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研究生/本专科 > 财政学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2-1
ISBN:9787300149080
作者:陈共
页数:346页

作者简介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国家级精品课程:财政学(第7版)》具有以下特点:
(1)《“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国家级精品课程:财政学(第7版)》是按财政的运行过程和各财政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课程体系,系统而全面,循序渐进,接近实际生活,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基本体系是:基本理论(导读)一财政支出一财政收入一国债一国家预算一财政平衡和财政政策。
(2)《“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国家级精品课程:财政学(第7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主要是体现我国改革开放后的邓小平理论、党的历届代表大会关于经济建设方针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论述。
(3)有鉴别地借鉴西方经济学和财政学中对我国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某些原理和方法,既不采取排斥态度,也不是按本照搬,基本思路是:立足于中国实际,借鉴西方的某些原理和方法分析中国的现实问题,得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结论。
(4)通过教材和讲授,广泛吸收和反映当今中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反映中国经济改革和财政改革的进程和内容。
本书为大学本科适用教材,既适用于财政学专业作为专业理论课教材,也适用于经济学专业、各财经类专业和工商管理类专业作为核心课教材,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管理技能,力图规范化、准确化和简洁化。为适应专业目录调整后拓宽专业面的要求,适应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的需要,教材的涉及面适当放宽了一些,以便在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教学对象的要求,在章节和内容上适当增减调整,有重点地讲授。

书籍目录

导论
现实生活中的财政学/学习对象、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我国财政学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第一节 财政概念
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公共物品与公共需要——财政学的两个基础性概念/关于财政与“公共财政”
第二节 政府和市场关系——财政学的基本问题
学习财政学为什么从政府和市场关系说起?/市场: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
第三节 财政职能
研究财政职能的思路和意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公共生产/公共定价
第二节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财政支出的效率/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我国财政决策的民主化和法制化/财政监督
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
我国现行财政支出功能分类/我国现行支出经济分类/按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财政支出规模增长变化的一般趋势/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及合理规模选择的路径
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关于财政支出结构发展变化的学说/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思路
第四章 经常性支出
第一节 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的经济属性/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
第二节 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支出
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支出的经济属性/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医疗卫生支出
第三节 社会保险支出
社会保险支出的性质和重要社会意义/我国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保险与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险的对照/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
第五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
第一节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一般分析
投资与经济发展/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
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
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第三节 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
财政对”三农“投入的重要意义/政府(财政)必须介入”三农“投入的理由/财政加大”三农“措施和力度
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
财政投融资的概念、意义和特征/我国的政策性银行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
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第八章 税收原理
第九章 税收的经济效应
第十章 税收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第十一章 我国现行税制
第十二章 国债和国债市场
第十三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
第十四章 预算管理体制
第十五章 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第十六章 财政政策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问题

编辑推荐

陈共编著的《财政学(第7半教育部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特点鲜明:1.实行本土化。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国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语言的表述方式也不同,因此,要真正培养中国的经济管理人才,教材还是本土化为宜。因此,本套教材在吸收西方经济管理理论精髓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实践,把中国的背景知识与国际合理接轨。2.精选作者,保证教材质量。作者为本领域的权威或佼佼者,并且都在教学一线工作多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作者能够不断结合当前教学的需要和现实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推陈出新,始终保持教材的“精”与“新”。3.配套丰富,方便读者学习。

内容概要

陈共,曾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主任,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主编财经类课程核心课财政学教材和“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曾撰写(包括参与)出版《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积极财政政策及其风险分析》、《美国财政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日本财政政策》等10余部专著,出版《陈共文集》。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财政学作为一门应用理论学科,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是财政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学说,创立了科学的再生产理论,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对“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的分配作了全面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也曾对资本主义财政范畴进行过大量的论述,等等,这些经济学原理对今天在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中摆正财政的地位与作用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财政学时,只限于援引其中有关论述财政问题的词句,而不知其基本原理,则不能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的财政学说。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问题。当今作为财政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针的主要是结合中国当前实际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规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当然也是研究和学习财政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世纪的新征途上,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邓小平理论全面地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于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1984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阐明了加快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二中全会(1993年3月)通过的《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图书封面


 财政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我是以一个外行的身份自己研读这本教材的,因而以下所言在专业人士看来或甚为浅陋。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因为研究生的方向大约是宋代经济史类,在本科的最后一年我希望了解一些经济、财政和货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其中便选择了朱青老师的“财政学”一课去旁听。朱老师指定此书为教材,遂不定期地翻看(彼时花费大量精力在黑田明伸和高桥弘臣的书上)。不过,因为临近毕业琐事颇多,朱老师的课半途而废,而这本教材终于在暑假阅毕。一、 什么是“财政”本书《财政学》的英语译名为’Public Finance’,换句话说就是公共经济或者公共金融。“财政”一词在十九世纪中后期由日本人创造,后由新派学人传入中国。传统中国多用国用、国计、邦计、岁计等词表达类似含义,其中“国”、“邦”等词已表达此钱为国家所有、为国家所用。而“财”仅表示钱财,不光国家有,个人也能有,“财政”的国家主体性无法体现。不过,“政”字的连用颇为巧妙,解决了这个问题。“政”不仅明了了钱物的所有者,更表明国家用钱是政治的一部分。这里有一个所谓词汇史的问题。财政、税、货币等一些名词普遍存在中国使用(或近义使用)、中国失传、日本再发现(再定义)、回传中国的情况。拿税字来说,唐宋时期有“两税”一说,但自张居正改革至光绪维新这段时间,“税”字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其后经由日人译介,“税”字重回历史舞台直至现在。这不仅关乎到单个字词的取舍,更涉及到当时制度和观念的更迭。另外,还有一些传统时期不存在概念名词而该概念实际存在的情况。比如资产负债表,这类东西传统时期一定存在,但名称和表现形式或许不同。二、 本书中我所关注的几个概念1、 替代——规模效应2、 税收超额负担3、 挤出效应4、 税收中性5、 粘蝇纸效应6、 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以上几个概念对宋代财政有比较强的针对性。宋代财政开支庞大,若经战事则更上一个台阶,这非常符合“替代——规模效应”。另如税收中性,这在传统时期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至于货币政策的时滞性更是无需讨论。税收超额负担更是易于理解。传统时期,政府运用税收工具远不如现在熟练,大约只有简单的调整税率或增减税基(增加税基为常态,而减削税基则多是“开恩”),而且手笔颇大,未必符合经济规律。因此,这样看起来是经济手段的调控方式,实际包含超经济的内涵。拿我曾经略作研究的遏籴问题举例:地方官遏籴,会采用擅自提高税率、增加税基或乱征杂费的手段,使得商人不敢前来从事粮食贸易,干扰市场运行。由此造成的商人无利、灾区无粮可买正是这种“超经济”税收造成的超额负担。至于挤出效应,在传统时期则并非因利率造成。古代没有利率这样武器,政府在货币上的工具主要有二:货币的数量和流通性、货币的品位。当然,传统时期的挤出效应最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超经济市场管控上,商人承受着比市场风云更为突然和严厉的风险。粘蝇纸效应(Flypaper Effect)。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1、宋代中央政府有多少资金可以转移支付回地方;2、即便加上中央回拨的资金,地方上是否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公共服务”?宋代地方财政拮据,粘蝇纸效应恐怕很难成立。因为资金似乎在选择进入公共服务和个人收入的哪个管道前,就已被日常的行政运作消耗殆尽了。三、 历史学与社科理论上文采取了史实和概念对照的方式,由此我又想到了这个老议题。历史学研究同社科理论究竟应如何相处?实际上,所谓的社科理论其实也是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因为中国历史学太缺少理论了,学人见到稍显理论化些的成果便冠以“理论”这顶帽子。而对于真正的理论,许多学人由颇为不屑,以局限性强、有很多限制条件、没有事实依据、不符合中国国情等等种种理由将其打入冷宫。问题是,限制条件多不代表理论本身错误、理论有限制条件不代表不能拿来参考。历史学的所谓问题意识,产生途径有二。其一,由研读史料而来。为了解决该问题,必须扎实考据。往往这样的小问题会如引子一般牵出一串的大问题。其二,由理论而来。理论高屋建瓴,学人一旦提出问题,必然是牵涉甚广的大问题。由此为基础,再拼接、串联、组合史料,先解决小问题(或一方面的问题),再回答大猜想。这两种方式我认为均是正途,而且更倾向于后一种。

精彩短评 (总计84条)

  •     前段时间当当搞活动时买的,一下子买了好多书,沉甸甸的一箱子。很给力的说。都是自己很想要的。价格便宜还方便。第一次在当当购物,很愉快的网购经历,决定以后买书都来当当买了。
    (∩_∩)
  •     书的质量不错,正版,是本不错的教材
  •     内容比较系统,扩展性较强
  •     物流非常快滴,,,解急用
  •     当当服务,值得信赖!半年来,已经迷恋当当了!
  •     据说陈共的书官话套话很多,读起来容易跑神,但是我看第七版比第六版少了100多页,应该能在这些方面改进一些吧,书还没读,希望内容很全。
  •     是本科生的教材,对于考研很有帮助。
  •     乱七八糟
  •     书的内容不用说,人大的教材,绝对权威啊!印刷很清晰,纸质也比较满意。总体很好!
  •     物流很快 上午下单 下午到
  •     看后让人爱上财政学···
  •     印刷和送货上门速度都很好
  •     读了这本书,感觉在知识面上突然放大了不少。。。国家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财政基础建设和维护。有了国家,就有了税负,就有了财政。这本书对理解国家宏观政策很有帮助。特别是现在中国处于改革的深水区,怎么更好地顺应社会潮流,对于“有准备的人”而言,了解些财政知识很必要。这本书写得很清晰,内容比较完整。。。。。
  •     不厚 挺好的,要不要看好久了
  •     书还没有读 书质量不借
  •     还没看呢~~教科书
  •     书很好,送货速度很快,很开心!
  •     财政学的
  •     作为教材,对考试有用,但是仔细看的确会学到很多。
  •     因为是学财务管理的,买来恶补自己贫乏的财政学,这本书还是让人获益匪浅的
  •     课本,老师对着念的
  •     考研的书啊
  •     不简明 不适合当教材,刚入门学财政学的还是看邓子基德更容易建立自己的逻辑框架体系
  •     挺不错的,值得推荐!
  •     由于我的快递 害的快递大叔白跑了一趟 并且服务态度超好 这本书是帮朋友买的 朋友也非常喜欢这本书啊
  •     书很不错,是正版,下次还来购买。
  •     经典就是经典
    支持人大版
  •     指定的教材,很不错
  •     适合当作教材
  •     很喜欢这本书,内容很好,对我帮助很大,学财政的首选
  •     选修课的教材,及时到了,很高兴,很实用,推荐哦。。。。。。。。。。
  •     我觉得不错,能用通顺的语言和正常的逻辑把他想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没有让人觉得浑身难受,起码是一个我能顺畅接受的状态。
  •     除了包装外,我也没什么可说的勒
  •     灰常好的书~
  •     书整体不错 写的挺好的呃 老师推荐的
  •     就是书改版后排版有些乱套
  •     书很快就到了 质量很好
  •     书中内容易懂,娓娓道来。看起来很舒服,无论从内容还是纸质,都是很不错的一本财政学书。
  •     挺不错的一本书 受益匪浅那
  •        我是以一个外行的身份自己研读这本教材的,因而以下所言在专业人士看来或甚为浅陋。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因为研究生的方向大约是宋代经济史类,在本科的最后一年我希望了解一些经济、财政和货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其中便选择了朱青老师的“财政学”一课去旁听。朱老师指定此书为教材,遂不定期地翻看(彼时花费大量精力在黑田明伸和高桥弘臣的书上)。不过,因为临近毕业琐事颇多,朱老师的课半途而废,而这本教材终于在暑假阅毕。
      
      一、 什么是“财政”
       本书《财政学》的英语译名为’Public Finance’,换句话说就是公共经济或者公共金融。“财政”一词在十九世纪中后期由日本人创造,后由新派学人传入中国。传统中国多用国用、国计、邦计、岁计等词表达类似含义,其中“国”、“邦”等词已表达此钱为国家所有、为国家所用。而“财”仅表示钱财,不光国家有,个人也能有,“财政”的国家主体性无法体现。不过,“政”字的连用颇为巧妙,解决了这个问题。“政”不仅明了了钱物的所有者,更表明国家用钱是政治的一部分。
       这里有一个所谓词汇史的问题。财政、税、货币等一些名词普遍存在中国使用(或近义使用)、中国失传、日本再发现(再定义)、回传中国的情况。拿税字来说,唐宋时期有“两税”一说,但自张居正改革至光绪维新这段时间,“税”字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其后经由日人译介,“税”字重回历史舞台直至现在。这不仅关乎到单个字词的取舍,更涉及到当时制度和观念的更迭。
       另外,还有一些传统时期不存在概念名词而该概念实际存在的情况。比如资产负债表,这类东西传统时期一定存在,但名称和表现形式或许不同。
      
      二、 本书中我所关注的几个概念
      1、 替代——规模效应
      2、 税收超额负担
      3、 挤出效应
      4、 税收中性
      5、 粘蝇纸效应
      6、 货币政策的时滞性
       以上几个概念对宋代财政有比较强的针对性。宋代财政开支庞大,若经战事则更上一个台阶,这非常符合“替代——规模效应”。另如税收中性,这在传统时期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至于货币政策的时滞性更是无需讨论。
       税收超额负担更是易于理解。传统时期,政府运用税收工具远不如现在熟练,大约只有简单的调整税率或增减税基(增加税基为常态,而减削税基则多是“开恩”),而且手笔颇大,未必符合经济规律。因此,这样看起来是经济手段的调控方式,实际包含超经济的内涵。拿我曾经略作研究的遏籴问题举例:地方官遏籴,会采用擅自提高税率、增加税基或乱征杂费的手段,使得商人不敢前来从事粮食贸易,干扰市场运行。由此造成的商人无利、灾区无粮可买正是这种“超经济”税收造成的超额负担。
       至于挤出效应,在传统时期则并非因利率造成。古代没有利率这样武器,政府在货币上的工具主要有二:货币的数量和流通性、货币的品位。当然,传统时期的挤出效应最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超经济市场管控上,商人承受着比市场风云更为突然和严厉的风险。
       粘蝇纸效应(Flypaper Effect)。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1、宋代中央政府有多少资金可以转移支付回地方;2、即便加上中央回拨的资金,地方上是否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公共服务”?宋代地方财政拮据,粘蝇纸效应恐怕很难成立。因为资金似乎在选择进入公共服务和个人收入的哪个管道前,就已被日常的行政运作消耗殆尽了。
      
      三、 历史学与社科理论
       上文采取了史实和概念对照的方式,由此我又想到了这个老议题。
       历史学研究同社科理论究竟应如何相处?实际上,所谓的社科理论其实也是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因为中国历史学太缺少理论了,学人见到稍显理论化些的成果便冠以“理论”这顶帽子。
       而对于真正的理论,许多学人由颇为不屑,以局限性强、有很多限制条件、没有事实依据、不符合中国国情等等种种理由将其打入冷宫。问题是,限制条件多不代表理论本身错误、理论有限制条件不代表不能拿来参考。历史学的所谓问题意识,产生途径有二。其一,由研读史料而来。为了解决该问题,必须扎实考据。往往这样的小问题会如引子一般牵出一串的大问题。其二,由理论而来。理论高屋建瓴,学人一旦提出问题,必然是牵涉甚广的大问题。由此为基础,再拼接、串联、组合史料,先解决小问题(或一方面的问题),再回答大猜想。
       这两种方式我认为均是正途,而且更倾向于后一种。
      
  •     在职研用书
  •     还没有读,速度快,指定的是第四版,不知道第七版改动大不大
  •     财政学 第七版这本书很好,很不错
  •     很一般的教材,太枯燥读起来很累
  •     陈老的书没多说,肯定是静待你
  •     书还未读完,看了目录,应该读完后会有不少收获
  •     陈共财政学,国内知名,还有点儿用
  •     真的很一流
  •     财政学新教材,很不错
  •     财政学!
  •     满300减150,价格实惠,送货快。
  •     本书中的专业术语解释的相当到位。值得一看
  •     7分。
  •     是财政学的教材
  •     都是侄女要求买的,她非常满意。
  •     要考试的
  •     考研用书 还在看之中
  •     书是正版的 还打了折 比学校便宜
  •     书的讲解很浅显易懂。有用的书,考研专用,想学好就这个,不解释
  •     最近在网上买的书很多,对比之下自己觉得当当网上买书真的是太方便了!好到没得说!!!挺!!!
  •     财政学考研教材,有一定难度
  •     这本教材写的非常好,通俗易懂。我国财政大权不知何日才能收归全国人大。
  •     金融学 国家精品 金融学必备教材!
  •     不过是别人推荐的,应该不错!
  •     挺好,与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结合的很好!
  •     写得很好,喜欢这本教材。也喜欢教这本书的老师。
  •     我们下学期要学的教材,感觉很好。
  •     提纲不错,内容编的也还行,如同财政学的第四版一样,思路清新,值得推荐
  •     财政方面的权威。
  •     财政学教材(第七版)
  •     虽然跟以前版的内容上没什么区别,学校书店里有卖这个的旧书···有点小伤心觉得有点划不来。但是当当已经下单子了,那就算了啦,新版带来新的动力哈
  •     考研指定教材,推荐给大家,尤其是考人大的。
  •     不错,讲的知识很有用!
  •     描述很准确,和学校要求的一模一样
  •     用了一天时间看完应付期末,事实上还不错
  •     财政学 第七版.考试必须买,真不想看
  •     这个是一本好书
  •     课本,就不用说了吧········
  •     不错,希望自己能认真看完
  •     这是理论类书籍,书讲的挺好。举的实例容易让人理解
  •     陈共老师
  •     有一个牛的导师,然后有很多牛的弟子。
  •     不错,适合作专业教材,理论深度得当,还是最新版
  •     最新版啊有木有,陈共教授是我国财政学界的泰斗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