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的这一生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王明的这一生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4
ISBN:9787216047838
作者:熊廷华
页数:402页

作者简介

《王明的这一生》讲述了:他,曾经是大别山一名小青年,他走出大别山,朝圣莫斯科,成为无冕之王,冒险上海滩,异军突起,群龙无首,他坐镇共产国际。在历史转折处,他有如神仙下凡,执掌长江局,宝塔山下,他病入膏肓,大河东流,欲说还休,他乡故乡。

书籍目录

一 走出大别山二 朝圣莫斯科三 王冕之王四 冒险上海滩五 异军突起六 群龙之首七 坐镇共产国际八 在历史转折处九 神仙下凡十 执掌长江局十一 宝塔山下十二 病入膏肓十三 大河东流十四 欲说还休十五 他乡故乡一 主要参考书目二 主要报刊目录

编辑推荐

《王明的这一生》是熊廷华编著的,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章节摘录

一走出大别山大凡中共历史上的风云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起点——追寻真理,向往光明,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王明也不例外。20世纪初叶,中华大地新潮迭起。在一批进步知识分子的熏陶下,王明初涉政治风云,就开始显山露水。秀美的山川和灿烂的历史文化,孕育他灵巧、飘逸、奔放的个性。在苦难而又厚重的故士家园,他登高呐嚏,扬起理想之帆。五岁启蒙,七岁上私塾,九岁吟咏作对。王明跪在凳上挥毫泼墨,题诗作对,成为当地一景。私塾教育不能满足旺盛的求知欲望,他开始把目光投向山外世界。八百里大别山,地处中原腹地,横跨鄂豫皖边,绵延三省三十多个县市,与井冈山、太行山并称中国革命三大名山。大别山之名,缘于一个古老而又凄美的传说。洪荒时代,天地浑然一体,亿万生灵被挤压在昏天黑地之间。一座大山用它挺拔的脊梁把苍天高高擎起,从此天地分开,光明乃现。这座山,分出了天和地,分出了白昼和黑夜,人们给其取名大别。然而,这毕竟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千百年来,为了真正摆脱黑暗和苦难,大别山人前仆后继,百折不挠。现代以来,这里更是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写下了奔腾不息的历史画卷。这块厚重而又苦难深重的土地,终于重见天日。大别山人杰地灵,英雄辈出,走出了一批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其中最知名、最复杂、最富传奇者,非王明莫属。1904年5月23日,王明出生于大别山主峰天堂寨以北的金家寨,这个县后来走出了共和国59名开国将军,居全国第二,与第一将军县红安东西相望,双峰并立,成为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观。金寨设县时间不长,却浓缩了太多的金戈铁马,烽火往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后,这里是皖西苏维埃政权的中心地区。1932年夏,蒋介石调集30万人马对红军发动第四次“围剿”,第一刀就砍向这里。为笼络部下,鼓舞士气,蒋介石许下诺言:“锥先攻下金家寨,就以谁的名字建立一个新县。”最先攻占金家寨的是卫立煌部。蒋介石果不食言,下令划安徽省的六安、霍山、霍邱,河南省的固始、商城,湖北省的麻城几县边界各一部分,设置“立煌县”。被划各县坚决反对,六安民众甚至高呼:“宁做六安狗,不做立煌人!”县界一时定不下来,后来闹到南京。蒋介石闻之不悦,拿起一本地图说道:“一群废物,这点小事都解决不了。”说着,他以金家寨为中心,顺手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圆圈。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圆形县.就这样划定了。国共两党在这里反复交锋,立煌县名几度更替。1947年底,刘伯承、邓小平率当年的子弟兵挺进大别山,重回金家寨,建立人民政权,改县治所在地金家寨为县名,沿用至今。金家寨原是六安县西乡的一个集镇,素有‘鸡鸣三省”之称。这个边陲小镇,群山簇拥,河流纵横。发源于天堂寨的史河,穿镇而过,逶迤北去,流入淮河,成为当地一条生生不息的经济命脉。王明14岁时,曾写过一首诗,对金家寨作过一番描绘:金家寨立史河边,住户商家人数千。悬剑张弓峰对峙,狮头猫洞岭相连。毛排月月来盐米,山货年年出竹杉。鸡犬声闻三县乐,谁分皖省与河南。当时的金家寨,只有一条小街,分为上码头和下码头。王明出生在金家寨下码头一户小商人家庭。他本来姓陈,父亲按宗族辈分给他起名陈绍禹。参加革命后,他经常改名,王明是其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名字。王明的青少年时代,就是在这样一处山清水秀的山乡度过的。他充分吸收了史水灵秀、飘洒、豪放的个性,但大山没有赋予他厚实、凝重、挺拔的品质。他没有参加大别山如火如荼的武装斗争,所以后来有人评说,王明只能算是半个大别山人。王明的父亲陈聘之,读过三年私塾,因家庭生活困难,被迫辍学回家。他一生没有固定职业,当过学徒,开过作坊,经营过杂货店。由于不善经营,债台高筑,每到年关,讨债人接连上门,时常躲起来不敢露面。王明后来曾写过一首诗,回忆当年苦度年关的情景:富家户户乐,穷人个个愁;何时天下变,不再过年愁。陈聘之后来与人合伙开办了一家货栈,山民从山下扛来的竹子、木材、柴炭等山货没卖完时,在货栈存放,该行收取保管费;如果山货一时卖不出去,该行帮助寻找买主,成交后收取手续费。该货栈虽为股份形式,但股东所处的地位不同,有的出房子做门面,有的出钱人股,有的出体力。陈聘之无钱无房,负责记账,看守门铺。王明的母亲喻幼华,个子虽然矮小,却是一位善良、能干、贤慧的妇女。她出生书香之家,但在“男尊女卑”的年代,虽很想读书识字,却未能进入学堂。没有文化的喻幼华,婚后积极培养子女读书识字。1924年,她还办了一所女子学校,自任校长,专门招收家境贫寒的女生。当年,喻幼华办学招来众多非议,流言蜚语四起,有人甚至扬言捣鬼破坏。她整天拿着木棍,守护在校门前,他人不敢轻举妄动。陈聘之和喻幼华生有二男三女,王明为长子,在兄妹中排行第二。由于家境贫困,生活艰难,王明的小妹出生才七天,就被父母忍痛送人家当了童养媳。王明五岁由父亲启蒙。严厉的父亲从《百家姓》教起,规定他每天背一句话,写四个字,不仅做到会读会写,还要用毛笔一横一竖写清楚。这些杂乱无章、枯燥无味的姓氏,王明却读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七岁时,他学完了《百家姓》、《三字经》,不仅能顺读倒背,还能一字不差地全部默写出来。陈聘之的启蒙教育,为王明继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王明七岁那年,陈聘之咬紧牙关,将儿子送进私塾。王明进了叔外祖父喻南森先生开办的私塾馆。第一课时,喻老先生测试王明,让他登台读书。王明把《百家姓》一字不差地读了下来。老先生赞不绝口,连连称奇。喻老先生对王明刮目相看,甚为关爱。之后,王明又进了当地较有名气的毛树棠、漆陶庵先生的私塾馆。旧私塾主要学习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先生要求能背、能写、能解,这对勤奋好学、记忆力过人的王明来说得心应手。几年私塾,王明打下了旧学根底,练就了一手好字。过春节,贴对联,增添节日气氛,是大别山区一大习俗。在下码头,读过三年私塾的陈聘之,也算得上是文化人了。每至春节,乡亲们纷纷请他写对联,王明帮助父亲磨墨展纸,深受感染。九岁那年,王明自立门户。他的字写得又快又好,超过了不少老先生。周围十里八乡的乡亲慕名而来,以能让王明写上一副对联,引为自豪。

图书封面


 王明的这一生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了解内幕
  •     代同事买的,说好
  •     观后再评,为了积分看后再评
  •     好书,质量不错,送货快速
  •     写的很好,值得一看。
  •     给老公买的,他说还能看得下去
  •     有些对话录在里面,活灵活现,使人生疑,算稍叙事清楚的书么。 有好几处增长见识,王明在中山大学、王明抗战时归国、毛泽东地位之确定亦与苏联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之支持有关。王明的被批评是个很久的过程,到五十年代尚在令其检讨,据云和其反复(阴阳两面)有关,但更多是共产党之路线斗争一时不停吧(至多夺取中国的决战时顾不上政治修理)。 王明还是国际派的,中共在建国后尚与苏联亲密,为防止领袖威望分散,如此,批国际派也是内部不能变的斗争。
  •     始终觉得必须多方阅读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和社会,必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了解当时的一切,包括各种宣传思想,所作所为。了解政党的发展以及党内领袖的成长与形成的过程,这样才能客观的立身行事。王明无疑是推动中国历史的巨人,只是他不具备政治家的综合素质,该书文笔并非一流,叙述尚且中规中矩。从了解历史的真实的角度来看,值得一读。
  •     比较详细
  •     还是比较粗略了点,细节不够,人物的出现前后背景上,交代的不太清楚。总体还可以
  •     王明过去一直是以反面人物形象出现在各种书籍和刊物上,这本书比较客观地评价了王明一生功与过。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