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大佬王安石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知识读物 > 改革大佬王安石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
ISBN:9787543878730
作者:蓑笠翁
页数:239页

作者简介

这本《改革大佬王安石》由蓑笠翁著。
历史上,改革人物向来受到争议,而尤以宋朝的王安石为最甚。
有人骂他是“民贼”,是“古今第一小人”;有人赞他是“圣人”,是“古今第一完人”。罪恶的阴影与神圣的光环从来没有如此纠结地围绕在同一个人身上,除了王安石。
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出一系列变革措施,力图挽救积弊已久的大宋王朝。可是,他试图富国强兵,却招致朝中几乎所有大臣的群起攻击;他想要为民谋利,不料百姓却拿他像猪狗一样谩骂。而且,他不但生前不被理解,死后数百年也都背负着骂名,直到近代才有人为其翻案。
没有无缘无故的“骂”,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赞”,对于这位史上最受争议的改革者,千年之后的我们应该如何解读?
《改革大佬王安石》适合历史爱好者阅读。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章】浪迹老爹的江湖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
 伤仲永
 小中【第四
【第二章】从地方到地方
 一副臭皮囊
 几个胆小鬼搞的改革
 梯子和马桶
 县令传奇
 京城房子,你买不起
【第三章】从中央到中央
 敬酒不吃
 万言书
 一只鸟引发的风波
 拆洗王安石
 濮议之
【第四章】开始!
 皇帝要雄起
 无事不如有事
 温柔的交锋
 那些改革委员
 谁动了我的饭碗
 王安石的十大罪
 到底都改了什么
【第五章】完美风暴
 三不足
 最强的辩论
 反蛊往事
 你是你,我是我
 一张致命的图卷
 有脚的都能上
 李定来京
 最强的武功
【第六章】最优秀的对手
 王安石出走
 另一个大佬
 攻击!攻击!
 赵世居案
 重出江湖
 吕惠卿反咬
 神马都是浮云
【第七章】看着窗外一尊佛
 乌台诗案
 苏轼过江宁
 佛者王安石
 司马光复活
 挺着的章惇
 窗外那尊佛

内容概要

  蓑笠翁,历史学者,长期研究宋朝历史。见解深刻,文风犀利,对宋朝人物王安石及其推行的改革有着通透的认识。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三代下求完人,惟公(王安石)庶足以当之矣。  ——梁启超    中国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王安石,用革命性的全盘改革,来挽救宋帝国和士大夫自身的厄运,同时也解救倒悬在水火中的平民。  ——柏杨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列宁    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推行“新政”之第一人。  ——华莱士(美国前副总统)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浪迹老爹的江湖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  1021年,江西临江军军政长官助理(临江军判官)王益的第二任老婆吴氏生下了一个孩子,孩子出生时什么奇异事都没有。只是这孩子不太好看,体重很轻,脸色发黑。他一离开娘胎,自然就是哭,哭了足足半个时辰才停下来,然后开始吃奶,又吃了半个时辰。当老妈睡觉,老爹出去跟前来祝贺的人喝酒时,小孩呵呵直乐,一直乐着进入梦乡。  如你所知,这个孩子就是本书的主人公王安石。1021年是大宋王朝极平常的一年,契丹人没有来找麻烦,西夏人正准备找麻烦,但还没有准备好。那位喜欢仙丹的皇帝宋真宗虽然将在明年死掉,但今年活得却很滋润。在江西,赣江一如既往地流淌,一切都没有可说的。  只有王安石的老爹王益例外,因为他有着一箩筐的故事。  如果把王益的仕途路线比作一条河,那王益就是一天到晚不停地游泳的鱼。  王家不是显贵,王益的老家本在山西太原,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迁到了江西临江。王安石出生的六年前,老爹王益考中进士,随后被中央派到福建建安担任副县长。几年后,王益调到江西担任临江军军政长官助理。  临江军相当于一个州,下面管了三个县,治所在临川。王安石出生后,算上王益第一任老婆生的两个男孩,已经是人丁兴旺了。但王益认为,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于是在短短的几年内,就让王安石有了四个弟弟和三个妹妹。正所谓有付出就有回报,王益的七个儿子后来有四个成为进士,他的三个女儿也是才华横竖都流,其中一个女儿因一句诗而名扬后世: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烛火语平生。  王安石出生后,王益这条鱼就开始游起泳来,但大抵没出江西。先是从临川调到新干,然后到庐陵。王安石九岁那年,老爹终于出了江西,被调到广东韶州任职,后来又到四川新繁,最后,捧着官印到了江宁(南京)。王益如果不是死在江宁任上,可能还要继续游泳。  在世俗人眼里,王益是个傻小子。虽然他做的官都是二把手或三把手,但想要搞几套房子是很轻松的。然而,王益一所房子都没有。他走到哪里,必须要拖家带口,住政府给的保障房,他的薪水又不高,孩子们每天刚吃完饭就喊饿。  王益就使出望梅止渴的诡计来,他对孩子们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你们现在要好好读书,将来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到时候就可以吃饱了。  ……

图书封面


 改革大佬王安石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当年朱镕基总理曾经发问:“为什么越富的人越不交税?”岂不闻古已有之?当初,宋太祖赵匡胤为了政治的稳定,设计了官、职、差遣分离的制度,导致出现了大量的冗官,而朝廷的薪俸又特别优厚。于是我们看到,统治阶级靠中央集权的官僚机器统治着社会,而官僚机器的成员却倚权仗势侵夺社会资产。 士大夫阶级中,没有多少人对此感到不安。他们不像王安石那样,心里老是萦回着“六朝旧事”的教训。他们是现实主义者,在那里愉快地享受盛世、高效地聚集财富、放手与中央博弈。 王安石“新政”的成败,与其说反映了变法者们的个性特征、政治智慧,不如说是反映了整个精英阶级的集体选择——他们不希望这位“拗相公”出来充当乌鸦嘴,更不能容忍王安石断了自己的财路。
  •     本书作者最想要借以表达的应该是改革这个话题。凡有志于改革者,需要长远的眼光,强力的手腕,左右逢源的技巧。改革阻力重重,来自利益受损方,来自执行力的缺失,来自大部分人的不理解,来自战友们的不坚持。改革的将才百年不遇,却又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因此《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阅尽沧桑却毅然反对,不是没有认识到改革的益处,却耽于改革失败的苦果。“治国和划船差不多,如果力气只使在一方,不管是左是右,都会划得很艰难。”改革的动力来自于世势,改革的方向明确,但是路劲却不能一蹴而就,须得配合改革动力的强弱依势而动,并且需要团结最广大的基础,不管是改革的受益方群众还是那些有志的人才,甚至需要把那些摇摆票和既得利益集团也尽量团结进来。这些,中国大陆的改革之路值得借鉴。本书立意不错,可惜的是作者文采稍逊,人物描写薄弱,对于治国和政策的分析不足,大量的笔墨用于厚黑的政治斗争。
  •     佩服王安石,一是佩服他的学识广、建树博,是全才型的名人;二是佩服他身上那种始终裹携洋溢着的蒸蒸日上的朝气、生气。这种朝气、生气,使他看问题透彻、睿智、洞明和通达,勇于实践,用于革新、勇于吃苦,勇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富国强兵。这比那些只知纸上谈兵、坐而论道的腐儒、俗儒诸如司马光、韩琦、富弼、文彦博之类不知强了多少倍!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作者虽试图以调侃的手法来写作,但功力欠佳。一些貌似幽默的文字,实则不够自然。至少和《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比,差得很多了。对相关历史史实也理解也不够深入,缺乏分析,仅仅在罗列一些过程,读来感觉缺少“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深度。
  •     作者风格幽默,有一定写作功力,支持!
  •     虽有偏激之语言,但读来甚是畅快。可以一观。
  •     王安石变法是宋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
    到现在已经900多年。但就在这900多年,有关评议和研究王安石以及其变法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
    蓑笠翁的这本《改革大佬王安石》可看作是一个“评议+趣味”的故事书,对王安石变法到底有什么作用,在书中也给出了参考性答案,这点难能可贵。
  •     王安石变法是失败还是成功,要看从哪方面说。因为他的改革而引起的新旧党争,的确是北宋灭亡的一个因素。但从经济方面来讲,他的确让北宋政府赚的盆满钵满。改革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国家富得流油,然后贪污腐败、争斗盛行?还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驾齐驱?成为一个货真价实的强国,而不是大国?
  •     安石变法是失败还是成功,要看从哪方面说。改革的终极目的是什么?虽然写的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一段沉重的历史往事,但读的过程中并不沉重,题材吸引我,书章同样让我陶醉其中,穿越千年。
  •     王安石经典的“三不足”语(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使人印象深刻,但有专家说,这其实不是王安石说的。而是王安石的政敌替他说的。
    宋神宗还特意问过王安石是否说过这样大逆不道的话,王安石一向敢做敢为,当场就承认,我根本就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但是,王安石觉得这三句话太经典了,正符合他当时心情,转而说,这话虽然不是我说的,却是我内心深处的想法,所以就放我脑袋上吧。
    这一放就是一千多年。温家宝总理曾经引用过这句话,但我忘记了他想佐证什么,可能是房价调控。其实,我们应该畏惧下天老爷,现在的人把地球都搞成地狱了。
    祖宗留下的东西,其实有的也很好,也别不畏惧,比如祖宗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不畏惧吗?至于人言,早就有人际关系大师说过,人言可畏。当然,这人言的人应该是广大底层的老百姓。
  •     这书说王安石是影响世界的改革先驱,那商鞅岂不是要从棺材里跳出来?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与王安石的截然不同,王安石怎么影响人家了?太奇怪!
  •     蓑笠翁说,王安石改革的失败不是宋神宗在压力下放弃,而是因为当时的北宋不能容忍垄断,这种观点,暂时保留意见。
  •     能把王安石变法这样枯燥的题目写的如行云流水,而且不仅仅是口水式叙述,里面对一些东西能举重若轻,这书,我喜欢。
  •     有塑料包装。书比较新
  •     中学时讲唐宋八大家,其中有王,原来王安石不仅文章写得好,想不到他是个通才,放到现在,也可以当个中央常委了,甚至可以做一回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哈哈。只可惜个性稍微有点偏狭,要不然不会败得那么惨。
  •     王安石变法,或者说改革,这一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实际上是着眼于经济和财政政策的变革。王安石以其超越时代的才能和无比执拗的个性,试图以一己之力挽救大宋于水火。可是,他的对手都是朝中元老,他的团队却又让人鄙夷,正如书中所说的,是“有脚的都能上”。这或许就是王安石的悲剧,是他备受争议的根源所在。
    这本书以现代的视角和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争议的人物,一个沉重的话题,值得一读!
  •     语言通俗,娓娓道来,历史功底不错,轻松中见深刻,调侃中含悲愤,值得一读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编写过《王安石和他的新政策》一书
    这书对王安石的评价是:王安石是一个官僚政策的理想主义者,是把实现儒家的道德社会作为主要目的,提倡在职业上训练有素的、在行政上管理有效的官僚主义政治思想的政治家。
    就是说,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并不是社会主义的,他的变法是建立在明确的社会基础之上的。
  •     封面做的很棒,一下子吸引了我,一顶乌纱帽,一袭朝服,很有气势,仿佛让我们看到近千年前的王安石改革的恢弘气魄!语言通俗,娓娓道来,整本书轻松中见深刻,调侃中含悲愤,值得一读 ......
  •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吗?怎么跟王安石扯到一起了?难道王安石未卜先知?
  •     让我看到了更有立体感的王安石
  •     王安石几乎是在单枪匹马的情况下,依靠最高领导人的无边权力进行了一次旨在图强的改革。他失败了。对于他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种解说。有人说,他的队伍不够精锐,成员不够团结,总后院起火。

    也有人说,敌对势力太强大,连常年龟缩在深宫中最高领导人的老娘都把王安石看成是死对头。还有人说,王安石和最高领导人的关系不够铁,稍有风吹草动,最高领导人就晃荡了,没有坚定的立场,意志力脆弱。我倒想到一个神话传说。
    有个书生爱上了龙王的小女儿。但龙王拒绝承认这个女婿,还软禁了小龙女。书生天天在海边哭,把一生的眼泪都哭干。有神仙人性未泯,就给书生一个锅,那锅跟今天我们用的火锅一样,据说还是鸳鸯锅。神仙告诉书生,把海水放进锅里,煮它,锅里少一尺,海平面就减十丈。
    结果,书生煮起来不舍昼夜,一大片海域成了烂泥塘,他老婆正在烂泥里枕着他的名字入眠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手中有个可以煮海的器皿,那惊涛骇浪的大海就是一火锅汤。
    王安石就没有这样的器皿,他有的只是和最高领导人相同的愿望和美好的人际关系。这个器皿就是凭借权术而谋划来的别人不敢触碰的地雷,明朝时候张居正就有这样的地雷,所以,人家有生之年,谁都不敢对他的改革说半个不字,也有说的,全都回家养伤去了。
  •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其实是:他知道地方行政制度的重要性,却不加以利用,甚至是放任自由发展,对于一些反新法认识,也无法将其拨离行政体系之中,反而只能将其安插在地方为官,形成在地方的反对势力,进而成为推行新法的阻力之一。
    另外,他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制度,也是他不能将地方行政制度统一整理的一大问题,这样就形成了地方的行政体系与中央的认知有相当程度的歧见,而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也未能尽如王安石之意。用《改革大佬王安石》里面的话来说就是,王安石把敌人从身边赶走,让他站在远远的地方再跟自己作对。
  •     了解变法牛人之生平,亦知社会变革前进之艰难。
  •     读历史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书给了很好的答案,不是口水式的讲故事,而是在故事背后还应该有引人深省的东西。现在很多口水讲史都有这毛病,就是故事。
  •     没有看这书之前,一直以为王安石是个一本正经的人。看了这本书后,突然发现,这人一本正经的有点过分。改革那么大的事,凭他一个人招几个圈外的人,就能搞定?扯淡!既得利益集团啊,不得到他们的同意,老天爷下凡都不能做任何改变。
  •     王安石的改革,也是至上而下的,并且得到了宋神宗的大力支持,宋代的皇帝,一般还是对臣下很不错的,但是,最终王安石的变法还是以失败而终结了,好像古今中外变法成功的并不多哦,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倒还是不错,可惜成功案例太少了……

    这本书的好处就是好看,好读,不累,就可以了解我们的历史人物,一点没有历史距离感,个个形象鲜活,血肉丰满,难得……
  •     历史的悲哀总在不断的重演。读史使人明志,此乃真言。
  •     很好看哦,王安石我一直很崇拜,说来也奇怪,我最喜欢的宋代文人就是苏轼和王安石,可他们偏偏政见不合,可惜了……
  •     订单下了没三天,书已到,质量也好,网上买书比较便宜.
  •     王安石变法中最使人痛快的就是对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宋朝那会儿,不一定非要靠科举才能上位,大多数人都是拼爹、拼已经烂成骨头渣的祖宗当上公务员的。
    可王安石说,必须要考试才能做官,而且试题必须要由他来出。这就让当时很多权贵阶层恼火,老子我都把子女安排的妥妥的,你现在说要考试,而且考试的内容居然不是传统题目,这不是给了烟鬼香烟而不给火柴吗。
    比如现在,有人对一个学习了四年经济学特别想当官的人说,想当官吗,把满汉全席的菜谱给我背诵出来,那人肯定跟你玩命。再比如,你跟一个县长说,听说你把三个儿子十个女儿都安排进了国家单位?这不成,要考试,就考考一加一等于几吧,答对的可以继续留在机关,错的,赶紧滚蛋。
    知子莫若父,县长大人非得使用行政手段把你大卸八块不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最大阻力其实来自这些人。
  •     当年朱镕基总理曾经发问:“为什么越富的人越不交税?”岂不闻古已有之?当初,宋太祖赵匡胤为了政治的稳定,设计了官、职、差遣分离的制度,导致出现了大量的冗官,而朝廷的薪俸又特别优厚。于是我们看到,统治阶级靠中央集权的官僚机器统治着社会,而官僚机器的成员却倚权仗势侵夺社会资产。
    士大夫阶级中,没有多少人对此感到不安。他们不像王安石那样,心里老是萦回着“六朝旧事”的教训。他们是现实主义者,在那里愉快地享受盛世、高效地聚集财富、放手与中央博弈。
    王安石“新政”的成败,与其说反映了变法者们的个性特征、政治智慧,不如说是反映了整个精英阶级的集体选择——他们不希望这位“拗相公”出来充当乌鸦嘴,更不能容忍王安石断了自己的财路。
  •     王安石这个人正如胡适所说的那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900多年来,王安石在中国历史上地位,好像一个谜似的,为人们所不理解。
    封建的史学家把他看做是应该凌迟的异端,因为他说过三不足的话。
    而资产阶级学者则把他捧到天上,好像王安石是个穿越时空的人,曾穿越到1000年前为他们设计出了资本主义世界。
  •     改革之艰,首在言论。言论之及,后世不免。偶尔改革成之,改革者自然是上了神坛,比如商君,不然,则是下了地狱。改革的成功自然是因为改革之功,失败则未必是改革之故但却不免加诸改革头上。以此来看,成功者承受后世景仰乃实至名归,失败者却往往承受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其心之痛楚,可见一斑。几千年的历史如在眼前,可知为何拒改革而守现状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