3 英法协定
43.4 近代帝国主义意味着什么
第十二编 近代文明在考验中
第44章 国际无政府状态
44.1 为什么近代国家要打仗
44.2 秘密外交和危机
44.3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开始的
第45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45.1 德国在陆上的胜利
45.2 英国在海上的胜利
45.3 海上的损失和悲剧
45.4 世界在动荡中
45.5 中欧列强的最大努力
45.6 协约国的胜利
45.7 悲剧和损失
第46章 新的地图和新的法律
46.1 巴黎和约
46.2 民族主义在欧洲的胜利
46.3 中欧的共和革命
46.4 西欧的民主主义
46.5 俄国的革命和共产主义
46.6 意大利的法西斯独裁统治
46.7 其他独裁统治
46.8 民主主义的表面胜利
第47章 战后问题,远东和近东
47.1 中国的困难
47.2 日本的改革
47.3 印度的动乱
47.4 近东的民族自决
47.5 委任统治地
第48章 国际联盟和国际法庭
48.1 联盟的种种方案
48.2 国联的宪法
48.3 国际法庭
48.4 争端和赔款
48.5 许愿的时期
第49章 和平的岁月
49.1 地球的缩小
49.2 社会平等的问题
49.3 资本主义的加强
49.4 劳工运动
49.5 应用科学的进步
49.6 教会
49.7 学校和它们日增的任务
第50章 危机的年头
50.1 商业危机
50.2 政府危机
50.3 国际危机
第51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51.1 希特勒在国内
51.2 希特勒在国外
51.3 拦路的狮子
51.4 远及四方的战线
51.5决定性的夏天

编辑推荐

《世界史(插图修订版)》是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

内容概要

海斯,哥伦比亚大学历史教授,著有《近代欧洲之政治史与文化史》、《美国和西班牙》、《西方文明史》等。
穆恩,曾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讲座,著有《帝国主义与世界政治》。
韦兰,弗吉尼亚州麦迪逊学院历史与社会学教授,曾著历史故事多种。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是20世纪上半期美国大中学校广泛使用的一部世界史著作,由美国著名史学家联合完成,几经修订,是一部有较大影响力、代表性的作品。中国在民国期间曾两次出版此书中译本,70年代费孝通、吴文藻、冰心等大家重新翻译,于1975年出版。  ——名著名译从人类文明的产生与演进过程来阐述历史,将世界历史划分为文明的开端、古典文明、基督教文明、近代文明几个阶段,尤其以西方文明的渊源及其发展为核心,据此来筛选材料、组织编排,勾勒出从史前人类到“二战”结束的漫长历史。  ——文明史观以编为纲,以章为目,章下分节,节中加小标题,将纷繁万端的史实,清晰道来。同时,在每一编之前有导言,概述要旨在每一编之后又结语,总括前文,承前启后,有条不紊。  ——纲目清晰在叙述上,着重陈述史实,少有繁文赘语。既能高瞻远瞩,避开无足轻重的史实,详述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又能洞察细微,善于从细节之处,展现文明发展带给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  ——论述精当结合原书内容,编辑精选了大量精美而有趣的插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多方面,并撰写了丰富多样的图注,延伸、补充或说明作者观点,冀以更好地展现原作风采。  ——图文对照总之,这本世界史……不失为一本有用的书,因为它能供给读者以世界史的具体知识,而这种具体知识是今天中国的青年必须具备的。今天中国的青年不说研究历史,就是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也不能仅以学习本国史为满足,为了应付那瞬息万变的世界,必须具备世界史的常识。这本书恰恰符合这一种要求。  ——翦伯赞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第1章渔猎时代1.1石头的故事粗石人类在学会写字之前,曾有一段漫长的时期,使用石头制造的武器和工具。因此,如果我们想知道人类在那遥远而混沌的过去的任何事情,我们就必须研究石头——文字的记载是没有的。除石头之外,其他东西也曾被使用过,如棍棒、木矛和皮毛之类;但没有任何东西像石头那样,能持久地留存下来。当一只饥饿的野熊拖着脚步向一户人家的住所走来的时候,也许这家的父亲会迅速地抓起一块石头,用尽全力向那只野兽掷去。在另一只熊到来之前,这个人大概已收集了很多大小合适的石块,堆积在一个他可以即取即用的地方。当他外地猎取野兽和鸟类作食物时,他无疑是用石头向它们投掷,不久他便学会投掷得越来越准确。假如他找到一些硬壳的甜果实,他便用一块石头把它们敲开。在挖取可食的根茎植物如胡萝卜和马铃薯时,他无疑地使用了一根棍子或一块尖石头。因为在那遥远的年代,人们必须依靠渔猎为生,所以我们把人类生活最初的漫长时期,叫做渔猎时代。人们猎取野兽和鸟类,也要打渔——打渔和狩猎在方法上十分相似。也需要采集果类、浆果、硬壳果和根茎植物。这一切都是重要的食品。人们在当时既不知驯养牲畜以提供肉食,也不知垦地种植。他们必须依靠获取求生的东西——野兽、鱼类和植物。因为使用的武器和工具都是石头制成的,也因为我们必须依靠石头给我们讲述遥远过去的故事,所以我们也将渔猎时代称之为石器时代。它的大部分时间是旧石器时代,较后的我们称之为新石器时代。战争的近因1337年法王菲力浦六世宣称,英王在法国作为采邑占有的加斯科尼和吉延两块公爵领地,已被他依法没收。他向英国宣战并派舰队侵英。英王爱德华三世立即捏造出一个对法国王位的法律要求。他和菲力浦六世的其他怀有野心的封臣们结成联盟,准备打一场决定性的大战。英国的胜利战争的第一阶段从1337年到1360年,爱德华三世和他才气焕发的年轻儿子“黑太子”爱德华,人侵法国,赢得了两次辉煌的胜利——克勒西(1346年)和加来(1347年)。1348年,一场叫做“黑死病”的可怕瘟疫袭击了欧洲。这使战争暂时停止了。1356年英人又在普瓦提埃打了胜仗,1360年在布勒丁尼订立了和约,规定爱德华三世放弃他对法国王位的要求,但取得卢瓦尔河以南半个法国的地方,还有北方海港加来;这些地方不作为法王的采邑,而是作为绝对世业拥有的。法国收复失地百年战争的第二阶段始于1369年一个新法王对英国的进攻。这次法国人处于有利地位。他们有一位能干的将领,还从英国君主政体的弱点得到了好处。1395年订立了停战协定。英国保留了加来和从波尔多到巴约讷沿岸的一条狭长地带,但放弃了其余在法国的全部领地;而英王娶了法王的女儿为后。亭利五世和阿让库尔法国的弱点和混乱被有实力和野心的英国所利用,从1415年到1420年开始了战争的第三阶段。法王查理六世患精神病,他的封建封臣们切望利用这一局势。英王亨利五世却勇敢而机智。他对法国重启战端,侵入法国,并宣称有权继承法国王位,1415年在阿让库尔战役惨败了法国人。他又征服了诺曼底,横扫了法国南部。查理六世向他求和,1420年亨利指令订立几乎完全对他有利的特鲁瓦条约。根据这个条约,亨利获得了法国的很多土地;而且在查理六世逝世后亨利可做法国国王,并可娶(后来果然娶了)查理六世的女儿凯瑟琳为妻。但是天下事不可意料。1422年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都死去了;虽然亨利的幼儿亨利六世被宣告既为英王也为法王,但很多法国人拒绝承认他。他们团结在查理六世儿子的周围。圣女贞德这样,战争的第四阶段来临了。支持查理的儿子查理七世的法国人起先居少数;而且在漫长的7年之中他们似乎是在打一场败仗。这时圣女贞德出现了。她没有挥剑,只是举着一面白旗。法国人却追随了她——她领导他们走向胜利。1429年她把英国人从奥尔良城赶了出去;不久以后又从兰斯及其他地方把他们赶走了。于是,在为历代法王加冕的兰斯大教堂里,她为查理七世加了冕。这是她一生的顶点。

图书封面


 世界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感想:公元后到中世纪的历史,很大程度是宗教的发展与斗争的历史。1. 古代人民无法对诸多自然现象(特别是人类如何诞生)作出合理的解释,由此产生了对神的想象与崇拜。2. 各个文明都有自己对神的崇拜,而有智者自称神諭者,创造了完整的理论,即宗教。3. 与其说现存的宗教都在教义中强调传教,不如说只有强调的宗教才存活至今。4. 与其说现在的宗教都是文明开化、导人向善的,不如说血腥的宗教因碍于文明的发展与政府的统治都消失了。5. 现在仍能接触的宗教皆为历史筛选下来的宗教。若不是有赖于传教士们的不懈努力,和政府支持而非镇压,你恐怕就见不到你家的神了。6. 所以,或许更让你中意的宗教和更喜欢的神在几百年前消失了也说不定,只是因为初代传教士比较懒,或者当地政府看你不爽。如果当初麦加的统治者打压手段强硬一点,现在就没有伊斯兰教了。而这些客观原因不是神能够施加影响的。7. 宗教很大程度是人民团结的根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打仗打了几百年,耶路撒冷被抢来抢去。 而基督教分裂后内部也是撕逼不断。8. 人民的信仰因为统治者的喜好被影响,异端被送去异端裁判所烧死,也有统治者贸然宣传不符合当地居民的教派信仰被推翻的例子。宗教信仰自由很迟才被认可。9. 文艺复兴和十七世纪井喷式的科学发现都对当时的宗教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动摇。10. 屁股决定脑袋,在哪家出生信哪个神,被哪个传教士逮到信哪个神,各自深以为然,真正对各类宗教全面了解后谨慎决定的有多少。
  •     读完了 Hayes 主编的《世界史》,谢冰心、吴文藻、费孝通翻译,2011年重编新版,世界史内容太多,本书提纲挈领,很受用。就当今浮躁社会而言,读此书功利性的好处是,在玩古典音乐、世界名画、红酒、基督教、出国旅游、国际政治等装逼的东西之前需要好好读一读,不至于装成傻逼!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我喜欢读世界历史 又通俗而贯穿式的理解 很好
  •     给小孩子看的
  •     多读历史书,还是很提高修养的。
  •     字大 内容多 名家翻译 书没有太大的印刷味儿 如果有书签就好了
  •     正在读 感觉很值 不知道能记住多少
  •     感觉插图不大清晰,总体不错,如果希望了解世界历史,从这本书开始,是不错的选择。
  •     入门读物。诚如翦老序言:“(此书)最大的优点就是它对史实的组织,纲举目张,有条不紊,对史实的叙述具体扼要,简单明了。”
  •     挺对得起这个价了,要求不高
  •     西方或基督教中心论很明显。尤其是十字军、鸦片战争、日本黑船事件、八国联军侵华及在巴黎和会中美国扮演的角色等部分,明显地为欧洲及基督教文明的扩张和侵略进行辩护,近现代部分则明显地倾向吹嘘美国立场,至少是缺少反思。价值在于本书是冰心和费孝通、翦伯赞翻译的,,
  •     时间线很模糊,不过这不是主要的,书里将“达罗毗荼”印成了“达罗毗茶”,我不知道这是怎么会发生的,但是看着很不舒服。
  •     简单与详实并不冲突。这本书是对世界史的一个很好的梳理和概括。读其他作品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自己对历史的匮乏会导致很多问题。买一本历史入门书恶补一下。有点后悔上学时没有认真学习历史。可是无奈自己那会儿对历史并不感兴趣。出了校园倒是什么都爱学起来了。但愿为时尚不太晚。
  •     买了还没看,不过看封面就很不错
  •     四月7号到现在六月18号,在小沈阳的歌里看完了。我真的不知道我可以坚持看完的,看这书的点点滴滴还在记忆里,罗马,雅典,到现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读历史只会被政府愚弄。
  •     对于知道一点世界史有一定帮助,但质量不是太好
  •     不错,对世界有个大概了解。
  •     耗时半年,终于读完,之后再花半年整理笔记
  •     逻辑清晰,重点分明,全面,观点精到
  •     一本不错的读物,能对西方史在不同的视角有一定的了解,就是有点贵呀!
  •     这本书很有历史的厚重感,值得一看!!
  •     到的很快,而且质量不错!好评
  •     很好的一本书,适合各年龄阅读,高考很多材料选自这本书的~
  •     世界史(插图修订版)
  •     阅读后收益颇多
  •     第一本kindle书签用光了才看到70%的书 = =
  •     不错的图书,长知识了。。
  •     送给儿子的,五年级,增长知识。儿子喜欢。
  •     挺好的
  •     书的内容不错,喜欢
  •     巨著,通俗易懂,值得收藏。
  •     真心很好,刚到了,当当网的快递员,这么晚都在工作,太惊讶了,还送上了楼。书很软,但不重,内容很全啊,我上一本买错了,结果,就再买了这本,恩~太完美了~赞一个?~
  •     吴文藻、冰心夫妇翻译的,质量很好。
  •     着重看了欧洲史,梳理的很不错。本来以为会跟世界通史有雷同,其实还好,有作者自己的逻辑思路。只是作为世界史,对亚洲介绍的比较少。
  •     居然译者有费孝通!!
  •     高中或者大学阅读不错的,容易懂而且梳理地清楚,内容也都算可靠,印刷很一般。对基督教和西方文明的偏重各有各的理解。可以看个大概当入门。
  •     这本世界史很好,内容详细。插图精美,不可多得
  •     又厚又大的一本书,看了很多天。但跟世界历史相比,这是一本很薄的书,所以浅薄是必然。但这并不是它浅薄的主要原因,而是西方历史学家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才是主流文明的那种高傲态度。如果不是由大师翻译想必我也不会来看
  •     翻译得很流畅,完全没有晦涩的感觉.
    写作的视角比较好,评论也特别给力.
    唯一缺点是,内容多半浅尝辄止,缺少细节.不过这些可以通过专题的历史书籍补充啦.
    总体,灰常推荐!
  •     可以看看增长见识
  •     虽然这本书出版的年代有点远了,但作为冰心等大作家翻译的作品,是一部不错的世界史,很有条理性。对于想了解世界史的朋友来说,这是一部不错的读物。只是其中有个别的错别字了。。
  •     价格优惠,内容很好!
  •     西方人角度的世界史,有失偏颇。
  •     很不错的世界史
  •     历史事件介绍的很全面,少了些作者关于历史世界发生的思考更喜欢 研究历史
  •     初中的时候学得不好,现在补习一下。
  •     内容文字简单,适合对历史有兴趣的读者阅读。更适合买给在中小学的学生们。
  •     孩子看了有帮助的书,很好谢谢推荐。
  •     买完之后就发现降价了。
  •     “西方中心论”真可怕……死活不承认“四大发明”是从中国传入。把殖民侵略说成是“白种人的负担”,白种人有义务为非洲亚洲传播先进文明blah blah blah,terrible。。。
  •     读完更想去欧洲啊!感觉我从文盲变成了有一点文化的文盲。
  •     劳资就是看每天叫嚣复兴传统文化,反西方中心论的不爽 ,别用互联网滚回去拜皇帝喊万岁吧
  •     挺好的。说明也很详细。
  •     名家翻译的就是不一样,文笔流畅、精美,引人入胜
  •     连着几天没日没夜地读终于读完了 :D
  •     内容比较全面,就是文字好多,看着看着头都疼
  •     虽然本书写于上世纪中期,有明显的西方中心史观,但却是我所看过的世界通史中最流畅简洁、条理清楚的,翻译的文字也很流畅,如果想对世界历史有个初步了解不失为一本较好的入门书。另外:慈禧应该是光绪的阿姨,不是伯母。
  •     还不错,如果配图再多些就更好了。
  •     书还挺大本的,还不错!
  •     很好的书,孩子看了有益。
  •     读了一半了,感觉还可以。
  •     作为教科书,只得两个字——周正。如果想要了解这世界到底发生过什么,即使这书再厚百倍,我看也办不到
  •     一部很好的西方史,但对东方尤其是中国的历史认识有点狭隘,这是后记中提到的,总的来说,还不错
  •     如果是彩版的就更好了。
  •     还么看完呢,这书要慢慢看,慢慢读
  •     拿到书心情特别好,实惠!
  •     简洁明了 脉络清晰
  •     内容简洁 适合初学历史的人 但插图太烂 看得一头雾水
  •     内容比较详细,且适合读者阅读,可以拓展历史知识,更好的了解世界,总之很喜欢这本书!
  •     更换很及时!
  •     是儿子自己要求订的,他喜欢
  •     正在看,对于初学者是很好的概念性教材!
  •     好厚的书啊@。@
    不是那么喜欢阅读的人们就不要购买啦 虽然图片也算不少 但要下决心看完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毅力哈哈对于我来说~
    而且都是外国史 中国历史只是泛泛的谈及 只有十页左右吧?~~~
    不过如果看完对世界历史会有个较清晰的了解吧!

    真的好厚的..
  •     或许我们对译者更熟悉一点。本书有较严重西方中心主义倾向,不过在那个时代这应该是通病。
  •     西方史流水账 看看目录即可的书
  •     了解全面的历史,很重要。
  •     很好地一本史书
  •     名家著书,名家翻译,还等什么,买吧
  •     后记注明很好;至今采用的世界地图,就是人为扭曲真实,“西方中心论”的明证。
  •     任何一本说都不能说是绝对的全面的,这本书也不例外。但我不得不承认,它的确相对于别的很全面、详细了。世界,是一个多么大的概念,大到无法用语言完完整整的描述。世界史更加如此,它是整个世界的历史啊!希望大家多多品读历史,有人说过:“现在发生的一切历史上都曾经发生过,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是超越历史新鲜发生的了。”这,就是以史为鉴吧!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了解历史,研读历史!
  •     读了现在看起来很是“搞笑”的出版说明(我读的这套是1974年版),原以为这本作为美国大中学校教材的世界史也就那么回事儿,可读性不高。但毕竟是从老婆家书架上搜寻出来的岳父大人年轻时的藏书,所以还是耐着性子翻了翻。没想到越往后看越上瘾,连《回忆苏格拉底》都仍半道儿上了。其实也并不是说这套世界史写得多么好,只是因为它勾起了我之前读《古希腊文学史》和《西方哲学史》时的回忆,而且最近我对历史忽然有了些许兴趣。或许是成书的年代早了些(1932年),书里关于亚洲尤其是中国的记述过于简单。当然这也与当时的国情有关,大量关于古代中国历史的考古发现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事了。关于中国历史还是稍后去读中国史学家们写的中国史,这里就暂时忽略不计吧。美国的历史太短,美国人写的历史书基本上就是欧洲史自然不足为奇。这整本上册主要就是在讲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欧洲史。这几个阶段也正好是我最感兴趣的部分,估计中、下册我就未必能耐心读完啦。

    最厚的上册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中策和下册相对薄了些,阅读速度也就快了许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图书虽然没有全彩插图,有的只是一些模糊的黑白相间的插图,欣赏性和直观性不足,但字体较大,行间距也大,对我这等眼神儿不好的人来说,读起来轻松得多。这是我喜欢读这套书的原因之一。现在的大部头著作往往字体偏小(尤其是译林的普及本)行间距也小,看着都费劲就更别提阅读的舒适性了。读罢这套书,短期内不打算再读世界史了。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虽然挺有诱惑性,但那厚厚的七大本实在叫我望洋兴叹!过几年把家里书架上的那些书读得差不多了再考虑吧。
  •     该书名头很大了,上个假期凑着电子版读了部分,实在不喜欢读电纸读物,就撂那,通史嘛,感觉一般.前几天校图书馆终于购入新版了,自是得先睹为快.读完真是大失所望,内容体例陈旧就算了.我想问该书能称得上<world history>?笑话!通篇充斥着西方中心论,你看非西方写到几个字?竟然还不断提出"白人的负担"这种扯淡的命题.你说这是人家西方全球史观发展的一个阶段产物就算了.那如此隆重(大学堂丛书的影响力自不待言)再版有何意义呢?真不如译下麦克尼尔的<世界史>更有价值!
  •     因为编辑的问题,这一本略差。译者和序言对不上号,一些地图因为缩小和裁剪的缘故,特别糙,内文有年表部分甚至还放错了地方……
  •     喜欢读历史,就好像喜欢偷窥式的喜欢
  •     从远古到二战以前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等都有介绍,是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不错选择
  •     代朋友购买,他说:大家名作,冰心、吴文藻、费孝通翻译的到位。研究世界历史不可多得的好书。
  •     这本世界史涵盖了很多新的知识,值得阅读~
  •     每次坐飞机我都会选择坐在玄窗的位置,因为可以看到飞机起降时的地面风景。起飞时俯视地面的建筑、道路、河流、湖泊越来越小,变成一个个或整齐或凌乱的各种形状的符号、一条条纵横阡陌的线条,那些熟悉的街道变得陌生,有种从现实生活中抽离,离开人间的感觉。

    读史书也有一种与飞机起降时看风景相似的感觉。读简史全史之类全景式历史书时如在高空看景,可以看到道路纵横交错的脉络、前后衔接、延伸,虽然看不到细节,但是能够全面了解一个城市的全貌。比如手上这本《世界史》,是美国的海斯、穆恩、韦兰三人合著的一部世界简史就是一部全景式的历史书。作者把人类文明历史分为四大部分:文明的开端、古典文明、基督教文明、近代文明,从没有历史记录的旧石器时代开始,一直讲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虽然这本书很厚,有近60万字,但要讲述这么漫长的历史,照顾到整个地球的各个大陆、民族,还是无法详尽,加之作者写作本书的对象是中等学校初学者,作为他们了解世界文明历史的一个普及入门史学工具书,也不能过于艰深,所以是照顾学生的感受和接受能力而著的。语言简洁明了,文字轻快,观点明确,论述直截了当,没有什么“繁文赘语”(这是1948年出版时翦伯赞作序所说),新版增加了大量插图,读之有种重读教科书的感觉。翦伯赞在序言中批评本书作者的观点“没有脱离观念论的窠臼”,“过分强调精神与英雄对历史的作用”。对此我倒不以为然,每个人对历史的观点尽可以不同,谁也不能就认为自己绝对正确,最关键要基于历史事实真相。

    作者书中观点是与我们的《世界历史》教科书观点完全不同。我们读书的时候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基本还是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阶级论来评判整个人类的历史的。这本书里是不会这种历史观的,作者显然是欧洲中心主义者,全书重点都是围绕欧洲文明来展开的,他们的观念中欧洲文明代表正统进步文明,而其他文明虽然历史可能更长久,但是其发展跟不上时代步伐,或者因其文明的局限性阻碍了自身的发展。

    作者推测中国文明源于埃及和西亚文明,就像现代有地球人类都源于非洲的观点,只是论据都不够充分。再比如说中国象形文字来源于埃及象形文字,这显然过于武断,象形文字不过是人类照猫画虎的一种本能而已。作为一个中国读者自然很在意作者在世界史上是如何描述中国文明的。作者在古典文明140页篇幅中绝大部分都是在讲述埃及、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文明,中国文明总过用了不超过10页纸就已经讲到唐朝结束了,而且作者显然对中国历史了解并不多,所以有许多观点明显有误。

    比如西方史界普遍的观点,中国夏商历史因为没有明确证据所以一直未得承认,书中也认为中国历史到了周朝才更为可靠,之前的只是用“近似神话的故事记述了一系列帝王”,其实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之前的历史了,只是西方还未了解罢了。作者用很大篇幅去描写荷马史诗中的虚构和历史相间的特洛伊战争,对中国的春秋战国几百年历史用“中华帝国已经变成许多几乎独立的诸侯国,极其松散地集结在一个权力微弱的帝王之下,几个主要的诸侯为了互争雄长,经常彼此交战”一句话就带过去了。

    作者对中国文字的评述,说“这个文字系统,从前是,现在仍然是中国文化进步的一个巨大阻力,因为成千上万不同的字都要会读会写,是很困难的。”而且说孔子的思想“使人民趋向保守——更倾向于固守旧的事物。旧文字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得这样长久,无疑这是一个原因。”不知道他们怎么得出这种结论的。

    另外书中说老子诞生于公元前604年,实际现在考证老子诞生于公元前571年左右,作者称其为中国的“乔达摩”,宣称他的哲学思想与佛教和斯多葛学派相同,显然是没有读懂老子的思想。

    作者把“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解释为“音乐、阅读、射箭、骑马、养狗、行猎和钓鱼等技艺”,说五经是孔子和他的弟子所撰显然也是贻笑大方,而且他说到老子和孔子的著作却连书名都没提到,是疏忽还是根本不知道?他说汉明帝派特使使印度,带回一匹白马,装载了许多佛经和佛像,并在都成建立了一座佛寺,却连这座中国第一个寺庙——白马寺的名字都不知道,显然是对中国历史不甚了解的。

    在谈到科技发明时,说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最早是由中国发明的,但是没有证据证明欧洲的印刷术是从亚洲学来的,欧洲似乎是独立发明了印刷术。而且“活动字模——印刷术的真人正发明——的真正历史无从知道。传说制造和使用活动字模的第一个是欧洲人,现在韩国人还说活字印刷是韩国人发明的呢。北宋毕昇在1041年前后就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朝鲜到了13世纪末才有金属活字印刷,1450年德国的古登堡才使用了活字印刷,比中国晚了400年,怎么可能是欧洲人发明的。这个道理就跟德国人卡尔.奔驰发明了汽车,后来福特也将他自己做的汽车开上了大街,但还是只能说奔驰是发明人一样。

    说到蒙古这股“恐怖”旋风,作者用“一群凶猛饥饿的人”从东方从亚洲扑过来,对成吉思汗直接用“野蛮”形容,反不如另一位世界简史《你应该知道的世界史》韦尔斯书中观点公正,韦尔斯反驳西方说蒙古人是靠人多兵多取胜的观点,他认为蒙古人获胜主要是因战术强大,加上骑兵的旋风般的速度,让整个西亚、中欧军队都无法抵挡,望风披靡。

    也许我们不该苛责,这本书的作用主要的是给西方读者作为了解全球历史的简略入门书,并不是给中国人看的,他们站在西方中心历史观的角度解读中国文明难免张冠李戴挂一漏万,但除了对中国文明了解欠妥外其他方面历史都还算有理有据,毕竟是六七十年前的作品了,那时候不用说作者几个人,整个世界对中国都不够了解。

    此书1932年出版后,先后增订修改过三次,最后的增订本是在1947年,增加了二战部分内容。本书译本是采用1975年冰心、吴文藻、费孝通的译本,那时文革还没结束,此书能够翻译出版而没有印上多少那个时代的阶级烙印,也算是难能可贵了。但是现在重新出版如果作者或编者能够根据最新的历史资料对原书中的某些过时、错误资料加以补充纠正就好了。
  •     正在读,以前有很多困惑的地方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     读着开头就觉得不对劲,完全是西方中心的视角,根本算不上全球通史啊。看完才发现不是斯塔夫里阿诺斯那本。。。。
  •     学习历史不错的入门书籍
  •     非常好,图文并茂,不是流水帐式的历史介绍,看起来有兴趣,不累,又能学到知识。
  •     质量不错,感觉内容不够丰富,应该买本更厚的
  •     好书!深入浅出…
  •     提纲挈领 很不错
  •     像高中历史学案 很想了解中世纪的历史 但是时间不够先撤了只能
  •     看译者就觉得值得买啦,框架和条理清晰,
  •     不错的历史入门课本
  •     一般般,有點枯燥
  •     整体感觉不错哦,只是书中观点,不敢全部赞同。
  •     内容还是比较全面的,翻译也都是大家,不错。
  •     纸质厚实,封面简洁。翦伯赞作序推介。值得珍藏。
  •     废话颇多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