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德教育文集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教师用书 > 李秉德教育文集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549901852
作者:田慧生 编
页数:519页

作者简介

《李秉德教育文集》内容简介:我国教育历史悠久,渊源流长,但是近代教育在我国的产生不过是近一百年多的事情。特别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介绍西方教育理论,开展众多实验研究,为我国教育跟上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和教育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可惜抗日战争打断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教育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教育科学研究也逐渐恢复起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教育科学迎来了明朗的春天。从引进外国教育理论到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这是一条漫长的、曲折的道路,但又是一项十分壮丽的事业。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付出了几代人的努力,正在不断探索前行。
任何科学的发展都要靠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创新,教育科学的发展也不例外。因此,了解前人研究的成果,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就使我们的攀登会容易一些,快捷一些。为此,我们和江苏教育出版社策划编辑出版《20世纪教育名家书系》。第一辑选择了刘佛年等8位教育名家。这几位教育名家是我国教育科学现代化进程中承上启下的人物。他们大多就学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许多人都在国外留过学,可以说都是学贯中西。建国以后,他们为新中国的教育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可惜由于“文化大革命”之前和“文化大革命”中“左”的思想的影响,他们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有的甚至受到打击迫害。改革开放以后,他们重新焕发了青春,积极投入到教育学科建设之中。他们是我国第一批博士研究生导师。现在教育理论界的骨干,可以说都是他们的学生。

书籍目录

前言
教育科学研究
 关于结合教学在学生中间开展科学研究的点滴经验(1960年)
 开封教育实验区及廉方教学法实验始末(1987年)
 《教学研究方法论》序(1999年)
 论教育科学研究及其实验方法(2001年)
教学理论
 教学原则
  ——兰州市中等学校教师业务学习报告(1954年)
 对于高等学校一般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基本理解
  ——学习《实践论》的一点体会(1954年)
 试论教学诸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1989年)
 应重视教学环境问题的研究
  ——《教学环境论》序(1993年)
 论教学论三题(1996年)
 时代的呼唤与教学论的重建(1999年)
 “教学设计”与教学论(2000年)
 教学的途径和方法(2002年)
语文教学
 改革语文教学,加强语文教学研究(1979年)
 大力改革语文教学 开展语文教学研究
  ——在甘肃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会上的讲话(1980年)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1980年)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两个问题
  ——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上的报告(1982年)
 关于建立语文教育学的初步设想(1987年)
  人才培养
 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之培养(1954年)
 和同学们谈学习问题
  ——从学习的要求与特点谈到我们应该如何去进行学习(1955年)
 我在讲课上的一点体会(1960年)
 一个小学生家长给老师的公开信(1980年)
 三个面向需要新的一代,新的一代需要三个面向(1984年)
 掌握儿童少年发育成长的规律,使他们一个个都健康地成长起来!(1984年)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1985年)
 和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谈话(一)(1988年)
 和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谈话(二)(1988年)
 中加教育学术交流活动在我校(1997年)
 培养教学论博士生的经验体会(1997年)
 时代的呼唤与人才的培养(1999年)
教师教育
 如何做好教研组工作及总结工作(1954年)
 关于教育实习规律初探(1957年)
 如何提高高师教育实习的质量(1957年)
 提高教师水乎工作
  ——西北师院附中教师业务学习报告提纲(1954年)
 关于如何提高课堂讲授质量的一些体会(1962年)
 ……
教育发展战略
教育感悟
怀念与追忆
附录
编后记
  

前言

  李秉德先生(1912—2005),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早年留学瑞士、法国。新中国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小学语文教育等学科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l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第一批教育学科(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任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李秉德,字子纯,出生于河南洛阳一个城市贫民家庭。l928年入洞南大学预科,l930年升入本科,主学英文,辅学教育。因听了邰爽秋教授一门关于中国教育出路问题的课,思想上受到很大触动,次年改主修为教育,自此矢志不渝,开始了长达70余年的教育学术生涯。李先生在学期间,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曾在《教育周刊》、《开封实验教育月刊》上发表多篇文章,如《论所谓适合社会需要的教育》(1932)、《学校风纪之培养》(1932)、《开封城厢中小学小楷速率测验报告》(1933,与邰爽秋合作)等,翻译《心理生活之社会一1生》(1933)、《电影在中学学生的社会态度上所产生的效果》(1933)等文。1934年大学毕业后,接受他的另一位老师,时任开封教育实验区主任的李廉方先生之聘,担任“大花园教育村主办干事”,从事“廉方教学法,,的实验工作。“廉方教学法”是我国早期教育实验的一个主要代表,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学完初小四年课程,掌握基本的读写算知识技能。“廉方教学”因此名噪一时,在中国教育实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段经历对先生的影响是终身的,他后来长期致力于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语文教育和教育实验的研究,始终关注中小学教学改革与实验,始终强调教育研究必须面向教育实践,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可以说都与他早年的经历密不可分。   ……

章节摘录

  《教学研究方法论》序  (1999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教育研究的蓬勃发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越来越引起教育学术界的重视,从而出现了这方面的一些专著。但是像王嘉毅所著《教学研究方法论》这样的书,专门就教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论述,还是我见到的第一本。可以想见,这项研究对于建立独特的教学论方法论体系,促进教学论学科的发展和丰富教学理论,都是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的。  作者在书的开头就一反过去一般常常把方法分为哲学方法、一般科学研究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三个层次的做法,而另辟蹊径。在提出从原理、方法和技术三个方面来从事教学研究的同时,又把教学研究的评价也纳入到教学研究方法论的范围之内,这种做法一开始就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接着作者在第二章中对于教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与研究现状作了概括性的论述。在肯定并吸收国内外学者已经取得的成果和已经形成了的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和观点的基础上,又指出中西方当前在教学研究方法方面的一些不足之处。这样就告诉我们:这方面的研究现在发展到的地步与应该接力之处,使以下各章的讨论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时代感,让读者不仅了解到教学研究方法发展的脉络,而且马上就接触到教学研究方法的一些学术前沿问题。  作者于以下各章中就按照他自己设计的三个层次展开论述。关于理论层次的论述集中在第三章。在这一章中作者分别讨论了教学研究的本质、特点、层次(这是指研究水平的层次,不是前述的方法本身的层次)、过程、效度、信度以及教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这些论述都是从教学研究方法理论的总体上来展开的,体现出了教学方法论中的“论”的精神。深入浅出,观点明确而清新。   各种方法、技术,而是以研究过程为主线来介绍各种方法与技术,把方法、技术与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使读者比较清楚地了解到方法与技术的主要范围;第二,方法与技术分别论述,使读者清楚了解到方法与技术虽然关系紧密,但二者还是有主有从,不能摆错位置,陷入技术至上的误区里去。   从全书各章中展开的论述来看,作者所掌握的资料是很丰富的,也是非常新颖的。作者在论述过程中每说明一种理论之后尽量举出例证,或讲明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这样就使读者所获得的概念更加清晰,并知道如何下手去实行。这也是作者治学精神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作风的一种表现。   总之,这本书的优点是很多的,但是在我看来仍有一些不足之处。读完全书后,我觉得全书的中国味相对来说不如外国味浓。我认为,放眼世界还要立足于国内,时时紧紧盯住我国的教育教学实际。作者也还是注意到这一点的,但似乎尚有不足之处。例如,作者在最后一章中讲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例时谈到"这种研究近年来在我国也逐步兴起,比如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的系列课题、国家教委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改革研究、国家教委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改革研究等,均属这种研究类型"。作者在论述中外教学研究方法的未来趋势时,联系中国的这些具有典型性的例子,这样做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虽然,相对来说,我国在教育研究方面的成果落后于外国,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如果注意深挖,还是很有些东西可以摘取的。谈这些不是对作者求全责备,而是顺便指出,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中国的教育研究工作者应当特别着力之处。   我这里还要特别说明,我指出本书的外国味浓,严格说来,并不是本书的缺点,外国教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当然应该不遗余力地引进,但是正如我国近年来引进外国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设备一样,引进之后还有个消化与再创造的过程。这样看来,读者就更不能求全责备于本书作者,而是应该作为我们自己的责任与工作来看待了。   ……

图书封面


 李秉德教育文集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读完此书,对李秉德先生的学术思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     书的品质一级棒,以敬畏敬仰崇拜的心阅读中。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