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兴起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教师用书 > 大学的兴起

出版社:上海三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7年04月
ISBN:9787542624932
作者:(美)哈斯金斯
页数:163 页页

作者简介

“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将从译介西学成果、推出原创精品、整理已有典籍三方面展开。译介西学成果拟从西方近现代经典(自文艺复兴以来,但以二战前后的西学著作为主)、西方古代经典(文艺复兴前的西方原典)两方面着手;原创精品取“汉语思想系列”为范畴,不断向学术界推出汉语世界精品力作;整理已有典籍则以民国时期的翻译著作为主。从历史、考古、宗教、哲学、艺术等领域着手,在上述三个方面对学术宝库进行挖掘,从而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作出一些贡献,以求为21世纪中国的学术大厦添一砖一瓦。 本书为其中一册,论述了高等教育的有关知识。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章 最早的大学第二章 中世纪的教授第三章 中世纪的学生参考书目索引附录 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F.M.鲍威克 中世纪观念的传播/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 两位美国中世纪史学者/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 大学的起源和发展/M.R.斯科高科 牛津大学的起源/T.E.霍兰 拉丁语体育文学/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译后记

编辑推荐

  衷心希望,《大学的兴起》一书的翻译出版,能加深读者对大学的起源的了解,并对中国大学的发展有所裨益。《大学的兴起》除哈斯金斯的原著《大学的兴起》以外,尚收录了哈斯金斯两篇有关中世纪研究的论文、其他学者所写的哈斯金斯传记以及有关中世纪大学的论文。

图书封面


 大学的兴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按传统的说法,苏格拉底拉着柏拉图他们聊天的时候,就算已经算是建立学园了,后来拉斐尔的《雅典学园》更是加深了后人这一看法。但是正如孔夫子的广招门徒算不上现代大学的起点,雅典学园也算不上是大学的开端。正如哈斯金斯所认为,虽然希腊人和罗马人有高等教育,但其于大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们在法律、修辞等方面的成就迄今都很难超越,但这些教育都未组织成长期性的教育机构。(C1P1)那现代大学的起源于何时呢? 直到12和13世纪,在世界上才出现了那些我们非常熟悉的有组织的教育特征,包括由全体教师、学院、课程、考试、毕业典礼和学位组成的教育体系。所有这些,我们所继承的遗产不是来自雅典和亚历山大,而是巴黎和博洛尼亚。(C1P1)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了大学在12至13世纪的出现呢?在中世纪教会学校中所教授的仅仅局限于文科七艺——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天文学、几何学和音乐的一些空洞的概念,没有任何其他东西可教,这些就是所有课堂教学的内容。而正是在1100年和1200年之间,新的知识大量传入欧洲,才导致了大学的迅速崛起。 这些知识包括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托勒密以及希腊医生的著作,新算术、以及在黑暗时代一直处于湮没无闻状态的罗马法文本(C1P3)。除了有关三角形和圆周的基本命题以外,平面和立体几何方面的书籍,也源源不断从西班牙的阿拉伯学者手中流传到欧洲(C2P19)。而这些知识的传入,恰恰是文艺复兴最为基本的条件。而这些文本虽然从阿拉伯世界重新传回欧洲,但是如果不经过现代大学的知识启蒙的话,估计文艺复兴时期还会推后很久。 我们首先看一下,新知识传入后,一般大学里的教授情况。由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等文本的影响,导致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对逻辑学和辩证法的高度重视,而对于古典作品和通俗文学却是缺位的。这是由于信件和官方法案的写作一般在学校和法院讲授,许多教授——当时称为导师,在各个地方来回穿梭讲授这种有用的技巧。正如一位修辞学家所说,掌握这种技巧,“对于神职人员是随时要用,对于僧侣比较适用,对于俗人是一种荣耀。”因而逻辑学、修辞学更具有实用价值。到13世纪,这些传授技艺的师傅们开始在一些大学、尤其是在意大利和法兰西南部的大学找到落脚点。他们到处推销他们的商品,其方式可与现代商业管理课程的自我推销方法媲美——时间短,实用,不会将时间浪费在学习那些不切实用的古典作家的作品上,所学的一切都是新鲜的、时髦的、现实的、随学随用!(C2P21)这样一些教师专长于学生作文的写作,而这又是让学生家长自愿掏钱的主要策略,他们的实际用途是立竿见影的。一位作者这样说:“我们今天的作文题目是:假设巴黎大学一个贫穷而勤奋的学生写信向他的母亲索要必须的生活费。“难道不是每一个在场听讲的人都可以肯定至少他已经找到了”切实的东西“吗?(C2P21) 而另一方面,与人们一般的印象相反,在中世纪的大学里,学习神学的学生相来说较少。因为从事牧师职业所需要得神学上的培训只是到了反宗教改革运动以后才开始。但并不是说教会不会对大学产生影响,当雅典与希伯来遭遇时,究竟是谁的真理的问题就凸现出来。这主要表现在对于教授知识上的自由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学术自由问题。 很明显,这就像彼拉多对耶稣的审判一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于真理的设定。假如它是某种需要通过探索去发现的东西,这种探索就必须是自由而不受限制的;从另一个方面讲,假如真理是某种已经通过权威展示给我们的东西,那么它只需要进一步得到解释,而解释者必须忠于权威的信条。毋庸置疑,后者就是中世纪对真理概念及教授真理的理解。(C2P33)正如,我们当下的大学中,有的教师将信仰称为真理,而有些教师将怀疑当成通往真理的途径。而欧洲中世纪教皇格里高利九世则表示,不要让巴黎大学的教师和学生们“将自己看做哲学家,而要让他们努力成为上帝的学者”。 从这里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出大学是思想自由的所在,也恰恰是权力紧紧盯防的关键之所在。而如今,仍有部分学者将学术自由定义为信仰,这当然是他的自由。但是,不要忘掉他这种自由信仰的权利,是如何从残酷的权威手中夺取过来的。大学中需要有不同的探索真理的道路,但正确的道路并不一定通往信仰! 谈完大学里的教育之后,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当时的学生们。与如今大学生们一样,中世纪学生通信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要钱。在一本意大利文的尺牍范本中,以为疲惫的父亲这样说:“学生的第一首歌就是要钱歌,没有哪一封信不是要钱的。”(C3P48)除了父亲的抱怨之外,我们还需要看看究竟是什么让父亲如此的疲惫,我抄录了书中的一封家信以飨视听。 致尊敬的主人A。问候。特向您告知我现在正在牛津刻苦学习。但钱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阻碍着我学习的进步,因为我花完您上次寄给我的钱已经有两个月了。这个城市生活费用很高,各种需求也很多。我要租房子住,要购买生活必需品,还要支付其他一些不能一一列出的费用。因此,我诚挚恳求父亲大人以上天的仁慈对我给予帮助,以使我能完成良好的学业。您应该知道,假如没有刻瑞斯和巴克斯,阿波罗也会受不了。(C3P48) 需要解释一下的是,其中克瑞斯是希腊谷物女神,巴克斯则是酒神,文章以吃饭喝酒来向父亲要钱,这已经算是文雅型的了。还有更为不堪入目,在一本奥地利的套话汇编中,一个学生写道,他就像处于监狱的最深处,吃的面包硬而且发霉,喝的水混和着眼泪,房间漆黑一团,黑暗伸手可及;而另外一个学生干脆就睡在草上,上面没有任何盖得东西,出去没有鞋子或衬衫,吃的东西令人难以启齿——编这些谎话的目的是想寄给他的姐姐,从她那里要一百块图尔城铸的钱币,两床被单,十厄尔的好布,所有东西都要在其丈夫不知道的情况下寄过来。(C3P49)这种形同乞丐的要钱方式,我想这也并不是个案,记得某位去日本的留学生,由于家中将钱寄送的晚了,于是在飞机场就拿出匕首捅向自己的母亲,这又不知差了好几倍了。 当然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就可以想象一下,学生们在学校中的学习状况了。学者们通过对当时学生的诗歌进行研究发现,学生诗歌的主题“并不都是狂饮、色情或渎神”,但很多诗都是这些内容,我们不要企望在诗歌中找到学术生活中一些更为严肃的东西。(C3P58)而当时的一位僧侣更是一针见血的写道,“他们希望浪迹天涯,遍访各处城市,但博学使他们变得疯狂;在巴黎他们学人文学科,在奥尔良他们学古典,在萨勒诺他们学医术、到托莱多他们就学魔术,但从来不学习行为和道德方面的东西。”(C3P52)基于上述对于当时大学的描述,我们不免产生刻板的印象,觉得现在与当时的大学没有半点相似之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他们恰恰是我们现代大学的鼻祖。那么,我们从那些最古老的大学中汲取了哪些遗产呢? 首先,它不是建筑物或者某种建筑模式;这种传承也不体现在教学的形式和仪式上,这方面当然也有一些偶然间留存下来的东西。 那么,只有在制度方面,大学的传统才是最直接的。首先是作为一种教师和过着共同求学生活的学生的联系组织的大学这个名称。其次是一种学习课程的观念。还有就是系,四个或者更多,有系主任,还有像大学名誉校长和校长这样更高级别的官员。学院就更不用提了,只要哪里有寄宿制的大学,哪里就有学院。大学的基本要素被明确无误,且毫无间断地流传下来。(C1P14-16) 而事实上,大学的主业从来就没有变换过,即:培训学生和保持学习和探究的传统。拉希达尔是这样说的,中世纪大学值得荣耀之处在于“学问的神圣化”,但这种荣耀和幻想还没有从这个星球上消失。(C1P16)这恰恰是我们重新回顾大学兴起的原因所在!
  •     本着了解大学的起源的想法去借的这本书。全书分三章:(忽略掉了附录里的几篇文章)1.最早的大学2.中世纪的教授3.中世纪的学生我就简单总结下第一章,因为这是我感兴趣的重点。总体来说,大学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组织演化,与其说大学的形成是人为设计或在理念指导下建立的,不如认为是由草根力量的驱动和拉扯而成;且不同地域的不同组织形式相互传播、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了近代大学体制。大学开始萌芽的背景是中世纪,大约12世纪,没有印刷术,拉丁语为主要语言,属于一个文化复兴期(与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不同)。之所以说它为一个复兴期的原因是新知识的传入,西班牙的阿拉伯学者以及一部分意大利和西西里的学者带来了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托勒密、希腊医生著作、新算数以及罗马法。阿拉伯数字简化了数学工作,亚里士多德大红大紫,Boethius风光不再(这人翻译了拉丁版)。这些新知识冲破了教会学校的束缚,创造了专门的学术职业,大量求知欲旺盛的青年被吸引到巴黎和波罗尼亚,组成了一些学术行会组织——一种师生协会(完全由人组成的,没有教学楼和宿舍)。12世纪中期,学生阶层开始出现,意大利的波罗尼亚成为了好几百个学生的寄居地,他们来自欧洲各地。在远离家园,无人保护的情况下,为了相互帮助、相互保护,他们组织起来。Haskins称这些由“外国”学生组成的组织就是大学的开始。这些最初的“大学”不是基于一个理念或设计建立起来的,而纯粹就是为了对抗当地居民的高房租高物价的草根组织,而学生组织的代表们给当地房东和书贩施压,从而获得了确定了房租与书本价格的权利。然而一旦学生组织强大起来,他们便有能力给教授们施压。他们作出一套明细的规定来限制他们的教授,以保证学生付出的学费有所得。面对学生组织的淫威,教授们也联合成一个行会组织——教师会(college),开始对抗学生组织。这样一来,假如说学生在学费方面抓住了教授的小辫子,那么教授就在结业证明上踩住了学生的小尾巴。学生需要教授们给予他们已经完成某种知识学习的证明,因此最早的学业证书形成。至此大学组织初现雏形,并且产生了像院长那样地位很高的官员。上面说了波罗尼亚,接下来把视线投向欧洲北部,这回的主角是巴黎。法兰西诸多依附于大教堂的学校成了大学的发源地,而其中巴黎天时地利人和(地理和政治优势、及一个叫做Abelard的老师)。而在在体制性意义上,可以说大学是巴黎圣母院学校的直接产物。“巴黎大学与波罗尼亚大学不同,是一个教师的联合体。”巴黎大学分为四个院:人文学院、教会法学院、医学院、神学院。人文学院教师众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教师又自发地分为四个“民族”,四个“民族”的教师再选举学校的首领——校长(rector)。这些不同“民族”的教师花天酒地,养肥了周边一大群酒店;争吵不休,谩骂不行就拳脚相加。(真想知道他们怎么教书的。。。)在巴黎,还有另外一种不容忽视的组织——“学院”,此“学院”与先前所说的巴黎大学四个院的“院”不同,这种学院一开始仅仅是捐资修建的招待所和宿舍,一个为穷学生准备的栖居之地,学院有建筑物、有捐助(大学没有),学院成为正式的生活和教学的中心,成了学术生活中的一种固定组织单位,而后纳入大学(怎么纳入的Haskins没说)。从1180年第一座“学院”始,至1500年已有68多,“学院”蓬勃发展直到大革命。大革命后,这些学院成就为了历史文物了。这时候法兰西文化繁荣,是欧洲的文化中心,巴黎大学也是闻名遐迩。“意大利人有教皇,德意志人有帝国,法兰西人有学问”,欧洲各地纷纷照搬巴黎大学的模板,这种模式一直传播至今。时至今日(Haskins活着的那个20世纪初),很多东西被某种社会机制传承下来,比如说诸多大学仍有这些古老组织的遗风:比如意大利大学的学生倾向于在学校事务中有发言权;而剑桥牛津则有照搬巴黎大学而留下的“学院”遗风,学院掌握着教学内容及对社会生活的指导,而“大学”则成了一个仅仅举行入学考试及授予学位的机构;我想巴黎那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大怎么也和巴黎里那么多“学院”有关系吧。话说回来,所传承下来的诸多中,重要的不是教学形式和仪式,更不是建筑和建筑模式,而是制度,以及一种理念。有人说“中世纪的大学是现代精神的摇篮”,听了这话咱别急着把这个时代神圣化史诗化,再看看接下来的两章,了解下中世纪教授与学生的状况,图书馆的雏形,早期的“读书流浪诗人”,也很有意思!
  •       在大学中度过两年之后我仍旧对于为何身处此地有着不小的疑惑。当然我可以把大学生活拆解成最基本的元素比如:上课、写作业、看书等等,我明白这正是我该做的,并且以此为指导能够过得很好,但这未免活得太不清楚,于是我决定做一番小小的考察。    大学泛指高等教育机构,中国的古代有我们自己的高等教育学府,但当下你能见到的所谓大学则都是遵循西制建立起来的,源起在20世纪初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不管是学习的日本,或是仿照的美国,上溯到源头都在欧洲,不论是机构设置还是学科配置亦或者学位制度等都能从中看到明显的传承关系。    先把历史问题撇在一边,如果想要回答为什么要上大学的问题,就必须先搞清楚大学是个什么东西。老实说,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所谓的大学和高中初中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地方大一些,设施齐全一些,还有呢?还应该有大师吧。其实后面一句是从别处听来的: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之大也,而非高楼之大也 。讨论大师的问题让人觉得伤心,因为心中总不免充满了晚生几十年的遗憾之感,但或许这已经离正确答案不远了。    哈斯金斯在《大学的兴起》中谈到了最初大学的样子。准确说出大学出现的日期很难,这是一步步演化的结果,而并非是某位伟人一手造成的。大学兴起的时候正处在一场伟大的学术复兴期(比通常所指的14、15世纪早一些),一些知识渊博好为人师的人和一些求知欲旺盛的青年不畏重山和海洋的阻隔聚集在了一起。    和今天一样,学校周围的房价物价看涨,单个学生无力应付这种打劫行为,便组成了自己团体维护自己的利益。当时,教师们的生活来源全部来自学生上缴的学费,于是学生团体也制定了详细的针对教学的规定来保证教学质量:比如教师不能擅自离开,必须保证课时等等(这样的初衷和今天的逃课行为放在一起真是讽刺啊)。这样的集体或者说组织就是最早的大学,而从一开始,学生就是学校的主体,这点毫无疑问。    相应的,教师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保证其阶层的正统和严肃性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组织,任何人想要进入这个组织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需要经过考核。能去教授一门课程无疑是学有所成的最好证明,而为了能获得教学的资格(或者从事其他职业),学生们都要从教授那里获得某种结业证书。这种结业证书就是最早种类的学位证书。    学生结成团体去招聘教师和教师结成团体招收学生是两种常见的组成大学的方式,但无论如何其中最为重要的都是这种教与学的关系。    事实上,如果你试图找出我们从最古老的大学身上汲取了哪些遗产,诸如建筑、教学形式和仪式都是错误的答案。最早的大学根本没有相应的设施,只不过是教师学生聚集在一起的集合体而已,因为租金过高而集体搬迁的行为也并不鲜见。而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里坐落的悠久建筑对于大学这个延续了700年的词语来说也不过是中途添加进去的点缀而已,更多的只是一种情感寄托。教学形式和仪式和建筑物的情况差不多。只有在制度方面才能看到最直接的传承。大学作为教师和求学之人的集合这一点从未改变,而像课程的学习观念,定期的考核,学位证明等都得到了保存。世界在变,但大学的主业从未变化,即:培训学生,保持学习和探索的传统。    对于大学这样的高等教育机构,无论如何都会赢得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及执政当局的特殊“照顾”。但自由本身对于大学这样的求知与思辨之地意义非凡。有趣的是,中世纪的大学由于影响力有限,并没有赢得其应有的重视,加上学校本身结构简单,结果,除了在神学以及哲学中触及神学的部分受到限制以外,其他的学科教授都是完全自由的,他们可以教授任何他们认为是正确的东西。    中世纪至今,虽然经过了近千年的演进,但大学本身继承下来的东西远超过我们想象。那时的教与学也没和今天有着太大的区别——只要人类的基本发展要素没变,你总是可以从历史上找到和当今十分相似的地方。只是,在某个神奇的国度,总感觉那里的大学虽然披着大学制度的外衣,里面包裹的却是另一种东西。如果不能跳出来站在历史的长河边上观望一下,很容易迷失在里面,并且以为事情本该如此了。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藏北京社2010年版,張堂會、朱濤譯本。
  •     对于一个从来不想走出篱笆的人来说,篱笆从来就不是障碍。如果一个人觉得他是自由的,那么他就是自由的。
  •     尽量写得比较有趣
  •     这
  •     我似乎没那么有考据癖。。。
  •     大学就是学生和老师的社团。或许这世上本没有大学,有的只是学习本身。
  •     “学问的神圣化”
  •     博学的粗麻袋,空空的大脑
  •     消遣级别的学术读物 不错的 评述博洛尼亚大学和巴黎大学
  •     难得一气呵成的读完,蛮有意思的一本小书。
  •     相比于其它介绍中世纪大学的书,这本书写得还挺妙趣横生的。
  •     大学之兴起与思想的命运
  •     是三篇演讲稿攒起来的。基本上,所谓的大学,最开始就是一群学生和老师聚集在一起,发现还是搞个公会比较好,于是就有了大学~ 不过有一点,自大一开始学生就是学生的主体,这点很重要。
  •     大学的起源倒像是自由涌现出来的自组织的自由人的自由联合,这个“古老而普遍的学者团体”是一个多么有趣的社群啊。
  •     所谓味同嚼蜡莫过于此
  •     真有趣
  •     原谅我并没有读懂,但这是我的课本啊QAQ
  •     长见识了
  •     有种被坑了的感觉....原来这是一本书!
  •     越看越没兴趣……
  •     最为中世纪研究专家,哈斯金斯的大学的兴起,写得也只能算是一般了。对于中世纪大学与宗教、社会,世俗城市的关系,作者常常是一带而过,没有更宽泛的背景,有些结论是不足为信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